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学专业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浅谈创新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模式
【摘要】近年来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新型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也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医信平台是面向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专业学习和学术交流平台,本文介绍了医信平台在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探索,以微论文形式对前沿国际文献进行深入解读,以直播和视频形式传播会议培训等活动,基于丰富的内容和先进的技术,形成了独特的自主学习模式,为更多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新型便捷的学习平台,为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自主学习;主动性;模式创新;线上;互联网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积极开展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1],通过新型的学习方式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2]。2020年6月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方便快捷的优势,鼓励和支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3]。2020年9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十七条中明确提出,“创新继续教育方式,逐步推广可验证的自学模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健全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网络。”指导意见同时指出,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认证”,支持“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4]。医信平台跟踪国内外发展形势,积极响应国家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创新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为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尽可能地创建方便、灵活、自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继续医学教育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继续教育真实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
1医信平台介绍
医信是由医学参考报社(CN11-0269)和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CN11-5709/R)于2017年联合创建的医学互联网学习交流平台。医信是专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服务的专业性服务平台,核心目标是促进国际与国内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播交流,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为我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国际化、专业化、互动型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平台。医信APP已在苹果商店和各手机应用商店上架,用户下载APP后只需进行实名制注册,通过真实手机号获得验证码,填写所在机构、专业和职称,通过平台认证后,就可以在此平台学习相关文献和直播内容,并可与专业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医信创建了新型的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自主学习模式,具有独特的功能属性、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自主研发的智能推荐系统、内容审核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学习激励系统、会议服务系统、直播系统等,均已获得了国家版权局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认证。
2医信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内容和特色
2.1微论文
医院管理人才现状及对策分析
【提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我国医院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成功应对环境的变化,必须提升医院管理水平。该文首先分析医院管理人才的现状,即传统观念对医院管理“经济贡献”的轻视、医院管理人员落后的选拔机制、医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缺陷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观念,重视医院管理经济效益;建立标准化的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增加医院管理专业数量,提升医院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面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实行针对性目标化培养等四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医院管理人员;医院管理;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市场的开放程度日渐增加,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而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局势,如投资集团控股医院、医院品牌导入、医院集团化等[1]。中国医院想要在如此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医院管理者必须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型。对于卫生事业管理干部的相关要求,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作出了明确指导:“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趋势和医学科学基本规律,具有较广泛的医学社会学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及卫生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事业专业化管理人才”。由此可见,传统的医疗技术型管理者已经不能适应大环境的变化,医院管理专业化势在必行。
1医院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1.1传统观念对医院管理“经济贡献”的轻视
医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摘要]相对其他领域的科研管理工作,医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点主要是因为医学院的科研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其涉及基础医学、药学以及临床医学等,因而使得其研究的内容更加专业,且研究领域相对比较集中。在医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实施中。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作的实施效果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体现在科研管理人员会参与科研工作的组织、指导以及咨询等工作。所以可以说加强对医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很有必要。该研究结合齐齐哈尔医学院科研管理人员的样本统计以及现状调查提出了几点加强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在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各行各业的竞争都非常残酷,突出表现在科技事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两个重要因素。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当然这对医药院科研管理工作而言也不例外。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很多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还不是很高,因而影响了整个科研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1]。由此可见,加强医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很有必要,文章以此为中心展开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1研究数据统计
对齐齐哈尔医学院科研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有效样本为18名,占总数的34.60%。这18名科研管理人员中30岁以下的人数占总数的66.67%,31~35岁的占16.67%,36~40岁的占11.00%,41~50岁的占5.66%,50岁以上占0.00%。其中初级职称人员占总数的55.56%,中级16.67%,副高16.67%,正高11.10%。有效样本中仅有27.78%的科研人员是入职以来一直从事科研管理,另外的72.22%则被分配在其他岗位。下面对这些科研管理人员现状进行调查,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表1。
2结合上表及有关研究对齐齐哈尔医学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现状的分析
通常情况下医学院科研管理人员按照其专业背景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医学专业毕业到医学院直接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第二类是医学院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转岗来的;第三类是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第一类和第二类科研管理人员都有一定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但却缺乏管理能力,第三类科研管理人员则是不具备较强的医学专业知识但管理能力比较强[2]。结合调查中的专业性这一模块可知80%以上的科研管理人员都不具备系统的管理学知识以及多元化的系统知识结构,说明在齐齐哈尔医学院中前两类人员比较多,因此在后期工作中应该重点加强对其管理能力的培养。关于培训方面也可以发现很多科研管理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前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都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再就是关于科研管理方面的制度和管理机制也都不是很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
中职与大专层次妇产科学教学解析
【摘要】《妇产科学》知识是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和大专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中职与大专层次《妇产科教学》,因对象不同,教法不同。
【关键词】中职;大专;《妇产科学》;教学;探讨
我校自2014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有毕节卫校的基础上设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目前临床医学系有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及大专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笔者近年均担任中专农村医学及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经过对比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法等都有所区别。
一、学情不同
初中起点3年制中专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为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阅历不丰富,思想比较单纯,缺乏独立思维的能力。专科学生,生源大部分来源于应届未考上本科的高中毕业生,部分为中职单报高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分析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自学能力、自控能力都有所提高。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不同。
二、培养定位有一定差异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继续读更高的学历,但是,学习一项专业技术,回到自己的家乡服务农村群众,而我国广大农村仍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农村群众也需要能留得下来的医务人员。所以,“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定位于毕业后能够在乡村卫生室或边远乡镇卫生院,将从事医疗、预防、母婴保健等工作,应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具备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有一定的现场急救能力;有一定的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注重培养基础能力、学习、表达能力。[1]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一般为城市社区、乡镇及农村医疗机构。学生应初步具备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职后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具备城乡基层地方病、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的能力;初步具备对城乡基层重大传染病及时识别、及时处理的能力;初步具备城乡基层常见对危急重症的初步处理与转送的能力;初步具备开展妇幼保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能力;一年后考取执业助理医师,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因此,同一门课,在教学中,中职与大专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就《妇产科学》而言,中专学生要求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预防、保健,掌握急救的知识,会对病人做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偏于通识教育。而大专学生,要求掌握更多的病理生理知识,除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预防外,还需进行危急重症的初步处理与转送的能力,相对中专而言,专科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全面性上高于中职生,培养目标更偏于妇产科疾病诊疗专门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融合指导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凸显的问题,成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强大阻力。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融合指导中存在问题入手研究,提出“专业指导、辅导员辅导、学校引导”的系统化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专业相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融合指导
当前社会转型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凸显的问题,成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强大阻力。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融合指导,可以从宏观层面分析当今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以教育与专业融合指导来改变传统思想引导中的单一和零散模式,从而形成“专业指导、辅导员辅导、学校引导”的系统化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专业相融合提供借鉴,为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路径。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融合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创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机遇面前,高校也更加重视创新型创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然而,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存在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指导不紧密等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尚未渗透到临床医学教学系统中
西方国家对创新创业起步早,重视程度高,成果显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教育模式的成熟应用。首先,他们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在校常规教育的核心元素来对待,贯穿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第二,建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由学校直接管理,还有一支相对合理、富有创造力的师资队伍。第三,形成了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科研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第四,组织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实践和模式的研究,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障。同时在技能竞赛中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体现其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缓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发展就更缓慢了。据可靠数据证明,我国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者就业指导课来对待,课时相对少,重视程度也不够,这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首先,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对专业的严谨性、操作性和标准化程度要求都很高,不仅需要理论学习,还需要有10到12个月的临床实习期。第二,在校期间课程设置比较紧凑,实验课也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就很难兼顾。第三,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到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专科学校中医学学科建设
摘要:
中医学专业是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开的专业之一,对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并提出学科建设的目标与措施,希望能为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中医学;学科构建;培育措施
学科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也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与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中医学专业是我校2016年新开的专业之一,属国控专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疾病的无毒、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要求也逐步提高,这就为中医学拓宽了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进行中医学学科建设,是目前摆在我校特别是中医中药系面前的重要问题。
1建设目标
1.1中医学的学科特点
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
社会需求的是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而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重点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人才,是各大医学院校目前的重要课题,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比较系统完整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现从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所采取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型;实践教学;改革
社会需求的是实践能力强的医学人才,具有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背景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更是社会需求的热点。我们应在人才培养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应用型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应用型人才。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与管理多年,对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人才略有思考,现阐述如下。
1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着眼于“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着眼于三基一创(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有创新思维)。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西医学临床的基本诊疗方法与实践技能,具有中西医结合理念,能够对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并具有对急、难、重症进行常规诊疗的能力,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重点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1],中西医结合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式,继承中医宏观、整体的思维优势,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相关工作,解决临床医学的常见诊疗问题。培养过程中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因此重视临床实践教学成为当下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2]。
社会医学生德育论文
一、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分析
1.注重医德教育。
英国的医德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德教育体系,英国的医德教育是必须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注重多学科相互交流,在专业学科中融入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另一特色就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慢慢感悟。同时,它的网络共享资源非常丰富,医德教育的老师都是具有丰富专业经验和人文素养的教师。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正式把医学伦理学列为医学院必修课程,使之成为一门包含哲学和伦理学的新兴学科。虽然说美国的医德教育深受英国的影响,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医德教育快速发展,医德教育模式不断成熟,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医德教育模式。美国的医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就比较注重人文教育,并注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问题为中心编写教材,把医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并设立医学道德奖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奖励。美国的医德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另外,更多的医德教育是在校外实践中完成的,例如:医院实习、社会志愿服务、义工等形式。
2.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互渗透。
英、美两国的医德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校内学习教育,二是校外实践教育。校内学习教育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一些讲座、会议、报告会等,校外实践教育主要是在附属医院或社区医院见习、实习、义工等。英、美两国都将医德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更加注重校外实践活动进行医德教育。第一,校内学习模式。英国的医德教育注重学生的法律和伦理知识的培养,法律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是英国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医德教育课程的编写由一个包括教师、医生、律师、哲学家在内的19人小组完成的,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同时,注重跨学科交流,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中都要进行伦理教育。在妇产科、儿科、全科医学与社区医疗等课程中穿插医学伦理教学。师资队伍强大,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室,教师都是有医学背景并接受过医学人文培训的综合型人才。美国采取的是一种通识教育,在医学院学习后进入医院仍要进行医德教育,人文课程不仅在临床早期开设,而且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美国的人文课程主要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法律和伦理学,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伦理学。每一所医学院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开展医德教育的专门机构,由负责德育工作的一名副校长牵头,下辖24人的工作小组,部门院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医德教育奖学金。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学校也会聘请一些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展道德教育讲座。第二,校外实践教育。英国医德教育的校外实践主要是通过在医院见习或者实习来完成的,成立有专门的医德教辅机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见习、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并对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进行剖析,以增强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在校医学生或者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创办的“道德教育社区”对各类医疗道德事件进行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美国的校外实践模式除了在医院实习、见习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也会提供一些医德教育课程,并且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再加上一些讲座和研讨会使得医德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机会。
二、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德教育不单单是医学院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