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科教育的对比

职业学科教育的对比

本文作者:葛俊生 单位:辽东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将专科教育纳入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整体布局的要求。现代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懂管理、会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此职业院校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改革。但由于长期受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与结构的影响,加之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结构特征认识的不足,致使某些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结构没有走出学科教育体系的模式,甚至存在着照搬学科教育体系与结构,“换汤不换药”的现象。为此教育部发出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大课堂建设与改革力度,根据技术领域和岗位群要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管理工作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际经验,对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体系与结构做初步探讨和比较。

高等教育从内容上可以分两大方向:学科教育方向和职业教育方向。即在基础教育完成之后,或是按照学科体系自身的内在逻辑,在学科领域方向发展,或是按照职业教育活动自身的内在逻辑在职业领域方向发展。学科教育方向侧重于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学术的严谨性,是拉动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强有力武器;而职业教育方向更侧重于生产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强调理论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性、灵活性和高效性,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强有力武器。很明显,职业教育方向更直接地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相结合,更能体现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与学科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根据职业功能和就业岗位群特点,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职业教育不仅有符合生产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更有自己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与结构。无论在教育目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和教育手段上均与学科教育有所不同。变学科教育模式为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院校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必须肩负的重任,更是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势所趋。

从体系与结构上看,学科教育沿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结构发展。在这种结构上,受教育者接受系统性强、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缺点是由于体系自身相对独立于生产和经济活动,与实际工作有相当距离。而职业教育有不同于学科教育的结构。首先它是以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建立起来的,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决定了职业功能。而职业功能反映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或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职业功能进而成为确定职业标准的前提。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职业功能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职业教育内容和考核内容的新体系,为职业教育目标制定了新标准。这里将国家职业标准内容分为职业背景、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模块。其中工作要求是这里最重要的部分,它集中反映了整个体系对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内容的要求。在这里工作要求又被细化。第一,职业功能:指一个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或是职业教育活动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可按工作领域、项目范围或工作程序进一步划分。第二,工作内容:指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可按种类划分,或按程序划分。一般地每项职业功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内容。第三,技能要求:指完成每次工作内容应达到的结果和应具备的技能。技能要求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要对每一条技能有具体的描述,且尽可能量化。第四,相关知识:指完成每项操作技能应具备的知识,包括与技能要求相对应的技术要求,有关法规、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理论知识等。除上述之外,职业教育还有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学科式教育模式不同,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

例如:在教育形式上职业教育强调“产学研结合”,亦与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式”以及日本的“产学合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将教育活动与生产活动相结合,从单纯的学院教育走向“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接受技术培训”,理论与实践并重,让学生在生产岗位上全面学习;同时重视校内教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聘请行业或企业老专家、能工巧匠、实践经验丰富且擅长表达者做兼职教师,直接传、帮、带。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学内容要实用先进,始终把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技能为目的,重视学用一致性。在证书制度上也由原来的“学历证书”转向“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等等。

以就业前景乐观的染整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学生之所以就业前景好,除去社会需求量大的客观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以职业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重点接受在“工作要求”模块中的技能训练,得到了模拟工作岗位的实际锻炼。总之,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推进职业教育向更切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靠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以上内容只是笔者的粗浅认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