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缺位是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解读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解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以及渗透的策略,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丰满中学英语教学的内涵、活化其形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使中国传统文化以崭新形式出现。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学英语教学尤其应该得到重视:中学英语教学是为学生在未来进入高等学府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英语训练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期,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进行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中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并应用该语言的关键要素。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能以英语的形式在学生的知识海洋中再现也直接关系到日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程度与质量。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一)赋予英语教学以“育人育德”的学科价值

以英语为主要语种,语言承载着西方文化与西方逻辑思维从各个方面渗透于青年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西方的生活方式几乎成为青年人一辈趋之若鹜的时尚追求,而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和传统节日则与之渐行渐远。中学阶段作为学生塑造自我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各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青年学子在这一阶段接受能力强但鉴别能力弱,尚不足以充分区分是非对错,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以及教育界同仁要高度认可英语学科育德育人的学科价值,英语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一门外语,更在于培养能够高度认可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人才。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区域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我们要对外进行文化交流,首先必须精通我们自身的本土文化,这是与其他任何民族、任何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首要前提;对于自己本民族文化尚且难以熟知且没有高度精神认同的年轻一辈而言,所谓做好中外文化交流是无从说起的。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正着重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的同时,必须相应穿插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习俗,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文化鉴别与鉴赏能力,学活辩证看待中西方文化,博采众长,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三)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涵、方式和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不仅在于传授学生一门进行交流的外语工具,更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沟通的平台。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入实则是丰富了英语教学活动本身,成为了学生和教师共享共用的宝贵教学资源。一方面,相较于外来的西方文化,中国学生显然对于本土文化的接受程度会更高,这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书本知识点;另一方面,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以传统文化思想为根基,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对待西方文化,真正做到“取之精华、其之糟粕”,将精华部分内化为我们自身的文化构成。如此一来,学生将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西方文明的学习者和新时代文化的创造者。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状

语言教学应该与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紧密结合,这一点已经为广大教育界所公认和接受,但是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以欧美地区的社会文化、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为主要切入点进行课本教学已经成为主流,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的缺位显得格外惹眼

(一)英语课程所用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缺位

教材是作为承载人类文明、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负有将人类精神文明成果传输给学生的重要使命。中学使用的英语教材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水平。但是,当下大部分通行的英语教材,在选材上均以英美等国的报刊、杂志、人物传记、小说和诗歌等为出处,内容涵盖了历史、艺术、民族文化等。无法否认,这些选材内容充实,语言优美、逻辑思路清晰,的确有利于为学生代入英语语言学习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蕴含在语言背后的西方人文情怀。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英语教材中有关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题材却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涵盖。这样的教材结构体系设计与内容选材导致了在学生的情感世界、思维逻辑中充满着西方文化、欧美语境,对自己本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形成冲击。学生会渐渐失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更不用说运用英语语言对本土文化进行传播,达到两种语言语境的自由切换。

(二)英语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位

语言是历史文化的水库,语言本身就内在囊括了形成该语言的文化底蕴,两者之间相互交织,自成一体。因此,语言教学本身是不可能脱离文化本身,空谈语言。基于此,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是既传输语言,又教授文化,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的是基于“应试教育思维”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所灌输的更多是语言知识能力,诸如词汇、语法点和文章练习等,极少涉及文化本身,更不用谈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英语教学中。

(三)英语课程考试中传统文化的缺位

在当下中国的人才考核及选拔体系中,考试与考试成绩被置于相当高的地位,考试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当然也包括英语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方向标”“指挥棒”作用。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备考上。但是,纵观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大规模统一考试,如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其试卷题型涵盖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阅读配对和作文等,考试内容选材上涵盖了诸如“时间与经济”“同侪压力”“自然地理”“环境生态”“旅游景点”等,选材来源也基本集中于国外期刊、报纸和文学作品,其中也鲜有中国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身影。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英语教师要努力探索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新路子、新点子,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缺位的客观现实,提升自身修养,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其一,在英语阅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文章的过程是阅读者与作者本人的思想在精神世界中进行交流和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读者在不断地获取信息、拓宽视野、提升文化素养与增强阅读能力,大量的文章为阅读者提供了学习语音的真实语境。但是,目前在大多数的中学英语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和民族习俗显然是处于缺位的尴尬境地,造成了许多学生缺乏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与热爱,也不可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表达的现实。正是基于此,我们迫切需要在当前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英语教材中,适当增加一些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比如翻译水平较高的诗词歌赋、介绍中国传统节日、讴歌历史上爱国爱民的英雄人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名篇等,以此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其二,在英语写作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中学英语教材均已西方文化和西方故事题材为核心,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题材也仅限于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话题。事实上,这也就在无形中培养起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以西方语境作为思维定式,这样的写作无疑使语言失去了进行文化沟通交流工具的价值。所以,可以在写作话题题材的选取中融入中国元素。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积淀成的传统文化足以在教学与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写作中融入中国元素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两种文化的异同点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不至于彼此失衡。其三,在英语口语交流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最为核心的功能在于交流,以语言为载体传递思想。既然语言的本真在于交流,中学英语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哑巴式”教学上,必须增加口语环节的实际教学与训练。但是,英语口语教学训练的题材与话题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均是在教科书上选取,教科书中中国元素的缺失也就导致了口语教学中中国话题的缺失。因此,教师有必要积极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开发口语教学资源,如,可将经典名篇《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转换成英文形式,以英语剧本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诵、阅读,最后进行口头复述,在这个过程中穿插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加深理解,从而真正实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于每一个细节的教学目标。

作者:周霞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