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课程系统建构

心理学实验课程系统建构

 

科学心理学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一门实验科学,以实验的手段探讨人的心理现象并为人类服务,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心理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心理学发展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使其在专业学习中能够真正把握专业基础和实验研究的精髓,为其后续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这正是心理学本科教学需要研究与探讨的关键问题。心理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正是从实验课程体系构建入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   一、构建以《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模块   实验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基础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学生经常因学习重复内容而觉得枯燥乏味,并导致对所学科目失去兴趣;知识陈旧,讲授的理论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法,不仅内容枯燥,很多理论与实验方法与当前的实验研究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晦涩难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给学生理解和接受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产生畏惧心理。[1]   面对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借助当前课程改革的模块化理念,我们在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中设计了多课程协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构想。作为心理学的专业人才,要对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就必须运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独有的视角及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独有的方式就是运用量化的方式来探讨人的心理与行为。因此,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掌握用量化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而实验心理学等课程正是培养学生量化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所以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心理学》三门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相关课程为依托,通过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实验心理学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应用三大课程模块,在模块下构建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训练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实验方法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优势,增进本科教学效果。这种课程设置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实验心理学教学体系的问题,既减少了课程有效时间资源因内容重复而消耗,同时又发挥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最大作用,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多课程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和掌握的程度出发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实验和练习等活动,这种灵活的内容设计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重点,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探索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教学形式   纵观当代教学改革的实践,无论是建立在何种理论基础上的研究,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都强调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基础的必要性,因为缺乏基本训练的研究者是难以真正运用本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基础的训练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才能便捷高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双基”功底。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不比例外,也要以课堂教学为支撑,探索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优化形式。   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讲授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心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验设计原理,使学生建立实验类课程的基本知识结构。实验类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的讲授,更注重量化研究方法的训练。因为量化研究方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真正领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精髓,形成心理学领域独有的思考方式,形成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并有助于其在日后的科研与生活应用中发挥作用。因此,实验类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授人以渔”,有效地运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讲授教学法,使学生初步形成实验设计的基本理念、掌握实验和认知研究的理论和相应的方法,能够理解实验研究成果及其设计思想,真正体现心理学专业学生专业化训练的深厚的专业素养。   其次,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外研究性小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心理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借助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不同研究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学术沙龙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心理实验研究的新成果,并在沙龙中讲解和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报告的独特的研究视角、精妙的实验设计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与消化课堂所学原理知识、研究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再次,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永远依赖老师,而是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发展出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今后信息爆炸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立足社会,更好的适应与发展。因此,教学改革从改变单一的以死记硬背为主的考试模式入手,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考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具体操作上,采用笔试、口试、实验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在实验训练中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学习潜能   良好的实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介入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主流领域,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前提和方法基础。[3]因此,要提高心理学专业建设水平,必须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课教学。[4]以实验训练为依托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正是实验类课程的精髓。实验教学与训练要模块化,不仅给学生实验训练的时间保证,而且给学生实验拓展的机会。   第一,充分发挥心理学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为学生树立科学实验的基本信念,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为理解心理学实验原理和阅读心理学实验报告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第二,向学生开放心理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新型开放式的实验环境。开放式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开放和自由的实验环境,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设计实验内容,完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5]定时开放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资料,为学生验证经典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控制实验过程提供空间,为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并验证自己的构想、疑虑以及有新意的小设计,增加学生对枯燥、繁琐的实验研究的兴趣,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完成创新实验设计的实验操作和学年、毕业论文实验设计操作,开发实验室的应用功能。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中如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实验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学生实践演练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真正有利于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和实验训练,有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尝试,为创新实验设计和论文研究实验提供实验设备和实验指导,使学生的创新设计得以实施。经过扎实的心理实验训练,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证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不仅促进了多数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与能力,在学生后续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心理学专业实验类课程改革一直“以模块化多课程协作培养学生实验心理理论素质为核心,以心理学实验训练为支撑,以教学方法优化为手段,提高学生能力”为教学改革思路,并在2006级本科生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该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达到本专业的新高,而且学生就业适应性较强,这体现了学生对自己的基本能力较为自信,也基本实现了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初衷。当然,心理学专业实验类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仍有许多不完善的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需要不断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发展内容予以充实,更需要所有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心理学专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