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发展论文范例

医院发展论文

医院发展论文范文1

1.1医院收入受限

由于医疗保险中规定了医院预算总额,导致医院的盈利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具体表现为医疗行为不能超标准、超出范围,其中不仅要严格贯彻落实相关保险要求,而且要求不断提高医院收入,导致医院经营的难度增加。实施基本医保将使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过去企业职工就诊可享受半费或全面待遇,但对定点医院无其他选择,实现医保后这种情况将被改变,职工具有自主选择权,可任意挑选就诊医院,因此一些医疗技术专业、费用较少及服务周到的医院将具有优势,而一些服务质量较差、技术条件落后的医院由于收入锐减,将面临淘汰危机。

1.2管理难度增加

作为医保制度中不同利益群体矛盾集中点,实行医疗保险后将增加医院管理的难度,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结合,控制医疗费用总额等均将加强对医患人员的制约。同时,由于医保覆盖面和涉及面较广,且具有政策性强、差异性大等特点,相关医保管理部门对医院具有较多限制,而且审核环节严格,如查出医院违背有关规章制度,一般将给予通报批评和扣除费用处理,若违规情况严重将会取消责任医生医保处方权和医院医保定点资格。

1.3 患者意识发生转变

实施医保后医院外部的经营环境发生改变,给予了患者更多选择权,直接导致患者的医疗消费观念增强,促进患者将医疗方面的消费视为部分自身消费,尤其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群众逐渐加大对医疗保健投入,另一方面患者的维权意识也明显提升,更加懂得运用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对医院的经营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医院需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积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服务、管理等层面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2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医院发展对策

定点医院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住院手续、住院的结算、转院手续及转院医疗费用报销等,针对上文中以上影响,医院应结合医疗市场需求,积极制定实施相应发展对策,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2.1增强竞争意识和能力

实施医疗后,医院需与时俱进,一是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增强质量观念、成本意识、竞争意识及法制观念,注重创新服务,将过去的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将浅层服务转为深层服务,积极向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和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例如大中型医院可通过下级医院、社区性卫生机构开展双向就诊,发展特色医疗服务。二是加强对医保政策、制度的宣传力度,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开展相关学习培训,确保医保政策得到真正落实。医院应准确、合理把握医疗服务需求,及时、全面掌控卫生服务信息,建立健全相关网络系统,借助科学技术了解医保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并在调研基础上积极调整医院相关规定,合理优化调整医疗服务结构、布局,确保医院医疗服务供需处在均衡状态。医院应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和各级政府、医保相关管理部门、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等的沟通和联系,取得其支持,一方面确保医院顺利执行医保政策、制度,另一方面可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网络。

2.2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医疗行为监督管理动态机制,严格规范医院内部管理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①高度重视疾病检查、治疗及用药等关系,严格规范收费标准,按照合理检查、因病施治和合理用药等原则,控制定额结算,避免浪费医疗卫生资源,对违反医保规定的医务人员给予严厉处分。此外,医保管理部门一律拒付医院因重复收费、超治疗范围、分解收费等产生的费用。②牢抓成本核算工作,尽可能减少医疗成本,严格控制各项医疗费用,可实施以收定支,结合实际采用不同结算办法,严控医疗费用在医保定额内,减少医院的负担额度。③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医院应设立举报箱和热线电话,定期举行内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接受社会、同事、患者的监督。随着患者对医保知识了解度的增加,医院应高度重视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医保问题咨询、投诉工作,在接待和服务患者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保持良好职业行为规范,耐心向对方解释、分析有关事项,积极进行交流和协调,努力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2.3建立健全激励制度

医院要科学经营发展,人才资源是关键。医院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考核方法,根据年龄特点、专业结构、职业分类和医院长远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遵循整体提高、重点培养原则,培养一批专业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优秀人才队伍,确保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小结

医院发展论文范文2

我国医院信息化现状及不足

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历程及现状: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始于七十年代末,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单机应用、部门级局域网、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远程医疗[4]。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非典”、“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业的增多,医院信息化建设显的越来越重要。卫生部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高燕婕在“非典”后提到“新的管理模式正在挑战传统管理模式,非典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之后,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5-6]。近些年,无论是国家、医院、还是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信息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我国医院信息化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面扩大,层次加深,医院投入增加,开始实施临床信息系统建设。2011年我国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促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5]。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投入方面:我国每年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都在增加,但是,美国,将医疗卫生总花费的2%~4%投入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而我国则远远落后,每年投入医疗卫生4000亿元,信息化则只有(4~5)亿元。标准化建设方面:中国HL7委员会正在进行HL7CDA(ClinicalDocumentArchitecture,临床文件构架)概念宣传与基础培训,以及进行一系列中国HL7CDAImplementation的编写。在以“推进医院信息化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2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李包罗教授指出[7]:“从有标准到认同标准,最后才能实现互联互通,这是一个过程。而中国,电子病历可检测、可认证的标准还未出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医院信息化所处阶段:医院信息化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医院信息系统(H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IS)阶段、局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国际上医疗技术较发达的国家正逐渐由第二阶段向下一阶段过渡,我国大多数医院属于第一阶段。在层次、标准和观念上都与国外存在着极大的差距[8]。我国医院信息化还有其他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专业人才少、领导重视程度低、信息安全等诸多问题。

国外医院信息化的借鉴之处

美国医院信息化的成功之处[9]:①美国医院信息建设有相当完善的标准可循;现在已经有完善的HL7《卫生信息传输标准》、DICOM3《医学数字影像和通讯标准》、HIPAA《健康保险可携带性与责任法案》、《健康保险改革:电子交流标准》法案、《药品和血液制品的条形码要求》、SSFR《健康保险改革:安全标准最终规则》、《个人可识别健康信息的隐私标准》等标准体系;这些标准有效地促进了医院之间的交流和数据共享;②所有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都紧紧围绕临床信息的共享和分析,并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我国也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这样能够促进医疗的高效和医疗质量,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挖掘;③美国注重对医院员工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以及医学信息管理员工的培训,这样能够使员工很快熟练信息化工作环境和支持信息化建设[7]。如用语音识别输入诊断报告和病历,能够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很受医生欢迎。据统计,美国81%以上的医院信息专业人员超过10人,31%的医院信息专业人员超过50人,而我国相差较远;美国医院信息化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三点:基础网络建设好,医生和医院的员工都有很好的计算机使用基础,医院信息化标准体系健全[9]。英国医疗信息化的经验与启示-可交互的大规模医疗信息系统:2005年春,英国卫生部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价值55亿英镑的合同,支持发展电子病历、网上预约、网上处方,以及用数字图像取代X线片,鼓励远程病情咨询。

《全球科技经济嘹望》指出[10],“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笔民用信息技术采购订单,将造福于英国全部患者和100万医护人员。”2007年8月25日,在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院流程,提高医院管理”为主题的“医院院长国际会议”上,英国NHS信息总监RichardGranger对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信息化项目进展进行了诠释。RichardGranger总结了英国医疗信息化的三条主要经验:①合理设计医疗信息化的规模,在设计之前需要考虑清楚医疗机构自身特点及对信息化发展前景的展望;②供应商———“既是项目的朋友,又是项目的敌人”整合机构内部需求,并积极听取供货商的产品信息非常重要;③现有数据———“大部分数据都是垃圾”有效收集数据信息并给予妥善处理,是医疗信息化项目不断追寻的目标。此外,英国政府还为大笔的医疗信息技术买单等。韩国医院信息化启示:以信息化领跑医院-以医生为本:2010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赵德伟院长等人到韩国访问,并围绕医院数字化建设情况展开调研[11]。通过对韩国医院的考察,得到如下三点经验:①注重细节,强调实际应用,比如:页面设计更加人性化和灵活;当药品配伍禁忌中两种药品混用,则提示你不能同时合用,如若不更改,那么就不能再接着下医嘱了;当医生在下医嘱选择药品时,如若选择了高价药,系统会有三次信息提示;通过网络连接,可以参加实时的视频研讨会,共享最新的消息;②移动医疗理念贯穿三星医院,这一系统,可提供声讯通话服务及包括诊疗信息在内的各种数据服务,这为频繁移动的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③韩国医院信息化的理念为“以医生为中心”,认为这样可以让医生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为患者服务的工作中去;我国是以“患者为中心”这样可以体现平等和人性化。此外,韩国政府将医院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医疗保险制度相接合,只有达到政府规定的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要求,患者的费用才能在医疗保险渠道报销,这样大大提高了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12]。另外,德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已经很高,欧盟实施了E-Yurope战略;日本实施了E-Health战略,移动通信和远程医疗已经有了足够发展。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医院信息化与新医改的关系: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新医改的出台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新医改中的五项重点实施方案,每一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13]。因此,两者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医院信息化为医院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支持: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能够提取出与决策和管理相关的信息,为决策提供参考。用现有的数据信息总结出医院的发展规律,帮助院领导展望医院的发展前景[1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清晰的数据保障。促进医院的全面进步,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美国的医院更倾向于通过计算机程序处理、分析信息。他们认为通过计算机对医学信息、数据的处理比人脑更可靠,客观。数据的可靠分析能够做出科学的医疗决策和管理决策[13]。医院信息化应为医学科研提供支持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支持: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循证医学的发展,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明显,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应运而生,并在国际上迅猛发展,已逐渐从一个医学研究的理念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14]。#p#分页标题#e#

医院发展论文范文3

鲍莫尔所说的表演艺术行业的“生产力滞后”原理,并未在美国表演艺术行业发展中完全应验,原因是在提高生活水平、扩大规模经济影响、借助大众传媒收益以及政府和社会赞助等种种经济社会条件改善和外力扶持下,间接地缓解了“生产力滞后”带来的压力。其中,针对我国院团改革的实际,转制院团发展的内因应在内生动力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之所以将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视为重点和关键关节,正是着眼于通过“转企改制”来解决经营性文化单位的“内生动力”问题。反过来,能否解决“内生动力”也成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尺。因此,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国有文艺院团的内生动力问题,就会成为院团企业自身和政策措施重点关注的问题。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院团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与改革动力紧密相关,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之所以步履维艰,关键在于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改革者强力推进转企改制,依据是文艺院团大部分是可经营性单位,坚持现代企业制度能拯救这一事业单位性质的群体发展,但是并没有对这一类特殊的企业做好新问题出现后的整体设计。而一些国有文艺院团之所以抵制转企改制,主要观点是企业化影响艺术操守和艺术品位,认为企业化是对表演艺术及其人格的贬低,但是对于如何富于效率地“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由于历史条件、演艺消费状况等多方面原因,在事业体制下弊端问题与新的改革要求之间,并没有产生“自下而上”的主流观点,无法发挥改革的示范、典型乃至“纠偏”作用。二是对于改制之后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改革者和院团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裂隙,事实上在磨蚀着转制院团的发展动力。一方面,转制院团企业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把握政策、利用政策,进而多为企业争取财政支持的方面,这没有错,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内生动力这一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改革者或者从院团企业发展困难的担忧出发,或者从舞台表演艺术行业发展的规律出发,把改制后政策方向定位在间接财政投入方面,也同样忽视了院团企业内生动力问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企业如果不能形成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则将行而不远。转制院团内生发展动力的生成,并非是政策扶持的结果,而应是政策扶持的原因,政策扶持无法成为其原动力。三是对转制院团企业内生动力问题的误解。从院团企业来讲,一谈内生动力、自我发展,就会被认为是财政“甩包袱”、完全市场化或任由自生自灭;而从改革者来讲,对“内生动力”的理解尚停留在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操作程序上。比如,2013年九部门制定的支持转制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增强转制院团发展内生动力”成为政策扶持的核心,而核心内容是在政府“扶上马、送一程”的前提下,努力提升转制院团的创新能力、演艺产品营销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知识产权经营能力,努力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众所周知,企业创新、产品营销、资本运作等在文化领域之外的企业那里,只不过是必备的ABC常识,对于转制院团这一类特殊的文化企业而言,这些所谓的“能力”建设本身就已经滞后于现代企业发展实际。因此,无论是作为政策推手,还是作为院团企业自我发展的核心理念,都不能仅仅把这些“能力”建设作为内生动力的内容,更不能以此确定改革发展战略。

二、转制院团内生动力:本质是企业文化问题

在三十多年的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过程中,每一个改革阶段都充满时代色彩,拟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看起来斩钉截铁,但是骨子里却充满着改革的焦虑。焦虑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新时期国有文艺院团内生发展动力问题。以前是意识形态属性、事业单位体制、文艺工作者身份构成的责权关系形成院团的任务性动力,现在是舞台表演艺术的双重属性、企业体制、职业经理人与艺术总监领导的演艺企业构成的市场主体,其内生动力是否必然要产生于企业利润和经济效益呢?这个看似简单到不用思考的问题,实际上在转制院团这里却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某种程度上被这一类文化企业的浓厚的艺术色彩所遮蔽了。

我认为,转制院团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来源于对舞台表演艺术的追求与保障这一追求的经济效益的结合。如果转企改制损害了文艺院团对舞台表演艺术的追求则得不偿失,而如果文艺院团不能依靠舞台演出吸引观众接触与欣赏,则丧失其存在的基本职能,二者之间就是一个文化企业的艺术追求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如果要达到某一演艺企业的舞台演出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其内生动力必须来自企业文化建设。而与一般企业文化建设不同的是,院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实现艺术追求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自信、自觉和自强。这是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从问题的角度来评价,处于转型期的院团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少缺失,大部分院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比较薄弱,或者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要求、社会责任等相混淆。比如,有的院团认为本身就是从事艺术的组织和机构,不缺文化;有的院团认为对艺术的追求远远高于对企业利益的追求,故而坚持不沾“铜臭气”;有的院团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指社会责任,如不搞“三俗”等;有的院团则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无非是公司架构、生产目标计划及严格管理之类等等。这都是企业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的表现。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一个非营利组织首先必须思考和确定自己具体可行的“使命”,这一“使命”是根据这一个组织在同类组织中的优势、前瞻性、机会、竞争力等判断而确立的,并根据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当然,这也是世界五百强公司的普遍发展理念,其中的每个公司都有这样的“使命”。

组织机构及其员工的内在动力就来自对这一“使命”及其一系列具体目标的努力、奉献和坚持。实际上,这就是企业或组织的成员所共享的价值、信念和行为规范,这就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企业,从“单位”转制为“企业”是一回事,从“文化企业”到“企业文化”是另一回事。从事舞台表演艺术的国有文艺院团是一个个思想特别活跃的“单位”,却又是一个价值观最为涣散、缺失的“驿站”。组织或企业所需要的维护共识、协调合作、敬业奉献等企业精神,在院团转制企业这里,往往被演员或者主演的所谓“个性”所取代。事实上,很多“台柱子”难以融入一个院团的由独特的文化定位、战略目标、工作环境、员工信念乃至行为形象等组成的价值观系统,主创、主演的“追求”往往难以与整个院团企业的追求目标达成一致,获得共同提升。

三、深化改革:需要调适的政策方向

医院发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医院;科研绩效;预测模型

我国三级综合医院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科研能力已成为衡量医院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1]。科研绩效评价作为科研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对医院的科研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阶段性评价,使管理部门全面、系统地掌握科研发展现状和水平,并找出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2]。然而,科研评价是一个多参量技术体系,且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只有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才能成为科研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推动医院科研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杠杆[3]。目前,国内外有多种科研指标评价方法,涵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4]。从宏观层面看,2017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国科发创〔2017〕330号)提出以能力导向、不以论文为唯一标准的要求,但没有对具体评价指标和权重作统一规定。从微观层面看,医院或者学科也有各自的科研产出考核方法,但这些方法更多倾向于简单统计项目、论文、奖项等显性、可计量的内容,缺乏如实验室管理、科研诚信、学科等级(声誉)等隐性内容,也缺乏时间权重的考量,致使决策层很难根据现有的科研评价指标进行规划与部署。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7—2018年的科研投入和产出数据为分析对象,建立多因素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科研产出的未来趋势,为医院学科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仁济医院56个科室为调查对象,对2007—2018年各学科的科研数据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

研究纳入了仁济医院各学科的科研数据,包括SCI论文数、SCI影响因子、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科研奖项、专利、各级各类科研或人才项目数、项目经费数、项目验收情况、临床科研人员和专职科研人员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数量、实验室面积、学科建设费用投入、学科或实验室等级、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和考核情况以及科研诚信事件等。选取科研项目数、经费数、SCI论文数、SCI论文影响因子和科研奖励数为科研产出指标。

1.3多因素时间序列模型构建方法

加权回归模型构建加权回归分析模型,用于分析对科研目标的贡献因素分析。对于评价目标O(d,t),其中,d表示科室序号,t表示年份,建立加权回归模型:O(d,t)=∑iαifi(d,t)。(1)其中,指标fi为第i个有意义的统计变量,αi为相应统计变量对评价目标的贡献权重。将基于最小二乘法来获取贡献权重αi的值。最终将对每个指标i分析αifi(d,t)的贡献大小。在实际情况中,部分统计变量对评价目标的影响并不是在当年就完全响应的。比如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数量等,实际起作用的年份可能并不在当年。为了去除这些时滞效应的影响,一个更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建立模型:∫O(d,t)dt=∑iyi∫fi(d,t)dt。(2)在这一模型中,各年份的统计数据和评价目标均进行时间平均(求和)。这一模型有助于分析各类统计变量对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但不包含时间信息,也不具有预测功能。多因素时间序列回归预测模型为了使模型具有预测价值,基于历史数据,通过滑窗处理建立时间加权的多因素时序回归模型:O(d,t)=∑iβi∫-∞t-1fi(d,τ)Ki(t-1-τ)dτ。(3)其中,Ki(t)为表征第i个统计变量对目标起影响的时滞函数,需要结合实际经验得出。在数据时间更长时可通过回归学习得出,但目前的数据量不足以支撑这一学习过程。在目前的模型中,Ki(t)被取为连续5年递减的指数函数,其他时间取0。通过加权移动平均法对因变量进行处理后,利用该方程,对不同科室和不同年份的数据进行时序回归,获取系数βi。

1.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多因素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构建科研绩效指标的预测模型,评价影响科研绩效的主要因素。按年份对各科室调查的相关科研指标进行求和。通过绘制折线图,分析各指标值变化趋势。运用模型(2)进行2007—2016年科研相关数据对于科研产出指标的回归贡献分析。基于2007—2016年10年间的数据构建预测模型,在构建预测模型时,将总职工人数按照医生与专职科研人员总数、专职科研人员数、博士学位人数、高级职称人数、中级职称人数进行分类,细化影响因素以提高预测效果。以2017年和2018年全院56个科室、2017年和2018年不同科室(包括手术、非手术以及辅助科室)的科研产出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运用模型(3)进行时序回归分析及预测,验证其预测效果。

2结果与分析

2.1科研产出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多因素模型(2)对科研产出指标进行贡献权重分析,为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影响因素能够进行比较和加权,将每个因素的均值缩放为1。结果显示:对SCI论文数进行贡献权重分析,科研经费数和毕业生人数的贡献作用较大;对SCI论文影响因子进行贡献权重分析,同样是科研经费数和毕业生人数的贡献作用较大;对科研经费数进行贡献权重分析,SCI论文数、影响因子和毕业生人数贡献作用较大;对科研项目数进行贡献权重分析,SCI论文数、影响因子和毕业生人数也是关键因素;对科研奖励数进行贡献权重分析,毕业生人数、SCI论文影响因子对获奖次数贡献作用较大

2.22017年和2018年医院56个科室科研产出指标的预测分析

使用模型(3)对2017年和2018年仁济医院56个科室的科研产出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对于预测SCI论文数、SCI论文影响因子、科研项目经费数以及项目数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2017年见图1,2018年图略。模型对于科研奖项数的预测能力欠佳,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样本数较小、各年波动性较大,虽然总体走势能反映医院在横向对比中的地位变化,但统计方差仍过大,建模预测意义不大。因此,在后续分析中剔除了科研奖励数。

2.32017年和2018年不同科室的科研产出指标的预测分析

为验证回归预测模型对于学科的预测效果,本文分别选取了2017年和2018年不同的9个科室,包含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和辅助科室。应用该模型对这些科室的SCI论文影响因子、SCI论文数、项目经费数和项目数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除项目经费数外,其他指标的实际情况与预测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017年见图2,2018年包含放射诊疗科、急诊科、老年科、血液科、妇科肿瘤科、胃肠外科、心外科、血管外科、超声医学科(图略)。

3讨论

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关键问题[5]。在战略的指导下,针对性优化医院科研评价方法,才能使科研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导向性[6]。仁济医院作为一家集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在科研绩效管理方法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考虑如何优化相关指标,引导和服务医院科研可持续发展。

3.1科研产出指标的影响因素

对于本研究选取的所有科研产出指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是关键因素。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是医院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衡量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主要依据是科研论文、项目或者专利等方面,特别是国际顶尖刊物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更是检验其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医院科研产出中的主要人才来源,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也是医院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科研经费对SCI论文数量和质量均有贡献,SCI论文数量和质量亦能帮助医院提升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可见,科研投入与产出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对于科研奖励而言,SCI论文质量贡献较大。众所周知,科研获奖是高质量科研活动厚积薄发的成果,也代表了科研团队的雄厚实力,因此,论文质量在其中贡献较大也能得到较好的诠释。综上,所得结论与医院实情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2预测模型的构建

从投入和产出角度,结合多因素时间序列构建预测模型,较全面地考虑了科研产出的多因素影响,通过对仁济医院10年的科研数据细化收集,为模型的影响因素挖掘和趋势预测提供了优质数据支撑。同时,充分考虑了影响因素对科研产出的时滞效应。通常,科研产出不是简单而迅速的。例如,加大实验室经费后一段时间才会提升科研产出,而当年的科研绩效会取决于过去几年的积累。因此,在模型中按时间权重引入影响因素的滞后项,对近期数据赋予更高的权重,而给予较远数据更低的权重,使模型更具现实意义。尽管模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局限性,如实验室等级、日常管理制度更新、学术诚信信息等暂未考虑。对于这些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后续需要通过寻找合适的数据转换方式如等级评价等方法进行探索。另外,由于医院的科研产出受政策等内生因素影响,后续分析中将结合模型预测结果,结合政策干预综合评价。

3.3预测模型对医院科研绩效评价的应用

运用模型验证仁济医院2017年和2018年56个科室和不同科室的科研产出,无论是医院总体情况还是各科室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均有较为准确的预测效果。探索科研产出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有助于科研资源的存量盘整、精准投入,促使科研绩效提质增量。同时,模型采用的变量易于量化收集,便于医院间推广使用及横向对比。因此,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外推性,可为大型综合医院的科研绩效计划制定及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导向、时代背景等。另外,科研产出指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近几年国家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科技成果转化也纳入了医院绩效考核范围,专利和成果转化金额等产出也将逐步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评价方法需动态纳入各种相关数据或及时更新计算依据,使得预测模型更趋于全面、合理的衡量、评价和估算。

3.4展望未来我们将借鉴预测模型的应用成效

医院发展论文范文5

[关键词]基层医院;论文产出;对策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而医学论文则是医学实践过程中的医学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医学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名医务人员医学成就的重要条件,同样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1,2]。但是基层医院由于多种原因,医学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目前已成为制约医院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发现影响论文写作的瓶颈,从而找到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论文产出的方法和对策是放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者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某基层专科医院的最近五年论文产出的相关因素和特点,并提出相关对策和方法。

1资料与方法

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中国知网、维普咨询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作为检索源,检索某基层专科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时间为2013—2017年,同时结合该院科教科登记发表的论文,该院人员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共437篇。《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是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两者都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优质期刊目录。后文分别简称为北大核心、科技核心。

2结果

统计得近5年该院共发表文献437篇,其中中文429篇,外文8篇。

2.1期刊年度分布

从该院2013—2017年总体情况及期刊分布来看,近五年总数未见明显增多,同时科技核心以上期刊发表量占比也保持平稳状态。

2.2论文收录及被引情况

评估科技论文的产出指标有很多,2005年,J.E.Hirsch提出h指数,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用以量化科研人员作为独立个体的研究成果[3]。“被引论文数”指本机构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被他人引用的论文篇数。“被引频次”指这些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总次数。科技论文被引情况是从被他人引用的角度来评价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也是评价卫技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4]。从表2看出,被中国知网收录192篇文章,被引用论文107篇,被引总频次365次,篇平均被引1.9次,说明文章质量还可以,但是科技核心期刊以上论文近五年始终在20%左右,整体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在写作技巧和方法上进行培训,应该可以发表在更高级别的期刊上。

2.3论文科室分布

该院45个科室共计437篇,表3是数排名前十位的科室,从表中可以看出,高质量主要以重点学科和专科为主,其中省级重点专科和市级重点学科科技核心以上论文产出50篇,占65.8%,市级重点学科科技核心以上期刊数占到该科室发表总数的90%。有一普通科室由于注重学科的发展,近两年发表文章较多,已经在积极申报市级重点专科。

2.4核心作者群分析

核心作者,也即多产作者。普赖斯定律提示,只有当核心作者发表的科技论文达到论文总数的50%时,核心作者群才算形成。根据普赖斯公式计算,最高产人员发表科技核心以上数N=8,得出M=2.12,即2013—2017年间,该院人员发表2篇以上的这些作者,构成核心作者。表4提示,该院的核心作者近五年来发表科技核心以上论文数占总数的57.14%,由此可见,该院科技核心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群已形成。对核心作者群的年龄、职称及学位情况进行分析,年龄段在35-45岁、45-55岁人数共占比81.8%,数占比75%,高级职称人数占比90.9%,数占比89.28%,博士、硕士人数占比81.82%,数占比89.28%,说明该院核心作者群以中青年、高职称、高学历人员为主,年龄、职称及学历比例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核心作者群人数11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

3分析与讨论

3.1单纯依靠激励政策提高论文产出效果不显著

近五年医院总数平稳,科技核心以上论文数占比较低。该院为了激励医务人员发表高质量的论文,2013年出台了对高水平论文的奖励政策,大幅提高对北大核心以上论文的奖励力度,但质量和数量还是并无明显提升,激励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基层医院由于科研氛围不浓,很多医务人员缺乏选题和写作技巧,不知道如何从浩瀚的临床资料提取写作素材,无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仅单纯依靠激励政策,很多医务人员往往有心无力。要通过不断提升医院的科研文化内涵,引导全院医务人员带着问题学习,善于总结,不断反思。在全院和科室内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4],提高学术活动的临床针对性,更好地提升医院科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5]。

3.2文章被引情况良好,但整体论文级别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科普性、有针对性的论文撰写培训,及时公布中华系列、北大核心及科技核心目录,鼓励医务人员尽量发表目录中的期刊杂志。各科室可设立科研导师,结对帮扶,对组内成员辅导,带动年轻成员一起做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论文。

3.3学科和专科的建设对论文产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工作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重点学科的水平和数量是一所医院科研水平、临床实力的重要标志[5]。从该院论文科室分布来看,体现出学科建设对高质量论文产出的重要性,因此要加大对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的投入,同时甄选有建设意义的普通科室进行扶持,对照考核指标进行打造。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评估,对完成质量高的学科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并且经费使用范围更加自主。

3.4培育核心作者群

针对核心作者群的问题,首先要加速引进人才;其次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科研人才采取不同的政策,年龄较大的要做好传帮带的引领和指导工作,中青年科研骨干要继续发挥科研热情,增加高质量的论文产出,扩大影响力,同时要发掘年轻的科研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制定科研学习计划,加入课题组参与科学研究,给予课题经费做预实验等。

[参考文献]

[1]赵镇,赵醒村,刘辉,等.南方医科大学(2005~2010年)SCI情况统计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248-250.

[2]刘晖,杨雪,黎莉,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医院科研能力回顾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7,30(6):448-454.

[3]刘晖,杨雪,黎莉,等.某院论文核心作者群回顾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11):1051-1053,1061.

[4]陈舒盈,黄晓光,禹艳平.医务人员科研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5):408-411.

医院发展论文范文6

一)材料

护理人员基本数据来源于医院历年人事统计报表。护理人员发表的论文数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应用CHKD《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输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检索,将2006-2013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作为统计对象;二是医院科研办公室统计的2006-2013年登记发表的论文数和期刊影响因子数。两方面的数据汇总后,筛除非医学专业期刊(含增刊),选择第一作者为护理人员的论文作为统计对象。

二)方法

以自然年为节点,将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影响因子、职称、学历等应用excel表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

一)学历

截至2013年底,护理人员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员占护理人员总数的44.34%,比2006年增加10.7倍。

二)职称比例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及2008年实行岗位等级设置后,护理人员高级职称的数量有了一定变化,2013年护理人员高级职称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总数已接近6%,高级职称的人数较2006年增加了近1倍。

三)用工结构

2006年起,医院使用派遣制护士逐年增加。2006-2013年派遣制护士人数及其占在编护理人员的比例依次为24人、5.4%,34人、7.7%,39人、8.8%,41人、9.5%,84人、20.0%,118人、27.1%,189人、51.2%,217人、55.4%。

四)情况

2006-2013年护理人员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三、讨论

医院发展论文范文7

完善的科研管理模式主要分为科研工作的组织培训和科研奖励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实际上却是有机的一体,前者是医护人员获得物质或精神奖励的基本条件,后者为医护人员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动力。由于医疗机构的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医院往往忽视了科研工作的组织培训,使医院各个科室普遍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不利于医护人员科研能力的提高。在科研奖励方面,一般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虽已制订了较为系统的科研奖励方法,如工作人员的论文若被SCI、EI、核心期刊等收录,分别给予不等的经济奖励等,但其中的致命缺陷为科研奖励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如以发表SCI收录的论文为例,少数博士学历或主任医师职称的高级人才,经过努力可能会成功发表,但对于更多的医护人员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更多的人来说形同虚设,显然医院的科研奖励工作并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差异化科研管理模式首先将科研工作的组织培训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对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加以完善。并根据医护人员的能力,在科研工作组织培训和科研奖励两方面均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医院原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差异化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过程

2.1医护人员的分级分组

2.1.1医护人员分级

医护人员的职称和学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科研能力,因此医院可根据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确定选用哪一种方式来分级。如某医院处于高速发展期,近年来聘请了大量的医护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可按学历进行分级,即分为博士、硕士、学士和学士以下4个级别;若医院处于稳定期,则可通过职称进行分级,即分为高级、中级、初级3个级别。以此作为科研工作组织培训和科研奖励的基础。

2.1.2医护人员的分组

在科研工作的组织培训过程中,若仅将全体医护人员分级后进行培训,无疑培训队伍人数过多,无法保证培训的效果。相反,若以科室为单位开展培训,每个科室同一级别的人数又太少,增加了医院科研工作组织的强度,也不可行。为了保证医院科研组织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对医护人员合理分组,采取按医院科室分类的方法更为合理,即将医院的科室分为内科科研组、外科科研组、妇科科研组、男科科研组、儿科科研组、传染病科科研组、皮肤病科科研组等。

2.2科研工作的组织培训

2.2.1差异化的确定培训人员

培训人员的确定需要经过以下两个过程:一、划分培训人员级别。根据医护人员的分级,确定培训人员的级别,向下一级别逐级承担科研培训工作,其中学士以下或初级职称人员处于最低级别,不承担科研培训工作。二、确定教师团队。根据医护人员的分组,最终确定各个科研小组的教学关系,如内科科研组的博士层次医护人员组建为内科博士教师团队,向硕士层次承担科研培训任务等。通过该方法确定培训人员的优势非常明显,因为除最低级别的医护人员外,医院每一名工作人员在科研学习的同时,也承担了培训工作,分担了医院整体的科研培训工作;另外科研能力的等级差异,也能够较好的保证教学质量。

2.2.2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培训

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巨大,加之绝大部分医护人员均有夜班任务,若规定统一的培训时间,无法保证较高的出勤率;另外医院大型会议场所非常有限,也不具备同时面向多个科研培训小组提供场地的条件。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其最好的方法就是医院构建专门的科研教学系统,将教学视频录像存储在系统的服务器中,这样相关的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浏览、下载和学习。若医院不具备构建科研教学系统的能力,也可以通过使用QQ等软件的文件上传和下载功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存储和使用。

2.2.3制定科研培训的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科研培训的教学双方均需要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由于整个教学过程采取现代化的手段完成,简化了科研培训制度的制定环节。具体内容如下:在培训端,规定培训人员以周或其他时间段为单位,必须上传教学资源,并时长不得少于2h;在学习端,规定学习人员每周的学时长不得少于教学资源的时长。整个教和学的过程均采取分数累计的制度,即科研培训人员和学习人员按要求完成培训和学习任务,累计1分,若超量或为未完成任务,相应的增减分数。然后以月为单位进行统计,根据分数给予相应的奖惩。

2.3差异化的开展科研奖励

2.3.1奖励标准的初步制定

科研奖励的整体框架分为高级奖励和基本奖励两部分,高级奖励部分针对高水平的论文展开,如论文被SCI、EI、核心期刊收录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和1000元人民币经济奖励;基本奖励是为青年医护人员新增加奖励部分,只针对中、低水平的论文展开,如在部级和省级期刊,分别奖励300元和200元人民币。

2.3.2建立医护人员个人科研系数

根据各个医院按医护人员的分级情况,由弱至强的制定个人系数。如A医院按学历条件对医护人员分级,在这种条件下,博士、硕士、学士和学士以下人员的系数分别为1、1.2、1.4、1.8。

2.3.3差异化的实施科研奖励

由于科研奖励框架分为高级奖励部分和基本奖励奖励部分,相应的两者采取不同的差异化奖励。在高级奖励部分,按论文收录情况与个人科研系数两者相乘,所得结果作为医护人员最终的奖励标准,如同样以A医院为例,研究生和学士学历的医护人员若均发表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分别奖励1200元和1400元,以鼓励低学历医护人员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基本奖励部分仅针对低学历、低职称医护人员开展,由于奖励人员的学历或职称差异不大,奖励时不乘以个人能力系数。

3医院实施差异化科研管理模式的建议

医院发展论文范文8

关键词: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

一、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的需要越来越高。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为人民谋健康为使命。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健康生命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医院需要不断努力创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学院科研水平。医院需要长足发展和持续壮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科研水平,而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需要以领先的医院科研水平为支撑,带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更突出了医院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因为医院科研工作在医院发展中起着重要地位,所以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部分。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科研人员长期的科研活动与科研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材料,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1]。这些资料不仅仅记载了发展科研的过程,它蕴含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医学著作、医疗新技术及创新性医学科研思想等科研信息,而且还能客观反映出医院整体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对医院制定重大决策、医院长期规划、医院人才引进、绩效考核、职称晋升以及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及技术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真实的信息依据和参考价值[2]。所以,医院不仅要重视对科研档案的收集、管理和保存,还要做好科研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科研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传统的纸质科研档案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为医院科研档案寻求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二、确定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收集范围,理清思路

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所收集的档案材料均为WORD、JPG、PDF等格式的电子文档。医院科研档案的形成主要由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两大部分组成。收集档案过程中应该将项目以独立个体为单位,而不应以年度来区分,因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序但不失灵活。

1.项目管理

应收集项目申报书、立项文件、立项合同书、项目实施过程(含经费使用情况)和项目结题验收。其中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论文和新技术等属于项目成果。为使项目形成一套完整的材料,展示项目研究过程取得的成果和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笔者认为与项目研究关系密切的成果应该归入项目管理。

2.成果管理

应该收集的内容有论文、著作、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医疗新技术等。其中论文应该收集论文封面、目录及全文;著作应收集封面、目录及版权页;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应收集封面及首页内容;还有各级奖励材料,申报书、奖励证书及奖励文件,其中医院奖励部分材料也应该纳入科研档案管理,如申报论文奖励有核心论文、SCI论文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报奖励的,应该收集除以上要求外还应该增加奖励申请单,含有审批人、奖励金额、论文级别等具体信息。

三、建立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设好框架

我国三甲医院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管理下,拥有一个功能强大、信息储存量极大的内部网络办公系统(简称OA系统),可供医院内部工作交流,也可供卫生系统单位间交流,如文件资源、会议传达等资源共享,所有在职职工均有登录账号,方便办公及查阅信息,同时也可通过此账号管理自己的科研项目。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可根据各部门职能设置相关办公流程,不仅很好的实现无纸化办公,还能形成无纸化档案,逐步建立信息化档案。建立信息化档案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档案,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实现档案信息的整理汇总和分析,提供有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数据,不再需要人工统计分析。

1.设置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内容和功能

(1)医院科研档案主要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由项目立项、开展、结题等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研究过程,整个研究过程达2-3年,项目研究期间的实验阶段(含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等,期间将所进行的每一项科研活动转化成电子文档上传至项目管理目录下,体现研究过程的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结题后可申报相关成果和奖励。此项目工作主要由项目课题负责其成员完成,这样的设置使科研管理人员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极大的提高项目管理的监督力度和档案收集的完整性。(2)科研成果管理,设置奖励申报流程。科研成果管理一直困扰着档案工作人员,成果的收集零星、不完整,无法体现医用科学价值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成果档案的完整性和利用价值,建立科研成果管理体系相当重要。申报科研成果奖励人员通过自行通过网上流程申报,上传奖励项目原始材料扫描件,设置相关权限审核奖励级别和金额。不但完成了科研成果的档案的收集和归档,也规范了科研成果申报的程序,对科研成果档案的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

2.人工录入关键信息,便于数据统计与利用

保存档案的完整性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开发档案的使用价值。科研档案的保存是主要是目的也是为了利用科研档案的价值为医院科研工作服务,促进临床技术和提升医院科研水平,科研兴,则医院兴,科研强,则医院强。在许多申报材料中,科研数据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在繁杂的数据中提取有利用价值的数据,或者是说能很好体现医院整体科研水平的数据,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科研数据的录入和积累,服务于统计,以便利用。体现科研成果的主要内容有科研论著、科技奖励、专利等,这些内容的录入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信息及时和精确,以备需要时能保证数据的最新和最准确。

3.积极开放数据,实现医院“大服务”需要

科研数据的利用在于数据的增值的需要,数据的增值在于整合,数据需要跟其它数据整合才能产生新的价值,而数据自由整合的前提却是数据充分的开放[3]。目前,在医院内部科研数据的利用也仅限于科研管理部门,假如其他科室需要使用相关数据,也只能通过科研管理部门提供,造成数据的重复统计或统计不精确等现象。同时无形中增加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每天的日常工作都在忙于为其他部门提供科研数据。为了更合理有效的利用科研数据,在建立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系统管理分析和统计之后,对医院范围内进行对科研数据的开放。对科研数据有需求的相关人员登录系统查询所需要的数据,系统将自动统计为其显示查询结果,为不同需要的人员提供人性化服务,大大减轻科研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医院“大服务”需要。

四、结束语

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的解决了当前科研档案管理中遇到的困难。不仅让科研档案电子档案系统有序的分类管理,而且最重要的是能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整合,提供了档案数据开放查询功能,提高了科研档案的利用价值和为医院服务的功用,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医院长足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宁宁.信息时代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研究[J].兰台世界,2016(S1):74-75.

[2]庄惟敏,张博雅,张维.国际档案馆建设新情况新趋势[J].中国档案,2014(10):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