城乡规划知识范例

城乡规划知识

城乡规划知识范文1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开发区管委会: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规划,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全面小康型、生态园林式的中等工业城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根据市规划委员会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乡建设的基本依据。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协调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进一步突出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加强指导,强化监管,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工作迈上法制化轨道。   二、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规划主管部门要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为指导,突出“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景观特色,加快编制城区各区域性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以及专项系统规划,形成完善的现代规划体系。同时,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集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管理力度,到末,力争全市村庄规划编制率达到100%,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格局。   三、严格规划的审批程序。规划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统一规划、指导、检查和管理,保证城乡规划依法付诸实施。各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重要的单体建筑方案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按规定程序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及规定,由市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一般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其他规划方案由市规划咨询委员会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规划方案由开发区规划建设局组织编制评审,一般性规划方案由开发区管委会审批后报市政府备案,重要的规划方案由开发区管委会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四、严格执行“一书两证”规划管理。规划、国土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建设用地管理和土地储备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编制的目标性和土地供给的计划性。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城乡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前,必须由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选址审查意见。属于划拨用地的,没有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有关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属于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以及用途变更的,必须附有规划部门的规划设计条件,对于重要地段的招标、拍卖、挂牌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统筹考虑公共利益先行进行初步设计,用地单位必须依据初步设计方案编制详细规划并组织实施。没有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土部门不得提供项目用地。没有规划部门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有关部门不得批准项目开工建设。   五、建立民主监督和公众参与机制。规划主管部门要建立规划公示、监督和举报制度,坚持建设项目多方案比较、重大项目方案论证等制度,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各类规划设计方案在评审前,要在市政府网站、城乡规划信息网、《今日》、规划公示栏、现场公示栏等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建议和意见。市规划主管部门要认真记录、归纳整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评审会评议审定各类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规划方案批准后,必须向社会公布,由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规划的实施过程,重点项目还应在项目建设地点设立固定的公告牌,公布规划部门批准建设的有关内容和指标,接受社会监督。   六、切实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规划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巡查和监督管理,从工程定位放线到竣工验收,做到规划管理全程参与,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规划监察力度确保项目建设严格按照规划方案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经审定批准的规划设计(包括使用性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变更。确需修改的,由市规划主管部门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提出修改处理意见报市政府审批。未经批准擅自调整规划设计提高容积率的,国土、规划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处理。为推进节约集约城市建设用地,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对在本通知之前已经批准实施、且处在适宜建设高层建筑的地段而尚未开工的项目,鼓励其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调整设计,建设高层建筑。今后,凡是规划规定须建设高层建筑的地段和项目,必须在规划评审和土地出让过程中,将各项控制性指标要求统筹落实到位。   七、加强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管理。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和先地下后地上配套建设。河西、城北新区建设,实行大规模块状开发建设,大道、青龙西路等城市主干道路两侧的土地,由市政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出让和统一管理,不得建设线状单体建筑物。旧城改造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应严格控制城市容量和建筑密度,严格限制零星插建,单宗出让地块原则上不低于1公顷。对暂不具备建设条件但确需收储的土地,由国土部门先行收储,待周边用地条件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后,再统一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步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配套率应严格按国家规范执行,并严格按人民防空要求配置人防设置。供电、供水、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且必须经规划主管部门依法批准后方可实施。沿街建筑的商业用房应严格遵守《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合理布局,划行归市。新建的沿街行政办公建筑不允许设置商业门面房。规划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建筑设计风格的研究、指导与管理,着力打造和彰显城市特色。   八、加强村组集体预留地建设和农民建房管理。改革完善村组集体预留发展用地的土地供应方式,对符合预留用地政策的,一律实行货币化扶持。确需供地建设的,必须按程序报市政府审批,并按规定办理。预留用地的建设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区内居民私有房屋确属危房的,经法定鉴定机构鉴定后,办理维修报批手续。房屋维修应符合规划要求,不得扩大宅基地面积、建筑面积,不得改变房屋主体结构和建筑层数,不得妨碍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对近期建设需要拆迁的危房,不得在原址改造或建设,一律由市国土部门按政策对其予以补偿安置后进行拆除。#p#分页标题#e#   九、加大规划执法力度。规划、城管等部门和有关街道办事处要密切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的联动协调机制,依法查处各种不按城乡规划许可进行建设的行为。对严重影响城乡规划或侵害权力关系人合法权益,且不能改正消除影响的建筑,依法进行拆除或没收。对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由城市执法部门对建设单位进行处罚。对违法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行为,执法部门要坚决依法查处。建立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城乡规划管理人员要做到公正、高效、廉洁,依法办事。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有关部门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国家赔偿的,依法追究责任人员的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监督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为市政府审批城乡规划进行前置审查。市政府建立城乡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和服务。认真落实城乡规划属地管理责任制,各乡镇、街道、村行政主要负责人是做好本辖区范围内城乡规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全过程负总责。要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抓落实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落实机制。加强各级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其人员编制要适应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城乡规划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各单位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报市政府备案。

城乡规划知识范文2

【关键词】山地城市;因地制宜;流域管理;立体海绵

0引言

在我国,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地城市300多个,约占全国设市城市的一半。山地城市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降雨产流等方面都有别于平原城市。基于山地城市的自然特征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对于落实因地制宜核心原则,指导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丰富海绵城市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主城区为例,探索了山地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理念、策略和主要内容。

1山地海绵城市规划编制理念

山地海绵城市规划应按照因地制宜、流域管理、立体海绵、功能融合的理念开展规划编制。(1)山地城市应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及措施。在规划编制中应根据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降雨产流等自然特征、水系环境容量、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设投资水平及政策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核心指标,不宜简单地按分区采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取值范围。对于“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宜结合本地特征确定优先次序。(2)采用流域管理,实现流域指标刚性管控,地块指标灵活调配。山地城市流域界限清晰,地形呈现山体-坡地-坪坝-河谷逐步趋缓的特征,流域内山、水、绿等海绵体分布不均,雨水难以就地消纳利用。因此需要统筹协调流域内海绵体的雨水消纳能力,以流域和排水分区为管理单位,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进行综合管理。将流域和排水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刚性指标,对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给定取值范围,充分利用天然海绵体布置流域性海绵设施,兼具兜底作用。如此,在未来长期的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城市建设影响因素,让海绵城市规划兼具刚性和弹性。(3)山地城市应充分利用地形高差构建立体海绵城市系统。山地城市地形起伏大,沿山顶、坡地、坪坝、河谷可以依次采用“高蓄坡滞低缓排”措施;陡坎、建筑屋顶、建构筑物立面等可采用“立体绿化”;水系可采用梯级滞蓄建设“活水系统”。在径流由高到低的途中通过各类海绵措施逐步消纳雨水,形成山、水、城相互融合的立体海绵系统。(4)山地城市应充分利用众多的溪沟支流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滨水空间多功能融合。溪沟支流、道路生物滞留带等径流通廊不仅是海绵设施的空间载体,还应兼具生态景观、休闲游憩等功能,实现水、景、城相互融合。

2山地海绵城市规划策略

按照山地海绵城市规划理念结合重庆主城区实际情况提出五个规划策略:净化优先保安全、高蓄坡滞低缓排、渗透回用促循环、山水绿文城相映、立体海绵惠渝州。(1)净化优先保安全:规划优先采用净化措施削减初期雨水产生的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三峡库区水质安全。完善雨污水管网建设,布置初期雨水收集池,确保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满足污染物削减要求。采用TMDL最大日污染负荷法计算面源污染削减率,并核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高蓄坡滞低缓排:充分利用山地地形,在高地布置山顶坑塘蓄积雨水,在坡地布置陂塘湿地,沿坡度较大的道路布置生物滞留带滞留雨水,在低洼处布置雨水塘,在二三级支流适宜河段布置生态景观坝分级调蓄雨水,在河流两岸布置植被缓冲带滞留净化雨水,沿地势平缓且条件适宜的河岸布置湿地净化雨水。(3)渗透回用促循环:主城区土层浅薄、不易持水,适当采用透水铺装,用地分类确定透水铺装率,提升城市下垫面渗透能力,鼓励进行雨水回用,促进水在城市内的自然及人工循环过程。(4)山水林田城相映:海绵设施应功能与景观并重,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利用溪沟支流的地形落差,构建“梯级滞蓄、溪水常流、自然补给”的活水系统。利用生物滞留带联通山、水、绿及海绵设施,形成树枝状海绵生态景观系统,如图2所示。(5)立体海绵惠渝州:利用山地地形,沿不同高程分别布置各种功能的海绵设施;利用溪沟支流构建梯级滞蓄的活水系统;利用建构筑物的顶面、立面构建立体绿化;形成具有重庆山地特色的立体海绵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3规划案例分析

3.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

3.1.1现状径流特征

根据《重庆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中洞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系数为0.52,中洞水文站位于后河流域上游,流域范围内以农林用地为主,无城市建设,可以作为开发前用地的典型代表。主城区由于地形坡度大、坡地面积大、土壤厚度薄、保水能力弱等因素,自然地貌的径流系数较高,通常在0.4~0.55之间。无论是未开发的典型流域还是主城区全域产水系数,均远高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自然地貌按照绿考虑时的年径流系数0.15~0.2。

3.1.2环境容量

长江、嘉陵江是主城区最主要的污染物受纳水体。为满足水体功能要求,需确保污染负荷低于水环境容量,以COD为指标进行水环境容量分析。为确保两江达到水体功能区划水质目标,在点源污染控制达标的基础上,面源污染削减率应不低于47%。经计算,为确保两江水质达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不低于67%。3.1.3投资分析主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按70%、75%进行投资估算。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70%提高到75%,设计降雨量从18.9mm提高到21.9mm增加16%,单位投资增加1600万元/km2,增加27%的投资费用,边际效益大幅降低。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海绵城市工作目标要求,综合考虑自然特征、环境容量和建设投资将主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为不低于70%,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不低于50%。根据主城区自然特征、环境条件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论证分析,提出主城区综合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建设“具有山地特色的立体海绵城市”的规划目标。

3.2基于流域管理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分解

3.2.1流域指标分解

在自然汇水流域分区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用地、道路规划布局,雨水管渠布置,同时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管理要求,将主城区划分为80个流域。综合考虑各流域的水体水质、建成区比例、合流制管网比例、内涝比例等因素,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解至各流域,指标介于53%~82%之间,如表2所示。

3.2.2排水分区指标分解

按照雨水就地消纳、海绵体均匀分布、分区面积适宜、建设地块完整的原则将流域进一步划分为排水分区,作为雨水管理单元。80个流域共划分为705个排水分区,以后河流域为例进行指标流域管理。后河流域为规划新区,有少量建成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9%,划分为3个排水分区。首先,按排水分区分类统计各类现状及规划用地。其次,按《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对各类用地进行指标赋值,见表3。再次,布置公共海绵设施(见图3),划定其汇水区,初定设施容积。最后,校核地块源头及公共海绵设施的总控制容积是否满足流域控制要求,并优化调整地块及公共海绵设施容积。优化调整地块及公共海绵设施后,规划总控制容积略大于控制目标。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地块指标须进行调整,由于预留了部分的公共海绵设施,具有一定的弹性,依然可以确保排水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刚性落实。

3.3立体海绵城市系统构建

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立体海绵城市系统规划,包括布局初期雨水设施;利用地形高差布置调蓄、滞留、净化设施;规划径流通道串联各类海绵设施。以张家溪流域为例构建立体海绵城市系统。在建成区为了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平均按500~1000m雨水管布置1座初期雨水设施截流初期雨水。尽量布置在绿地、道路下共布置6处初期雨水设施,如图4所示。在会展公园山顶布置2座山顶塘蓄积雨水,在山腰凹地布置1座雨水花园,在山脚布置1座雨水塘,沿山坡布置生物滞留带作为雨水径流通道串联各海绵设施,自上而下形成“高蓄坡滞低缓排”的立体海绵系统,如图5所示。公园内高处海绵设施蓄积的雨水可用于低处会展中心浇洒、绿化,形成高蓄低用自流回用水系统。为了控制雨水径流总量、缓解局部积水,在地势较低的绿地内布置4处下凹绿地,3个雨水塘。利用张家溪沿线高差,由上到下布置重光水库、黄桷水库和龙井湾水库,梯级滞蓄确保张家溪常年活水流淌。

4结语

本文结合重庆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提出山地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应秉承因地制宜、流域管理、立体海绵、功能融合的理念,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结合地形,构建立体海绵城市。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后续将深入总结山地海绵城市独具特色的规划措施和经验策略。

参考文献

[1]车伍,马震,王思思,等.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2):8-12.

城乡规划知识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城乡规划专业;城市经济学

一、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关系

城市经济学是对城市资源进行空间及时间配置研究的学科,是在满足生产发展及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对产业的布局及城市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现阶段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已不再是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而是对社会经济及物质空间的规划。《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明确规定了城市经济学在城乡规划专业中的讲授内容,并且要求其总学时不得少于48学时,足以证明城市经济学对城乡规划专业的重要性[1-2]。

二、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城市经济学教学改革

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更多是与建筑学结合进行城市规划,并且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偏向设计类理论课程。对于部分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的唯一一门经济学就是城市经济学,这就导致其在学习城市经济学时缺少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基础,尤其是当前城乡规划归属自然资源部,其研究内容及知识体系必将发生变化。就此,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城市经济学知识与城乡规划设计融合在一起是当前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城乡规划专业面临的内外挑战,对城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城市经济学课程更多偏向于经济学方面,与城乡规划设计结合较少。在进行课堂内容设计时,应结合一些典型的地方规划案例,由教师提供该地区的基础资料与数据,引导学生将真实的地区规划设计与城市经济学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减少过去课堂教学内容与规划设计脱节的现象。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还需要增加专题学习,例如,城市土地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污染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政府职能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等,这些专题可以将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对城市经济学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城乡规划专业更注重实践能力,所以城市经济学课堂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具体来说,城市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如下。第一,应用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3]。教师可以通过事先让学生了解课堂设定的案例,课堂组织学生讨论,通过知识、观点的碰撞启迪学生思维。对于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通过特定地区的规划案例,提前让学生去学习如何将城市经济学原理应用在地区规划案例中,并通过课堂讨论、发表观点,提高学生把城市经济学知识应用到城乡规划中的能力。第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通过改变教师与学生角色以构建高效课堂的新型教学方式[4]。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反转,学生从课堂的听众变成课堂讲授者,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多媒体进行课前自学,课堂上发表自己观点并且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互相学习彼此掌握的知识。对于城市经济学教学而言,应用翻转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分组准备知识,又可以在有限的课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终达到提升课堂质量的效果。

三、结语

随着时展,城乡规划专业发展面临着城市规划地位变化带来的挑战,新形势下学科转型及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于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而言,需要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红月,谢守红.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2):51-52.

[2]易秀娟.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0):20-21.

[3]杨晨,谢守红.案例教学法在城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5):84-85.

城乡规划知识范文4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创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编制的各类空间规划在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实现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各类规划隶属主管部门的差异、内容既有重叠也存在冲突,规划期限不匹配导致实施难,规划修改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按照党中央部署,整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部分职能部门组建自然资源部,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决策,并于2019年5月出台了《中共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正式拉开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浪潮。城乡规划学科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的需求,由传统建筑工程类学科演化而来的。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学科为中国社会经济、城乡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为中国城镇化质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运行、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区域协调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城乡规划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服务于城乡建设发展管理、城乡规划编制专业技术,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紧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一定的创新,落实新的发展理念、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服务。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当前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创新建议,为实现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提供参考。

1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现状

1.1培养目标。目前,全国约有超过2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城乡规划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城乡规划理论素养、掌握专业技能为目标。通过专业学习与训练,能够具备在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开展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参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运营等方面的能力。由于城乡规划学科及其人才就业方向的综合性较强,所以要求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具备综合性。为了突出办学以及培养特色,各高等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学科,注重城乡规划与建筑学、风景园林、生态学等学科的有机交叉融合,形成了以城乡规划知识体系为基础,各具特色的办学格局。

1.2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是城乡规划学科办学的基础性工作,各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该专业现行的核心课程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城市建设史、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使得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具备扎实专业基础,掌握与城乡规划学科相关的知识、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具备参与编制各层次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熟悉国家城乡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研究动态。

1.3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现行实践环节的培养,开展城市认知实习、总体规划实习、详细规划实习、城乡规划管理实习等方面的实践,将城乡规划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城乡规划实务体验相结合,较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仅能够开阔规划设计的视野、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也让学生初步掌握各种类型和各层次的城乡规划工作内容、方法和技术,初步具备从事规划设计实践工作的能力,还能够进一步推进学生对未来择业方向的思考。

1.4科研训练。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在本科阶段均设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培养环节,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产出科研成果。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不仅是为了学业上进一步的深造,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发现城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采用专业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最终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城乡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前期专题研究工作是开展城乡规划的基础,只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将现实问题的解决路径应用于规划当中,才能体现规划的意义。目前,各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选题、内容以及相关成果产出,与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学术水平,以及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任务匹配存在差异。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短期内出现了现行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任务的不衔接。城乡规划学科已经长期服务于中国城乡发展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以及课程体系已较为成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内容涵盖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但又并非是上述规划的简单堆砌,更多的是有机的结合、相互渗透,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时间进行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磨合。

2.2知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强调落实发展新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倡导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对自然资源载体进行可持续利用管制,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空间用途及开发利用限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许可、用途变更审批和开发利用监管等环节,对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海域等所有国土空间统一进行分区分类用途管制,对所有国土空间利用或功能提升开展的管制活动。然而,长期以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以建筑类、城市规划设计、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类为主,对于自然资源学、国土用途管制以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亟待查漏补缺,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人才需求。

2.3教学与实践尚未放眼全域。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地分类国土空间规划是新时期中国空间治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以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为基础,以实现城乡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为主要任务。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布局,保护生态屏障,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学科教学、实践及科研区域以城区和镇区为主,对农业生产区域、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涉及较少,国土空间规划的建立强调生态优先、底线思维与全域管控,教学与实践有待放眼全域。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创新建议

3.1革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尽快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为国家输送优质国土空间规划人才,需要尽快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革新。城乡规划专业高等院校应认真学习、研讨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与发展趋势,对现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革新,从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构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

3.2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涉及学科众多,但是不能是简单的对不同学科知识内容的抽调重组、简单整合,更应该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建设的思路进行深入思考,推动国土空间规划涉及到的学科知识的有机集合、相互渗透,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形成具有较强专业性、综合性以及应用性的特色知识体系。

3.3加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知识的传递,离不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创新,自身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目前城乡规划专业的师资以城乡规划、建筑学、地理学等学科背景为主,为了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需求,迫切需要吸纳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技术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学科人才,丰富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激发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交叉融合,驱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创新。

4结论

城乡规划知识范文5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方法;城乡规划专业;新时代

自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一直面临着诸多变化。如何应对各种变化特别是如何满足新时代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探索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调整,为我国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奠定基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代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发展目标及思路发生重大转变

从新常态到“四个全面”,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国家发展目标思路转变必然要求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开创生态文明新纪元、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开辟城市文化新境界、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及构建空间治理新秩序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1]。我国城市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指导下,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

(二)国家成立自然资源部,城乡规划体系出现重大改革

2018年3月13日,中国城乡规划行业迎来了重大变革,国家通过成立自然资源部将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收归统一部门管理,逐步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在“多规合一”的要求下,城乡规划以“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新型规划”为新模式,城乡规划专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城乡规划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学科建设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

作为一级学科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在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着学科的内涵界定及核心理论建设不足、学科对重大城市建设问题缺乏响应、社会转型期学科建设的不确定性等一系列问题,学科建设急需充实和提升,特别是提出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在国家顶层设计上对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城乡规划教学面临新变革,大数据的出现不仅催生了城市规划学科技术方法的革新,更导致社会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从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向掌控动态过程规划的综合型人才转化。虽然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提出了国内城乡规划培养的教学目标、培养体系等要求,并补充了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但现行规划教育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长培养方面依然比较欠缺,难以满足社会对城乡规划教育的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作为培养机构的高校,还是作为用人单位的设计院等,都必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承担推进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任务,都应深入思考如何建立与完善学科体系以及城乡规划的教育问题。

二、新时代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确立“复合型+专长”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代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方向应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城乡规划学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全方位综合能力。在借鉴国外先进城乡规划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城乡规划实践经验,应确立“复合型+专长”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和不断涌现的城市问题[3]。通过多导师、多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教育模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国际化、全面综合发展的通才,同时,在力求知识的综合性与均衡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专长,力求丰富、多样,体现地域特色。

(二)构建基于“政、用、产、学、研”五位一体、协同创新的教学机制与平台

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协同创新,在传统的“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将学校教育环境、行业应用环境及工作生产环境融于研究生的培育过程,强化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1.采用校内、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采用高校导师与校外城乡规划行业专家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引进有城乡规划行业一线实践经验的规划设计职业者或管理人员,开设以规划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将城乡规划理论知识与行业发展的前沿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打破学生仅掌握理论知识与绘图技术而缺乏将自身技能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局面,促使研究生更快地转变学习方法,完成从理论知识掌握到现实生产应用之间的过渡。同时,通过接触实际的工作项目,研究生还能够深入了解城乡规划行业的前沿和发展方向,既能够进一步拓展学术研究,也能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为将来工作做好准备。2.构建多学科协同创新的城乡规划课程体系。城乡规划学科还处于学科建设的初级时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独立的城乡规划理论体系,仍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4]。通过建立更加灵活自主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基础课程阶段构建“宽基础+重特色”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多种学科交融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研究生对城市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3.建设“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城乡规划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是否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人才。研究生培养应注重从理论知识掌握到实践能力增强的转变,并应以社会生产为最终目的,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向导。城乡规划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的平台的建设,基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理念优化实践教学课程。通过校外导师制度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与相关规划机构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实践平台。在进行实践课程优化的过程中,可以请在本地工作的城乡规划职业人员或政府相关人士到课堂进行教学,普及校内学生较为缺失的城乡规划专业行情、社会运作机制、规划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或借助视频连线的方式,通过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士开设丰富的专题课程,丰富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可积极寻找城乡规划优秀实际项目,除对案例进行讲解,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到该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规划从设计到建设、落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群众的反馈,使研究生对城乡规划的相关理论在实践和生产中如何运用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三)优化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方法

1.建设交流平台,提高国际化教育水平。目前,高校派遣研究生出国交流的名额有限,国内大部分研究生主要通过参加国际性学术论坛、阅读国外文献、书籍等学习方式了解规划前沿知识。这些学习模式只能让学生单向获取知识,缺乏互动交流的过程,使在国内高校就读的研究生的规划理念和视野层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城乡规划国际化教育的整体水平滞后[5]。突出国际化有利于城乡规划研究生向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发展,培育出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第一,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注重研究生国际语言能力的提升。营造以城乡规划知识为主题的英语交流环境,增强研究生结合专业知识的外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报语言学习班、参加社会的兴趣小组、学习App打卡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第二,积极建设国际交流的平台,拓展国内学生学术交流的途径。通过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研究生出国交流基地,为外语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研究生打通国际学习渠道;与外国高校或研究所多方位铺展合作,制定包括课程、学术活动、规划设计项目或者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合作计划;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利用每年暑假举办国际交流夏令营,通过创建丰富的教学环节、充实的协同创新活动,促进国内外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举办讲座或开设远程连线课堂,邀请国外的专业人士进行讲课。2.结合信息化平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指导教师应注重不同教学形式的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增强研究生对知识、社会客观需求的感受和理解,促进他们对专业的领悟和技能的增强。城乡规划教育中,可采用如微课、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远程连线专家等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新的线上教学方式,研究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从专业整体建设水平上来说,有利于优质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化、规模化,提高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新时期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思路的转变,城乡规划专业从政策到体系,再到制度、技术、教育等多层面都面临新的变革。城乡规划教育也亟须从人才培养的内涵、目标等核心层面,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进行调整。对于高校和导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握“创新”理念。面对日益广泛、复杂化的城市问题,只有提前把握社会和时代的变革趋势,及时对研究生教育方法做出调整,才能实现城乡的创新发展,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本文针对我国城乡规划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创新性人才为核心的一系列目标与途径,通过多层次的协同创新手段,提升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知识涵养,助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精通某一专项领域的专才,以满足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转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永思.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1):255-257.

[2]杨思声,林翔,刘晓芳.面向存量时代的城乡规划实践教育改革[J].规划师,2018,34(6):155-160.

[3]毛蒋兴,麻春晓.面向本地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教学思考与回应[J].教育观察,2018,7(15):14-17,76.

[4]朱云辰,黄杉,华晨.基于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浙江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1):73-77.

城乡规划知识范文6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人文地理;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新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城乡规划学正式由建筑学下的分支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1],这是城乡规划学学科发展的一个大转折。2011年以前,城市规划专业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通常被看作依托建筑学专业平台的延伸学科,采取3年通识式建筑学教育和两年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模式,注重形体空间设计与物质功能规划。2011年后,由于城乡规划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学科理论深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城乡规划学应当加大对人文社科相关知识的引入,增强城乡规划学学生对城乡发展特征、问题的把控,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2-3]。早在数十年前,西方的城市规划教育就已经从以纯技术性物质规划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发展到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并存的阶段,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门类齐全的城市规划教育体系,我国的城乡规划教育目前正处于西方城市规划教育的第一阶段后期[4]。张庭伟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梳理后认为,城市规划理论可分为城市理论和规划理论。城市理论是关注城市本身,从不同角度研究城市发展及城市问题产生的各种可见和不可见的动力的理论;规划理论则是关注作为人类干预城市发展、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努力,即规划工作的理论[5]。按照该分类依据,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都属于城市理论的一部分,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的改革,是希望对现有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探索,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研究、探索城乡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能力,以便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规划设计。

二、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介绍

(一)城市地理学

禹怀亮以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教材为例,指出城市地理学的教学重难点与创新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的重难点;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是该课程的创新点。以工科为背景的城市规划更多被当作建筑设计知识的拓展延伸,其研究视角远远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学科及新时代城乡融合背景对城乡规划从业者的要求。人文地理的空间思维训练能够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提供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城市空间本质问题的方法[7]。可见,城市地理学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跨越城市边界,在更广的区域甚至跨国尺度研究城市生长的动力与发展的肌理、城市内部经济现象的区位分布规律与城市的形态空间结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的理论知识研究非常重要。此外,在城市地理学课程中,新方法与新技术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也能够帮助城乡规划学生在从业时能够更游刃有余地综合地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信息,扎实地把握项目现状、剖析项目内在机制,更好地将规划设计与项目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出现“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

(二)城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其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其研究重点为探讨城市重要经济活动的状况,彼此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关系等[8]。显然,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性质、规模、等级与空间形态结构。因此,城乡规划与设计应有很强的经济学思维。郭丽霞[9]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介绍了城市经济学包括宏观城市经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宏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的普遍规律、城市成长机制、城市与外部的经济联系、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及其趋势等。微观城市经济学则侧重于研究城市内所特有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包括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规模、建设与规划、人口与就业、环境与生态、土地开发利用、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内容。两者共同构成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外部尺度和城市内部尺度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除此之外,经济学中的统计学、计量分析等方法,对于城乡规划也非常重要,不排除“数据会说谎”的可能,但相对于完全主观的设计师的个人知识判断,客观的数理分析能使城乡规划学科更科学化、系统化。在城市化不断加速,城市区域化、城市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学习城市经济学以及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把握城市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从而编制出更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三)城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是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10]。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计划经济时代创立,侧重经济发展及物质空间规划,忽略了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的多元性,忽视了社会的运行规律及组织方式。但城乡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公共政策,城乡规划的实践就是基于物质空间的利用推进社会问题解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城乡规划的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城乡规划工作者对社会问题、文化、情感、治理等非物质方面的关注[11]。罗吉从属性认知、发展认知、方法认知三个部分来介绍城市社会学的教学[12],确定了在城乡规划学科内,城市社会学的教学应当明晰城乡规划的伦理价值,解释与阐述社会—空间的互动规律,提供社会研究经验与方法。对城市社会学的认知学习,有利于城乡规划从业者在面对实践项目时,能够更多从人的角度、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而非纯粹从经济利益、美学价值的角度去考虑空间的利用;而且要更多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比如老年群体、女性群体、儿童群体、残障群体等。

三、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改革思路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相关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的教学意义、教学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但在国内,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开办情况并不是很普遍。以下是国内公认城乡规划专业排名前十的高校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开课情况。从上表可以发现,除了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外,大多数学校都只开办了一到两门相关课程,甚至部分建筑学背景的高校没有涉及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此外,除了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以外,还有很多高校开设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综合社会学、区域经济学等教学课程。本文后续以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改革

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内容改革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教学内容系统化、框架化。在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教学中,其所开设的课程有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实际上,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对空间利用产生直接影响,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课程之间是相互耦合、相互嵌套的关系。如果将三门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比对与梳理,进行系统化、框架化后,可以适当删除重合的内容,并进一步深化重点内容,这样有利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相关知识要点有更全面和深刻地理解。2.教学内容专题化、同步化。教学内容专题化是指在内容传授过程中,将三门课程中与不同尺度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的内容进行相互对接与同步,形成宏观(区域规划)—中观(城市总体规划)—微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微更新等)不同尺度的规划专题(见表3)。在专题讲解课时,可以以三门课相合作的形式,不同教师成立任课小组,在专题课时,每位教师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不同角度对同一尺度的专题进行详细讲解。虽然专题尺度是统一的,但教师可以以多个不同案例或一个案例进行讲解,也可以用教师自身主持或参与的规划项目作为课堂中的案例,以确保有完整的调研资料、翔实的数据和全面的分析等[13]。此外,相关专题的讲解,应当合理安排在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之前。

(二)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课、记笔记,但由于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设计课程跨度较大,单纯的语言和文字授课形式较难使学生将知识点与规划实践联系起来,这不仅使学生难以理解课本的内容,而且可能导致学生不明白人文地理系列课程的重要性,从而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因此关于教学方式,可以适当做一些改革。1.小组互动式教学。在专题讲解课之前,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团队小组,也自由分配讲解人文地理学专题,每个专题内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动讨论,可以将课本内容制成讲解PPT,也可以辅助以案例介绍或视频播放等形式,每个专题在教师上课之前,可以选派一个小组长,或者多人上台合作进行小组的专题介绍。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教学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2.答疑解惑式教学。在每个专题结束前,教师应当对小组的讲课情况进行适当评价。另外邀请余下的学生进行提问,每个小组至少提一个问题。这样的规定一方面可以使得未上台的小组能够认真听台上学生的授课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切实了解学生产生疑惑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分析,是授课小组的讲解内容不够全面或者是讲解不够深刻,还是该专题确实比较复杂难懂,这样教师在后期的授课过程中,就可以对该部分知识点适当放慢讲解速度,以便于学生能真正理解、掌握授课内容。3.田野调查式教学。除了专题课的改革外,在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内部教学中,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可以充分与本地城市发展相结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自己的家乡城市或农村进行相关的调研考察,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地理优势、经济产业基础、特色街区、社会问题等情况,让学生掌握相关田野调查、统计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相关优秀成果可参加全国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作业竞赛。

(三)教学考核改革

教学考核也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数考核采用考试/考察+平时成绩的形式。笔者认为,将小组互动式学习的课程纳入考核机制,以此加大平时考核所占的比例。此外,在小组互动式学习部分,应纳入多元评价机制,除了教师可以为授课小组打分外,学生也可以为授课小组打分。如下图所示,最终,每位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的总成绩,由某门课程的平时成绩、专题课(小组互动)成绩以及最终的考核成绩决定。专题课由于是多名教师合作上课,且上课前期为学生授课,因而评价机制多元。这样的教学考核方式,将学生、相关课程教师、任课教师都纳入到学生最终成绩的判定中,既有利于加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相关学科的合作度,也有利于打破任课教师出具平时成绩中过于主观的弊端。

四、结语

城乡规划知识范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城乡规划;教学体系;大数据

0前言

2014年,大数据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研发应用,壮大数字经济”,2020年3月,在考察杭州城市建设时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1]。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加之“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城市运营管理新理念的提出,社会对能够开发和利用大数据的专业人才需求呈增长趋势。城市是人口、产业高度聚集的物质空间,是最大的人工构筑物,也是大数据的产生地与集散地。未来,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运营管理离不开既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又具备深厚空间规划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这将倒逼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重新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信息技术应用在城乡规划专业

中的重要性分析自学科创立以来,城乡规划专业即“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解决具体城市问题,这需要应用科学相关领域的技术方法辅助。特别是当今大数据及智慧城市时代,计算机云计算、数学模型、统计学在城乡规划领域的运用,为城乡规划决策提供了强大的客观依据,促使城乡规划学科向科学迈进了一大步[2]。

1.1信息技术应用显著提升城乡规划专业调研效率与质量。城市大数据类型多样,如人口、用地、产业、交通、绿地等数据。城乡规划专业传统的收集资料方法主要有现场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而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体[3]。依托上述方法得到的城市数据,已无法客观描摹、精准反映现代城市的建设发展和运营管理现状,由此推导出的城市相关信息也严重滞后于城市事实。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弥补上述缺憾,借助计算机技术、依托城市数据“大脑”,可以快捷高效获取相关数据,真实刻画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环境,显著提升调研效率与质量,为准确认识、科学规划、有效管理现代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1.2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乡规划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城乡规划编制准确性的根本目标,要求城乡规划专业不断提升综合分析能力。规划设计人员除了具备传统的定性分析能力外,还应掌握对城市基础库、行业系统等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的精确提取、量化分析方法,为规划设计方案提供数理支撑,建构预测模型、优化城市布局等。近年来,各类规划和设计的编制、评价与管理过程中,大数据在前期研究、方案预测与动态评价等方面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4]。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将切实提升城乡规划专业的综合分析能力。

2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现状及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现状。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于2008年设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专业培养、教学体系均趋成熟。专业教学体系的建构脱胎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目前,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体系由实践教学、课程教学两个环节组成,后者又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个性化拓展教育五部分,其中属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城乡规划中的地理信息系统2门课设置于专业教育平台,讲授的信息技术软件主要有计算机制图与表现技法(AutoCAD、Photoshop、Sketchup)、地理信息系统(GIS)。

2.2城乡规划专业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以下三个问题。2.2.1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任课教师专业背景多元,“专业性”有待提升因师资力量等原因,目前承担城乡规划专业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的教师专业为设计艺术学、生态学等背景,缺少既具有城乡规划专业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知识的专门授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性”不高。2.2.2信息技术应用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按照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标准要求,城乡规划专业制订了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要求学生了解借助专业软件绘制规划设计图纸的相关知识,掌握CAD、GIS的基本知识,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必要技能。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CAD制图技能和GIS分析方法,即掌握信息技术,并熟练运用于城乡规划设计实践中。当前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法采用的是理论讲授和上机实验的单一方式,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薄弱问题,单纯的理论传授和上机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2.2.3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存在局限性,与专业核心课程衔接度差笔者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先于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的设置,期望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后,更好地将其运用到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中去。但事实是“学完即忘、学而不用”,在高年级的规划设计实践课上,部分学生的设计作品,制图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能力远未达到要求。究其原因是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内容设置脱离城乡规划专业课课程应用能力要求,与专业核心课程衔接度差。

3城乡规划专业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体系重构内容

针对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重构教学体系。

3.1精心筹建专门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团队。基于在城乡规划专业设置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初衷———服务于城乡规划考虑,将筹建一支兼备城乡规划和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专门教学团队,在任课教师引进、遴选、进修、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制订完善的师资培养计划。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沟通计算机辅助设计、城乡规划中的地理信息系统2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共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授课质量。

3.2以问题导引为授课切入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理论讲授-上机实验”单一形式为“问题导引—理论讲授—专业小结—上机验证”复合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的缺陷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学完上机实验交个作业即算完成学习。而复合式教学方法变被动为主动,由学生在课前总结自己在专业绘图能力、图面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解析,再融汇专业知识小点,促进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综合吸收,最后通过上机实际操作验证之前的环节,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路径。

3.3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性,学以致用以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大纲中10门专业核心课为对象,分为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道路与交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与环境规划6个主模块,并将CAD、GIS课程中的理论内容、上机实操、程序设计等进行“子模块”划分,6个主模块的规划设计、分析绘制通过相应的子模块得以实现。通过建立一一对应的结构关系,强化了学生在设计课中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学以致用的同时,也搭建起学生进一步认知专业的框架体系,加深对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解。

4结语

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专业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城乡规划从业者的技能要求和发展趋势[5]。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应主动求变,厘清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方法,致力于将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服务于城乡规划设计,为大数据时代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运用信息化让城市变得更“聪明”[N/OL].

[2]孙昌盛,张春英,胡聚山.城镇化新常态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建构[J].高等建筑教育,2019,28(1):17-21.

[3]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吴莞姝.基于城市大数据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50-352.

城乡规划知识范文8

关键词: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结构

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建筑学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基础知识和设计技能是城乡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另一类是基于人文地理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其中基于建筑学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是我国目前很重要的一种类型。华侨大学于2002年在建筑学专业下开始招收城市规划方向的五年制本科生,2003年正式开始兴办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从创办之初依托建筑学专业到现在逐步发展完善,华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至今已有10届本科毕业生,并通过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其城乡规划专业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也经历了“摸索—成长—改革—创新”的历程。

1传统的城乡规划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

基于建筑学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五年制本科的传统教学体系多采用“3+2”的模式,即在一、二年级以建筑学教学内容为主,三、四、五年级以城乡规划教学内容为主。低年级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通常和建筑学专业无异,培养建筑设计的基础技能,学习建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小型建筑的设计方法,以此作为城乡规划设计的基础。大三、四、五中高年级学习各类型城乡规划的设计,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等。这种模式有其优点,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具有强相关性,我国多数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开设时间比城乡规划早,发展较成熟,依托建筑学能够为城乡规划初期发展提供较好的师资条件和教学体系支撑。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缺陷,以建筑学基础代替城乡规划基础致使有些学生在低年级建立的建筑学思维难以适应高年级的教学。中高年级教学中,通常将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安排在三年级,四年级安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三年级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是由低年级基础教学向高年级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过渡的关键时期。两年建筑学基础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规划设计思维和视野,使得学生在进入三年级学习修建性详细规划时经常将规划作为放大的建筑设计看待。而且传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注重物质空间设计,着重进行建筑、道路、绿地等内容的空间分布设计,关注功能规划,而忽略了空间背后的社会、经济、人文等重要要素的考虑。

2近年教学改革侧重点及对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专业逐步发展成熟,以及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的设立,多个院校针对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其中低年级城乡规划基础的教学改革相对较多,改革重点围绕如何根据城乡规划学科特点,根据城乡规划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需要,合理设置低年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建立城乡规划所需的逻辑思维和设计方法基础[1-2]。如在教学内容中设置城市街区的调研,将某个建筑设计改为场地设计等,扩大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教学改革成效明显,使学生在低年级课程学习中除了掌握建筑学知识和技能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城乡规划的设计思维,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学习时能够更快更好地衔接上,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迷茫期”和“困惑期”的出现。但是教学改革也存在不足,如教学改革中加入城乡规划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模块,替换了原先的一些建筑技能的训练,以及一些小型建筑设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缺少了部分建筑基础知识的储备,如一些学生对于建筑体量和形态的掌握较差,这样在三年级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学习时对于城市空间中建筑群体与外部空间的关系把握不好,容易出现构思好、理念佳,但难以落实的问题,无法通过图纸将规划设计想法表达出来。

3城乡规划专业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改革探索

传统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有其明显特点,优点和缺陷共存,近年针对低年级的城乡规划教学改革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不足,二者均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构成等方面进行建筑学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思考。

3.1构建“一条主线,多个知识模块”的课程体系

一条主线即以物质空间规划设计为主线;多个知识模块:将社会、经济、文化等理论知识点以模块形式融入各类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规、控规等上位规划的要求,对建设用地进行具体规划设计,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建筑、景观和设施的设计施工,因此进行建筑、道路、绿地等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是其重要内容。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的重点,具备这一能力也是之后学生学习其他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规划类型的重要基础,因为很多规划类型都要落实到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上。因此将物质空间规划设计作为主线,贯穿修建性详细规划各个设计类型的教学中。传统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体系中强调物质空间规划设计技能的训练,低年级着力培养建筑空间设计能力,这样学生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也能较好掌握相应的技能和设计方法。但是低年级教学改革后,学生这一能力有所下降,需要在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中弥补。城市规划学科自设立以来,一直归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直至2011年,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意味着城乡规划专业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相应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范畴也需从以物质形态为主体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和经济范畴[3-4]。传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注重蓝图式的物质空间设计训练,忽视社会经济空间认知[5]。低年级教学改革后,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但教学中对于城乡规划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融入仍较欠缺。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仍为当务之急。因此,尝试在传统物质空间训练基础上将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容以知识模块形式融入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中。但这些相关领域的知识一般不是整体运用到规划学科中[6]。鉴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有限,所以不可贪大求全,根据不同设计类型的特点,每个设计有针对性地加入1~2个知识模块。鼓励学生分析相关城市问题和社会经济文化要素,启发学生由以往物质空间主导的思维模式向物质空间融合社会、经济、政策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思维模式转变(表1)。

3.2教学方法

(1)强化社会调研环节

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城乡发展问题的敏锐度,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并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规划中予以落实。让学生真正领会设计之初进行相关调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学生分析调研结果与设计的联系及对设计的影响和启示,真正将调研结果与设计相结合,改变之前调研与设计相脱节的状况。每个设计开始都安排1周的时间进行相关调研。调研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调研完成后进行汇报讨论。调研内容根据各个设计的特点及“物质空间主线+知识模块”的内容要求进行设定。如商业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研内容,除了修建性详细规划物质空间的调研内容外,强化经济及社会知识模块的训练(表2)。

(2)物质空间规划设计的训练

低年级教学改革后,学生对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相关的物质空间形态内容的知识储备存在不足。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线,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以及每一个设计的特点,增加补充相关内容的训练。每一个训练都以专题形式进行。经过“考察往届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访谈—教研组讨论”等环节,分析学生对物质空间形态知识掌握的薄弱点,确定每一个设计的物质空间形态训练主题。训练过程为:设定主题—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汇报讨论—教师总结。如住宅与住宅组群设计中,进行建筑结构知识的训练;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设定建筑群体组织及空间关系训练主题;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强化外部公共空间设计训练;商业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商业、商务办公、旅馆等各类型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体量和形态的训练。训练方式主要包括抄绘优秀案例、图示化分析案例空间结构等。

(3)增强与理论课程的联系

传统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理论课程经常与设计课程脱节。虽然相关理论课程先于设计课程开设,或是同时开设,但由于二者教学“各自为政”,缺乏相互联系与协调。理论课程教学不了解规划设计课程需要什么,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无法将理论知识有效融入设计教学中。因此需要将理论和设计课程深度关联,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探寻改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衔接二者的教学内容,更有效结合理论与规划设计,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方式是以“课程束”方式将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和理论课程深度关联。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和相关理论课程教师不定期进行教学研讨:规划设计课程开始之初就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模块与理论课程教师进行讨论,明确设计课程和理论课程相结合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联系和融合。如:在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教学改革中,与城市社会学理论课程关联,促进“一条主线,多个知识模块”教学体系的落实和完善。以往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对象多为新开发的用地,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由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存量规划得到重视。旧城居住小区的更新规划是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重要类型之一。不同于新开发的居住小区,旧城居住小区中人群构成复杂,并经常包含较多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社会组织结构富有特点。将旧城的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城市社会学”课程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旧城的社会状况,认真研究社会要素,才能真正做好规划。具体教学方法包括:在设计初始,设计课老师和“城市社会学”理论课老师讨论教学任务书,明确需解决的社会学知识点,理论课老师将这些知识点结合到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中;“城市社会学”课程将旧城的社会学问题作为课程作业;设计课公开评图中邀请城市社会学教师作为评委等。还可将“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课程与“公共政策概论”课程关联: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进行校园规划方案设计的同时,结合所学公共政策理论知识,拟定校园公共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使用与管理导则;同时要求学生在拟定该导则的过程中,咨询收集多方意见,培养学生的公众参与意识。此外,还可将“商业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与“城市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组成“课程束”,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政策等不同知识模块与设计课程的有效融合,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综合设计能力,逐步将教学主题由物质形态延伸进入社会科学、人文环境领域。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设立,表示着专业范畴的拓展,也意味着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规划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类型多样,学生毕业后将面对更多的未知知识和挑战,因此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城乡规划教学中大多采用教师传授、学生接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的单向教学模式。虽然最后学生也能做出让人满意的成图,但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以“快题引入”方式开始规划设计的教学。一个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教学开始,如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先让学生在查找小区规划的原理、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做一个小区规划的快题设计。以此督促学生迅速“热身”,在短时间内熟悉小区规划的内容,顺利进入状态。如前所述,物质空间规划设计的训练也是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动手能力。同时改变之前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增设汇报讨论环节。每个教学过程都包含5次汇报讨论:调研成果汇报,3次草图汇报,正图汇报。学生按照给定时间汇报设计成果,然后由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提问答辩、点评分析,再由老师进行总结。这不仅可以锻炼汇报同学的逻辑思维、思辨和表达能力,还可以鼓励点评同学进行主动思考,锻炼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将汇报讨论情况纳入课程考核内容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优化课程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

传统教学中按一定的师生比配置教师人数,采用全班学生分组,每一组由一位指导老师负责的组织形式,各组间相对独立,较少有交叉。教学改革后,采用“分合结合”的方式优化课程组织形式。在传统分组教学的基础上,设立多次合组教学环节。5次汇报讨论、物质空间主线训练等环节均以合组形式进行。每次调研成果、3次草图和正图汇报前均由学生先提交成果,几位教师集体进行评图,共同讨论分析作业特点和问题,之后再由学生进行汇报。在教学过程中,各组教师定期交流讨论,课程知识点讲授、设计问题讲解等均以合组形式进行,因为学生的很多规划设计难点和易出错点都是共通的。合组教学能够集思广益,提高教学效率,分组教学能够深入细致,提高教学效果,将二者相结合,能够实现效率和效果的共赢。再者,如前文提到的,课程突破原有教师配置的限制,教师将知识模块相关的理论课程结合到课程教学中,如规划设计正图公开汇报环节,邀请理论课程教师担任答辩评委。此外,对课程考核方式也进一步优化。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快题设计、调研报告、3次草图、汇报讨论及正图成果等,改变传统教学中“唯正图论”的状况。每一项考核内容均在考核成绩占一定比例,并在设计任务书中明确给出,让学生设计开始之前便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的目标和重点。

3.3优化师资结构

城乡规划专业设立之初,建筑学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师资构成中经常包含一些建筑学专业的老师,这是由于当时城乡规划专业老师较匮乏,短时间内引进大量专业老师难度较大。建筑学专业老师的“支援”使得城乡规划专业能够顺利开办并得以发展,这是建筑学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的优势,我国不少城乡规划专业也是如此发展起来的。此后,随着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的不断引进,城乡规划专业中建筑学老师的比例也逐渐降低。但建筑学专业教师有其专业特长。优化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课程的师资构成,以城乡规划专业教师为主力,并保留一定比例的建筑学专业教师。同时外聘城乡规划设计院的老师,以满足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的实践性需求。如满足师生比配置的4位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任课教师中,采用2∶1∶1的师资构成。2为本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师,1为本校建筑学专业教师,另1为外聘的城乡规划设计院教师。教师间优势互补,以“分合结合”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师资特长的充分发挥。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