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方法讨论(6篇)

小学教学方法讨论(6篇)

第一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

摘要:

现今时代下,思想品德在我国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是小学生的品德及思想形成的启蒙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将影响小学生的一生。做好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目前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以往教学方法的弊端,就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一、以往教学方法的弊端

笔者从事思想品德教育多年,总结了以往思想品德教育的情况,发现以往思想品德教育以被动学习为主,教学方法生硬死板,缺乏活力,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及教学引导上均存在问题,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总结。

1.教学方法僵化,缺乏创新。经过多年思想品德教育,笔者总结发现,很多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但是教学方法单一、僵化,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没有及时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实际教学看,很多教师在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仅仅是单一的讲授,学生单纯地背诵,记忆效率较差,并没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精神、心理及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固然需要积极认真的教学态度,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缺乏相应的引导是目前教师存在的问题之一,学以致用是小学教学目标之一。

2.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新课标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残余,很多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显然与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的教学模式不相符,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上课实例中体现为教师上课即讲授理论知识,讲完解答疑难点,然后死记硬背的过程,整个过程中没有小学生积极讨论,提出自己观点的过程,学生的观点得不到表达,导致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3.缺乏教学引导,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课本,甚至有的教师局限于理论知识,思想品德是距离生活最近的一门学科,需要贴近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援引生活中的实例,教学过程中无法通过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己爱学习,自己积极做生活中的“小雷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小学阶段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激发并利用好学生的兴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若干建议

1.加强师生交流,加强互动。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生活中的道理进行教学,这是所谓的说理教学方法。讲道理、摆事实的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感受到的进行教育,师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如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时候,教师举例子,关于乱扔垃圾、插队等现象,师生积极交流,教师和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交流,提升学生的分辨能力,课本与学生生活结合,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要做到态度恳切、和蔼可亲,让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从而在内心启迪自己的心灵,使学生从心底接受思想品德教学观点。

2.更新教学理念,扬长改短。新课标下,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理念有长处也有短处,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保留传统教学理念的长处,改变和弥补传统教学的短板,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一种使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教学预设环境,自主学习,积极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

3.激发自我学习,引导自我评价。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社会道德法律,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我学习愿望,了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家庭及学校对学生的道德基本要求,产生自己主动学习思想品德的强烈愿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评价社会现象,在不断学习中逐渐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从而遵守社会秩序,积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例如:在学校买饭的过程中,明华为了提前吃到饭,告诉同学仔仔说,我先插你队,我站你前边,反正是我插你的队,不是插别人的队。教师和学生评价明华的做法是不是正确,而后使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过程中是不是发生过类似的现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想品德评价。

4.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氛围。小学阶段,学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甚大,因此,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学习氛围,对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积极做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有巨大的帮助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对环境影响人的贴切描述。良好的环境能够使学生学习很多优良的道德品质,不良的环境使学生学到很多不良的社会品质。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加强学生道德环境建设,在整个学校内形成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思想品德标准的风气,最终形成团结友爱、尊重师长、严守纪律的好学生。

三、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应该积极遵照新课标教学要求,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尤其在教学方法上大力改进,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加强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引导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提升判别能力,学校应该积极加强道德环境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氛围中学习、成长。

作者:胡东 单位:平昌县响滩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3.

[2]李湘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207.

[3]张甜.浅议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几种基本方法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4,08:84.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析

摘要:

当前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单一,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在黑板上讲解作文,无法生动形象地讲解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语文作文,由于自身知识储备量不足,再加上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得难以专注于作文课堂。单调、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导致作文教学难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1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1.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讲之乏乏无味,学生听之呼呼欲睡,很难达到教学大纲要求,更别说是在作文之上有所创新。如,编一则童话故事,如果教师只是讲解一下自己读过的或者听过的童话故事,则很难引起学生们共鸣。对此,教师应该适当利用多媒体仪等电子设备放一些动画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如此,学生能够自由地给文章赋予童真和活力。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拓宽学生写作思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1.2小学语文作文内容冗杂,枯燥:

老师讲解内容有时过于繁多,势必要加快进度,再者小学生可能刚刚开始接触作文,本身知识储备量不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刻画人物等能力,都不够成熟。这就造成学生们从思想上抵触作文,害怕作文,听课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学生的思路或创作。小学生活泼好动,难以专注,简单有效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如此,学生能更加高效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创作的源泉才得不断涌现。

1.3小学作文教学要求严格,学生无法扩展性思维:

当前由于教育存在弊端,对作文要求较多,限制严格。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我的课余生活》,作文要求字数800字左右,写成记叙文。这是正常思维,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作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因为作文形式可多样化,同一命题的作文,有时既可写成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就《我的课余生活》这一命题,学生可写成诗歌形式,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的创作形式,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也会打开新的创作局面,在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任由学生自由选择作文格式,也许会让学生爱上作文,爱上创新。

2就如何解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探析

2.1教师的教学形式可适当变换:

小学作文课堂时间是45分钟,绝大多数老师会从上课的第一分钟讲到最后一分钟,这种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满堂灌”。这种教学方法,会无形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老师可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作文话题,也可以设计游戏环节。学生参与到游戏环节中也就不自觉进入到当天的课堂内容中,体会到作文所带来的不一样的乐趣。比如,写我们身别最熟悉的人,可以采取游戏报词的形式。教师可以举几个词,如老师,朋友,家人等,让学生自由抢答,并且说说选择这个词的原因,以及学生和这个人发生过印象深刻的事情,并且出于什么原因。在此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以上这些内容进行创作。此外,当前科技设备越来越现代化,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当代社会科技发达,网络资源丰富,内容多样,对查找相关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及抓住孩子们好奇好学的心理,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帮助。

2.2教学内容可进行精简:

由于当前作文教学任务量重,教学内容繁多,冗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负担,使得他们无法轻松、快乐地学习。“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很难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的教学课堂使学生从心理上抵触作文,加大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难度。教师可以由之前的“满堂灌”改为“老师讲25分钟,学生讨论10分钟,自我展示10分钟”。具体而言,可以将基础内容进行阐述,将问题和作业提前给学生布置下去,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探讨及深思。课堂主人由老师变换成学生,这一举措,不仅让老师见识到学生的想法,而且一改往日沉闷的教学氛围,为课堂注入活力,学生会将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

2.3适当的放宽教学要求,正确引导学生:

所谓的“放宽教学要求”,并不是盲目地对学生的作文不作要求,任由学生脱离生活规律,摆脱实际生活,毫无依据地创作,而是开拓学生的眼界,打开他们的思维,扩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创作形式上能够多样化,创作出不同于他人的作文题材。不同的题材,也可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学生的创作还会更上一层楼。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创作,在作文格式和形式上不作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就作文题目,写成文言文,诗歌,议论文等。除此之外,教师更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传授学生写作技巧,平时课堂上就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刻解读。每星期可抽出一些时间,对好词好句进行鉴赏,还可以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朗读一些好词好句,并说出他们选择这些的理由。这样可以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文章能力。老师可在平时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写作技技巧的培养,如:《小摄师》,“高尔基让小男孩拍照。突然,小男孩哭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教参上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通过对小男孩动作的描绘,来刻画他此刻的心情。人物刻画可通过对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的写作表达技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内文章的剖析,来达到灌输学生这些知识的目的。学生笔下的每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创作境界得以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到当前教学课堂所存在的问题,应该更加全面且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融入作文教学课堂,这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下笔难”害怕作文以及无法扩宽作文思路等,不再成为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积累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来丰富自身眼界,也可打破常规方法,合理地想象,给自己笔下的文章赋予不一样的色彩。教学上的改革势必会打开新的局面,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得到培养。

作者:刘鹏飞 单位:重庆市梁平县和林镇平都完全小学

参考文献

[1]孙艳红,高明惠.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体现创新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

[2]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3]张希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作文的对策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6(01)

第三篇: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视野下,为了全面落实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了让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发展方向,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减轻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因此,作为为奋斗在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务必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要善于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创新教学方法,着力营造融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广泛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实践运用,小学语文教学开始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渐渐转变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化的过程。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的主要平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构建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思维的火花长期处于自主活跃的境界,使师生在轻松、融洽的课堂交往中实现一种融洽共鸣。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创新方法,激情飞扬,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创造个性的平台。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创新词语听写方法

听写词语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让听写词语焕发出新的活力,由单一封闭的训练向多元开放的练习转变。在听写词语前先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还不是很会的词语在心里或者用手在桌面上赶快练写会,这样学生的记忆是高效率的。然后,多形式听写教师不直接读出词语,而是通过解释词义、缩句练习、讲明用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边听、边说、边想、边写。例如:在听写词语“积雪飞扬”时,语文老师可以这样创设引入词:“看,房屋上、树上到处都是积雪,风一吹,都纷纷扬扬地飞起来了”请同学们缩在一个四字词。在这一新的听写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得仔细听,一方面得认真想,另一方面还得认真写。这样的练习,学生必须经过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才能得出学习结果。在听写过程中,学生动耳,动脑,动手,动口,锻炼听辩能力,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注意力合理分配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听说读写思的综合性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创新朗读训练模式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式,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情体验中,领悟语文的韵味,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使精神情操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升华。语文课堂中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外,我采用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新颖的朗读方法。教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仿读。在指导学生进行仿读时,教师要配上肢体语言,比如挥动双手进行比划,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同时用余光看一看老师比划的手势动作,就像大合唱中指挥打音乐节拍一样引导学生深情的朗读。朗读动态描写的文字时老师的手势动作要高扬跌宕,朗读静态描写的文字是老师的手势应该平柔缓慢,学生就可以跟着语文老师的手势变化或急促高低,或轻缓道出。范读基础上以手势导读,使学生不仅闻其声,而且睹其形,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会使学生的朗读达到较高的境界。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创新鼓励机制

为适应时代创新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把知识转化为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实施多角度鼓励。没有心理的安全、自由,就谈不上创造。老师就应以他高超的表扬激励艺术,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了让学生尽情的展示童心、全面的张扬个性、潜心的发挥创造力插上振臂高飞的翅膀。语文课堂教学内师生应该始终涌动着创造的激情,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成出很多亮点,课堂教学鲜活高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评价都应有激励性、导向性、多元性的,使每个孩子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感。例如上课伊始,老师就可以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温暖的抚摸,热情的期待,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语言,多角度地鼓励学生,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刻意追求的艺术,不是艺术;刻意学习的艺术,不成艺术。当一个老师的学、识、情、才等齐备之时,才是教学艺术臻于成熟之日。”

四、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善用“读说式”方法

“自读自悟、读后质疑”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思想。根据学生每读完文章都有一种“有话要说”的欲望和冲动,在学生读课文前,老师都会提出一个看似简单但却较难的要求: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读完了要有话想说。在说的时候,要一边说,一边把自己所勾画引用的句子很好的读出来,又说,又读,还要加上自己的讨论。做到“说——读——论”三结合。如在教《草原》一课时,一个同学的“读说式”的回答:在这一节我勾了(读)“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我勾的句子说明了蒙古族人民非常热情好客。这样“读说式”回答问题,即培养了学生“引经据典”阐述个人见解的能力,又是一种特殊的口头表达训练。学生要把“引证地读”“引证地说”结合好,就要组织语言上下一番工夫,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五、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善用“回家式”问题释疑

研究表明:由教师提问比学生提问更符合学生心理需要。老师善于引入问题教学情境,善于启发引导,可以促使学生有目的、具体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比赛看谁提出的问题质量最高。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中心、写法、结构方面提出问题。有选择地要求学生把共性的主要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谁提出的问题,最后还交给谁回答,做到“物归原主”。把问题最终落实到原来提问的学生,老师可把它称为“问题回家”。或者在讲解了有关的课文内容后直接由提问的学生回答;或者在解决了问题之后反问学生,都是在讲到与问题相应的课文时,随机而又“有预谋”地把问题“还”给学生,使每个问题都有始有终有着落,直到学生弄懂为止。这不仅是一种形式、一个过程,而是教学注重教学反馈、注重每个学生有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回家”促进学生更用心地听讲,由“让我读”变成了“我要读”,而且“我要读好”。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表达的积极性,也培育了学生自信的品质。

总之,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把课堂归还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马吉党 单位:贵州省威宁县中水镇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吴小燕.新课改下构建和谐小学语文课堂探析[J].文理导航.2011年08期

[2]韩爱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学周刊.2011年21期

第四篇: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与更新,为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有必要转变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探讨,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近些年来,我国新课改得到更加深度的实施,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必要实行创新,紧跟时展的步伐,实施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抽象性,其教学的实施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编制,实施内容创新。

1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采用的是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但是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该教学模式的采用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首先应该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应结合其心理特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模式开展教学,从而了解各个学生的内心想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并且也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主动。

2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

课前预习对数学学习影响较大,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疑问,从而带着疑问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捕捉教师讲解到的相关知识点。然而小学生最初并不了解预习的正确方法,此时教师就需发挥其引导作用,教予学生新课的预习方法,使其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逐渐掌握如何自主预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也可对自身的备课带来帮助。

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例如在讲解数学公式的过程中,先不向学生直接展示数学公式,而是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然后进行结果的总结。例如在讲解长方形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先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引入,使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之后让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实物的测量与面积计算,从而使结论得到明确。可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的角色,测量教室的长与宽,并安排助手帮助记录数据,然后进行数据计算和总结。如此一来,可使学生得到数学计算的真切体验,接触到测量与计算的实物,也使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数学思维与感知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进行知识的灌输以及课堂的提问,然后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或者点名回答。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可以得到学习上的优越感,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未能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导致其学习积极性较差,也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疏远。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并不多,导致课堂气氛缺乏活跃。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针对某部分学生,而是包括全部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建融洽、平等的氛围,使各个学生均有其存在感,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对此,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游戏教学法以及分组合作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之间实现经验的共享以及疑问的解答,在相互帮助下一同实现学习目标。教师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以往严肃的态度,注重语气的温和和语言的风趣幽默,从而使学生过于紧张的心态得到放松。教师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不应一味地指责,而应表现出对该学生的期待,注重对这类学生的鼓励与支持。教师应帮助其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增强其数学学习的信心,与此同时,也可使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和谐,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5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加强先进教育技术的应用。在信息化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十分显著,多媒体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应该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多媒体的使用也成为教育行业的一种重要趋势。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而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教材知识在多媒体课件中合理编制,在课件制作中突出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并且充分运用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也可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多媒体教学具有新颖性、灵活性以及形象性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促使学生对数学新课教学充满期待,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投入,也使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对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数学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使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紧跟时展的潮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根本,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数学成绩得到提高,并使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得到体现。

作者:令俊平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山丹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徐珍.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求知导刊,2014,04:136.

[2]宋金胜.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88.

[3]王鹏.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6:24.

[4]李权.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105.

[5]刘云.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3,20:91.

第五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内容。语文博大精深,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是极广的,是陶冶学生情操,树立正确观念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育占据了重要且无可替代的地位,换言之,语文教学的成果往往是通过写作展现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普遍较低,在写作中往往出现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缺乏文采和内容、记流水帐等等问题。面对这种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分析,找到改善此种现象的解决方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育;教学方法;兴趣

造成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写作素材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新课改的潮流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适应发展趋势做出适应的调整,加快写作方法改革的脚步。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本文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措施,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的课改起到积极的建议。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模式:

传统,僵化,学生没有兴趣:首先,语文老师并没有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们处于“被动”的状态。写作教学偏于形式化,最普遍的方式是把积累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名人事迹添加到文章中,而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很多老师只是注重写作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学生并为深层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写作技巧。其次,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对语文写作并不重视,再加上课堂教学和模式的僵化,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2语文基础薄弱,不重视语文知识积累:

语文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够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素材,但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老师经常抱怨写作教学效果不佳,而忽略了教学中的教学反思,只是加强的力度,而不没有重视文章的质量和内容。另一方面,小学生综合能力不强,没有足够的自制力约束自己,在充实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只是应付或者机械的完成学习任务,这不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1.3写作内容与现实脱节,缺乏感情交流:

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依赖作文书上的文章内容,生搬硬套,甚至是抄袭,没有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与现实脱节。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为学生创造提高他们结合生活能力的环境,缺乏锻炼和实践;第二是小学生自身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只是对自己身边的材料和资源选择写作内容和素材,对自己生活中的事件缺少总结概括、加工的能力。

1.4教学过于注重课本,迂腐和沉闷:

首先,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课本,凡事以课本为主,盲目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出现教条主义。教学中缺乏创新,无法发挥自身和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觉得写作很是无聊。其次,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按照课本传授知识,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写作,更没有给学生机会去感悟生活。课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对于语文这一综合学科而言需要丰富的资源和素材,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

1.5忽视学生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标之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以对生活的感悟为基础,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小学生生活空间和范围有限,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弱,看待事情的态度不明确,导致在写作时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和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制约因素对学生的阻碍。

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2.1打破僵化教学体制,使教学模式创新化:

当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出现碰撞时,教师应该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和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进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进行,认真落实相关的条例以及规章制度,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在课余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感悟生活;也可以组织感恩演讲比赛,让学生感悟亲情、友情等感情的真谛。

2.2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丰富和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情操和语文素养。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奖惩制度,让学生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感悟生活中的语文,为写作积累素材。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多翻阅字典,多读些名著,通过阅读课外书丰富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保障写作能力的提高。语文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丰富知识储备。

2.3学习生活相结合,表达真实情感:

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敢于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感悟生活,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等能力。学生也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身边的事物多加留意,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做到下笔言之有物,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4打破学生思维困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或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风趣有趣的课堂活动,利用游戏展开教学,例如成语接龙、“我是故事大王”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调动大脑发挥想象。

言而总之,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对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完成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作者:周丽梅 单位:卢龙县蛤泊乡杨柳河小学

参考文献

[1]于雪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李红花.小学生写作策略运用的特点及其与作文成绩的相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3]吕艳辉.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王萌洁.小学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5]刘玲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3

第六篇:小学语文情境式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摘要】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与整个教育质量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文化综合素养。情境式课堂识字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而创设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文字,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式;课堂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师与家长,使得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不再是一味填鸭式、死记硬背,而是更加注重知识学习的发散思维与举一反三。语文识字教学内容繁杂、信息量庞大,因而采取情境式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标准,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优效果。

一、小学语文情境式课堂识字教学的优越性

情境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导学生进入具有一定氛围的具体场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在特定语境内理解汉字,加深印象,最终掌握汉字。

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境式教学以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通过语言描述、具象表现、气氛渲染等方式,创设情境,化难为易,启发思维,在课堂活动中愉快的完成识字教学,学生融入语言情境,提高了识字效率,掌握了语境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使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望而生畏。情境式教学重点在于“乐学”,在欢乐氛围中进行识字教学,让每一位学生既享受到了欢乐时光,又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2.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在进行识字学习的时候,由于该年龄段自身的生理特点致使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面对课堂中大量的识字内容和枯燥而冗长的课堂时间,往往会出现思维断层的现象。而教师采用情境式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信息,将文字、字形、图像、动画、影像等综合运用,绚烂多彩的课堂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优化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小学语文课堂识字的情境式教学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作为组成文化的因子,传承着人类历史的文明。汉字属表意文字,其数量之多,易混淆,学习难度不言而喻。低年级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小学生良好识字习惯和兴趣的重任,如何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巧妙运用造字原则,创设音、形、义统一情境。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虽然汉字数量可观,但掌握其规律,学习汉字也可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汉字最初形态是符号的抽象化,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例如在教授“人”“木”“田”“口”这四个字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粉笔画图板书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人”“木”“田”“口”的象形形态,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讲小故事环节,将汉字的音、形、义有机统一。在教“木”时,让学生描述“木”的形象,并进行绘画,将“木”字的演变过程一一向学生讲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必一味的拘泥于汉字的演变过程,大多数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六书是汉字的基本构字原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六书”详细阐述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会意”和“形声”的造字方法几乎涵盖了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遵循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这一原则,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清”“描”时,突出形旁,讲述“清”字与水相关,“描”字与动作相关,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并牢记字形,通过创设情境,从学生的理解记忆出发,加深文字在脑海中的印象。

2.图像与文字结合,突出文字象征性质。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文字起源于图画。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运用图画信息,可以达到增强学生求知欲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课文时,可以根据文中插图所提供的信息,提问学生插图中有哪些事物,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圈出插图反应在文中的事物。将字词与图画之间联系起来,提高课堂识字效率。小学生都有表演的天赋,教师可以因利乘便,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跳”“举”二字时,可以请小学生表演“跳”“举”的动作,并给予表扬和小奖品的奖励。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文字,又知晓了文字的含义,提高文字的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乐趣。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更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好的教学方法是打开识字大门的金钥匙。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情境式课堂识字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直接识记文字的教学模式。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教育,而情境式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境式课堂中,学生乐此不疲,对识字有着丰厚的乐趣,使得识字学习变得趣味横生。情境式课堂教学以创设情境的方式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红茹 单位: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花园校区

【参考文献】

[1]孙倩.语文情境化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2016年第6期

[2]施杨,沈月明.小学语文情境—活动识字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