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论文范例

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1

(一)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的,并且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来协调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稻作农业史,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地膜的污染,乡镇企业、工厂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生产废弃物,以及不节制的农业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草地退化等等,都为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难以修复、回旋无力的难题。如果不加以紧急治理,大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那就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的。反之,发展生态环保的农村产业,在保证农村GDP的同时,实现了农村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双重优化,也才能有效、可持续的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步骤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主体,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要以农村的现代化为基点。而新农村建设也仅仅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第一步。中国的农村现代化,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更是要提高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着眼于“三农”,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去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长效永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生态产业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创收,更是给中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为农村建设添加了和煦环保的色彩,帮助农民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运用和再生。

二、农村生态产业的主要类型及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强调“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的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使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始试点发展生态农业。历经三十多年,我国的生态农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懂得因地制宜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集中开发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的最优组合,可持续地利用资源的立体系统。当前国内推广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有14种。比如根据地形、海拔所造成的环境差异而进行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利用水陆交接、山地平原交接等各种地形交界处的边缘效应,适应生物多样性特征而开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北方防治沙化的乔木防护林和人工草地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闲置时间和家庭剩余劳动力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有效地结合了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实现了每一寸土地和资源的高效利用。除了上述的几种生态农业模式外,还有生态食物链模式、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等等。我国的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农业系统,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带来的生态破坏,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已经产生危机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民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有效途径,更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农村生态工业

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农村面临着城市工业转移和农村大规模开发的双重境遇,这为我国的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为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我国的农村工业主要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或个人所有的乡镇企业构成。一般的乡镇企业规模小但数量多,带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也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国的工业发展有极大的贡献。我国的乡镇企业涉及工业生产的各个门类,从而导致了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面广且种类繁多。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的固体废物排放1.8亿吨,工业粉尘排放1325.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41.1万吨。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污染损失值超过50%,乡镇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主体。因此,农村的生态工业是从防治污染和生态建设两方面来进行的。防治农村工业污染,主要通过严格管理乡镇企业污染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进行限制治理和关停处理,对乡镇企业所在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管理,推行洁净的生产技术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农村生态工业园,合理布局乡镇企业,来建设农村生态工业。如对农村的工业区进行科学规划,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并建设有辐射能力的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除此之外,对乡镇企业进行功能区分,如将废弃物排放多的企业建设在水源地的下游,污染严重的企业建设在远离村民聚居地的地方等等。

(三)农村生态旅游

农村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只有农业产量和产品经济,还包括服务化的农业,农村的生态旅游就是其重要体现。生态旅游是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具有学习、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农村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建立在科学指导和村民共同规划的基础上,以确保不影响正常、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品牌战略的同时,也需要开发有度,不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保护区村落古木参天,溪流密布,瀑布成群,有极高的旅游价值。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又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利益,这个村在保存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进行系统的改造,包括村落环境的整治,道路的铺设和整修,农田景观的设计,院落房舍的卫生改造,以及对农民的培训、组织和管理方面。另外对已经发展成熟的农村旅游地,也要推行生态旅游的方式,以期做到缓解旅游地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污染,给予其休养恢复的空间。安徽省黄山市拥有举世瞩目且保存完好的徽派原始村落宏村和西递,黄山风景区的实际承载力为10324人/d,而实际的旅客接待量却远远超出了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因此,在黄山村落地区,实行更生态的旅游规划,分散空间和时间上的客流,对此地的生态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农村生态园区规划

这里的农村生态园区主要指农村生态家园和少量的农村生态工业园,两者都是把生态生产纳入一个系统进行,都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向协调发展的典型模式。2000年3月,农业部以生态家园为建设目标,制定了家园富民计划。建设生态家园是以农户入手,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原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而发展的农村生态经济方式。典型的技术模式有以沼气利用为主体的方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南方的“猪—沼—果”和西北的“五配套”都是联合改建了沼气池、畜舍、卫生厕所,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来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了清洁的家居生活环境、无害的农业产品和丰厚的经济收入。另外还有对太阳能的利用和小型电源的利用等等技术模式。农村生态家园在布局上,也讲究因地制宜,西北风沙大的地方考虑风力发电,新疆是山、盆地相间的地形就发展绿洲农业。生态工业园区,是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将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的工业发展模式。农村工业虽然还多是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但随着农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工业水平和环保意识都将有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工业园一定会得到大力推广。科学规划农村生态工业园区,有助于系统帮助农村产业的发展,取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减轻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三、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的认识尚不到位

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新时期的重要议题,围绕生态文明开展的各项研究、讨论、推广和发展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和信息网络的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观念乃至生态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往往还是在走“先发展、后治理”或“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计生态破坏”的老路子,致使经济是发展了,生态环境却一天天恶化。另者由于我国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养成农民各自为阵的习惯,缺乏公共环保意识。加之,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在推广、实践生态产业的时候,片面侧重技术的引进,忽视了对农民生态心理的教育和建设,使得生态产业的综合效益出不来。

(二)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的项目选择困难

当前的农业生产有时会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情况,由于不注重市场需求和农民的从众心理,盲目选择产品项目,导致生产出来的生态农产品面临买卖困难的窘境。而有些市场急需的产品得不到有效供应,有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产业也没有开发出来。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教育背景的局限,很难科学把控生态农业生产包括项目选择在内的各个细节。还有一些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与当地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有冲突,而导致一些生态项目不被农民接受,无法真正得以实施。在甘肃省临洮县,当地的传统居住方式一是灶在厢房,难以与炕连接,二是当地迷信“灶王爷”不能进正房。这样的传统生活习惯就会对诸如生态家园建设中的沼气系统改造新技术的实施带来阻力,使之难以为继。

(三)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缺乏实践耐心

由于农村生态产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造就了其发展具有长线性的特征。从农村生态产业的先期规划,到具体实践,再到中期管理,最后到产品销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广大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辛勤劳作,能早一点收获成果,并且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放弃选择生态产业,而从事更为熟知和见效快的农业生产。但这样缺乏实践生态农业生产的耐心,躲避先进生态农业的普及,是竭泽而渔,只会让现代农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实现不了惠及子孙后代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农村生态产业存在资金缺口

农村生态产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系统,无论于政府、企业、农民本身都有着重大的经济考量。先期的投入,不可能只靠单方面力量,农民、企业往往通过贷款的方式得到政府扶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去建设。可是由于贷款的资金有限,步骤繁琐,有一定门槛,农民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就可能错失了贷款的机会,甚至主动放弃贷款的方式。而这些没有政府贷款又经济困难的农户,空有一腔发展生态产业的热血,是没有办法促成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的。

(五)农村生态产业在部分地区发展“过热”

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生态产业的建设是当今最热的科学发展议题,相关的建设项目也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也有一些地区,在技术力量不充沛,硬件设施不到位,相关人才也严重缺乏,后续服务跟不上的情况下,也不考虑发展的条件是否成熟,大搞“政绩工程”,就盲目开展生态产业建设。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生态产业工程建设的质量,甚至有些建设项目发展到半路就夭折了,并且这种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只会引起当地农民情绪上的反感和抵触。

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生态伦理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观念

生态伦理意识,强调人们运用伦理道德的眼光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的伦理意识能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实践活动。加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教育,能引导农民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产、生活中承担一定的生态责任与义务,促成原先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向集约型转换,以及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具有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各项权益。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农民懂得自主运用生态权利,才能最大程度上不损害自身利益,又达到生态产业的建设目标。生态伦理意识和生态权利观念的养成,能大大提升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程度,也同时有利于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是全方位实现生态农村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农村产业化的经营方式

市场需求无疑是产品生产最可靠的风向标,能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注重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运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顾客需求,指导生态产业的项目选择和发展。比如,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调整,瘦肉型畜产品和草食性畜产品受到青睐,在畜牧业生产中,草食性牲畜将会得到重点发展,发展优质牧草就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发展优质牧草的生态养殖和瘦肉型、草食性牲畜的生态放养就会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但在农村生态产业发展中,农民由于信息相对闭塞,不是最了解市场的群体。然而,以销售和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产品销售公司和农村龙头企业是市场最敏锐的观察者。所以,公司、龙头企业、农户,通过签约合作,成为利益共同体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应受到鼓励。这样会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规律,帮助农民选择较好的产业项目,从而促进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结合各地区不同的自然地域条件和历史文化优势,有针对性地培育挖掘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生产特色村镇和特色农产品,如优质粮食、高山蔬菜、精品养殖、园艺农业、特色茶园、观光农业等,也是在当前新的历史环境中有长远市场潜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三)重视典型成果示范,培养生态产业发展带头人

由于农村生态产业具有长线性的特征,农民注重眼前利益,所以就容易缺乏实践生态产业的耐心。只有通过典型成果示范,让农民们看到农村生态产业带来的切实利益和好处,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劳动效率。2003年,为治理石漠化,促进荒山植被恢复,广西省平果县果化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当地开展生态农业,种植火龙果。到2011年,火龙果基地挂果上市面积达7公顷多,每公顷产约60000斤,产值达120万元,仅此项该屯人均增收达2390元以上。发展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也是帮助农民增收的好项目。防护林带一般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0%以上,增加土壤含水量9%;在它的防护范围内,可降低风速35%以上;在林带的影响区域范围内,牧草产量可增加100%~200%。广大农民了解到生态农业可以带来如此丰厚的经济回报,定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其中。另外,农民容易受到感染从众心理的影响,多喜欢向周边的农民朋友学习。所以先引导一批对农村生态产业积极性高、抗压性好的农民优先发展。在这些带头人的带动下和先期成效的影响下,都会争先恐后、团结互助地开展农村生态产业的学习和建设。

(四)加大财政帮扶力度,做好政府管理和后续服务工作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2

1.1“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然发展观

“道”是老子自然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主要源泉。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同时,“道”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之间最理想、最和谐的发展状态,是人与自然向本真和天性的复归。

1.1.1道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一”,“一”是宇宙万物原始混沌状态。“一”产生“二”,“二”是哲学上阴阳,或说天与地。“二”产生“三”,“三”是阴阳相合而形成的和气,尽管这里对其“一”“二”“三”的具体解读各有说辞。但是,我们在这一段浓缩的言语中可以清晰地体会到老子是在向人们表达一个“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过程与其有规可循的道理。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等句子中也均是想充分地表达出其“道生万物”和有“道”可循的基本观点。因此,可见,对于老子而言“道”乃“万物之母”“天下之源”。

1.1.2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法”之蕴意,可谓是妙义纷呈,博大精深。“人法地”是指:君主、民众均要效法大地,按照大地的规律和法则进行活动。“地法天”:大地要效法上天,日月星辰、斗转星移、风霜雨雪、春夏秋冬地运行和轮回。“天法道”:天不可违背于道,道,乃德全覆。“道法自然”:道所效法的就是其自我本身,自然而然。所以,这句话从整体上可以理解为在告诫我们:无论是人类自身社会还是自然界,我们都不要刻意地去改变其发展和运行的规律,相反,使他们顺其自身的进化轨迹,自然而然的发展。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七章曰:“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等篇章均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最好引证。

1.2“万物自化,少私寡欲”的生态社会进步观

“万物自化,少私寡欲”是老子生态伦理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原则,也是老子自然哲学观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统一。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多处诗句均是在向世人描述他的“天道无为,万物自化,少私寡欲,淡泊名利”的理想社会,他主张社会、经济的发展应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2.1万物自化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指出:“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该句话意指:天地阴阳之气相调和、相统一,就会降甘露滋养万物,尽管民众们没有命令它,但结果甘露却是自然均匀地分布。从老子这简短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地万物之间是在不断地实现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过程,而在过程当中,他们之间又是相互和谐、相互统一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也提到:“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篇章都是在表达着天下万物的自化过程及在自化中人们过着幸福、安逸的和谐生活,从而进一步勾勒和描绘出老子其“万物自化”的理想国。

1.2.2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在告诫人们:虚名与生命哪个重要?身体与荣华富贵哪个重要?损失财务和丢掉性命哪个损失更大?人们不要过分地追逐功名利禄,过分地贪得无厌。相反,要懂得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的哲学道理,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会越多,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少私寡欲、淡泊名利的生活情操。《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也写道:“知足者福”;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等语句也表达出了老子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守道存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

1.3“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生态和谐统一观

在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藏着丰厚的“天人合一,物我为一”和谐观念。“合一”“得一”“为一”的哲学思想是万事万物和谐统一、共生共荣的生存机制。

1.3.1天人合一

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指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老子指出:“一”就是“道”,“得一”就是“得道”。“道”主宰着天、地、神、谷,乃至于万物、侯王,如果能“得道”便一切和谐。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老子的主张:“道”可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统一的基本理念。

1.3.2物我为一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这种将王,即将人与万物放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来讨论人与自然之关系,可谓是对人与自然,物与我之间关系的一个和谐的界定与统一。综上所述,“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然发展观、“万物自化,少私寡欲”的生态社会进步观和“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生态和谐统一观,共同构成了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此同时,老子的这些生态伦理思想又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对我国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极其巨大的时代价值。

2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评价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对其当时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而且对当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推动意义。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巨大的启迪和现实意义。当前生态环境的种种退化、恶化现状均和人类的不合理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人类为了眼前利益,为了一己之私而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破坏生态,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而这一系列的罪恶举动最终都会使人类社会自食恶果,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通过学习和掌握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人类社会尽早地意识到和纠正好自身极端错误的不良行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中积极地贯彻和践行生态伦理观,从而为把我国建设成青山、绿水、蓝天的美丽家园而努力奋斗。为了帮助人们走出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误区,为了引导人们树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观,为了实现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构想,不仅需要全社会健全生态文明意识,更需要不断地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收、借鉴和传承,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伟大发现就是我国生态文明社会最好的传家瑰宝。综上所述,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作用是可点可圈的,是应不断地发扬光大且丰富、继承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3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文明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和。生态文明作为人类遵循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共生共荣、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化伦理形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生态与资源为代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GDP年均增长为9.5%,其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间关系问题,而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伟大生态构想具有巨大的现实启迪。

3.1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自然信念

在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已经开始危及到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日益显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势。1998年全国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难的频发,无疑不是人类破坏自然,无视自然最终所获得的有偿报复。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人类社会改革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以牺牲自然界为代价而谋求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必将走向衰退和败落。《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于自然且统一于自然的,其生存与发展是离不开自然的,人类只有从自然界中汲取营养和能量才能维持其自身的繁衍生息。因此,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自然信念已刻不容缓,同时,该信念的树立也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3.2提高遵循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的生态意识

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其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其特定的、不以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人类在面对规律时,只能遵循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一旦人类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和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例如:土地荒漠化、饮用水短缺、海平面上升、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就是人类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例证。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是自然无为,万物自化。自然,是事物本性自由伸展的状态;无为,则是顺其自然,遵循其客观规律,不强加妄为的意思。老子认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老子认为,认识并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是聪明的举动,而不尊重其规律的惘然行为必将会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这种顺应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遵循规律的生态意识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题中之意。

3.3确立实现人与自然平等发展的文明观念

中国古代“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西方自卡迪尔以后的主体性思维一直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近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之关系,他们认为,人作为实践的主体,自然作为实践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体,人类可以对自然任其攫取和征服。但是,事实上,他们却忽视了自然作为一种与人类平等的生物,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物质,他也会对人们的不宜行为进行有力的回击。《道德经》中第五十二章写道:“无遗身殃,是谓袭常。”这句话恰恰是在告诫我们:不要强调自我中心主义,不要强调自我的主观意志,我们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人与万物平等的文明观念。而在人与自然关系愈加紧张和恶化的今天,人们更应该树立一种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最高价值取向,树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生共荣的平等观念,同时,这一取向和观念的确立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3.4建立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价值理念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的需要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了满足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开始不断地向自然界进行肆意的索取和开采,而这种无止境的行为也使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关系日趋恶化。追求价格昂贵的奢侈品,追求过分的精神享受等行为活动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形势。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曰:“常德乃足”;在第三十三章:“知足知富”等“知足”与“知止”的人生哲理告诫我们:人生只有拥有常德,才能真正体会到“知足”“常足”的快乐。而如今的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越来越体会不到消费所给我们带来的快感也正是因为我们丧失了“常德”,我们被金钱、被虚荣、被奢靡所迷失了双眼,迷失了自我。与此同时,这种盲目的、过度的、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人类社会对资源的依赖与攫取,最终导致了资源的短缺与破坏,严重地阻碍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建立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价值理念至关重要。

3.5深入贯彻和落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3

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J.B.Connant)在《1945年哈佛报告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和分辨各种价值。我国的通识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识教育的研究重点由课程介绍向理论探讨转移。1999年,李曼丽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标志着我国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探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通识教育的内涵得到不断充实。同时,在对以往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出现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也应运而生。所谓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遵循生态环境伦理法规和行为准则,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主动性。

二、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框架是和谐统一的。但是,二者的出发点是有所差别的。与重视个体能力开发和职业发展的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品德,旨在使学生的品性、公民意识和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所以仅在少数综合性大学的非生物、非生态专业开设了生态类选修课。这也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授课教师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具体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非生态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剖析当前的各种生态学问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近年来,一些导论类、概论类课程在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领域占据了主流,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只是简单的概念教育,对“什么是生态文明”“怎么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则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所以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缺乏具体的教育目标、清晰的实施方案和量化的考核指标。这直接制约了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发展,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有欠缺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主要有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2种。专业选修课对选课学生的专业会有一定的要求,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则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因此,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是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和主要途径。但是,我国高校在设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时,大多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而且科目教学大纲与大学教育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也不够明确。甚至于部分高校把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学生多学点生态、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让理科学生多学点自然文化、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所以认为开设一些生态类、环境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就算是完成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任务了。至于这些课程是否能够体现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要义、是否有合适的教师开设,以及教师是否能够按照通识教育课程的标准进行教学等问题,则几乎不作全面的考虑。这最终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

1.课程内容单一、重复率高

目前,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生态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仅涉及生态学的相关概念,而很少涉足与生态问题相关的环境科学领域。同样,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环境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仅仅是围绕环境学的基础概念展开,而无暇顾及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虽然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包含了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相关的知识,但是存在关注面窄、可应用性差、知识点单一且重复率高以及知识缺乏体系等问题。此外,目前高校规定全校性选修课的课时一般为30学时,学时非常有限的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要让学生在掌握生态、环境领域知识精华的同时还能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更是难上加难。

2.课程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水污染、雾霾、全球变暖等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心、非常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理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大多只是围绕生态学或环境学的知识点和基础概念进行理论讲授,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很少针对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这不仅使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枯燥无味,也使选课学生对授课内容失去了兴趣,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学生选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获取学分或者容易获得较高的课程成绩,而不是受课程本身魅力的吸引。同时,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不仅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导致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可见,传统的“灌输式”课程教学方法已成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瓶颈”。

3.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服务于培养目的

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主要采取开卷考试和论文考核2种方式。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掌握课程所讲授知识的情况,但是由于文字反映的是一定的概念和意识形态,所以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考核存在敷衍的心理。例如,在应对开卷考试方面,学生大多只是在考前将教师讲课用的课件和各类参考书准备齐全,而很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复习。这就导致考试结束后学生往往很快将课程教学内容忘记,有的学生甚至考完试连考题和答题内容都没记住。在应对论文考核方面,大多数学生只是围绕论文题目搜集相关的文章,然后进行简单的拼凑,而很少真正基于某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由此可见,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的单一的缺乏量化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衡量通识教育的效果,也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加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授课教师的能力不足

我国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一般都是一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复杂庞大,涉及的领域较多。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在高校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为讲师,他们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时间尚短,科研实践经验不足,授课技巧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影响,很难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复杂庞大的内容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只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对其他相关领域了解不深。这导致授课教师无法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也无法将专业知识更加通俗化,从而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这也正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只由一位教师承担的弊端所在。此外,即使有些高校由教授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发展战略使“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在大学不断蔓延,再加上高校对教师业绩的考核指标赋予科研的权重远远高于赋予教学的权重,所以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科研上,缺乏对教学工作的热情,更不会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跨专业领域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更有甚者,有的大学出现了教授整日忙于“跑项目”的怪象。这都势必会导致教学活动走过场、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高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质量的建议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重任,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学生生态环境素质养成的需求以及大学各专业课程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联系等,合理设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并采取措施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使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具有通用性的特点。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将通识教育的通用性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等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整合,使大学生切实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与自己所学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技能,以期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目的。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要基于通用性和专业性2个特有属性,大力开展专业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普及教育,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例如,保护生物学是为了解决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威胁的问题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随着生物多样性危机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高校将“保护生物学”作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全校性A类选修课程,并规定“保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保护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物种及其生境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物种的具体措施等。

(二)完善课程设计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从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因此,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有一个复杂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课程的内容通常会涉及多学科领域。这就要求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所涉及的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使课程教学大纲紧紧围绕大学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

1.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相关课程的设置

在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的基础上,高校要对相关课程的设置进行重新调整。首先,要设立一些全校性的生态环境类必修课,普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在相关的德育课程中增加森林文化、生态哲学、环境伦理、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文明发展史”和“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最后,要加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适当增加全校性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时,以充分发挥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2.丰富授课方式

高校要推动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首先,要积极倡导热点问题辩论、专家讲坛和事件追踪报道等多样化授课方式的运用,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其次,要鼓励授课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过程、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例如,通过采取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环境问题的调查及其产生原因的探寻过程中;通过广泛邀请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到高校举办有关生态文明与环境问题治理的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通识教育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准备,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应建立概念与方案考核相结合的多指标、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通过提交调查报告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通过主题汇报的考核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应用基本概念分析生态环境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所学理论提出治理措施的能力,以加深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强化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4

森林是区域生态系统之中具备有良好自动净化功能的组成部分,其地位相当重要,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其他基础设施所不能够替代的作用。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在解决水、土壤、生物多样性问题等方面能够发挥出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森林生态系统保育是一项不能够被忽视的工作。同时,作为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对生态建设、生态产业以及生态文化进行整合,并通过三要素的耦合来实现生态文明。因此,需要将林业建设纳入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之中,这样才能够对林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2育林、造林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中国各个地区地形复杂,所具有的生态系统也多种多样,物种相当丰富。在林业建设中,首要任务应是对当前现存的天然林以及珍贵物种进行充分的保护。对于造林工作的开展,应该要效法自然,做到因地制宜。对造林所在区域的自然地形、地貌、水文、植被以及历史背景等进行充分、综合的考虑,尤其需要对原有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以及水体进行保护,根据当地的的地势,对乡土植被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充分体现,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组合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适合栽种林木的就栽种林木,适合种草的则种草。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功能分区、对具有不同主导功能的森林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例如在河湖渠等水网的沿岸需要对水岸林建设进行强化,让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防洪固堤、净化水质、改善土壤等各项功能。

3合理调整林业政策

3.1从生态保护逐步转变为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

森林不仅仅可以保护改善气候与生态环境,还能够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为此,可以利用森林资源来提供一定的经济来源。首先,需要加速对森林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要不断发展森林生态休闲基地,并对相应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不断提升服务的水平。其次,对非规划林地造林的发展进行重视。要鼓励农村居民在可以利用的地方种上适合当地的珍贵树种,同时还需要对处置权进行放开,对收益权进行保护。最后,加强林下经济发展。要鼓励农户积极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的符合生产经营模式。

3.2合理调整造林树种结构

在过去,造林基本是采用单一树种,这样虽然能够快速地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但是对于生物多样性以及造林保护都是不利的。为此,需要对林种、树种结构单一的情况进行改进,合理调整造林树种结构。

3.3对传统经营方式进行转变

大力发展人工林,需要积极转变人工林经营方式,实现可持续经营。在人工林建设过程中,要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进行保护,让森林的复合功能能够得以发挥,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林地整理开发必须采取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保留山顶的林木以及原生植被,在山场中部需要预留原声植被草带,并根据山场坡度、坡向的具体情况,适度地营造出防护林带、行道树。

4结语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改善,人类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内含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对社会治理理念的更新具有重要启示。第一,社会治理创新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未来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并进一步指出了自由全面发展的特征:“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将以人为本为核心,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些都与民生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6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构成了直接威胁。近年来,我国空气污染问题不断恶化。大部分城市很难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雾霾天气不断发生。中国社科院和中国气象局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显示,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水污染日益严重。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84.6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珠江七大水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的健康乃至生命。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事件已经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癌症村。环境污染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民众福祉。自1996年以来,我国在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群体性事件发生量实现下降情况下,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却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上升。如果任由环境恶化趋势蔓延,很可能会积聚社会不满情绪,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冲击。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生态民生纳入社会治理的范围,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中进行生态民生建设。第二,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制度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还要求将环境问题纳入到社会治理体系中,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治理制度,以实现享有生态权利和履行生态义务的统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制度既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又能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制度有利于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其潜能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治理制度,从制度上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保护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发展纳入到社会治理中,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因此,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制度理念,通过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确保当代人的生态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协调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维护生态权益的代际公平,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社会治理领域的拓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既涵盖生态经济、绿色循环科技及其工具、手段和成果、生态福利等物质文明的内容,也包括生态公正、生态义务、生态意识、法律、制度、政策等精神文明的内容,还包含生态民主等政治文明的内容。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要求,社会治理领域应相应地扩展到生态文明相关领域,以促进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耦合。

第一,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拓展。

由于工具理性的急剧膨胀,人们征服、支配自然的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在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之后,人们开始反思,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了和谐发展的理念。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而教育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民族未来。鉴于此,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社会治理体系中来,这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条件。农业文明时代的教育,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强调改造和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结果造成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破坏。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给自然造成巨大破坏的基础上,强调自然价值,生态价值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公民生态文明素质整体不高,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尚未形成。所以,要将社会治理创新扩展到生态文明教育领域,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现代教育中,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事业中,发挥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只有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把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第二,向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力度扩展。

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资源能源消耗大,生态保护制度不完善,政府动员高速度、高投入、未充分考虑环境成本的发展模式仍在持续等原因,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复合效应日益凸显,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加大。鉴于政府很难对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治理,应将相关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所以,社会治理要切实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在政府主导下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不断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推进生态治理,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协调治理主体的行为,共同承担治理任务和治理责任。政府应界定生态产权,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市场生态治理补充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多种利益相关者,通过对话、沟通和交流,积极参与民主化生态治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和国内各区域之间的合作,建立合理协调的生态治理联动机制,促进生态治理通过善政走向善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和谐宜居建设,建设生态环境良好、居民生活富裕,基础设施完备,居民生活舒适、便捷、安全,文化繁荣的生态宜居城市,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协调发展。

第三,向促进生态建设制度拓展。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和。生态文明制度是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的根本性保障,既是约束人类行为的规则,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尺。只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规范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治理一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对生态制度的建设也要积极关注,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发挥作用。通过成立协调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专门委员会,共同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将生态制度建设融入到社会治理过程中。当前,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要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具体说来,主要做好以下三点:

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使市场在配置自然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明确自然资源的所有者,使其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充分保护资源。这有利于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益。自然资源用途管理制度是国家出于公共利益,运用国家权力、超越产权规定来管理自然资源的制度。以上两项制度充分体现了市场和计划的耦合。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表明了最基本的生态保护要求。

在明确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的基础上,对生态保护红进行界定,形成专门区域的生态保护圈。生态红线不仅仅体现了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更是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

3.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自然资源市场化机制,并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让市场反映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让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切实得到体现,最终使得资源价格在自由竞争中形成。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代际补偿机制,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体现资源勘探开发、生态补偿、枯竭后退出等完全成本的制度体系,并将这些成本纳入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中。不断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三、社会治理主体的扩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从正向说,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建立起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生态文明将社会治理的领域扩展到生态领域,要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到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上来。

1.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具有志愿性、独立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在反映群众呼声、理性表达诉求、保障公民权利、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作用,有力地弥补了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能力方面的不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这必然给社会组织尤其是民间环保组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我国环保民间组织迅速发展。从2007年到2012年增长了38.8%。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近8000个环保民间组织。环保民间组织是凝聚民间力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力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环境民间组织通过各种活动组织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他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动,如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的维持和保护、植树绿化、水质净化、大气污染的控制和处理、沙漠化防治、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社区环境保护、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等等。这些活动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政府的社会治理体制要积极适应这一趋势,增强对环保民间组织的政治信任,促进其自身治理能力的增强。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向环保民间组织提供信息和适当的资金,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适当放宽环保民间组织的准入门槛,保护其自主权力和创新能力,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政府应和环保民间组织之间建立一种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交流机制,提高环境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监督和引导。只有这样,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才能保证合作共治的生态治理局面的形成。

2.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要积极鼓励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6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态文明的思潮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一大趋势,尤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过度消耗自然环境的消费至上的理念,当代的生态危机就是资本主义消费过度的结果,因此,走生态社会主义是必然道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理论。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绿色的建筑设计理念也逐步兴起,但是,各种思潮,各种设计理念鱼龙混杂,防止建筑的滥绿色化,各个国家努力规范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在罗伯特•瓦特森先生的发起下,在2003年开始推行了绿色环境与节能领导标准(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简称LEED),这个标准规范了绿色建筑设计概念,成为比较恰当的评价绿色建筑的一个规范评价工具。可喜的是美国联邦的部分州和部分国家已经以这个标准定位法定的建筑强制标准。美国的LEED标准也逐步丰富,从最初的只针对公共建筑,发展到可用于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标准LEED-EB、商业建筑绿色装修标准LEED-CI、目前正在致力于开发专用于住宅建筑的LEED-RB。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参照美国LEED标准,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高于美国LEED的标准,比如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我国为了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08年4月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心绿标办)负责具体工作,已评出15项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这一个标准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指导。从这里开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形成一大批绿色公共建筑,绿色住宅建筑,绿色社区。

2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案例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指标体系,城内绿色建筑比例将为100%,美国LEED创始人罗伯特•瓦特森表示“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宜居示范新城,已经制定出了很高的生态环境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LEED可以成为一个手段。另外,LEED这套标准目前是国际上最被广泛认可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生态城要达到其建设目标,也需要得到一个国际标准体系的验证。”因此,本文选取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

2.1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特点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北部(原汉沽区),设计之初就选取了不占耕地的盐碱地,建立在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从一开始就选取了生态比较脆弱,植被比较稀疏,环境退化较严重的地区,因此,绿色建筑在中新生态城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特点有以下三点: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筑节能环保贯彻始终,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等等。

2.1.1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中新生态城选址之初就考虑到依托大城市,会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建立独立的各类能源和污水、垃圾处理系统会造成浪费。中新生态城依托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管网,最大限度利用了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收等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了经济、高效、生态绿色建筑。

2.1.2建筑节能环保贯彻始终

中新生态城从能源的源头上就选取可再生能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设了大规模的区域性太阳能发电站,海滨风力发电站,生物质发电站,并且,结合国家首批智能电网试点的优势,鼓励区域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合中新生态城实际情况,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规定确定了生态城住宅的单位能耗不高于78kWh/(m2•年),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的能耗不高于110kWh/(m2•年)。该项指标实现了生态城的低碳目标,减少CO2的排放,这个指标硬性规定,实现了生态城绿色建筑和生态城生态文明目标一致。

2.1.3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

中新生态城建设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征地拆迁把原有的汉沽碱厂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做成混凝土材料以供后期建设使用,中新生态城三个片区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各种当地随处可取资源,海盐、芦苇等等。对于挖掘的表土进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节省自然资源。

2.2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具体到建筑,中新生态城从设计之初就秉承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筑布局设计比较合理;被动节能措施主要是最大限度利用太阳光,利用自然风;主动节能措施是回收热风系统,使用节能灯具等等。本文主要以中新生态城某中学建设设计为例探讨低碳环保的设计情况。

2.2.1建筑布局设计合理

教学楼、综合楼、操场环状环抱,让学生在5min以内去教室读书,做实验,去操场活动,教学楼总体设计呈之字状,教学楼朝阳的房间用作教室,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度过,充分利用太阳能,教室背面的房间用做实验室,走班教室,东西向的房间用作行政办公用房,减少了冬季风对于建筑的影响。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在操场下面建设有地下车库区,以供学生走读使用,所有建筑的地下都连同一起,最大限度实现了建筑的一体化。

2.2.2被动节能措施

所有建筑都建设有良好的围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取暖的能耗,墙体保温采取了绝热、保温、防火等措施。建筑外墙使用了混凝土砌块加气,石棉构造。所有外墙玻璃采用双层中空钢化玻璃,设置真空层,有效避免了热量的散失。教学楼都设置了可调节遮阳的措施,在不影响室内采光的前提下,自动调节遮阳板,保温、透光。教学楼的所有走廊都设置了透光的设置,充分利用太阳光,在部分区域实施了开天窗的设置。教学楼部分室内活动区,有大面积的可开窗户,夏季可以充分开启,冬季可以关闭保温。

2.2.3主动节能措施

该校空调系统的设计,充分回收了循环空气,教室一般不设新风系统,为了保证学校通风的需求,教室采用了热回收功能,在地下室及一楼到五楼设置了多个回收热的智能环保回收空气机组,充分保障热量不散失,又可以满足空气质量的需求。在庭院中使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提供夜间照明,在部分区域使用太阳能发电功能,白天储存的电力,晚上使用。此外,还使用了雨水回收利用,雨水和中水作为景观用水。

3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方兴未艾,目前,各地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目前使用的GB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很多标准是引用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条目,这些规范和标准本身就是尚存许多问题的,如日照标准。现行的日照标准以一年中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时间作为日照审核的依据,但这其实并不能完整反映全年的日照情况,有些项目中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时间符合要求,但是在全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达不到要求的。虽然这些项目符合规定,可以实施,但是以此标准兴建的建筑是否能够称之为绿色建筑有待商榷。GB50378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该逐步完善和细化自身的评价指标,其中的日照标准不但应满足GB50180的规定,同时还应结合绿色建筑的特点,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绿色建筑不仅要节能,还要宜居。

4绿色建筑设计几点启示

绿色建筑经过数十年的实践,逐渐摸索出来一些可行的做法,比如,加强绿色意识,加大力度完善相关配套的法规,积极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与实施,加强整个建筑行业的绿色规划等等。

4.1积极完善相关绿色建筑配套法规

要加大力度完善相关的绿色建筑的配套法规,逐渐从有立法权限的市开始试点,制定相应的规章、法规,逐步形成省人大层面上的地区法律,逐步形成国家部委层面的指导配套法规,最后建立国家人大层面的绿色建筑法,强制性规定我国的建筑实施绿色建筑的标准。另一方面,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实施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践行最小消耗,追求完美的零消耗,和自然融为一体,建筑施工的建材最好使用垃圾再生材料,建筑的施工做到无粉尘、低噪声,建筑的使用做到对环境友好,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对于外界电能的使用,建筑的寿命终结的拆除要做到回归自然,物尽其用。实现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的基本发展纲要和战略规划,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要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将绿色、环保的设计规划理念植根于建筑领域,必然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对于土地的使用,建筑设计的规划,施工队伍的资质,国家都应从宏观角度去把握,给予支持和引导。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尽管我国早已出台建筑节能规范,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执行力度还较低,各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应设立执法监督机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制订优惠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示范工程的榜样力量积极引导市场,明确政策导向,吸引投资帮助绿色建筑的发展。

4.2加快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主要是跨国评估机构的公司或者是合作公司,往往不能独立于母公司进行评估,进行评估中不能基于中国国情进行分析,因此,应该尽快建立我国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体系。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国情,针对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的不同来合理开发、有效实施。应尽快完善绿色建筑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尽快制定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评估标准,实施绿色建筑及相关产品标识制度,建立评价监管体系,规范评估机制,切实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加强急需人才培养对急需熟知绿色建筑理念、致力于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人才,可通过高等院校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或增加绿色建筑相关课程,来培养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可通过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还可在建筑师资格认证或行业资质相关评审中,适当增加对绿色建筑知识的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素养。

4.3加强建筑产业的规划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7

有学者将生态文明教育分为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两大类。其中,专业的教育,重点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非专业的公共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的整体认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工作的重要着眼点。具体来讲,教育与实践辐射的对象涵盖三个层次,即同辈群体、中小学生、社会公众。大学生同辈群体因相互之间地位的平等、沟通交流中的相互启发、原有知识结构的积累等,更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中小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可塑性强,易于组织动员,但也要求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社会公众分布广泛,构成复杂,思想多元,生态文明教育较难开展与实施,但也因此更加考验环保社团的实践性和持续性。这些既是着力的重要平台,又充满着诸多挑战。高校环保社团如能在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同时,动员和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行列,则能形成“滚雪球效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基础。

二、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方向

(一)集约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是集体行动和集约效应。从以往的实践来看,高校环保社团多是突出自身的特色,相互之间乃至对外联合较少,以致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近两年来,区域性和流域性环保组织联盟渐成气候,手挽手投身生态建设。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高校环保社团在不断摸索前进中,应主动寻求与地区专业化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和其他高校环保社团合作。一方面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提升;另一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联合呼吁与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地区影响力,利于推广生态环保的理念,实现工作的预期目标。

(二)专业性

高校环保社团的发起与运作,普遍都是凭着大学生的一腔热情,较少有环境相关专业的骨干成员,且多数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常常导致环保实践活动中避重就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因专业性不强、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等往往难以使人信服。事实上,高校环保社团可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例如: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尤其是农林理工类专业,定期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加以指导;全媒体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专业生态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便捷且体现主体性,但这对环保社团骨干收集、甄选与组织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网络沟通的即时性也大大方便了高校环保社团从民间环保NGO那里得到专业的指导。

(三)社会性

高校环保社团最终要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突显社会价值。首先,社会性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上。如在一些大型生态环保项目中,高校环保社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固有优势,在其中承担某一部分或环节的工作;还可以建立青年与地方人大、政协代表的定期联系机制,递送社团所做的生态调研报告,找到合理的呼吁表达途径,同时为社团日常工作的开展争取支持。其次,新媒体时代手机终端的普及应用,为高校环保社团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话语体系和更为开放的发展思路。社团自身要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运营上下功夫,传播生态科普知识,准确解读环保热点,定期开展微直播、微话题等,借助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四)持续实践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体现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者,高校环保社团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身教言传,持续开展生态环保实践行动,才能最终带动社团公众的自觉参与。持续实践尤其应注意坚持两方面的行动。首先,率先践行低碳环保生活,分类处理垃圾、收旧利废、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减少塑料使用等。其次,在持续实践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避免为了宣传而宣传。高校环保社团十分重视借助地球日、环境日、地球一小时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虽也能取得一定社会效应,但难免有些形式化,反而淡化了日常环保实践的感染力量。而被认为无技术含量的清洁环境类项目其实是最好的日常生态环保宣传,只有持续坚持实践,才能于无声处动人。

三、高校环保社团的项目化运作

明确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高校环保社团提供了努力的目标,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还需要从自身组织建设做起。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架构大体相似,会长为第一负责人,下设秘书处、财务部、宣传部、项目部、外联部等部门,组织分工与管理难以满足会员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期待与兴趣,组织目标随负责人的换届呈现不稳定性,社团缺乏有效传承。基于现状,尝试探索社团的项目化运作是一条可行的路径。项目化运作“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变成一个个项目,而后通过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运作”,使社团的工作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环保实践,为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进一步开阔了思路。

(一)项目化运作丰富工作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然而,很多高校环保社团的工作内容却较局限,未能突破单一的捡垃圾、种树、废物回收等工作形式,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究其原因,高校环保社团现有组织架构很难充分激发会员的创造力,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导致活动缺乏新意。而围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主题,鼓励会员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开发特色项目,则能打开工作思路。例如:围绕生态文明宣教开展绿色公益讲堂、组织青少年绿色环教、定期发起绿色微话题;围绕践行低碳生活开展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出行;围绕爱绿护绿开展绿植领养、倡导公益植树;围绕清洁环境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推动政府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等。单个项目因专门团队的负责能够推动进一步深化开展,而对于整个社团则因实施项目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项目化运作保障社团传承

高校环保社团的传承容易受负责人个人特质的影响,新任负责人尚未很好地领会社团的宗旨与特色,就急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造成组织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形成持续坚持的品牌。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在于社团注重了组织机构的传承,而非内在精神与品牌特色的传承。项目化运作能有效避免这种“因人而异”带来的社团断层发展问题。高校环保社团在探索项目化发展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可为领域,主动寻求专业的指导,可逐步沉淀社团发展的品牌项目。如北京大学的“林歌”项目、山东师范大学“星星之火,‘纸’有行动”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乐活LOHAS”项目等。社团若能在组织传承的基础上重视项目的传承,以项目为主体选任新的社团骨干,因事任人,则可有效促进社团品牌项目的持续发展,从而保障社团精神的有序传承。

(三)项目化运作稳定人员队伍

“会员流失率高”是高校环保社团普遍遭遇的尴尬。一年级新生刚加入社团时有较高的热情,也希望在参与生态环保行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因而对社团活动抱有较高的期望;但加入社团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自我期待差距较大,社团活动中也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到最后选择离开。部门设置未能很好地与生态环保工作有效结合是重要的原因。而项目化运作更多地体现了“事业留人”的理念。会员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的品牌项目,参与到相应的团队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愿意留下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也为项目的深化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目标的双赢。

(四)项目化运作争取经费支持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8

1.以自然为中心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类还处于原始的蒙昧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在与自然的力量对比中自然的力量远远大于人的力量,人类想要与自然抗争只能依靠群体的力量。在这个阶段人类明显依附于自然并受制于自然。对很多自然现象不了解,人成了自然的奴隶。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使人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因此,在这个阶段根本不会有什么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是这样的社会状态不是人类想要的,因为人类要发展,要进步,必须要能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

2.以人类为中心的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处于工业文明时期。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工场,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工业文明。这种文明以追求满足人强烈的物质欲望为动力,以追求生产力或者经济的长足发展为目标。在片面夸大人和科技力量的前提下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在17世纪就提出了“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的著名论断。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又进一步提出了“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命题。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人类可以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向自然无所顾忌地索取,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正如我国著名美学家岳友熙所说:“主体性的人也丧失了理性,使其世界观堕落为片面化、功利化,自然所具有的价值的多样性也被消解了。”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茂密的森林只被看作是上等的木材和优质的纸张、优质的木炭和大把的钞票,而森林的其他作用诸如清新空气、抵御风沙等价值却被忽视。人类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实践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好像一夜之间突然发现我们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等。虽然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统治异族人那样,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其实就是自然界向人类报复的结果,同样也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不和谐、矛盾最多的阶段,正是由于人类在这个阶段的一些错误价值观,才带来了今天的全球问题,才有了人们生态意识的产生,正如弗洛姆所言:人类已经到了必须抉择是“占有”还是“生存”的关键时候了!当代生态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开始改变过去对自然界的错误的认识和定位,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今后的发展方向。人们开始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国家也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以上人与自然两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人类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不能忽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就必须把人类放在与自然平等的地位来看待,也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体、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认了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同时我国政府也率先制定出《中国21世纪议程》,并把可持续发展方针作为基本国策,制定和开始实施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全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逐步实施,一种新的人类文明的理念已经呈现出来,这便是人人尊重自然、人人顺应自然、人人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笔者认为目前要加强以下工作:第一,全球所有国家都要有责任意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的地球。发达国家3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已经使环境的破坏达到了一定量的积累。没有发达国家量的积累也就没有今天全球问题的产生。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避免重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老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原则。第二,国与国要加强环保技术交流与合作。目前,发达国家在环保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在这方面比较落后。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发达国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技术支持和帮助,而不是搞技术垄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美。第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错误价值观对我们实践行为的影响。资本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畸形价值观的产生,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目的,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把后代的利益作为掠夺的对象,由此带来了当代资源、环境和人口危机,也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不能离开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与改造社会的实践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与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因为人是在社会生活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同时人对自然的改造是否科学合理,也会影响社会关系能否和谐发展。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状态下,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改革。所以说到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也与我们的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确立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经济的增长服务,只要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可以成为指导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但是却忽视了在经济发展中要尊重自然这个重要的前提,结果带来的就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时间占据统治地位,官员的政绩评价也主要看经济的增速。到了20世纪末,我们才认识到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改革目标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指导改革。改革不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而是要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和人口相协调。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实现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就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在未来的改革中,一定要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不能再是过去的那种只看经济发展,不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因此,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改革方向的确立和理念的确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改革作为一种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在改革过程中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呢?笔者认为在我国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改革政绩评价机制。对于官员如何考核他的政绩,过去往往更多地强调的是GDP,过去的这种评价标准与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矛盾。所以新时期的干部评价机制再不能是唯GDP论英雄,而应该更多地强调干部在任职期间为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作出了多大的贡献。要按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状况进行审计,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而且终身追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干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的积极性。第二,明确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能,同时要加强各个行政部门的协调与合作。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部门很多,比如生态文明建设会涉及环境、国土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存在着职能划分不明确、职能交叉等情况。这种情况不理顺,必然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推进有效实施。过去,在环境执法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企业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缺乏内在动力,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1999年我们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要用法律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三、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的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那么科学实验中的改造自然为内容的实践活动,必然与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实验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那么这种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必然能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支撑,这些科学实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在一定意义上说,进行有关环境、资源和人口方面的科学实验,可以为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那么,如何在科学实验的实践中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帮助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环保方面的科技创新实验。今天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与科技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实验,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第二,国家要加大对环保方面实验的资金支持。科学实验是一个很耗费资金的工程,作为国家,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先进技术。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