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范例

理学范文1

马克思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他认为:“财富的独立的物质形式趋于消灭,财富不过表现为人的活动。凡不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不是劳动的结果的东西,都是自然,而作为自然,就不是社会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第473页)二是从财富追求的目的看,财富的目的不能偏离人的目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汤普逊把财富直接与人的幸福联系起来。他说:“生产财富的唯一理由终归是因为它能增加谋求幸福的手段。”(汤普逊,第41页)可见,人的尺度的强调可以帮助矫正单一的物的尺度,使财富真正成为谋取幸福的手段。三是从财富的价值实现途径看,财富的价值体现在人们之间通过物的交换,从交换价值中实现财富的价值。早在古希腊时期,色诺芬就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来定义财富:“一只笛子对于不会使用的人而言,卖出去才是财富。”(色诺芬,第3页)这表明,财富通过交换把财富与主体、主体与主体结合起来,并在对主体的意义中得到确认。四是从财富的增长角度看,财富的增长不仅是自然的过程,也是价值实现的过程。如今,财富的增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断加深,对财富的审视尤其不能无视财富和人的关系,关注财富的主体性、关心人的利益实现成为必然的趋势。其次,从财富的货币价值的追求向人的生存伦理目标的追求过渡。

物的尺度的显性标准在于对财富货币价值的度量。任何有价值的物品都能以某种定量的货币价值来度量,如土地、房屋、黄金、石油、粮食、债券、股票等等。财富的创造受内在价值增值的驱动,通过最大化的经济杠杆,使财富价值创造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财富的增长必须与人的生存伦理目标追求相一致。尽管不同时期财富的价值尺度相异,但它们都代表着每一时期人们对财富的期待和生存伦理目标的统一性的诉求。农耕时代的财富是以耕地、谷物以及养殖品等形式出现的,其财富的增长样式表现为对地理环境的高度依赖。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此时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均衡状态。因此,大凡土壤肥沃、交通发达的地区人口密集,财富聚集较多。人们的需求和生存伦理目标也受这些条件的限制。工业时代的财富借助于先进技术的发明创造,表现为多样化的工业品等以及货币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增加使人们的需求得到了较大的满足。后工业时代,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网络技术、金融产品、知识经济的出现,财富的价值形态出现了较大变化。知识产权、商品专利技术、票据、有价证券等形式的出现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使财富的形态具有不确定性特征,财富的形态更趋虚拟化,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的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财富的追求和发展态势看,人类追求财富的步伐正不断加快。

在各个时期财富的推进中,经济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学使财富的追求建立在理性、科学的基础上。财富的价值创造功能为人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及生存目标的需要又成为财富创造的“动力因”。再次,从财富的经济合理性向伦理的价值合理性过渡。财富的经济合理性在于财富的增长合于效率,伦理合理性在于财富的合德性。只有建立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财富才具备真正的合理性。从效率角度看,以何种经济手段来促进财富的增长是其重点。财富增长的经济理论有多种样式,如劳动生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劳动生产理论认为,要促进财富的增长,就要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增加财富增长的量。在货币经济中,生产即所得,因此,可借助于生产力的提高使生活改进。因之,追求生产力的提高成为财富不断增长的动力与目标。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经济史的演进与制度变迁相联系,充分认识到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从伦理的角度看,重点在于财富创造的正当性、财富分配的公正性以及财富获取的合理性等。正如韦伯所说:“确实,一种企业是否有用,也就是能否搏得上帝的青睐,主要的衡量尺度是道德标准,换句话说,必须根据它为社会所提供的财富的多寡来衡量。”(韦伯,第93页)

“他属伦理”:从私向化向社会化过渡伦理学的“他属”要求重在对财富私向化倾向的限定及对其社会化倾向的张扬。财富的追求时常面临两种价值选择的难题,表现为利己倾向与利他原则的矛盾。经济学观念与伦理学观念的差异往往存在于经济理性的利己倾向与伦理理性的利他原则的对立中。财富的“他属伦理”表明财富从私向化向社会化过渡。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这种过渡。首先,“自利说”的困境促使财富观念从私向化向社会化过渡。在财富的伦理观念上,近代西方的“自利说”一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存在着对利己主义财富观的单向度的张扬。然而,现实的选择告诉人们,利己与利他的矛盾不可回避,主张“人性自利说”者也试图寻求解决之策。如霍布斯从利己主义出发提出了“自然法”理论的国家政治学说,以契约的形式来调整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斯宾诺莎的理性利己主义则赋予理性以调节的功能,用以调节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经济学家们也不可回避个人财富与公共财富的关系问题。如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动公益说”、约翰•穆勒的“利益合成说”、马歇尔的“利益均衡论”,都是对财富分配机制的有益探索;制度经济学派则用道德、法律、经济手段(康芒斯)、意识形态(诺斯)、团队(德姆塞茨)、交易成本(科斯)及产权等约束条件,来控制人的利己或搭便车行为。

以上诸种观点都认为要有协调和保障机制来解决利己与利他的矛盾,既使个人财富得到应有保障,同时也在客观上增进社会财富。其次,社会财富增长的实现促使财富从私向化向社会化过渡。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是辩证的关系:如果单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获取个人财富,而不去推动社会财富的增进,则既不能使社会财富增长,也会阻碍个人财富的获得。经济学家阿罗对亚当•斯密的“自动公益说”提出了质疑,他在关于社会选择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不可能定理”,认为无数个人偏好不可能集结形成共同的偏好,因而凝结着共同偏好的公共利益也不可能存在。这实质上否定了亚当•斯密的追求个人财富自动促进社会财富的判断。而阿罗推论的前提则是假定人的行为选择是利己的,追求个人财富的最大化。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许多观点证明二者不能简单划等号,如“囚徒困境”就说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是不一致的,说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追求自利的最大化不一定会导致集体最优均衡。而伦理学的“他属”原则有助于解决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矛盾问题。在伦理学说史上,许多伦理学家在对个别财富肯定的同时,对公共利益和社会财富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以休谟等人为代表的情感主义认为,人类具有无私的仁慈之心,具有促进人类幸福和社会公益的普遍倾向。#p#分页标题#e#

休谟还提出了正义原则作为外在的规范以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行。再次,追求一般财富的欲望促使财富从私向化向社会化过渡。马克思早就把个人财富的欲望与所有人的财富的欲望联系起来,并强调只有上升到一般财富,才是真正财富追求的动力源泉。他指出:“因为每个人都想生产货币,所以致富欲望是所有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创造了一般财富。因此,只有一般的致富欲望才能成为不断重新产生的一般财富的源泉。由于劳动是雇佣劳动,劳动的目的直接就是货币,所以一般财富就成为劳动的目的和对象。作为目的的货币在这里成了普遍勤劳的手段。生产一般财富,就是为了占有一般财富的代表。这样,真正的财富源泉就打开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76页)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一般财富”体现了共同追求的财富,而只有对一般财富的追求才会成为财富的真正动力源泉。

“应然伦理”:从“情欲、任性”的特殊性存在向普遍性的法理精神过渡伦理学的“应然”要求提出从单个人的“情欲、任性”的特殊性存在进入到普遍性的法理精神的层面。作为伦理学的财富,必定是脱离了单个人特殊的、带有“任性”的私欲,而转向对共同利益的关怀。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家庭不但拥有所有物,而且作为普通的和持续的人格,它还需要设置持久的和稳定的产业,即财富。这里,在抽象所有物中单单一个人的特殊需要这一任性环节,以及欲望的自私心,就转变为对一种共同体的关怀和增益,就是说转变为一种伦理性的东西。”(黑格尔,第185页)财富的应然伦理要求逐步跳出单个人的主观性、特殊需要的财富观念,使客观性要求与主观性要求达到统一。伦理学重点关注对排斥了“情欲、任性”的正当性和公正性的思考。检视正当性和公正性从“情欲、任性”的特殊性存在向普遍性的法理精神的过渡,就要对二者进行历史和现实的追问,并确定和完善二者的内在要素,达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首先,从正当性的角度看,要注重对正当性之多重意涵的思考,使其法理精神内涵得到充分体现。财富正当性的多重意涵表现为:一是财富身份的正当性。在古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以及财富的稀缺,人们既对财富有着强烈的渴望,同时又对财富存在偏见,财富一度被视为邪恶的代名词。

到了近代,财富才被渐渐恢复其善的评价。新教伦理把人们在现世生活中谋求利益的经济活动及其所取得的成功视为被上帝选中的标记,这使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正当地位。在资本主义时代,对财富的追求有了很高的地位,甚至被奉为人的最高标准,直至财富成了统治人的工具。二是财富量的正当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财富的正当性有明确的数量界限。他把对财富的追求的方式和限度作为区分“经济(家务管理)”和“致富术”的标准。这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是由自然赋予的,而后者是由经验与技巧获得的;前者正当,后者不正当。托马斯•阿奎拉把商人的职能定义为从事交换的行为:如果旨在追求无限的赢利,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名誉的”;但是如果追求必要的甚至高尚的目的,例如自立、慈善事业或者公共服务,它就成为合法的。三是财产权的正当性。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追求财富只是自由人的特权,不是所有人都有同等自由地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亚里士多德肯定统治阶级追求财富的权利,极力限制奴隶对财富的追求。近代西方在哲学上、伦理学上的人性自利说的出现,赋予了每个主体以平等享有各种利益的权利:洛克将财产权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然权利”,从人权的角度为个人追求财富的合理性辩护;穆勒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视为立法和道德的基本原则。

从以上关于正当性的判定标准看,随着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财富正当性的判断也逐步摆脱了“任性”的纠缠。其次,从公正性的角度看,要注重对制度变迁及分配关系变更的再认识。财富的公正性的“任性”向普遍的法理精神的过渡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定社会的分配制度。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个人或集团的利益是通过分配来实现的,而分配是由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决定的。二是一定社会的财产权保护制度。财产制度是对个人财富的确认和保护,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财产权的确认与保护。它的演进过程经历了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过程。财产保护制度作为一种公正性的制度安排,本身具有其合理性,不仅推动了个人财富的增长,而且在促进社会财富增长中持续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具有普遍性的法理精神的特征。三是国家财富与个人财富分配的合理性。这里的个人财富代表了普遍的个人利益即人民的利益,是普遍性而非特殊性的概念。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说:“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立法者和慈善家就无需再那么关心绝对产量的增加与否,此时最为重要的事情是,分享总产量的人数相对来说应该有所增加。”(穆勒,第324页)“如果人民大众从人口或任何其他东西的增长中得不到丝毫好处的话,则这种增长也就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同上,第320页)

“共享伦理”:从被资本宰制的社会向人的全面发展过渡伦理学的“共享”目标决定了从资本宰制的社会向人的全面发展过渡。资本运行的逻辑常与道德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在以往阶级社会中,法律保护的往往是统治阶级的个人利益或集团利益。马克思认为,共同利益一旦以阶级利益独立存在,个人利益就会异化:“个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物化、异化,同时又表现为不依赖于个人的、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力量,从而个人的行为转化为社会关系,转化为某些力量,决定着和管制着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73页)马克思在此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运行的矛盾性质,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经济制度:这种制度阻碍了真正共享财富之目标的实现,因此失去了伦理性。要实现从被资本宰制的社会向人的全面发展过渡,发挥“共享伦理”的功能,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效益增长与财富共享两大财富发展重要指标的设定。财富的目标不是单个人的利益实现,而是对共享目标的追求,这体现了伦理向度的目标趋向。在财富的生产和创造活动中,要使财富共享并非易事,二者在现实生活中不统一的现象时常出现。其次,需要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对此经济学家历来就有争论,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不相容的一对矛盾:强调公平就会影响效率,追求效率就要牺牲公平。不过总体来看,经济学逐步认识到公平对促进效率的重要性。当然,对公平促进效率的判断也要有辩证的、历史的思考。库茨涅茨探讨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个人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趋势,即“倒U假说”,认为: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个人收入差距趋向扩大,特别是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时候,这种扩大趋势会更迅速;随后出现一个稳定的时期,此时个人收入差距趋向缩小。他的理论对于研究我国财富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公正性问题具有参考意义。伦理学则从共享目标的角度看待公平问题,注重社会中获益较少人群的利益,强调最大限度地满足穷人的需求。罗尔斯很重视结果公平问题:“虽然财富和收入的分配无法做到平等,但它必须符合每个人的利益,同时,权力地位和领导性职务也必须是所有人都能进入的。人们通过坚持地位开放而运用第二个原则,同时又在这一条件的约束下,来安排社会的与经济的不平等,以便使每个人都获益。”(罗尔斯,第57页)被罗尔斯称为“差别原则”的第二原则,实际上是倡导结果公平、全民福利。阿马蒂亚•森的理论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穷人福利原则。他认为,许多经济学家往往只把收入和商品作为福利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研究不平等时只研究收入不平等。这就忽略了与贫困有关的其他因素,如事业、缺医少药、缺乏教育以及社会排斥。#p#分页标题#e#

理学范文2

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为老年人骨折总发病率的68.41%,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笔者总结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2009年1月~12月65~89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心理、生理及早期康复训练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1月~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5~89岁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3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77.5岁。实施全髋置换术3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76例,住院13~62天,平均24天。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分析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病情、住院次数等对其心理、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共发放调查问卷113份,收回有效问卷113份,有效回收率100%。

2调查结果分析

2.1职业及文化程度的影响本组患者中,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8%;职业:干部和教师占18%、工人占25%、农民占32%、退休占20%、其他占5%。有46%的患者需要反复讲解才能较好的掌握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有28%的患者需要通过两次以上的训练示范才能较好掌握康复训练的基本方法;有55%的患者需要督促才能完成每天的康复训练计划。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及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

2.2影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主要因素本组患者中,伤情严重、肢体肿胀或牵引等影响肢体功能锻炼到位的占18%;惧怕疼痛、担心引起骨折加重的占66%。

2.3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部分医护人员健康宣教不到位导致患者对早期康复训练部分认识不足,是影响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主要方面。患者中认为骨折处骨头长好以后再锻炼也不迟的占12%;因担心骨折治疗效果而无心进行康复锻炼的占5%;认为不用手术,功能会慢慢恢复的占3%;认为骨折患者不会出现肢体畸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的占11%。

3老年骨折患者的特点及护理中的伦理学问题

3.1心理变化大一方面,老年患者疑虑多,他们多因担心手术对生命延续、生活质量及经济方面的影响等问题,常表现出恐惧,焦虑、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忧愁急躁等情绪。[2]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对于医院陌生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多表现为恐惧紧张,忧郁焦虑,从而出现沉重的心理压力。如果此时护士由于工作繁忙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变化,未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安慰,进而使患者的心情得不到理解,某些要求无法得到满意的解决,医患间的这种矛盾就会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些都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3.2并发症多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并且大部分老年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骨折患者中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因年龄大、病程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3.3自理能力减弱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因骨折而导致身体功能衰退及高龄化和一些器质性病变共同作用,导致体内组织器官衰老,生理机能衰退,出现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适应能力相应下降,感觉不灵敏,行动受限,自理能力减弱,同时还伴有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等症状。

4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相关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对老年人的护理应从过去的单纯护理转向从心理角度去关怀和唤起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其独立性,重塑其信心和能力。[3]心理护理就是满足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感情寄托及心理需求,满足病人了解自身疾病及有关知识的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消除他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4]

4.1尊重关心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刚入院时,护士应和蔼亲切地介绍自己、病室环境及病室内其他病友,调节合适的光线、温度;对于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护士可以建议家属多来探望,带些老人喜欢的物品等;对于家人不能经常探望的老年患者,护士应多给予关心,实时注意老人情况并及时予以帮助。

4.2设法减少或消除引起老年患者恐惧的因素护士在做诊疗护理操作前要让患者了解其目的,执行操作时力求稳、准、轻、快,并保持严谨、沉着、果断的工作作风,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从而减少患者的恐惧情绪,争取获取患者的积极、主动配合;另外,应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患者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

4.3帮助老年患者消除悲伤心理老年患者在发生骨折后,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心。这时,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鼓励患者表达出切身的情感,医护人员在倾听诉说的同时可以适时安慰患者;同时,多听取患者和家属意见,提供其表达感情的机会,帮助其找到支持力量,分散其对自我形象和躯体功能的注意力。

理学范文3

程国彭(1680-1735),字钟龄,清代天都(今安徽歇县)人,康熙、雍正年间名医。主张思贵专一、学贵沉潜,读书、临证三十载,于1732年撰成《医学心悟》六卷(包括后来补录的外科十法)。在其自序和首卷《医中百误歌》中,作者集中论述了他在医学伦理道德方面的见解,他的这些主张不仅反应了其行医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也反应了当时医家和病家在求医和救治过程中的许多误区。学习和探讨程国彭的医学伦理观,对指导今天的医学临床和科研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学伦理学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从研究医患关系中的道德现象开始发展起来的。医患关系中的道德即为医学道德,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又简称医德。医德包括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医疗卫生部门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这三个方面[1]。

两千多年前,西方医学的奠基者、古希腊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arate)可能是最早对医疗职业和医生行为提出规范的,他为人类贡献了千古不朽的医学伦理学文献《誓言》《原则》和《操行论》等。《希波克拉底誓言》把“为病家谋利益”作为医生的最高准则。而在东方,汉末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明确提出医药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所著《备急千金药方》中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等名篇,全面论述了医家道德准则,对“竟逐荣势,企踵权豪”等不道德医疗作风给予抨击。明清时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也开始适用于医学伦理方面。龚廷贤的《医学十要》、张璐的《医门十戒》、程国彭的《医学心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医学心悟》所体现的医学伦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严谨诚恳,态度端正

在自序中,程国彭首先提出严谨诚恳的习医态度,云:“凡书理有未贯彻者,则昼夜追思,恍然有悟即援笔而识之,历今三十载,殊觉此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板凳要坐十年冷,尤其是学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医,更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情,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至于具体的习医方法,他提出“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在医术方面不能不达到熟练擅长的地步,如《黄帝内经》所说的神圣工巧四种境界;医乃仁术,面对病人,医者应该抱有一颗仁慈的心,要“上奉君亲,中及僚友,下逮卑幼”;至于在读书学习医理方面,更要专心研习,对疑难问题要深入探索,达到豁然大悟而解。只有认真习医,才能达到“以之保身而裕如,以之利人而各足,存之心则为仁术,见之事则为慈祥,尤吾道中所当景慕也。”对于个人来说,医术其实是一门技艺,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工具,对于社会来说,医生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才使得社会繁荣安定地向前发展。

2医术精湛,减少失误

在《医中百误歌》中作者分别从医家辨证不当、用药不当、病性分析错误、固执己见强识病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医家临证中的失误,并提出解决措施,总之要求医家具备精湛的医术。

2.1医家辨证之误《医中百误歌》第一句就提出“医家误,辨证难”。治病必求其本,辨证前应先找出病因,然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难是因为病因病机难明,诊断方法失当。中医看的不是病而是带着病的人,由于每个人的饮食情志、居住环境、体质因素都不尽相同,患了相同的病其证型也有不同,疾病的预后也会受到影响。故程氏提出要因时制宜:“寒热温凉要相时”。医家误第二条,程氏指出是“脉不真”,其原因一则因为疾病过程中脉象变化迅速,二又因为切脉时脉象有胸中了了指下难明的特点。这就需要不断的临床实践反复体验,获得第一手资料。另外辨证过程中还要明经,就是知道十二经传变的顺序,在外感病治疗过程中能够防微杜渐、截断传里。

2.2医家用药之误中医治病是沿着“理法方药”这样一个顺序来的,辨证是在理和法的层面,而处方用药则是具体的治疗。本书中程氏还提出了用药之误的几个方面。如“攻补寒温不对证,实实虚虚误匪清”,药性应该与病性相反,像寒症用热性药,虚证用补药等,假如寒症反而用寒凉药,虚证反而用攻导药,则反生祸害。另外一误是“伐无过”,即攻伐无病之处。用药性味虽不相反,但药有专司,像同为热性药,桂枝走表入肺经,而附子走里入脾肾经,其发挥作用的部位不同,故要注意用药应分清其归经等,俗语“是药三分毒”,不要伤及未病的脏腑。另外程氏还指出了药量的问题。“药不称和药过剂”都是不应该的。药不称即为病重药轻,药物难以速然见效,迅速阻挡病情的发展,甚至会犯引邪深入之弊。药过剂是指药量太大,造成的后果是“疗寒未已热又至,疗热未已寒更生”。如寒证过用热药,驱寒外出的同时,热性过大会化燥伤阴,损伤人体正气。此亦程氏所述“攻病不知顾元气”。药物量效的关系特别值得做一番研究。像左金丸和反左金,黄连和吴茱萸的比例反调之后,方子的作用都发生了改变。现在临床用药很容易走入极端,像治疗糖尿病用黄连,30g是常规,甚至用60g,90g,而且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都是长期用药,时间久了,病人体内有再多的湿热也变成寒象了。再如现在流行用大剂量附子、干姜等热性药治疗陈寒痼冷,附子用量极大,用药时间又长,常见到慢性附子中毒的临床报道。李可老中医用180g的附子治疗急性心梗,大剂回阳通脉,浓煎频服,每剂药量虽大,但脉静身和即停用,只宜暂服、不可久用,且患者好转后用别的药物或饮食来调理善后,经临床验证是有效可行的且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故这并不算药过剂。但是长期使用大剂量辛热燥烈之药就有失偏颇了。

2.3医家辨病性之误对于疾病的寒热虚实、标本缓急以及阴阳属性,医家在辨病时也很容易出现失误。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急病为标缓病为本,先治其标还是先治其本,在不同病证中有不同的选择。阴和阳是中医的两个基本概念,阴阳为八纲辨证之首,临证时病人出现发热症状,医者要分清是阳盛发热还是阴虚发热,反之,病人出现恶寒怕冷,医者也要分清是阴盛还是阳虚。临床中病人的情况往往是很复杂的,如拿寒热的症状来说,除了上面提到的,尚有“寒中有热热中寒”的情况,程氏提出要“须得长沙真秘诀”。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对各种寒热的用药记录非常详实,如:寒因热用,热因寒用,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热并举。我们应熟读精思,自然会通。另外,程氏还提到了医家往往难辨“虚中有实实中虚”的情况,这时候要借鉴李东垣《脾胃论》和《内外伤辨惑论》中的补中益气汤、枳术汤等的立法。对于虚实夹杂的情况,最难治疗,补虚则容易闭门留寇,攻邪则容易损伤正气,此时要攻补兼施,注意顾及邪正两个方面。#p#分页标题#e#

2.4医家固执已见强识病之误有些医生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即使病人的病他没有见过,没有把握治好,也不让别的医生来看,而硬着头皮治疗,或以药试病,以至于贻误了治疗机会,导致病人一命呜呼。程氏建议:“病不识时莫强认,谦恭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还有的医生“见人开口便不喜”,听不进同行或者病家的意见,固执己见,难免有认识上疏漏之时,这也是医家失误之一。

理学范文4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

改革社会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对护理学的标准要求也有所提高。基础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为基础,为病人或生活需要照料的人提供全面、科学、系统的服务。实训课程是对基础护理学进行应用的课程,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于实践,观察患者病情,规范护理操作,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帮助患者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护生今后从业打下扎实基础。在实训课程中,每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训教学中做出一些改变,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护理行业的进步。

1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护理学专业中有一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缺少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首次接触到一门陌生的课程可能会感到茫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会下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对于所讲内容,当学生感觉听不懂、不好吸收时就会产生懈怠心理,加上手机内各种APP种类繁多,学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诱惑。

1.2实践时间有限

护理学的实训课程侧重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而有的护理内容步骤复杂,操作难度较大,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熟悉操作,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而目前课堂上的练习时间有限,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为了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课程讲解往往不会很深入,讲得也快,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师讲的和演示的内容。学生在练习中需要教师进行纠偏并总结,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学生应该在课前提前预习功课,做到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去学习并提升自身能力。

1.3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及教学效果的考核还需加强

学生们练习操作的时间很少,只能将理论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压缩,即使在这一模式下,有时还是会顾此失彼。在课堂上的时间分配要合理,缩短简单操作的时间,多把时间用在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护理技能上,如减少协助患者更衣的护理课程时间,多去练习静脉注射的操作,因为患者在输液时可能会出现跑针的现象,有些体格较瘦弱和老年患者的血管不好找,这也是对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性的一个考验。关于考核方面,实训课程的评分绩点少,学生们对这一类课程不太重视,认为成绩占比少的课程不是很重要,应将实训课的考核力度加大。

2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

要先明白教学目的和要求,将讲课内容用PPT整理出来,再穿插着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进行病情观察,了解护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熟悉医院的整体设置,如一些科室的具体位置,还要多关注护理学方面的新动态,判断护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2)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一些医护器材的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能够认真完成护理任务,对于临床上的一些常见问题与突发情况能够正确处理。例如,医院妇产科晚上会有值班医生和护理人员,但数量十分有限,许多年轻孕妇第一次生孩子,在照看婴儿过程中难免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像孩子呛奶了,父母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去解决问题。所有医护人员都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素质,这样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更好地解决;(3)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注意语言沟通和肢体语言的表达,学会团队合作,有爱心,能够充分尊重每一位患者及家属,遇到问题时要有耐心,患者家属也应全力配合,将重点放在及时解决问题上。

2.2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学习知识

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练习和总结,找对好的学习方法。教师们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开展情境式教学,使课堂更加灵活,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们换位思考,更加熟悉护理流程,加强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并强化训练。学习从来不是单一地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现在网络十分发达,手机不只是放松娱乐的工具,它还能够帮助学生接收到护理学的前沿资讯,学生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对于一些复杂的知识可以保存在手机上反复观看。学生要学会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3在实训中应用标准化病人(SP)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并不是真的病人,他们是经过训练的,在实训课程中能够逼真模拟出病人情况,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传统授课中,学生们只能对模型进行操作,并不能反映出真实情况,而模拟化病人可以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反映的情况更加真实,这也是将模拟化病人应用于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优势之一。在SP应用课程中,学生们能够迅速融入状态,丰富实训经验。有的学生对于模型不能够百分之百端正自己的态度,而在引入SP应用课程后,学生和病人能够进行双向交流,学生们都能端正自己的态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或者还需优化的地方,标准化病人可以及时指出来,学生会及时改正,更有利于加深印象。标准化病人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护理技能,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为日后从业奠定基础。

3结语

理学范文5

1.1研究对象

我院全科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2011级学生,为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完成2年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其中1班学生59名,男32名,女27名;2班学生58名,男30名,女28名。

1.2研究方法

1班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方法;2班学生应用EBM+CBL,具体教学方法实施: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与全科医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典型病例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尝试解决。课堂上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前,通过临床图片先将案例呈现,结合学生已查资料,对案例中超出学生现有知识范围的内容加以说明。然后提出预先设置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已查的资料尝试初步分析。教师讲授完一个知识点,让学生以临床准医生角色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查资料分析案例并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以循证医学为原则,自行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和分析并完成论证,对案例中的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内容讲解结束,教师总结案例的解决方法,对要掌握的重、难点内容再次强调。

1.3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笔试和病例讨论对EBM+CBL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1.4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问卷调查

对2班58名学生发放问卷58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EBM+CBL比传统“填鸭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好。

2.2笔试和病例讨论

在100min时间内对学生进行书面理论知识和病例讨论测试。理论知识考试时间80min,总分值80分,全题型;病例讨论考试时间20min,总分值20分,课堂完成一个临床综合病例的分析、诊断和治疗。结果显示,1班和2班的笔试成绩、病例讨论成绩和总成绩均具有明显差异性。

3讨论

理学范文6

PBL教学法的应用

借着处理问题的过程,自行搜寻资讯,从而学到必要的知识。“以这种方法所取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良久,将来面临类似的现实问题时,旧知识即时涌现。即使旧知识不足以解决当时的问题,学生所拥有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仍然终生受用”。[2]因此,PBL教学方法最适合“终生学习”的需要,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课堂讨论是手段。“PBL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问题提出之后,按照“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指导原则,成立学习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分组发言。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上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发表讨论的结果;之后在进行小组间的辩论,促使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探究和交流,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从中选择最佳答案,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们使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例如在讲当代医学伦理中的热点问题时,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的医学伦理思想形成冲击,引发一些医学伦理问题的争论。如器官移植、安乐死等,可以设计小型的课堂辩论,在课前留下作业,要求每位同学通过查找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思考怎样看待器官移植、安乐死及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的伦理争论。在讨论与辩论中,使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生命价值的冲突,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珍惜作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职责。

教师积极参与和适度点评是润滑剂。国外的PBL教学法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积极而有效的教学支持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有帮助。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复研究,要控制课堂的教学进度,适度活跃一下课堂的讨论气氛,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要对各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等做出全面的评价,尽量做到评价中肯、适度,多激励和表扬学生,确有不当之处也应用婉转的语气指出,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PBL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PBL教学法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愉快、自主学习的气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畅所欲言,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轻松地获取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学习资源。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师生间构建良好的双向沟通关系,既可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PBL教学法使医学伦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暴露出来,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正确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深刻领会教学内容,逐渐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医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德高素质人才。

理学范文7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临床实践;临床医学

生理学是一门同时具备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科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还要进行临床实践,突出生理学的临床应用性,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紧密链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

1生理学教学和临床医学合理链接的重要作用

1.1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将生理学教学和临床医学进行合理的链接,在生理学教学中以临床实践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理,以及疾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的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以及让学生具备临床思维能力,进而在教学中掌握临床实践中一些操作技能。

1.2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关键。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生理学可以说是一门非常枯燥而且乏味的学科,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也都还是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因此生理学理论课可以说十分枯燥。将临床医学案例引进教学课堂,可以引起学生对临床医学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进而让学生对生理学知识产生兴趣。而且将生理学教学和临床医学进行链接,还能让学生提前体验临床实践,通过在实践中运用生理学的理论知识,还能让学生享受到理论被实践验证的成功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和活跃课堂氛围,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更好的推动临床医学和生理学的融合发展

2.1合理选择链接内容好链接部位

想要实现临床医学和生理学的合理链接,最重要的就是两者链接的内容以及链接的部位。所以在两者链接的过程中,老师要严格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要对教学中的难点以及重点明确,在对这些重点难点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来选择两者之间的链接部位和链接内容。比如在进行关于血液系统的临床病例研究时,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下提问,让学生根据血性疾病病因诊断中的考虑因素,来判断出病人应该做哪些进一步的检查。而在呼吸系统的病因判断时,就可以根据慢性支气管炎导致的各种病发机制来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当对泌尿系统出现问题的病人诊治时,就可以先列举临床常见的化验对肾功能的吸收分泌功能进行检查,并采用临床常用的利尿药进行辅助检查,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临床实践案例增加临床实践的思维和临床应变能力,从而将生理学的学科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实现对临床医学的长期推动。

2.2合理分配教学模式

在固有的生理学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经过了实践长期检验的,既尊重了生理教学的规律,又满足了学生认知的需求,而且还表现了生理课程的特点,是一种细致的科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快速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增强了认知的能力,因此对提升生理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将生理学教学同临床医学进行合理链接的实践中,不能将传统的生理学教学模式全部摒弃,要将其作为是新教学模式的重要帮手,既要满足新学科形式下的教学需求,又要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受到影响,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两种教学模式的比重,为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2.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开展者,教师的综合素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也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做好生理学教学同临床医学的合理链接,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快速实施。首先教师应该主动的进行自我教学素养的提高,在每节课前都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出来。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对临床经验的累计,要在不断扩宽知识涵盖量的同时了解各临床科室的具体工作,并将这些经验和总结带到课堂上使得学生能够在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最后教师还应该加强对热点问题的链接内容研究,比如在进行血液动力学和流变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先简单分析它与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关联,再解释应该采取何种预防措施,并借此引出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时非典型肺炎的病理变化机制,通过将社会热点问题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积极性。

2.4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理学教学是整个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对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要求很高。可以说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是生理学学习的需求,还是生理学教学同临床医学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当前生理实验课已经在生理教学中得到应用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就成为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借助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有机体的生理机能变化进行研究,并且还能通过复杂的病理模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感受。除此之外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进行药物效果实验观察,并分析研究药物对生理状态的改变作用,极大的提高了生理学和临床医学的融合程度,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总而言之,要将生理学教学同临床医学进行合理链接,就必须对链接的内容和部位进行合理选择,还要根据实际教学安排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只有多管齐下的采取积极措施,才能更好的推动临床医学和生理学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华蓉.提高中职生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2).

理学范文8

“般若菩提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般若第二》),人人皆有成佛的潜能,“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般若第二》)。只要除却后天污染,就能顿见清净本性而觉悟。这蕴涵着佛教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的普世主义精神。《坛经》同样肯定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般若第二》)。而这种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由后天“六根”的学习浸染而形成的,执着于外相,自性即迷;心向禅悟,六根清净,便拥有着良好的慧根。再者,自性是清净的,自性即佛性。自性不仅具足着般若之智,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3]。“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具自有”(《般若第二》),它是万法之根本,并且包含着一种深刻的宇宙意识。宇宙的真如本性、万物万法都是自性的体现。这样的宇宙意识,是般若外不着相、内不着空的不二境界。“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般若第二》),人和佛在先天上本无区别,只因迷悟程度不同而已。自性中本具一切般若智慧,宇宙万法无不囊括。这种观点,充分的肯定了人的先天潜能。《坛经》的自性说,一是承认了人人皆具有的佛性,人佛生来本无差别;二是强调了佛性在内而不在外,人格的本原不是外在的逻辑或神灵,而是一种内在本体、内在直觉的体验与观照。从现代心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理论固然有其唯心、思辨的一面,却也具有着巨大的价值。它完成了自性对本能和人性的超越,把人类的潜能佛性化,能够解决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对人格认识的悲观、浅显、杂乱等固有局限,也提供了对自我本性认识的新的视角。

迷妄:自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妄念

众生皆具本觉的佛性,只缘横生妄念,执着于外相,因而不能自明佛性、见性成佛[4]。《坛经》的迷失说,描述了自我在社会化中错乱和迷失的原因及表现。造成人格迷失的原因首先是“妄念”,“菩提本自性,起心即使妄”(《般若第二》)。众生逐物迷己,背离精神家园,把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欲望作为人生追求,所以迷失澄明本心。“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所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定慧第四》)。个体对外界事物有所好恶,便会在追求于执着中迷失本心。因此这是一种出世的思想,它否认了人类对物欲的追求,这对修身养性和完善人格当然有着极大的意义,但这同样是一种否认意识、否认欲望先天性的消极态度,需要我们辩证的去吸收。自性的迷失,表现在执着于外相,束缚于物欲。执着于外相,便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净无形相,却立净相,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坐禅第五》)。因为有所执着,而执着往往是不能完全满足的,“世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定慧第四》),如果我们被卷入其中,长久的停留于这些情感中不能自拔,便会生出烦恼、焦虑、抑郁等无明之妄,从而迷失于生死烦恼之轮回。这便是世间一切业障产生之原因。另外《坛经》不仅否认人的向外追求,也否认人向外的意识。人生的迷妄念在于相对意识的生起,“本境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坐禅第五》)。《坛经》否认意识、理性、知识,以致于否认一切二元对立、万物万法。所谓“五蕴皆空”,世间现象都是自性的表现,因此自见本性,便能脱离执着。如果不见本性,执着于外相,便如迷头认影,永远发现不了真如本心。《坛经》的“迷妄说”论及的是人格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迷失,社会化过程即是对本心自性的背离。这种观点否定了欲望和外相的实在性,对人的内心修养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它只看到社会文化、人间爱欲消极痛苦的一面,而否认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意义。

顿悟:人格修养的根本途径

《坛经》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5],如何达到见性?慧能主张通过顿悟的手段参透宇宙人生之本质,他否定了传统佛教渐修和苦行的修行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念悟时,众生即佛。”顿悟讲求的是自见本心,看清万法的虚妄性,从而不执着于外界,心无所著。这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豁然开朗,是超越时空、生死,不可言说的精神体验[6]。这种理论看似有极重的宗教神秘性,却很深刻的指出了人格中的灵性和悟性。顿悟的前提是见心见性。“智慧观照,内彻外明,识己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般若第二》)。修行应该是向内的观照,而不是向外的寻找,佛性就在人的自性当中。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握自己内在的生命本体,那他也就认清了宇宙人生运行的本质,从而超凡脱俗,见性成佛。“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般若第二》)。顿悟是以“无念”为根本宗旨的,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般若第二》)。无念不是对任何事情都不去想,而是自己的心境不能受到所接之物的影响,“不于境上生心”。如果执着于外相,追逐物欲,自性就会被无明所覆盖,生出烦恼心。如果对待事物是能够做到“无念”,便可来去自由、不拘一格、心无所住。禅修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训练方法,按照“无念”的要求观照本心,从而达到心理状态上的“无念”。这种观点对现代心理治疗和人格修养亦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关于修行的方式,《坛经》主张“定慧为本”。“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慧第四》),只有保持“定”的心理状态,才能获得般若智慧。“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定慧第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切事物都不做区分,保持一种平常心,就能做到“定”。所有的迷恋尘世的虚妄之心,都是对事物有所爱憎,从而生出是非之心。所以佛法就是“不二之法”,从思想源头上泯灭一切差别对立,达到万物戒备于我,这样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生烦恼之心。慧能还特别指出,世人强分戒定慧的禅修层次,乃是执着于法相,心口不一[7]。只有主客观相统一,才能破除“法我二执”,认清自性本心的本来面目。慧能同样认为不同的修行者应该采用不同的修行之法。“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即顿修”(《顿渐第八》),慧能强调顿悟,但并不是对渐修完全否定。“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机缘第七》),即是说慧能顿悟是上乘慧根者应采用的修行方法,而对于迷妄太深的下根之人,则应该渐修以养性。这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施教法则,其判断人慧根高低的标准是迷失于外相的程度。慧能的“顿悟”之法,从理论上说更深刻的揭示了本性的超越性、不二性、不可言说性,所谓“以心传心,自证自悟”。另外,也是对传统修行所持的严格的“戒定慧”方法的超越,使佛法和修行更加贴近大众,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从心理学上来说,“顿悟”是一种对心理本体的领悟,也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质变过程,对于看穿烦恼、自我修养有着极大的意义。#p#分页标题#e#

上一篇计算机范例

下一篇医学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