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范例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范文1

网络文化是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产生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不断成熟,网络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网络上人们可以不受限制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行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交流,促使人们共同进步,这样独特的虚拟的交流方式促使形成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和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网络文化中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不平等,消极的情绪,所以网络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作为高校来说,要建设自己的校园网络文化,让学生不受到消极网络文化的影响。

2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分析

校园网络文化是在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渗入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我国,高校是进入互联网的最早群体,网络文化也随着在校园中传播,出现了校园网络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它可以看作是网络文化的一个分支。高校师生群体的同质性非常强,他们具有比较接近的行为方式、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及社会地位等,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相似,可以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而传播一些正能量,让学生尽量少受网络消极文化的影响,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1校园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平等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政治功能,所以对于高校的校园文化来说,由于受到传统的文化的影响具有政治导向。但是,由于人们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所以形成的校园网络文化呈现多元化,具有多种思想观念,而且在网络中,所有的网络使用者具有平等的地位,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接纳的信息,所以校园网络文化具有多元化和平等性,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如暴力信息、色情信息等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同学形成正确的校园网络文化观念。

2.2校园网络文化具有“高效性”及“交互性”

传统校园文化的传播只能通过校园的广播站、学校自己发行的报纸及学校举办的思想教育会,这样的传播方式导致校园文化的传播速度较慢,不能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信息,并且具有单向性,并且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交流。而网络的信息传播迅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电脑获得最新的学校信息,并且还可以和教师或者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对学校的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实现资源共享。所以校园网络文化具有“高效性”及“交互性”。

2.3校园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及“全球性”

传统的校园文化的受众是学校内的老师和学生,并且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而网络具有全球性,突破传统的空间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交流,加强了海内外和校内外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所以校园网络文化具有“全球性”及“开放性”。

3校园网络文化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影响及建议

3.1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影响及建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学生和教师都受到网络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他们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所以,为了适应学生的需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也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因为网络上的知识传播非常迅速,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校要及时更新教材,教师也要时刻关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前沿,及时更新和补充课件内容,并在课件上设置一些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改革教学方式,比如应用多媒体和模拟器等,提高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2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计划的影响及建议

由于校园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学生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开始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个性,校园网络文化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并且想要快速提高自己,这样的追求使学生开始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的具有个体差异性和计算机水平差异性,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如果继续采用统一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调节好相应的教学计划,会出现相关的问题。

3.3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对师生间关系的影响及建议

因为校园网络文化具有平等性,学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学生对上课的诉求也发生改变,他们希望自己掌握和安排学习进程,而不是一味在教师的安排之下学习,所以如果仍然沿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师为主体安排学习计划和编写教程的模式,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在网络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向着平等的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会更多的表达自己的主观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指导进行课程教学,并且还要加强自己的专业修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同学融洽相处。

3.4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对课堂互动的影响及建议

校园网络文化中的自我输出意识以及互动意识的发展,使得学生们的互动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课堂上的互动可以高效开展。现在只靠在课堂上单纯的教师输出、学生接收的形式不再适合现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而师生良性互动,学生之间互助协作才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授的同时还要及时地学习如何进行和学生的互动,这样才能保持课堂互动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范文2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其要求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三、小学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践的实践探索

(一)在教育实践的时间上安排体现全程性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同时开始学科教学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第二学年是组织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同时组织教育见习,主要是组织师范生到小学进行观察,深入地了解小学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小学班队会的组织与实施等;第三学年安排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教案、并且能够站上讲台讲课,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通过组织班队活动,培养班级管理能力;并初步学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第四学年就业(顶岗)实习和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二)在教育实践的目标与内容上体现综合性

1.专业情意培养。专业情意培养主要是通过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以及学科教学,还有各个学期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来进行培养。首先是新生入学阶段就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其次,结合教育科学类课程,引领学生形成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等良好职业意识;第三,通过课程和课外相结合,组织教育见(实)习以及志愿支教活动,帮助学生直接的感知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感受体验中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专业技能训练。教师专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技能。按照《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书写规范汉字,教育工作文本写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结合我校实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来训练。

(1)教学基本功。内容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儿童歌舞、琴法、简笔画等。主要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分别开设普通话、书法和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通过早读、晚自习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每学期安排基本功验收以及各项基本功比赛,促进学生进行训练。

(2)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或设计板书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课的导入、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等,主要通过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进行训练。

(3)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顶岗(就业)实习以及综合社会实践部分。第一阶段是教育见习。目的在于通过专业见习活动,让师范生对小学教育教学常规活动的构成,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心理特点和活动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其对未来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二年级,每学期集中安排一周时间。第二阶段是教育实习,要求学生在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之后,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和班主任工作课程到中小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大约安排五周左右。平时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到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辅导与课外活动。第三阶段是就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等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学会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和学习做好个别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充分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完成教育调查报告。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大约13周时间。

3.班级管理能力培养。班级管理能力是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这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进行个别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方面;第三,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

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等。4.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结合学生实际,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案例研究分析。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问题调研。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要求制订调查问卷,列出调研提纲,在调研中能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相关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教育论文写作。能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做好教育论文的选题、研究、写作。主要安排在毕业学年。

(三)在教育实践的实施上安排体现开放性

1.结合教师技能课程,规范校内的常规训练。技能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依托校内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训中心,统一规范和安排了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门的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和学生自主练习。一是修订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如开设了《口语训练》《书法》《美术》《儿童舞蹈》《琴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类课程,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掌握。二是统一安排低年级学生的课余训练。课内学习时间和效果毕竟受到限制,因此,我们统一安排学生的早晚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在练习时间到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等去练习技能。主要安排有:早读、每日一画(简笔画)、每日一写、每周一歌(舞)等,每学期末按年级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成果验收。三是抓好学生的自主练习。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主选择特长项目加以练习。确保每个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特长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结合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小学接受培养和检验。首先,组织学生到小学开展专业认知,请优秀小学教师给学生讲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动态,同时,初步接触小学生以及小学教师的工作;其次,让学生走进小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全方位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安排,协助小学教师评改作业、组织班队活动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合格教师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小学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接受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在教育实践的评价上体现形成性

1.建立训练规范,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规范的评价机制对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既有监督又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建立规范:小学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方案、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检测办法等;其次,按照标准,自我检测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更正,促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确保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2.训练成绩与各项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挂钩。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进行训练成绩评定,单项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学生通过规定的各项专业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方可参加教育实习。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素养;学生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幼儿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促使绝大多数幼儿园相继实行“信息化”教学模式。然而,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普及,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日益突出。作为未来基层学前教育的主力军,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启蒙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意义

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未来。其次,对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提高信息质量是培养新一代人的要求,是促进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保证。另外,对于学前教育学科本身而言,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好地为学前教育和教学服务。

三、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现状及问题

(一)信息素质教育未能引起重视。一方面,许多高校的领导和行政部门信息意识薄弱,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学生意识不强,缺乏探索性精神。缺乏信息欲望,敏感性和洞察力低。在当前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部分学生很多都拥有自己的私人电脑,但是他们仅仅将其为做娱乐工具进行使用,并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对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意义。此外,对信息素养内涵理解也存在误区,简单地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会操作计算机和会借阅书刊资料。

(二)信息素质培养途径欠缺。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以计算机教学、图书馆信息咨询教学和各高校举办的讲座为主。学生可利用的信息资源量很小。在学校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中,全校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视不够,没有统一的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标准,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很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受教育环境、个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获取信息的方法很少。除了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获取之外,当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问百度和谷歌。面对巨大的信息资源,他们往往无计可施。收集到的信息杂乱无章,通常没有权威性。

(三)信息素质评价模式有缺陷。从近几年来看,我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的支持力度正在逐年上升,但是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过程中,一些评价标准依旧停留在上很多年前定下的一种模式中,缺乏一定的创新和适应时展潮流的进步性转变,比如在对中职学前教育的期末成绩综合评价中,成绩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上,缺乏对学生整体能力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上缺少一定的肯定评价,有些学校甚至直接就忽视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因为在对学生能力评价过程中却少对学生信息素质在学生能力方面的评估,所以导致许多学校在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一直不能够有效的改善。

四、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对策研究

(一)提升信息素质培养意识。首先提高信息素养课程的重要性认知,将其列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以充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保证充足的学时。信息素养课程的内容应及时更新,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信息意识是培养他们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对新的或有价值的信息的感知。面对大量的信息,我们不仅要注意信息本身,而且要对信息敏感。是学前专业学生及时有效的接触到信息时代下的变化,不断的学习新的技术,适应新的时展,才是当前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二)丰富信息素质培养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和讲座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常见方式。它是对学分课程和嵌入式教学的有效补充。读者可以根据图书馆主页和公告板上公布的讲座主题和时间,有选择地参与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它在学生科技服务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参加各种竞赛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如参加国家教学竞赛、阅读竞赛、实践活动竞赛等,赛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也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好节点。此外,为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三)改善综合能力评价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成绩评价由原来的分数成绩评定模式,增加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模式,加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上的成绩的比例,鼓励学生发表创新性论文,建立相应的分数,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可以发现学生之间的差距,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鼓励懒惰的学生,开展职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改善原有的厌学现象和对信息能力的无知增强。尽快使学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信息素养的作用,构建自己的理性知识体系。

五、总结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教育事业的支撑者,他们将肩负对新一代祖国花朵的培养,所以,中职学生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以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前教育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刻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重视学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前教育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为学前教育服务,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持续加快,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条件与整体教育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中的技术含量也有所提高。新形势背景下,对高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提高师范生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强化师范生的现代化教育能力等[1]。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高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体系尚未完善,这就需要广大教育界同仁的共同努力,积极解决高职师范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

首先,要扎实高职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功底。在师范生教育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传播理论,教育者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与实践的方法,提升师范生的科研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有更多参与深入调查的机会,从而为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其次,要强化高职师范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师范生应当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课件设计、课件制作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来完成教学任务,利用互联网来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将现代化教学设备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工具。最后,要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课件开发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师范生应当掌握独立制作网络课程的方法,并且要熟练操作信息教学系统,做好日常的维护与更新工作。师范生需要保证网络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其中应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多种元素,同时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二、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课程内容与课时数不成正比

高职院校的教育技术课程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中涵盖了非常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2]。然而,纵观现阶段高职师范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情况,由于课时安排较少,导致教育者只能够在课堂中向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也十分流于形式,学生基本没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十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发挥。

(二)实践课程课时数过少

通过上文中的介绍可知,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光凭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但现今高职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只局限在常规课堂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实验教学的时间和机会较少,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还限制了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在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检验时,所采用的都是闭卷考试的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这种单一式的评价方式有很多弊端,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只是盲目地以提高考试分数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一旦考试结束,这些学生就觉得万事大吉,不会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思考;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虽然对于理论知识几乎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状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基本无法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难以达到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3]。

三、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完善课程体系

相较于其他课程体系,师范生的课程体系有着更为鲜明的特点,如多样性、灵活性、实用性等。为此,教育者在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时,也要给予课程体系更多的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现阶段的行业发展现状来完善课程体系[4]。高职院校需要打破固有思维,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加课时数,更加合理地安排师范生课程体系。根据国际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组成,课程体系可以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实践环节。一般来说,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师范类专业的总学时中占26%,学科专业课程约占30%,教育课程约占20%,师范类实践环节约占24%。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修类课程、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必修公共课,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学生毕业后讲授的专业课等,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技能训练、学科教学论和教育论等专业必修课程,实践环节包括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首先,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应当以理论知识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对初级技能的运用能力,在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中逐步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技能。教育者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网络答疑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课堂空间,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兴趣。其次,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仍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学校可以选派部分教师去中小学体验基础教育的课堂,深入地理解这些专业核心课程。最后,实践环节。对于高职师范生而言,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技能强化训练应当是重中之重。实践课程应当尽可能地丰富且实用,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网络课件制作、教学资源搜集等,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有关的周边课程,如图像处理、摄影、网页设计等。

(二)建设学习社区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专门面向师范专业开设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将比较常用的优秀课程上传至校内网中,同时开设师生在线答疑与交互板块,让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展开良性活动,共同交流、进步,培养师范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其次,学校还应当在校内网专门设置现代教育技术专区,且由本专业的教师负责维护,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实现因材施教。另外,灵活运用微信群、QQ群等交流软件,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教育者则需要组织班级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表达出来,有利于教育者归纳总结存不足之处,促进师生共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高职院校需要与其他优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将优秀教师的讲课过程制作成案例视频,师范生可以自行学习,为其日后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三)搭建实践实习平台

经过调查研究可知,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业院校在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中都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实践较少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且在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教育资源。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整合资源,积极搭建实践实习平台,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具体实践中充分研读《标准》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大纲》,以其为依据组织实践实习。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依托校内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具体而言,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或社团组织实践活动[5]。例如,未来教师发展协会每个学期都针对师范生举行教师技能大赛,一方面,给师范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其展示自身教育技术能力,从而促进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其教育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使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伙伴们”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观点、技术、专长等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切实掌握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中应用的方法。除了搭建校内实践平台,高职院校还要通过加强与中小学校合作,建立相对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搭建实习平台。高职院校可定时组织师范生到周边中小学进行调查和见习,为师范生提供“亲历学校教育的实践”机会。同时,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师范生了解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尽量采取“导师带队、师生结合、合理配置、成组派遣”的集中实习方式。期间,教师应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中小学中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使其通过切身体验掌握相关教育技术,从而提升应用教育技术能力。通过搭建实践实习平台,教会学生教育技术“可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启用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的提出为高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促进力量,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单一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表达意见的机会,实现了生生、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一,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所展开的动态化评价,学生与教育者需要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记录自己的学习、教学过程,同时针对双方与自己的作品展开分析与反思。教育者需要组织学生共同建立学习成果数据库,将不同时期的评价结果上传至数据库,以此真实地反映出师生的进步情况。除此之外,教育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程内容来选定评价主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成果交流,各抒己见达到相互启发、优势互补的目的。过程评价内容包括课程学习情况、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表现等。第二,总结评价。毋庸置疑,总结评价是对高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所展开的最终评价,在单元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育者应当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展开总结性评价,学生既要书面考试又要上机操作。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学习态度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验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展开针对性地系统化训练。总之,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中,高职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也应随之提高,相关教育部门需要重视这一任务,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提高创造便利条件。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要积极践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原则,全面了解新时展赋予现代教育的新内涵,从细节处完善教育教育培养体系,引导高职师范生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内化为教育技术能力,为其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士品,邹霞,江铃.对高师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0):27-30.

[2]黄映玲.基于新课标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试验[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60-62.

[3]李文俊,张春虎.谈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体系建构[J].衡水学院学报,2015(7):58-59.

[4]乔贝弟,周宝东,乔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及教学应用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5):48-51.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范文5

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

1.计算机教育是我国教育方式的需要。

计算机教育不仅仅是普通的进行计算机运用知识教育,还应该积极的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并且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2.计算机教育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要求。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交互对话来进行学习。计算机教育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计算机不仅能够将图文声音以一种立体感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有效地增加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教师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可以提供充足的课前备课资料,充足教学有关的信息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初中以及高中学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渡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小学学校必须要认识到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进行改革,全面实施计算机教育。

1.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中小学校方对于计算机教育的重视不够。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小学校方对于计算机教育的不重视,国家的相关文件中对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以及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校方的忽视,在具体的操作中校方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计算机教育。尤其是在初中和高中学校,受中考和高考的影响,极大的缩小了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课程。其次,中小学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师资问题是教育中最为严重的,在很多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相对安排的课程也比较少,甚至有时还会被用来上其他的文化课程。并且很多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师不足,学校抽取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来教计算机。再有,设备上有很大的不足。很多中小学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在硬件设施方面有很大的不足,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计算机设备,那么这就导致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直接影响了中小学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有效措施。

初中高中学校要加大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不仅要合理的安排计算机课程,还应该为学生配备具有专业技术的计算机教师,以及充足的计算机,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教育环境。

(1)加大的计算机教育的重视。

中小学学校应该加大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积极的根据相关文件安排合理的计算机课程,并且明确计算机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在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师以及学校必须要加以重视,积极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2)加大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养。

中小学学校应该积极的聘请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并展开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素养,并且学校应该定期的安排计算机教师进修,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素养。对于高中计算机教师而言,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同时还应该提高教师教导学生的方法,促进高中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育对于中小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初中和高中,必须要积极的认识到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积极的对现行不足的计算机教育进行改革,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给中小学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教学环境。

作者:王红 单位:海门市证大中学

第二篇: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讨

1.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由学校课堂向家庭课堂延伸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1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46.3%;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60.1%,其中6一11岁的网民占7%;12一18岁的网民占47.2%。2010年,在家上网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显著增加,从”.2%提升至86.5%,家庭做为中小学教育的第二课堂,对中小学生计算机教育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中小学生计算机教育定位由实用性课程目标向创造性工具目标转变

随着计算机课向信息技术课的转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定位在不断变化。

(l)计算机的实用性课程目标:偏重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计算机的创造性工具目标:弱化对中小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计算机教育目标被重新定义为工具功能,即注重通过计算机这一工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热情和创新兴趣。

3.中小学计算机文化形态教育

计算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计算机应用把人脑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更多的去完成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创造和形成新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价值标准等文化观念。在计算机教育普及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应加大对学生计算机文化的教育,正确理解计算机在道德、文化、人性、科技等多方面的渗透。

4.计算机教育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l)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教学思维,实现计算机文化在自己领域内自己课堂上的有效渗透,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学习计算机技术,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课程管理:依据课程要求和教学目的,将计算机文化渗透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全过程。

(4)信息技术课程设置: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应用技能外,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的关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论

计算机课堂为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平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战略创新的发展模型,打开思维,主动创新,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着力点,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为抓手,以计算机教学为辅助手段,不断创新中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才能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力。

作者:田小鹏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碧玉初级中学

第三篇: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提高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微机的机型已从8位机为主要机型发展到以32位为主要机型,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是2-3年更新一种机型,机器的价格却大幅度降低。软件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这种计算机软硬件迅猛发展的大环境,大大促进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使得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近两年来,中小学的配机数量、机型、教师配备都有了令人可喜的改观,为开展计算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面对如此高的资金投入,如何提高计算机教育效益的问题已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深入、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新兴的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的矛盾,了解这些矛盾,并逐步解决这些矛盾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之前提。

一、开设计算机课的学校猛增与计算机教师供不应求的矛盾

面对迅猛发展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计算机教师供不应求,且有一定的流失。实践证明合格的计算机教师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得以发展,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证。没有合格的计算机教师,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就没有质量可谈。因此,在领导重视、设备具备、课时保证的前提下,教师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质量的关键。“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曾明确要求:教师培训一定要在配机之前。这样可避免先购机再培训所造成的机器搁置,甚至购了一种机器还没用,就面临淘汰的危险,这是很大的浪费,自然就没有效益可谈。为了教师培训有所遵循,国家教委已制订下发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对计算机学科教师、非计算机学科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培训目标,并据此编写了培训教材。但如何将培训工作层层落到实处目前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加大宣传落实的力度,更需要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明确任务和职责,以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法进行计算机教师的培训。

稳定教师队伍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方面。由于计算机学科不是必修课,计算机教师大部分是由其它学科改行而来的,这使计算机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师(如课时的计算、职称评定没有计算机系列等)。长此以往导致了一部分多年从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流失。对此国家教委在92年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已有明文规定,并在历次会议的讲话中加以强调,但至今在有些地方没有得到解决。随着计算机教师队伍的迅速扩大,在中小学职称评定中增加计算机学科系列已势在必行,这是稳定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教师不可能满足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普及进程的加快,计算机教师的培训、提高将成为计算机教育深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进行超前的工作。

二、计算机课列入课表与课程计划中没有计算机课时的矛盾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原来的只讲BASIC语言的课程模式向基础知识、基本应用和程序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组合的课程模式过渡。几年来,《纲要》对规范教学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改变了BASIC语言一统天下的计算机课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计算机课仍有很大的随意性,课时保证不了,有的只讲BASIC语言;有的只讲汉字处理、数据库等应用软件;有的在没有其它知识铺垫的情况下,只讲五笔字型等等。这种教学内容随意、课时随意、讲法随意的做法使学生受益少、兴趣小,机器的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不高,当然没有高效益可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计算机学科发展历史短,各方面不规范、不成熟;二是受认识程度、设备、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平衡;三是不是必修课,在课程计划中没有计算机课的课时,在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中挂不上号,当然多学、少学没人干涉;四是受考试指挥棒的指挥,计算机课没有评估考核。尽管无论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都已耳闻目睹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发展之迅猛,应用之广泛,但都不得不因升学不考而忍痛割爱。这种状况与社会上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形成很大的反差。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中失去了现代人最应具备的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计算机课程是目前中小学实施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渠道,保证课时是上好计算机课的基本前进。从我省课时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中可以看出,配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都将计算机课列入课表作为必修课开设,但课程计划中却没有计算机课课时,这是一个矛盾。虽然目前无机少机学校很多,但这些学校也应程度不同的开设计算机课,因此应考虑将计算机课列入课程计划给予一定的课时,并逐步建立考核和评估制度。这对已经开课的学校可促其规范发展、提高效益;对没开课的学校也可促其创造条件开课。

三、辅助教学亟待发展与质量高的辅助教学软件少的矛盾

辅助教学作为计算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它的应用和推广将大大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效益。目前,软件市场上CAI软件琳琅满目,但销售的教学软件大部分是习题集、单元练习、同步训练等书籍的照搬,这种应试教育的软件面孔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激不起太大的兴趣,体现不了辅助教学的特点和优点。而配合大纲、教材适用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辅助教学特点的高水平的辅助教学软件较少。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应用最多的方面,它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高中小学计算机的利用率,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手段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将有利于发挥计算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服务。因此下大力气研究辅助教学的开展,将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的重要方面,也是最难的一方面。

四、计算机教研课题多与计算机教研网络没形成的矛盾

计算机教育包括计算机学科教学、辅助教学、辅助管理三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都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研究课题。由于计算机科学和软硬件技术大环境的不断发展,新东西层出穷,使得学校计算机教育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都处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发展中,这就使计算机教研工作具有不同于传统学科的许多特点:计算机教研面广,知识密度大,新的课题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大纲、教材不稳定,这些都给教研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就必须加强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力度,探讨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国家与各省市之间的教研网络已经形成,但各省与地、市、县级的教研网络还没有形成,个别地市配有专职计算机教研员,少数地市配有兼职计算机教研员,这种状况显然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顾及计算机教育的研究。另外关系没有理顺,各地市主管计算机教研工作有的是教研部门,有的是电教部门,这对教研工作的协调、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教研网络的现状,与计算机教育面临的任务和众多的教研课题不相适应。

对于理顺计算机教育的关系,国家教委已就基教司、人事司、师范司、财务司、条件装配司、电教办等单位在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方面的分工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基教司负责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制定发展规划,编制教学大纲,对教材和教育软件的审定等工作。中小学计算机教研工作属于基教司管辖范畴,理应归口于教研部门,但现在各地各行其是,给教研工作的畅通带来一定的困难。理顺关系,逐步逐级配好教研员,并开展有成效的教研工作,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的重要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加速中小学计算机教研网络的形成,避免计算机教育发展中的盲目性,使计算机教育沿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上述这些矛盾的解决不是单方面努力所能奏效的,只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形成合力,才能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不断提高效益,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四篇: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微机的机型已从8位机为主要机型发展到以32位为主要机型,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是2-3年更新一种机型,机器的价格却大幅度降低。软件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这种计算机软硬件迅猛发展的大环境,大大促进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使得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近两年来,中小学的配机数量、机型、教师配备都有了令人可喜的改观,为开展计算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面对如此高的资金投入,如何提高计算机教育效益的问题已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深入、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新兴的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的矛盾,了解这些矛盾,并逐步解决这些矛盾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之前提。

一、开设计算机课的学校猛增与计算机教师供不应求的矛盾

面对迅猛发展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计算机教师供不应求,且有一定的流失。实践证明合格的计算机教师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得以发展,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证。没有合格的计算机教师,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就没有质量可谈。因此,在领导重视、设备具备、课时保证的前提下,教师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质量的关键。“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曾明确要求:教师培训一定要在配机之前。这样可避免先购机再培训所造成的机器搁置,甚至购了一种机器还没用,就面临淘汰的危险,这是很大的浪费,自然就没有效益可谈。为了教师培训有所遵循,国家教委已制订下发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对计算机学科教师、非计算机学科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培训目标,并据此编写了培训教材。但如何将培训工作层层落到实处目前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加大宣传落实的力度,更需要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明确任务和职责,以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法进行计算机教师的培训。

稳定教师队伍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方面。由于计算机学科不是必修课,计算机教师大部分是由其它学科改行而来的,这使计算机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师(如课时的计算、职称评定没有计算机系列等)。长此以往导致了一部分多年从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流失。对此国家教委在92年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已有明文规定,并在历次会议的讲话中加以强调,但至今在有些地方没有得到解决。随着计算机教师队伍的迅速扩大,在中小学职称评定中增加计算机学科系列已势在必行,这是稳定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教师不可能满足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普及进程的加快,计算机教师的培训、提高将成为计算机教育深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进行超前的工作。

二、计算机课列入课表与课程计划中没有计算机课时的矛盾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原来的只讲BASIC语言的课程模式向基础知识、基本应用和程序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组合的课程模式过渡。几年来,《纲要》对规范教学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改变了BASIC语言一统天下的计算机课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计算机课仍有很大的随意性,课时保证不了,有的只讲BASIC语言;有的只讲汉字处理、数据库等应用软件;有的在没有其它知识铺垫的情况下,只讲五笔字型等等。这种教学内容随意、课时随意、讲法随意的做法使学生受益少、兴趣小,机器的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不高,当然没有高效益可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计算机学科发展历史短,各方面不规范、不成熟;二是受认识程度、设备、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平衡;三是不是必修课,在课程计划中没有计算机课的课时,在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中挂不上号,当然多学、少学没人干涉;四是受考试指挥棒的指挥,计算机课没有评估考核。尽管无论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都已耳闻目睹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发展之迅猛,应用之广泛,但都不得不因升学不考而忍痛割爱。这种状况与社会上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形成很大的反差。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中失去了现代人最应具备的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计算机课程是目前中小学实施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渠道,保证课时是上好计算机课的基本前进。从我省课时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中可以看出,配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都将计算机课列入课表作为必修课开设,但课程计划中却没有计算机课课时,这是一个矛盾。虽然目前无机少机学校很多,但这些学校也应程度不同的开设计算机课,因此应考虑将计算机课列入课程计划给予一定的课时,并逐步建立考核和评估制度。这对已经开课的学校可促其规范发展、提高效益;对没开课的学校也可促其创造条件开课。

三、辅助教学亟待发展与质量高的辅助教学软件少的矛盾

辅助教学作为计算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它的应用和推广将大大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效益。目前,软件市场上CAI软件琳琅满目,但销售的教学软件大部分是习题集、单元练习、同步训练等书籍的照搬,这种应试教育的软件面孔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激不起太大的兴趣,体现不了辅助教学的特点和优点。而配合大纲、教材适用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辅助教学特点的高水平的辅助教学软件较少。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应用最多的方面,它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高中小学计算机的利用率,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手段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将有利于发挥计算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服务。因此下大力气研究辅助教学的开展,将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的重要方面,也是最难的一方面。

四、计算机教研课题多与计算机教研网络没形成的矛盾

计算机教育包括计算机学科教学、辅助教学、辅助管理三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都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研究课题。由于计算机科学和软硬件技术大环境的不断发展,新东西层出穷,使得学校计算机教育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都处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发展中,这就使计算机教研工作具有不同于传统学科的许多特点:计算机教研面广,知识密度大,新的课题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大纲、教材不稳定,这些都给教研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就必须加强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力度,探讨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国家与各省市之间的教研网络已经形成,但各省与地、市、县级的教研网络还没有形成,个别地市配有专职计算机教研员,少数地市配有兼职计算机教研员,这种状况显然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顾及计算机教育的研究。另外关系没有理顺,各地市主管计算机教研工作有的是教研部门,有的是电教部门,这对教研工作的协调、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教研网络的现状,与计算机教育面临的任务和众多的教研课题不相适应。

对于理顺计算机教育的关系,国家教委已就基教司、人事司、师范司、财务司、条件装配司、电教办等单位在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方面的分工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基教司负责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制定发展规划,编制教学大纲,对教材和教育软件的审定等工作。中小学计算机教研工作属于基教司管辖范畴,理应归口于教研部门,但现在各地各行其是,给教研工作的畅通带来一定的困难。理顺关系,逐步逐级配好教研员,并开展有成效的教研工作,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的重要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加速中小学计算机教研网络的形成,避免计算机教育发展中的盲目性,使计算机教育沿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上述这些矛盾的解决不是单方面努力所能奏效的,只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形成合力,才能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不断提高效益,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五篇: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发展

[摘要]目前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其教育效果,主要问题在于不断更新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如果计算机课程不与之同步改革及发展,其教育效果则无法实现与时代的同步。本文首先针对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当前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最后针对其改革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能够对有效提升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的质量与水平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发展

计算机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加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变革,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几乎所有行业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因此中小学基础教育对计算机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只有探寻新时期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方法及模式,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发挥,实现对中小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稳定提升。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一直是与时代同步的任务,而且中小学生在接收学校教育之前,大部分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技术和操作,可以说这些已经与计算机有过接触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在中小学教育之前,还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都与计算机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除了在课堂上接收计算机的操作学习与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与计算机的联系更为密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中小学生塑造出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技巧,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只有针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形势实施一定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有效提升。

二、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一)缺少与实践教学的密切关联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仅仅以大量的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缺少实质性的能够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实践教学,必然会无法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教学,而这些理论内容往往缺少与实践操作的密切相关性,使理论在操作中的实践价值较低,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没有针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展开,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极大的影响了中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不足

计算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不断发展的功能,要实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制定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动态性课程计划是必要的,只有将课程与技术发展动态性连接起来,才能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的动态性不足,主要是由教师对教材的调整能力较弱决定的,由于缺少能够实施动态性的课程规划,学生接收的计算机教育也往往无法实现与时代技术的同步更新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利于差异性教学

计算机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仍然是极不均等的,有的学生偏爱计算机操作,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充满着兴趣与开发欲望,这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较高,但对于教学课程的兴趣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兴趣上相对较低,但对于教育所学课程也能够均衡接收,这些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学生无法在当前统一的课程安排模式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策略

(一)创新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课程的创新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课程安排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步。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缺少创新性,大部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因此要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就必然能够与技术的创新同步,实施一定的课程创新。例如在学习基本软件的操作时,学生应当得到一定的自主性选择空间,在软件操作上不必以过于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实践行为,而是给以足够的自由发挥机会,以布置一个特定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寻找解决的途径,不同学生寻求的不同解决途径,将会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手段。此外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动态性教学课程的创新也是极为必要的,对学生布置的实践操作或课后练习任务可设置为两个或几个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计算机使用习惯进行自主选择,既保留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又能够为学生提供选择适合自身计算机实践练习需求的机会。

(二)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

在网络化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的功能得以更大发挥,如果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不能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其教学效果也必然是无法完善的。根据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对课程本身设计安排的习惯,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使之能够多元化发展,将能够与计算机能力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对象,必然能够使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实现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推动。例如运用网络化手段开拓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学习与影响下,实现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更具实践性的能力。

(三)提高与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

计算机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具有极大关联,教师应当通过互动性手段为学生实施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者的角色,而非被教育者的角色。例如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开发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及时提出个人的见解,最终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计算机课程设置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产物,计算机技术有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对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也只有根据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课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技术密切相关,使中小学接收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具有实质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鑫.论计算机教育与创新教育[J].才智,2015,25:186.

[2]李冰.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思考[J].才智,2015,27:105.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范文6

提升医学教育水平,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是我国在改革不断深化新时期下的重要课题。研究比较中美医学院校建制、医学教育体系构成、医学生培养环节以及医学人文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对我国医学教育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疗的整体水平提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医学教育;医学院校;中美比较;诊断;治疗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大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学教育的探讨也倍受重视和关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经验,培养具备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有利于我国医疗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代表,近两年,笔者通过走访留学生、查阅文献,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学院、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等医学院校进行交流访学,对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有了深入认识。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高等医学教育在建制、教育体系构成、医学生培养环节以及医学人文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期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有所借鉴和启示。

1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与分析

1.1中美医学院校的体制存在差别

中美医学院校在建设、筹资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现有医学院127所,其中州立76所,私立51所,而我国医学院校均由政府建设。美国医学院校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有偿服务、研究经费、政府拨款和校友捐赠等,筹资能力较强,而政府拨款则是我国医学院校较为主要且单一的经费来源。美国医学院校的质量评估主要由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高等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进行,联邦和州政府通过教育拨款和科研资助等形式对各医学院校略加影响,我国医学院校由政府统一领导,全国实行基本一致的学制和课程[1]。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中美医学院校在办学性质和宗旨上存在本质差异。美国医学院校实行“精英教育”,旨在提高医学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调整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灵活性。我国医学院校推行“大众化”教育,旨在在较短周期内培养能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但受制于院校隶属关系的差别,或由于区域间的政策差异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衡,较容易导致不同医学院校间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出现差异。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差异从根本上是由中美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适应了本国国情。

1.2中美医学教育体系存在差别

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较为完整性,通常由“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部分组成。其医学教育起点较高,报考考生须完成4年大学本科学习且修过医学预科教育课程,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后才能就读。美国医学院校教学大纲为4年制,成绩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medicaldoctor,M.D.)学位。M.D.的学习课程与医师执照考试挂勾,学生在前2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结束后要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一部分,后2年进入教学医院,临床课程、见习和实习结合在一起,结束后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二部分,合格后才具有申请住院医生的资格。M.D.毕业后须经过年限不等的培训(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等),完成执照考试的第三部分后方可获得行医执照。美国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法律规定医生须接受知识更新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准更新执照[2]。相比之下,历史原因造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院校医学教育”的学制和培养模式较为复杂,主要有五年制临床本科、八年制本硕博一贯制、三年制临床型或科研型硕士、三年科研型博士等。“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较为薄弱松散,我国的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工作1年以上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硕士、博士在读期间只要有单位挂靠,也可以申请考试,通过后即可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医学教育体系所导致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差别较为明显。美国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要求所有具备行医执照的医生都有在大型教学医院的从业经历,保证了医生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临床功底和较为一致的专业水准。对基础科研感兴趣的医学生在校期间还可申请攻读生物医学哲学博士学位(philosophiaedoc-tor,Ph.D.),毕业获得M.D.和Ph.D.的双学位。双学位博士除了临床知识学习和实习以外,还需要在实验室接受长时间的基础科研训练,发表一定质量的科研论文后才能获得学位[3]。相比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现阶段通常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且不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水平差别较大。在研究生层面,由于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阶段进行科研的同时,往往不能兼顾临床技能的训练,毕业后存在到了临床“不会看病”的问题,而专业型研究生虽然临床技能娴熟,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培训,创新能力难以提升。

1.3中美医学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存在差异

首先,中美医学院校的生源存在差异。如前文所述,美国医学院学生的入学条件严苛,只有成绩拔尖、素质全面的本科毕业生才能通过,相当于研究生教育。从医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学医前就接受了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训练,并选修了医学相关课程,保证了在进入医学院后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可以说,在美国上医学院绝非一时冲动的想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学生的稳定性和成熟度也更好。相比而言,我国的医学院校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由于每年招生数量较多,竞争不太激烈。尤其在近年,医学院校报考人数还有逐年下滑的趋势。对于我国的医学生来说,多数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于未来职业的认识度和责任感并无感性认识,以致在今后求学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失去耐心和热情。其次,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存在差别。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医学教育将基础课程进行学科间交叉整合并集中安排授课,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更能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客观、整体地学习和思考,知识体系搭建得更为牢固。美国医学教育还注重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的联系,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密切联系临床,在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知识。临床实习时,科目设置除“内、外、妇、儿”等常规科目外,还设置了急诊医学、老年医学和家庭社会医学等科目,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4]。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基本框架仍然遵循着基础、临床、实习的“三部曲”,三个阶段过分明确和独立,加之学科界限明显,把完整的人体和生命现象人为地割裂,医学生在学习过程感觉较为枯燥,也难以对医学体系形成综合、整体的认识。再者,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设定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高等教育一方面强调培养在高校或医院中兼具基础性与临床性的专门医学人才,另一方面强调培养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和传播知识的医教人员,目标设定较为清晰,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5]。我国医学生培养的目标较为模糊,按教学目标要求,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应该具备较为基本的临床技能,但实际情况却无法满足医院需求,促使毕业生纷纷考研。而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学业培养本科化,课程设置专业化,过于强调专业性的学习训练,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不足。部分医院的专业培养并未能融入临床实践,甚至有些学生仅会做课题写文章而与临床脱节较严重,导致临床能力较差。此外,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院较早开展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我国医学院校,受制于发展水平和经费投入等客观条件限制,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美国医学院校中已普及“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PBL)”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BL)”等教育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有所裨益[6]。我国的医学院校现阶段仍然维持传统学科型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灌输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得我国培养的医学生多是会考试的学生,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中美医学院校在学业考核方面存在差异。美国每个医学院都自主建立了考核体系,除了对读写综合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和标准化病人的评估,还需要评估学生对医学道德、医疗法规以及循证医学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此外,还要评估学生对待病人的耐心程度和紧急状态下对病人处置等能力[7]。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考评通常是考多评少,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核为主,考核方法也较单一。此外,对医疗法规、医德人文等方面则较少考评,使得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得不对这部分内容重新补课。

1.4中美社会医学人文品质的差异

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差异,以及两国文化经济等国情方面的不同,直接反映在两国医学生在能力、个性、气质等方面。美国医学生交流能力强,无论是同患者交流和与同事交往,都能够从容应对、侃侃而谈。讨论问题时,美国医学生常能提出不同见解,能够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论。在课题研究进展汇报时,即便是进展不多或者不顺利,往往也能娓娓道来。我国的医学生大多生涩腼腆,交流和沟通能力有所欠缺,和病人接触时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专业性和信任感。在学术场合,我国医学生提问和发言也不够积极,反映出学生在校时这方面能力较少接受训练。美国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愿强烈。在美国院校的实验室,假期经常可以见到高中生来见习实验技术并参与学术活动。由于学生较早接触科研活动,创新的理念也较为超前,使得他们与我国的同龄学生相比思维更活跃,求知欲和创新欲也更强。我国医学生通常接触科研较晚,往往在研究生阶段才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不少医学生把临床和科研对立起来,对科研活动疲于应付,实用主义明显,创新的动力和后劲都明显不足。美国医学生职业远景明晰,加之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入职后享有的丰厚薪酬和崇高的社会地位都使得医学生精益求精、发奋学习,而我国的医学生临近毕业时往往境况较为窘迫,为寻找工作或升学等大费周折,养家糊口颇有压力,难以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业务中去。

2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不难发现中美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与差异。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方面。

2.1改革医学院校体制,完善医学教育结构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改革深化的机遇下,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应当体现出向“政府宏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鼓励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模式转变,从宏观上推动医学院校质量提升,突显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医学教育体系结构不均衡、不完善,一使得医学院校在有限的时间内负担了过重的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教育体制,在加强和规范医学院校教育;二是在缺乏完善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情况下,使得医务人员过早地专业化、专科化,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和完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2.2明确医学教育目标,优化医学生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实际上是短时期内的高度专业化教育,虽在较短时期内缓解了医疗资源短缺的状况,但却影响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对医学生兴趣潜能的培养。因此,我们亟需探索和设定适应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目标,适当简化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并提高医学生相关待遇。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明确不同年制、不同学制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让医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职业道路。

2.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

在医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秉承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应当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培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应当鼓励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环境。应当及时升级教学硬件,引进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方式进行教学、训练和考核。应当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推广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培养医学生的社会医学能力,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教育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喜的是,近年来全国医学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汲取、总结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后,我们能够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体系,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凌保东.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33-35.

[2]吴春丽,RichardS.BaeMD.美国医学教育体系运行简述[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676-680.

[3]朱洪英.美国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207-2208.

[4]丑赛,赵峻,杨萍.浅谈美国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反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0):1440-1442.

[5]周蓝波,周国平.美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470-473.

[6]刘隽,赵周彦,舒静.新一轮技术变革中的美国医学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6):107-114.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1引言

1989年由来自美国等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的《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的六个协议中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协议”,是加入其他相关协议的门槛和基础。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我国工程教育认证采用基于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的认证标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的核心是实现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国内院校若想抓住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机,真正使自己的工科教育达到“双一流”水平,必然要与国际接轨,参照《华盛顿协议》规定的各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通过认证的院校,其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将得到协议其他成员认可,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将享有与该国毕业生同等的待遇。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大学数学类课程的要求及我校现状

2.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大学数学类课程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对学生的12条毕业要求,其中前两条“工程知识”“问题分析”都提到: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由此可见,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开设的课程能够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这就要求数学以及自然科学类课程学分不能低于总学分的15%。

2.2当前我校数学类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数学课程的课时不够。河南工程学院是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标准要求,我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比例,专业课的教学和各项实训占比不断攀升,与此对应部分基础理论课时相应缩减,以高等数学为例,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6个学分的要求,在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被压缩为5个学分,在整体毕业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数学类课程课时相对不足。其次,教材应用性不强。我校数学类课程采用的教材均为部级规划教材,教材逻辑性强、应用性欠缺,而工程教育认证恰恰强调的是教学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实际教学中偏重的却是传授知识,强调知识结构的严谨性,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讲授甚少,甚至不讲,且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不注重区别对待。再次,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传统教学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信息交流的方式是一种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截至目前,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刚刚启动,“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还未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普及。最后,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正是由于大学数学教材的逻辑性强,知识本身缺乏趣味性,再加上没有一种有效的互动模式,割裂了教与学的联系,学生兴趣不足,时间一长,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以高等数学为例,我校近三年来,理工科高等数学卷面不及格率普遍在13%左右,远高于大学英语、计算机类课程。

3我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3.1夯实数学基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对于工科学生,数学类课程中繁琐的证明和推导过程可以略去,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教学必须加强[3]。数学的推理完全依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不清楚,很多内容根本就学不懂,也掌握不了基本方法,那就更谈不上正确的应用了。因此必须要求学生清楚透彻地理解基本概念,而不能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另一方面,大学数学类的课程开设对象为大一、大二学生,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表面上,在课后复习时也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对于作业,也都是忙于应付,对不会做的题目也没有深入思考,要么参考一些解题资料,要么参照教材类似题目“照葫芦画瓢”。一旦遇到考试,学生都会反映数学难,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因此,在讲解工科数学类课程时,应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夯实基础。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的,带领学生主动去学,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的方式、方法。以高等数学为例,微分这一节内容往往是学生公认的难点,学生对“微分”等概念的理解含混不清。那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不妨先引入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加以说明,通过例子,学生就会发现微分实际上就是函数值增量的线性组合部分,微分等于导数乘上自变量的改变量,十分简单。

3.2以数学建模和开放性实验为抓手,强化工程教育导向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恰恰符合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我校先后出台了《河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河南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逐步形成了诸如“数学建模”等一批在校内或省内有影响、有示范作用的学科竞赛品牌,激发了学生主动创新的兴趣,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落实落地。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数量、层次及参赛学生的获奖数量、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效。2016年以来,我校在数学建模、“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91项,其中部级奖励35项。以2017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例,我校来自11个院部53队159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共获得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省一等奖35项,获奖质量、比例和高层次奖项数量等指标综合排名位居河南省高校首位。另外,学校也出台了《河南工程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旨在积极鼓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主学习平台。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开放实验室成果展,其中数学类开放实验项目立项28项,学生参与人数达400人次,学生参与数学实验发表科研论文3篇,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开放性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对一些较为抽象的定理有了直观的几何解释,同时也搭建了数学知识运用与专业应用的桥梁。再反观前面列出的我校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兴趣不高的问题,可以在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数理统计等课程时,在课时分配上适当增加些常见数学软件诸如MATLAB、SPSS的实训课程,主要涉及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初步、复杂数学问题的MAT-LAB求解、散乱数据拟合等内容,甚至可以提前将本专业的个别经典例子提前以实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此举既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大一、大二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4]。

3.3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大学数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5]。例如结绳记事,这种用简单的方式来表示复杂事物的举动,也是基于人类在早期认识中就有的一种十分自然的观念对比,早期的数学思想,是与人类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知道结绳记事虽然还不能说是懂得了抽象的数,但它为人类能进一步得到抽象的数提供了科学的思路,是往后对数进行研究的重要起点,我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形成了十进制,到了商代已经有了完整的十进制体系,以后就一直沿用。自然地,运算就应运而生,运算离不了加减乘除,除不尽而造成了分数的产生,减不了便产生负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正负数加减法的国家,并且很快应用到解方程中。另外,几何学在我国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思想萌芽,考古发现,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有用1~8个圆点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和分正方形为100个小正方形的图案,半坡遗址的房屋基址都是圆形和方形。为了画圆作方,确定平直,人们还创造了规、矩、准、绳等作图与测量工具。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内容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先的智慧,摒弃崇洋媚外的心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在时代和社会发展中吸取营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传承祖先文化。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要积极思考和挖掘所承担课程中的育人功能和思政元素,避免生搬硬套,并通过言传身教、课程教学规范等途径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

4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大学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给出了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三点建议。2019年,学校将适时启动部分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希望通过这些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再加上我校对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以及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一定能够切实提高专业建设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工程教育认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通力协作。作为一个工科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质量的高低,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马亲民,王晓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研究[J].教育教论坛,2018(16):251-253.

[2]王国强,郑中团,张居丽.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C].第三届教育与管理国际会议(ICEMS2018),2018:397-401.

[3]张军智.浅谈高等数学基础在工程基础教育上的重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8.

[4]杨淑伶,金朝永,王振友,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大学数学微课的实践[J].教育观察,2018,7(17):74-76.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范文8

一、明确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概念

根据美术教育中对基础认识的需要,结合2009年版《辞海》,“基础”意为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根本。如:基础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美术作为一种“纯”艺术,是一种造型“视觉艺术”,通过材料制作有情感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构成有形的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等。美术基础广义范畴即包括知识的传达和技能,更多的是指形体的塑造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人之所以为人,是不同于动物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基础所指的根本已成就,因此体现本质性的基础教育是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现与引导。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与系统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缺少开放、包容与梳理,艺术演进的过程、观念、方法常常被遮蔽,形成单一、狭隘的应试美术基础。我们所处的时代体现在“世界被把握为图像”,面对视觉空前富裕和充满张力的“图像时代”,美术基础教育也应不断地得到补充和重新认识。这样看来,美术基础教育是基于视觉材料与手段过程中对思维方式、创新心灵的发现与引导,而不是程式灌输什么、塑造什么、夯实什么……

二、关于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美术基础教育现状堪忧,高考“美术基础”试题几十年不变。一方面,很多学生与家长觉得学美术或设计便于就业,或被名家作品高价拍卖效应的功利性迷惑,结果出现了盲目跟风;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很多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鼓励学生学习美术,很多美术感觉较弱但文化课成绩还可以的考生为了确保能够考上大学而去学美术,很多对美术没什么兴趣,学习美术成为急功近利的升学“捷径”。由于高考的捆绑,考什么练什么,考前产业遍地开花,畸形儿“魔鬼式”强化培训层出不穷。例如,针对素描头像考试科目的训练,五官分解如同机器生产的流水线,而对于色彩明暗与关系的把握,如同数学公式般的教条背诵,成千上万的人画着一种相同面貌的素描、色彩,考前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灌输式、强迫式教育,固化素描、色彩的“扎实”,局限于可以量化的结构、透视、比例、质感等,对对象观察、认知以及造型观念、造型方法则缺乏体悟而远离艺术的本质。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大多是重复相同的生产流水线,仍以写实性训练为主的素描、色彩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继续概念化、模式化的,被动的操作方式,仍然偏重工匠式制作技能的训练,可能性、创造性在课堂“格式化”的技法磨炼“基本功”中耗尽,导致模仿套用,投机取巧,艺术思维也陷入这种可把握的、程式的泥沼中,作品大都似曾相识,要么像老师,要么像国内外某种已有的风格。

三、深化高校美术基础教育机理

高校美术基础课程属于专业教育,是一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过程,往往无法预期结果,其核心就是提供开放的平台以导引、保持艺术直觉,还要与时俱进“对重要公共话题的敏感、迅速表达能力和道德勇气的综合素质”。

(一)基础的基础

兴趣与爱好对美术来说是基础,首先,成长背景与天赋是不能回避的研究对象,人生而平等却各有其不同的视觉敏锐禀赋,许多人生命走到尽头也没有发现或发挥这一面;其次,家庭背景教育、社会风俗文化、传统文化基因也是艺术人才基础的基础,后天艺术培养与努力是在兴趣、爱好的自觉基础上的彰显,从这个意义上“艺术是不能教”的。

(二)开放的定位

基础不仅是再现性的素描与色彩练习,注重视觉材料、形态的理解、把握与细腻丰富的情感相结合,强调直觉对信息的整体加工和理性的领悟力相协调的特征,把握艺术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当代艺术视艺术为“人人都能从事的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真正得到治疗和发展的基础,是科学、技术、职业和日常工作实现进步并深化的基础”。由此,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就应思考将人格完善、人性解放、智能成长等因素纳入其中,并进行更深维度的考虑,如视觉直觉保持,个性认知表述,发现不确定性与可能性……

(三)基础的深化

对进入高校的学生情况进行归类性引导,不能搞一刀切。形成基础阶段性过程:开始阶段可以形式多样地自由发挥,发现优点,过程阶段为扬长避短做准备(交流、认识、理解、消化、倾向显现的把握),结果阶段是表现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从而有一个不同于高考应试基础的开始。第一,美术基础教育首先是通过感知与操作训练来认识和理解对象的;其次,造型要素有更加广阔的制作、组织、表现方式与手段的运用。扩大教学的知识面,突破简单的、固有的、封闭的再现与模仿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相应的思想和情感。以素描为例,对造型要素的点、线、面、体、肌理以及材料的认识,这比一味写生或死记硬背结构、透视、比例更加符合艺术原理。如对于线条在形态属性、情感属性以及艺术属性演绎的认识等。第二,学习丰富的造型原理、方法。认识基础绘画中表现取向上可以是对象也可以是画面文本等,理顺画面表现的着力点,研究造型因素相互影响及作用关系,综合运用这些关系去解释、表达、体现特定艺术内容。从形态到观念有太多的方法手段与内涵,如写实的、写意意象与意向的表现性、设计性等。第三,熟悉并运用相关的审美法则。有意识提炼、丰富形式美法则并灵活运用,了解不同造型艺术的表现特点,丰富表达的手段。增强对色彩、线条、质感、形状、结构和空间等视觉元素及架构的敏感与审美过程的觉悟,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而以无法为法更是一种超越性的创造。第四,丰富美术基础教育途径与手段。开展形式多样,拓展专业视野,加强文化内涵的课程。利用好高校美术教育中现有的艺术考察、展览观摩、外出写生、创意竞赛等教学活动。通过对艺术考古、美术批评、历史及哲学方面,国学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开阔学生视野,从石窟艺术、寺观佛像壁画、古代建筑、民间美术、书法碑碣、民间戏剧等造型中体会民族文化艺术造型特征。第五,通过美术基础教育培养、拓展学生的艺术方向性能力。引领其对生活中不同的艺术创作、影视影像及美术作品等审美载体的思考与理解,要极其重视当代全球化与数字化的社会现实中与图像、符号等相关的新媒体艺术材料的基础性认识。基础美术教育仍然是“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进行“因势利导”的针对性课程的设置及引导。避免亦步亦趋的“风格”“帮派”与急功近利的符号化的标签,透过浮华的“当代艺术圈”或热闹的拍卖市场,从中看到学生美术基础的倾向性,再因材施教,形成针对性与开放性的美术基础教学模式。

四、当代艺术视野与格局的需求

当代艺术表达已经步入日常生活化、社会化以及传播性的多元途径。美术基础教学中更应关注不脱离时代、环境、媒介与材料以及与诸多因素关联的可能性问题,当代艺术所主张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肯定一种可能性的价值观与社会学价值导向,因为可能性有更多的可持续性、探索性、创新性,基础美术教育就可以在梳理、思考、自我摸索与艺术史式的导引中渐进(甚至是淘汰)进行,到高年级的学生会延续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系统,艺术的本质性特征就在其中体现,而不是一刀切、强扭到毕业,以一纸文凭进入职业领域。我们的学院美术教育是传授美术知识与创作经验而承担文化传承的职责。中国当下的美术学院大多持守精英教育的观念,即“创造型”(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系统的美术史继承、美术创新与应用并置。当前美术运行体系是一种知识体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学院教育与艺术家个人艺术创作的共生关系,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中,当代艺术应呈现出多元的绘画传承与衍变。应依托丰厚传统文化资源与转型时期社会、文化与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多元性内涵,形成对当下自然、社会与人的心灵景观转换为艺术创作作品而具有启发性、可能性的阐述、解读、呈现,生发个性独特的艺术情感与观念,折射社会生活、生存经验、价值取向以及责任感的诸多方面,发现艺术创造魅力。

五、结语

我们越来越看到“观念的更迭,技术的转换,多元价值观和自由创造精神,在当代文化中有不可或缺的普世性”。基于此,美术基础教育的过程、方式与表达都是多元的,而要形成符合艺术规律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传媒文化、社会与自然环境充分了解,通过艺术实践摸索、沉淀获得经验并应用到相关创作过程或领域里,克服无关联性的语言技巧,才有可能超越因循相袭,发现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新方法,形成与素质、专业、能力以及价值融合的开放性艺术教育格局。

作者:巫大军 邓丽娟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美术基础教育之思考

首先就是要准确定位,高职院校中美术公共课既要区别于本科教育,又要有异于传统美术院校的培养模式,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方向,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来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美术学习,用艺术的语言表达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同时也丰富个人情感世界。有丰富情感的人,对别人会有同情心与爱,对社会有责任感,能宽以待人。对自己会树立高尚的追求和理想,并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美育能培养坚强的意志,润泽纯美的心灵,鼓舞执著的追求。使人知难而进,不断进取。精神世界的充实及健康的心理素质,会令人全身洋溢着自信的气质。并乐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追求,在物质世界里奉献。其次要求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理论讲授方面,由于美术专业学生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和教学时数的差别,教师不应按照美术专业院校的教学那样注重史论的系统性,而是要有选择性地注重经典美术作品的讲解。大多数同学都存在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好奇心。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想知道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在具体的讲授内容方面应注重经典艺术作品的选择。在解读的过程中,除要有一定的学术性外,更应该注重对艺术家生平、趣事、艺术经历、成长过程等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的讲解。这就要求教师更应该把备课经历投入到相对“较小的视野中”,能够把一位大师当作一个专题进行讲授,甚至是一件作品作为专题来讲授,无需过多的重视史论的系统性。第三,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室里,而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同学们面对艺术品原作。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校址主要集中在城市,各地大都具有一定规模的美术馆或是博物馆。加之,国家已经免费开放了博物馆和省级以上的美术馆。这就为我们这种教学设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教师应在展品的内容与时代性方面,有选择定期地带领学生去参观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与他们实际生活比较接近的展览。博物馆、美术馆的整体氛围与感受,必将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精神世界。艺术作品原作的视觉冲击力将会更大程度的感染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将会使其审美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并提高其审美能力。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让高雅艺术能够走进他们的生活,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教师应培养学生经常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的习惯,长此下去必将对学生未来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产生很大的导向作用。最后要注意的是美术基础教育不能脱离人文背景。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都离不开一种背景。

具体一点地讲,美术基础教育,不仅是对于美育能力的培养训练,更是对美术修养、艺术思维的培养训练,两者互为补充。然而就目前的美术基础教育而言,则相对缺乏对于美术修养、美术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反而过多地偏重于应试技能的训练,这样使得学生们的艺术思维能力滞后,对将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总之,在高职院校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除了在学校进行美术基础教育,其实我们身边的居住环境对我们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加强城市环境设施,小区绿化,社区小品,广场雕塑,主题公园等。这些因素都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特征,也反映着市民的精神面貌,并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这些城市文化对市民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要让人们明白,艺术就在生活中。21世纪是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通过美术基础教育,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与时俱进,为跨出坚定的时代步伐做好准备。假如我们社会各界都能不遗余力,努力达成共识,那么全体民族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艺术复兴终将梦想成真。

作者:张静 向耘郎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关于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建立导师制的重要性

摘要: 美术课程的基础教育是教学的根本,是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展开,美术教育观念意识需要改变;教师综合素质需优化和培养;基础课教学应建立导师制度。本文通过以上几点分析从高校美术基础发展教育观念等方面提出有效实用的对策。

关键词: 美术教育;基础课;改革;导师制;观念意识;素质优化

0引言

现今我国艺术文化与经济快速发展为美术人才早就了巨大的就业市场和创业机会。现在社会需要着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美术人才。从各个美术高校情况来分析来:学生入学数量逐年增多,但具备高水平美术能力的学生却逐年萎缩;他们在意识上往往轻基础课程素描和色彩。重专业油画或国画;从学习美术到进入大学,基础课的训练时间相对集中,基本常识和专业知识面接触相对狭隘、针对以上情况,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便成为一个关键点。

1美术基础教学中观念需要转变

现在高等院校在美术专业设置里基础课的训练中还都没有固定的模式方向,在教学内容上都要求能够体现写实、具象、发散的相关训练内容。在加强创造性思维与形象思维训练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前期实践证明有效的训练方法。我们必须清楚的明白和认识作为基础训练,不单单是美术初学者跨入大学的敲门砖,更是一名成功美术工作者提高艺术表现力和不断精炼艺术语言的重要积淀。现在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为现今的大众性教育,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都应有新的思维方式换个方式分析现象与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互动关系,学生不能被动的“听”有主动的“学”使学生重新能够认识到基础课训练的目的,是培养优秀艺术家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及客观对象的认识,让学生从一开始的观察到理解和运用,最终能系统的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与构成要素,使基础课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培养能够为融为一体,综合全面地分析素描和色彩给人的视觉效应、心理感受和情结反应。

因为历史与社会原因,前苏联美术对中国的美术教育有着重大影响,直到今日我国的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基本还都继续沿用前苏俄的契斯恰可夫基础素描教学体系,具象、再现,完整呈现成了美术绘画唯一标准,大众好像更容易接受传统的美术表现形式,对一张美术作品的评价只从简单的外形上看以画的像与不像为标准,精神内涵所具备的的神似往往都被忽略不提,虽然在改革开放时期西欧国家的现代艺术对我国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国内某些艺术团体也有一定成就,但对于西欧国家的各种艺术观念与艺术形式。在学术界、教育界里还有争议,不能影响和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去。这种现代艺术在我国发展了一段时间和折腾后慢慢重归平静,具象写实仍然还是占有一定重要地位,基于美术教学的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在基础课教学中贯彻“宽专业、厚基础”的方针,在基础课的教学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至关相关重要,教师高水平的美术能力是保证优良教学的重要因素,学生知识的掌握有赖于教师的静心传授。

2教师综合素质需优化和培养。

“教育大业,以教师为本”。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美术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和培养美术教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三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首要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良好的师德。美术专业过硬,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掌握教学艺术和技巧,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培养和优化美术教师素质,就要改革美术教育,培养具备综合优良素质的的新型美术教师;要加强在职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适应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本世纪把全面开发自身创新潜能作为教育的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释放独有的潜能,首先要有大批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面对未来的教师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开拓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地吸纳更多相关学科知识以适应课程综合发展的需要。在学生的眼里,教师似乎无事不知,学生也喜欢知识渊博的教师。教师平时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各种知识,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会迅速向纵深发展,从而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资助和鼓励教师搞美术创作,提高专业绘画能力,调整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在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人才的同时加强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训练,比如去国外高校进修相关美术专业,我们还要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尽可能尝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丰富课堂内容。

3基础课教学应建立导师制度

在基础课素描色彩的训练上建立导师组,使学生从观察到感受,从想象到创造,都有导师实施引导从而在训练塑造握物体造型时候有着良好的正确方向发展。所谓导师组也称为工作室制,让由高职称的教授或副教授带队,带领若干名讲师或教学教育骨干组成具有特点的学术教学实体,对本导师组在编的学生实施教学,改变过去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实体。这种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给教师的发展提供机遇。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学”从属于“教”的僵化模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需求,多方面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树立具有现代意识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需求,多方面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树立具有现代意识教学观念。当然,任何一种新的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的观念的抛弃,改变多年来已经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思路是对自己教学观念的重组及“格式化”。综上所属,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提高并加强基础教育实施以上三点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而现今的高等师范类美术基础教育观念的改革与建立导师制的是美术发展也已成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孙威.高校美术素描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调整[J].美术向导,2007.1.

[2]王建峰.“素描基础”教学探索.艺术教育,2007,3.

[3]刘思智.关于改革高校美术学专业美术史论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22.

第四篇:新课改下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创新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艺术创造是高校美术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学科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学中,美术教师应突破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审美的情感传递以及教学内容创新、方法应用、师生角色定位教学评价的创新,在现有教育体制的基础上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对美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基础教育;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是美术教育的关键

创新是赋予教育的最关键的生命力。原有程序化、公式化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是会发展的需求。教师的思想观念也应改变,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教师,需要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动态以及中国当代美术思潮的最前沿的动态,并结合新课改的下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在这种趋势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以适应发展。应让学生多参与互动,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性和独创性,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探究精神,逐步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在实践中鼓励个性的张扬,注重个体差异,让学生能深刻的认识到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唯有创意才能让艺术充满生命的张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高校美术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精神的造就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多方面综合培养的结果。在高校教学中,美术教学以其学习艺术创造的基本学科特点,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每一幅作品都是内心世界的宣泄

在创作课上,以形象思维的思维特点,创新的思维和创新想象关系密不可分。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教育中最应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人的思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创新思维也应有独特性。诸如写生课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眼睛和思维以及手动的巧妙结合,鼓励学生经常画速写,养成日久天长的画速写习惯。观察和表现物象的能力能让艺术走的更远。不管是速写素描的黑白灰还是色彩的冷暖调子,学生面对画纸,都能自我的变现自己,在画中能看到自己的独特的艺术理解和特色,“我笔画我心”,每一幅作品都是内心世界的宣泄。美术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

(二)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

美术基础教育是美育的基础课程,在具体教学中容易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时间可使美术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合二为一,不但学生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得到运用、检验、提高,更为积累了实践经验胜任今后工作岗位。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有两点是尤为重要的:一是实践性教学应该注重专业技能,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应该紧密结合;二是必须强化美术基础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尽量做到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美术基础教育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相互结合,先让学生在教学中理解并消化基础知识。三是使其在动手实践训练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创新思维、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更好的拓展课堂教学功能并优化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实践性教学所达到的拓展课堂教学功能,开展创造了积极思维的课堂氛围能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活跃思维不足的消极课堂气氛,增加了师生交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交流贯通的。

三、美术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通向美术创新教育目标的桥梁

定位在创新教育意义上的美术教学内容,与一般知识教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同,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直觉和审美观念的发展,以及促进创新素质的培养。美术的教学内容与设置紧紧围绕审美情感这创新的目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应遵循审美教育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审美,按照形式多样健康、新鲜活泼、向上发展的原则进行美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美术创新教育目标的手段

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投入到审美、动手实践、创作等各种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是特殊的变革,课堂是应给与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个性化的体验中,给学生提供各种的尝试和表现体现的机会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是思维。美术基础教育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利用网络、动漫软件等多媒体工具,引进西方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上,提高创新的美术基础教育水平。

(三)角色重新定位的创新是实现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的关键

中国教育已经发在了几千年,一直以来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起着主导作用,包括教学的主导,确立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还有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时间等等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被动接受安排。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划分了教与学的界限,把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受教分离,师生各司其职。而创新教育的创新模式,强调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成为美术基础教育的主角。信息社会讯息万变,很多知识的途径不完全依靠书本获得,二可以从互联网等多媒体方式获得,创新美术基础教育课上,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说教式嬗变,学生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重要。这就对教师的要求重新定位。创新教育下学生为主导作用,包括教学的主导,确立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还有选择教学方法均可让学生参与。从而更好的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区别对待,挖掘有想法有创意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辅导,做到学有所长。

(四)创新能力是教学评价用以检验美术创新教育的效果

创新的教学评价是美术基础教育的特点,培养创造性尤为重要,遵循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并给予其发挥的空间。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有一点不同之处是感性和个性特征突出,和其他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张扬更应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在大方向也就是内应荣健康向上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独立的创作,对那些能有独立思维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创新能力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融合后的一种高级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有机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的技法学生的来创新意识。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意思的培养,观察学生的创新力,引导学生进行“宇宙一样漫无边际的思维”,才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训练效果。

美术基础教育的初期阶段很多时候是技法上的模仿,到了教学的中后期,就要坚决摈弃以技能模仿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扼杀学生独创性的做法。21世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千姿百态的艺术语言百家齐放,我们应该从形形色色的信息中总结和借鉴,运用到美术基础教育创新上来,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这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时代的发展的要求教育时时要创新,创新也是整个教育体系改革的方向所在。美术基础创新教育对现代美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教育创新所追求的目标也体现了美术基础创新趋势,也为今后的就业或艺术道路上培养独立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是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金生.论新时期高校美术教学的创新[J].山东电大学报,2008(3):33-34.

[2]周飞战.高校美术教学的数字信息化策略[J].艺术教育,2006(9):108-109.

[3]刘智勇,侯凤翔.浅论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学理论, 2007

[4]守恒,查啸虎,周兴国主编.教育学新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五篇:新课改下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研究

一、创新思维是美术教育的关键

创新是赋予教育的最关键的生命力。原有程序化、公式化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是会发展的需求。教师的思想观念也应改变,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教师,需要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动态以及中国当代美术思潮的最前沿的动态,并结合新课改的下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在这种趋势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以适应发展。应让学生多参与互动,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性和独创性,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探究精神,逐步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在实践中鼓励个性的张扬,注重个体差异,让学生能深刻的认识到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唯有创意才能让艺术充满生命的张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高校美术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精神的造就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多方面综合培养的结果。在高校教学中,美术教学以其学习艺术创造的基本学科特点,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每一幅作品都是内心世界的宣泄

在创作课上,以形象思维的思维特点,创新的思维和创新想象关系密不可分。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教育中最应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人的思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创新思维也应有独特性。诸如写生课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眼睛和思维以及手动的巧妙结合,鼓励学生经常画速写,养成日久天长的画速写习惯。观察和表现物象的能力能让艺术走的更远。不管是速写素描的黑白灰还是色彩的冷暖调子,学生面对画纸,都能自我的变现自己,在画中能看到自己的独特的艺术理解和特色,“我笔画我心”,每一幅作品都是内心世界的宣泄。美术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

(二)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

美术基础教育是美育的基础课程,在具体教学中容易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时间可使美术基础课本文由收集整理程与实践课程合二为一,不但学生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得到运用、检验、提高,更为积累了实践经验胜任今后工作岗位。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有两点是尤为重要的:一是实践性教学应该注重专业技能,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应该紧密结合;二是必须强化美术基础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尽量做到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美术基础教育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相互结合,先让学生在教学中理解并消化基础知识。三是使其在动手实践训练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创新思维、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更好的拓展课堂教学功能并优化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实践性教学所达到的拓展课堂教学功能,开展创造了积极思维的课堂氛围能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活跃思维不足的消极课堂气氛,增加了师生交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交流贯通的。

三、美术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通向美术创新教育目标的桥梁

定位在创新教育意义上的美术教学内容,与一般知识教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同,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直觉和审美观念的发展,以及促进创新素质的培养。美术的教学内容与设置紧紧围绕审美情感这创新的目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应遵循审美教育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审美,按照形式多样健康、新鲜活泼、向上发展的原则进行美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美术创新教育目标的手段

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投入到审美、动手实践、创作等各种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是特殊的变革,课堂是应给与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个性化的体验中,给学生提供各种的尝试和表现体现的机会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是思维。美术基础教育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利用网络、动漫软件等多媒体工具,引进西方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上,提高创新的美术基础教育水平。

(三)角色重新定位的创新是实现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的关键

中国教育已经发在了几千年,一直以来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起着主导作用,包括教学的主导,确立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还有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时间等等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被动接受安排。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划分了教与学的界限,把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受教分离,师生各司其职。而创新教育的创新模式,强调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成为美术基础教育的主角。信息社会讯息万变,很多知识的途径不完全依靠书本获得,二可以从互联网等多媒体方式获得,创新美术基础教育课上,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说教式嬗变,学生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重要。这就对教师的要求重新定位。创新教育下学生为主导作用,包括教学的主导,确立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还有选择教学方法均可让学生参与。从而更好的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区别对待,挖掘有想法有创意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辅导,做到学有所长。

(四)创新能力是教学评价用以检验美术创新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