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范例

中学生德育

中学生德育范文1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发展,社会过多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农村地区的很多问题被忽视,比如说有关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德育问题已经十分的严峻。本文以农村初中学生德育为题进行研究,从农村初中学生的普遍性特点和德育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重要性意义着手,分析在现实教育情况中,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方面的问题及其背后成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帮助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加强德育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农村地区的初中教师改善德育工作效果。

【关键词】

初中学生;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德育;价值观

1.概况

1.1农村初中学生的普遍性特点。我国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通常拥有比较相似的特征:家中多为老年人陪着未成年人,生活条件和受教育条件较差,对学习没有太多的兴趣和动力,很早就辍学打工,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惑。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被我们忽视,社会的普遍关注点都集中在那些好的一面中,经济背后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1.2德育的对于初中生的重要性意义。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还是需要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方面有所陶染。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青春期阶段,这是一个从孩童到成人的过度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开始接触到真实社会的一些事情,有的时候会面对很多的诱惑,也会面对很多的困惑。

2.存在于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方面的问题及其成因

2.1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对农村地区初中生的思想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会寻求家里人的意见,在判断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在内心深处凭借家庭中一些思想观念进行事件评判,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也这样的,但是农村家庭普遍在教育方面有一些误区。农村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依然存在三大误区:重成绩轻平行、重物质轻精神、特别是溺爱性家庭居多[1]。家庭因素的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问题。现在城市经济在快速在发展着,很多农村的劳动力进入都市打工,将儿童和父母留在了农村,缺乏父母关怀的孩子,不会接受老人的管束,而祖辈人由于教育观念和知识水平的不足,也很难对孙辈的德育教育产生太大的影响。于是会出现农村地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的初中阶段,我行我素,在学校也不遵循老师的管束。

2.2农村初中德育的不重视性。提起德育,我们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可是进入到实际的操作中,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这种初中阶段的德育处在一种形式化和片面性的状态中。德育不同于某个学科的知识教育,德育是没有考试、没有分数,任何的升学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的德育水平,因此在这种缺少明确标准下,农村地区的初中教师普遍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日常的德育形式单一、流于表面,也从来不考虑效果性。

2.3社会道德观的影响。社会的观念也会影响到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德育问题。如今的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包容性和多元性,这两种特征可以被看做是优点,同时它们也是缺点。在众多社会观念中,也许有的思想观念是正确的,有的思想观念是存在误区的。但是作为还未成年、并且涉世未深的农村初中学生,是很难凭借自己的力量和经验对这些社会因素进行正确的判断。如今的社会中,充斥着“信任危机”、“拜金主义”等等诸多在道德方面不是很良好的思想观。缺少家庭教育的农村初中学生,如果再缺少学校的正确德育引导,将会极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逐渐沾染上恶习,这些恶习一旦沾染,便很难消除。

3.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德育方法

3.1改变教育观念由“教育”变为“引导”。针对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德育方法改革,首先要从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让教育者转变旧教学观念,使教师摒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维方式[2]。教师在进行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时候,不能直接的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于是这种德育得不偿失。针对青春期的农村初中学生,引导是一种相对平和、易于被农村初中学生接受的德育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自主的判断是与非。并且,面对学生的问题,需要从问题的成因出发,找到解决学生德育问题的原因,比如是由于家庭变故、心理因素或者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3.2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将是伴随其一生的发展,我们在未成年时候建立起的习惯,将是很难更改的,于是,在未成年时就需要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不良行为在我们的身上留下过多的印记。针对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注重形式或者理论,更多的应当是对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关注。

3.3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无论是在城市中的初中还是在农村的初中,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严明的班级制度,这些制度将限定初中生的一些行为。这种“限定性”是德育的一种手段,但是同时,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手段辅助德育工作。这需要农村初中教师不断的创新班级管理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来,通过参与形式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和平等性感受,让农村学生能够保持对学校、班级的浓厚兴趣,避免或者延迟农村学生辍学打工的时间。

总结

初中阶段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拥有一蹴而就的途径,需要教师切实秉持尊重、爱护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加强对事件的探索和分析[3]。针对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教师应该逐渐的改变自身教育观念,创新德育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帮助学生减少被社会不良习气影响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李水泉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黄村中学

参考文献:

[1]齐爱军.新时期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08:1+87.

中学生德育范文2

网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虚拟性,它在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和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给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也使中学生的德育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由量到质的积累,经历了“知、情、意、行”的循序渐进过程,即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网络信息渗透并影响到中学生德育形成的各个环节。

1.网络信息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认识。

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和虚拟性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的同时,因包含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也严重影响着他们对是非善恶的辨别。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若德育不能及时跟进给予正确引导,将严重影响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在学业压力和应试教育环境下,易使他们在网络上寻求慰藉。笔者查看了受调查学生的手机,在随机调查的20位同学中90%的屏幕保护都是网络游戏的画面或动漫画面,其中一位学生屏幕保护上写着“青梅已枯,竹马已老;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显而易见,网络信息对中学生道德认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网络信息对中学生道德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前文调查显示,中学生使用网络十分普遍,网络信息的多元化、虚拟性和便捷性严重影响着中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方式,网络视域下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严重受制于网络信息的影响,2013年《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一些孩子因迷恋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及其中的虚拟世界,淡化现实的人际交往,社交、语言表达能力退化,回不到现实生活,出现封闭孤僻不愿张嘴、交流障碍少年增多的现象。《中国青少年新媒体运用报告2011-2012》显示,我国近60%的未成年人使用微博“,刷微博”成为学校的流行语。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击培养中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3.中学生的道德意志强烈受到网络的影响。

道德意志对于实现确定的道德目标而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意志非常重要。由于受网络游戏的诱惑和网络信息的引导,加之家长对子女的娇惯和纵容,中学生普遍表现为不愿意吃苦,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愿意动脑筋,喜欢走捷径。笔者在与学生座谈时问及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时,大部分学生回答:去百度一下?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冲击着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也是游移不定,让一部分中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感到学习是件吃苦的事情。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学生大部分惧怕器械运动、厌烦长距离耐力跑,而这些训练内容恰恰是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和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的最好方法之一。网络正在消磨着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如心理学专家所说:“如果学生长期停留在这种快闪的状态,可能会破坏孩子思维的深度和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4.网络信息通过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渗透最终直接作用于道德行为。网络已融入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会选择依靠网络,业余时间也主要依托网络来消磨。长时间浸泡在网络中,网络游戏和一些信息会使中学生对道德规范界定产生模糊认识,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缺失,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表现为生活语言网络化、动作行为游戏化、头脑思维简单化。德育必须采取适当的应对,这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十分重要。

二、网络视域下中学生德育的应对

互联网在给中学生德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机遇。相比较网络的自由和丰富多彩,传统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和家庭说教式教育日益引起中学生的厌烦。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德育尤为重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构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

1.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

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兴趣广泛,但同时又易受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在学校,将政治说教式的灌输教育转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动漫、微电影、文明小组结对赛等,将中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制作成数码作品,利用班会、团课和午休时间在校园内进行宣传,评选每周、每月文明之星,把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具体为中学生实实在在的行为,把思想品德的课堂内容转化为中学生身边的实际行动,形成道德规范的动力定型,演化为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家庭,家长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做子女的良师益友,悉心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不可一味地禁、堵、罚,鼓励子女利用网络获取有益知识,对于网络游戏也不可盲目禁止,可以和子女一起选择有利于开发智力又放松身心的游戏进行比赛,这既有利于拉近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又可防止子女对网络游戏的迷恋。社会方面,要净化网络环境,完善网络法制建设,对在网络上散布反动、不良信息者进行法制打击和约束,规范游戏编制者的道德规范,防止中学生接触不良网络游戏。

2.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中学生正处于在校求学的关键时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至关重要,努力建立以学生为本位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践行素质教育早已是我们办学的宗旨,但是在升学压力下,分数至上仍是不可忽视的事实。要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首先需要真正确立人才培养的标准并具体实施于教学全过程。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生德育的主阵地,教学内容应富有思想性、针对性和说服力,贴近学生的实际,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教学方法上,除了前文述之,还需要聚焦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言,展示自我的价值观念和情趣爱好;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精湛的讲课艺术和优良的综合素养的师资力量。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统领下的各个环节,学生所学各门课程和课外实践活动也不容忽视。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社会各关系和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因此中学生德育在学校教育主导下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紧密配合。中学生的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个重要的子系统,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才能产生德育的强大合力,有效抵御来自于互联网的不良干扰。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中学生德育范文3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德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对学生个体而言,网络文化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改变了他们的交往方式,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充实了他们的心理空间。在学校的教育模式下容易导致学生个性的同质化,网络上浩瀚的知识,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为学生创新性思维提供了实验的园地,从而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网络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尽情畅游,结交朋友,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人进行在线交流。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独,心理上最渴望能与别人交流,网络平台的交流超越了时空的制约,学生与他人进行联系和交流都是十分自由和方便的,而且虚拟的网络中可以避免由于面对面直接交流产生的语言摩擦与情感伤害。从一种匿名的视角寻求友谊,依赖彼此信念的互相肯定与支持,共同的话题和类似的爱好可以超越学生之间外在条件的悬殊,从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契合。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青少年的天性和自主意识得到更多的展示,极大地满足了他们交流、沟通、学习和理解的需要。

2.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浩瀚的网络资源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网络上的新、奇、怪的信息层出不穷,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学生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能够接受的信息量相对而言较少,而学生通过网络浏览世界,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等,接受的信息量极大。

3.网络文化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网络平台上,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享受到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又可以通过网络接受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约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网络文化一方面促进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高中生受年龄、教育程度、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难以抵抗。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有一些反动的、迷信的、黄色的、暴力的等消极内容,容易导致学生传统伦理道德丧失,导致学生信仰弱化和价值观偏移。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长,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弱化,逐渐走向堕落,个人主义盛行代替社会责任感。网络文化却把个人主义强化了。这种个人主义思想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助长了利己心理,大大地消解了学生们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

二、加强网络文化下的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网络道德人格

怎样提高中学生德育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方法:

1.增强教育主体素质,积极做好学校德育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普通高中要充分发挥德育课教育的作用,把德育课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地渗透健康的道德情感,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必须做到观点鲜明正确,说理清楚明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加强针对性,力求知行统一。经常开展常规活动,如校会、班会、队会、晨会等。利用传统活动,利用假期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弘扬正气。

2.积极拓展德育工作的渠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要努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工作上的合力。教师要经常到学生的家庭和所在的社区进行访问、调查,关心学生在学校外的生活情况。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让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

3.从学生自身着手,努力提高他们的网络信息素养。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他们一个张扬个性、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空间。要引导他们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真正做到: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往,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重、自保。

三、总结

中学生德育范文4

1.教育过程中主体性教育的核心和概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自我发展、人格完善的过程。学习者全身心卷入其自发学习,也就是智力和情感都共同参与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入的学习。罗杰斯非常重视情感、态度、自我观念等非理性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也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就学生意志、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而言,外部的引导是重要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如果没有学生自我参与的主体性体验活动,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是无效的。

2.德育中的主体性教育。

道德教育有其相对的主体性,就是培养完善的有道德的人。在德育过程中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分,但两者必须也必然在人的主体性上统一起来。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德育的主体。德育活动中的两极都是具有主体性或具有潜在主体性的人,而且一方是相对成熟或具有某种知识优势的主体,另一方是尚未成熟或虽有一定成熟度但没有知识优势的主体。柯尔伯格指出:同教师和成人一样,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将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将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指的是儿童能自发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又形成有组织的思维方式。要看到,受教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还会以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来影响甚至制约教育者德育活动的开展,他们在不同的成熟阶段上,经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会自主地发展起自己的道德判断方式。

二、德育教学中的主体性现状

1.教师观念难以实现真正转变。

现存德育单向灌输模式存在的一个错误的预设前提,即教育者是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在实践中,从教育的起点上,传统德育就已经把学生视为“道德病人”。教师是与学生对立的道德权威者、道德完善者的形象,而学生是道德无知或品行卑劣的代表。尤其职业教育的实践中,面对着几乎是被普通教育淘汰下来的“双差”学生,教师更容易把对学生的约束、规范看成帮助、教育学生,是为学生好,是对学生的爱,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的一种方式;把学生看作一块道德白板,要靠成人、教师去描画,没有把他们看成有主体性的自我道德建构者,难以实现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更难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2.现代中职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

现代中职生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极大发展的时代,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增强。朱小蔓教授指出:社会发展至今“,反哺文化”“、反社会性文化”的出现,已客观地打破了教育者原有的角色权威,尽管在传统文化积淀方面,教育者是优越于受教育者的,但在多种文化样式方面,教育者是不如受教育者的,因而德育单向的灌输失效是必然的。中职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受以往传统的、封闭的一元价值观的左右,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时常在自己的行为中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虽然说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也确实有着许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在今天应是一个值得大力倡导的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新观念。

三、反思:改变教师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教育者对德育的再认识。

在德育过程中,从“教”的层面看,教育者根据“教”的目的来选择所教的内容、途径和手段;而从“受教”的层面看,受教者则往往根据自身“受教”的需要和目的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身心的内容和手段。这就造成了德育过程中作为实践主体的教育者与另一实践主体的受教者的同时存在。正是这种特殊的存在,构成教育过程的双向运行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作为一定社会与阶级利益的代表,用相应的观念和规范影响学生,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同时,受教育者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所具有的主体性,必然要以自身所认可的方式对施加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改造,并反馈给教育者,从而对教育者产生影响。这也就是说,德育过程并非仅仅是教育者单向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施加影响,还包括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影响。教育者自身也有着道德发展的需要,受教者的影响对其道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现代德育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师与生、生与生、自我间的对话与交流达成理解,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促进的道德共进过程。

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主体间的关系。

中学生德育范文5

在学校教育环节中,教师是非常关键的教育元素,其能所体现出的教育作用不单单是在学科教学中,更体现在德育教育中。从班主任角度出发,其可以通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来进行德育教育,从任课教师角度出发,起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德育渗透。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做好系列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道德品质。系列性德育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等等,这一系列的教育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更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在德育教育的具体形式上,教师可以借助“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节”等特殊纪念日来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例如演讲、红歌演唱、知识竞赛等等。因为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对于教师具有非常高的依赖性,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除了基础德育教育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道德品质模范作用,来感染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

二、发挥课堂作用,实现德育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基地,任课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可以通过德育内容与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来发挥出课堂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德育渗透。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文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以及《孟子》两章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渗透内容,其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道德品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再比如初中历史学科内容当中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民族团结与统一》等内容也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渗透教育内容,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也都具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实践探真知的思想意识,这些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良好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德育作为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其在基于品德这一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并不具有具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德育教育的复杂性的无形性,也正因如此其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系统性教育学科。针对德育教育的无形性特点,学校教育环境这一无形性客观条件会对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来完成德育教育,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例如可以定期在校宣传栏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爱国主义板报评比,或者在植树节组织学生进行植树,在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做好人好事,并建立志愿者协会长期性的去到敬老院当中做志愿者,为爷爷奶奶们服务等等。这些事情看上去虽小,但想要真正的做下去并非易事,学校开展上述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为学生良好个人品质的建立打好基础。

四、实现德育创新,开展网络教育

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现代教育已经离不开网络。对于德育教育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把握和控制,来发挥出网络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支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园网站,开设德育教育专栏的方式,通过制作一些思想性好、趣味性高、适应性广的多媒体德育软件来有效增强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吸引与感染。例如“爱国主义电影板块”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校园网,随时随地查看《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鸡毛信》等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五、注重心理教育,实现德育目标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注重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针对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学校可以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测试等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从初中教育发展来看,开展心理咨询室是德育教育的一项新举措,但其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优秀的学生来说,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恰恰都是德育教育当中的基本内容,因此学校十分有必要开展‘心理咨询室’这一德育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六、总结

中学生德育范文6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德育教育;研究

在当前的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中学生作为心理成熟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念,并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能好的记性日常的学习,从而在整体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1-2]。心理健康是判断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中学教师要不断地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够获得正确的引导,促使自身能够全面的发展。

1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不断发展,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当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在德育教育中不断地进行渗透。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中学教师要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且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渗透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中学的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道理发展,因此在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有效渗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得到帮助教师进行引导,并且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其次,中学教师能够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思维,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获得更好地发展[3]。最后,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的有效方式

现阶段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广泛关注,中学教师要在德育教育中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健康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增长。

2.1学校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在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过程与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具有直接关系,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中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要不断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获得学生信任,以更好地开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进行充分地重视,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统一的学习,促使教师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使得教师能够在日常德育教育中能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并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才能够带给学生好的影响。学校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的方式以有效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2.2中学教师要对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学进行充分的重视

在现阶段中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分,从而在实际的思想教育开展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乐观向上的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学生教育。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开展过程中促使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并培养学生以乐观的眼光面对困难。中学阶段使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比较快速的阶段,教师需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利用心理学观点开展教育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3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德育教育中

中学教师在德育教育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教育措施地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有效帮助学生平复逆反心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中学教师在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和良好的师生环境,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老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从而使学生能够听取教师的建议,教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言行的规范。

2.4中学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乐观精神

乐观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困境以及难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平稳的心态,并且能够用乐观的眼光去看待事情的发生,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去行动[4]。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的关键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情趣不稳定的现象。教师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乐观精神,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平稳心态,调整心情。

2.5中学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坚定的心里意志这一方面比较欠缺。因此中学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直面困难的勇气,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后学习发展中碰到困难时能够通过坚定的信念迎接挑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独立个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急速发展的关键期,在中学阶段教师通过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优秀的人才。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学生心理健康需要中学教师灵活的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整体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永军,孙连武.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7(2):83-83.

[2]马怡宁.浅谈学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科技资讯,2014,12(36):208-208.

[3]孙利芳,黄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8):43-44.

中学生德育范文7

关键词:家庭教育;道德教育;教育生活化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科技快速发展时代,在知识不断创新发展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人们的思想理论也随之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现代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其中一个重大趋势就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开始趋向生活化与生活教育化,基于此,要让道德教育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让道德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实际家庭生活中,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则需要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中,在符合道德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在家庭生活中践行教育理论,不断将道德教育生活化,不断将家庭教育持久化。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

对于每个中学生而言,家庭之于母校,父母之余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的第一阶段,所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道德教育成长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家庭教育功能至关重要,而如今,家庭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一,重智育轻德育。启蒙教育过多强调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现在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从胎教到早教、到幼儿园教学、以及义务阶段教学等,然而呈现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家长将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孩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成果,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闻不问,导致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严重的偏差。当智育“战胜”德育而成为学校的“宠儿”时,势必会出现学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滑坡、心理失衡、身体素质下降等恶果[2]。孩子的道德品行出现很多不良行为,校园暴力、斗殴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多,而家长将这一系列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归结为学生的调皮、不听话,殊不知是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长此以往只会让家庭教育误导学生、阻碍学生的健康的发展。第二,教条主义盛行。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更多选择理论、教条的传授,而忽视了道德实践,特别是榜样示范作用。这其实一定地违背品德形成规律,是忽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的表现。导致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学生对我国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品质了如指掌,却在生活中渐行渐远。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必须符合道德发展的规律,将传统文化和道德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所听到、学到的优良品德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第三,缺乏良好的亲子沟通。父母缺乏对沟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现代家庭教育的观念中,不少家长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片面认为只要身体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即使偶尔进行沟通,也会经常不注意沟通的语气和措辞,让孩子总感觉到自己处于弱势,家长处于强势,久而久之,忽视了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学生开始不愿意同他们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总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遇上中学生的叛逆期,使得亲子之间沟通更难,矛盾不断激化,家庭教育失去了主战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经常处于不被尊重和被动说教的地位,因此很容易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沟通的质量。第四,转嫁家庭教育的责任。普遍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只应该是学前教育,进入学校后,道德教育就归学校与家庭无关,这种想法导致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迷茫。例如,最近发生的一件痛心的事件,黄冈某中学考试过程中,某学生用手机作弊,老师刚将手机收上讲台,这个学生则从教学楼上纵身一跳,这一举动让大家感到惊讶的同时还有痛心。家长将所有责任归咎于收手机的老师,可是这个事件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学校的责任又该谁来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什么时候交给了学校德育呢?这个案例值得家长深思。

三道德教育在家庭中的实践途径

中学生德育范文8

关键词:生活德育;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中学学生发展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着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的问题。从生活德育的视阈出发来研究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利于打开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全新局面。

1生活德育的理论溯源

生活德育作为新的教育方式,就是从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即通过具体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培养道德品质。生活德育理念是从生活教育理论中延伸出来的,并随其发展而发展。卢梭、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包含着诸多道德教育的理念,为我们研究和探索生活德育提供了很大的启迪和理论基础。德育从生活出发,是指道德教育立足于人们的生活经验。道德教育通过分析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例子,吸引关注热情,引发进一步思考,将感性的认知上升为理性的判断,进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德育在生活中进行,是指道德教育不可能脱离生活实际而独立于意识中存在,它在生活中得以施行。生活德育过程中,道德教育以生活实例为依托,以生活环境为沃土,从点滴生活小事入手,关注社会性新闻事件,教育、引导、规范生活中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指导人们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道德品德。德育回归生活,是指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受教育者将已经形成的认识,内化为符合社会道德发展要求的认知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转化为可感、可知、可见的行动,使生活过得更具道德性。

2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问题

现行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对于引导广大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个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显露。

2.1教学目标功利化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个体价值是教育的内在价值,而工具性价值只是它的外在表征。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中学生必修课程,纳入中学德育范围,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为学生其他教育活动的展开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背离素质教育的理念,目标是趋于教学质量评估的名次,单纯追求教学课时的完成。这种功利化的目标日益加剧学科教学的“失真”和中学政治理论教学理念的偏离。

2.2教学内容空洞化

生活世界是我们常人所感觉到的在其中生活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以直接的感受和生活经验来直观世界,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是生动活泼的。然而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还是沿袭“唯课本论”思想。从中学教师的角度来看,课堂讲解内容大部分是课本理论知识的复述,缺乏生活知识的补充,缺乏真实感,导致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难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课稍显枯燥,学生把获得的理论、规范作为知识掌握,而并没有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这就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导致“言”与“行”分离,甚至有“言”无“行”。

2.3教学方法过时化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偏重于课堂理论传授,老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封闭性、灌输性和单向性等特点。由于学校课时安排和学生安全考虑,理论教学和生活实践联系的可能性较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多采取“灌输”式教学和课堂式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成为空设,轻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导致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无法真正地融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中学生的政治素养的养成要求,难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甚至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和厌倦,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2.4教学评价单一化

目前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法多采用显性评价和静态评价两种模式。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基于学生考试成绩、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显性指标,不关注学生的综合道德表现。另一方面,从学生考试的结果上来评价,而并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发生的动态变化。在这两种评价模式的诱导下,“唯分数至上”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观念造成了现行中学依旧以学分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道德水平的情况,这样容易造成评价的不全面,甚至出现为了分数产生种种不道德行为的现象。

3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策略探析

3.1教学目标生活化

3.1.1知识技能目标生活化

知识技能目标是中学学生掌握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生活化,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注重培养中学生政治生活参与度。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参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项实践,了解我国的国情国策,理解相关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等。

3.1.2过程方法和能力目标生活化

知识的掌握指导着过程的完善、方法的创新和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中,知识的价值得以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法目标生活化,就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合作探究或自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3.1.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活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能力的升华。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通过生活案例选取,或者设置具体情境,引发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制造价值观念冲突,并在该情境中引导学会统筹兼顾,权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教学内容生活化

3.2.1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平台,其中课程资源涉及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为教学提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鉴于当前中学教材内容晦涩难懂,难以吸引学生兴趣的特点,教师在利用教材课程固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结合自身丰富生活阅历,精选与课程内容脉络相一致的生活实例,生成丰富有趣、充实饱满的课程资源。

3.2.2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必要研究的重要资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反馈的资源,又要巧妙运用学生资源。中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认识形成过程缓慢但行动反应却很迅速,往往表现为行动先于意识,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表现出来的细节,稍做加工就可作为案例加以使用,这样既能赢得学生的普遍关注,又能将课程内容要点运用于指导生活中去。

3.3教学过程生活化

3.3.1要善于创设情境,衔接生活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单纯依靠书本设置的教学环节进行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颖的教学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教学法的实施,将书本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例子走进学生,用生活感染带动学生参与,通过生活中真实可感的情境学习,搭建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的平台。

3.3.2要引导综合学习,体验生活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作用。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关注时政热点事件,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探索者的姿态进行学习。带着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学生最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上又会受到教师教育的指点,从而调整思想,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看法,也能够将书本知识内化为个人认知,达到在生活中启蒙,在课堂上感悟,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3.4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生活化是生活德育视阈下推动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在动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在教学实施中的必然趋势。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一样,获得的情感体验也不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摆脱一个分数简单概括一个学生的现象。要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评价。生活德育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在内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关注学生是否对生活中的政治事件提升了关注度,形成了积极正确且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是否能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归宿,以进步的眼光激励学生成长,以过程的观念进行教学评价。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通过期末测评分数或期末评价一语概括学生整个学期的道德发展,不及时不准确不具备激励性,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生活德育是一个连续的教育环节,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建立与学生能够及时沟通的平台,例如编写成长联系簿,记录各个阶段的道德进步状况,使学生明确认识自己每个阶段的不足和进步,加以总结完善,为下一阶段的个人提升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刘珂.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