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育体现(3篇)

小学体育教育体现(3篇)

第一篇:中小学体育教育武德修养体现

摘要:

现阶段,在加快学校体育改革,完善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建设的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下,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是当代人们的共同期盼。武术作为国粹正被国家和民族所重视,已被列为进入中小学必修项目之一,这也与其内涵“武德”的修养有着必然的联系。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对武德修养在当代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予以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此问题以及其影响意义的试析,来表明在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和我国体育转型之中,“武德”修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重要意义;以此,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

武德;教育;学校体育;精神文明;改革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体育教育更是现代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正逐渐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接下将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基本目标,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完善保障和评价体系,着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1“武德”涵义的解析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国向世界展示自家风采的骄傲,也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从古至今,武术文化渊源流长,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传承项目,彰显中华雄风之魅力,引领民族气节之神韵。传统武术教习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尊道德,“尚武崇德”。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是制约习武者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

1.1武德的解析

武德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是个人体现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侧重于个人意志的选择,而且包含了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以及参与其它社会活动秩序规范。武德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道德精神表现,实质上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武术领域内的体现。[1]在社会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尚武崇德不仅能很好的陶冶情操,还会大大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现代武德的内涵

(1)树立理想,为国争光(2)爱国爱民,见义勇为(3)尊师爱生,团结互助(4)修身养性,遵纪守法(5)文明礼貌,举止端正现代武德内容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相一致,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时期武德,这是武术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2]

2武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武德,即尚武崇德的精神。它是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千百年来,武术界把“崇尚武德”作为一种民族的优秀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

2.1尊师重道

“尊师”,即尊重师长,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承上启下的一点。一般指晚辈对长辈的俗成礼仪,长幼有序、敬重师长对老者、长辈们要保持一颗谦虚恭敬的心。现阶段从学校和武术界来讲,学生和习武者更应该培养和懂得尊师敬长的思想修养和礼仪规范,这也是指学生对老师、徒弟对师傅的固定礼节。“重道”即尊尚道义与道德修养,从学校和武术界来讲,泛指学生或徒弟的品德与技能兼修的境界。这也正符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点,按照儒家人伦的要求为中庸之道、谦虚恭敬、重视和合。按照老子的思想观点即为:重视大道之行,一切按规律、按程序来行事,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端正自己的言语品行。

2.2戒骄戒躁,勇于作为

在武术界各门各派历来就有:“习武之人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为人正直,见不平之事,遂挺身而出”等武德规范、门规戒律,要求习武者主持正道,扶弱压印,集中体现在“仁与勇”的结合。这也反映出了新时期的武术门人不仅要骁勇善战、敢拼敢打、敢于维持正义挺身于不平之事,更要有思想、有策略、有谋略的行侠仗义、敢于作为,能够分清利弊、顾虑周全,做一个有勇有谋的仗义之士,不可逞莽夫之勇。近几年来,社会不良风气及现象屡见不鲜,比比皆是。老人跌倒,无人敢扶;遇不平之事,不敢插手涉足,走为上计;校园暴力震撼人心,欺凌弱小、无视师长等等。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盛行,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们更应该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2.3勤学苦练

在武功修炼之中,“诲人不厌,学而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孔子的名言,同样是武林人士信守的座右铭。并由此构成了众多的专门武术谚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欲学惊人艺,需下苦功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这些集中反映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这些著名且家喻户晓的武术谚语,不仅仅是适用在武术界的武功修炼上,也更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适应与社会风气的形成,适应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适应于优秀传统的不屈精神。

2.4顽强的意志品质

历来,习武之人的那种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侠肝义胆、见义勇为的处世情怀为世人所称赞和模仿。长期经受艰苦训练环境磨练的习武之人,在性格上更加刚烈顽强;在处事上更加讲究义字当先。习武之人光明磊落、行侠仗义的品质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学校中,学生们更需要这种顽强的勇气和作风。对待文化知识的学习百折不屈,越挫越勇,只有在背后多付出努力地学习,才能有金榜题名、一举夺魁的希望。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百折不屈的奋斗精神更适应于现代茁壮成长的中小学生们。为他们将来能够承担起民族的使命,繁荣伟大的祖国,奠定夯实的理想信念。通过对武德时代特征的诠释,将武德修养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之中,亦是大势所趋。武德修养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尤为关键,也是我国改善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是完善我国学校体育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对加快我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武德修养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而今,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本应该充满正能量的书香校园,却频频遭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打架斗殴、欺凌弱小、辱骂老师、目无尊长等伤风败俗的事件常有发生。校园内出现了严重的强势群体欺负弱势群体的现象,弱势群体遭到接二连三的欺压与凌辱。学校老师为顾全大局或也束手无策,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社会栋梁的莘莘学子们,或许早已产生厌学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理。在现阶段的学校体育教育之中加入武德的教化与培养,不失为一件益事,能更好地完善我们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武德的教育与培养更能体现出其独特的地位,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更彰显其民族的特色与价值。

3.1武德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在学校的体育教育中融入“武德”教育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历史的必然。武术,已被列为“七进”校园项目之一,现今中小学也正逐渐开设“武术课程”,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也足以见证我们国家开始重视武术、重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重视我们的国术。当然,将武术课程开设进校园更能体现出“武德”教育的重要性,使武德的教养更能渗透到广大学子思想、生活之中,使祖国的未来栋梁更能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挑起民族的责任与使命,勇于担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与风貌。

3.2武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3.2.1武术锻炼促进青少年改善气血,身如蛟龙,灵活柔韧有余

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几乎都参加运动。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络、调精神,使青少年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锻炼。

3.2.2武术锻炼于培养学生刚柔并济,陶冶情操

武术不仅有健身和技击的价值,而且富有浓郁的艺术色彩。动与静、快与慢的结合,均衡的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使人百看不厌。高有鹰击长空的气概,低有钱翔浅底的雅趣,使人的情操在演练中受到陶冶,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审美能力。

3.2.3武术锻炼学生意志坚强,培养良好品性

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感,培养刻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经过长期的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3.3武德修养在学校体育教育之中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广大学生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培养讲文明、懂礼貌,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行为礼节和生活习惯的祖国的希望;有助于培养学生们从小形成尊敬师长、爱护同学、遵纪守法的精神文明;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懂得和谐共处、修身养性的性格特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们从小形成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敢于争先的那种进取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形成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义不容辞、拔刀相助的济世情怀。将武德的修养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样,这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武术发展的需要,更是响应国家号召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4加强教师自身的武德修养

在学校体育教育之中,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武德修养,教师自身是关键环节。能否重视武德修养,更能否以身作则是对培养学生们武德修养的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大,在这个教育教学体制中,教师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多数是教师自身德行修养不够,规范不及所导致。在倡导武德进校园,培养学生武德修养的同时,作为教师的辛勤园丁们更应该接受并加强对武德教育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良行品德、文化素质、价值观念,使他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能够以身作则,保障教育教学工作及目标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该履行的职责与义务;有利于激发和培养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兴趣,真正实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完善自身品行,规范行为举止,以身作则,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德行;有利于教师们宣扬传统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团结协作,众志诚诚;有利于教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兢兢业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结语

处在逐渐向体育强国转型的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好学校体育是发展的必然环节,也是构成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体育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动力。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武德修养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减少社会弊端因素影响下恶劣现象的发生,抑制不良风气的形成。因此,为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融入武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势在必得。

作者:丁保国 单位:广东中山东方小学

参考文献:

[1]单锡文.武术普修课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单锡文.武术普修课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第二篇: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国家对小学体育教学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当前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创新发展体育教育的策略,希望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体育特色;学校;创新;内容;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传授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与价值观。新时期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实现体育教学的教育价值、健身价值与文化价值,小学体育教学要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创建特色的体育教育学校,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大都是一些基础的队列、体操、自编操、太极拳、太极扇等项目,这些项目方便教师开展教学,项目的危险性相对较低,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选择这些体育项目。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一些新奇、有意思的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这些项目,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小学生的体育需求。

(二)体育教学地位较低

体育教学在小学的教学地位中相对较低,虽然国家教育部一直在提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实施了很多办法来保证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可是实际上小学体育教学地位仍旧很低。学校的领导、教师都将教学的注意力放在了提高学生文化课上,体育课教学时常有被占用、停课的现象发生,体育教学被认为是排在数、语、外之后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较低,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相对缓慢,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地位,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是创建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弱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与实施者,体育教师的能力对体育教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教师的学历大多是一些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相对较少,教师在科研上投入较少,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教师职后参加的培训与学术交流机会较少,教师对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缺乏了解,很难保障体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提高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是保证体育特色教育学校的关键所在。

二、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分析

(一)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工作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素质教育,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狠抓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求真务实的体育工作之路。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科学的进行针对性选择,例如:校园啦啦操、校园花样跑绳、拓展训练等项目都可以进行教学,这些特色的体育项目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身体素质也逐渐有所改善。创建特色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以符合学生时代性的需要,与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步。

(二)提高对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重视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认知度不高,认为体育课教学学生只要能进行一下简单身体活动,别受外伤就可以了,受这种理念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缓慢。因此,必须要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家长与学生的认知度,使他们理念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只有真正理念了体育教学的内涵,才能积极配合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快速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体育教学成功与否与体育教师有着重要的联系。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学校也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与培训,为体育教师能力的提高提供平台,真正的组织一支高素质的小学体育教师团队,为体育教学改革打好基础。

(四)突出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

小学体育教学有着较为广泛的功能,传统的体育教学偏重小学生体育技术的教学,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文化功能与教育功能。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与健康知识的传播,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体育教学不仅要实现教的目的,还要实现育的任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相互团队协作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集体团队意识,促进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提高,真正的实现体育教学的育人夺标。

三、小结

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促进学生体育价值观形成、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奠和引导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小学体育教学的功能地位和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学校、社会都要提高认识,大力支持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真正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健身目标与传承目标,真正的实现体育从娃娃抓起。

作者:孙茂会 单位: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逸夫学校

[参考文献]

[1]徐丽丽.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J].学园,2013(35).

[2]吴锭.兴趣推动课堂运动增进健康———低年级足球教学之探索[J].快乐阅读,2012(27).

[3]陈玉凤.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5).

[4]高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J].科技信息,2011(22).

[5]张红.如何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学周刊,2011(21)

第三篇: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笔者通过对扶余市51所代表性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师资力量匮乏、场地器材不足和投入不够是现阶段扶余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通过对相关业务同行的沟通访谈,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针对如何提高扶余市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困境

1引言

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国家2007年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帮助义务教育阶段中西部农村学校配备体育活动器材”。但是,体育教学设施不足,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等历史原因和对农村教育重视不够等现实问题,仍制约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农村小学生体育健康以及农村小学教育全面发展的步伐。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笔者工作所在的扶余市代表性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笔者主要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实地走访了扶余市51所代表性农村小学,获得详实的一手资料。

3结果分析

3.1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3.1.1农村小学体育老师数量得不到保障。

《教育法》明确规定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但是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村小学受制于生源和教师编制,远达不到《教育法》相关规定。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很多都是在上级检查时,由其它学科老师临时转为体育代课老师;还有的学校因教师编制紧张,体育老师也客串承担其它学科授课。

3.1.2农村小学体育老师专业素质得不到保障。

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小学专职体育老师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就业岗位,缺少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对体育教学新方法了解不多;另一方面兼职体育老师,由于缺乏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在教学授课上就更加业余。从笔者实地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都是“放羊式”教育,没有备课、缺少教学目标。

3.2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场地器材不足:

实施体育教学所必须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差和体育运动器材不足是笔者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国家对各级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有明文规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帮助下,我市大部分农村小学都拥有了自己的体育教学场地和部分器材,但和教学大纲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2.1农村小学体育场地硬件设施差。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扶余市农村小学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体育教学场地,但硬件设施参差不齐,大部分都达不到标准规范要求,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尤其是在下雨(雪)后根本没办法组织上课,更是没有规范的田径场、篮球场等。

3.2.2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器材不足

鉴于对体育教育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等限制,大部分农村小学用于教育教学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基本器材都得不到保证,更不用说那些高端的教学体育器材了。

3.3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投入不够:

经费不足是笔者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又一个因素,经费尤其是投入到体育教育方面的经费不足,体育设施和体育教育器材得不到及时更新、修复,必将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带来安全隐患,进而制约了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4结论和建议

4.1提高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

更好地提高全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需要农村小学教育管理者提高对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在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前提下,积极开发新的体育教学资源,帮助体育老师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意识,加强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监督和管理,完善体育教学监督管理体系。同时,还要拓宽体育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结合国家对体育教学硬件设施的相关要求,积极改善体育教育硬件设施,确保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人身安全。

4.2引进培养专职体育教师优化师资队伍:

国家在《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除了改善体育方面的设施条件之外,关键是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农村小学主管部门应注重引进体育院校或者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小学体育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中,同时加大对现有专职体育老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打造我市“专业化、稳定性较强”的专职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师品牌。

4.3丰富教学内容,力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体育教育更是要求体育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学生的感受和特点,丰富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尽可能力求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用利用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形成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

4.4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高质量的完成一堂体育教学课,必须将“教”与“学”完美结合起来。体育教育是一种互动的教学,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质量,就要重视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教”与“学”共同努力才能将体育教育教学任务完成好。

5结束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建设者,小学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启蒙阶段。小学体育教育课的开设,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教学不仅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也是我们帮助学生成为国家栋梁、实现自我价值的自然追求。

作者:于治彬 单位:扶余市得胜镇第二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2007

[2]蔡雪红.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吉林教育.2009.12

[3]张国良.山东省农村小学体育面临的困境.中国校外教育.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