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研究范例

城市经济研究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1

目前,我国的道路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每年我们的国家会有数以万计的道路事故,而这些事故中又有很多的死亡的人都是正值壮年的对社会有很大贡献的劳动力,这些丧失的劳动力又是能够对社会产生很多贡献的劳动力,丧失了这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很难估量的,因为这些数以万计的劳动力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这些劳动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对受害人的家属造成了精神上难以修复的伤害,这些伤害将伴随受害人的家属的一生。另一方面,还有好多的司机还抱有着自己很幸运的心里,客车的承载的人数严重超过了客车的核定承载人数,货车的承载重量严重超过货车的核定承载重量,因为一点点的经济利益,这些司机们就抱有这些侥幸心理,这也就对社会道路安全造成了隐藏的危险。现在,也有好多的道路交通事故的产生,不仅有人为地因素也有道路的因素,比如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城市道路发生的连续的坍塌事故,这些事故的产生不仅对人民的生命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还对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道路不通阻碍了人们的出行,阻碍了交通,让那些需要从这里过的车辆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道路交通危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由于道路交通危机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经济的影响,每一年都有许多由于道路交通产生的危机对经济造成的的损失达到了百亿美元的程度,我们国家每年因为交通危机而死亡的人数在迅速的上升,数以万计的人死在了道路交通危机上。这对每一个受害者的家庭产生了难以估计得伤害,无法用任何的东西去弥补。让这些家庭不是丧子就是丧是亲人。道路交通危机管理的不是很完善也对经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当路交通危机管理很完善的时候,那么现实中的好多的交通事故可以得到避免,因为当又要发生事故的时候,可以对这个区域做出警示,让司机,让每个人都去注意,这样很多的不是难以避免的交通危机就会得到避免,让更少的人受到伤害,这样也可以让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还有让经济更能快速的发展。

三、城市经济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我们很多时候都认为是交通情况制约了城市的发展,那么反过来,城市的发展也进一步影响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不管什么时候,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层面的空间迁徙,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没有运输需求,或者说缺乏运输劳动对象的运输业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业的需求规模适中是运输业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界限。众所周知,运输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力,发达国家先进的运输系统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运输系统相形见绌。人们通常进行对比,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设定为人均道路长度来实现。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越是发达,那么就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业毕竟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才能发展的产业。因此,我们可以说运输使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也会同样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当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城市的交通跟不上经济的发展的时候,这个城市就会大力的去改造自己城市道路交通,大力的去修建那些能够对经济产生影响的道路,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那么这个城市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建设自己的道路。道路交通安全的产生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对利益的要求,这些要求就是人民对生活的需求,所以,当我们去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的时候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这样的手段是非常有效的运用经济手段。

四、健全道路交通危机管理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2

所谓园林设计,指的是园林的筹划策略,换一种比较具体的介绍形式,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采用相关的园林工程技术手段,比如地形改造、植物种植、园路布置以及建筑营造等方式,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使其变为具备一定美感和艺术性的自然环境的过程。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改善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营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将园林设计和城市景观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层次,城市景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同时,能够有效地解决破坏城市环境的相关问题,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破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

2当前城市景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地越来越广泛,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城市景观规划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漏洞较大。

当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城市景观规划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划工作不能够有效地开展,规划设计的导则缺乏足够的法律效力,使得景观规划软弱无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城市空间和建筑体量之间的协调性相对不足,城市景观规划整体性有待提高。

(2)相关管理运行机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针对城市景观规划,我国还并没有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城市景观规划的管理地位不够明显,管理力量相对较弱,行政执法作为一个主体地位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明确,相关理念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很难满足当前需求。

(3)城市景观规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相对较差。

当前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的水平较低,深度不足,对可持续性缺乏足够的考虑,而且与自然环境和谐方面考虑不足,过分追求外在的形式美,规划设计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整个方案的系统性相对不足,缺乏足够充分的科学依据。

(4)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经验不足,人力资源缺口较大。

由于我国对城市景观规划这一行业市场的管理长期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导致了相关工作循规蹈矩,缺乏足够的创新元素,理论和方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严重落后脱节。同时相应的教育、管理、认证体系不够健全,导致了相关人才培养工作的乏力,人才数量和经验的缺口都比较大。

3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分析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原则。

城市景观规划涉及许多方面,需要将多个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起来,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需求。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系统性载体。

(2)整体性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的集合,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城市景观规划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作,需要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对待。

(3)多样化原则。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会有所差异,进行景观规划需要根据实际自然环境,来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不能千篇一律地引用一个模板,需要具备一定的特色。

(4)景观个性原则。

地域分异客观规律要求不同的景观需要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每个景观都需要具有与其他景观所不同的特性差异。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工作时,要充分利用地域环境的差异性,呈现出具有独立特色的景观。

(5)遗留地保护原则。

要将城市自然遗留地内有价值的景观植物进行充分的保护,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和利用,尤其是那些具有自身特点或者富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素材,都是十分优秀的利用对象。

4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都市公园景观的建设和规划,适当提高城市绿化率。

绿色植物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适当增加植被数量,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合理控制绿地建设发展。要加大对都市公园的规划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室外环境,实现自然环境的优化。

(2)科学布置植物,对富有地域性特色的自然地貌和植被要加以保护。

在进行景观规划工作时,要将用地性质、建筑物功能和景观需求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再进行植物的布置,同时需要注重具有本地地方特色的植被的应用,对于富有地域性特色的自然地貌和植被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尽可能地减少对其的破坏。

(3)针对现代园林绿地建立起合理的衡量标准。

在进行景观规划之前,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衡量,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来作为景观规划的参考依据,主要包括功能标准、循环再生标准、经济高效标准、地域特色标准等等。这对于打造地方特色景观、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4)以地域特色为依托,打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系统。

园林景观规划应当尽可能以自然景观设计作为工作重点,而不是认为建筑设计为主,要综合分析城市发展的历程和特点,以地域特色为依托,将不同的植被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布置,打造多样化的园林景观节点,进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园林景观系统。

5结束语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3

朝阳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城市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及能源相关数据平台的搭建对城市能源的能源使用率的提升有这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土地利用;朝阳市

朝阳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园区项目单一,规模也不够大,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朝阳市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1实现朝阳市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土地利用高效化

耕地资源不足是全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朝阳市原本耕地资源匮乏,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大部分耕地丧失原本的功能。城市建设不可避免,但是城市建设的土地浪费现象尚可控制。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应该做好各个方面规划的制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发展有效的最大化,深入思考整个城市的价值观。

1.1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首先,坡耕地比例大,耕地质量低。水土流失也会引发土壤贫瘠和耕地质量低下等问题。其次,城乡土地存在低效闲置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整体的统筹规划,城乡发展的结合度考虑的少,使得这种问题尤为突出,土地利用率难以提高。再次,水土流失面积较大,荒山绿化进程尚待推进。

1.2朝阳市的城市土地平均容积率不高

从朝阳市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上看,城市土地平均容积率在0.7左右,据专家估计,实际有可能更低。

1.3解决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

1.3.1适当提高城市用地容积率,优化土地容积率分配结构。适当并且合理的提高城市用地容积率,提高容积率,能够大大的提高城市的容量。

1.3.2实现单一用地功能向混合用地功能转变

同时对一块地进行地上地下的双重开发,对各种服务的公共设施进行合理使用,真正实现用地功能的转变。

1.3.3对朝阳市的土地进行合理置换,对朝阳市的用地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土地置换和优化土地结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三者利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使居民的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提高。

1.3.4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

对各类土地的功能性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各类功能土地的关系进行协调统筹,把未利用地的开发规模和布局作为重点来抓,真正从多功能,多宜性出发,考虑各类土地的合理利用。

2朝阳市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2.1交通现状

城市交通的交通结构现状直接影响交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合理的交通结构形式不仅会避免交通拥挤,在某种程度上将从源头避免了交通带来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问题,能够使朝阳市的空气质量环境得到进一步控制。

2.2发展绿色交通的有效途径

朝阳市目前快速机动化趋势相当明显,如何实现低碳城市交通,是我们应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2.2.1实施差异化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理性推进大运量公交系统建设。切实做到高密度的公共交通,确保低碳出行。

2.2.2加强多模式一体化的交通系统建设

一体化的交通模式建设首先是实现交通网络建设的协调一致性;其次是各种交通系统发展呈现一体化形式;再者是扩大交通服务范围,将各种形式的交通做好有效衔接,做好交通换乘系统的建设工作。

2.2.3建设朝阳市慢行友好城市

朝阳市目前的新建马路以宽马路为主,把慢行友好城市融入其中,可将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市民。

2.2.4鼓励新能源汽车在朝阳市的使用。

朝阳市目前的新能源车在汽车市场中所占比例较小,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断的鼓励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增加新能源汽车在公共和私人领域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朝阳市的环境效益。

3逐步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

3.1朝阳市能源使用现状

城市是各种能源消耗的中心地带,能源的消耗必定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其中工业能耗所占比重较大,对城区环境的影响较大。能源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整体的能源规划,也可以说能源规划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不畅的问题。其次,城市能源管理数据化程度低。再次,政府公示数据对市场的作用仍不够明显。

3.2解决途径

针对朝阳市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能源消耗问题,解决途径关键在于制度上改革。

3.2.1加快朝阳市需求能源规划的开发与实施。朝阳市城市、城区或者园区、社区等不同尺度进行节能资源化。

3.2.2集中力量搭建朝阳市能耗相关的数据平台

充分发挥朝阳的发展优势,将财政资金投入到能耗采集平台的搭建中,使数据的获取难度有所降低。

3.2.3调整朝阳市经济结构,提高用能效率

对朝阳市目前的经济结构形式进行进一步调整,将落后的产能进行淘汰、使节能效率得到提高,对各种节能行动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统筹。同时,按照朝阳市城市整体的用能情况,对相关的政策进行调整,把节能和增效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进行量化处理。

作者:李丽 单位:朝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苏美蓉,陈彬,陈晨,杨志峰,梁辰,王姣.中国低碳城市热思考: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3).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4

【关键词】新工科;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近年来,为了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够适应新时期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家开始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要面向产业需求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学科前沿、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导向,引导教学实践从内容陈旧和方法简单的“水课”变成具有学习深度、难度和挑战度的“金课”[1]。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污染控制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和技术经济分析,还包括厂区及车间平面布置、环保设备选择等相关内容。由于课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2-3],因此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不易。为了更好的符合国家“新工科”建设的需要,使得学生能够切实的从课程学习中掌握扎实的工程设计基础,我们针对课程特点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尝试,例如将教学内容与最新的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应用能力为重点改革教学考核方法等,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专业性和综合性都较强,要求学生掌握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制图等课程内容后,进一步学习这门课程[4]。课程选用的教材主要为《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全书共九章,分别介绍了环境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则、设计程序、技术规范、环境工程工艺设计、环保设备设计基础、环境工程施工图设计、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等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内容。但是,由于教材成书较早,仍存在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需要给学生适时补充最新的工艺技术介绍、现行的工程设计规范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与实际工程设计要求接轨。例如在进行环境工程设计原则章节的学习时,由于近年来随着环境管理要求的提高,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很多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条文,因此应引导学生积极去查阅最新的法律法规条文作为项目工程设计的依据。以2018年为例,我国就修订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多项法律法规,出台了《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铜冶炼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等多项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些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工程设计规范是进行具体项目环境工程设计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学会主动查阅,不能仅以课本内容为设计依据。

2以兴趣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

2.1变抽象为直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力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学习内容繁杂,如果照本宣科,学生长时间仅仅接触课本内容和文字会感觉枯燥无味,降低课堂的学习专注力,而且也很难形成对设计内容和知识的直观感受[5],因此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增加多种直观的学习形式,可以采用将工艺的流程过程或设备的工作原理制作成简洁形象的动画、将企业项目的现场情况录制成视频逐一讲解、将工程设计的图纸实物带入课堂进行传阅等方式,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直观有趣。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学习专注力有了明显提高。例如在给学生介绍各种除尘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就先将各种干式和湿式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先了解到不同除尘工艺中的气体走向、除尘过程以及工艺优缺点等,然后再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的特点,播放企业废气处理工艺现场视频,使学生进一步直观了解如何进行工艺设计和设备选择,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2以项目为内涵,案例教学进行拓展

由于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会感觉千头万绪,难以理清知识主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为教学内容拓展,以案例教学作为课本知识的有力补充[6]。例如在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进行学习时,就以某保温杯企业新建废水治理工程为例,从项目建议书到可行性研究报告,再到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全流程进行了讲解。在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选择时,先给学生介绍了企业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企业污水的产污节点,然后再根据污水水质特点确定企业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思路。通过这样的案例讲解,使得学生了解到需要先将书本的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再根据企业的实际去进行处理工艺方案的设计,不能生搬硬套。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了对工程设计的认识。

2.3“互联网+”教学方式延伸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相关知识点多,因此可以采用“互联网+”的方式有效延伸课堂学习内容,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上的精品课程网站、慕课等“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例如建立了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精品课程网站,上传授课PPT和课后习题讲解,还按照处理工艺特点的不同,提供了水、大气和固体废物处理各有侧重的项目实际设计案例,将项目的物料平衡、污染源分析、工艺流程选择、设计计算说明、工程概预算和CAD图纸等完整的工程设计资料提供给学生下载学习,同时也提供类似案例要求学生进行练习。“互联网+”教学的方式有效丰富和补充了课堂学习知识,使得教学从课堂向互联网延伸,提高了学生对实际工程设计案例的学习能力,对课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以实际应用为重点,综合考核学生课程成绩

过去课程成绩考核的方式往往以期末试卷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方法使得学生只会机械的记忆书本内容,考试的弊病是学生往往不能将课程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不利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因此,在考核方式中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不仅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还要考核学生如何将知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来评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包括“课堂平时表现(30%)+课后自主学习(30%)+期末大作业(40%)”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课堂平时表现成绩,占总课程成绩30%。主要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进行考核,包括学生的考勤、课堂讨论、问题回答和课后作业等表现,考核重点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为课后自主学习成绩,也占总课程成绩的30%。这部分考核主要针对课后学生在互联网课程网站上的学习表现,要求学生对精品课程网站上设置的习题进行回答互动,考核重点是学生对于具体项目的知识应用能力表现。第三部分为期末大作业,对课程全部学习内容的总结,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具体考核方式是提供某项目基础资料,要求学生按照不同要求完成相应设计任务,最终以项目设计报告书的形式作为课程大作业进行考核,考核重点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种三部分结合的考核方式覆盖了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熟练掌握程度,同时提高了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4结语

综合而言,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众多,课程特点在于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要想真正学好这门课程并不容易。教学改革中通过与工程实践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兴趣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以应用为重点,改革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教学改革方法的摸索探讨、教学经验的归纳总结,有助于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备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科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健.新工科建设:强势打造“卓越计划”升级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7-14.

[2]李柏林,夭开芳,李晔,等.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2017(7):135-136.

[3]马金莲,赵南南,邬容伟,等.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江西化工,2017(6):16-18.

[4]王胜强,王庆,于宏兵.环境工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J].广州化工,2017,45(18):158-159.

[5]马万征,谢越,王艳,等.环境工程设计综合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山东化工,2018(47):152-153.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5

人体工程学注重研究人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及触觉,心理与空间行为和习性之间的关系,与景观设计的比例尺度,功能气场、道路划分、植物绿化设计等的室外空间与设施的相互作用。人体工程学未来将面向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而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互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和激发兴趣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人体工程学》需要学生有独立自主、创新等精神为目标,亲自测量、验证才能获得科学有效的数据,养成主动思考与反思。课程采用专题研讨、实践教学为教学手段。通过体验式教学,使理论课程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实际设计与生活。

1.1体验式教学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创新、新认识

在高等教育大知识背景的前提下,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成长。景观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使学生真切体验、感受与认知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激发对抽象枯燥的数据理论知识的兴趣。体验式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阶段:亲历阶段即学生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境阶段。形成阶段即学生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检验阶段即学生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概念或观念的阶段。反思阶段即反思已经形成的概念或观念,产生新经验、新认识。景观设计专业注重生态的融合、人文的共鸣、群众需求。在讲授不同人体数据时,要考虑到人体静态与动态功能尺寸,还有一定的使用状态和方式。学生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才能设计真正符合人体工程需求的景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单一的课堂实训主动性不够,被动学习的情绪明显,由于不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为主动学习设置障碍。因此,授课时应联系学生日常环境,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感受、测量相关数据,主动思考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和景观环境等。

1.2以专题创新研讨教学为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人体工程学》教学采用研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课程重点章节内容安排专题任务研讨,提出专题设计内容,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对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和深入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制作ppt,创造互相学习的机会,阐述设计的理念思路和设计方法,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讨课中提倡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观念,也符合《人体工程学》多元化、人性化的发展,提升学习的能动性与个性体验,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1.3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教学为目的

《人体工程学》是一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使学生在今后实际设计时能有据可循。因此,课程面向实践教学为主要依托。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穿插一些实践课程,以学生常见现实生活现象为题材,让学生走出课堂,讲授不同人体尺寸与相关景观环境设施时,让学生调研本地区不同年龄层人体特征与生活习性,调研300多名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办公与购物环境的消费心理需求等,收集分析大量人体尺寸,得出最佳舒适度,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独立创造,参与合作的快乐,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2结语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6

关键词:工作过程;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必要性;改革思路

院校在育人工作开展中,需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注重工作过程的融入、制定系统化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开展职业课程教育,为学生后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本身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材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与其他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的现状,在教学工程中一般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学完课程知识后,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工程中,无法提出切实有效的环保方案。为推动环境工程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应当立即开展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模式,属于一种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建立在职业工作岗位调研基础上。在典型职业岗位任务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这类教学方式以行动为主要导向,注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模式。

二、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应当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在实际项目基础上开展教学,可促使学生迅速融合理论与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形式,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评价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双向评价形式,促使教学、工作一体化,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2.课程设计思想。通过聘请专家审核教学计划,组建校企合作开发团队,在真实任务中开展实训与教学,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以环境工程施工人员的职业能力作为主要导向,在典型项目基础上,依据环境影响,选取最佳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在具体项目中设计学习情景。将工作内容作为教学主线,将项目视作教学载体,逐步构建在工作过程基础上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内容

1.教学目标。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本身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项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促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知识、环境工程施工技术,实现自身实践技能的提升。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通过改革课程,可促使学生树立该有的职业道德观念,依据具体的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相应的文件,以此满足国家规定的上岗要求,促使自身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职业技能。2.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现场环境勘探,教学内容勘探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现场勘查。教学时长8课时,培养目标:现场勘探能力、现场勘探方案制定,信息获取能力,沟通能力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更好的开展环境工程施工。第二课时,工程分析,教学内容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污染源调查。教学时长14课时,培养目标:对项目工程的分析能力,工程章节的编制,信息获取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实现自身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课时,现状调查与评价,教学内容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教学时长14课时,培养目标:具体项目环境现状调查,项目评价,依据各项数据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统计分析监测结果,给出现状评价并制作报告。实现学生协作能力、调查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学习,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第四课时,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教学内容预测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环境风险预测。教学时长16课时,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对预测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能力,统计分析预测结果,给出合理的预测结论,在此基础上编制影响预测报告、工程施工方案。此阶段还要培养学生的工作作风,协作能力,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五课时,环保措施评价,教学内容分析各项风险,包括:水、气、声、生态、固废等,深入分析清洁生产,强化总量控制。教学时长12课时,培养目标:在预测结论的基础上,确保学生能够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分析各项措施应用的可行性,接着给出建议,确保施工的合理性。主要是分析环境方案的可行性。此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工作作风,协作能力,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第六课时,编制环保文件,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教学时长30课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具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获取相应的信息,强化沟通与交流,实现自身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促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发展,院校在环境工程教学中应当注重施工技术课程改革。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授课理念,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后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福坤,张丽微,陈雷,苏杰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开放式教学设计[J].广西教育,2018.

[2]李亚丽.“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曾传柯,李扬.基于工作过程的室内装饰工程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美术大观,2015.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7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

在当今住宅小区的景观建设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除了考虑到住宅小区景观的美观以及实用性的因素,还需要考虑住宅小区景观建设的造价问题。住宅小区的景观体现了一个住户的生活水平,设计一个人性化景观设计的住宅小区,是至关重要的。在设计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并不意味着居住环境质量的下降,而是将造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追求更高的实用性及景观效果。如何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景观小品、雕塑及苗木配置来营造小区的氛围,设计出造价低且实用的住宅景观是本文所要探究的内容。

1低成本景观设计的概念

低成本的景观设计并不意味着使用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及树种,来进行对小区的粗制滥造,而是在价格合理范围内,通过新工艺及新技术的引入,做出更好的景观效果,来提升住宅小区整体的生态环境以及景观效果。这就要求城市居住小区在设计之前就考虑到施工方法、养护以及使用的综合环节当中的经济投入问题。控制投入的成本保持小区的性价比。在不影响小区整体风格及品质的前提下,对材料使用、场地安排及苗木配置等环节的成本进行控制。

2城市小区景观低成本设计的相关问题

2.1设计理念不够人性化

目前我国住宅小区的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设计理念不够人性化,很多施工方在建设住宅小区的时候,常常不能够平衡小区的实用性和美观要求。常常厚此而薄彼,有些小区在建设时往往过分追求美观而忽略了住宅小区的实用功能,给小区的住户带来了很多不便,忽略了小区居民当中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孕妇、儿童以及老人。对此,在小区景观设计的同时需要明确小区景观设计之初的目的,明白景观的建设不应该是只供人们的欣赏,而是应该为人民服务的,应该兼顾小区的美观和实用性,使住宅小区更加人性化。

2.2忽视小区原有的设计风格

在我国目前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当中,除了设计理念不够人性化之外,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忽视了小区建筑的设计风格,很多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师,完全舍弃原有的建筑设计风格以及设计理念,进行景观的独立设计,这在小区的建设当中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样的设计使小区整体风格不统一,不够美观,用户体验变差。为此,在设计小区景观时应该保持原有小区建筑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风格,在原有的设计风格上进行景观设计。

2.3过分追求低成本

在小区景观设计当中,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过分追求低成本,小区景观的建设虽然需要追求性价比,但不是一味地追求低成本,而忽略了小区品质。很多景观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对性价比的理解不够深刻,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景观小品、苗木品种等。这种设计理念是错误的,背离了景观设计的初衷,这种设计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其设计当中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暴露。为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小区景观设计的同时,应该对设计的尺度进行把握,合理控制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景观建设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目的。

3小区景观低成本设计方法

3.1尊重原有的小区设计风格

在进行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时候,为了能够提高小区居民的居住体验。小区的景观设计人员需要在景观设计之前,对小区的地形环境进行实际的考量,对小区的土壤及水质进行抽样检测。在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到小区特殊用户的居住体验,比如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这些人是小区住宅的特殊服务对象。此外,最重要的是对小区的建筑设计风格进行保留,不要一味大刀阔斧地改革,要使小区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做到风格一致,色调统一。并且可以因地制宜选用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观赏植物,来对小区的景观进行提升。同时,还应该对小区景观空间的大小、景观小品的规格、地形、环卫设施、景观照明、树种的选择和铺装的材质进行全面的考虑,借此来选择适当的材料、苗木品种,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低成本、高品质的城市居民小区。

3.2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

在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不要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而应该在保证小区景观质量的同时,控制小区景观建设的成本。不能贪图低成本而偷工减料,只有这样才能够设计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住宅小区。使用价格低廉的建设材料和苗木只会降低小区居民的生活体验,违背了小区景观设计最初的理念,所以在小区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设计出高质量的景观住宅小区。

3.3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进行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坚持小区设计的初衷,即以人为本。不能只顾着小区的美观程度,而放弃了实用性;不能厚此薄彼,要兼顾小区实用性的同时,尽量增加小区的美观程度;不能只做面子工程,降低用户的居住体验。为此在建设小区时,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小区的高质量,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4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住宅小区的景观不仅体现了一个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写照,设计人员设计住宅小区景观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兼顾实用和美观的小区景观。要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设计出经济舒适的小区景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不降低小区品质的同时,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探究城市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71.

[2]崔崟崟.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4(4):77.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8

1尝试构筑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与现代城市间的内在联系

用专业知识赋予景观应有的功能与情感,让风貌区与城市更好沟通。首先,利用地块特点制造开阔的互动空间。从城市目前拥挤的周边环境中开拓出一片缓冲区域,使历史遗存在空间上不用违和的与现代建筑接触,让保护区外的天际更加开阔。历史风貌保护的意义有时是决定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西藏拉萨市就有新的建筑高度不能超过布达拉宫高度,而且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的规定。使布达拉宫从审美上保持壮丽景象,保持了宗教至高的神圣感,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得以维护,在民族和睦相处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空间给予观者足够远的距离,静静的审视历史风貌沉稳的外观、非凡的气度,才能确保城市和人的交流。同时在新开辟的区域适度引种绿植也可以有效起到改变周边风貌,改善区域环境和塑造城市新景观的重要作用。其次,城市风貌保护区因其建筑风格、体量和与历史事件的紧密联系,使得这些建筑群落本身就存在独特性。即使在其内部因为旅游观览的需要增设了现代景观中常用的某些现代化设施,仍无法改变其做为独立历史遗存的属性。相关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景观设计除考虑经济因素之外,重要的还要考虑文化和环境,这涉及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首先是要为这个城市里的大多数人服务,其次,才是让带有文化背景的历史遗存以某种方式融入现代环境中来。最后,一个区域的合理规划可以同时释放多个历史遗迹,不只是空间上的连通功能,更主要是用空间的层次制造出一个通道,将不同时期承载事件的节点连结在一起,景观设计要实现应有的功能和时代属性。

2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功能性与产生的效应

风貌保护区的重要功能是服务于一个主体,与主体显现明显的联系。风貌保护区一般是相对独立的区域,设计的形式或其间设施的造型,可以模仿主体,也可以完全脱离开主体形式,同时注重实用功效。风貌保护区的实际意义在于所能产生的社会效应、文化效应、经济效应。风貌保护区的社会效应:城市形象的改观。改造应加强城市观感,显现它们的文化特征和建筑特征。缓解交通是另一个重要功能的体现。其目地是能吸引行人、观光客和附近居民在此驻足休息、休闲,通过景观使民生质量提高。社会效应是政府形象工程所能产生的正效应。风貌保护区的文化效应:历史遗存具有文化聚集作用,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历史遗存的文化特征可能透过经史、典籍来体现;也有可能是反映在建筑园林上,或亭台,或楼榭;更有雕梁画栋、古玩字画。附近也容易自然形成经营旅游商品的商业街。对于掌握了现代审美体系和科学规划的景观设计师来说,通过景观来释放潜在文化效应,让市民感受历史提供的精神滋养,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获得城市的最大竞争力。风貌保护区的经济效应:风貌保护区经济环境的改善,虽没有土地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直观和迅速,但显而易见其长远收益十分可观。

3关于历史文化符号的建筑语言在其中的应用

不同的历史风貌都有它本身极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成长和广泛融合,要求设计师不能概念化的提取文化符号。贴近生活,普遍存在的元素更容易融于现代景观中,如果对其适度变化与局部造景、导视系统等结合应用,既可满足使用功能又在潜移默化中把文化的鲜活与生气呈现给游人,让更多人通过对景致的关注进而了解保护区外的精神内核。景观还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除去专门设置的导视系统外,路径、通道的设置也是实现可达性的重要手段。路径本身具有引导路人走向的作用,同时还提供空间上眺望、探寻的可能。在关键的通道连接处也是设置指引设施的理想地点,而景观中的小品、植被群落就要尽量避免遮挡游客寻找指示标记或是远处主要参照物、建筑群的视线。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