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与绘画艺术思考

西方哲学与绘画艺术思考

摘要:我们所理解的“真实”,大多都是基于生活,是对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的实际情况的理解。“真实”如此简单吗?笔者带着疑问通过自己浅薄的知识量从哲学语言和绘画艺术语言两个角度入手来浅谈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主观意识;客观存在;“真实”

真实,按照通常的定义和理解,即事实、本体等的称谓,是跟存在的人和事情的实际情况和实有状态相符合,不违背的一种显现。这样解释简单又正确,它却远远不够充分。换言之,事实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他人交往真心实意,笔者认为这样解释难免草率了些。有时会想,“什么是真实?真实又从何处开始?我们是如何观察这个世界的真实?”就此问题依据笔者稀疏不成熟的知识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当我们谈起哲学和绘画艺术,总是觉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出现了平行线,永远没有交集。实质上,哲学和艺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不过它披上了多彩的外衣,隐藏了自己。其实,哲学和艺术永远怀抱着一颗质朴的真心,寻找知音。

一、哲学语言中关于“真实”的思考

讲到哲学语言中关于“真实”的思考,首先是“真实”怎样与人类相遇?其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与人类以何种方式沟通?换言之,人类感觉器官判断的“真实”可能性,其次,是存在与生存两个世界的某种交集存在的“真实”可能性。谈到“真实”和“人类感官”两者的“相遇”,前提是两者都是存在的事物。就像韩愈《马说》一文这样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伯乐”与“千里马”,两者都是存在物,只有通过伯乐的主观判断才得千里马。“真实”,是通过人类的感觉器官间接自我感知这个世界的一种判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真实乃是人类的一种感官判断,或者说真实是对存在物的一种主观意识确认。亦或者说,真实是一种感觉,是人类综合感官的认识确定,是身体与意识的相互运动的结果。真实作为一种观念,是人类结合自己的三观通过主观的判断的一种意识判断。黑格尔哲学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只有在作为理念的一种存在时,才有真实性”①。通过以上分析,真实不是一种理念,是人类的一种感官判断,是通过身体多方面器官对感知对象的一种有意识的判断。所以,真实绝对不是用理念做出来的形语言。真实也可以解释是一种对自己、生活以及自己周围环境事物的态度。换言之,真实作为一种对存在物主观意识的判断,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意义,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概念。对物质世界来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真实”是依据科学技术结合人类综合感官的认识确定的主观意识判断,这是科学与认识的真实。对精神世界来说,艺术中的“真实”则是执行者自我精神意识的判断,这是精神真实。从人类这个角度来讲,“真实”实质上就是“存在”,是一种“存在”的综合体现。“存在”才会“真实”。讲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认识“真实”,它是人类通过感官判断出来的一种具有相对存在性的主意识判断。

二、西方绘画艺术语言中关于“真实”的思考

回顾西方绘画艺术的历史,各具特色的时间段组成了不同绘画艺术思维、绘画艺术创作理念、绘画艺术语言表现方式。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三大基本艺术类型:摹仿的绘画艺术、再现的绘画艺术和表现的绘画艺术②。从远古时期到15世纪的模仿阶段,15世纪至19世纪末的再现阶段,20世纪及以后的表现阶段。时间的推移、文化的更替影响绘画艺术形式与语言的不断更迭,一个流派对另一个流派的意向脱离,影响着整个艺术形式与语言的转型和重新定位。每个别样的点到线形成的绘画艺术轨迹可以理解为是人文主义的发展史。思考模仿绘画艺术中的“真实”,从古希腊哲人们的艺术理论开始。古希腊哲人们的艺术理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柏拉图作了这样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是对超验形式或结构的模仿,而艺术则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的模仿。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模仿”现实艺术真实性的肯定。史前时期,洞穴岩画艺术作为先人记录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而存在,图1中的公牛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描绘者只是对其记录罢了。艺术的真实基于生活的真实,这个时期的艺术创造者以现实世界为蓝本,给观者呈现出一种模仿状态。进入基督教艺术时期,首先冲破西方固有的模仿理念,改变了西方绘画艺术长期以来的某种模仿准则———为了精神而束缚了人性,使艺术的创作和结果的定位神圣化和神秘化,庄严、华丽,在人世间虚拟了天堂的神圣与崇高。③这些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无关,更多的淡化了人性。再现的绘画艺术的语言中的“真实”,是对现实生活环境和客观事物的一种再现,是一种生活的真实。绘画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这个阶段的绘画艺术都是观察者眼中的艺术。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与模仿的艺术相比,再现艺术是对人文主义进一步的解放,没有了庄严神圣的宗教崇拜,还原宗教的信仰本质,开始关注生命的存在和意义,倾向于人类情感的表述,描绘情绪的反映。人是生活的人,艺术家们更多关注当下的生活,观察者的唯一审美标准当然也是以生活为鉴别准则,正如观看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作品《乡村婚宴》(图2)那样,真实地体会到画家关注自己生活下的尼德兰农民,鲜明地表达出村民们乐观开朗、善良敦厚及对尼德兰农民运动的同情和关切。对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来讲完全脱离所谓生活真实的绘画艺术是不真实的,他们习惯了自我经验主义,长期以经验认识和固定模式为依托的艺术轨迹进行艺术创作。模仿和再现的艺术的真实与对象的真实无关。两者的艺术是一种表述的方法,是对事物的临摹和记录,它不牵涉到描绘对象的真假。图2《乡村婚宴》勃鲁盖尔尼德兰油画1563年155x114cm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图片源自网络表现的艺术语言中的“真实”,是艺术家被物象本真之美所撼动,对描绘对象产生冲动,并结合艺术家纯粹的意识的意向性把这种激情通过艺术语言创作出来。这种创作是对长期束缚人性的一种完全释放。艺术家的创作是通过自己超经验的认识,以对对象的理解为前提的,依靠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方式,任何艺术语言形式的存在都以其为依据。表现的艺术的真实是探寻存在物的本真之美,不再是停留在描绘对象的表面模仿与再现,而是转向艺术背后所蕴藏的精神指向。真实,每种绘画艺术语言所表达的真实,都受到了其本身局限性的限制,并且必须通过适用于这种艺术表达式的方法来进行理解。总的来讲,探索西方哲学和绘画艺术中的“真实”,源于哲学在逻辑的层面上与绘画艺术具有高度的共同之处。哲学和绘画艺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的真实是一种描述,而哲学和绘画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对描述的精神选择。绘画艺术和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呈现出一种永恒的状态。从选择生活的真实,到用绘画艺术与哲学来解释这种生活的真实,这种真实又回归到哲学家和艺术家本身。哲学家和艺术家的真实是建立在现实真实基础上的精神真实。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3]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4][美]马克•罗思科.艺术家的真实[M].岛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王昊宁.从先验现象学到存在论现象学[J].学术交流,2004,(10):7-10.

作者:林飞 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