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人才培养探索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探索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1

摘要:1+X证书制度,是我国“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实用主义的核心内容。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文章以1+X证书制度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教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内容的论述与分析,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控办法及现代教育理念,以助力相关专业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关键词:中职;1+X证书制度;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1+X证书制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性工程。1+X证书制度,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空缺、职业教育实践能力不足、职业教育理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和优化。

一、运用1+X证书制度的意义

运用1+X证书制度,能实现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的重要突破,使传统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有利于深度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模式,构建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教育体系。这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创新,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运用1+X证书制度,能改变现代职业教育的单一性和片面性,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人才的可塑性。1+X证书制度的实施,符合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能够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促进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1+X证书制度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1+X证书制度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也是汽修人才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X证书制度的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把创新性人才培养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将人才培养与职业证书制度相结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涵盖较多的专业内容,包括汽车美容和改装、汽车动力和驱动等,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体系。1+X证书制度的运用,能够对职业教育进行规范,以市场化应用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优化,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学校可通过增设新能源汽车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促进传统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空缺

汽车运用与维修是汽车领域中的重要职能专业,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然而,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市场化不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空缺,急需建立创新型的管理体系。一方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多元化的教育管控和升级,以应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化。同时,日新月异的汽车制造技术给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更大的挑战,传统的汽修教学已无法适应现代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未能对当前汽车职业教育进行前瞻性预测,如汽车行业教育前景、市场机遇等。由此可见,现代汽车应用和维修专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路线和前景进行规划。目前,部分职业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空缺,未能对职业教育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落后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其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和应用属性,需要对汽车领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认知和理解。受汽车职业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手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部分职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缺少专业化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一是未能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判断和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未能与市场的发展趋势有效融合,导致教学与时代需求脱轨。第二,未能了解当前职业技术人才的基本要素,对1+X证书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发展空间。落后的职业教育内容,不仅会使人才创新发展不足,还会降低人才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需要过硬的实践应用能力。该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大多与汽车运行和维修相关,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然而,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力量不足,缺少相应的实践操作设备。部分职业学校虽有较为完善的实践操作设备,但缺少周密的教学计划,不能有效发挥实践操作设备的作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行操作和练习,部分职业学校缺少必要的监管,学生缺乏操作和练习的积极性,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还有部分职业学校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参与操作和练习的热情不高,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开展市场化运作,部分职业学校已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企业进行捆绑,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提高应用技能,以适应岗位需要。然而,部分企业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缺少体系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导致学生虽然参与了实践,但大多属于重复性工作,缺少核心竞争力和实践能力。

4.职业学校缺少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以及职业规划,是1+X证书制度的重要延伸,能够实现现代专业人才的核心发展目标。随着现代社会人才竞争的激烈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需要更加全面和多样的人才储备,需要以1+X证书制度为基础,为专业人才的未来发展制定长远规划。然而,部分职业学校忽视人才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未能将1+X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使得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于时代的发展。1+X证书制度的运用和实施,是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及职业能力相结合,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将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相契合。职业学校缺少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会导致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影响学生成长成才。

5.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汽修和维护专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期间未能对汽修人才培养以及职业发展等一系列内容建立正确的认知,导致在职业教育期间对1+X证书制度的认识不足,忽视1+X证书制度核心价值。目前,我国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策略在推广和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群体接受程度不高等问题。学生受社会阅历不足以及不正确的“三观”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未能认识到职业证书的重要性,在职业教育期间忽视1+X证书制度的核心作用,错失最佳的教育契机。

四、1+X证书制度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1.构建创新型汽修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1+X证书制度的运用,明确了职业教育职能、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目标,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遵循。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1+X证书制度的运用,强调了职业证书的重要性,明确了汽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学校要基于1+X证书制度的发展理念,对汽修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和研究,对传统的汽修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构建创新型汽修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职业学校作为汽修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机构,要明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职能和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和分析,探索教育发展方向。汽修人才培养,需要对职业构建、职业理念、职业操守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分析,多角度进行探究,以为汽修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汽修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创新,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构建对应的管控体系和管控标准,探索汽修专业的多方向发展模式,规避汽修人才培养的单一性问题。1+X证书制度的运用,需要职业教育机构进一步认清汽修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完善既定的发展策略,从职业规划、技能掌握、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汽修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1+X证书制度的教育价值,以及1+X证书制度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综合影响,客观、务实、高效地应用现代教育理念,强化职业教育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为汽修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环境,助力学生职业发展。

2.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

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是基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教育工作和教育理论的改革策略。现代汽车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在朝向智能化、终端化、信息化迈进。因此,传统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理念需要更新,这样才能紧跟时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为汽修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1+X证书制度的运用,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使得职业教育更加关注市场走向,为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增加了一系列教学内容,包括无人驾驶技术、智能调控系统、汽车一体化管理模式等。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能够向学生展示现代汽车工艺技术,为对应的汽车维护工作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汽修人才职业技能。目前,不少汽修专业学生由于所学内容落后,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职业学校要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让学生掌握现代化汽车维修技能。

3.融合现代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1+X证书制度的运用,需要职业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一方面,职业学校需要结合1+X证书制度的主要内容,对当前实践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既要提高职业教育实践应用水平,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多种维度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掌握汽修专业的本质和核心,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大量进入市场后,需要对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的维护操作模式进行掌握,实现对应的实践价值和应用目标。另一方面,1+X证书制度的运用,是现代汽修专业人才的重要发展方向,职业证书和教育证书的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汽修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1+X证书制度与汽修运用与维修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有效衔接。当前,1+X证书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一线城市人才引进的重要标准,其市场价值和行业价值进一步凸显。职业学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学生技术水平,以国家统一的职业证书考核标准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取得相应的证书,为就业提供保障。

4.建立汽修人才培养的创新职业发展理念

汽修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创新职业发展理念,需要投入相应的财力和物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构建一体化的管控体系。首先,基于1+X证书制度的实际作用进行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力,进行深层次的普及和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实际作用以及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认真分析,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各个地区的人才引进策略,说明1+X证书制度的重要价值。了解1+X证书制度、认识1+X证书制度、分析1+X证书制度,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理念的形成。其次,职业学校要开辟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对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给予的投入,实现汽修人才个人价值的有效体现。1+X证书制度的运用,能够为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瓦,特别是多种证书以及对应技能的掌握,能够帮助汽修专业人才在职业发展路径中畅通无阻,实现职业发展战略和个人职业路径的有效融合。1+X证书制度的运用,不仅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提升发展目标,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5.构建1+X证书制度人才战略培养的核心战略目标

职业学校需要了解当前汽修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对于1+X证书制度认识不足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举措,并对学生存在的诸多疑问进行解答,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例如,职业学校可开展1+X证书制度与学生的职业路径选择、1+X证书制度与社会职业的基本待遇、1+X证书制度与人才竞争格局的关系等一系列议题的讨论研究,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需求。1+X证书制度的运用,无论是对汽修人才的培养,还是对于汽修行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行业价值,能提高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的运用,能对人才的科学管理、技能培训、技术教学等进行强化,为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发展方向。职业学校要构建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的核心战略目标,并进行有效的宣传,既要让学生了解1+X证书制度的重要性,又要让学生认识到人才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1+X证书制度的运用,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行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专业技能人才的水平,以满足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个人技能以及价值的有效融合。目前,学生对1+X证书制度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给予相应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对汽修专业人才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进行介绍,以提升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认识,增强学生多样性学习理念和学习意识,让学生以1+X证书制度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竞争能力。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是我国“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实用主义的核心内容。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1+X证书制度的运用,无论是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职业发展,还是对学生的个人技能培养,都能够有所改善和提升,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和目标,具有极为显著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作者:汪春芳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农业学校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2

【摘要】汽车维修专业是中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专业相较而言,其实用性、实践性和专业性更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汽车维修人才市场需求日渐增大,专业能力强、素养高的汽车维修人才供不应求。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灵活、科学的调整,积极探索“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汽修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经济的发展使得汽车随处可见,这间接导致对汽车配套服务的要求也日渐增高。在这一背景下,中职学校承担着更重要的汽修人才培养责任。这就要求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素养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改进并优化教学模式,使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多设计实践课程,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进而推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目标

(一)内涵

“一体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围绕专业教学重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实践技能和素养,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相较于普通教育而言,中职教育实践性和应用性更突出,更加适合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基本目标

1.基于工作流程设置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中一个较为常见的方法就是基于工作流程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能够为教学内容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对职业特点进行专业的、全方位的分析,还可以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并掌握工作流程和职业需求,在增强其工作理解能力的同时明确学习方向,使学习活动效率更高。2.基于以生为本开展模块教学。随着时展,中职教学模式逐渐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和学生成长需要。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秉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选择,开展模块化教学,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还要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以此使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3.基于职业特征提升专业技能。中职以综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与传统教育相较而言更具实用性。“一体化”教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专业技能,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在分析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做好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从这一点来看,在汽修专业教学中,更要注重结合汽修职业特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其在理论和实操中获得专业成长。4.基于就业方向培养综合素养。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专业且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使其以毕业后的就业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品格,从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力打下基础。

二、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就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学校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往往是不同的教师,同时在具体的实操中使用的设备与理论课中讲述的设备有所不同,导致汽车维修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难以形成系统化、全方位的教学衔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只能靠自己的感受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难以将课本中的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应用,即使后期进入实训阶段,学生的兴趣逐渐增强,但由于理论和实践相隔时间太长,学生大多数已经遗忘理论知识,从而导致理论和实践学习的衔接失去平衡,难以起到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数采用板书教学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导致学生兴趣不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教师也会将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应用在教学环节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由于多媒体具有突出的便捷性特点,当前每堂课教授的知识点数量更多,教师一味地灌输导致学生实际能够消化、吸收的屈指可数。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但降低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还容易使其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实践性教学较缺乏

中职学校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实践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单靠理论知识的讲授,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脱离了实践的知识学习难以起到人才培养的作用。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更多的是偏实际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无论教师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付出多少心血,学生也难以真正吸收并掌握。例如,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发动机的装配与调整”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如果教师只是重复地进行理论讲解,教学质量自然不高。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实操让学生摸索和练习,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加强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

就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而言,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找出汽车的故障并进行修理。因此,其专业教学要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加强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讲解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在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要结合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课程内容、课时等进行有条理的模块化划分;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立足于其发展需求和方向,对专业课程进行更深层的细化,使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二是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教师要确保学生理论基础足够扎实,确保技能练习有据可循。三是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学习,如汽车装修和装饰、汽车历史文化等方面,以此让学生对汽车维修专业有个更全面、具体的了解。这样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使学生的专业发展具备更多可能。

(二)构建全面的一体化教学系统

为了提升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效果,中职学校还要积极构建一套全面的、科学的一体化教学系统,优化、完善、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以此推动汽修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而言,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操练习中,使学生在反复的探索和实践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运用到不同的实践操作中,还要注意使学生能够有效融入工作氛围中,提高其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二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除了一般的讲授法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情景模拟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的使用,以多元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投入提高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中去。三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相较于其他专业来说,汽车维修与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而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常出现的错误等细节问题进行重点训练,培养严谨的态度。四要重视教学评价工作。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但能够使学生找出自己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还能够使教师在反馈和建议中完善教学方式方法,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三)运用仿真科技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一体化”模式的教学优势和教学效果,增强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中职学校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电子仿真技术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以此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正如前文所述,随着科技的更新迭代,汽修专业技术不断完善,市场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再加上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教学资源与现实需要不相匹配,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缺乏。因此,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学校还要适当地增加资金投入,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学设施,教师则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如电子模拟仿真技术,该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出具直观的、仿真的模拟图画,为学生真实、形象地呈现出汽车各个部位的构造,如发动机零件的构造及其分布等,使学生可以借助仿真程序更加方便、快捷地排查汽车故障,然后通过软件设置的相关操作模拟汽修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打破实践平台缺乏的局限,最大限度地还原汽车维修的过程,在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操能力

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成长为专业能力强、技术高超的汽修人才,教师不但要提高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还要提供给学生多样化、专业化的实践操作平台,使其在实践中获取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在引进先进理念、设备和技术的同时,还要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加强汽修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在观看大赛或大赛视频的过程中根据大赛的标准或要求评价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而不断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提升技能水平。同时,中职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周边的汽车企业的合作,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系统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学校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机会,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或参加培训等。由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实用性较强,学生学到的技能往往不一定能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真实的汽修环境和问题更加复杂,这就需要让学生深入企业,跟着专业人士学习,同时利用机会多进行实践操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切身感受汽修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找准自己的未来发展定位和方向。

(五)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师资建设

汽修“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汽车的基本架构、熟练掌握汽车运行和维护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要对汽修的配套设施有个充分的认识,熟悉基本汽车构造和各部分零件,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拆装操作,并以严谨的态度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专业的实践教学。同时,这些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提高课件质量、增强教学效果,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获取专业知识,还能够实现教师的自我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之余还要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彼此之间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新设备和新技术操作技巧,通过借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就中职学校本身而言,还要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如派遣教师去汽车修理厂等专业场所学习先进的维修技术,从而为“一体化”教学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以此使教师制定出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综上所述,在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日渐提高的当下,汽车已经被广泛使用在日常出行、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直接导致人才市场对汽车维修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中职学校要积极探索“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专业成长需求和身心发展需要,对当前的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以此推动新时期“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进而不断提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素养,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作者:郑晓辉 单位: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3

摘要:数学作为最主要的文化课之一,在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德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发展,职业院校在进行汽修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融合数学课,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解能力。文章通过分析数学课的重要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了数学课与汽修专业课融合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数学课 汽修专业课 融通研究

1引言

职业院校教育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汽修专业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行业从事汽车检测、试验、维修、养护、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1]。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与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强化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学生只有在学好数学的基础下,才能更好地在职业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但由于职业院校生源的制约,社会层面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低,加之就业导向的影响,数学课在职业院校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融合程度不够,服务于其他专业课的效果有待加强。因此,加强职业院校数学课与其他专业课的融合程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专业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数学对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重要性

数学有着抽象化、精确性和广泛性等三个明显的特点,作为职业院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职业院校教学体系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的数学知识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能力等综合素质,还能提升学生理解专业基础知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2.1数学课是汽修专业课的基础

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数学的发展与科技、文化、经济等紧密相连。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汽修专业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与汽修专业相关的知识。数学具有抽象化、精确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机电、汽修专业需要作图和空间想象能力,需要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机械制图等知识点就需要运用到立体几何与三视图的知识。综上所述,在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效率,为更好地学习汽修专业打下基础。

2.2数学课可训练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人作为主体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发展科学、运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方法、知识和能力的素质,是现代社会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相对而言,数学是一门要求思维能力比较严密的学科,这种思维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能体会获得知识的乐趣,还能在其中发现贯穿于事物当中的因果规律,进而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信念和能力。同时,数学学习还是一个锻炼思维的过程,通过数学学习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为汽修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使学生更关注于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2.3数学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还能调整自身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跟着教师学习每一个定理、每一个公式的过程,都是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进步锻炼,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汽修专业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数学学习中的每一个结论都需要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与论证,不能有半点马虎,这就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数学学习中包含的数学思想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在追求复合人才的今天,通过数学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汽修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3职业院校汽修专业融合数学学科教学存在问题

在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与其专业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学生只有数学基础学好、学扎实,才能在后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到其中的关键所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学生、教师、教学等学习全过程中。

3.1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我国多年的应试教育、“唯成绩论”的教学、学习理念下,大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招收时早已被分流至其他高等院校,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知识掌握相对较弱的现象,加之数学知识抽象化特点明显,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的积极性较弱,直接地弱化了数学知识的教学效果。再者,职业学院学科设置带有很强的就业导向性,这无疑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专业技能就行,对其他课程“听之任之”,间接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不利于数学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展开。

3.2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在数学学习方面,教师对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扩展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数学教师普遍存在汽修课知识缺乏的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是按照数学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与汽修专业知识无任何穿插。这就导致了数学学科与汽修学科互相隔离,也就弱化了数学知识融合汽修专业知识的效果[3]。除此之外,数学课程在多数职业院校中属公共课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及“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考核办法,这就扼杀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及积极性,间接弱化了与汽修专业知识的结合,不利于两门学科互相融合。

3.3职业院校对数学课的定位方面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数学课与汽修课未进行深入融合,数学教材未进行二次开发,导致了数学课教学与汽修课未保持同步教学,这就出现了“汽修课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数学课中未学到,或者虽已学到了却不知道怎么应用在汽修专业中”的现象[4],数学课不能为汽修课的学习提供直接、及时、有效地服务。同时,因职业院校强烈的就业导向,对数学课的考核不严、要求不高、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数学课考核多草草了事、进一步弱化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利于职业院校数学课的展开。

3.4数学知识与汽修专业知识差异方面

现阶段,在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者未能采取融合教学的方式,只是将数学知识简单地进行罗列,往往忽视了数学知识与汽修专业知识的区别,这就出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脱节和难以衔接的状况。比如:数学知识中的立体几何的知识点根据教学安排往往较后,但是汽修专业知识中机械制图等知识点教学安排早于数学课的安排,这就导致数学课与汽修专业课的二者完全没有相互衔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职业院校数学课与汽修专业课融通教学策略

职业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培养适应社会、生产、管理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学生学习数学不但是教学的要求,还是为以后社会实践进行再教育的重要保证,具有很强的服务功能、实用功能和基础功能。职业学院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并以学生所学专业为出发点,探究出一条数学服务于其他专业的教学之路。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方式都应该做出调整,形成一条数学课与专业课相辅相成的有效途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4.1加强数学教师教学水平

4.1.1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数学教师即是课堂教学者,更是教学的学习者和探讨者。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多进行实践活动,“纸上谈兵”往往会脱离实际。职业学院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数学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职业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汽修专业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数学教师知识储备应当紧跟汽修知识的变化,多学习、多了解,跟上时代的变化,及时将数学知识与汽修知识进行联合,对教材知识进行“二次开发”,只有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汽修知识紧密结合,才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4.1.2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改变过去“大水漫灌”“教条式罗列”的教学模式,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数学课为汽修课服务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专业放在首位。职业院校的数学课不单单是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而是拓展学生专业课能力的重要工具。数学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多与汽修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专业课学习情况,了解数学知识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情况,在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后,按照学生的理解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达到数学课与汽修课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1.3 加强教师教育培训现阶段,职业院校的教师在组织培训时往往存在“走过场”“重过程轻结果”的现象,或者有的职业院校很少组织教师培训,这就导致了院校组织的培训大都流于形式,数学课教师不能进一步了解、理解汽修专业的知识。作为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掌握数学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还要更广泛地学习和了解相关专业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思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5]。只有数学课教师多培训、多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不同专业的教师互相交流培训,才能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之间内在的联系,才能在数学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上得到突破,才能加强职业院校数学与汽修专业的联系和渗透,才能打造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场景。另外,数学教师应当定期不定期前往汽修专业课堂进行观摩学习,进一步贴近实际、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实现专业知识的更新换代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拓展,从而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为学生的汽修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2职业院校重视数学课与专业课融合

4.2.1 结合汽修专业合理规划数学教学内容众所周知,汽修专业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比如正弦函数图像和性质知识对应弦交流电知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对应曲柄连杆机构,解三角形对应零件制作等。因此,这就要求职业学院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设计自由权,数学教师应多与汽修专业教师交流并了解掌握汽修专业所学习的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打破教材对数学知识的局限,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增加汽修专业的知识,并在课堂上着重进行讲解,并进行现场演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加深对汽修专业的理解,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服务职能。而对于对教学要求无影响、对专业知识作用不大的内容,数学教师可大胆删减,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职业院校应该对此给予教师更大的支持和鼓励,完善考评机制,真正让教师融入到教学中来。4.2.2 合理规划数学课与汽修专业课的教学进度前文已分析到,因数学课与专业课分属不同的教学体系,因而两门课知识点的教学进度不一致,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无法将两门课的知识点进行融合汇总,无法发挥数学知识服务汽修专业的职能。职业院校应当积极组织数学课教师与汽修课教师组成教研组,共同探讨数学知识与汽修知识整合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比如,汽修专业教师制定本学期的汽修专业教学计划,罗列出其中设计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根据本学期汽修专业知识点对照数学知识教学进度进行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达到数学知识与汽修知识同步教学的目的。同时,数学教师与汽修专业教师应定期交流、学习,查漏补缺、集思广益,不断完善教学计划,达到数学课与汽修专业充分融合的效果。4.2.3 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现代化水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早已普及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可将原静态书本知识以动态“视频+图片”的方式体现出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职业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现代化投入,使汽修专业数学课教师在教学中广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复杂的概念通过演示变得简单明了,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透彻,使教学课堂更加活跃有趣。比如:在学习《解三角形的应用》这一课中,教师在讲解完解题步骤后,可引入曲柄滑块装置,此时教师可先播放录像,让学生通过视频理解曲柄滑块装置的工作过程,加深对后期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可使平常看不见的知识直观化,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

4.3注重学生课后辅导和拓展

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并开展有意义的课后拓展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后,使学生加深对数学与汽修专业的关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适时开展知识竞赛,通过设置如“四冲中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将转过多少度?”“大众桑塔纳轿车发动机的进气门早开15°,迟闭250°,那么在一个T作循环中进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内气门转过的角度是多少”等此类数学与汽修知识相结合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对二者联系的理解,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在专业课中的作用[6]。

5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汽修专业与数学教学紧密相连,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数学与汽修专业课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艰巨任务。职业院校在课程开设中应深刻认识到数学教育的意义,给予数学老师相应的自主权,对数学课程安排及其知识结构调整进行合理编排,使学生明确所学数学知识在专业课中的用途及实践意义,在学习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创造能力与逻辑分析的能力,充分发挥数学课对其他专业课的服务引导作用。

作者:曾平 汪云 邹家会 单位:天门职业学院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4

摘要:“双碳”战略是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方向标和新动力,指导汽车行业朝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在这转型的过程中,势必会影响汽车行业对中职汽修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双碳”战略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并从社会、学校、个体三方面分析出行业对汽修人才的新需求、汽修人才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学校培养的新规模,并探索“双碳”战略下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的路径一是市场导向教学改革,二是德育引领构建职业框架,三是深度校企合作。希望这一探索可以帮助汽修专业在“双碳”战略下的教学有所建设。

关键词:职业教育; 汽车专业 ;人才培养; 改进对策

随着全国两会开幕,映入眼帘的是“双碳”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热词。“双碳”战略是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方向标和新动力,指导着汽车行业朝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在这一大背景下,催生出大量的新型汽修职业岗位。同时,汽车行业对新汽修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均提出新的需求。中职作为向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新兴产业输出人才的主渠道之一,是培养汽修行业人才的最有生的力量。“双碳”战略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颠覆了中等职业学校对于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做出紧跟“双碳”战略的脚步,研究基于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培养的人才内涵,缓解汽车行业高素质维修人才用工荒,汽车后市场需求与学校前端培养脱节的问题。

1 “双减”战略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

1.1 汽车产业结构转型,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

在2019年全国碳排放量公布结果中,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所占比约为10%,迫使汽车行业迈向节能减排的“双碳”战略道路。近年,得益于汽车业内共识和国家政策支持,汽车产业结构迅速发生改变,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刺激着汽车产业向“双碳”战略目标升级。在2021年,未来汽车生态大会上,孔逢春院士提出:汽车行业加速转型的主要表现是在低碳与能源两方面,故而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汽车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显示,于本世纪2025年,我国新车销售总量中应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是新能源汽车。据公安部截至2021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销售量连续占据全球第一;《中国制造2025》显示,电气化、节能减排是汽车行业必然趋势。这些热点新闻无时不体现着汽车行业在往“双碳”战略所指向的方向前进。

1.2 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不可逆的国际趋势

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带来的能源来源多样化,汽车性能高效化、汽车排放归零化的优势促使着各国都纷纷制定禁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其原因在于追求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新能源汽车,追逐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先地位,追逐着庞大的市场份额。在各国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中,日本考虑从2035起禁售内燃机驱动的传统汽车;德国计划2030年开始禁售;英国则将从原定2040年禁售的计划提前5年;中国在公共交通等领域开始“禁燃”工作,我国海南省更是率先区域性“禁燃”,宣布到2030年海南省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并逐步全面引进新能源汽车。

2 双碳战略下汽修人才培养的新变化

2.1 双碳战略下汽车维修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

在“双碳”战略下,燃油汽车既没有被取代,而新能源汽车又异军突起,占据时代的新热点,并有成为主流的趋势和潮流,先有广汽、蔚来、小鹏等车企纷纷斥巨资投入新能源汽车开发,后有小米、华为投身量产新能源汽车。汽车后市场对于汽修人才的新需求便体现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时,既能在学习新能源汽车理论知识中加强实践实训,又能在实践实训中继续补充新能源汽车新理论的学习;既要在熟悉传统汽车维修技术中验证新能源汽车的最新知识,又要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新旧技术交替中保证维修技术人才能适应汽车产业的发展。传统汽修行业固然可以延续以往对维修人才的需求,对燃油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发动机及其他机械部件进行检测维修;而“双碳”战略下新能源汽车种类繁多的情况,汽车维修行业需求有了新变化,要求维修人才既懂得如何检修燃油车又能学习并能运用最新的新能源汽车知识。例如检修混动汽车时,要求维修人员要突破以往传统汽车维修的局限性,在原有的传统汽车知识上分辨和学习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再例如,检修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时,要分辨与传统汽车的蓄电池检修步骤有何不同,还要区分类别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之间蓄电池检修步骤的不同。

2.2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在人社部的2021年度“最缺工”职业排名中,汽车生产线操作工、零部件再制造工以及汽车维修工名列前50。明明市场极度需求汽修人才,为何会出现用工荒?其原因在于一是中职汽修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差强人意,汽车维修企业在“双碳”战略下不得不严格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以谋求跟上时展,但往往因为学生仅有中专学历,给出的待遇低,且中专学生多为眼高手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分析得知,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身为最低等职业教育,学生动手能力还处于一个很低水平的阶段,在面对新的维修问题上处理能力和经验极为有限。二是中专生到维修企业后,由于工作经验少,接触大多是一些不需要操作技术工作的工作岗位,不仅待遇低,更重要的是得不到成长,再加上没有“老带新”、“团队研究”等形式的职业成长途径,光靠学生自行摸索,以中专学生的知识储备,几乎是得不到任何长进,久而久之既不能吸引学生留在企业,又不能填充企业缺工的大坑,长此以往,汽修专业的学生便对行业失去了信心,转行到技术含量低、职业天花板底但工资待遇较高的销售行业,造成汽修从业人员的流失。三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合作,即便是签订了战略合作的协议,也往往对自己的维修技术加以保密,单方面接收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使得学校方既不能掌握企业需求,又无法及时了解最新汽修技术,因此培养出来的大多为职业观不正,职业素养不高,操作技术落后的学生。

2.3 培养汽修人才的中等职校新规模

“双碳”战略促进汽车行业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倒逼着职业院校要随汽车行业的转型而改变学校规模。中职汽修人才培养规模应转变为给汽车市场培养出操作技能高、理论知识新、职业针对强、学习能力足的市场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着眼解决培养的人才与汽车市场需求脱轨的矛盾。一是要求学校创新实践教学新规模,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传统教学方式陈旧的影响、办学条件不知足的限制、教学技能落后生产的原因,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上多与市场需求不符。二是市场导向思想新规模,要求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贴合素质教育的本质,鄙弃在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的思想,引导学生学习典型的工匠精神,加强德育教育。三是校企合作新规模,要求摆脱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各行其是,缺乏合作的渠道的窘境,摆脱职业学校不了解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企业没有途径参与学校的教育方式,以致于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

3 “双碳”战略下汽修人才培养的路径

3.1 完善市场导向下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

一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学生就业的职业为方向标,完善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促使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体系与课程实验、学生实训、企业实习融为一体,着眼于在教学情景中运用现实工作场景。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当参考于现实工作场景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认清哪一些是工作要点,哪一些是工作难点。适当调整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必局限于1:1的理论实践课程比,教学重心偏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操作中补充学习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中注重操作能力的提高;更应该分析会同本校的教研部研究汽车行业的特点、发展趋势、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应性的调整课程的设置,补充一些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地方性课程,邀请当地汽车行业优秀人才、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展开交流会、分享会,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满足学生的职业感,并分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展望,促进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的认知,以真实的案例开了解到汽车后市场中的必备技能,让学生自主建立学习目标,自主构建职业框架,明白岗位要求,提高自我效能感。二是建立学生职业能力体系。中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体系的一员,占据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构建学生职业能力体系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就业,就业可分为升学和服务一线,无论是哪种就业方式,都要求学生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体系。这要求学校的改革措施要以就业为主,坚持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适配性,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整体设计方案中,区分好学生就业的类型,侧重于将课程实验教学、学生实训任务、企业见习实习三步骤与实际相匹配和就业相贯通。区分就业类型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认知自我职业框架,例如走升学路线的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理解其中的原理、结构、组成;走企业就业路线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连贯性地进行专业实训,不间断地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确定好职业能力的目标,贴合岗位所要求的人才,构建职业能力体系。三是构建“课证融通”的教学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培训与日常教学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想透过社会的发展来促进教学改革,就需充分开展实践教学“课中有证,证融课中”的教育特色,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课程的线,串联起企业人才需求、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学校教学目标,并使学生对汽修专业所考取的证书“是什么,怎么用,有什么用”得到充分认识。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按照标准来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个实训步骤,相应考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以职业证书和扎实技能水平作为就业时的竞争筹码,提升职场竞争力。四是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拉近与企业之间距离,将企业用人需求编入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文化交织专业文化、工作环境融入学习环境,将企业的真实需求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五是建设骨干师资团队,形成懂专业、懂技术、懂产业的实践的“双师”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师资培训,培育一批年轻骨干师资队伍,并形成良好的师资培训机制。师资团队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模式,响应宋磊在《教育部2022年工作部署》的讲话,积极参与“职教国培”,探索教师1.5年脱产学习、1年在岗学习模式,在学中用、用中学。一方面派遣教师到企业、培训基地学习或培训,另一方面启动兼职教师特聘计划,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3.2 完善德育引领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德育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领帅和灵魂,唯有立德树人方才能培养真正企业所需人才。一是立德育为先,制定详细的德育计划,将思政元素贯彻在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的向心力,保持崇高的职业理想。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职是职业教育初级阶段,在实际中学生存在学习成绩比较差,学习能力较低。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其加以引导,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要鄙弃等级观念,把学生摆在同等地位。三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育,汽修专业学生在养成职业道德之前,必将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这时候家长需同学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效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社会层面则需提高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共识,鄙弃职教低人一等的思想。四是营造德育氛围教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构建职业人物事迹精选,开设多种多样的校园和企业汽车行业文化活动。例如,确立校园汽车文化节、建立汽车协会等,在校园中形成“寓教于乐、寓情于景”的知情意行的德育教学氛围,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开设职业生涯课,解决学生对自己职业定位认识不清楚,学习掌握技术和眼前的利益关系不等效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了技术才能终身受用,把就业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

3.3 深度开发校企合作产业交融

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沟通、合作,共同探索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是汽车新技术运用的主阵地,而学校总是滞后于新技术的运用,甚至部分学校还教授着淘汰已久的技术。学校只有与企业多联系,多沟通,依靠企业资源,与企业共享技术与设备,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才能培养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有用人才。除此之外,仅凭学校自有的实践教学设施,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汽修行业的,要建立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形式来提升学校规模以及师资的规模,从而达到规模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要在学校教学日常中引进企业,同企业探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培养服务怎么样的市场,在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怎么样的实习实训项目,探寻企业的考核方式来改进学校的评价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就业方向的落脚点。校企深度合作的最有力的地方在于教师能够掌握到维修企业的最新工作流程,最典型的工作任务,能使教师协同企业专家进行校企课程研究,以自身教育性同企业专家的职业性结合,促进教师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设计上是基于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并采用企业工作过程来进行实践教学。

作者:李桂中 李阳洋 单位:广西桂林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