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范例

医学

医学范文1

关键词:分子医学实验学;实验教学改革;医学检验专业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要求是具备熟练的医学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检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和分子水平。分子医学是指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它涵盖了分子生物学主要的理论和技术体系[1]。为了实现我校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和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模式,推动我校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我院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开设一门跨学科、全新的独立实验课程即“分子医学实验学”。该课程是将基础医学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等三门课程的实验课重新构建起来,它打破了基础医学原有学科之间设置的壁垒,使相对割裂的学科知识串通起来,尤其对加强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开设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

1.1构建分子医学实验学课程

多年来,大多数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一般是以每门学科为中心的模式开展,每一门课程的实验都是由教研室负责独立设置并完成带教,学生只是从中学到了某一实验内容和某种实验方法,很难将它与其他学科知识及科学研究联系起来,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之间的界限特别明显,教师间也缺乏互动沟通交流,导致实验内容难免出现重复或衔接不当。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必须通过淡化学科界限、整合课程内容来实现。构建以跨学科、多交叉和综合性为特点的实验教学平台,让各学科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2]。分子医学实验学是一门涵盖了分子医学相关实验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的综合性实验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一是掌握分子医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如层析法、电泳法、分光光度法和生物大分子制备等常用的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二是通过开设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1.2更新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分子医学实验学综合了三门学科的实验,实验课程的改革牵涉到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学大纲的制定和配套实验指导的编写、考核方式评价体系的制定等,需要相关教研室教师之间配合及实验资源的整合。在实验内容设计上,去除部分纯验证性实验,重点是要体现三门课程的实质性融合,设计部分跨越各学科的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在制定出新的实验大纲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教师分工合作,精心编写《分子医学实验学》的实验指导书。该课程实验内容包括三大部分:(1)分子医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内容主要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分光光度技术等;(2)学科基础实验,实验项目有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提取及成分鉴定、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质粒DNA提取与纯化等;(3)跨学科开设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血浆清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抗原抗体测定系列实验、DNA重组质粒的设计与构建、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与测定、糖尿病生化指标的联合诊断等。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2.1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演示式”、“填鸭式”、“传授式”,即教师先重点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仪器的使用或演示操作后,学生按部就班地、被动机械性地完成该实验,实验过程单调乏味。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思想过于单一、僵化,养成了被动接受、疏于思考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开拓进取精神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技术的融会贯通。作为一门以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为主体的课程,分子医学实验学的开设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及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理论技术和实践技能的讲授上,采用多层面的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中心或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利用相关操作技能进行应用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血浆清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是将以往三个独立实验即“蛋白质的盐析”、“凝胶过滤层析”、“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内容与操作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对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认识。综合性实验步骤的环环相扣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增强责任心,使学生成为整个实验教学的主体。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思考、及时解决,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问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2运用多层面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实验操作演示、模拟动画、录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将分子层面、微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教学手段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建立分子医学教学网站,教师预先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将实验项目相关的信息如关键步骤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解释分析等内容以讨论思考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师生在网络上同步互动交流,及时答疑解惑,从而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对于目前无法开展或难以开展的实验,2017年学校建立分子医学实验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通过虚拟的动画操作实验过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扩展相关知识面。现有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有大鼠肝脏总RNA的提取、蛋白质的纯化分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亲和层析实验、SDS-PAGE电泳等十几项。

3改革实验考核评价模式

与理论课程考试不同,实验教学考核更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考察,着重强调实验结果分析、计算与表述规范[3]。但分子医学实验学中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较较大,仅凭一份实验报告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笔者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评价学生综合实验水平的考核体系。按100分制进行评分,实验报告成绩(占4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和科研创新成绩(占30%)。实验报告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书写格式规范、数据真实准确,实事求是,尤其不能随便涂改或捏造数据。对结果或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要有理有据,即使实验失败或未达预期,也要求解释实验出现的原因,阐明自己的观点。实验操作成绩反映的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仪器使用的规范熟练程度。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设计性实验项目、参与科研或其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或比赛来进行考核和评价。综合评价体系虽然考研项目多、操作比较烦琐,但相对以往的单一评价更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

4改革后的实验效果和体会

分子医学实验学这种以实验教学为中心、以实验技能培训为基础的创新教学模式,加大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紧密结合、全方位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它最大的特色是学科融合、科研探索为特点。经过在2013-2016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中开设分子医学实验学的实践证明,实施基础医学课程间的实验内容整合与构建,绝大多数同学表现出对该新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的极大热忱和兴趣。教学实践证明,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的整体性、系统性掌握[4],大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设计性实验,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实用性。设计课题的提出,必须经过讨论、构思、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拟定实验步骤(仪器、试剂)、动手操作、记录数据、分析解释实验结果,最后撰写总结报告或论文等过程,特别能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创造思维及探索精神。因此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具有传统实验项目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经过连续4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显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三门实验课程融合成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节省了不少教学时数,为后续的学科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学生在业余时间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和技术,结合本专业特点,以2~5个学生为实验小组的形式进行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积极申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实验室重点课题、学生学术基金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在正式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或申报相应专利,参加广东省生物化学实验大赛获得较好名次。这些成绩表明,分子医学实验学的开设和改革探索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式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热情,同时全面提升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

5结语

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社会各方面对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是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突破口,其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改革的关键[5]。如何进一步深化分子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更值得思考。笔者在2017年新的分子医学实验学课程大纲中,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另外,还考虑加大与分子医学相关的医学基础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的整合力度,在加大开设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项目中得以体现多门课程的实质性融合。总之,为培养具有精深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和开放知识结构的优秀医学检验专业人才,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加大基础医学实验内容的整合力度和加快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步伐仍然是今后教学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乐燕萍,郭俊明,沈其君,等.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分子医学实验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2):110-112.

[2]张建良,卢慧芬,赵建勇,等.跨学科综合性实验平台的探索与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194-197.

[3]杨泽宏,刘戟,杨鲁川,等.高校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估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6):156-159.

[4]高媛,韩梅,李芳芳,等.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4,31(1):103-105.

医学范文2

只有10.1%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12.4%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定义,23.6%知道全科医生的角色,9.0%知道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10.1%知道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开课后有95.5%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96.6%知道全科医学的定义。

97.8%知道全科医生的角色,98.9%知道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97.8%知道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毕业后择业意愿调查毕业后愿意从事全科医学专业的有75人(84.3%),主要原因是认为有发展空间。具体结果见表2。

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是我国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医学生作为我国全科医师的主要来源,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有必要在本科阶段就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将全科医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2]。医学生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开设全科医学教学课程的高等医学院校并不多,全科医学受重视程度普遍不高[3],尽管近几年我国在加大力度发展全科医学,但是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开设全科医学课程之前,仍然有43.8%的学生没有听说过全科医学,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全科医学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全科医生队伍的发展,因此,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有利于引导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就业选择。

本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全科医学的学习,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了解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未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之前,只有10.1%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12.4%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定义,23.6%知道全科医生的角色,9.0%知道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10.1%知道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开课后有95.5%的人知道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96.6%知道全科医学的定义,97.8%知道全科医生的角色,98.9%知道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97.8%知道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医学生的观念转变显著:授课后,96.6%的人认为医学院校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课程,47.2%的人认为全科医学应该作为必修课,有91%的人有兴趣进一步学习全科医学。84.3%的学生愿意毕业后从事全科医学专业的工作,主要原因是有发展空间、工作环境适合、就业困难等。

开展全科医学实践课,培养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理念和技能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开展全科医学的实践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培养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理念和技能,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建立和完善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4]。

本调查结果显示,96.6%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全科医学实践课程,对问卷中实践课的最主要形式这一调查项,49%的人认为应该以社区见习为主,18%的学生认为应该开展角色扮演,15%的学生认为应该开展案例分析。

医学范文3

1医学期刊编辑需具备的素养

1.1医学期刊编辑需具备医学学术素养

学术期刊出版物质量越发参差不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医学学术期刊专业性强,研究和影响意义深远,所以医学期刊编辑对医学知识不能只是一知半解,起码在广泛的医学知识领域有自己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的作者进行沟通,理解作者研究思路,从审核者的认知和高度对作者的文章做出评价。

1.2医学期刊编辑需具备的文史素养

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特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更好地将我国的中医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在审核相关中医类的稿件时具备相关的人文学科素养[2]。从不同的历史角度、哲学层面,全方位的审阅稿件,充分把握相关稿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医学期刊编辑只有具备足够的历史素养,对我国的古医籍的文化特征和背景足够了解,才能够及时发现稿件中的历史知识差错[3]。

2医学期刊编辑的发展策略

2.1医学期刊编辑应重点提升学术素养

医学期刊不仅是医学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途径,更是医学领域的科研才俊们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由于其学术性强的属性,导致阅读人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会限制医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些影响。因此,新时代的背景下给医学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更过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医学期刊编辑在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进一步加强审阅文章的能力,保证文章质量,用创新的眼光分析稿件的内容和思路。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稿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的眼光准确把握医学领域的学术进展和方向,保证医学学术期刊的质量,促进医学期刊更进一步发展。

2.2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英语知识以及统计学知识

作为医学期刊编辑,加强自身医学知识量的储备,提升自身能力,多参加相关医学类的讲座和培训,提高自己对医学领域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医学编辑只有具备较强的统计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医学期刊的学术水平。而且,有些研究成果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医学编辑应具备准确审核文章中研究数据的正确性,更要求医学编辑具备统计学知识。

2.3创新医学期刊的编辑工作流程培养营销意识

新形势下,医学编辑应对现有的编辑流程对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和优化,来更好的保证编辑工作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进而促进医学期刊更好的发展[4]。医学编辑在选题的角度来看,应从医学研究的研究热点以和医学新领域以及大众关注的热点进行重点入手,明确医学期刊的主题。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影响,利用高效的信息化传播速度,在组稿审稿时,进一步加强医学研究方向方面的宣传,进而才能够吸引来更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投稿。

医学范文4

湘雅医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湖南地区的卫生防疫、治疗及医学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院早期就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运动,如灭鼠运动、进行预防天花和白喉的接种、夏季开设霍乱医院等等。特别是在抗战时期,迫于战争压力和安全考虑,学校兵分三路,低年级学生迁往贵州贵阳继续随校学习,高年级学生及湘雅医院留守长沙,以协助湖南的抗日救护及卫生防疫工作,另外部分师生在湖南沅陵建立湘雅医院沅陵分院,转移一部分设备器材,避免敌军的火力集中攻击。西迁贵阳的的湘雅师生,在极其艰难的境况下依旧团结奋斗,克己奉公,使得教学和临床工作质量基本上未收到战争和流亡的影响,同时对当地的伤员和流行疾病的治疗及防治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协同当地医院分担诊务,培养了团结、互助、积极、主动的优良作风,直到今天,贵阳市还留下了“湘雅村”的美名。1944年12月8日,日寇侵入贵州,贵阳师生只能再次流亡,迁往重庆杨公桥。在重庆地区,学校师生同样本着办学救人两不误的原则,继续发展着湘雅的事业。与此同时,沅陵分院的湘雅师生也对当地的疾病进行了防治工作。战时,沅陵一带霍乱流行,湘雅分院又增设一所传染病院,使大部分垂危患者起死回生,死亡率控制在3.7%,大大低于国外文献报告的霍乱死亡率20%,因而受到了国际联盟霍乱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特别赞赏。此外,沅陵分院还为扑灭当地流脑、痢疾流行做出了重大贡献。纵观抗战时期,湘雅人踏着烽火狼烟,救治军民伤员和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其气节其胆识可歌可嘉。他们协助办理战地救护讲习班,协助成立湖南省健康教育委员会,办理衡阳、郴县两处飞机场的临时治疗所,协助办理长沙县卫生院、湖南产院及传染病院,在长沙市北郊设立卫生事务所,在衡阳制止了霍乱流行,协助了湖南省的卫生防疫工作。

二、为中国医学教育树立了典范

从教会大学的角度来分析,它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催化剂,活跃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构筑了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承担了转型社会对教育提出的部分职能与需求。湘雅医学院当时在国内的同类院校中十分出类拔萃,这要得力于湘雅一贯奉行的高标准、严要求。学校各科课程之支配都是依照美国医学校联合会所定课程,学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前期、后期的设备都与美国的同类院校差不相上下。湘雅医学院在进百年的办学历程之中,始终秉承强调基础训练,注重临床教学。早在创建之初,胡美博士就仿照美国现代医学教育体系,提出了坚实的基础课程、合格的专任教师、完善的实验设备、充分的实习时间、良好的临床基地和完全的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学校十分重视实验课程,学生在做实验时只要有一点不合要求,就必须重做;学校每月都有学术交流活动,由师生联合进行交流和讨论;校内所有课程一律用英语讲授,课堂提问、答卷以及书写病历也必须使用英文。在教学过程中,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学生。湘雅按照欧美惯例,在学生管理方面采取了自由和放任的方式,但在功课方面的要求却极其严格。每次考试的时候无人监考,教师出好试题后就离开,由最后一位答完试卷的学生收齐试卷送交教师。一旦发现有人舞弊,则严厉处罚,直至开除学籍、通过这种教育,令学生养成自制、自尊、以诚实为无上光荣的信念。湘雅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德,在实验过程中对生命和人体持极端尊重的态度。这也为学生在以后的行医中保持医生的责任和职业操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考核成绩方面,学校采用的是严格的淘汰制,规定各科成绩以70分为及格,甚至一度淘汰率达到75%。引进资金、中西并举、严谨治学、扩大往来,这四点,毫无疑问使得湘雅为中国医学教育树立了典范。

三、促进了中国医学教育的现代化

19世纪末的中国传统医学教育仍主要沿袭传统的方式,即父子亲属相传、师徒传授或自学。学习方法一般是“一读二背三临症”———对学习课本要大声朗读,做到背诵如流,边学边随长辈或师傅临症见习,直至其长辈或师傅认为其具备独立行医的能力为止。而教会大学在办学理念上,普遍重视教学、研究、推广三者的结合,并将之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体现了学校传授知识、发展科学以及为社会服务等教育职能。湘雅医学院重视教学工作,授课的教师和学生们一起翻译或编写了大量教科书和著作,以解决教科书极端贫乏的问题,从而为引进西方科学新知识做出了贡献。这些译著不仅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开展起到极大的作用,还对西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在中国内地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湘雅医学院还引进中国传统医学所没有的一些科学诊疗手段,诸如解剖、化验、注射、手术以及X光线等。课程有解剖学、外科学、组织学、药理学、生理学等,是中国前所未有过的,促进了医学教学内容的早期现代化。教会大学注意借鉴西方大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简洁、精干、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湘雅医学院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逐渐由系科设置向院系设置转化与完善,逐渐形成了层次分明、专业分工明确、管理体制严密、教学组织相对合理等特点,较之当时的国立大学略胜一筹,在促进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早期现代化方面,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不仅如此,湘雅医学院还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还有较完善的图书、仪器设备。因为既有教会拨款,又有西方人士和中国方面的捐款,经费较为充足,有能力购买先进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等,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较国人自办医学校条件好的学习环境,这也从客观上丰富了教学知识的储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湘雅医学院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强调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临床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笃实的学习精。为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现代化注入了活力。

四、开中国女子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

医学范文5

[关键词]军队医学期刊;《人民军医》杂志;军事医学;专题专栏

彰显期刊特色的途径之一就是栏目策划[1-2],一本好的期刊必须有特色栏目来支撑,特色栏目构成了期刊品牌的骨架,展示着期刊的核心指向与价值追求,是期刊用以吸引读者、扩大影响的磁石[3-4]。专题专栏策划是栏目策划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和品牌建设[5-6]。专题专栏是根据期刊办刊宗旨,按照文章内容、类型或体裁形式所开辟的专门登载某类稿件的篇幅版面,是期刊的基本单位,可以反映期刊的主要思想。对于军队医学期刊来讲,军事医学专题专栏是根据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为军队卫生技术人员和卫勤领导开设的栏目,是办刊特色的外在表现[7-9],是军事医学某一重点领域、某一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策划军事医学专题专栏,既是军队医学期刊的优势特色,也是《人民军医》杂志本质特征的体现。

1基本情况

随着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特别是军队期刊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地”,军队医学期刊的职能定位和任务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军队医学期刊的战斗属性必须更加明显,职能定位必须更加准确,战场味道必须更加浓烈,出版力就是战斗力的思想必须更加鲜明。我们体会,面向部队、服务战备,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医药卫生学术资源,已经成为军队医学期刊的核心目标;而紧扣杂志办刊宗旨、任务性质和地位作用,适时策划军事医学专题专栏,集中研讨交流部队卫勤保障热点难点问题,恰恰是一个有力的切入点。多年以来,不少军队医学期刊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方式策划军事医学专题专栏,积极助力部队卫生学术建设。《人民军医》杂志是我军创刊最早、总司令题写刊名的医学期刊,其前身是1933年军委总卫生部在瑞金创办的《红色卫生》。创刊以来,《人民军医》杂志始终按照“面向部队,服务基层,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力奋斗,扎实工作。特别是2006年以来,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谋划新办法,针对基层部队系统了解、掌握和运用军事医学研究成果的现实需求,先后策划了“地雷伤救治研究”“官兵高原病防治研究”等80个专题专栏(见表1),推出了一系列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内涵的精品力作。从表1可见,专题专栏覆盖面广,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多维,学术层次高低适当,研究程度深浅适中。比如,从研究方向看,涵盖了军队卫生方针政策、基层卫生能力建设、战伤救治、医疗后送、药材装备、军人医疗保健和心理卫生服务等各个方面。这些专题专栏,对于助力我军军事演习、野外驻训、反恐维稳、国际维和、人道主义医学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特别是对于助推健康维护、疾病防治、应急处置、远程医学、心理服务、伴随保障等部队卫生能力生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0-15]。

2主要做法

2.1确定方向和内容。选题策划是期刊出版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也是彰显杂志质量品牌的重要前提[16-17]。《人民军医》杂志办刊宗旨和职能定位,指明了杂志的根基在基层、精髓在基层、发展前途在基层,聚焦备战打仗和服务部队是其根本任务。基于这一考量,我们在前期策划时,努力把专题专栏的设计与推进部队学术建设、解决部队平战时卫勤保障难点热点问题、提升基层卫生干部队伍素质和助推部队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水平结合起来,旨在为基层部队卫生平台的搭建提供强有力的栏目支撑[18-19]。比如,在战时卫勤领域,策划了“燃烧武器与成批烧伤救治研究专题”“坑道卫生防护研究专题”;在平时卫勤领域,策划了“野战方舱医院抗震救灾研究专题”“国际维和卫勤保障研究专题”;在外军卫勤领域,策划了“外军卫勤保障研究专题”“外军核化生武器防护研究专题”。每个专题专栏一般由4~7篇文章构成,既有研究背景综述,又有实践经验报道,还有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这些专题专栏,不但展示时代特征要求,彰显备战打仗、服务部队的主题主线,而且对于提升基层部队卫生人员的学术素养也很有帮助,他们普遍感到很“解渴”、很有针对性。不少读者表示,与传统单篇文章零散发表模式相比,专题专栏文章的指导性、参考性更强,授业和解惑作用更加明显。

2.2充分发挥专家作用。通过资料信息挖掘策划专题专栏,最终还是要凝聚专家力量,依靠专家撰写和质量审核;专家的学识和智慧,在医学期刊的内容质量、品牌建设和学术影响力提升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22]。因此,在专题专栏的全程策划中,我们十分注意发挥专家的论文原创和质量把关作用。(1)组稿约稿:先后邀请原总后卫生部、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后勤指挥学院、各军医大学的相关领导和著名专家教授,分别从军队卫勤顶层设计、前瞻理论、高端技术、前沿方法等方面对专题专栏给予“科研成果”信息支持,邀请他们将军事医学研究成果在专题专栏刊发。此外,编辑人员还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短信、视频等多种渠道,向其他专家、一线医务人员和基层卫生管理人员等组稿约稿。此前,针对专家专业领域、学术层次、研究方向,分别为他们提供了选题意向,有的提供了主题思路,有的提供了总体框架,有的提供了体裁模板。在此期间,编辑人员与专家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提请专家按时提交原创性稿件,促成稿件的高质量撰写及快速投达;提请专家协助其他拟录用稿件的审核把关。(2)稿件审查:专家审稿的重点一般在于审查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重复性、伦理性、可读性和学术水平等。编辑人员根据专家的“可发表”“修改后可发表”“修改后再审”“不宜发表”等不同意见进行相应处理。原则上,重要的纯学术性论文均送达2名专家审稿,意见相悖的,再送达第3名专家。审稿意见返回后,编辑人员要认真研究审稿意见,并对论文的逻辑性、结构性、层次性、系统性,以及文字表达、图表设计与安排、法定计量单位等进行全面评价和修改。(3)稿件发排:对于专家审稿通过的稿件,主编和编辑部主任再综合考虑杂志历年发表的类似论文情况、本学科发展情况、论文学术水平、写作质量等因素定夺,交由相关编辑人员进行稿件发排。

2.3不断提高栏目质量。质量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质量建设是期刊建设的核心。一直以来,《人民军医》杂志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精品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科学管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注意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军队医学期刊编排规范》,推敲名词术语,核算重要数据,勘校参考文献,查对计量单位,润色文字语句,做到每篇文章都精耕细作、精编精校。比如,在策划疫情专题专栏时,正值抗击疫情最为“吃劲”的时候,而编辑人员没有因交通受阻、社区管控、客观条件受限,以及时间要求紧、稿件受理多、编校工作量大等负面影响而自行简化出版流程,降低出版标准。除严格执行平时的“三校一读”制度外,还对录用稿件的编辑加工流程进行了调整优化。这样做,不但保证了文章的主题突出、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文字精练、文理通顺、技术路线清晰、核心指向明确;而且,还将稿件的标点符号、数字使用等文字差错降至最低程度。

2.4做好保密审查工作。策划的专题专栏稿件都属于军事医学稿件。针对军事医学稿件越多、保密安全压力越大,以及军事稿件容易涉密的实际,编辑部专门建立了“保密三审”运行机制,并基本做到逢会必讲、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编辑人员更加注意落实相关法规制度,落实保密、版权、专利和国界的有关规定,确保期刊安全出版。(1)保密一审:对于投稿,要求作者单位进行保密安全自查,开具保密安全审查证明信,加盖保密委员会公章。(2)保密二审:有些可能涉密的专题专栏稿件,尽管投稿作者开具了保密安全证明信,但由于基层单位保密委员会掌握涉密的标准不一,还是可能存在涉密隐患。因此,编辑部专门进行保密二审工作。比如,对于文章题目的敏感字眼,像坑道屯兵数量、二炮、导弹、核潜艇、雷达兵等的稿件,有的要求作者进行脱密处理,有的编辑人员自行处理;对于作者的通信地址,若涉及部队番号或含有其他敏感字眼,编辑人员一律协调相应作者进行脱密处理;对于文章内容,若是涉及某次军事演习的地域、参演兵力、演习背景和内容要素,以及电视台和解放军报未公开报道的演习代号等,一律删除。(3)保密三审:由于保密审查工作十分复杂,“涉密标准”掌握起来往往因人而异。因此,经过以上工作后,仍会有少数稿件涉密与否把握不准。编辑部由专人将这些稿件集中起来,适时呈请杂志主管单位原总后卫生部保密委员会定夺。此举,堵住了涉密的渠道,杜绝了涉密现象,为专家和作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学术交流阵地。

3体会

突出信息捕捉挖掘、启迪军人读者智慧、推动部队学术发展、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是军队期刊的鲜明特征,也是其区别于地方期刊的显著标志。而聚焦主题主线、表达系统学术思想和提高杂志影响力,是我们策划军事医学专题专栏的逻辑起点。

3.1有利于凸显备战打仗和服务部队主线。毋庸置疑,面对实战化要求和未来战争态势,我军卫勤保障工作确有很多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有很多新的理论需要探讨,有很多新的技术装备需要研发。新时代,军队医学期刊特别是《人民军医》杂志,应当牢固树立期刊出版力也是战斗力的理念,紧紧围绕强军目标要求,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其对练兵备战和部队战斗力建设的贡献率。鉴于此,在策划专题专栏时,我们特别注意按照“选题从部队中来,成果到部队中去”的原则,注重热点问题引导,以卫勤保障中的困难、矛盾和问题为牵引;注意把战场需求、部队需要和官兵期待作为专题专栏策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部队基层卫生建设的短板弱项,主动创新,精准施策,集中发力。比如,近年来,卫生连和军队医院抽组的野战医疗队已经成为部队一线卫勤保障的生力军,其地位作用、职能定位、任务性质都有了质的变化,实现了卫勤分队保障力与部队战斗力相融合的深度转型。我们紧盯这一转型,迅速靠上去“做工作”,及时策划了“新体制下野战医疗队建设研究专题”和“部队基层卫勤力量卫生连建设研究专题”。前者由《某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模块化编组加强旅救护所的学术探讨》《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卫勤能力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等4篇文章构成;后者由加强《卫生连建设的做法和体会》《卫生连伴随部队成建制野外训练卫勤保障实践与思考》等6篇文章构成。这两个专题专栏,系统、全面地阐述和分析了部队卫生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实用价值较大。再比如,根据环境和形势发展需要,注意展示专题专栏策划的实时性和实效性。2012年度策划“军人心理健康研究专题”6个,2015年度策划“军人心理健康研究专题”4个,2020年度策划“部队肺炎防治研究专题”4个,契合环境形势非常紧密,时间节点掌握十分恰当,深受部队欢迎。

医学范文6

[关键词]早期接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贯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的发展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一方面,再燃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依然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另一方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发病呈现井喷式增长,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问题,并成为丧失劳动力和早亡的主要原因。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国家宏观政策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历史机遇给预防医学发展和预防医学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带动预防医学朝着一个新的更光明的方向发展。为临床医学生开设预防医学早期接触实践训练课程,培养医学生的预防战略、公共卫生意识和全球卫生意识,最终成为“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必将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1“早期接触临床”是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

目前,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采用基础、专业加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该教育模式强调循序渐进式教学,以确保医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应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教育模式已独领风骚百余年,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该模式的主要缺点也凸现出来,即它忽略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分科过渡精细化,存在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缺陷。学生不能尽早体会医生角色和了解自己今后的职业特性与职业需求,接触临床太晚,临床实践机会太少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导致其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无法达成新时代高素质医学的人才要求。因此,打破基础课程—临床专业课程—毕业实习的三段式医学教育,为临床医学生开设早期接触课程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率先开始医学生的早期接触教育,并有各自的特点。他们成功的经验均显示开展早期接触课程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从业基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动机、树立为所有患者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的伦理观念,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打破以学科为界限的课程模式,提倡跨学科跨系统的整合课程;早期专门开设心理健康学、医学社会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从1994年开始,其后中国医科大学[2]、中山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4]等部分医学院校开始致力于给医学生开设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试点与改革实践,通过对医学生一般在第一学期就开始走进社区走进医院接触临床,使医学生亲身感受、感知医学,了解医生工作场所和工作责任,了解民情、社情和国情,了解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等,经过实践后回到学校通过交流汇报演讲等方式分享实践心得与感悟,实现接触临床、感受临床、实践临床和服务临床的目标。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中,明确提出并自2012年起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其根本是实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主要任务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5]。

2“早期接触预防医学”迫在眉睫

在国内外医学院校轰轰烈烈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课程中,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预防医学的教学地位和重要性没有突显出来。21世纪的医生不仅应是技术上的好医生而且是好的人文医生;应当明确,患者是服务对象,但是更重要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医学要从研究疾病发展到研究健康,要求医生应当有宏观的公共卫生背景知识[6]。这其中就包括有一定程度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的知识和能力。医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时,必须将早期接触预防医学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世纪初,世界范围包括我国在内,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显著变化,再燃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威胁持续存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呈现井喷式增长,特别是2003年SARS的暴发和肆虐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使得中国成为21世纪第一次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主角,虽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依靠科学防治、众志成城,最终成功地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却动人心魄的保卫战。但是,这场危机暴露出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不足和缺陷[7],特别是医疗卫生人员的预防意识欠缺、应急处理不当、群众疾病防治意识淡漠以及茫然无措,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软肋”。现实迫使我们对过去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行认真全面的反思,其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及其预防医学教育尤为引发社会的极大关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陈竺部长提出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明确指出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注重疾病诊疗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实现关口前移[8];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9]。预防医学朝着促进全民健康、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宏伟目标前进,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融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早期接触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与实施

医学范文7

中国的医学、药学曾远远领先于世界医学的发展水平。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我国医学教育体系本身的不足,使得整个20世纪我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无缘。长期以来,中国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但相关讨论定性分析居多,量化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主要以《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1](以下简称《辞典》)为依据,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群体为研究样本,对若干重要指标作计量分析,以图获得较为客观的判断———世界杰出医学工作者成长及创造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可能遵循的基本途径。从而在理论上为中国的医学教育、科研等创新体系提供新的量化依据。

1年龄构成计量分析

我们将获奖者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析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构成,就可以从一个侧面探讨科研创新能力与科学家年龄关系的初步规律。根据《辞典》资料,可得表1结果:通过统计,获奖者总的年龄平均在56.5岁,而且从表1可以看出获奖者每十年的平均年龄与总的平均年龄上下都不超过5%,由此可见,50岁~60岁可能是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显示其科学成果的高峰期,但值得注意的是从1950年以后,获奖者平均年龄有逐渐升高的趋势,50年时间平均年龄整整增加了10岁,如果排除第一个10年段获奖者平均年龄偏大,可能是由于他们在19世纪的成果到20世纪初诺贝尔奖设立才得到认可的话,整个获奖者平均年龄在整体上是一个上升的过程。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科学发展,医学工作者在基础知识的获得时间和不断复杂的科研上出成果的时间都有所增加,这是一个我们应该注意的信息。

需要明确的是,几乎所有的获奖者并非是在获奖当年做出杰出贡献的,而是由于先前的某项重要成果在医学领域内逐步得到广泛认可而获奖。因此,获奖的实质创新工作往往是几年前或几十年前就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处于科研第一线的年轻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和潜力更值得我们关注。当然,加拿大人班廷较为幸运,他在1922年发现了胰岛素,一年后就获得诺贝尔奖。相比之下,1966年美国的劳斯“发现导致肿瘤的病毒”而获奖,但这项成果却是在50年以前取得的。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应该关注现有的科学成果之外,还要考虑到时间因素。朱克曼曾对1900年至197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完成年代和获奖年代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作过如下统计[2],见表2。表2显示:几乎所有的获奖者,在取得获奖研究成果的最初并没有立即得到认可,而是平均要等待13.4年之后,才获诺贝尔奖。因此,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实际做出创造性工作的平均年龄,一般应在35岁~45岁之间,通常也是获奖者处于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峰时期。朱克曼也认为: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完成其赢得奖金的工作平均是在41岁。这一结论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综合上述结果,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我国医学教育科研创新时的关注。首先,由于医学及其相关分支学科愈加丰富复杂,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花费的时间可能会越来越长。如果一个学生在完成其本科到博士学业花费过长时间和精力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其以后独立创新工作的时间。因此,在保证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优化医学院校的基础学科及其课程的设置,使得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其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

其次,在医学科研经费的投入上,我们当然要尊重医学领域的权威甚至院士,但更应该关注科研第一线的青年科学家。获奖者的年龄计量学分析告诉我们,创造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的工作者一般也就在40岁上下,虽然统计也显示这一年龄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我们依然要将中国并不丰裕的医学科研经费主要投入到处于科研创新能力高峰时期的青年科学家身上,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领域的权威由于其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渊博的知识广度,在科研领域的选择和方向上做出的贡献可能会更大一些,而不是在创新上。最后,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检验医学创新成果是否优秀时,不但需要专家同行和社会认可,还必须引入时间因子。劳斯发现“因为导致肿瘤的病毒”的成果是在50年以前取得的。大多数人在取得获奖研究成果后,要平均要等待13~14年之后,才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因此,当今不少医学科研成果,刚刚完成就被冠以各类大奖的光环,而这些成果是否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呢,还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怀疑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肯定医学创新的成果时,应该优先考虑经受时间因素检验的成果。

2学位结构及毕业学校计量分析

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时,首先要掌握相应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获得学位越高,往往其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也越多,那么在以后的科研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对获奖者学位结构分析,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见表3。表3中,各个学位占总人数比例百分比相加之和大于100%,达到110.47%,这是因为有18人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又获得其他博士学位。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72位获奖者当中仅有12人没有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93%。因此,我们可以说,接受博士级别的教育,已经是进入现代尖端医学科学研究领域的首要条件。那么,不同的院校会不会对医学领域的创新有影响呢?我们将获奖者毕业院校逐一统计,将毕业获奖者数目前十位的学校列表如下,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前十位的学校毕业了73位获奖者,占总人数的42.44%。排名世界前5位的研究型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巴黎大学)有四所大学出现在排名当中,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很显然,只能说明名校对于培养尖端医学科学人才的作用尤为重要。少数名校由于一流的资源优势,培养了绝大多数的诺贝尔奖得主。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尖端医学成就是出自少数的一流大学。通过上述两方面分析的结果,我们应该注意到:

第一,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我国博士的数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创造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的获奖者们的学位结构告诉我们,必须通过层层的学位准入机制,筛选出科学界的精英来完成科学的创新。虽然20多年来国家通过不断的硕士博士扩招,已经培养出一定数量青年科学工作者,但还达不到科学创新时,形成人才金字塔式结构的群体数量要求,更无法保证我国医学科技的持久竞争力。所以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上,要重视基础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应该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使博士成为我国医学科学家群体中的主体。

#p#分页标题#e# 第二,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获奖者群体中非医学博士学位占了近一半,很多人还获得过文学学士甚至硕士。如1960年获奖的英国人梅达沃获得过牛津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读者或许会疑问,医学与文学是毫不相干的知识领域,为什么会在这些获奖者身上获得了完美的统一?其实,现代科学正处于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伴共生的新时期,一方面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成为一种新的必然趋势[3]。这种情况决定了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科学研究模式,而必须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科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实现。因此,在医学科学精英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有专业技能的训练,更要有大学科的知识境界,才能突破传统取得创新。

第三,由于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获奖者主要来自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可见我国专门的医科大学,无论是对学习资源的占有上还是科研条件上,都远远达不到世界一流甚至是国内一流大学的水平,也就注定国内专门的医科大学主要是培养临床技术人员,而创造不出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因此,专门的医科大学并入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是必然的趋势,不能合并的院校也要与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联合达到资源与技术方法共享的目的,这对跨学科的横向交流和研究尤其重要,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3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医学范文8

[关键词]老年医学教育;研究生;问卷调查

人口老龄化是20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唯一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56.3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3.60万人,达总人口的33.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疾病与伤残负担,大幅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水平,对加快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发展老年医学教育提出迫切需求[1-3]。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老年医学发展,设立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为老年医学培养人才。复旦大学在2009年开设第一门老年医学课程《老年医学概论》作为研究生的选修课,随后开设4门老年医学方面的选修课,尤其是《老年医学临床实践》,是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在线课程,2013年开始招收老年医学博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将老年科纳入到内科和全科专业医师的轮转要求中,并设立老年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这些措施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满足老年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本研究拟通过对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医学研究生接受老年医学教育的情况及其效果,了解接受老年医学教育是否有利于提高医学研究生对从事老年医学事业的意愿,以期为老年医学教育和改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按照学号随机抽取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第五人民医院、金山医院等5家综合性医院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10%为研究对象,共计抽取199名学生。

1.2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星在线填写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接受老年医学教育情况、老年医学知识知晓情况和从事老年医学事业的意愿等信息。发放问卷共计199份,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为95.48%。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频数(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计收集到190份问卷,其中男性56人,占29.5%,女性134人,占70.5%。平均年龄为(25.95±2.60)岁。在读硕士生163人,占85.8%,在读博士生27人,占14.2%。专业学位类型学生103人,占54.2%,学术学位类型学生87人,占45.8%。

2.2老年医学教育情况

“知道复旦大学有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的医学生有67.9%,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知晓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78.2%vs.59.2%,P=0.014);“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医学生有24.7%,其中学术学位的学生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43.7%vs.8.7%,P<0.001);“知道我们国家有老年专科基地”的医学生有55.3%;“在老年科实习或临床轮转过”的医学生有19.5%,其中,男性在老年科实习或轮转过的比例高于女性(28.6%vs.15.7%,P=0.041);“在临床实习或轮转中接触过老年患者”的医学生有93.7%。

2.3老年医学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老年医学知晓情况见表2。问题2、问题3和问题5回答正确率均在80%以上,分别为96.3%、81.6%和88.4%;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问题11,“你知道哪几种现代有关衰老的学说”写出1种及以上的有18.9%。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学生在问题4(36.2%vs.17.5%,P=0.007)、问题8(53.2%vs.23.1%,P=0.001)和问题11(27.6%vs.16.1%,P=0.038)回答正确率或知晓率高于未选修过的学生。在老年科实习或临床轮转过的学生在问题4(37.8%vs.18.3%,P=0.010)、问题6(83.8%vs.58.2%,P=0.004)、问题7(59.5%vs.28.8%,P=0.002)、问题8(48.6%vs.26.1%,P=0.024)和问题9(73.0%vs.54.9%,P=0.045)回答正确率或知晓率高于未在老年科实习或轮转过的学生。

2.4从事老年医学事业意愿调查

71.6%的学生表示对老年医学感兴趣,14.2%的学生很感兴趣;70.5%的学生愿意选择去老年科轮转,19.5%的学生非常愿意;毕业后愿意从事老年科临床工作或科研工作的约有57.0%,非常愿意的约有13.0%(表3)。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学生,对老年医学很感兴趣的比例高于未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学生(27.7%vs9.8%,P=0.004),其他问题在“是否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和“是否在老年科实习或临床轮转过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3.1接受老年医学教育的医学生较少应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宣传、设置必修课让更多的医学生认识老年医学

全美125所医学院校都设置老年医学必修课程,研究生课程包括6类内容,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4-5]。国内目前开设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的学校相对较少,有研究显示,浙江省14所高校中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未设置老年医学课程[6],北京协和医院开设1门老年医学研究生选修课程[7],这些研究并没有对研究生选课情况进行调查,无法获知学生选课情况。本研究显示,在校期间,选修过老年医学课程的医学生有24.7%,在老年科实习或临床轮转过的医学生有19.5%,知晓学校开设有老年医学课程的学生占67.9%,知晓有老年专科基地的医学占55.3%。本研究中仅有不到15的学生接受过老年医学教育,同时,老年医学相关课程及临床培养方面在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也并不高。如何做好老年医学课程宣传工作,如何吸引医学生选修老年医学课程、进入老年科进行轮转,提出新的挑战。老年医学课程对老年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是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借鉴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的经验,建议在全国各高校医学研究生中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加强课程建设,让更多的医学生获得老年医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2加强医学生老年医学教育提高老年医学知识知晓率

本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中老年医学知识中大多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在50%以上,其他低于35%,仅有3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80%以上。提示医学研究生对老年医学基础知识知晓率处于一般水平,个别问题如衰老学说知晓率更低,低于15。本研究还发现,接受过老年医学教育的医学生,老年医学知识回答正确率或知晓率高于未接受过教育的学生。研究结果与其他报告一致。有研究显示,学习过老年医学知识的本科生,老年医学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未学习过的学生[8]。甚至有专家提出,老年医学科可作为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基地[9]。通过老年医学课程或临床轮转等接受老年医学教育,能够提高医学生老年医学知识的知晓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对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加强老年医学教育,使医学生掌握更多的老年医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为老年医学医疗服务的本领。

3.3加强课程建设、加大老年科轮转力度提高医学生对老年医学的兴趣

上一篇理学范例

下一篇农业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