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科技论文范例

医学教育科技论文

医学教育科技论文范文1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研究生导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在学术上有独到的思想和丰硕的成果;既要有站在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趋向的见识,能够高效地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还要在思想、品德、科学态度、人格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有人格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在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上遵循“按需设岗、坚持标准、择优聘任、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学历背景、科研项目、学术影响力等多重标准,遴选高水平导师队伍。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导师队伍均满足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条件,对已遴选为硕导或博导的导师,每年也会定期考核,核查其是否具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如博士生导师下一年度招收博士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目前正在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含省、部及部级重大项目的子课题);②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影响因子≥5的SCI论文1篇。以此为研究生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导师基础。除满足学校导师的遴选条件外,我系导师很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定时定期的查阅大量文献,参加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清醒认识自己所从事学科的思维局限性,从宏观、转化医学的角度掌握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科研优势和学术特色,有了自己的学术“根据地”、学术“栖身处”和学术“生长点”。此外也极其注重自身的品德建设、学风建设和人格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2构建和谐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

师生关系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探索,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于努力营造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环境。因此,学系导师在研究生入学之后,会让其了解各个研究方向的情况,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其阅读相关方面的文献,指导、提供实际的设计方案、设计思路及实验平台,在整体实验理论规划和实践科研经费、实验条件上给予最大的保障。此外,导师对实验时间无强制性要求,允许学生自己合理安排。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目前一些临床医生的收入远高于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的教师收入,使得基础医学研究生生源少,质量良莠不齐,男女比例失衡,感情心理问题易发。因此学系鼓励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将部分经费以助研经费形式发放给研究生,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项目基金的劳务费预算落实到位,一方面解决了研究生的生活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学系导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手段来构建和谐关系,如对性格内向、被动交流的学生,导师会每周去了解其思想、生活、科研动态,对其出现的问题、困难给出指导、建议或帮助;对于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导师会选择性地给予文献阅读导向,将文献的难易程度逐渐提升,并在此期间认真讲解主要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学生出现过失甚至错误时,导师不会进行严厉的训斥,而是先了解事情发展始末、了解学生出现过失的原因和理由,然后进行得当的教育,但不会迁就、姑息学生的过错,做到批评到位、教育到位、策略到位,这样学生才能进步,和谐的气氛才能产生,才有利于整体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3完善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而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一系列课程教育来实现。制定科学、合理、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他环节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通过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充分了解、调研国内外著名院校相应各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前本学科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

3.1校园文化、实验室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研究生一年级的公共哲学课(如自然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上,老师要在教学中明理、实在、深透,切忌空洞无物,应改变板着面孔训人、课堂教学语言枯燥的局面,要强化哲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思辨性;在此类公共课上应邀请校内外或省内外在该课程教育中受到研究生普遍好评的教师作相关方面的授课,而不是老师从头上到尾;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变单一教学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以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为形式,增设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哲学、艺术哲学等课程,从多方位的哲学熏陶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进入实验室课题组后,学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优势、公共实验平台,加强对研究生文学、哲学、社会学、转化医学等知识的修养,全面提高研究生科学文化素质,并促进课题组内、课题组间、高低年级组间、同年级组间互帮互助、和平共处、和谐融洽的实验室氛围的形成,从而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实验室文化,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3.2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年级研究生,除学习学校安排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还要求学习本专业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根据核心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不断寻根溯源,融会贯通,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研究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开设学科领域新进展课程作为研究生的必选课(如内科学进展、博导论坛等),聘请本学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3.3考虑到当今的创新成果往往出现在复合、交叉学科的特点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方向发展,应多开设专题研讨以及交叉学科的课程,鼓励研究生尽可能参加各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全面提高创新思维。

3.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把教学内容的主体放在研究生身上。

启发研究生的思维,适当引导和点评,给研究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注重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题来调动研究生的情绪,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方式上,不断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一步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激发研究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培养研究生基本的学术素养。

4重视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创新性

科研和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论文选题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选题本身作为一个创新过程,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地位非常突出。因此,在研究生开题前,首先指导研究生借助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广泛查阅有关文献,独立思考、大胆设想,通过查阅、评估和分析文献,找出以往研究中的谬误之处、不足之处和矛盾之处,抓住尚未有人涉足的空白点,引发新的选题设想;其次,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以较高起点把学生带入学科发展前沿,使得论文选题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与专业优势条件及学科长远目标一致,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找准国内外空白点;最后,在导师指导下设计初步研究方案,通过开题报告征求同学科、跨学科导师和同学的意见,务必使研究方案既有可行性、创新性,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实现基础医学的转化研究。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再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随时进行调整或修改,满足创新教育的发展要求。

5加强实践环节

医学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践环节,可促使学生加深对自身专业方向的理解,加大学习力度,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进行创新所需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动力,更要加强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抓住创新的要求、触发创新的灵感、验证创新的成果。因此,本研究以江苏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预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逐步建立和完善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实验和技术平台。在研究生一年级上半年,在学系内开设基本实验技术系统培训,包括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常规仪器使用方法(如移液枪、离心机、流式细胞仪、酶标仪、PCR仪、消毒锅、电泳系统等)、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操作方法(如细胞培养、蛋白免疫印迹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蛋白浓度测定、RNA的提取、逆转录、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实验室已有的动物模型建立(如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心肌肥厚模型、糖尿病模型、高血压模型等)。要求研究生尽早进入实验室,使每个研究生尽快掌握必需技术,少走弯路,参与创新科研工作,为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实践技术基础。

6促进学术交流

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climatesforinno-vation)是产生高质量创新学位论文的前提。创新氛围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被视为一系列影响创新主体各种创新活动进行与组织创新性表现的环境因素,描述组织是否具有创新环境的主观体验,也就是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系统、管理者工作方式及其他重要环境因素产生主观知觉后,形成成员本身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和动机,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研究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创新氛围。

6.1课题组每周进行最新文献的学习

引领学生体会学术论文精髓,采用辩证性及批判性的多角度方式阅读文献,既要指出文献中的不足、学术研究的局限性,又要能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最终挖掘有用的学术信息,为自己的课题拓展思路;通过汇报研究工作进展,及时与导师和同学沟通,科学调整课题思路;学系内定期开展大规模学术讨论,籍此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包括科研思路及科研技术的交流),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推进创新。

6.2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交流

如学校举办的博士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青年优秀论文比赛等学术活动,交流学术思想。利用我系是江苏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预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的优势,定期举办院级、校级间的跨学科学术论坛,活跃研究生的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为研究生创新学术交流提供稳定的场所。通过优势互补,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之间更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使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激发。

6.3利用学系科研经费充足

师资力量优越的条件,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鼓励研究生在学术会议中与相关专业的教授进行学术问题的交流与探讨,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同时定期邀请校内外、国内外的同学科、跨学科名师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多视角、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6.4营造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环境。

定期组织研究生及导师进行国外一流大学访学,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国外合作实验室进行短期研究,营造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环境。邀请国外教师来实验室做学术讲座,介绍最新进展,并专门安排时间让研究生与专家面对面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互访、短期交流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自2012年以来,学系在研究生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系共有8名研究生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1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南京医科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7结语

医学教育科技论文范文2

在课程开始以及过程中,提出考试相关的要求,比如平时作业的成绩也纳入期末总成绩,使学生建立近期目标。无论理论和实验课,在每堂课的开始,说明要求掌握以及了解的内容,明确当堂课的目标。比如学习口腔解剖的根管系统内容时,要使学生明确,根管系统总论的概念是要求掌握的重点。这样使学生明确了短期和长期目标,使他们听课时,重点分明,详略得当。实施差异教学,为优秀的学生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实施差异教学,为部分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具有挑战性而又不太难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觉得目标对自己来说有学习的价值,并且通过努力就能达到,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又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3]。在教学中,教师向优秀的学生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模仿老师参照放大的牙体模型,讲解牙齿的形态特点。登台演讲的学生会得到奖励,主动要求演讲的以及讲解出色的学生会得到双倍的奖励。

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兴趣,保持好奇心。以问题和临床现象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导入作为打开教学思路的钥匙,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针对性是指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要求确切、精炼,一开始就把学生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启发性是指设计导入,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趣味性是指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4]。例如在讲解恒牙萌出顺序时,以一张微笑的露出“虎牙”的人像照片引出一个临床现象:即上下颌恒牙萌出顺序不同,尤其是上颌尖牙的萌出相对更晚,因此容易发生拥挤。另外,结合三维动画、教学录像以及互联网在线学习系统等,采取多样化、新颖的教学形式,提供相关教学资料,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师要时刻努力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的外部动机。并非每门课都能引发所有学生的内部动机。

有效应用表扬。对于刚刚进入口腔专业学习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更应该经常使用表扬。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当表扬是针对某一行为结果,而且具体可信时,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激励因素[1]。例如“你的支点运用得很好”,这些具体的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的努力归因。明确、及时和经常的反馈。教师对于学生的牙体绘图作业或是组织病理学绘图作业不但给出评分,还用红笔对绘画做出修改,必要时给出评语。例如局部解剖学绘图作业和组织病理学作业是当堂课参照标本和切片完成大部分绘图,课后上交,次堂课返还学生。这种及时和明确的反馈,兼具信息性和激发性,最好地激励了学生的动机。同样,经常向学生提问,或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经常获得自己理解知识程度的反馈。另外,以分数作为诱因,定期举办竞赛以及适当的奖励,都可提高外部动机。

医学教育科技论文范文3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棒应用于慢性牙周脓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05月至2016年05月接收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40作研究组,本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方案治疗;40例作对照组,本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甲硝唑棒方案治疗,对2组入选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客观比对。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75%,且研究组入选患者牙齿松动情况、牙龈指数以及牙周袋的深度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效果综合对比后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针对慢性牙周脓肿的治疗中选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且明显优于甲硝唑棒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棒;慢性牙周脓肿;疗效

0引言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发展飞快,继续医学教育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全国医学院、医疗单位的广泛关注,继续医学教育意识已经深深印在每个医务人员心中。另外,重视科研工作,忽视医学教育,认为科研工作能够得出论文和结果,而医学教育知识为医务人员提供所需要的学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基于此,就要正确认识医学教育与科研,从根本了解医学教育与科研的重要性,并且认知医学教育与科研对医院管理发展的影响。

1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

1.1医学教育能够反映科研工作的水平。医学教育能够反映出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也能够为科研工作创造出良好的外界氛围。一般,某一个医疗单位医学教育之所以能够继续进行,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医疗单位在某一个领域中的科研工作在省内或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与其他同行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科研工作也是医学教育项目能够通过评审的条件,所以应该对其有足够的重视。那么,继续医学教育能够反映出某一个医疗单位的科研工作水平。医学教育还能够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由于科研工作的本质就是创新,科研工作就要不断创新出新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继续医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现代医学科学领域中的新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以此就决定了医学教育能够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使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使用在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也在不断的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在此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继续医学教育就要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1]。

1.2科研工作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医院科研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科研计划、论文、成果、档案、设备、保密、经费、人员、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科研管理的宗旨就是协调、综合、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科研水平,保障医院科研质量,并且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我国医学发展较为循序,科技创新是医学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趋势,在促进医院构建学习型医院及国际化品牌过程中,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以科研和管理两者相结合来完成,所以,科研管理工作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科研管理,促进科研工作及医院管理建设,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科研管理工作还是医学教育的基础。继续教育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生命力来源主要是全新的内容。但是任何全新的事物都是相对且具有时间限制的。为了能够使继续教育能够具有生命力,那么就要以科研工作为基础。因为科研工作的本质就是创新,所以将两者相结合,就可以使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这种更新主要源于科研成果。科研工作还有紧密的跟踪性,也就说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手段实时关注他人的科研工作进展。这样不仅能够使医学教育内容具有完整性,还能够在与他人科研成果对比的时候,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检验及完善,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具有科学性。[2]

2医学教育与科研对医院管理发展的影响

2.1医学教育与科研和医院管理的关系。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就是使用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的对医学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任务就是创新、探索、发现医学教育的规律,并且将其运用到医学教育工作中,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医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医学教育也具有实践性、服务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医学教育过程中要在医院中进行,医学生、护士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医学科学研究是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医学优秀人才的途径。在医院进行医学教育工作,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医院科研工作,提高医学工作水平,有利于医院的技术创新、学科建设等。社会对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和需求,也是科学研究的动力。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与社会、文化、经济、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其主要就是培养医学人才,所以产生间接的就是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具有远期的效益。医院的科研管理,不能够知识重视近期功利,从而不重视远期效益。

2.2医学教育与科研对医院管理发展的影响。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医学科研管理,医学教育科研的层次越高,表示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在目前医学科学发展具有较好势头的背景下,对医学教育和科研具有局限性的认知,直接影响了医学教育与科研的质量和成果。医学教育是较为复杂的,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及不确定的心理,会直接影响研究过程。医学教育也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要选择合适的客体进行研究,首先就要以医院质量管理为基础,题目要进行限定,题目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适中。如果题目过大的话,就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题目过小的话,就不易出研究成果。所以科研题目要准确,从实际出发。医学教育与科研具有群体性,要通过医院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最主要的就是利用信息资源,使用院校联合,团队合作,才能够取得科研成果。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持之以恒,将目光放长远,这样才能够将医学教育与科研的潜力发挥出来,促进医院管理工作和可持续发展。[3]

3结论

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需要医院对其给予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使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更加完善和高效。医院教育与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长远性的发展,将其持续的进行下去,对医院的发展、社会医疗体系的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秀红 单位: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医学教育科技论文范文4

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合格已是专业技术人员执业注册、年度考核、技术职称晋升等必备条件。继续医学教育包括国家、省级继续医学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形式。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与举办,推广科技成果,充分带动学科培养创新性人才。

2存在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部分学员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职称晋升相关,已晋升到高级职称或不再愿意继续晋升职称的部分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热情度较低。另外,基层医院部分在职在岗人员工作繁忙,难以离职离岗学习,无法满足送培需求。

2.2学科发展不均衡

中西部地区老、边、贫地区较多,区域、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平衡,基层全科医学的培训更显薄弱;同时,部分新生的边缘学科继续教育项目开展较为困难,学科发展不均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存在偏科现象,难以满足全体人员需要。

2.3体系建设不完善

部分继续医学教育方法稍显陈旧、途径不多,远程、网络教育等先进的继续医学教育手段未被广泛而规范使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方式的适宜性、实施的协调性与结果的有效性需要改进;医疗卫生机构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投入不够,教育经费偏低,培训基地与信息化建设滞后,监督管理相对薄弱。

2.4人员配备不充分

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无专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人员或专职人员流动性较大,不熟识相关政策,导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够规范的现象,如举办时的项目名称与公布的项目名称不完全相符、学分管理与登记制度混乱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经验、知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3发展建议

3.1优化模式,深化改革

集成各类优势资源,构建区域布局合理、专业覆盖广泛,满足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培训需求的继续教育体系。以实际素质能力为基础,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有计划地选派与组织相关专业的人员参加内容鲜明,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战略性与可推广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逐步实行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加强构筑网络化信息平台,将集中面授与远程教育相结合,方便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就地学习;推动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公共平台,提升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水平。

3.2重点扶持,均衡发展

通过开展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与服务水平是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均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特别是提高农村、民族地区与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更好适应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基层特别是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实际的继续医学教育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便捷性与有效性,使所有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均能参加适合的继续医学教育。对基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举办给予重点扶持,在政策导向与资金安排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力争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农村、民族地区与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提升全体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能力。

3.3完善监管,提高效率

适时调整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目标考核、学分授予等具体政策措施;建立培训、质量控制与监管机制,严格对培训的针对性、科学性与有效性监督管理;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法规、政策与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继续医学教育科学研究,支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

3.4保质保量,稳步提升

医学教育科技论文范文5

关键词:科技期刊;在线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学科建设

1引言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并且为科研工作者交流学术思想与研究理念、展示学术成果提供了渠道,具有创新性、时效性、连续性等特点。它是争夺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话语权和首发权的阵地,在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肩负着引导舆论、传承文化、与培养人才等使命[1,2]。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有着密切互动[3],并在人才培养功能上具有鲜明特征[4,5]。时至今日,科技期刊如何与新媒体变革深度融合、更好融入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教育链,已经成为科技期刊面临的新挑战[6,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科研人员之间交流方式的变革,基于互联网视频直播模式的在线学术会议应运而生。目前在线学术会议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一的线上学术会议,另一种是线上线下同步共存的会议模式[8]。与传统的学术会议相比而言,在线学术会议具有更加开放、高效、及时、互动等特点。科技期刊举办在线学术会议,有助于将学科发展信息整合、归纳、总结、演绎并形成可传播可复用的知识,即可提高期刊的知识工程能力。科技期刊也可根据在线学术会议内容提炼学科知识为学界提供增值服务,即提升期刊的知识服务能力。在线学术会议是科技期刊丰富知识交流形式、扩大知识利用价值的有效手段,即增强了科技期刊的知识共享能力。因此,举办在线学术会议对提升科技期刊的学科建设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2举办在线学术会议对学术交流的推动作用

2.1扩大科研队伍。科研队伍建设重在遵循科研人员成长发展规律,尤其需要重视中青年科研人员。中青年学者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均处于压力大、负担重的职业阶段,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群体,是科技期刊服务学术交流的关键。科技期刊举办在线学术会议,契合中青年学者的诉求,提供高效、灵活的学术交流模式,助力建设中青年学者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科研环境。以《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英文)》为例,该刊2020年7月7-10日通过在线会议的形式举办第七届微系统与纳米工程国际会议暨青年科学家论坛(Microsystems&NanoengineeringSummit2020),青年科学家参会踊跃,会议直播观众达到25800人次,超过了前6届线下会议参会人数的总和。在线学术会议的参会人员数目没有上限,任何领域的科研人员均可参会并向演讲者提问,会议形式更开放、包容;也更易拓宽受众的范围,扩大学科和期刊的影响力;不同研究领域的参会人员可以自由交流、碰撞思想,有利于建立跨领域学术合作。再比如,欧洲中风组织举办的ESO-GAINS-WSO青年卒中学者职业发展2020研讨会(线上),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全球临床研究研讨会,参会者通过会议交换研究思想,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通过会议探讨研究生涯中面临的挑战。又例如,《纳米研究(英文版)》网格化学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2月6日通过B站等平台进行全球直播,国内部分院校组织青年教师集体在线观看,会议期间观众通过直播间、微信群等渠道提交专业提问近百条,在纳米相关领域中反响强烈,会议视频公开仅一周时间,观看人数达到15万人次。因此,科技期刊应积极举办在线会议,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助力培育交叉学科、交叉领域的创新团队。

2.2深化学科研究。科技期刊举办在线学术会议可以充分发挥期刊的教育科普作用[10]。早期科研人员经常出现由于不熟悉专业术语而造成参会效果欠佳的情况,在线的学术会议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科研人员在参会的同时可以随时截屏幻灯片,便于记录会议笔记和后期的复盘。参会学者可以通过网络联系主讲专家、跟进后期的科研进展,深入了解会议内容。以《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在2020年6月13日举办的“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专家面对面”研讨会为例,活动通过超星“学习通”以及上海交大B站账户等渠道进行网络直播,在线参与逾5万人。广大医学师生和网友与参会的医学教育嘉宾探讨临床医学教育和预防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全科医生培养等问题,学习效果显著。又如《国家科学评论》与理文编辑公司合作举办的2021春季讲座,邀请了期刊编辑行业资深学者与参会听众交流探讨开放科学中作者与期刊的互信关系、开放科学的未来以及“什么是‘伟大’的学术论文”等话题,为期刊从业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学习最新的热点领域、探讨如何在工作中加强实践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线会议形式也有助于实现科技工作者的个性化培养,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和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3传播优秀成果。作为学术信息的权威媒介,科技期刊通过举办专业的在线学术会议,能将最新、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密集地传递给参会人员;可以着重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导向举办高水平在线学术会议,特别是围绕国家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和领域举办重大科研项目在线专题学术会议,服务国家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例如《分子植物》举办的“作物科学前沿暨中衡山论坛”“小麦遗传与基因组学小型专题讨论会”等一系列在线会议,关系到国计民生重大话题并对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参考意义,为该领域的同行交流合作、科研成果推广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前所述,科技期刊拥有庞大的作者和读者群体,举办在线学术会议可以将重要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助力打造新型智库,提高服务国家的能力。此外,科技期刊举办在线学术会议不受地域限制,便于向国际推广我国一流研究成果,提升我国学科和科技期刊的国际声誉。例如《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在2020年8月3日组织的“合成生物学”在线论坛,主要讨论疫情期间合成生物学研究者在检测、治疗、疫苗研制等方面的进展和贡献,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信息和指导。

2.4助力成果转化。学术会议也是科研人员与产业相关企业互动的重要平台,为产业技术升级变革提供对接信息。在线学术会议通过网络的快速便捷传播,能够更好地满足业界快速分享科研成果的需求。在线学术会议的参会人群更广,可以吸纳感兴趣的企业科技人员参加,有助于拓展创新成果与产业的对接渠道,加速信息对流,提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效率。例如《光:科学与应用》2020年创办的“0学与在线”品牌直播是以“新媒体+社群”为主要服务模式,“学术+产业”双驱,吸引了华为、三星、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研发设计人员参与学习与交流。截至2020年9月,单场最高直播观看人次超过35万。此外,科技期刊通过举办在线学术会议,还可以不断增强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辐射作用。例如,由IOP出版社和英国物理学会主办的“2020量子在线大会”,专门设置了一场由IBM、微软、Xanadu、IDQuantique和ORCAComputing等公司的演讲人组成的行业会议,讨论量子技术在商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又如《控制工程(中文版)》在疫情期间为工控自动化企业免费举办在线会议,同时以微课堂、在线会议的形式为企业举办新品会、技术研讨会、内部培训会等,解决企业受疫情造成的市场推广难题。

3科技期刊举办在线学术会议的优劣势分析

任何新生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线学术会议与之科技期刊而言,也不例外。具体而言,科技期刊举办在线学术会议,存在以下显而易见的优势和劣势。

3.1优势分析。3.1.1足够的号召力。科技期刊紧密跟踪行业发展趋势,能够较好地把握当前热点领域前沿。同时,科技期刊拥有人数众多的作者、审稿人、读者群体,尤其是其主编、编委团队往往在学术界内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因此科技期刊组织在线学术会议具有人员方面的优势,容易发起会议并且召集足够的参会者。3.1.2大幅节约会议成本。首先,在线学术会议相对于线下会议而言,节约了包括场地、住宿、交通等会议支出,节约了经济成本。其次,在线学术会议节约了主讲专家和参会人员的时间成本,免去了差旅之苦,更易于邀请到高水平的专家,吸引更多的参会人员。最后,在线学术会议的形式非常适合时长短、目的明确的专题学术会议,效率高,有利于学术期刊自身的稿源建设[9]。3.1.3有利于品牌宣传和成果挖掘。在线会议的形式,使得科技期刊易于展示和推广其平台和成果,比如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促进科技期刊各方面信息的宣传推广。在线会议可以全程录制,会后经过剪辑进行传播推广,也可以在会上邀请专家学者做1对1访谈或者群访,采访视频录音剪辑后方便留存、推广和碎片化传播。此外,通过会议交流,可以帮助编辑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加强与广大科研人员的交流,有利于开展审稿、组稿等工作。

3.2劣势分析。3.2.1面面交流缺失导致互动性不足。从传播学视角来看,鉴于人的表情、肢体等信息传播能力,面面交流是最能保证传播效果的方式。而线上会议这种形式,无法近距离的让传者和受者之间进行交流,因此,科技期刊举办在线会议时,需要重视加强会议的互动性。一些参加过在线会议的科研工作者认为,报告的演讲者与听众没有构成直接面对面的互动关系,因此演讲者在报告过程中难以捕捉听众的表情、会场的气氛等信息,造成报告冷场、听众走神等现象,最终导致报告效果欠佳,阻碍了科学交流的深入。3.2.2开放式线上场景导致监管不足。科技期刊举办在线会议,目前主要是通过腾讯会议、钉钉会议、ZOOM等平台,这些技术服务商如果在会议监管技术上迭代较慢,会导致出现一些因技术所限出现的违规行为。比如,演讲者在介绍新发现、新动态时,难免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甚至涉密信息,亟需通过技术来实现防止截屏或录屏导致侵犯演讲者的利益。再比如,一些在线会议出现参会者一些不当言论,这些言论通过网络散布到社会上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甚至触犯道德或法律,难以挽回。

4学术期刊举办在线学术会议的建议

在线学术会议作为一种新的会议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促进学术前沿领域早期研究成果的数字化交流,到期刊出版和盈利新模式的探索,以及学术伦理管理等方面,在线学术会议均具有重要意义。

4.1加强实时互动。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将主要演讲者的报告进行预先录制,在会议直播过程中由演讲者实时进行在线讲解和答疑,参会学者在听报告的过程中,随时可以与演讲者进行交流。预先录制可以降低演讲者的演讲压力,解决全球不同时区的问题,后期播放时添加字幕便于观众学习。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会议期间还可以提供同声传译服务,利用实时翻译软件和实时录入软件,支持多种语言在线交流。

4.2加强成果宣传。在计算机科学等与产业高度互动的学科领域,很多原始创新成果发表在会议论文集里,在线会议的视频、PPT、摘要、海报均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科技期刊可采用预印本模式及时这些文献。

4.3加强数据分析。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在线问卷收集参会者包括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在内的个人资料,利用算法将对参会者进行关联匹配,组织小范围交流,以此弥补类似线下会议茶歇、晚宴等社交活动。此外,学术会议直播平台也需要不断完善在线会议评价数据的计算方法,更准确地反映学术会议的实际观看效果。最后,编辑部可将会议视频素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形成有针对性的产品,供学术界交流使用,同时此基础上探索新型的盈利模式。

4.4加强伦理把关。在线学术会议易于记录、存档、溯源,因此论文集里的文献一旦发生剽窃抄袭等学术伦理问题,处理操作更加简便,能够准确清晰核实。科技期刊在线会议要加强对文献数据的管理,甄别虚假学术会议、“论文工厂”等学术不端行为,保证高水平会议文献的保存传播。

5结语

医学教育科技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西医结合为我国所首创,是一项伟大的实践,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已初具规模并取得较好成绩。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只有11077人,按全国人口平均每10万人只有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0.91人[1]。可见,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是非常迫切的任务。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是以西医学为主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我们借助这一优势,实行强强联合和学科优化整合,同时实行中医药学院与中西医结合医院两院合一,使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1方法

1.1以“四个统一”的教育理念,把握“结合”的方向

(1)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纵观科学发展史,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医学家大都文理兼通,博学多才。近现代专业化的高度发展,导致科学与人文的分离。21世纪是信息革命时代,与之相适应,必须大力倡导自然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再次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强与人文学科渗透,开设专选课7门,352学时,占总学时的8%,在内容上突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同时加大人文类选修课的设置(99门)比例。(2)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统一。坚持学以致用,在教学中要纠正重知识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学习的倾向。培养学生在实践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加深专业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在实验课中,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和独立探索;在临床实习课中,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老师指导下积极参与诊疗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进程,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专设30~50项课外科研项目,内容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跨学科、跨专业自由组合,由老师具体指导。(3)经典传承与创新思维相统一。研习中医经典,是名医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研习中医经典的氛围,提倡经典诵读,开展中医四大经典的知识竞赛活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往昔的经典也是源自古往的创新,要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本。指导学生充分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一切先进理论和方法,学习和研究经典,并从三个方面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即经典是实践,而实践的完善不会终止;经典是科学,而科学的发展不会终止;经典是理论,而理论的突破永远不会终止。(4)优势互补和方法融合相统一。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正视中医和西医两者之间差异的同时,更要强调两者的统一性,两者都是为了防病治病,维护人类健康。而要有效地使两者达到优势互补,必须重视两者方法和手段的交汇和融通。我们在指导学生时特别强调:中医以整体系统综合方法为主,西医则以还原逻辑分析方法为主。中西医结合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有效地把握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即把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引入中医理、法、方、药的研究,吸取中西医两者之长而兼收并蓄。在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指导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中西医交叉点上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积极设计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方案,活跃他们的思维,同时也使他们受到方法学的训练。

1.2以“三个整合”的保障方式,夯实“结合”的平台

(1)优化组合,整合学科。我们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中医、西医、理工、人文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实行学科联合,致力打造中医药优势学科。从具体工作上讲,是在中西医学科体系、人才培养、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优化组合,主要目的是加强中西医发展平台建设,为跨越式发展奠定布局合理、发展潜力大的学科基础。目前,学校中西医结合学科群还包括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2个。我们积极转化学科优势为教学优势,以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创办名牌、特色专业建设。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团队是部级教学团队;同时还有中医药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东省精品课程2门,逐步形成了完整优质的中医药教学体系。(2)培养引进,整合队伍。为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紧紧围绕中西医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实施了长期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培育工程。采取了院校培养与在职培养相结合、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着眼培养素质全面、专长明显的新型师资。有计划地组织中医药中青年教师学习现代医学有关知识,选派骨干赴国外深造;选派中医硕士攻读西医博士学位。目前承担中西医临床专业教学的共有280多名教师,中医药专任教师107人,60多名教师已成为有中西医双重知识结构、有中西医双重执业资格的复合型教师。(3)因材施教,整合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结合中西医临床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三制”:公共课程标准制,即按统一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和考核;拓展课程选修制,设置专业选修课26门和公共选修课293门,学生最低要选680学时,占总学时的20%,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能力培养导师制,为把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优质科研资源更好为教学服务,学校设立了本科生创新基地专项,本科生课外科研专项和本科生指导老师制度。

1.3以“六个注重”的教学改革,渗透“结合”的过程

(1)教材建设注重规范。在应用全国统编教材的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的建设,近年来,学院主编教材6部,副主编教材5部,参编教材11部,主编的《中医舌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被卫生部列为医学院校的正式教材,《中医外科学》被教育部列为21世纪的网络课程教材。“十二五”期间,学院又成为科学出版社组织的西医院校中医药类教材主任委员单位,承担系列教材中9本教材的主编任务。另承担主编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6部。(2)课程建设注重精品。学校在逐步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系统开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信息资源,搭建多功能信息教学平台,注重打造精品课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现有部级精品课程6门,其中中医类1门;广东省精品课程12门,其中中医类2门;校级精品课程18门,其中中医类7门。(3)资源建设注重共享。在学校庞大的数字资源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中西医学专用的数字教学平台,并形成网络化。目前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相关平台有7个资源库、23个双语教学网站、12个专题学习网站、36个精品课程网站、6部多媒体课件、8部视听教材、70门网络课程。(4)教医研产注重互渗。大学注意把教、医、研、产有机地结合,注重互相渗透。充分利用大学多学科合作的科研资源优势,积极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热情。“十一五”期间,获省级以上中医药课题164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5项,获资助经费6200多万元;获省部成果13项,其中一等奖2项。积极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医疗成果融入教学。如“脉搏图研究”成果,进入《新编中医诊断学》教材;“慢性头痛的研究”成果,进入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近5年,承担中医药教改项目71项,其中部级3项、省部级12项,经费500余万元;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市中药新药如三九胃泰、正天丸、壮骨关节丸、尿毒清等科研成果,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其专业思想,激励其创新精神。(5)能力培养注重系统。针对中西医临床医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基本方法训练设置计算机、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机能学实验、形态学实验等,专业技能培训:设置中医诊断实训、针灸推拿实训和西医技能实训、医患沟通实训等,以及安排在不同学年实践课程的三段实践法,打牢学生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设立学生社团、本科生创新基地33个,开放科研实验室、立项资助学生课外科研177项。设计寒暑期社会实践计划。培养方案中规定必须获得4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再是通过院士讲坛、杏林论剑等系列讲座和活动进一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6)教学方法注重融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引进和多种方法的融合,将PBL教学法、SP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床边教学法、双语教学法、野外实训法进行有机的结合,较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结果

2.1学科建设质量和教学能力明显提高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先后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中西医结合基础成为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2012年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成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广东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部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名牌优势专业“中西医结合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的中西医结合基础教学基地,也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七年制本科生交流基地。

2.2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中西医结合学生在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基础上,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近两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执业医师通过率高出全国近30个百分点,处于全国前列。本科生在2008年、2010年连续两届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上,2012年再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银奖和“评委推荐特色奖”的佳绩。刘祯同学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广东省5位获奖者中唯一一名本科生代表)。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

2.3逐步形成完整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十一五”重大教改项目及中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国家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项目资助下,我们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9篇,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等教材11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也成为广东省中西医临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相关研究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3讨论

培养模式要体现“结合”方向的正确性。为“结合”营造了一个宽、厚、深、新的结合方向。宽,就是能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体系内理解中西医;厚,就是能在宏观认识和微观认识的层面中研究中西医;深,就是能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视野下认识中西医;新,就是能在经典继承和重点突破的路径中发展中西医。培养模式要体现“结合”平台的先进性。中西医结合需要先进的平台,充分利用综合性医科大学优越的现代医学教育环境基础,显示一种学科有优势、队伍有水平、方法有集成的先进平台。培养模式要体现“结合”内涵的深刻性。综观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的教育实践,大多停留在量的相加上,“结合”充其量是个“混合物”,只有量的变化。这种“结合”所追求的是互补、渗透、融合,使“结合”成为“化合物”,从而产生质的飞跃。综上,现代医学教育环境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3]。为了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中西医结合教育教改方向上把握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统一、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统一、经典传承与创新思维相统一、优势互补和方法融合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在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平台建设方面加强了学科优化整合、师资培养整合、教学方法整合,在中西医结合教学教改过程中,渗透了教材规范化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建设、教医研产结合、系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融合等等。初步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学院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整体有一定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教学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逐步形成完整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宁,林琳.理论创新与自我批判———对当下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审视与思考[J].中医杂志,2015,56(24):2074-2078.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未来五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预测分析[J].教育研究,2015(5):20-37.

医学教育科技论文范文7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德的缺失使得医学从业者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医学教育更加注重人文情怀。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倍显艰巨,在校医学生既要掌握专业技术与知识,也应具备更高层次的医学人文素养,注重医学生职业道德、医学伦理、人文情怀的培养。目前,医学生人文课程可分为两大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包括文学、历史与哲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交叉课程主要包括:医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综合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也体现在基础课教学、医学专业课教学、实习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之中。大学语文课程是母语高等教育的必修课,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强化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1],大学语文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强调文学知识、语文素养、美感品质的提升,又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对医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育产生重要影响,是医学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既有公共基础课的一般特点,又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根据医学专业特点,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把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要求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方向具体结合,在课程的目标定位、师资培养、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和改革。

一、明确医学生人文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定位

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2],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大学语文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以及课程目标应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医学人文精神强调对生命的关爱及对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关注,在课程教学中片面地突显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或人文性,或是把大学语文课程当作纯粹的文学专业课,都是不恰当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互补渗透,应既注重“语”的感染,又注重“情”的熏陶。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育、阅读能力的提升、写作水平的进步和欣赏能力的提高,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要求的体现。针对医学职业素养,医学院校要求医学生能够完成严格的病案书写,要求医学生能够解决复杂的医患沟通问题,这都需要基本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但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为了要适应这些要求而仅仅止步于对医学生进行工具性训练。语文教学在体现工具性、表现审美的同时,还表现着道德、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历史等诸多内容[3]。大学语文课程精选古今中外典范文章为载体,体现各体文章的表现方法和写作风格,同时也体现高尚的理想情操、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对学生产生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通过文学文本、文化文本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内容,提升文学知识素养、提升母语驾驭的水平,同时通过人文的濡染,使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获得内心的升华。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应“适应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发展日益渗透的趋势,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4]医学院校开设大学语文不能仅仅停留于实施素质与能力教育,针对审美艺术教育的现实需求,医学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既要包含系统化的知识阐述,树立古今中外优秀作家作品,了解其基本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又要掌握基本语法规范,提高基本书面和口头表达的水平,满足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同时,大学语文课程还承担着培养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的责任,在课程学习中要尽可能地形成对诊疗过程中生命、伦理、道德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的意识。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更加需要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情感教育、生命伦理教育相结合,这是由医学院校的专业特征限定的,只有在真正把握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特色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建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特色课堂。

二、建设人文素养和医学伦理精神融合的师资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5]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承担了更加复杂的教育功能,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应在更宽泛的领域内有所提升。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多元化的,既应涵盖语言文学知识方面的要求,也应体现出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伦理精神的融合。语文课程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学科理论,对文字、文学、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是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基本需求,也是实现人文与医学学科融合的需要;医学伦理精神是医学人文素养的魅力,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活动,以上知识模块的结合开阔了医学人文教育的视野,只有教师具有宽广的视野,才能有效开展课程教学,使医学人文素养转化成为可能。大学语文在很多医学院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以蚌埠医学院为例,大学语文选修课为24学时,1.5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资队伍的边缘化和资源的匮乏,尤其是科研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蚌埠医学院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好的探索和改革,学校重视教师学科融合的培养,要求所有新进教师必须完成岗前培训课程,同时要求非医学专业新进教师在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期间必须完成两门医学通识类课程学习,建立并完善学术骨干制度,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进修,提高人才层次,在科研申报、继续教育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等,加强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的相互沟通和学习,通过交流形成有效的师资融合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又具备深厚广博的学识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学达成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

三、建设特色鲜明的教材

我国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较多,在形式上各有特色,却又大都缺乏针对性,总体而言大都偏重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知识体系的传授与学习,忽视语文对专业后继教学的工具性质,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兼顾专业特点,有些职业院校通用类教材顾及职业人群所共同需要的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却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7],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注重学生的就业需求,却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大学语文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介质,借助教材的典型选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在完成知识的认知的同时,在情操的陶冶中塑造真善美的价值标准。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有自身特色,医学关注个体生命对人的生命健康的权利以及个体尊严的需求,这一需求纳入教材内容选取的考量范畴,表现为倡导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注重医学生人文情怀的扩展与培育,扩充知识容量的同时提高文本阅读的关联性,保证教材的题材丰富、体式合理,信息量充足、涵盖面广博。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可以考虑选取内容与医学相关的篇目,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从经典作品中学习先哲,提升审美品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医学伦理质教育。蚌埠医学院从2011年编写出版了《医用大学语文》教材,作品选择在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统筹兼顾,教材的编排以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专业特色,扩大视野,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及教学情境确定具体选文篇目,除了经典文学文本之外,在兼顾文学史和文体的基础上,选入中外医学典章及医古文,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医学发展史上的名医名家及有代表性的中外医学典章,贴近医学院校实际需要,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提升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实现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升,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医用大学语文》(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出版后,受到省内医学院校的一致好评。

四、建构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教学模式

当下医学人文课程存在一些通病,往往对医学的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与医学专业教育内容联系不够紧密,不能突出医学专业特色,教学模式改革应充分考虑学科的定位因素。生命伦理教育是医学人文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医学生不但要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能力,还需进一步拓展,体现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自然课程和社会课程相互之间的衔接关联和渗透,彼此融合,避免孤立讲解,能有效推动医学教育中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赋予人文精神更丰富的内涵,构建更加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适合知识层面的传授,哪些内容适合文化层面的开拓,哪些内容利于思想层面的探究,哪些内容该做怎样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等,都是课程建设中需要探讨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获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与突破,丰富和完善认知结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还原为学习的主体,体现参与原则,给学生提供医学与人文结合的论题和宽松的对话环境,通过小组式研讨开展合作学习、PBL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针对语文与医学相关联的论题因势利导,创设更多自由思考与表达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医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和情感,加深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以蚌埠医学院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课程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文体分类模式,文学史主线模式、经典文本细读模式,专题讨论模式等。以专题讨论模式为例,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选定课堂教学篇章的侧重点,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加入病案书写及医患沟通、热点医疗案例讨论等内容,一部分课程内容是以人文精神为主线,选讲优秀文学作品,梳理和激活基本文学知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表达、书写能力,经典文学作品之外,通过和学生的讨论交流甄选医学人文论题,例如关于生与死的感受,关于病房与病人的书写,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学习任务,由学生课后完成选读篇目的梳理和文献资料汇总,课堂时间用于开展小组间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在医学人文精神的主题范围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探究,教师听取学生讨论,并进行总结点评。课程教学既展现文学的魅力,又给学生广阔的生发空间,阅读、思考、讨论、辨析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的过程。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将学生还原为教学的主体,自发探究文本,感知人文精神的熏陶。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应结合教学目标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开展书法鉴赏、辩论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医德实践及研讨、人文素质讲座等,联合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开展“我是医学生”系列朗诵、演讲、征文比赛等语文类竞赛活动,浓郁的人文氛围有利于将医学人文的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中成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一步彰显生命教育、伦理教育的教学目标,把抽象的概念通过情感教育落实处,使学生可知可感,有效吸收。

五、革新协调发展的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改革与创新是客观评价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考试的目的不仅是对固有知识的检测,更影响到学习主体对学习方式和内容的选择。以蚌埠医学院为例,大学语文原有考试模式较为单一,根据期末终结性考试评定学生的成绩,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无形中助长了应试学习的风气,影响学生的发展,限制了人才的成长。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立足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可以把课程的考核目标分解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别,要求学生系统把握课程的内在体系,即知识层面的掌握;第二级别,要求能够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能力层面的标准;第三级别,体现为提升理论素养,培育实践品质,实现全面发展,这是素质层面的体现。通过三个级别的目标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转变。与此相应,考试模式改革可分为考试内容改革和考试形式改革两方面进行。考试内容方面,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基本要求,考试内容不局限于课堂课本,也不仅仅通过期末一张试卷的书面考试评定分数,可尝试拓宽考试范围,把考核内容细化分解为综合水平测试、优秀作品鉴赏、名篇名句背诵、考勤提问、课堂笔记、发表文学作品等几个方面,在水平测试中加大阐述、分析、论述等主观题的比例,分别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解读、鉴赏具体文学篇章的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并重,从考核知识储备到突出学习能力的考核,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索创新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甚至是标新立异,给学生创造和表达的自由空间,把考试作为能力培养的手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实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形式方面,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理论知识水平测试30分,主要考核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时间安排在期末,方式为闭卷;优秀作品鉴赏30分,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对作家作品的审美内涵、文化意蕴的理解,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圈定选题,以课程论文的形式完成,成绩计入平时分;名篇名句背诵30分,考察文学知识储备及人文素养,随堂开展,考核方式为小组比赛;考勤提问、课堂笔记10分,考察学生上课发言、作业完成情况及读书会、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的参加情况,安排在平时日常教学当中;发表文学作品在总分的基础上奖励3分,激励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总之,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8]。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医学本身就是“活人”的医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9]。就医学专科教育而言,兼有高等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的特征[10],在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中突显医学人文精神,落实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保证医学人文课程实施的稳定性,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的同时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姚黎英,赵玮,梁惠敏.以大学语文为切入点,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2):106-107.

[2]白燕.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三个维度[J].现代教育科学,2012,(5):132-133.

[3]郑飞中.医学生人文教育中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270-271.

[4]张富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8-51.

[5]谢铁华.提高教师素质,自觉自信建设文化强国[J].中国校外教育,2013,(6):30-31.

[6]王文霞,李常应.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3):114-115.

[7]舒立辉.试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J].社科纵横,2010,(10):114-115.

[8]王英姿.谈医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8,(10):73-74.

[9]刘东梅,雷红艳,范菲菲.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795-796.

医学教育科技论文范文8

【关键词】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人才培养

1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毕业成绩。毕业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生就业的生命线。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可以通过设计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对就业或者读研都非常重要。今天受疫情影响,就业也面临新的机遇。今年毕业生岗位中信息服务类岗位和技术类岗位受影响较小,甚至比往年就业岗位还要多。理工类的毕业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专业一技之长是发展需要,也是自身生存的需要。

2毕业设计现状

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一名教师指导4~8名本科生。指导教师一般在实验室可以开展有效的指导,这种方式多年前还是符合实际情况。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教师指导的学生较多,至少少数重点大学“生师比”比较合理。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每年3月到7月,一部分学生需要去企业参加实习;一部分学生需要参加研究生复试工作;还有很多同学需要参加各种岗位考试。毕业生中真正能长时间在实验室做设计的学生不是很多,设计的效果也越来越差。甚至有的教师呼吁取消毕业设计,可以看出毕业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各个高校都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了响应的改革。重庆交通大学采用联合的毕业设计模式,主要是把一个项目涉及的相关专业进行联合毕业设计选题,如桥梁、土建、给排水、结构、造价等相关专业。这么做的好处是学生有一个整体的项目概念,形成团队沟通意识,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对项目的整体把握会更深。另外,校企合作模式也是近几年毕业设计改革中采用较多的方式一种。校企合作有很多合作成功的典范,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被迫式”校企合作。由于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四学年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后,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去企业实习。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后,参与企业的工作,做与企业相关的课题需要原有的老师安排的设计内容很难进行。(2)“双导师制”难落地。学生的就业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按学校要求企业给学生配备导师与学校指导教师没有有效沟通。相当于指导教师远程指导,指导更多是管理。相关具体的实验和设计内容很难把控。(3)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匹配。这部分同学的设计主要依靠指导教师的周报或者月报检查来督促学生设计。学生返校时间如果较晚,修改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设计质量较差。最近一两年提出最多的还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OBE理念改革方案,有的学校采用类似ERP管理方式管理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管理比较复杂,涉及专业众多,每个学校的情况又不尽相同。

3毕业设计的改革思路

毕业设计改革很难以某种模式给定性,侧重关注某个点,以点带面是合理的选项。毕业设计在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前提下,还有几个方面问题需要关注。(1)过程管理。目前部分高校本科毕业设计采用了信息管理系统,从学生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末期检查和验收等多个环节对学生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2)选题管理。测控技术专业数据交叉学科,涉及内容较多。如与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等相关专业学科都有交集。传统的本科毕业设计以单片机控制为主,注重功能实现较多。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就是缺乏产品意识,一个产品的实现涉及的环节远远不只功能的简单实现。(3)目标达成。毕业设计目标达成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整体部署要求,结合学校专业的具体情况,要进一步完善。改革除了有完善的管理过程,合理的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也至关重要。目前毕业设计方案很多,方法也很多,但是切实可行、可量化的很少。因此,应结合具体学校、具体专业制定相应的方案。

4毕业设计内容改革探讨

毕业设计改革指导方案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毕业设计的进度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开题前、开题、中检、最后验收答辩。中间贯穿的就是平时的检查工作。学校的毕业设计工作的整体安排16周左右,我们把进度以周划分检查,每周检查的内容根据具体的学生会有一定的弹性,避免因为客观情况影响学生的毕业设计,最终影响学生的心理等问题的出现。

4.1选题明确。毕业设计的重点改革之一就是选题,它直接影响开题和研究等工作。本科毕业设计多以功能式实现为主,对四年知识的总结和运行。测控技术与仪器类专业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很多题目是围绕控制器展开的,通过控制器实现特定的功能,如环境监控类,题目多以农业温室××监控系统、工厂××环境监控系统等。由于学生的调研不足,没有切实地考虑设计的实际应用背景,仅仅完成了温度、湿度、控制颗粒物等几个参数的检测和实现。很多同学的论文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论文基本是相同的,单片机+传感器。这样的毕业设计千篇一律又很难传承,选题要具体化,可操作性强。一个完整的系统类设计不适合绝大部分本科层次的学生。

4.2设计内容具体化。以农业温室环境监控系统为例,可以细化几个分支题目供不同的学生作为毕业设计,保证毕业设计内容小而精。同学甲以无线通信为主的终端设备采集周围的环境参数,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工作。设计除了要充分考虑设计的背景之外,还要重点考虑设计的尺寸、功耗、无线传输方式。这直接关系到印刷电路板的尺寸和产品的真实应用。教师可以对这些参数提出不同的要求,尤其结合物联网技术,又能衍生出多个设计。同学乙以该硬件为基础可以做环境温室健康系统的上位机设计。上位机设计情况就比较多,有基于PC端,基于App端,基于云端。选择的编程语言又很宽泛,如VC++、Phython、LabView等,即跟专业结合紧密又能衍生出很多的设计题目,而且脱离实验室都能实现调试。通过以往一个题目可以衍生出5~6个题目,而且一个题目作为一个产品去完善,去发展,可以由多届同学是完善,也是一个优秀产品诞生的过程。最理想的情况是同学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可以实现设计的联合调试。

4.3明确节点目标。通过题目的细化,毕业设计的日常检查就不局限于学校了。毕业设计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通过钉钉会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日常的交流,钉钉会议可以把会议的视频记录留存,可以回放,特别涉及共性问题,论文格式的等问题,教师可以详细的讲解,学生当时掌握不了的可以通过回放的形式继续学习。

5结语

毕业设计工作,从3月初开展以来,在线完成了开题工作,学生的进度基本正常,每个学生的进展情况也不完全相同,进度快的同学已经完成了印刷电路板设计调试工作,从近2个月的工作情况而言,采用网络指导毕业设计受疫情影响不大,核心是指导学生在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设计效率。在国家疫情整体可控,但是还没有结束的这段时间,大学还没有开学,学生还将继续在家完成设计,通过这种实践方法,结合每年的指导经验,可以很好地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孙鹏,冯新宇,王蕴恒,等.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7(Z2):68-69.

[2]李克寒,刘瑶,谢蟪旭,等.肺炎疫情下线上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264-266.

[3]陈勃江,李为民.肺炎疫情下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方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261-263+266.

[4]王琦.疫情期间中学生心理危机化解[J].教育科学理论,2020(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