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及启示

西方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及启示

摘  要:西方的大学教师有许多“教学自主权”,如自行决定授课内容、方式和给学生成绩等,由此想到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深层问题: 关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教师的心理问题;现行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问题;要搞好教学必须处理好的问题等。

关键词:西方,大学教师,教学自主权,启示

        一、西方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人类活动及其科学智慧的总结。教无定法,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教师自行决定授课内容、方式和给学生成绩是西方大学的传统,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下面关于熊彼特教授与学生的故事看了之后有很多感触:

        作为现代经济学大师,创新论的提出者,熊彼特28岁就获得了奥地利一所著名大学的正教授职位。绝顶的聪明和旺盛的生命力使得这位年轻的教授经常目中无人。当他来到教学的课堂,发现懒散惯了的学生们对学业根本就没有兴趣,于是他制定了很高的教学标准并给学生留了大量的阅读书目。

        当时奥地利的大学一般只有很少的学生,都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宠儿。散漫和傲气让他们经常在不喜欢的课程上“善始善终”,即往往只去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课,中间的课程就不去听。

        熊彼特的严厉立竿见影,期末大量的学生没有通过他的课程。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当贵族气质十足的教授走上讲台时,他满意地发现学生的出勤率大大提高。但上课几分钟后意外发生了,一个学生开始大声抱怨他的课程阅读量太大,根本无法完成;试题也太难,是故意与学生为难。其他学生也纷纷加入,把他与前任温和的教授比较,甚至对熊彼特进行人身攻击。熊彼特开始还能为自己和课程辩解,后来发现他的辩解无济于事,就只好去向院长汇报。而学生们也组织起来,要求学校罢免熊彼特,否则就一直罢课。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教授自行决定授课内容、方式和给学生成绩是西方大学的传统,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50年后的英国发生了大学生闹着要学习中国“”,实行学生自治时,拉卡托斯教授也曾苦口婆心地劝说学生,以维护这个学术自由的根基。

        这个没有先例的事件很快传遍了整个学校。校长通过与学生耐心谈判,总算说服学生回到了熊彼特的课堂。学生们也不是一定要撤换熊彼特教授,真实的目的是让他能有足够的宽容。事后的熊彼特仍然要求学生大量读书。不过学生和同事们还是发现一个全新的熊彼特教授出现了:父兄般的慈爱代替了严厉,宽容大度代替了高傲自负,连举止也变得温文尔雅。虽然阅读书目还是那样长,但要求大大降低;考试还是那样难,但评分时却相当宽松。这次偶发事件促成了熊彼特人格的完美,学会了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人。他常常与学生一起聊天,进餐,邀请他们去他家中做客。学生们开始喜欢甚至崇拜这个大不了他们几岁的教授,连他的穿戴也成了学生们效仿的对象。仅仅四年后,他当选为法学院的院长。

        熊彼特的经历实际促成了当代西方大学教育中普遍认同的观点:大学是给年轻人提供学习机会和良好环境的地方,教师的职责是给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他们,并让他们把学者们的观点倒背如流。大学生最多是人才而不可能都是天才,让他们在短短几十学时的课内在每个学科上都达到专业的水平是对人性的摧残。

        二、从西方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想到的

        (一)关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

        首先,我认为老师粗暴对待,侮辱学生,肯定是错误的。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而不是接受欺凌侮辱的对象。一个好的老师和学生是人格平等的,是师生关系,同时也是朋友关系。合格的老师应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教师的修养、知识和个人魅力,是可以吸引大部分学生的。而在这样的关系之下,教育也可以更有效地发生作用。简单粗暴的体罚并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只会简单粗暴,缺乏知识能力的老师必将被社会淘汰,勿庸置疑。

        但是同时,学生对老师无礼的情况是否值得思考呢?

        由于素质和背景参差不齐,学生上课不听讲,讲话喧哗,迟到早退等无礼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至于更极端的,我自己不曾遇到过,但也曾亲眼目睹,比如对要求严格的老师进行恶意攻击,在评教时不客观地打低分,甚至恶意破坏老师名誉,等等。在一个大课堂里,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这是相当棘手的。

        而这些问题和现象往往被忽略了。

        在我们承认学生享有的平等人格的时候,有没有忽略,甚至压低了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也应该享有的平等人格呢?当出现了某些学生凌驾于教师的人格之上,凌驾于其他大多数学生的人格之上的情况,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一下这些极端学生的行为,并在全社会的配合下,给予谴责和教育呢?

        (二)教师的心理问题

        我不想去说什么压力,就从简单的校内管理来说,面对某些,有时甚至为数不少的学生的出格行为,教师的心理是处于一种很难以描述的状态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家教育你的孩子,有没有遇到过好说歹说也没用,急火攻心,恨不得抡巴掌的时候呢?大概有吧,其实老师的心情也差不多,因为他也要孩子好,也着急,也要维护教学秩序,并且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孩子!而社会上有些人过分强调学生权益,并把学生片面的评教当作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杠杆,不恰当地把教师看作学生雇佣的雇员,事实上造成了某些学校里老师的弱势群体地位。#p#分页标题#e#

        老师的工作,常常面临的就是焦灼、压抑、矛盾。我在这里不是为老师辩护,而是提醒大家关注一下,了解一下教师,尤其是缺少经验的青年教师的心理。

        作为老师,确实应该从业务的角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是,更多的时候,这还得依靠经验。师范的教科书上可没有教过很多课堂管理的窍门,大多只是原则性的如何如何。教师确实应该不断地根据情况,影响、引导和教育学生,但是,事实上很难做到理想的状况,因为学生不只是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甚至更有效。我曾经不止一次见过某些家长在背后轻蔑地议论指责教师,甚至有的就在孩子面前大骂老师,这样的家庭教育,怎么能让孩子不受影响!

        新时代的学生与以前的学生相比,有他们自身的特点。他们思维更活跃,思想更独立,信息量更大,知识面更广。这些都是有利于更高质量的教育的。但是,由于社会接触面更广,思想的多元化,也产生了许多要面对的问题。比如越来越多的迷恋享受、惟我独尊的思想,沉迷于电子游戏、网络不能自拔,自私懒惰、缺乏尊重、批评不得等等。当这些现象和行为不可避免地走入学校,进入课堂的时候,光靠老师的教育,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些问题,甚至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遇到了也束手无策。家长、社会都为之困扰。

        (三)现行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问题

        有很多问题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有关,这很重要!在全社会没有明确形成的道德信仰,都很难配合进行教育的情况下,过分地苛求老师,并不公允。

        同时,我们的基层教师现在的工作任务实在太重了。除了课堂讲授,课下备课、个别答疑、出考卷、准备作业、批改作业,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确实,老师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

        我认为,如果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没有或者还不可能有根本的变革,那么:在社会不断呼吁保护学生权益的同时,应该大力提倡和宣传尊师重教,老师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一个有血有肉,为学生喜爱和敬重的人,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教学才华,全身心投入的职业教育者。同时,对广大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在行为道德,社会规范,尊敬师长等方面,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这不是一件简单和短期的事情,而是需要投入大力气,长期努力的事业。因为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是我们优秀人才的来源,是国家振兴的根本。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职业是授业、解惑,无数的教师数十年耕耘,甚至穷毕生之精力,为无数人“授业”、“解惑”;像蜡烛,燃烧自己;像园丁,剪枝、松土,化作泥土更护花。教师职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人类社会古老而永恒的职业活动之一。时代在前进,科学技术在进步,教育教学也与其它事物一样需要创新。教学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教学内容与体系的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与可靠保证,已成为我国乃至于世界教育界志士仁人的共识。而课堂教学则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核心,讲好课是每一名教师的天职。青年教师只有认真对待,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发挥自己的特长,才会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有杰出的表演!

        在今天的形势下,教师除了授业解惑外,还应具备更深的内涵、更高的素质:要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的保健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毕生事业的引路人。才能跟上时代要求,培养出更多更有用的社会人才。

        (四)要搞好教学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首先,要摆正教师的位置。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中心;教师是主导,是学习的指导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人努力,达到正确认识与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进而形成技能,升华为能力的理想境界。

        教育是关系到振兴中华的大事,搞好教育,教师是生力军;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德育为灵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教师的作用是传承文明,使之延续与发展;教书育人促进人才茁壮成长;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社会进步。

        教师在走上教学岗位之前,既需要完成角色的转换,又要制定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策略。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变主动教学为互动教学。

        教师应该成为明师:即明白之师。一个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将明明白白的文化知识明明白白的教给学生,要成为明师,教师自己就要不断的学习,博览群书、精通专业、精湛技术,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调皮,教师的知识渊博了,才能给学生传授。

        教师应成为明辨之师:必须明辨是非曲直,懂得教人做人的真理。这样教师本人首先必须具备一颗水晶石般玲珑剔透的心,对学生怀有博大无私的爱,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获取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师生默契、教学相长。要以学生为本,坚信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弘扬个性、发展特长、鼓励超常。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真心实意爱学生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正义的代表。

        教师还应是明天之师。以昨天的教师、今天的知识来教育明天的学生必定会落伍。明天之师应该高瞻远瞩,纵横捭阖、胸怀世界、放眼未来,立志以今天的教育促进明天的科技,发展后天的经济,立志让明天的学生胜过今天的老师。要做蜡烛,就两头点燃;要做园丁,就先成沃土;要培养人才,就甘当人梯。“即使能培养一朵花,也不妨做腐草”。不仅要为学生解惑、授业,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着力塑造完善的人格。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不断更新知识、观念,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p#分页标题#e#

        其次,教师要学会自我保健。

        随着社会的转型、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教师由于职业的要求,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惑越来越多,压力巨大,严重的影响了教师的健康,患病、早逝的不计其数。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以及减轻压力的技巧:

        第一,要尝试改变对自己职业的态度。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这是教师成功教学的根本动力,以教育、培养人为自己的天职,并献身于教育事业。同时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即心理学上的个性心理特征。社会学中的品德: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态度、广泛、多面的兴趣、刚毅的性格、良好的品质极其综合能力。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但经济收入是低的;社会地位不高,但在学生面前教师又不能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会发生心理冲突,生活会变得无奈。要继续当教师,就要尝试改变自己对职业的态度:教师物质上虽清贫,但工作充满灵性;虽辛苦,却又有很大的自由度;虽单调,却又充满着挑战和创新;这样你就会发现原来做个教师也不错;

        第二,淡化成就意识,完善教育观念。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育观念,而且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旧观念。教师工作成果的不确定性使教师容易产生困惑和迷惘,时间一长必定会影响情绪。因此,一定要淡化自己的成就意识,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工作,即使成绩不理想也要坦然面对,不要一味自怨自艾;

        第三,适当宣泄不良情绪。教师在现实生活中也面临许多烦恼和忧愁,如今晋升、买房、教育子女、赡养老人,这些繁重的生活压力容易让教师烦躁,但又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带进教室,这时一定要学会采取各种积极有益的方法将不良情绪宣泄出去,要学会经常体察自己的情绪,以冷静和建设性的方式压制自己的负性情绪;

        第四、主动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活。许多教师整天除了书本就是上课,周而复始,无暇修饰自己,更谈不上休闲娱乐活动,这样单调沉闷的生活极易让人厌倦。要想改变这种生存状况,教师首先要解放自己,在做学问的同时花点时间和精力来改善生活的质量,让自己和学生多赏心悦目一些,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娱乐休闲活动,如听听音乐、下棋、打球等。使大脑得到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又可愉悦身心。

        做好自我调整,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该是一位明师,同时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真正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1]刘创,论大学自律,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04期,第25-27页.

[2] 范文曜,更新发展理念 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12期,第9-11页.

[3] 孙启民,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观”,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09期,第63页.

[4] 索丰,孙启林,韩国大学自律化政策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第34-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