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语文教研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语文教研论文

高中语文教研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随意模糊

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语文素养,在不断提高和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生活、工作和未来学习的需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目标随意模糊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无目标型。有些老师认为新课程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开放性,就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教师缺乏指导作用;目标随意型。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花功夫确定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立得当与否能决定课堂的成败。很多时候教师忽略了教学目标,在备课时随意抄一两条当摆设,目标非常随意,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目标罗列型。有些课堂教学目标总是想做到面面俱到,但最终的结果是空洞庞杂,面面不到。

2.教学活动重形式轻实效

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主要体现为教学活动形式化和教学内容形式化。

(1)教学活动形式化。目前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课堂变活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但其背后却隐藏了盲从和浮躁。课堂教学的浮躁性非常严重,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着很热闹,但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未真正激活。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非常多,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成功,但学生并没有理解一些真正的知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

阅读全文

基于教学现状的高校大学语文论文

一、调查对象

目前,全疆本科高等院校共13所,专科院校16所(数据来源于高校之窗网和维基百科网)。本次调研选择了本科院校共13所,专科院校1所,其中11所在乌鲁木齐、周边城市及伊犁,2所在南疆地区。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均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在疆内都享有很高声誉,它们都是疆内综合性大学或某一专业领域中的顶尖高校,学生的素质处于新疆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高层次,伊犁师范学院作为除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以远的北疆地区的代表院校,喀什师范学院和塔里木大学作为南疆地区的两所本科院校均在此次调查之中。这些院校涵盖了文史、政法、经济、管理、艺术、医药、工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应该是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法、文献法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内容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建设入手,涉及教研室建设、课程性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建设和民族学生(指民考民学生,以下同)大学语文教学等多个问题。

(一)教研室建设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校本研修研究

一、关注学科,丰富语文内涵,拓展课程空间

围绕“我的语文课堂”“做一个专业而优秀的语文教师”“阅读课堂的基本艺术”等内容,以专题问题交流、作文教学案例、识字园地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培训学习。同时,在培训落实方面增强培训的力度,扩大研修的覆盖面与普及面。

二、多元教学,倡导创新课堂,落实三维目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性与创造性的结合,是时代对语文课堂提出的新要求,以培养兴趣为核心,以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为动力,全方位提升语文研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新课题。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我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以常规教学为基础,强化教学基本功,落实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循序渐进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从“双基训练”至“强化能力”,最终形成“语文素养”的转变。

三、全程参与,潜心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在常规教学活动中,以全程互动的方式,不断丰富语言文字的实践应用,我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教学论坛、外出培训、教学论文研讨等形式,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努力向科研型、专业型快速成长。在课堂上,我重点强化“阅读教学”与“写字教学”在日常语文课堂中的地位。

针对“如何处理语文课中的小练笔?”“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作为语文校本研修的一部分,使“分析讲解”式阅读教学向“引导体悟”式阅读教学过渡,使“教课文”向“用课文教”转变,使“点缀写字”向“落实汉字的书写”改革注重听、说、读与写,关注学生能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懂法,打破了“师师同教案生生同课堂班班同进度”的调控式课堂,我尝试并实践着大语文课堂,使“对话课堂”“互动课堂”“创新课堂”成为一种常态。

阅读全文

语文教学学校管理研究

一、加强学校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学习活动不仅指学生的学,还包括教师的教,学与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随意进行的,它需要学校领导者的精心设计与安排,从而保证教与学协调发展。因此,学校领导者能否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关系到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空间。作为学校领导者,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教学管理的第一目的,从多方面入手,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各种必需的资源,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使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更加有意义。

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逐渐提升,这种提升不仅取决于教师自我努力的程度,还受制于教学管理工作在客观上为他们提供的各种条件。教学管理如果能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教学实践环境和学习研究领域,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会迅速提高,进而就能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工作良性循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也是社会形势的必然要求。

3.有利于保障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

有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管理整体的规范性与局部间的协调性,反映了管理目标的清晰性与管理流程的通畅性。和谐有序的管理必然能够突出工作重点,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工作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是构成学校工作的两条主线,其中教学工作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

阅读全文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教研成果研究

摘要:

骨干教师在成果提炼时存在着成果的理论基础薄弱且以经验型成果多、理论型成果少等具体问题与困境。为此,培训者设计了“教师论坛”“自选导师”和“主编面对面”三个工具,针对教师成果提炼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干预,帮助他们进行凝结式的成果提炼。凝结式成果提炼应遵循自下而上的教师成果生成规律以及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研究者自主性的原则。

关键词:

骨干教师;教研成果;凝结式提炼

根据钟祖荣教授对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市级骨干教师处在“发展期”和“创造前期”,其在教学上的特点是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但还不够系统深入;其发展诉求是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和思想,开展教育研究或实验,全面提高教改和教科研能力。针对这一诉求,笔者在2015年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即在培训过程中以成果提炼为目标,在为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教师论坛”“自选导师”“主编面对面”等契合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内在规律的干预手段,帮助他们将成功的教学经验、散在于日常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智慧凝结为可视化的成果。实践表明,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在帮助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的困境

“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个理念看起来很美,但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在对100名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关于教研成果提炼所遇困难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琐事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坐下来提炼成果等是骨干教师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理论基础薄弱、缺少发表渠道也相对比较突出;而书面表达对语文骨干教师来说并不是突出困难(认为有困难的人占39%,没有困难的占61%)。骨干教师已有的成果现状是怎样的呢?笔者对2015年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中23位学员的原有教研成果进行整理分类后发现,骨干教师已有教研成果呈现出“一多一少”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学经验描述类、教学设计类成果多,分别占全部成果的43.5%%和30.4%。二是有理论支撑的教研成果少,如借助一些理论观点解释教学案例,或对语文教学有比较系统的阐释和思考的案例分析与教学论文,则仅分别占21.7%和4.3%。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是骨干教师教学成果提炼所面临的更深层的困境。基于此,笔者在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为骨干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通过设计具体的干预工具,帮助骨干教师突破成果提炼困境,促进经验型成果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与转化。

阅读全文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模式构建

【摘要】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语文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有两个因素:学校规划、营造的发展氛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因;教师的主动发展和创新实践需求是其专业成长的内因。校本引领和多师培育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模式

一、校本引领

校本就是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为本。校本研究就是以学校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它有助于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高教师教学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转变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观念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教学观念转变的速度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学校有责任引导教师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帮助教师摆脱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传授应试技巧的“唯升学”、“唯考试”的应试教育束缚,彰显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帮助教师摆脱“唯教材”、“唯课堂”的观念束缚,树立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的大语文观;帮助教师摆脱“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束缚,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综合考察评价学生的质量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人才观。2.培养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在这知识与日俱增的时代,中学语文教师仅有“一桶死水”是远远不够的,要有鲜活的“长流水”。学校要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知识渊博,功能强大,成为“杂家”,做到“七能”,才能厚积薄发,才能不误人子弟。语文教师要能讲:用准确、生动、活泼、得体的口语表达感染学生;能写:用漂亮的三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优美的下水文鞭策学生;能读: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激励学生;能画:用简洁优美的简笔画陶冶学生;能做:用科学适用的自制教具丰富学生;能研究:研究教学艺术、研究教学规律、研究学生心理来提升学生;能操作: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来浸润学生;能创新:用语文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多师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培养为本。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教之源。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特点决定学校要关心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成长,注重教师的培养,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1.学校组织培育。首先,学校构建以校长、副校长、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名师工作室及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培育网络。由校长负责领导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教师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由教务处领导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教学常规;由年级组、教研组等领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基本功训练等;由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结队帮扶,构建青蓝工程。多方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育教师,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其次,学校采取“五步”培养措施。看:是领导、各条线负责人、骨干教师和新教师相互了解的过程;带:新老组合,师徒结队;扶:师傅在新教师工作的过程中给予提醒或点拨;压: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分派的教育教学任务,促其成熟;放:让新教师独当一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2.专家进行指导。首先,走出去取经。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分派教师到相关高校进行短期培训或外出进修,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水平;学校还可以以送教下乡、同课异构、示范课观摩等形式和兄弟学校交流,达到取长补短,获得真经的目的。其次,请进来获宝。学校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聘请本地或外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建树的专家、有贡献的学者到学校指导工作,及时解决教师面临的各种教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学实践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师和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摘要:

课程改革正在推进,但不少小学语文教师都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因此,必须不厌其烦地学习新课标,不厌其详地钻研新教材,引入“源头活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校招课两步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师;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新课程改革历时十年有余,方兴未艾。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大好局面。形势喜人又逼人。但正如哲学中所讲的“前进中的倒退一样”,任何新生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暂时的有悖于前进方向的倒退,我们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目前,许多教师在改革试验的过程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新课改同步发展。

一、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让新课程理念植根于的心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时间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用眼去观察、动手去操作、动脑去思考、发现和掌握知识。

阅读全文

作文教学中文章学意识的影响

1.炼意旨,抒情感

首先,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在中学的写作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感情倾向朝健康、向上的主流发展,不应该过度地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其次,学生的人生经历、社会经验难免有所不足,有时出现无病呻吟、夸大其词的情况。这时一定要把握住“真实”的标准。否则久而久之积重难返。最后,要注意适度。引导学生感情流露要以自然为主,其间当然可以直抒胸臆,但点缀一二,形成错落有致、舒缓有别的格局和节奏,使读者自去体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岂不更妙?

2.辨文类,定语体

语文教师要把文章作品和文学作品清晰地区别开来。因为我们现在论述的是狭义的文章学,即以实用为主的普通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专业文章(新闻、传记、公文、课本、论文、论著)。而没有普通文章读写的基本功,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鉴赏是难以完成的。没有专业文章的相关训练,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也很难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所以早在1940年叶圣陶先生就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提出:“从现代教育的观点说,人人要做基本练习,而且必须练习得到家。说明白点,就是对于普通文字的阅读与写作,人人都要得到应得的成绩,绝不容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这个目标应该在中学阶段达到,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不必再在普通文的阅读和写作上费功夫了。”今天细读这番切中肯綮的话,仍有一针见血、醍醐灌顶的感觉。

3.明章法,建结构

文章结构的基本法则就是“讲层次、讲变化、讲衔接、讲统一”四大规律。这些规律在整篇的文章中可以找到充分的例子来证明。但是具体的教学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四者都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的,但是各有各的侧重点。“讲层次”要落实到教材解读上。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层次感,通过坚持不懈的分层划段训练,可以使学生头脑中对文章的基本框架有个鲜明的印象,再运用到自身的写作中。“讲变化”可以赏鉴课内课外的普通、专业、变体等文章,充分体悟变化的技巧,尝试表达形式的创新。“讲衔接”则是注重字、词、句、语段之间的自然过渡和巧妙呼应。高考近几年开始回归语言衔接的考察。可见文通意顺是一篇美文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气呵成固然不错,但教师也要精心传授首尾、开合、详略、显隐、伏应等文术的辩证运用。“讲统一”这是重中之重,内容和形式的相得益彰才会使文章流光溢彩。反之任何一方过于突出都有损文采。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偏好华丽、滥用词藻的风气屡禁不止。高考作文开始对徒有其表的“美文”大力打压,这无形中提醒语文教师:文章还是要内容和形式齐头并进才行。

4.重辞格,显文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