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循环农业的进展

现代循环农业的进展

 

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呈现独具特色的景观,素有“东南明珠”的美称。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村在科学发展战略引导下,积极作为,发挥优势,增量提质,农业生产与乡村经济取得巨大的成就,为推进全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福建省现代农业已进入新的历史进程,其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农业经济基础仍显薄弱,农业环境污染仍在扩展,农业生产“两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瓶颈制约着福建传统农业生产的转型与升级。如何在生态强省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这无疑要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因区而异,形式多样,以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目标,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建设和谐之区、发达之省、优美之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建设生态强省   福建地处亚热带,拥有良好的地域优势,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推进生态强省建设具有优越条件。   1.区域生态环境基础良好。   福建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区,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湿润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温暖热,雨量充沛,季节变化明显。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植被种类繁多,世界植物种属的80%在福建省都有出现,群落分布错杂。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山地资源相当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33.70万hm2,园地63.17万hm2,人工牧草地0.26万hm2,分别约占省域面积的10.78%、5.09%和0.02%,生态环境质量优的区域占85.37%,其余14.63%的区域为良,优良率居全国第一[1]。各地的农业气候资源类型生产力指数为0.80-0.90[2],明显高于西部、北部的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具有良好的综合开发潜力。   2.农业生物物种丰富多样。   2005年起每年都从省外、境外引进3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1983-2008年共审(认)定农作物品种685个,野生果树资源282个,茶树种质资源丰富,药用植物600多种,野生木本淀粉和糖料植物40多种,油料植物30多种,野生动物数千种,仅脊椎动物就有1000多种,约占全国的61%,海洋鱼类750种,甲壳类和头足类(如蛤、蛏、泥蚶等)数十种,淡水鱼类160多种,微生物中真菌类430种[3],为优良品种选育与遗传多样性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物种资源基础。   3.生态强省建设卓有成效。   福建于2000年底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并于2002年提出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2004年,出台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并经当年的环保总局批准,正式成为继海南、吉林、黑龙江之后的全国第4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至2005年底,全省己先后有13个市、县(区)开展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44个乡(镇)开展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面积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44%[4]。到2010年底,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93个,其中部级13个,省级28个,总面积达47.3万hm2;建成森林公园85个,其中部级28个,省级57个,总面积达15.4万hm2;建成国家湿地公园2处(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宁德东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达905hm2[5]。   4.农村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节水灌溉面积截至2005年底达800km2,节水灌溉系数从44%提高到55%[6]。农村沼气池数量从2005年的26.51万口增加到2007年的35.24万口,大中型沼气工程由2005年的681处增加至2007年的988处[7]。2007年,每百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0.38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4.23台,农用水泵11.21台。全省2800多个农村开展以“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汇集污水几种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行动,农村环境逐步改善,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5.循环农业正在蓬勃发展。   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闽西北绿色、闽东南高优等3个农业产业带。2002年,启动了安溪、漳浦、龙海、平和、福安等5个部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建设,共有3个部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12个县(市)省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3个县(市)被评为首批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成有机食品试点基地400km2,生态农业示范县的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5%以上,有105家企业的19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8]。至2011年底,累计认证并获得有效使用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1448个、绿色食品588个、有机农产品132个[9]。通过试点示范,推广了多种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并建立循环农业的发展体系,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的稻萍鱼共生体系、山地生态果园模式以及“豆-稻-菜”种植业生产体系循环模式、圣农集团“一主三副”的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种养综合型的循环农业模式,出现福建龙海龙佳农业观光园、福建圣农集团、福州满堂香现代生态农业园、连江玉华生态农业园、福清清源生态种养复合生产园、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等现代循环农业的产业[10-11]。这样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为推动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树立了有效的示范样榜。   强劲的生态优势,独特的区域环境以及长期积累的经验,为福建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应乘势而上谋跨越,因地制宜促转型,依靠科技转方式,创新机制上水平,创立富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技术体系与生产模式,为福建区域生态经济与现代农村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挑战:着力理论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现代农业,着力提高效率,着力保障供应,着力降耗减污,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而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基础仍显薄弱,实力有待加强,任务十分繁重,如何应对诸多挑战,怎样谋划发展对策,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从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出发,抓住机遇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不仅要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提高土地产出率;不仅要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而且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走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显而易见,深入开展农村循环经济与现代循环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是时代的强烈呼唤,更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p#分页标题#e#   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是当今倡导的“新经济”的主要内容。如果说知识经济主要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那么循环经济则是指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概括地说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不同的文献有着不同的表述。目前,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阐述:(1)生态学科意义上的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12]。(2)环境保护意义上的概念。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根本任务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13]。(3)资源利用意义上的概念。循环经济就是对资源及其废弃物,乃至对“死亡”产品的“遗体进行综合利用的一种生产过程”。这一生产过程的实施,可以实现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目的。循环经济理论,反对一次性消耗资源,提倡资源的重复使用或多次重复使用,提倡对已经达到生命终点的产品实现再生[14]。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可以定义为: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优化综合产业结构,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污染,注重整体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模式与经济运行形态。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力求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合理利用原料和能源,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很显然,现代循环农业是顺应循环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模式,其不仅具有现代农业高效快捷的特色与外在形象,而且更显示循环利用的效率与深刻内涵。现代循环农业源于传统农业又优于传统农业,其与常规农业相比具有5个方面的明显特征。   1.物质合理流动的循环性。现代循环农业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是根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经济模式,具体表现为“两高两低”,即高利用率、高循环率、低消耗、低污染,有别于传统农业的“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使整个农业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废弃物,使自然资源的利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由一次性向再生性转变。   2.内生增长类型的综合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循环农业不再追求农业和乡村发展过程中GDP的单一增长,不再以牺牲资源、环境来换取农业经济的数量增长,而更强调整个系统的和谐发展,倡导综合性发展。可以说,现代循环农业不仅看重整个农业生产系统当前的增长,还注重大农业系统的造血功能的培养,强调后劲,强调综合性平衡运作。   3.高效有序运作的自然性。经济发展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它与人的发展一样,同样要求受到尊重,不仅要求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强调自然的持续性。现代循环农业生产中的一切活动内容都是围绕着自然而有序开展的,体现的是自然发展的一部分,是人们适应自然、保育自然、利用自然的综合体的辩证统一。   4.整体和谐发展的持续性。按照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其最终的结局将会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将会给人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与持续的影响。循环经济框架下的现代循环农业则要求物质使用的延续性,必须体现整体发展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无限发展的链式增长。   5.促进互利共赢的统筹性。为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家提出了效法自然生态中物质在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三者中循环利用的法规,倡导以此来组织农村社会经济与综合开发。现代循环农业的内涵要求社会经济增长需要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可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全生命周期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利用能源,再生开发资源,以求互利共赢,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又避免由于无节制掠夺式开发导致自然生态的破坏。   中国至今仍然是农业生产大国,要加快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就不仅要深入开展理论探讨,而且要在阐明原理之时开展实用技术与生产模式的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序推进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既要发挥优势,又要扬长避短。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观念陈旧。农业生产要确保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同时也要保障生态安全。在追求高产优质之时,更要关注环境安全与生态修复。(2)技术滞后。农业生产从“平面式”向“立体化”转变,从“单一性”向“综合性”跨越之时,单项技术已难以适应新的生产模式,必须创新技术,从单一技术向集成技术应用转变。(3)设施更新。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有赖于大批先进且高效的机械应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资源利用率。尤其是多项接口技术的应用,要研发新设施与新机械,从根本上减少繁琐环节,减轻劳动强度。(4)规模开发。有规模才能创效益,这就要求要按“公司+农户”的机制运作,尤其要强化标准化或企业生产规程研究与应用,以求有序推动现代循环农业发展。2005年12月,《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率先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任务,这无疑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很显然,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推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就理论意义上认识,农业循环经济是指人们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遵循生态与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就实际意义而言,实施循环农业生产运行与管理,就是利用人、生物、环境之间能量转化和生物间其他相生规律,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化、良性循环的高时效、无废料的系统,力求达到能量转化最高、物质产出最多、资源保持最好、综合效益最佳之目的。实际上,在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基础是十分厚实的,长期以来,各地农村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正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经验写照。由于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可更新资源基础上的,因而形成具有适应各地区域发展的特色农业,有着明显的生命力和开发潜力。#p#分页标题#e#   三、对策: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转型升级   如今,人们所倡导的现代循环农业,应当是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以最佳方式结合的优化模式,尽管组合形式各异,但都赋予了特定的丰富内涵。人们业己关注到的现代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应以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柱,以现代装备为物质条件,以高效管理为科学手段,以市场理念为运作,保障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高效商品率。同时,强化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与此相对应,现代农业循环经济至少要适应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形成多元化的循环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乡村循环经济与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其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就实际运作而言,其至少有3个方面的作用:(1)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有效推动转型升级进程。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是全面实施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连成一体。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推动农业领域“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的产业生态链,成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载体。因此,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推动现代农村建设进程,使农业融入并赶上时展的潮流。(2)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和谐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历来是人们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则会导致农业经济效果的不同。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不可持续模式。而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3)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有效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初级产品经过加工后,作为商品开始流通,在完成使用和服务价值后,部分商品变成废物或垃圾,加剧了农业资源污染。而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了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物质、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如种植业通过有机培肥提高地力,农艺及生物措施控制病虫草害、减少化肥农药和动力机械的使用量,既可减少化肥能源的投入,又可减少污染物,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症结。为解决这个矛盾,各国政府和学术界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模式,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其中之一。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循环经济理论日臻完善,在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循环经济理论后,各行各业都在借鉴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实践经验,把循环经济相关理论与我国各项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索现代循环农业的理论与技术,其不仅对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的持续发展有着长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技术对策而言,要把握好以下5个重要环节。   1.节约资源,有效利用。   福建省人均耕地紧缺,人地矛盾突出,全省人均耕面积仅0.037hm2[15]。在人多地少、农业资源较为紧缺的省份,如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无疑是现代循环农业的攻关重点。(1)要加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框架的现代循环农业系统理论研究。现代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特性,表现出企业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特点。因此,要在区域生态系统经济发展框架宏观背景下,诠释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特性与作用机理,深入分析测算多级循环转化利用能值与效率,揭示现代循环农业的主要内涵、集聚功能、优势领域、内在规律、能值匹配、战略重点、管理体制与发展方向,完善现代循环农业理论体系,并及时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提升,以求更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2)要深化研究南方现代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与配套技术。即优化农作制度,推广立体种养技术;优化生产模式,推广循环利用技术;优化要素组合,推广节地农业技术;优化安排茬口,推广地力保育技术;优化品种搭配,推广高优栽培技术。   2.保护生态,防灾减害。   从陆域生态环境看,福建山地丘陵面积占89%左右,山地、坡地多,土层薄(土壤层厚度仅20-80cm)[15],易受雨水冲刷,生态系统矿质营养和灰分元素相当大部分积累于活质地上部分,而土壤相对瘠薄,受台风影响较大,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很高。以2007年为例,福建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60.5%,居全国第6位,超过全国比重的平均水平51.2%。从海域生态环境看,福建海域多呈腹大口小且半封闭的海湾,其自净能力差,受陆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易造成污染。因此,要倡导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山地。(1)要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减缓季节性干旱与防控水土流失;(2)要兴修水利,配套水网,保障有效灌溉与提高用水效率;(3)要防控并举,保育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与各类种质资源;(4)要创新机制,持续利用,调动农民积极性与生产者能动性。   3.防治污染,循环利用。   1996-2006年,福建省园地和水域面积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76%和0.77%,农田的年均减少率为0.74%,全省土壤酸化严重,肥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6]。2010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26万km2,虽然水土保持与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局部控制或面上扩展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茶果园地的土壤侵蚀比重增加,成为当前土壤侵蚀的突出问题。农业污染中,内部污染来自于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单位面积使用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化肥污染控制取得一定成效,农药和地膜污染逐年递增,同时,畜禽养殖污染有所加重,尤以猪粪尿对水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外部污染中,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呈现3种不同的趋势:废水排放基本呈稳定状态,废气排放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固体废物的排放呈递减的趋势。而近年来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比5年前增加了11.0%以上。因此,(1)要因地制宜,建设山地生态果(茶)园;(2)要统筹协调,优化建设生态畜牧场;(3)要科企结合,布局建设生态加工区;(4)要科学规划,发展循环农业示范区;(5)要变废为利,统筹开发小流域资源。#p#分页标题#e#   4.选育良种,提高效率。   20世纪40年代全国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品种分别有46000余个、1300余个和10300余个;20世纪90年代水稻只种植1000余个品种,其中面积较大的有322个,小麦种植品种有500-600个,其中面积较大的仅331个品种,玉米大面积种植的仅152个品种,且杂交种占总面积的85%[17],农业栽培物种单一化程度增加。为此,要在有序引种之时,深化新品种选育。对外引种之时,要特别注意规范管理,严格防控生物入侵。目前,福建外来物种入侵已达21种之多,影响地区呈逐渐扩散之态势[18]。危害较重的有水葫芦、空心莲子草、美洲斑潜蝇、松针褐斑病、松材线虫、大米草等。如水葫芦广泛分布于福建省的主要河道、库区乃至相关区域的水塘等淡水水域,累积分布1.5万处,占全省淡水水面的2%以上,仅南平市受灾面积就达800多hm2,大米草的蔓延已使福建省滩涂养殖业每年损失超过3亿元[19]。为此,必须严格防控,因势利导,从根本上把好生物入侵关口,避免造成不利影响。   5.多元投入,增强实力。   据资料表明:全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0.4%左右,福建省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0.33%,是世界发达国家的1/8[20]。同类农产品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生产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每年有1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其中对农业生产起到巨大作用的成果依然偏少。要结合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这一省情与亚热带区域农业发展实际,立足于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将南方丘陵山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然经济单元,实行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山、田、水、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构建与运作必然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性,要切实在深入分析其独有的自然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创立现代循环农业技术模式。要研究发展与绿色产业相结合、与资源循环利用相结合、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南方丘陵山地现代循环农业的管理机制与配套技术体系。并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示范基地以及现代循环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着力提高南方丘陵山地现代循环农业技术水平与产业化生产能力,不断完善开发模式和经营管理机制。发展新时期现代循环农业,依然有赖于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尤其要在精准农作、循环再生,整体协调、有效链接,合理匹配、内生增长,节能降耗、减排控污等技术攻关研究上重点突破,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管理机制,促进福建生态强省建设与城乡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