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论文范例

西方文化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1

 

20世纪70年代初,文学批评家奥赫曼(RichardOhmann)首次将奥斯汀(Jane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引入当代西方文论。自此,言语行为理论开始给当代西方文论带来重大冲击。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语言的施为性(performative)。按照这一理论,人们说话即做事(doingthingswithwords)。这方面,詹姆斯(JamesGee)进一步指出人们通过行使话语权来完成七件事情(buildingtasks/thingsthroughlanguage)。其中包括:(1)通过使用语言赋予某人某事意义与价值(givethemmeaningorvalue);(2)通过使用语言确立某人的身份、地位(buildidentities);(3)通过使用语言来建立某种社会关系(buildrelationships)。以夏洛蒂(CharlotteBronte)的小说《简•爱》(JaneEyre)为例。这部小说包含了简•爱对话语权的垄断与伯莎(BerthaMason)话语权缺失的对立。这组对立客观上突出张扬了简•爱的妇女意义与价值、压制贬低了伯莎的女性意义与价值,确立了简•爱的正统女性身份和伯莎的“疯”女人身份;同时这组对立颠覆了读者对这部小说及人物的传统解读,让读者看到了简•爱及作者夏洛蒂对其他种族妇女姐妹的歧视与偏见,看到了她们已从受压迫者女性堕落成为女性的压迫者。   一   由于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主人公简•爱被赋予了绝对的话语权。整部作品中一直是简•爱发出“自我权威化和总体化的叙述声音”,发出一个敢说敢做、敢于反抗男性权威的女性个人的叙事声音。事实上,这部作品之所以受欢迎,原因之一就是,简•爱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敢于反抗男权社会、向男权社会发出女性强音的第一人。比如,在伯莎•梅森被发现以后,罗切斯特仍要简•爱留在桑菲尔德庄园(Thornfield),此时简•爱大声疾呼,发出了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性宣言:“[先生],我要正告你我必须离开,不要以为我会变得无足轻重,也别以为我是架没有情感的机器。不要以为我穷,长得矮小不美,就没有了灵魂。那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我现在是用灵魂与你谈话,我们每个人[无论男女],经过了坟墓,在上帝脚下,都是平等的。”“先生,你的妻子还活着,这是你早晨还承认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是留下来,像你希望的那样和你住在一起,我就会沦为你的情妇,不承认这一点,就是虚伪!”   正是通过简•爱对话语权的垄断,让简•爱发出如此强音,作者让长期受到男权社会忽视的“小女人”站到了社会舞台的中心,赋予了女性意义与价值,塑造、张扬了英国妇女的社会形象。   然而,与夏洛蒂为让女性发声、让长期受到男权社会忽视的“小女人”站到社会舞台中心的创作初衷相对立的是,她让另一个女性伯莎丧失其话语权,减少其出场次数,并将其贴上“疯女人”的标签禁锢在“阁楼里”。依照詹姆斯语言施为理论,失去话语权的伯莎理所当然地失去了价值,变得毫无意义,她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贬损,甚至连自己应有的社会地位也无从建立。从简•爱的角度看,由于作品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在这种情况下,简•爱居高临下,绝对可以在她、罗切斯特和伯莎的婚姻三角关系中为自己的所言所行进行辩解。在她眼里,伯莎像个可怕的“魔鬼(fearfulghost)”“脸色无光(discoloured)、活像个野蛮人(savage)”。因此,伯莎的任何声音都被解读为支离破碎、不可理喻并且毫无价值和意义的,甚至可怜到连自己的身份定位也要通过弟弟理查•梅森(RichardMason)之口来完成。这样,通过对话语权的垄断,简•爱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中心而正统的女性地位;而伯莎,由于失去了话语权并被“边缘化”(减少出场次数),她受到了来自男权社会和白人妇女(作者及简•爱)的双重压迫,她只能被赋予“疯狂的‘他者’”身份,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二   作者夏洛蒂剥夺伯莎的话语权是不公正的。试想,如果我们赋予了伯莎话语权,那么她所言说的事实必定与简•爱所言不符,她的世界必定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她所展现给读者的必定是不同的意义与价值、不同的身份地位。这一点我们可从里斯(JeanRhys)1966年的小说《藻海无边》(TheWideSargassoSea)中得到印证。正是里斯从一个受压抑女性的角度还原了伯莎沉默的声音,为现当代读者塑造、展示了“疯”女人伯莎真实的一面,让读者了解到伯莎/安托奈特其实是一个有血有肉、备受压迫的普通人。   依据里斯的解读,伯莎原名叫安托奈特•梅森,与简•爱在性格、命运上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这种尖锐的对立贯穿了她们二人四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童年时期,简•爱敢于反抗,反抗里德(Reed),而伯莎/安托奈特却很怯懦,受欺负后一声不吭;在学校,简•爱敢向海伦(Helen)发表对待不公的观点,而伯莎/安托奈特却对同学的威胁不敢反抗,只能逃跑到母亲身边寻求庇护;婚前,简•爱为了维护自己的女性尊严,敢于反抗罗切斯特,尽管自己很爱他,而伯莎/安托奈特却屈于命运,被迫嫁给一个自己不了解的男人;两人婚后命运也不相同,简•爱婚后幸福,认为罗切斯特是她的“骨中骨,肉中肉”,而伯莎/安托奈特婚后却被罗切斯特关进“阁楼”,而且一关就是10年,最后变成了“疯”女人。   这样,里斯对伯莎形象的再创造客观上颠覆了人们对小说《简•爱》的解读、颠覆了对伯莎这一人物的解读。具体而言,读者了解到,原来伯莎不再是什么“他者(other/otherrace),不再是毫无价值意义的“疯”女人,相反,她也有自己的身份地位,是一个有血有肉、思维正常、备受欺凌,尤其备受不幸婚姻折磨的“弱女子”。   三   根据詹姆斯语言施为理论,人们使用语言,除了赋予价值意义和建立身份地位外,还有“建立某种社会关系(buildrelationships)”的功能。这里的“社会关系”主要指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间建立的关系。具体到小说《简•爱》,由于作者夏洛蒂让简•爱垄断了话语权,简•爱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中心而正统的女性地位;由于作者剥夺了伯莎的话语权,并使之“边缘化”(减少出场次数),后者的女性形象、社会价值受到了贬低,进而只能被赋予“疯狂的‘他者’”身份,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地位。#p#分页标题#e#   这一矛盾悖论表明了作者夏洛蒂和简•爱的局限性,客观上她们使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正是这种客观的、不经意间的矛盾性使后世的读者颠覆了对该作品的传统解读。后世的读者认识到,通过作品,夏洛蒂塑造、张扬了长期受到男权社会忽视和压迫的“小女人”的妇女形象,让她们站到了社会舞台的中心,赋予了她们女性意义与价值。但是,这些女性是仅限于英国白人妇女的。因为,夏洛蒂和简•爱在反抗英国男权社会压迫,试图通过女性话语构建自己女性身份地位的同时,剥夺了另一个/异族姐妹的话语权,在自己进入主流社会时,将其他种族姐妹贴上“疯”女人的标签并纳入“他者(theother)”的行列,进而使这个异族的姐妹成为“局外人(outsider)”,使她受到了来自男权社会和白人妇女(作者及简•爱)的双重压迫。   当我们最初为《简•爱》欢呼雀跃时、最初痴迷于简•爱的伟大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被作者那炽热的文学语言不知不觉地带到了一个以英国白人为中心(whitepeople-dominant)的社会当中。结果,作者客观上和读者建立了以白人社会价值为取向的社会关系,以此为出发点看问题,关在阁楼里的伯莎自然就成了另类,其言行自然就是“胡言乱语”,久而久之,她自然就成了“疯”女人。但是,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不只以白人视角看问题,比如,我们赋予伯莎话语权,那么她所言说的事实必定与简•爱和罗切斯特所言不符,她的世界必定是一个不同的世界。这样辩证地看问题,我们就会看到作者夏洛蒂和简•爱的局限性;看到她们与英国白人天然一家,而与伯莎较远甚至对立的社会关系;看到她们对其他种族妇女姐妹的歧视与偏见;看到简•爱既受来自男权社会的压迫又不经意间压迫异族姐妹的尴尬矛盾的处境,她不经意间从受压迫女性站到了女性压迫者行列,进而堕落成为女性的压迫者。   综上所述,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在统一的外表下隐藏了一个多元世界。这种多元性包含了简•爱对话语权的垄断与伯莎•梅森话语权缺失的对立。从语言施为角度看,这组对立客观上突出、张扬了简•爱的形象,压制、贬损了伯莎的女性形象;确立了简•爱的正统身份和伯莎的“疯”女人身份;同时这组对立颠覆了读者对这部小说及人物的传统解读,让人们看到作者与简•爱和伯莎社会关系的不同。让读者看到了简•爱及作者夏洛蒂对其他种族妇女姐妹的歧视与偏见,看到了她们已从受压迫者女性堕落成为女性的压迫者。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2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外在变现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

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二、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

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排场,西方饮食文化讲究节约。学习和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不仅仅能够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特点,通过饮食文化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特点,推广我国饮食文化特点,以及推动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作者:刘伟 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后勤服务中心

第二篇

1膳食结构的4种模式

1.1温饱型模式

也称“东方饮食结构”。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为中国、东南亚等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以谷、薯、菜为主,鱼、肉、蛋、奶为辅,佐以调味品,属于“三低”(低脂肪、低蛋白、低糖)饮食。东方的传统饮食结构有可取之处,但仍需改进和调整。

1.2营养模式

也称“日本模式”。既有东方膳食传统特点,也吸取欧美国家膳食长处,营养素比例适当,不容易发生营养缺乏病。

1.3地中海模式

为地中海地区的居民所特有,该模式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辅以红肉。突出特点是不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量高,低脂、低热量。研究表明,地中海式饮食不仅可以减少慢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率,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理想饮食模式。

2东西方膳食结构的比较

2.1东方传统饮食结构

东方传统饮食结构以中国饮食结构为代表。中国传统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谷类、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高,肉类的摄入量比较低,奶类消费在大部分地区不高。食物中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主食谷物。副食则是新鲜的天然食品,有丰富的蔬菜,适当搭配水果、菌类和藻类,外加少量肉食,精细加工程度低。烹调大多使用油菜籽、花生、大豆植物油,调味料有大豆酱、醋、豆豉等发酵食品。正是这样一种膳食结构保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和健康。国际营养学界认为这是预防慢病的最佳膳食。

2.2西方的饮食结构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肉、奶、蛋为主食,拿牛奶当水喝,结果造成营养和能量的双过剩。分析美国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占40%,谷薯类食物仅占16%,蔬菜水果类占23%。到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慢病,2005年美国64%成人超重,50%人口肥胖。西方的有识之士开始对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产生了怀疑,注重研究东西方饮食结构的不同,并构建“健康管理”的保健体系来防治慢病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在21世纪,美国则强调其膳食模式要作战略性改变,即从动物性食物为基础转变为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但实现这一计划需要很长时间,并非一代人所能解决的。

3东方传统饮食文化的世界贡献

3.1“钟鸣鼎食”时代开创了低温烹饪之法

中国在夏商时期就开始用低温烹饪食物,历经数千年,形成独特的中国式烹饪风格。低温烹饪多以蒸、煮、焖、炖为主,较少煎、炸、烧、烤。如馒头、米饭、面条、水饺、米粥等主食烹饪都是在摄氏100℃左右进行;即使爆炒的菜肴等副食烹饪也在短时间完成。这种高低温结合的烹调方式不仅有助于菜肴的表面杀菌、减少油脂的氧化,也有益于营养成分保持,还保证了食品安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食物品种。西方多以煎、炸、烧、烤为主的高温烹饪方式。高温烹饪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虽然风味独特,但反应过程中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有害健康。

3.2伊尹负鼎俎、调五味,首创汤液疗法

《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商代“疱人”伊尹善调五味,精于烹饪,首创汤液之法。其选材“以美为上”,重视“阴阳之化”,谙熟“水火相济”,长于“调和之事”,致使“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被尊为中国的食祖。伊尹还撰写《汤液经法》,利用“医食同源”原理,独创中药汤液疗法,促进中药从单方到复方的转变,为中医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空间。历史上尊为烹饪始祖的还有彭祖,他善长调雉羹,“彭城雉羹”是难得的“珍馐”。难怪屈原在《天问》中慨叹:“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葛洪在《神仙传》也证实:“彭祖以善养性,能调羹,进雉羹于帝尧”。另外,根据汤液疗法原理,还可以制成各种粥食,不仅有养胃功效,还有保健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清•黄云鹊《粥谱》也记载:粥于养老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隔,五易消化。可见,正是中华古老的汤液疗法使华夏民族的素质得以保存和发展。

3.3“黄金法则”搭配食物是科学的配餐方法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种膳食结构由“谷肉果菜”四类食物组成,并根据食物的营养作用大小进行分类,其动物性食物(五畜)和植物性食物(五谷、五果、五菜)搭配比例的1∶3,符合“黄金法则”,是科学的配餐方法。《黄帝内经》中“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膳食指南。它精辟而又纲领性地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对指导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和增进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膳食模式又被柯林•坎贝尔历时27年研究所证实,“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

3.4中国豆腐的发明,推动世界饮食文化进步

继中国四大发明后,中国还发明豆腐的制作,成为推动世界饮食文化不断发展的又一发明。西汉淮南王刘安在炼制丹药时不经意间发明了用大豆制作豆腐的方法,克服大豆不易消化的缺点,开发了大豆食疗功能,体现了“药食同源”理念,推动大豆成为世界公认的“功能食品”。美国认识到大豆的重要性后立即制定国策,扩大种植面积,鼓励发展大豆产业,到20世纪6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1999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健康声明:“每天食用25克源自中国的黄豆蛋白能减少罹患冠心病的风险”。为此美国每年生产大豆蛋白150万t,添加在各种食物中,有效提高了美国人的健康素质。然而由于利益驱动,美国目前种植的65%大豆是抗农药的转基因大豆,出口世界各国,自己却每年从中国等国家大量进口天然大豆,人为制造了食品安全新问题。现如今“豆浆和豆腐强壮了一个民族”、“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青菜豆腐保平安”等体现中国居民日常膳食的健康法则,正在被美日等发达国家娴熟地运用,并不断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3.5茶的发现和制作,中国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

作为中华民族“比屋之饮”的茶,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茶已不仅是一种天然饮料,还具有药用效果、营养作用,茶的药用价值在唐代《本草拾遗》有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唐代陆羽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撰写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陆羽及《茶经》在指导茶叶生产、促进茶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推广饮茶风气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被人们尊为“茶圣”。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茶氨酸、茶多酚、生物碱(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茶多糖及茶色素等。茶是优质的碱性饮料,具有驱散疲劳、清思明目、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尿止泻、镇咳平喘等功能。现代西医证实,茶还具有防治慢病、抗辐射、抗癌症、抗突变等作用。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物种,已风靡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之一,使全世界1/3的人口受益。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盛赞中国茶叶,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

3.6中华传统膳食体现低碳环保的生态观

许多研究证实,过食动物性食物危害健康;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利于健康,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表明,食品中75%的碳排放是由生产牛羊等肉类食品产生的。生产1kg牛肉相当于排放36.5kgCO2、340gSO2和59g磷酸盐;而生产1kg蔬菜排放CO2不足4kg。牲畜直接或间接排放引起温室效应气体:1头牛排出200L/dCH4,全世界3亿头牛每年排放CH4超过1亿t,占全球CH4排放总量20%以上。不难看出,植物性食物在生产、加工、消费过程中,耗能低、CH4等温室气体排出量少,而动物性食物耗能高、CH4等温室气体排出量大。以此推断植物性食物是低碳食物,动物性食物是高碳食物。中华民族传统的膳食不仅是健康饮食,还是低碳饮食,符合低碳环保原则,维护和发展中华传统膳食对发展低碳经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改变中国传统饮食结构的原因分析

4.1经济发展改变着中国传统饮食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充足的食物供应和居民消费模式的改变,中国居民膳食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传统的植物性食物为主膳食模式转向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据中美合课题组在1989、1991、1993、1997和2002年调查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状况的研究数据表明:①膳食中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无论城乡,谷类和薯类摄入量均明显减少。②烹调油消费量城乡均高达44.5g/d。③食盐消费量有所下降,但仍过高,达13.5g/d。④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普遍缺乏,钙摄入量不及推荐摄入量的一半,仅为389mg/d。⑤58%的城市居民胆固醇的摄入量超过300mg/d,城镇居民胆固醇摄入量也达到270mg/d。膳食脂肪和胆固醇的高摄入导致人群中患慢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出现“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同在,贫困病与文明病并存”现象。面对着营养变迁的快速发展,正确引导公众合理选择膳食和控制膳食脂肪与胆固醇的过高摄入,从而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4.2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品正改变着传统的饮食模式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工业经过100年的发展,产生出3000多种食品添加剂,使商场食品琳琅满目、色香味全,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但过多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都会在人体内富集。另外,700多种化学品正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人体的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引发人体慢性中毒,严重危害健康。2011年联合国呼吁:要回归合理的、有机的、生态平衡的传统农业技术路线。这也验证了中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古训。

4.3西方现代饮食文化正影响着中国的传统饮食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结构逐渐被世界所接受的同时,西方现代饮食文化也正影响着中国。有资料表明,当前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迅速“西化”,三高食品大量摄入,洋快餐充斥市场。从1961~2000年,世界人均动物食品摄入量增加了2倍,而中国人均摄入量增加了10倍。其直接结果是:过去10年国人增长的体重,几乎等于西方在过去30年中累计增长的体重,导致中国目前约有2亿人超重,600万人肥胖。试验证实,体重超重10%,就会危害健康,长期超重15%的人可减寿11年。公共卫生专家认为,膳食结构的“西化”是造成中国居民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的首要原因。

5东西方饮食文化聚焦点———洋快餐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元文化发展,快餐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同。尽管人们褒贬不一,但也无法抗拒。洋快餐是西方现代饮食文化的产物,洋快餐正吞噬着中国。其典型特点是三高三低(高热量、高脂肪、高钠、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是名副其实的“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作为“能量炸弹”它催肥了全球10亿肥胖者;作为“垃圾食品”它含有高达38%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形成动脉硬化、加速大脑老化、影响儿童智力、造成妇女不孕症以及皮肤过敏等症;洋快餐中大量的丙烯酰胺可导致人体基因突变,损害神经系统、诱发肿瘤的“致癌物”。WHO指出,与食品有关的癌症中,约30%~40%与丙烯酰胺有关。在烹饪过程中,温度超过120℃就会产生丙烯酰胺,如“炸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约500倍,西方的煎炸烧烤均在280℃以上。另外,在畜禽饲料中添加的雌激素、抗生素以及洋快餐制作中的各种食品添加剂都随洋快餐进入人体,不断地危害着人体的健康,导致阿尔茨海姆症、帕金森症、运动神经元紊乱等疾病发生。美国科学家还发现洋快餐具有成瘾性,对大脑和思维素质造成永久性伤害。在中国“洋快餐”中毒最深的群体是儿童少年,这种毒害可能会影响到子孙后代。如果完全接受洋快餐,儿童少年的健康素质会出现类似发达国家的疾病,国家将付出沉痛的代价。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也将使中国的自给自足状况濒于崩溃。

6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础,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导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概括起来平衡膳食就是要遵循科学配餐原则:①确保每日膳食中食物的结构合理,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比例为10%~15%、20%~30%、55%~65%。②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适合,热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③保证富含优质蛋白和脂肪食物的供应。优质蛋白占总蛋白的1/3以上。④蔬菜、水果的供给量每人800~1000g/d,其中蔬菜占4/5,水果占1/5。⑤注意酸碱平衡,主食搭配要做到粗细、干稀的平衡;副食调配要做到生熟、荤素搭配的平衡。广大居民只有自觉行动起来,做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才能有效预防慢病的发生。

7讨论

7.1提倡节饮食,反对暴饮暴食

WHO强调指出:饮食是长寿的重要因素。《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否则“饮食自倍,胃肠乃伤”,因此“欲得身体安,须带三分饥与寒”。1930年美国著名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的“麦卡效应”佐证了“节食长寿”这一法则,凸显了我国古人的养生智慧。也验证了我国的古训: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

7.2提倡慢餐生活,反对快餐方式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在进餐过程中,由于大脑需要20min才能获得饱腹感,故狼吞虎咽式快餐进食极易进食过量。慢餐生活进食时有意识减慢进食速度,养成小口吃饭习惯,有效预防肥胖的发生。

7.3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3

文化产业在韩国引起国民的重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有一个过程。韩国的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上个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出台了一些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而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提出是在80年代中期。1986年,韩国政府提出了“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化”,这一计划为奠定了“文化立国”这一战略基础。1993年,政府又将文化产业开发作为“文化繁荣五年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在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后,韩国政府意识到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直到的作用,并逐渐把文化产业当做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发展。1998年,经济受到重创的韩国政府猛然间意识到,以前单一产业致使国家经济脆弱,于是按照市场需要,开始迅速调整国内产业结构,进军文化产业。金大中任总统后,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这一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并给予大力支持。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同时立即启动了大量的资金来保障这一产业得以顺利的进行和发展。这一战略的阳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强国和知识经济大国。2001年,韩国政府为了把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特别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确保“文化立国”战略得以顺利的实施。在卢武铉执政期间,韩国政府一直坚持“援助但不干涉”原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更加重视。在此期间,韩国政府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应该是“创新”和“自主”,而不再是一味的模仿。在政府的扶持下,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按照韩国文化观光部公布的《2004年韩国文化产业白皮书》可以得知,包括韩国漫画、音乐、电视、电影、动漫、广告和游戏等10个领域在内的文化产业,2003年的市场销售额为44万亿韩元,占当年韩国GDP总量的6%(世界平均为4%)。这期间,政府还提出来了认识文化产业重要性等相关政策。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的文化产业在此后两年增长速度虽有所减缓,但仍在小幅增长。2009年,韩国政府和一些企业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尤其是对开拓国际市场。并重点强调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动力。2010年,韩国政府计划完成200个文化产业项目,预算2000亿韩元,对文化产业进行大力扶持。通过韩国政府和民间企业的共同努力,韩国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韩国的电视和电影成为韩国文化产业的领头羊,率先进入了国际市场,在亚洲刮起了一阵“韩流”,为韩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润,同时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游戏产业成为全球游戏产业的领军人物,也成为了韩国走出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其它文化产业,如动漫、音乐和漫画等在政府的引导下也都有不俗的成绩,成功的进入了海外市场。

二、韩国发展文化产业原因

韩国能够迅速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强国,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韩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产业,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为了能够顺利发展文化产业,韩国政府于1994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局”这一部门,主管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三年后,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挫,为此政府开始积极主动的寻求新的经济支柱,调整产业结构。1998年,在金大中任总统期间,提出来了“文化立国”这一战略口号,并宣布:“21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2000年,政府还设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从全局着眼,来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检查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确保政策有效的实施。为了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2001年,政府又设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负责制定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几年来,该院对韩国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在90代末期相继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法》、《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文化产业发展五年》等法规。近几年来,政府又对一些法律法规做了部分或是全面的修订,如《著作权法》、《影像振兴基本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为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法律保障。文化产业成为21世纪韩国重要的产业,支柱产业。韩国的文化产业经过政府的积极培育,在短短的几年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为韩国的经济实现了突破性的增长。韩国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扶植,是其得以发展的另一原因。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在逐年增加,为加大文化产业的预算,政府在1997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方便文化企业提供借款。2000年,文化产业财政预算第一次突破全国总预算的1%。一年后,预算上调到9.1%,进入“1兆韩元时代”。除此之外,政府还设立了专项基金,动员社会资金,政府与民间企业共同投资的一种方式来帮助发展相关产业。大型的基金,如电影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广播发展基金出版基金等。有关文化方面的经济政策,政府也加以完善,并实行了多种优惠政策。如,政府在1999年免除了游戏机的特殊所得税,对进驻文化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等。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及相关政策,极大的鼓舞了私营企业,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有效的扶持了文化产业的研发与发展。除此这外,韩国充分认识到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性,眼光并为仅仅局限在国内。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把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作为登陆这个大舞台的台阶。现在,风靡亚洲的“韩流”就是这一战略的战果。如韩国影视业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19995年韩国影视出口额仅为21万美元,在2003年,也高达3098美元。韩国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是众人皆知的,对教育的投资超过全国总预算的15%,是世界上投资最高的国家之一。文化产业是一个需要技术和内容创新的产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制造出形式多样,有新意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从而满足大众的需求。对此韩国政府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仅2000年到2005年间,就投入了2000多亿韩元,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重点培养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高级人才。同时也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加强对员工的在职训练。由于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人才缺口较大,对此,政府近年来新建了大邱文化开发中心、城游戏学院、传统文化学校、网络信息学院、全州文化产业大学等。储备了大量文化产业专门人才,保证韩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4

引入智能机房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统一的监控和管理平台上,对机房的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在高校机房建设和管理中通过引入智能机房集成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加强对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效应用,完善高校机房的信息化管理,还可以通过统一的监控和管理平台,将每一个机房的各种设备子系统进行集中,然后可以使用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对机房中的每台电脑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并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实现高效的全局事件管理。

2构建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化管理

2.1制定科学的机房管理制度

优化高校机房的信息化管理,需要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机房管理制度作保障。学生作为机房的主要构成要素,对机房的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应首先制定学生上机规则,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机房的整个过程都能严格按照规则去操作和活动,以免对机房内相关设备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其次,在机房正式开放之前,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周密的、详细的制度和计划,并要求机房管理人员和值班教师严格按照机房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机房设备。

2.2加强对机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专业教师和机房管理人员作为机房管理的主要参与人员,为了保证高校机房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实施,应该首先加强对其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尤其是加强其责任意识的教育。高校机房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因此,在强化机房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其业务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故障排除及维修的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完善,便可以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维修,也可以预防设备出现故障。此外,高等院校也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某一层面上提高机房管理人员的地位,尤其是在岗位津贴、工资待遇、级别晋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加以重视和提升,通过对机房管理人员的重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完善学生上机过程和实验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3.1对学生上机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

对学生上机练习和操作的时候,应该实行全面的预约机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将预约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是学期前预约和临时预约。其中,学期前预约主要是在学期前进行,这种预约方式主要是根据教务处下学期课程计划和机房设备的硬件条件进行的课程上机预约,通过学期前的预约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管理员的安装操作系统和调试软件的工作量。学生在预约时间上机和进入系统时,可以输入自己的学号和校验码,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对学生的上机情况进行记录。不在预约时间上机和进入系统的学生,则需要在机房的管理计算机上进行刷卡登记,这样便可以转为临时预约,学生便可以进入机房开机输入学号,进入系统。通过预约机制完善对学生上机的管理,用户可以在实名制认证的情况下进入系统,避免非法用户占用机房资源,同时也可以建立学生和计算机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便可对本人进行责任追究,从而增强学生上机的责任意识。

3.2实验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课程中教师对学生布置的作业,都是通过局域网使用电子表格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的,学生完成作业之后通过局域网或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将作业上传或复制给老师,这一过程可能导致病毒在局域网范围内的传播。因此,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可以利用ASP脚本程序和Serv-U软件构建一个FTP服务器,用做实验室作业管理平台。这样老师便可以在FTP平台上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在FTP平台下载和上传作业。使用时每一位学生通过公有帐号和口令登陆平台,在上传文件上标记自己的班级和姓名,教师拥有自己的帐号和口令,登录之后可以查询班级所有学生的目录,方便教师查阅和批改学生的实验作业。

4结语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5

(一)缺乏事前的充分调研,投资分析手段较为单一,设计不够科学

由于房地产企业在之前一段时间经历了较长的房价上涨期,很多企业拿地后地皮价及周边房价快速上涨,拿地基本都可以赚钱,导致很多房地产企业拿地非常凶猛,缺乏对成本的前期调研,或者前期调研流于形式化。例如部分企业在拿地后才会发现一些成本费用项目没有进行考虑,对市政要求的隔离带、景观、河道整改、垃圾处理费用等了解不深,未进行考虑。一些企业在拿地的时候对投资的可行性测算比较简单,没有成系统的合理有效投资分析指标,对项目盈利指标的测算较为简单,项目投资前期对现金流的安全性没有足够的关注,难以在决策的时候保证足够的科学性。拿地后前期的规划设计对项目投资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企业没有做好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对一些技术指标较为关注,忽略了市场经济的因素,就难以做好对项目的成本优化。

(二)施工阶段变更设计,工程现场管理不到位,成本超支现象明显

房地产施工阶段是开发过程中时间最久、涉及面最广、人员参与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的成本管理,确保项目可以在成本预算的范围内进行建设,顺利完成验收。但是在这个阶段,一些项目难以进行有效控制,随意变更设计,容易造成项目的返工,而具体的设计变更又牵涉方方面面的人员和单位,导致工期难以控制。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是需要利用合同台账等会计信息进行现场的管理,但是一些企业合同台账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对成本的动态反馈无法及时,部分项目现场管理粗放,质量没有保障导致返工,物资管理不够精细,浪费现象严重等,这些都是造成了现场成本支出超支的原因。

(三)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落后,意识不到位,体系不完善

目前,很多的房地产企业对成本的管理主要是依靠财务部门的财务决算,但是对事前的预算和事中的控制不到位,即使是财务的决算,房地产企业也没有进行仔细的事后分析,没有根据项目的实际成本总结出各个成本细项的经验数据等,以前对房地产项目的成本事后评估不够重视,没有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积累,财务工作没有实质性突破。房地产毕竟是一个长期开发的项目周期,成本的控制是需要对整个流程的所有环节进行控制,一些房地产公司对此没有形成足够的意识,认为成本已经难以控制,没有形成高效开发、快速流转的理念,成本控制基本缺乏足够的动力,一些成本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实质的执行,奖罚不分明,权责不明确。

二、落实房地产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一)加强成本核算科目的精细化设置,完善成本知识储备

随着国家各个领域的开放和外汇管制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国际资金将以自有企业或者借道国内企业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外国低利率资金的进入将加剧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未来国内的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成本管理,做好科学化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国内的房地产企业需要规范自己的成本核算科目,减少成本核算的随意性,比照一些优秀的标杆企业对自己的成本核算科目进行优化,如万科等,合理划分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对跨期工程及跨期合同明确分摊的原则等。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应当考虑其差别进行详细的分开核算,遵循因果关系原则、受益程度原则、公平合理原则、承受能力原则等进行分摊,周全合理的考虑成本分摊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项目的差异确定可行的分摊方案,并将这些经验整理成企业自身的会计处理方法以不断优化。在具体的工作中,成本知识精细化管理应当成系统,按照已有的案例和经验整理全成本的科目数据,以供全公司、项目公司等进行参与。要完善这样的成本数据系统,房地产公司应当要完成对项目信息数据的收集,如面积信息和房型信息等,对跨期的目标成本、合同信息、工程量信息、项目预算、付款结算等相关的信息进行归集,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个人,制定各个过程的成本信息归集的详细时间安排,采用合理的方法,如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技术,提炼出成本管理的工具。整理好这些知识,房地产公司应当及时组织交流知识,形成项目的定额成本标准,形成成本的管理能力,合理设计公司内部的KPI指标,明确各个岗位和项目的目标。

(二)加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形成全员、全程、全面的成本控制系统

在拿地阶段,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形成合理有效的投资分析评估体系,结合公司的战略,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在这个阶段,房地产公司要形成多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的联合可行性研究小组,协同进行成本的调研,将成本、设计、市场、开发、工程等专业的人员组织起来,综合全面对项目进行分析。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土地的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和土地的属性,通过这些调研工作,结合建设规模、目标客户、产品定位,编制全面合理的成本估算,当然做好这些成本的估算后,企业仍然要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公司的要求,制定包含静态和动态投资指标的分析体系。在规划设计阶段,房地产企业要选择更容易被市场、客户认可的方案,避免成本的浪费,对不同方案之间要进行经济性考虑,做好成本的事前控制,提前进行设计的优化,控制成本的上限,结合国家的未来政策预期选择合适的盈利性强的方案。

在设计上可以选择采用建筑方案和经济方案结合的招标方法,对不同方案的设计理念、品质、含钢量、墙地比、附加值面积等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经济性技术指标和造价指标进行限额设计,并对达到目标的设计人员进行奖励,发挥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施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重要阶段,这是成本控制的具体现场实施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严格按照已经下达的成本目标进行执行,尽量减少执行中的偏差,对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变更要进行否定,本着控制投资并加快进度的要求,从全局出发,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可行性和评审工作。在施工现场也需要对图纸进行事前的审查工作,对一些不合理的设计进行反映,尽量在施工前就预先进行改正,做好施工的事前管理。房地产企业要利用业内有经验的专业IT公司,为房地产公司开发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结合企业的流程和特点,通过合理的机制将各个项目的成本实时反映至总部,总部及时对成本管理的情况进行审核,做好对成本的动态管理。

(三)加强成本事后分析和考核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对成本的评估

总部要创新管理模式,让项目人员由被动管理转成主动式的管理,让项目人员可以参股自己管理的项目和总部的其他项目,激发项目管理人员的营运能力,降低经营的风险,将项目管理无法控制的成本归集至总部,由总部的人员对这部分成本承担相应的责任。房地产企业应当设立成本专项考核的组织,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负责考核的具体内容,对总部和项目组的成本管理过程和效果进行分别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报总经理审批,在考核的时候适当对材料的价格波动影响、公司决策造成的影响、法律法规的变化造成的影响等进行排除,将成本专项考核的结合和奖惩进行挂钩,提升这个考核的严肃性。

三、总结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6

会计作为一门古老的管理科目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发生了质的转变,会计工作的功能从过去简单机械的收支管理、现金管理等实务性操作逐渐向参与企业全面管理、为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提供决策及管理数据支持的管理层面转移,因此会计工作自身的水平高低不仅体现了本部门的工作成效,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成为了热门议题,但如何真正有效地实施会计信息化是每一个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1树立科学管理意识

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是建立在会计工作得到充分重视与配合的基础之上的,但目前看来,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管理者因为陈旧落后的管理意识而忽视了不能直接为企业获得经济收益的管理部门,尤其是不能真正了解财务会计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所以企业管理者首先必须端正态度,明确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还要加强具体的会计知识及理论学习,这样才能在具体工作中真正起到指导与管控的作用,同时还要对当前应用于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充分了解,避免加强会计信息化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1.2推行会计档案管理双模式

所谓会计档案管理双模式就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会计档案在调阅与信息使用方面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因人为或非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遗失、错漏与篡改,提升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在会计档案管理双模式推行的具体方面,首先要进行会计管理软件的及时开发与应用,现在市面上的会计档案管理软件五花八门,主要有定制软件与成品软件两种,成品软件的优点在于能够适应企业一般化的管理工作需要并且在价格方面也相对便宜,其缺点是无法进一步实现功能拓展以及难以完全契合企业的管理要求。定制软件能够按照企业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功能模块设计,是为企业管理工作量身定制的专门化软件,其缺点是如果想要移植会表现较差甚至出现不可兼容的问题,同时会产生从设计开发到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支出,所以选择何种软件需要企业通过详细的自我分析及市场定位后做出决定,但不管是何种软件的使用都应该遵从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切不可盲目攀比、好高骛远。

1.3加强绩效管理

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推广其最终目的仍然是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因此在绩效考核工作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创新与加强。具体来说,除了需要巩固原有的在会计人员道德修养、会计工作基础实务技能方面的考核之外,还要针对会计信息化及软件操作方面进行内容增添,从而体现出绩效考核工作的实际作用,在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被考核人员的考核成绩,更要加强考核结果的分析研究以及与被考核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获取一线信息,不断改革考核工作的内容及手段,确保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始终适应企业的具体管理需要。

2加强风险控制的对策

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提升及全面管理质量提升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管理工作方式的转变,出现了新的风险防控问题。如果无法做好风险管控,那么会计信息化在给企业带来推进的同时也将造成更大程度的制约与破坏。在会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想要切实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我们必须在风险防控方面狠下功夫。

2.1加强监控机制建设

人为风险是指因为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或者工作技能偏低而造成的数据错漏、遗失、篡改等,从而给正常的管理工作带来阻碍与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直接破坏的风险,应该加强监控机制建设,监控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设置以会计信息化人员风险防控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小组,通过审计人员的监管来加强对人员意识及行为的约束,在审计人员的任用方面应该推行内外结合的模式,即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与社会专门审计人才共同参与,这样一方面能够实现审计工作与企业在会计人员监督约束具体要求方面的契合,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地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及会计信息化应用流程,确保会计信息化推广更加合理与科学。

2.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风险是指缺乏与会计信息化相适应的制度而让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从而出现管理漏洞及问题。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严格贯彻职务不相容原则,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行岗位轮替制度,这样一方面能够避免长期任职同一职务而滋生利己意识的危险,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财务会计人员熟悉相关职务的具体工作内容,帮助其形成全局意识,从而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此外要针对网络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推进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保护及安全管理等级,规范网络操作的行为,加强对各种硬件设备的保养与管理。

2.3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是确保会计信息化风险防控工作切实开展的重要手段,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应该包括3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建立风险防控数据库,数据库的信息不仅应该包括企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信息及解决对策,同时还要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大经验积累与数据收集力度,确保数据库信息能够最大限度覆盖已知风险。其次是要就会计数据信息运行进行安全、预警、危险3个等级设置,并根据不同等级做出相应的应对反应。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定期开展风险预警及管理工作成效的分析与研究,就现阶段的风险防控成绩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对下一阶段风险防控工作进行目标设定,这样才能确保风险预警机制始终适应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及全面发展需要。

2.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不论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是为了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的防控力度都必须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优秀人才队伍,因为管理工作和具体操作不论制度如何严密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头上,因此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现代企业的人员队伍素质建设不仅应该关心如何用好人,更要关注如何培养人。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实行新型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从职工进入公司开始就为其建立专门化的人员档案,档案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基本的工作绩效、日常表现、出勤率以及绩效考核成绩,同时还要增加人性化方面的内容,增加与被管理人员的交流时间及内容,不仅要关注他们在本职工作方面的能力与意识,更要关注他们其他方面的技能、专长及创新意识。通过这样的资料收集,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队伍及工作人员,能够更合理地进行岗位调配与调度,同时也能够让工作人员获得更加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稳定他们的工作情绪,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巩固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现代社会由于社会意识及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机械粗糙的管理手段已经不适应实际需要。通过文化建设能够让会计信息化及风险防控从制度转变为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能够通过日常的渗透及影响让企业员工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何为会计信息化以及会计信息化推广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和风险,进而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项管理工作,形成管理配合、人人有责的良性环境,帮助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及风险防控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下去。

3结语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科普文章;新媒体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科技期刊是一种促进科学进步且经过同行评议的周期性出版物,通常专注于某一专业的科学领域,主要报道新的研究成果或科技发现。“科普期刊”与“科技期刊”有着共同的社会功能属性,即传播、沟通、交流,他们的源头均为科学技术与知识,受众则是对这些科技知识感兴趣的人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在“社会责任”中则明确表明“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1],因此,鉴于科技期刊在传播科技信息的功能方面占有突出地位,在促进科技自身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科技期刊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科普的任务。但是,目前科技期刊的重要成员———学术期刊的发展多注重挖掘优质稿源、提高引证指标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履行科普职责、发挥科普功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探讨学术期刊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近年来关于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提升学术期刊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例如:陈宏宇[3]认为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可以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贾鹤鹏等[4]从科学传播视角实例分析了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情况。但是,这些研究多以讨论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的途径,或是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取得的成效为主,没有明确学术期刊如何有效利用大众媒体履行科普职能。文献[5-7]分别针对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科普责任和科普宣传展开研究,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学术论文科普化方法。在2016年2月29日举办的“科学咖啡馆”沙龙上,我国科技部人员表示,正在着手开展科研论文的科普化工作。何谓“论文科普化”,文献[8]定义为“论文科普化是指高端科普资源,特别是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同时也应该包括科学技术的大众传播”。本文认为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再通过多种媒体渠道传播出去,既履行了学术期刊的科普职责,又加强了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即完成了“论文科普化”工作。本文探讨了学术期刊开展论文科普化工作的积极作用,研究了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并指出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并借助新媒体工具传播的典型实例分析,期望给同行提供参考,共同增强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

1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的作用

1.1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也有权及时获取重要的科学信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规定,1%~5%的科研项目经费需要用于包括媒体报道在内的科学宣传活动[9],这是因为公众科学素质关系到科技发展后劲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信任的科技信息来源是期刊[6],因此,学术期刊有必要把科技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理性、客观、科学地介绍给公众,让这些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顶级学术期刊的经验表明,学术期刊中完全可以融入科普内容,成为重要的科普载体[5],例如Science和Nature专门开辟了通俗性栏目,普及科学知识。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学术期刊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毕竟要形成一个完备的可持续栏目,需要大量的优质稿源作支撑,而国内学术期刊的办刊机制比较传统,要想吸引源源不断的科普稿件比较困难,因此采用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将学术期刊中有深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温度的科普知识,从而惠及大众,是学术期刊参与科学普及、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职责的价值体现。

1.2加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笔者前期研究发现,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成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科技新闻的方式被公众所了解,可以实现科研工作者、学术期刊、大众媒体和普通公众的共赢[10]。同样,学术期刊增加科普元素可扩大学术期刊的受众范围,拉近公众与科技间的距离,科普元素在增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中具有明显优势[11]。同时科普常常与大众媒体和新型媒介形式联系在一起,其受众面和传播力远大于传统的学术期刊,经过科普化的文章能更有效地被本学科外的非专业人士所接受,增强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1.3增强作者和读者与期刊的黏性在学术期刊的经营中,适当加入科普元素,能使学术期刊的读者不再单一化。首先,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期刊,从而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面,增强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加入科普元素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拓展,跨学科的科研人员在科普元素中能更好地找到学术共同点并摩擦出火花,科普元素发挥了不同专业领域间的桥梁作用;第三,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传播,能提升作者研究成果的显示度,甚至有助于其获得相应机构的资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者对期刊的忠诚度,以后有更好的研究成果还会选择该期刊。

2方法及思考

2.1论文科普化的遴选原则。。如何有效地将一篇学术论文改写为科普文章,首先要确定这篇文章是否符合科普的标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科普化的遴选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心政府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每种学术期刊都有固定的办刊宗旨和特定的研究范围,选择论文科普化时,应该重点和优先考虑该研究领域政府和公众关心的内容,这样文章推广出去才能引起较大的反响;对于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本身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就少,再改写成科普文章的意义不大。(2)科学价值与新闻价值并重[12]。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更多的受众,如果学术论文的选题刚好契合了某一时期的新闻热点,产生的传播效应将会产生质的变化,这类研究在医学类期刊中效应最为明显。对于工程技术类期刊,同样也会存在热点实效性,比如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或者是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工业、信息化领域出现重大需求时,各种媒体都会铺天盖地地进行新闻报道,此时公众的视线自然会被媒体吸引住,如果学术期刊同步用科普的语言推出相应的科学技术成果,效果甚佳。(3)内容的原创性。改写的科普文章会通过媒体渠道推送到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手中,如果研究内容出现学术不端,无法完全清零传播途径,则对原创作者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甚至有损期刊的学术形象,因此原创性非常重要。(4)内容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这也是与学术论文不一致的地方,学术论文体现的是科学研究的进程,可以出现有学术争鸣的观点,引起同行的关注和探讨,但是科普文章传播的对象是大众,如果出现了错误的科学知识,可能会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产生负面效应,因此,科普文章内容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不容忽视。

2.2论文科普化的写作要点。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科普化的主笔者应该是论文作者,因为他最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传达出最准确、有效的信息,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学术评价体制或工作繁忙等[13],很少有作者愿意亲自将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但大都能接受编辑部对论文进行改写和加工的方式。因此,本节重点介绍学术期刊编辑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的写作要点:(1)语言科普化,应减少过多的长句和冗长复杂的公式术语,同时增强论文的趣味性、通俗性,适当插入美观的图片,这样才能使专业信息被更好地接受和传播;(2)文章不宜太长,应符合现代阅读习惯,一篇文章介绍清楚一个科学知识即可;(3)倒置学术论文格式,先开门见山给出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再慢慢还原研究过程,这种写作模式比较符合阅读逻辑和习惯,即使读者没能完整阅读一篇科普文章,也能记住开篇的科学知识;(4)升温科学知识,将作者的科研经历或者是科学史上的史料事故融入科普文章写作,能让科学知识变得有温度;(5)标题醒目,一般不用学术论文原来的题目,推荐使用一些带有神秘性、颠覆性、曲折性色彩的表述,但是要避免成为“标题党”。基于以上写作要点,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打造一套适合所属期刊的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的模板,既方便作者直接套用,也能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2.3论文科普化的传播途径。目前比较适合推送科普文章的媒介当属新媒体,许多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这就具备了学术论文科普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基础。一些医学类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抓住普通大众对医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定位于服务大众,将医学知识科普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4]。例如《中国中药杂志》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中药知识平台,其推送的内容涉及中医药学术、产业、文化、养生资讯等,这些科普内容使得微信受众范围远超学术期刊的受众范围,这也是其成为10万粉丝大号的基础[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微信公众号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为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推广提供平台,实现了将相关医学知识向科普内容的转化。新媒体工具除了能向读者输出内容,还能让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读者之间产生互动性,提高他们对科技传播的参与度。

2.4开辟科普文章专栏或出版科普图书。要增强学术期刊的科普性,除了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还可以增加设置科普栏目或策划科普专刊。比如《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自2007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期科普专刊,开本、页数与学术期刊一致,以增刊的方式发行,既增大了发行量,还获得了良好的广告收益[16]。这种科普栏目或科普增刊,可以更生动形象地传播科研成果和行业动态,甚至帮助读者如何学习科普写作,形成科普作者资源的良性循环。根据学术期刊的系列科研成果或重大科研选题衍生出版科普图书,也是发挥科普功能的重要方式,如果科研成果完整、详实,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又具备出版图书的编辑人才、出版资质等,在得到学术论文作者的许可与配合后,可以考虑尝试出版科普图书,开拓书刊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5学术论文科普化对编辑的要求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要将一篇学术论文改写成高质量的科普文章并非易事,这也在多个方面对编辑提出了要求:(1)既要根据编辑经验善于挖掘具有科普效应的学术论文,也要学会分析网络数据,锁定具有热点效应的学术论文,将它们作为科普化的原材料;(2)既要充分尊重作者的原创,切忌对原文内容随意改动,以免出现知识性错误,也要适当加入学术论文中缺乏的趣味性、大众性、流行性元素,以吸引读者的兴趣;(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碰到有科普潜力但编辑无法驾驭改写的论文,可以求助有经验的大众媒体,但是经大众媒体改写的科普文章,一定要得到原作者的审核和认可,防止出现科学错误而弄巧成拙;(4)注重科普文章的原创性和唯一性。由于自媒体平台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很多作者会通过自媒体将科研成果进行改写和,编辑在开展学术论文科普化工作时,要与作者沟通好科普文章的网络首发权。除了学术论文科普化,学术期刊编辑还可以充分调动作者和专家资源,组织撰写科普文章,突破传统学术期刊在科普工作中受到的时效限制,提高科学传播的效率,扩大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17]。

3实例分析

本节以《航空学报》的实践工作为基础,举例说明如何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的科普化工作。为了记录我国“蓝天三剑客”聚首,开启航空强国时代的历史篇章,《航空学报》2019年第1、2期策划出版了“大型飞机专刊I”“大型飞机专刊II”,邀请到大型飞机C919、AG600、C929的三位总设计师亲笔撰写综述,并兼顾了学术创新性和工程实用性。两期专刊出版后,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科研成果,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我国重大战略研究———大型飞机的生产研制现状,《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号将C919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院士撰写的文章《大型客机信息化研制支撑体系架构研究》经过简单的提取后,进行了同步推送,具体做法为:保留文章题目、摘要,选取文中代表性的图片辅助文字描述,最后附上文章的结论,这也是目前学术期刊微信推送论文常见的形式,当月阅读量只有几百次。如此高屋建瓴的研究综述,不仅对科研人员有指导帮助,也能满足普通民众的知识需求,而且“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已达上万人,为何阅读量并不可观呢?笔者借鉴科普期刊编辑的工作经验,对此文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科普化包装。首先,文章题目改为“如何做到2.6天出厂一架波音787|C919总师揭秘大型客机研制的关键”,通过3个关键词集中对读者产生冲击:第一,“2.6天”,时间短是否意味着不可能,或者为何如此高效;第二,“波音787”,这是普通民众普遍认可的舒适型大飞机,尤其对于乘坐过此客机的读者可以产生共鸣;第三,“C919总师”,代表了高端与权威,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其次,正文开始先插入C919飞机的精美图片,从视觉上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其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配合文字介绍图片的来源及作者背景,进一步增加文章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接着,通过引用原文,指出大型客机的研制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长周期高风险、多专业协同、复杂装配与集成制造、全球协同研制的系统化工程,但是并不直接给出研制的具体手段,保留悬念。然后,插入波音787西雅图装配工厂的全局照片,从宏观上展示了一家大型客机的装配全貌,并配套文字介绍“仅2016年,西雅图波音工厂交付的波音787就达到了139架(平均每2.6天一架,这速度太惊人了)”,解释了文章题目设置的悬念,并且介绍“波音787之所以能够实现与全球合作伙伴的高水平、实时虚拟协同,其根本原因在于采用了基于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协同设计、制造、测试、交付及销售”。至此,就该凸显这篇科普文章的目的了,既然波音787通过信息化研制实现了如此高的生产效率,那么中国的C919客机水平如何呢?此时,通过波音787和C919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和信息化支撑体系给出答案,而这部分的内容则来自《航空学报》所刊发论文的原文。最后,插入C919首飞的感人照片,激发读者的家国情怀,既普及了科学知识,也弘扬了爱国情操。这篇改写过的科普文章在“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号的累计阅读量达到了5000多次;在“学习强国”平台,通过“航空知识杂志社”强国号后,也获得了2000多次的点赞;分析《航空学报》网站当期的下载数据发现,该篇学术论文的全文下载量和浏览量是同期其他未改成科普文章的4倍左右。可见,学术论文科普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播效应和论文显示度。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8

(一)当前远程开放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改革的紧迫性

1.开放教育学生的生源及学习动机决定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开放教育的教学对象是成人,学生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高考落榜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这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三是部分过早进入社会的工作人员。这些学生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动机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其学习动机有以下三点:一是为了获得晋职升级的文凭。二是为了找工作而备一块“敲门砖”。三是继续深造,为工作的需要而来“充电”。由于这些学生的来源不同,有些学生本身就是社会工作人员,因工作的原因不能保证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到校进行系统学习,因此教学模式要结合成人特点和需要进行,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2.开放教育的开放性要求教学模式多样化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它具有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特点。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对课程选择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等方面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开放教育的这种特性要求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二)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性给予了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传统的四大信息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已经渐渐退居二线,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更喜欢通过网络、手机等工具获取所需信息。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并且正在选择通过电子媒介的途径获取信息,这样,参加开放教育的在校学生可以不用到学校参加教师的面授辅导便可以了解相应的课程知识信息。

(三)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将推动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传统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完善地解决成人学习者工学矛盾的问题,此时也需要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可行性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收信息知识,2013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呈上升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5.8%。[1]移动网络建设和宽带普及等行动让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变得越来越高。网络作为现代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以其形式多样化和功能全面化深受大家的喜爱。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可以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既符合时代特征又符合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心理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内涵

这里的信息化视域是指基于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形势下,以网络条件为基点,发现新的教学信息传播方式以及教学信息的传授关系,主要研究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环境下,开放教育的教育媒介、教学手段应该随之多样化的问题。

(一)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构建应遵循的原则可行性原则。指信息化视域下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从实际出发,模式构建过程中应遵循客观规律,要做到符合现代成人学生的学习习惯,能满足学生学习方式多样性需求。实用性原则。指这种模式的构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一方面是教学工具的使用,学生能通过这些途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通过模式学习能学有所获。教学性原则。主要是指该模式的设计要能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教师通过该模式的使用能授予学生科学知识。

(二)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1.通过互联网建立网络虚拟教室进行学习

全国电大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开设了网络虚拟教室,里面的内容包括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师介绍、实施方案、教学辅导、电子教案、作业与复习、参考资料等内容。基本涵盖了本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另外参考资料中还有诸多学习辅助资料。只要是通网络的地方,学生都可以随时打开课程网页浏览资料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有利于方便上网的同学。尽管目前互联网的使用还只是在发达地区居民和易转化人群中较为普遍,但是下一阶段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这样,即使是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将有望通过电脑学习。

2.通过观看高清视频进行学习

高清视频学习形式主要是通过电视的视频点播功能来进行学习。学校通过与广播电视台的联合合作将授课教师事先录制好的课程内容作为电视节目,学生通过视频点播参与学习。在一些暂时还没有接通网络的农村偏远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他们有学习的需求,但由于工作、交通、网络等原因不能参加面授、网络学习,对这类学生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3.通过手机进行学习

目前智能手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手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平台而不只是一种单纯的通信工具,它融入了沟通交流、信息搜索、游戏娱乐、社会交往等各类互联网服务,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率达总人数81.0%,手机已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如何利用这种工具作为学生学习的平台,是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一大重要契机。区别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习形式,开放教育的面授时间并非贯穿整个学期,其中还有多种形式的辅助学习,手机学习主要是通过手机的接收信息的功能进行提醒学习,利用移动平台将学生学习的注意事项传送给学生,此外,也可以将每次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做简单归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4.微课学习

微课是指在短时间内讲解一个碎片化主题的一种微视频,微课时间较短,一般为5—10分钟,形式多样,可以是直播型、影视型、动画型以及场景模拟等。直接型主要是主讲教师就某一主题进行讲解;影视型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一个主题,有图文、有讲解;动画型则是通知卡通漫画的形式讲述一个内容;场景模拟则类似情景剧通过人物的表演说明一个问题。微课短小,一节课只说明一个主题,学生可以用简短的时间就了解书本的一个知识点。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以网络在线为依托,主要用于不受时空限制的片断辅导,但不能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

三、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思考

1.通过浏览网上资源进行全面学习

以贵州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为例,网上学习方式之一是从贵州电大主页进入课程网页中浏览学习资源,比如贵州电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上学习资源就有教学文件(主要有教学大纲、实施方案、课程说明、教师介绍)以及教学辅导、电子教案、作业与复习、IP课件、直播课堂、参考资料等资源,学生通过浏览这些资源可以对该门课程有个基本了解,并进行学习;网上学习方式之二是教师、学员之间的交流讨论,通过登录贵州电大在线,进入教学活动讨论区,就可以参加相关的教与学,师与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就学习方面内容进行的互动交流和讨论。

2.通过点播电视学习资源进行重难点学习

学校可以通过与广电网合作将事先录制好的教师视频放到点播台,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向学生提供有关课程重难点的视频资源,学员通过有线电视点播,可以通过课程视频资源的方式进行学习。

3.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