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推行校企合作的成因初探

中职教育推行校企合作的成因初探

1社会环境的需求

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重学术轻理论,重学历轻学力”的现象,按照传统的学科型职业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仍然是“毛坯”型,企业仍然需要加工成“成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将用人成本列入经营成本中,企业试图将培养员工的成本缩小并提前放在职业培养时期,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是“成品型”零距离上岗。

2政策环境的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企业或者实习场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校企合作该如何开展,其内容和形式该怎么样?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广泛汇集各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典型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对照表》,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3互惠多赢利益机制的推动

3.1校企合作惠及学校的机制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学校通过市场调研,可及时调整办学方向,灵活设置专业。校企双方从教学、工作实践、职业素养等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可合作开发课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大实习实训力度。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共同培养既能顶岗操作又爱岗敬业的技能人才,毕业生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既可以从企业聘请有经验的工程技术骨干做兼职教师,又可将学校的教师不断地安排到企业去锻炼,使教师及时了解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教师在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参观访谈、顶岗实习、跟师学艺,动手操作,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充分了解到现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运营流程、企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强化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学生就业机会较大。4)学校能够获取企业的资助,改进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校效益。5)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学校与著名的企业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学生的质量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学生到企业实践和工作,提高了学校公共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2校企合作惠及企业的机制

1)获得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到企业实习,可以节约招聘新员工的上岗培训费,招聘、试用、不合格解聘等方面的费用,员工通过顶岗工作,熟悉了企业技术应用的过程和生产,管理的具体运用,积累经验,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提升了企业品牌的内涵和影响力。2)企业利用职业院校的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解决技术、管理、经验方面的难题,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3)利用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学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又有独到的教学方法,能够给员工提供最优化的培训。4)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提高知名度。学生是行业未来的领航者和主力军,通过校企合作,让未来行业的主力军能预先了解到该产品,扩大了企业的宣传力度,为企业自己带来广告效益,而且这样的广告成本低,提高产品的社会形象。5)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如:减税,贴息等,以及在与学校开展生产性合作中获得经济利益。6)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形成,企业优秀文化的塑造和学习型企业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让未来的员工更早地了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更有利于企业的战略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政策支持和校企互惠双赢的利益机制这三方面推动了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教育现象的盛行。但是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运作机制不完善。这就需要相关各方去改进创新和优化。

作者:黄国容 单位:柳州市交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