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3篇)

第一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

摘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各种信息设备也已经成为了21世纪内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尚不是重点教学内容,文中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教学困境;改善策略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智能化信息技术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并且这种渗透人才不断的加深。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目前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对人才的最基本需求。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一、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不足

首先,从学校教学安排层面来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为:其一,相关教学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将来发展、就业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下,很多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比较少,甚至存在很多占课的现象,往往难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另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匹配。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内容相对浅显,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次,很多中小学为了完成和应对教学检查等工作,所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师的教学大多围绕理论,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操作的时间很少,而且限制较大,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而不同学生之间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往往要花费角较多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此外,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但是受制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和经济条件,很多学校并没有引进足够的教学设备。或者一些学校虽然引进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但是在教学安排上欠缺考虑,造成了教学设备的浪费。从教师的层面来说。受到学校的影响,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不重视,因此在教学上往往不够认真,严重限制了教学质量。并且,很多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水平上存在严重的不足,一方面,中小学校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的薪资较低,难以激起教学热情。甚至很多教师会主动将课时让给其他科目的老师,尤其在农村中小学,这种现象十分常见,甚至有时一学期上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寥寥无几。另外,由于专业水平的不足,很多教师在展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信息技术教师一般并不严肃,导致在课堂中的威慑力不足,经常要花费大量时间维持课堂秩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未来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首先,各中小学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加深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础信息技术能力为教学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集合科学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融入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学校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引进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设备引进时,需要避免盲目性,考虑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偏好,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学校需要招聘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人才,构建一直高水平的信息技术教学团队。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教学理论、教学技巧培训等工作,信息技术发展才迅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为学生教授最新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基础信息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适当的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中小学一般都是教学生如何打字、做基础性表格这些内容,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是十分熟悉、熟练的。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教学生运用一些软件,比如如何利用word做图标,如何利用ppt制作动画等,使学生发现更多的乐趣。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之外,教师需要适当安排课外知识拓展,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资料收集,组成团队共同制作图片、图表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信息技术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信息技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适当的简化教学步骤,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学生进行知识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观察,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加强指导,从而形成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讨论-实践-自主创造”的全新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想法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足,需要相关教育人员共同努力,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使中小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并运用到实践中。

作者:石祖辉 单位:贵州省长顺县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王丹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J].新校园(中旬刊),2016,(01).

[2]赵彩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问题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和力,吴丽贤.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04).

[4]聂竹明.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再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12).

[5]刘玉菊.滇西北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习方式

【摘要】

在教育领域内,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原因就在于面对新课标的要求,众多教学科目在进行课程改革,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被逐渐应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微翻转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应用以后,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以小学教育为例,阐述了微翻转学习方式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促进。

【关键词】

微翻转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促进

前言

在教育领域内,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教授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实践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教学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起到重要的作用,微翻转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引导小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实践。

一、微翻转学习方式的概述

1.微翻转学习的含义。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微翻转课堂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微翻转课堂就是将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让教师成为知识的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课程的难易程度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会通过在线课堂或者查阅学习资料等方式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2.教学结构介绍。运用微翻转方式进行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课前,学生要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借助于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微视频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完课程视频以后,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检测,这样就可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第二阶段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主要由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着重的讲解,然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及时的交流和讨论,共同取得进步。

二、微翻转方式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促进

1.利于掌握基础知识。由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的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不仅仅教师在逐渐重视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掌握,微翻转的学习方式也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微翻转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视小学生的主体的地位,例如在小学生学习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的课后实训,要求学生自己或者在父母的帮助之下搜集5张实物的图片,要求图片具有不同的形状,在第二节课中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在接收到学习任务以后,就会选择在家长的帮助之下自己进行图片的拍摄或者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图片资源的搜集,这样在无形之中学生已初步了解并掌握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2.利于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需要被应用到实际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去,这在运用微翻转学习方式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自主探究与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起到引导作用。由于如今很多学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学生的学习任务为他们进行信息技术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并且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指导学生更好的使用互联网络与各类信息平台。例如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指导学生们以奇妙的汉字为主题进行小组表演,这样学生们就被分成若干个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来进行小组的汇演。不同的小组会得到不同的主题,其中某一小组以动物为主题,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然后进行故事的编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利用网络搜集一些相关表演节目,然后进行课堂的即兴表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的使用操作,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变得更加常态化。

3.利于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很多学习习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微翻转的教学方式所侧重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也会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其学习的自主性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将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到今后其他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当中。由于信息技术知识系统十分复杂,操作之后,想要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就要运用其自学能力来获取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微翻转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有效保障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三、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微翻转的学习方式会更加完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实践途径,将不断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作者:陈小云 单位:南京市六合区东王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春雨.“微翻转”学习方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促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2:76-79.

[2]李晶.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第三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摘要: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下,我国中小学教育方向开始步入了信息技术时代,并开展了相应的信息课程,指引我国传统学科教育跟随时代的步伐创新教育模式。中小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技术型课程,其课程的教育方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基础水平,也关系着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教师需对该课程的教育方式进行精心策划,学校也需对该课程加以重视,以长远的目光看待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意识到该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此,为深入探讨该话题,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现状展开浅析。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引言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虽大部分都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机房,但其机房设备数量与学生人数却不成正比,许多中小学在开课时都出现了两人一台电脑设备的现象,这使得课程在进行时学生无法顺利进行操作练习,对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在课程设置上,许多学校在对信息技术教育上出现了明显偏见,认为其对学生知识的培养无较大作用,因此出现了课程数量过少,课程规划不合理,甚至出现停课等现象,这些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十分不利,与当前我国教育所倡导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也出现明显不符。

2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现状浅析

2.1中小学教育对信息技术教育缺乏支持与重视

中小学是学生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许多学校在开展中小学教育时,其教学重点往往更倾向于德智体美等重点学科,对信息技术教育缺乏一定重视,对该课程也始终抱着疑虑的态度,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与中小学教育过于关注升学率有关,教育领导为更大几率的提高升学率,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中会更为关注重点学科的教学状况,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缺乏指导,这也就直接导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人员对该课程教学出现了明显偏见。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其不仅包含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包含了专业的实践技能,若在教学中缺乏正确指导,则会使得计算机教育效率难以提升,教学过程过于片面化,学生无法学习深度的知识,这直接阻碍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发展[1]。

2.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存在不足

因教学所需,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需通过电脑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许多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虽设置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室,也配备了相应的媒体设备,但许多中小学为控制成本投入,出现了明显的教学设备不足现象,学生人数和设备数量不成正比,在教学时学生需与他人公用设备学习技能,教学条件与教学所需严重不符,这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许多中小学在最初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时虽购置的多为新型设备,但其在经过多届学生的应用和往年的维修其设备已十分陈旧,电脑问题也多,运行速度过慢,电脑技术过于基础,与当前信息技术教学所需存在差距,各项功能也相对落后,无法完成现代计算机技术所需在的信息、信息存储等技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和学校投入的经费问题有关,使得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无法进行更新换代,许多设备在报废后也未及时进行替补,使得课程难以顺利进行[2]。

2.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匮乏

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项实践性十分强的课程,当前,许多学校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开始与相关软件公司进行合作开发教学资源,使课程结构更适合中小学的教学标准。但是,许多公司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不了解,其开发方向也仅仅只参考于教学教材,内容千篇一律,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且教学资源十分稀缺,学生所学知识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大部分中小学教育仍在继承多年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停滞不前,课程整合也存多个问题,而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效率还面临着许多阻碍[3]。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善建议

3.1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管理和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传统课程完全不同的教学科目,该课程教学无论是在环境还是教学要求上,都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要求上,其更需要具有高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此,中小学教育领到必须对信息技术课程加以重视,改变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观念,以长远的教学目标来规划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了解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改革中的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摆脱以往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偏见,对中小学课程做到一视同仁,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需做到的正确认知。另外,在信息技术课程的管理与建设上,中小学教育领到需对该课程的教学标准做到明确了解,对信息技术教师的选拔进行严格筛选,并强化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维护教学秩序,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估。同时,信息技术教育还需做到分管管理,对小学及中学教师开展业务评分,不定期进行考察,建立信息技术考核制度,并为每位学生建立相应的信息档案,以此记录学生学习的成长过程[4]。

3.2加大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媒体设备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重要设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其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是由教师通过电脑操作和相关演示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练习过程也是在电脑设备中完成,若学生在学习期间无法顺利操作电脑设备,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进度过慢。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从课程的硬件方向加强完善,根据每个班级学生数量合理配备电脑设备,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掌握各个技能,跟随教师的指导逐步完成操作内容,这是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着重完善的领域。另外,在面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过于陈旧的问题上,学校需根据时代进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更新信息课程的老旧设备,对无法顺利使用和配置过低的设备进行更换,并对校园服务器进行升级,加快设备的运行速度,定期安排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全面维护,确保信息设备的使用效率。信息技术教育各项设备是学习该技术不可缺少的设施,学校在完善设备时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加大对设备配置的投入,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设施。

3.3合理开发教育资源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统一,因此在教材规划上也存在明显的单一现象,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涉及领域广泛的学科,教学过程若固执于单一的领域,则会阻碍学生的整体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带来较大影响。对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正式教学前,学校应将课程教学的关注重点放于不同层面,结合现代技术和各个新型软件技术整合理论知识,在基于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加强现代技术教学的引进。另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并不仅仅只存在于教科书中,其在网络平台中也存在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不仅具备纯理论知识,还包含了动态的视频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将其与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完善领域,这些不完善之处需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去逐步完善,改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错误看法,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以长远目光看待学生的未来发展,加强对课程的改革与投入,切实培养学生成为技术型人才。

作者:马翠花 单位:宁夏同心县师资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王佑镁.基于共词聚类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热点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2(5):15-19.

[2]李葆萍,孙双.从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存现状反思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13,34(1):37-41.

[3]黄立新.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IT)教育的研究——从中小学IT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小学IT教育的选择[D].西北师范大学,2014,1(2):91-92.

[4]张?.教育机器人教学新载体——浅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机器人教育的教学现状[J].读书文摘,2015,1(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