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口腔病治疗心理指导研究

幼儿口腔病治疗心理指导研究

本文作者:陈怡 张红 单位:贵阳市口腔医院

儿童是口腔科门诊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如何使他们在诊疗中很好地与医生合作,是儿童牙科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方面报道不多,尤其在具体临床操作技巧与心理引导结合方面研究更少。现将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的一些成功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儿童就诊时的几大心理特点

1•1期盼心理盼望尽快解除病痛。

1•2勉强心理因怕痛不愿意上医院,但在家长说服下被迫就诊,不愿主动配合医生。

1•3恐惧心理医院的一切均会使患儿不安,医生一举一动更令其紧张害怕。

1•4依赖心理看牙时要大人在旁,家长拉着手,甚至抱着就诊。

2心理减压

患儿由于并存上述多种心理,尤以恐惧心理重者,易出现治疗不合作。接诊医生关切的问话,能分散恐惧,放松紧张的神经。热情的笑容,会给患儿留下良好印象,能很快建立信赖关系,拉近心理距离,在交谈中很自然地开始口腔检查。

3纠正心理障碍

儿童情绪易变,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很差,在治疗时随时可能不合作,要尽量预防并及时纠正。不合作的最根本原因是怕痛,但随性格类型不同而表现不同。

3•1胆怯儿童通过心理减压,建立起信任关系,适当做些辅助性操作,增强适应性。死髓牙时可直接告之不痛,打消顾虑。对合作行为及时予以表扬,患儿心理得到满足后,甚至会忍痛配合治疗。

3•2娇气、依赖儿童,医生热情同时需保持一定威严,必要时请家长在门外等候,有时辅以到小黑屋里教育,让他知道只有配合才是出路。合作后要给予安慰,使他转而依赖医生。

3•3被过度溺爱的骄横儿童,可允许一位家长陪伴,但不要说话,医生要真诚关切患儿病情,在他不停回避检查和哭叫时,要突然拉下脸,厉声叫他住嘴,使他立即收敛,知道医生不会象家长那样将就他。

3•4固执型儿童要多花一些时间,医生需用真诚耐心去感化,轻巧的手法会赢得信任,不能用欺骗语言[1]。不合作者可先让他看别人是怎样配合的,护士宜适时向他介绍:这是儿科专家,看得又好又不痛。患儿会悄悄观察别的小孩无痛愉快的看完牙,心理上即能接受治疗,简单吓唬可能适得其反。

4医生的技术要求

儿科医生要有熟练的技能,具有在困难条件下快速诊断、处理的能力。儿童张口度小,耐久性差,唾液多,易突然乱动,操作应轻、快、准,避免不必要的致痛。乳牙深龋与慢性牙髓炎较难区别,可先钻掉无基釉,扩大洞口,再用小而锐利挖匙去除软龋,根据龋质和洞深判明牙髓状态。开髓用钻头找准髓角“点”一下,把握好瞬间力量。患儿痛得哭起来后,马上让他漱口,分散注意力。去除大块软龋时能露髓更好,使患儿不对涡轮机留下恐惧印象。Ⅰ类洞极敏感者不必强行开髓,隔薄层牙本质封药也能失活牙髓。揭髓顶切冠髓时,钻头要一下子到根管口,把冠髓切断。许多乳牙尖周炎根髓有活力,彻底去除冠髓是控制炎症和止痛的关键,耐受力差的患儿,保留根管中下段活髓也有较高疗效。乳牙根尖脓肿多可不切开。使用开口器强制治疗时,患儿头肩手脚的固定是关键,医生要镇定果断,避免手忙脚乱,否则会使患儿对医生缺乏信心而更加哭闹。

5结语

儿童能否合作,医生水平是决定性因素。取得家长的信任有利于治疗。不论何种类型儿童,医生首先给他的印象应是热情关切,尊重儿童,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宜一见面就板面孔。医生应既威严,又有亲切感。经诱导合作的儿童,也应观察其心理承受力,时间长了易超过极限,引起反感情绪而哭闹。尤其低龄儿童有明显的随意性,不能在长时间内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治疗时间宜短。3岁以内幼儿,生理发育包括接受能力尚不完善[2],受行为和语言的诱导影响小,张口和吞咽反射能力弱,有时需在家长同意下,强制使用开口器。儿童看牙时,还应注意树立榜样,儿童间有互相鼓励促进作用,会为维护自尊心和虚荣心而表现勇敢,对候诊儿童也是鼓舞。初诊的成功会为复诊的合作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