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9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9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兴起,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教学有效性成为现代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析,为学生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构建动态的教学课堂,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实践思路

有效教学的实施注重教学过程设计,使教师创造性地教学,使教学结果既有预定目标的达到,又有有效生成的教学。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备课只是教学的起点,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进行整理、分析与反思,总结教学规律,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设计

著名教授肖川认为:课堂有效教学要建立在充分的课前准备基础上,教师备课务必做到“钻研”和“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步骤所做的精心安排,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有效体现,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因此,教师做好课前准备,为课堂教学做好基础工作,如若不进行教学设计,则难以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并且要考虑到教学的目的、内容、教法、学法等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构思。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适应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师设计首先要确定教学的整体思考与规划,依据设计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补充。

二、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促进师生互动

小学生天生对于音乐存在敏锐的感知能力,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让学生感知音乐,在音乐的带动中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使其体验音乐,感知音乐,并且表现音乐,从中获取乐趣。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选择与小学生学习特点相贴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为学生构建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以饱满的热情与姿态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用声音编制故事——小白兔盖新房》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动画片《小白兔盖新房》,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小白兔盖房子的舞蹈,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其中涉及的打击乐,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具有打击乐的趣味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中的乐器声音,提升学生的音乐模仿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投身到音乐的学习中。

三、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音乐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互动活动,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为学生创建有效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包括教室、设备、挂图等,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在教学《红灯停绿灯行》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活动,演示音乐中的情境,依据交叉路口的情形进行表演,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环境中,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并且提升学生对于安全交通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让学生进行表演,既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

四、创建动态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全体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众多不可预见的问题与现象,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转变成教学的切入点,灵活应对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从而形成动态课堂。在动态课堂上要求教师做到科学练习,及时反馈。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对于学生的练习设计适量、适当、梯度合理等,并且要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并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自我改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要做好课堂总结,包括对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总结、学法总结,并进行作业设计。在进行音乐作业设计时,要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在广泛收集资料的情况下,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多种解决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学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乐于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作者:张丽君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

参考文献:

[1]洪文昊.试分析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路[J].新课程(小学),2015(11).

[2]吴海芸.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方法

摘要: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作为其中一项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团体合作能力,学会和其他同学和谐相处,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应重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合唱教学;科学;以生为本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优美的音乐能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放松,能让学生心情愉快,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唱歌还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合唱是一个团队的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还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学会互相团结、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合唱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引发学生的合唱兴趣

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在音乐学习中的心理活动情况,结合一些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变得活泼起来,带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堂练习。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把课堂上的歌曲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先讲给学生听,吸引学生对歌曲的兴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进行歌曲的练习,让学生明白歌曲内容,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快;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歌曲,要求歌曲内容比较好理解,曲调优美动听,唱起来朗朗上口,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练习,达到好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歌曲,然后从中选出合适的曲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播放一些合唱类型的歌曲,和学生一同讨论歌曲的歌唱要点和有关技巧,结合学生实际歌唱水平,进行合理调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的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合唱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这样就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增强合唱效果。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

音乐课中,小学生首先要进行发声练习,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声音特点,以免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声带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小学生的音量比较小,声音甜美、清脆、明亮,歌唱时会出现声音不统一的现象。如果练习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训练目的,反而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练习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声开始唱,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声音优美动听,而不是音量。在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气息,在每个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后,再引导学生将学会的呼吸方法运用到合唱中。小学生在歌唱的时候,还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在练习过程中,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动作。因此,教师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要经常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身体要自然站直,保持放松的状态,两只脚稍稍分开一些距离,头要端正,眼睛平视前方,保持比较自然的表情。另外,熟练的咬字、吐字,不但能把字音准确地演唱好,而且能把正确的发音和歌唱结合起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要说准确的普通话,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要努力克服方言带来的问题。在平时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的练习,让学生多听一些歌曲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反应,为学生进行合唱做好准备。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儿童的歌唱习惯,用自然的声音来进行歌唱。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进行示范,引导小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先看教材中的口型,然后看老师的示范,再让学生进行一一练习,教师从学生的表现中做出对的和错误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最后发出正确的声音。

三、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要结合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刚开始学习时,学生肯定做不到教师所要求的标准,所以,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同时相信学生会给教师带来学习上的惊喜,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把学生对音乐活动的感受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首位,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平等的机会,对于某些害羞、内向,五音不全的学生,教师要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信任,让这些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和目光中找到学习音乐的信心。

总的来讲,音乐课上的所有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和学生多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歌唱训练的每一个步骤,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之间在学习中的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作者:许嵩 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海德北岸分校

参考文献:

耿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音乐时空,2014(15):180-181.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隐性知识渗透

摘要:

“隐性知识”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提出来的,认为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第一种是以书面文字表达的知识,第二种是不能轻易表达的知识,前者被称为显性知识,后者被称为隐性知识。主要以隐性知识为切入点,对其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隐性知识;渗透方法

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对改变世界格局、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我国的教育史重视对显性知识的传授,忽视隐性知识的存在,这一思想影响着教育行业的发展。音乐学科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较强,音乐者加大了对隐性知识的关注力度,将隐性知识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对指导小学音乐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隐性知识的特点

1.实践性

隐性知识存在于学习行动实践过程中,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会在行动中展示出来,要想充分发挥隐性知识的重要作用,需要多参与实践活动,强化自身的实践体验和反思能力。隐性知识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在活动中展现出来,教师会给学生创造获取知识的途径,强化学生的体会能力。

2.情境性

隐性知识在应用中需要伴随特定的情境而应用,脱离了情境,将会导致隐性知识存在的形式发生改变。可以说明隐性知识习得是对特定问题和情境的良好把握,如果不能为知识设置情境,知识就会以信息的形态呈现,无法构成知识。音乐课堂的情景变化性较大,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性的音乐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课前进行课堂主题设定的过程,就是建立教学情境的过程,里面存在隐性知识。在音乐课堂中会涉及新旧知识的结合,在相似度较高的情境下,会运用到更多的隐性知识。教师在运用隐性知识创设教学情景时,需要明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3.个体性

获取隐性知识需要个体的参与,提高对主体技能和理解力的判断能力。隐性知识以高度的个体化存在于实践活动中,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学习者提供示范性的作用,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来获取。隐性知识在课堂中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中,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对教师主观信念、经验和价值观念的展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学生的隐性知识因素与家庭教育和同伴影响有直接关系。

二、隐性知识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1.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补

当前,大多数音乐教师已经意识到音乐教学中蕴含大量的隐性知识,对教学行为起到了支配性的作用,音乐教师将“行动”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大量运用隐性知识,强化了音乐课堂的实践体会。有着丰富隐性知识的音乐教师,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注重对学生表征的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知识的传递方法更具新颖性。教师需要具备善于发现音乐知识的能力,将音乐学习中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建立联系,解决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困惑,强调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补性,以隐性知识为导引,用显性知识牵引学生,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2.在音乐课堂中合理运用隐性知识

音乐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隐性知识和学生的隐性知识,教师需要充当引导者,强化学生的领悟和挖掘能力,使学生在互动和想象中来感悟隐性知识。音乐教师通过营造互动、情境教学和想象中体验的形式来强化学生感悟隐性知识的能力。在互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音乐主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设置了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主动融入教学中来,习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在想象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在音乐欣赏课中被广泛应用,是对音乐本身隐性知识的彰显,强化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

3.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合理路径

首先,通过交流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途径,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还能实现知识共享,对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建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学习欲望。设计小学生喜欢的表演形式,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共享隐性知识。小学音乐教学中隐藏着大量隐性知识,教师需要对隐性知识进行挖掘,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明确隐性知识在音乐课堂中的特点,重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补性,为隐性知识的线性化探索合理的路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杨爽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

参考文献:

[1]罗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李晓岚.情感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大众科技,2015(3):117-118.

[3]杨薇.中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识谱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

歌唱是一种艺术,也是音乐学习中的基本内容。如何调动起学生歌唱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快乐地学习歌唱?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处于利用多种设备学习歌唱的时代,教师更应挖掘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到歌唱的快乐,从而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下面将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例,紧扣小学生兴趣需求,全面优化小学音乐中的歌唱教学。

一、利用听赏,激发学生歌唱学习热情

美妙的歌声从来都以听觉传达第一感官,唱法技艺缔造歌声的动人,听感鉴赏成就唱法的磨砺,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歌唱基础,一定不能忽略听赏环节。打开学生的听赏意识,提升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够让学生以直接感官为桥梁,切身感受到歌唱的美妙,从而愿意主动听,喜爱多听,并从听的过程中融会个性感知,以愉快的心境去学习唱法。感官触发的开放、人性,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中心,让学生因兴趣而学,因快乐而进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的听赏学习拥有更开阔的空间,让听赏学习渠道更加多姿多彩。例如,学习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忆江南》时,古语式歌词难免晦涩,婉转悠扬的唱腔也无法被学生充分掌握。教师于是利用听赏手法作为教学切入口,着重由多媒体综合呈现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不仅配合《忆江南》原曲播放了小桥流水、园林景致、山寺古迹等江南独特的风景视频,让学生视觉与听觉结合欣赏;还额外加入了经典苏南歌曲《太湖美》的听赏环节,随着太湖风景映入眼帘,耳边回荡着吴侬软语,学生对“怎能不忆江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江南独有的唱腔也更能模仿到位。听赏是由感官到心灵的自然升华,但听不是单纯的音乐入耳即止,还要从眼、耳、心的综合渠道去对学生进行启发触动,让学生在新鲜的感知中吸收歌唱精华,磨炼歌唱技巧。

二、歌舞结合,全面增强学生课堂参与

音乐是多元化的,歌与舞的结合能够全面呈现音乐的艺术美感。歌唱的是音乐的节奏音色之美,舞动的是音乐的肢体韵律之美,歌舞结合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增强多维度感知,令学生激发歌唱灵感,随性延伸,深度体验,提升整体的音乐感官,尽情抒发情绪,歌唱的效果也因而更加自然、投入。此外,以舞助歌的学习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符合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亦能让课堂爆发快乐的燃点。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制造歌与舞的结合时机,舞蹈动作,唱歌教材要充分契合,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下册《草原赞歌》时,按照引导学生用明亮清脆的童声,激情满满完成唱歌的教学计划,教师围绕富有联想的歌词内容,和民族风情十足的歌曲背景,设计了易模仿、易发挥的蒙古族舞蹈动作。扬鞭赶牛羊、击鼓庆祝、旋转踢腿抒发热情,等生动的动作元素,让学生纷纷主动释放自我,在模仿之余,不少学生还即兴加入了自己的舞蹈发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和舒展自由的舞蹈演绎,学生很快便学会了歌曲并准确调整了节奏,把握好了发音特点。唱歌离不开情感的投入,而舞蹈恰恰能有效激发情感,二者结合在一起,不仅让课堂平添欢乐,让学生全心投入,也让歌声拥有了更多内涵,更多共鸣,同时还让学生的歌唱体验更加有趣,更加丰富。

三、歌唱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歌唱

音乐是快乐的艺术,具有真正美感的歌声是来自灵魂的爆发,只有让学生感到由心而发的快乐,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唱歌技巧。反复叮嘱唱腔唱法,不足以让学生燃起唱歌的真正兴趣,还需要从个性化的活动体验中提取更切实的感知,引导学生合作、互补,积累超越自我的唱歌经验,汲取多角度的感知意识。活动是学生个性发挥的牵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开放的创造空间,充实、快乐、创新就是学生提升唱歌能力的动力。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开展要富有新意,要留有余地,更要触动主动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学习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七色光之歌》时,教师安排学生分组编排音乐剧,演、唱、舞结合演绎歌曲。跳出寻常的表演模式,教师特别设置了表演条件,要求学生假设面向各大洲的国际儿童、还没来得及感受新中国幸福生活的旧社会儿童、想了解祖国过去历史的未来儿童,等特殊的对象,设计出新意十足的表演。新鲜的要求,巨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怀着兴奋的情绪开始编排,前所未有的投入让学生发挥异常令人满意,除了激情到位的演唱,还创新融入了英语、诗歌、对白等元素,让整堂活动热情洋溢,充满欢笑和收获。别开生面的活动不仅推动唱歌教学进入高潮,更为学生提供了难得地展示挖掘自我的机会,创造型的活动促进学生以唱为核心,以思维、表演为辅助,综合提升了感知体验,在奇趣、快乐中迎来进步。音乐带给人快乐,快乐的音乐须快乐地投入,优美动听的歌声不仅需要好嗓子,好曲调,更需要心灵的契合。只有在愉快的心境下,才能迸发出最美好的情绪,才能更完美地演绎。歌唱教学不能将学生引向“为唱而唱”的学习潜意识,不能让学生机械地复制,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歌唱添加丰富的元素,让学生多样尝试,多样结合,快乐为引,兴趣筑基,释放出个性真我。

作者:陈萍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式分析

摘要:

当今,我国的素质教育进行到一个追求全面性的阶段,从小学开始直至高等教学阶段,都力求通过成体系的知识教学来构建起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让他们能够培养其独立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而在这过程中,学界也没有忽略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设置的音乐课程便是一种体现。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课堂导入的方式五花八门,真正有效的却屈指可数,学界对此颇为重视,本文就此探讨一二。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导入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音乐不知是一门排列在课程表中的普通课程,而是一个放松和欣赏的过程。就个人综合发展而言,一个人的诸多能力培养中离不开审美鉴赏能力的配合,这种能力关系到个人长期品味发展的状态,因此,从新课标改革以来,小学音乐教学就被视为一个学生审美品位培养的突破口之一。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教学和相关音乐知识的教授,从而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起相应的音乐兴趣和审美倾向,形成独立的音乐兴趣倾向。就音乐学科的长期作用而言,它有助于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在音乐中放松自我,塑造自我,这样一个过程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努力。

一、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

音乐素养并非单纯凭借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几首歌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它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努力的过程,而小学音乐课程的有效导入则是从概念上为学生建构起当下课程的基本架构,让他们在一定的框架内填充一定的知识内容,同时通过音乐欣赏来丰富审美感的内容。

(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对于小学音乐课程而言,学生难免会由于忽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而对之不以为然的态度,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打消这种想法,从而建立起对于音乐学科的正确认识。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对于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努力学习音乐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他们的学习状态的保持是十分重要的,而小学音乐课程的良性导入则是做到了这一点。课堂的一开始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环节,让他们在良好的气氛中逐步紧跟教师的讲课节奏,在音乐的熏陶中塑造自己。

二、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相关方法探讨

(一)承上启下的复习导入

就音乐课程本身而言,他仍是作为一个科目而存在的,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到相关知识的教学效果问题。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书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头先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复述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必要情况下还可以一起哼唱上一堂课中播放过的曲目,让学生的思路逐渐返回到音乐课堂的模式中来。接着,教师可以逐渐引入这一堂课要讲的内容,简要概述其与上一堂课内容的基本关系,让学生明确知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起一个基本的知识架构。

(二)图片模式导入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直观的形象性思维,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也可以利用一些直观性的展示模式进行课堂导入,其中之一便是图片导入模式。教师可以在课堂地前一部分为学生们展示几张图片,并让学生先描述图中的内容,接着教师开始引进这一堂课的知识大纲,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回顾自己的描述,并将图片与音乐只是做一个联系,这也就将抽象的音乐概念具体成了一种画面效果,更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记忆。在下一堂课的回顾环节里,就可以通过图片的回忆来引出知识的印象。

(三)情景导入

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表现欲望是音乐教师要尤为注意的,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需求进行相关知识情景的模拟。例如民歌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几位学生先展示一些经典唱段,从而让其他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类型,从而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基本印象,接着紧跟教师的导入节奏,同时结合之前的情景来理解相关知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也达到了利用情景来到如课程的目的,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的生活化,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的广泛性。

(四)视频导入

现代化的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大大地得益于现代化科技的引入,在小学阶段就有了多媒体设备的参与,这也就使教师的课前口头描述环节脱离原始的抽象化和苍白,而刻意具体化到一种直观的效果。学生也可以在这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直观效果,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课本平面化印象。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播放,从而导入相关课程的内容。如在进行爱国音乐的相关内容讲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红军长征的相关片段,让学生们在这种情绪状态的驱使下进入到学习之中,更好地感悟音乐的时代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播放了片段之后让一些同学来谈谈他们的感受,在课前就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保证学生们的状态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导入内容之中,从而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讲解和音乐片段欣赏。

三、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这过程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开端。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应当脱离原始意义上的学科地位,而将自己定位为一种能力培养的起点,让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有一个放松自我的窗口。尽管目前仍然存在着主要科目和次要科目之分,但音乐教师本人需要明确音乐学科的地位,它与其他知识性学科一同作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无主次之分,更无高下之分。因此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是需要大下功夫的,相信通过无数音乐教师的研究和分享,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能够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王丹 单位:长春市宽城区自强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黄峻.试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J].黄河之声,2014,(15).

[2]徐霎,刁惠军.对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6).

[3]钮苏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0,(12).

[4]郭文丽.激发小学音乐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03).

[5]黄峻.试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J].黄河之声,2014,(15).

[6]张珊珊.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J].音乐时空,2015,(07)

第六篇:小学音乐课堂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本着音乐无国界,艺术能陶冶情操的理念;遵循素质教育,立志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好学生的目标,大部分小学都开展了音乐教学课,旨在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为繁重的学习减压。本文致力于研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作用。

【关键词】

音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音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味料,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开心时,跟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神采飞扬;伤心时,听一首抒情的音乐,会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无聊时,它是打发时间的最好利器;繁忙时,能让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音乐从娃娃抓起,所以音乐教学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小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音乐教师也肩负着开拓学生音乐之路的重要责任。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呆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听到学生抱怨音乐课无聊,整节课就老师翻来覆去唱音阶、背作者简介、分析歌词含义等,把本应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弄得死气沉沉。长久以来,老师和家长们只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过分追求功利,如当今流行的钢琴十级、小提琴十级等,把音乐当做了炫耀的工具,忽视了音乐点化人生、完善人格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互联网在我国的大力发展,我国各地中小学都引进多媒体教学,极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入一个崭新的教学时代。信息技术能给教学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声音、文字、图片等直观清晰,远不是呆板的课本所能提供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运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从视觉、听觉以及视听觉全方位的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现代网络中,例如知网、万维等,都有庞大的精彩文章储存量,通过信息共享,可以根据设想,定制出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对各个年龄层的学生兴趣分析,从而完善课堂的精彩度,使学生在课堂中的集中程度变高,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达到老师轻松授课,学生高兴上课的情景,课堂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音乐情景模拟,通俗的讲就是将音乐环境中的主人公通过想象等方式代入自己,体会当时的情感和内心。情急模拟是主体与客体的深层次交换,是心与心的交流。在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中,接受信息、整理信息、输出信息是整个信息传播的全过程,接受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情景模拟这个过程,运用形象鲜明、具有特点的事物场景,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印象,能让学生体会到更深层的音乐背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在大脑储存的时间有了延长。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课本《百鸟朝凤》中,教师可以先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模拟出森林的环境:翠绿的参天大树,各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鲜艳的花草,明媚的阳光等,让同学们想象自身处在一个天然的自然乐园,摒弃一切外在干扰,进行心灵梳理。这时候教师可以慢慢的开始播放出各种鸟类的叫声,注意不要太杂乱,应理清先后顺序,最后来一曲百鸟大合唱,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到这首乐曲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再继续进行教学任务。

三、扩展音乐内涵,扩大知识

一般来说,我们接受信息的过程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果在接受的过程中,只有书本上的寥寥图文,那么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亦仅限于课本,大大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限制了兴趣性和想象能力,得不到进步。影像、模型、广播等视听觉多媒体,使学生学习到的,不再局限于课本,从看得到、摸得着、听得清三个角度理解音乐,由缘由,到过程,再到结果使学生完完全全的了解了音乐的历程,一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次,由原本单一的音乐扩充到方方面面的音乐相关,得到了更多的知识储备;二来,使学生理解到了更深层次的音乐内涵,从触景生情亦或情景交融,体会到当时作曲家的情感,深度剖析了当时的心路历程,了解到音乐为何生动,为何打动人,使学生的涵养得到加强。例如四年级课本《甘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节选,学习这篇乐曲时,首先要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京剧的传统文化,我国京剧历史悠久,现代名旦梅兰芳一生经常演出的代表作《宇宙锋》和早年到中年不断演出的代表作《贵妃醉酒》等,都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而《智取威虎山》是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段故事,讲的是解放战争初期的经历,1947年冬为了从土匪手中夺取控制东北九岭上万先遣军的分布图,东北民主联军203小分队队长少剑波委派侦查员杨子荣卧底潜入最大的土匪山头“威虎山”。杨子荣凭借自己的机智应变获得了匪首座山雕和座下八大金刚的赏识,在座山雕大寿之日里应外合消灭了这帮土匪。信息技术可以重现战争日的热血激情,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帮助学生了解这样课堂之外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

四、信息技术与课后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普及,课内外信息结合使得学生学到的更加全方位。培养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能力,让学生课外自由的去寻找音乐相关元素,学生自主编排一些情景话剧等,绘画一些音乐相关图画,这种多样性的选择,使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提高和创新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方式,让学生的探索性、创新性、自主性、实践性学习能力得到了增强。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告教会我们知识改变世界,前人的不懈努力奋斗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我们最大化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作者:潘霞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北新区小学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姚伟华,王洪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性思考.中小学电教,2004(11):34-36.

第七篇:师生互动小学音乐课堂构建

【摘要】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师生互动,营建愉悦快乐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以《十二生肖歌》为例,阐述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课堂构建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师生互动;主要策略

音乐教学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识谱、学唱的单一模式,而是着眼于学生的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水平的提高的层面。德国教育家普朗格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应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生命力。唤醒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语言交流的过程,师生互动的过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实现“唤醒”、构建“互动”,下面以《十二生肖歌》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热身活动,烘托音乐氛围

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课堂的构建,首先应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课间,教师就播放《十二生肖歌》,让学生首先感知和跟着演唱这首优美的歌曲,也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的准备中。这个过程,也是热身的过程,烘托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为构建互动课堂埋下伏笔。

二、注重导入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成功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在不同的音乐课型、不同的歌曲的欣赏和学习时,导入的方式可以各异。对于《十二生肖歌》的教学导入,可以利用“十二生肖的来历”的故事,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引发他们探究的乐趣和欲望。孩子们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根据这些特点,学习《十二生肖歌》时,或者教师讲述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的故事”,或者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搜寻、调查、查阅等方式,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的故事,讲一讲十二生肖中有老鼠,为什么没有猫、老鼠那么小,怎么排第一等,从活动中,让学生就对《十二生肖歌》产生兴趣,在课堂上,再讲述自己获得的故事。民间故事的引用和讲述,为互动课堂的构建也着了浓浓的一笔。在《十二生肖歌》的教学时,也可以以情境法儿导入。如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十二生肖的图片,并用多媒体为动物们介绍自己而配音:Hi,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老鼠,我是十二生肖的第一位,我神气吧!再引导学生模仿小老鼠的自我介绍,分别选一个生肖中的动物介绍自己。这样的“开场白”,直接把学生带进音乐氛围中,带进《十二生肖歌》的学习中。

三、巧设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

(一)情景创设,激活课堂氛围

情境教学法,被一线的教师们所青睐。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为了省时省力,忽略了情景教学,冷落了情景法,而情景教学,可以激活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教学添彩。如“十二生肖歌”的教学前,教师呈现一些民间“十二生肖”的泥塑作品、民间玩具、小饰品、民间剪纸,这些泥塑作品、民间玩具、小饰品、民间剪纸等,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情景的创设,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力,审美力的培养也是音乐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以说促唱,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歌曲的学习,歌词的记忆非常关键,歌词记不住,演唱歌曲便不可思议。因此,巧妙设计活动,让学生快速记忆歌词,为歌曲的学习降低难度。对于《十二生肖歌》而言,设计“以说带唱”“以说促唱”的活动是首选。并且在说唱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各种小动物图片。如果利用动画图片,更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作用。如呈现小老鼠的图片,呈现汉字“老鼠前面走哇”,紧接着呈现“牛”的图片,接着说“跟着老黄牛”,紧接着呈现老虎和兔子的图片,让学生仿照“老鼠前面走哇,跟着老黄牛”而接着说出“老虎一声吼啊,兔子抖三抖”,继续呈现“龙在水里游”的图片,以及“蛇蜷缩在草中”的情景,接着和学生们一起说出“天龙水中游哇,草中蛇在扭”……接下来,“马儿过山沟啊,碰见羊老头;猴子翻跟头哇,金鸡喊加油;黄狗半夜守门口,猪儿整天睡不够”,再让学生反复吟诵,十二生肖的顺序便轻松记住,为歌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做促唱,增加互动因素

音乐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方法中,打击乐器是首选,利用打击乐器,可以为为课堂添彩。在条件的限制下,如果没有打击乐器的情况下,让学生打节拍、敲桌子等动作,都可以收到打击乐器为课堂助力的效果。如《十二生肖歌》的教学,在教学和演唱歌曲时,引导学生在“小老鼠,打头来,牛把蹄儿抬”的后面,以及“兔儿跑得快”之后,“请把顺序排”的后面等,加上表演的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与同伴分句接唱,在一些关键处创新性地加上动作,并做一做,这样,边唱边演边做,将课堂推向新的高潮。

(四)创新演唱,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力、审美力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引导学生作词作曲,或者改写歌词等,都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对于“十二生肖歌”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反复欣赏和比较:(1)xxxx|xox|xxxx|xo||请把顺序排请把顺序排(2)xxxx|xox|xxxx|xo||请把顺序排啊请把顺序排通过比较,体会这句音乐的“声断气连”,根据(2)在演唱起来(1)效果要得多的特点,让学生在兔儿跑得快兔儿跑得快之间,加上“哎”,“兔儿跑得快哎,兔儿跑得快”……通过加词、减词、改词等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因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中应以激发兴趣为主,培养审美情趣。只有教师和学生和谐互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有效引导,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才会不断提升。

作者:郁晓艳 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天泉湖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宣倩怡.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打造快乐互动音乐课堂[J].音乐大观,2013,(6).

[2]杨慧.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师生有效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8).

第八篇:小学音乐课堂激趣乐学

【摘要】

音乐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表现。音乐原本是对学生具有无限吸引力的学科,但是由于我们在教学中缺乏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导致音乐课堂对学生丧失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本文就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略谈点滴看法。

【关键词】

兴趣;音乐;精彩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教学阵地,发挥音乐课堂的力量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成了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小学音乐课堂也发生了改变,许多教师都将教学的重心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爱学、乐学上。音乐教育的源泉来源于生活,对于学生来讲,快乐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而有趣的教学方式就是最好的快乐之泉。教师如果善于在生活中提取内容来结合教材,就能够使学生在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对学习发起探索,所以作为音乐教师应该要努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快乐,在快乐中取得发展,在音乐中得到人生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成就了小学课堂的精彩,促进了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课堂的趣味性

情境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魅力,通过情境可以将学生的各项感官都调动起来。创设情境在音乐课堂上是常用的教学方式,当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出真实的情境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这样的情境也能轻而易举地引导学生进入教材,从而产生情景交融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还可以有效地激发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有趣的情境,促使课堂丰富起来,也使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更加突出。例如在教学《飞驰的雄鹰》这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对雄鹰有清晰的印象,我就通过互联网下载了一段关于草原的记录片,通过真实的影像,使学生对飞驰的雄鹰产生直接的体验。借助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直接就是示范唱、学生学唱就会显得枯燥无味,但是透过情境的引导,却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使学生体验到与歌曲内容相联系的画面,这样的课堂是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新课改后的音乐课堂最需要的是创设情境,营造出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发挥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主力军的作用。创设情境还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索,学生在情境的直接作用下,对歌曲产生亲切感,从而更好地完成对歌曲的学习。

二、设计游戏,展开课堂的活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音乐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将教学的内容游戏化,是促进学生乐与参与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课堂需要通过实践才可以展现出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通过游戏来为学生创建实践的机会,同时也通过游戏来挖掘教学内容的有趣性,使学生对音乐课堂回味无穷。例如在教学《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课时,我就通过有趣的小游戏来进行歌唱教学。每一次进行歌唱教学的时候,都需要先教会学生唱谱,这是一项比较枯燥无味的内容,为了增加趣味性,我首先将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然后将歌曲分成六个小段,每个小组以抽签的方式来抽取相对于的小段,接着进行接力演唱,当那个小组演唱的不准确或者不流畅,就需要接受惩罚,唱得好的小组则进行奖励。这样的游戏方式将课堂气氛引到了最高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的热情,每一个小组都使出浑身力量来唱到最好。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同时生动有趣的竞赛形式,使课堂充满的愉悦性,也使学生充满了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课堂开展游戏,有效地打破了传统的“你跟我唱”的形式,积极地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实现高效课堂。

三、联系生活,体现课堂的灵动性

音乐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因此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联系生活来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体现出课堂的灵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音乐,要告诉学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当学生学会留意生活中的声音时,就会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教学《五月的夜晚》这一课之前,我就先布置学生完成一个家庭作业,就是找一个晚上坐在花园里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并且需要录下来和模仿一个声音。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我首先向学生播发我在风和日丽的晚上录到的声音,然后再倾听学生听到的声音。当我的录音进行播放时,我要求全班同学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那美妙的天然音乐。经过这样的铺垫,学生对于《五月的夜晚》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联系生活来进行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积累,并慢慢地将这种积累融进课堂中,就可以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起来。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也可以促使学生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领悟到音乐的魅力和生活的灵气。

总之,音乐课堂已经不再是以传授歌唱的技巧为主,现代课堂更关注的是学生,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引着课堂的发展。只有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才能更好地将音乐教育的责任展现出来。所以,教师只有积极地开拓教学的方法,创新自身思维,才可以将课堂变成有趣、有用的课堂,才可以使音乐课堂展现出精彩、灿烂的火花。

作者:费金亮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第九篇:小学音乐舞蹈课堂研究

【摘要】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以歌唱和欣赏为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应为音乐课堂增加更多的元素,可以将舞蹈元素融入课堂,让课堂更有吸引力。为此,教师应积极探讨舞蹈与音乐融合教学的有效途径,让舞蹈真正跃动于小学音乐课堂,推动教学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小学音乐;舞蹈教学;有效途径

音乐与舞蹈,二者本身具有关联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有机融合起来,优化教学。实践证明,将舞蹈引进音乐课堂,可以最大化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课堂活力。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探索如何让舞蹈跃动于音乐课堂,助力音乐教学。

一、创设舞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激趣非常重要。一旦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会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推动其主动学习。为此,在音乐与舞蹈相融合的课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适宜的舞蹈情境,以达到激趣目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以律动进课堂,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葫芦丝独奏曲,这首歌曲富有浓厚的傣族风情。而傣族姑娘、傣族舞蹈等都属于学生感觉到新鲜的元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示独具特色的傣族舞蹈视频,让学生进入视频情境,欣赏舞蹈。此时,学生被热情、唯美的傣族舞蹈所吸引。教师趁机与学生互动。师:同学们,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呢?生:傣族舞蹈,很漂亮,我们也想学。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独奏曲就是傣族风情的,即《月光下的凤尾竹》。大家先静心聆听歌曲,再根据对自己的理解,为歌曲配上傣族舞蹈动作。这时的学生学习兴趣已经完全被激发出来,很快投入音乐学习中。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直观的舞蹈激趣,让学生竞猜对应的舞蹈类型,再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自配动作。如此一来,学生既有听赏的兴趣,也主动思考应该如何配上具有傣族风情的舞蹈动作。在情境创设环节,教师应该多思考应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是否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让情境更生动、更具吸引力等。只有全面考虑,情境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学生也才能主动参与音乐课堂。

二、引导创编舞蹈,焕发课堂活力

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并不是要求学生学习统一的舞蹈动作,而是让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为音乐配上相适宜的舞蹈动作,达到衬托和渲染的目的。也就是说,学生配舞,不应受到过多的束缚,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发挥能动性,创编舞蹈,从而让音乐课堂焕发出活力。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瑶族舞曲》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创编舞蹈,增强学生对欣赏曲目的理解,也让课堂更具活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歌曲。欣赏中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乐曲描绘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的心情(幸福欢乐),以及乐曲的特点(节奏感非常强,并且非常欢快)。在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让学生结合乐曲创编与之相宜的舞蹈。学生根据每一段的内容、速度、情绪、主题等,创编舞蹈。这样有趣的音乐课堂活动赢得学生的关注。在教师分组后,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开始积极结合乐曲创编舞蹈。有的小组学生模仿着击鼓的动作,并配上一定的舞蹈动作;有的小组跳出了欢快的场面,扭动着身姿……这样的音乐课堂非常有活力,师生其乐融融。由此可见,开放的创编舞蹈活动给予了学生施展和释放的空间。音乐课堂在学生主动投入的参与过程中变得有趣,并且活力四射。在学生创编舞蹈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不同的小组,一起跟着音乐摇摆、创编,从而让课堂变得更有魅力。

三、歌舞融合活动,点燃创造激情

歌舞融合活动,即既有歌唱,也有舞蹈,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衬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极其渴望有平台发挥自己的潜能。一般而言,每一个班级里不乏有一些能歌善舞的学生,为此,教师要挖掘他们的歌舞潜能,设计相对应的活动,让他们尽情释放。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要尽量遵循开放性原则,从而将学生的创造激情点燃。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快乐的嚓嚓嚓》这一课时,教师设计歌舞融合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学习不同版本的《快乐的嚓嚓嚓》,两种版本为:手风琴版和管弦乐版。虽然为同一歌曲,但聆听不同的版本给人的感觉也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进集体舞,带领学生学习。紧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歌舞融合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既有歌唱的,也有跳舞的,比一比哪一组能够更好地衬托歌曲。在练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交换练习,体验“歌者”和“舞者”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快乐的嚓嚓嚓》。练习结束后,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每一组学生抽出一名学生与教师一同担任评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组合奖、最具人气奖等。以奖励激励学生,能够催生创新动力,音乐课堂也更高效。

总之,舞蹈与音乐,它们犹如姐妹花,不分彼此,相互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将舞蹈引进音乐课堂,科学设计教学,实现二者完美融合,让舞蹈助力音乐教学,让学生因“舞”深爱音乐,从而最大化推动教学进步。

作者:张莹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蒋海云.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5,(01).

[2]周晓燕.小学音乐课堂引入舞蹈教学措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4).

[3]张艳.舞动青春——舞蹈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