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

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飞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这种办学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学生工作者应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因其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师资来源等不同于其他普通专业,学生的思维、学习、生活方式明显区别于传统模式的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挑战。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特点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

1.家庭条件优越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能担负起昂贵的学费及孩子出国的费用,多数家庭有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便利条件。这些学生往往性格开朗、见识广泛、眼界较高,但也不乏部分学生追求高档消费、奢侈品,互相攀比,追求安逸和享受,不能吃苦,缺少艰苦奋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2.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性不强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普遍低于二批本科分数线,英语成绩更是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成绩在80-100分之间。这些学生在上大学前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自我约束、管理能力不强。3.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学生需要在四年内同时完成中方和外方两个教学计划,周课时量比普通专业学生多很多,尤其为了强化英语,英语课时是其他专业的几倍,部分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有的甚至放弃外方学位。

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育模式的不同,对大学生思想影响很大,使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加

在中外合作办学这种特殊的办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外教交流的机会,很容易接触到西方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这虽然开阔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但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判断力不强,社会经验较少,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班级频繁拆分使学生日常管理难度增加

入学时,学生按专业分成自然班级,但由于学生的英语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为了方便教学,都会按英语成绩重新分班,每学期开学初按上学期期末成绩再重新分班,英语班级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学生进入三年级后,一部分学生出国,一部分学生拿不到外方文凭,原有的自然班也要打乱,重新分班。班级频繁拆分重组使班级、学生管理难度增加。

3.学生干部培养难度加大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分为2+2、3+1、4+0三种模式,部分学生会到国外学习1-2年,学生流动性很大。刚刚培养了一批得力的学生干部,其中就有一些要出国深造,学生干部队伍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很难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态势,学生干部培养难度加大,学生工作难上加难。

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1.中外双方共同探讨适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学生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双方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很大不同,有时中方认为很合理的地方,外方却很难接受,中方需加强与外籍教师的沟通交流,双方共同探讨适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制定完善的考勤制度、奖惩制度、评优评奖制度等,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学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学生干部队伍机构,发挥学生干部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充分相信学生干部,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各项活动中给予学生干部更多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干部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国际化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和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国际大赛,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寻找适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成为国际型人才打好文化素养基础,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昕 焦斌 王胜军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团委 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牛光辉.中外合作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88-89.

[2]周碧蕾.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1):139-140.

[3]曹建斌,刘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策略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3(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