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课程范例

医学人文课程

医学人文课程范文1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系统提出近代医学的三大困境: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他率先意识到新科学与旧人文的不匹配,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之间正在失去平衡。在医患矛盾升级、医务人员被妖魔化的当下,过分强调技术理性、忽视医学的人性关怀和人文教育,将会使医学越来越背离其本质。

1.1医学生人文教育的不足

据2010年实施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毕业生要达到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标准,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追求,顺畅的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健全的法律观念,完备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等。实际上,医学院校中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与人文相关的专业课课时较少,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形式大多为选修课和阅读、社会实践,开展程度取决于各学校情况和学生兴趣,缺少统一标准和衡量指标。

1.2医务人员人文教育的不足

目前,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专业讲座居多,人文培训难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对处理医患纠纷的策略了解不多,对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掌握不够。根据医生职业满意度大型调查,近75%的医务人员认为执业中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90%对工作不满意,相当一部分对目前压力和职业发展持担忧态度。网络上疯传的“李芊医生列车助产被认定非法行医”其实是一名医生杜撰的谣言,反映出了医务工作者们的群体焦虑。在对医学科学的艰难认识和实践中,医务人员陷入维护道德修养、职业信仰和精神境界的困境。

2MOOC优势在医学教育中的体现

综合分析Udacity、Coursera、Edx、Udemy、Future-leam等国外较为成熟的MOOC平台,可以梳理出MOOC的基本运行模式。教学开始前,教师课程框架及授课人员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并选择本门课程;教学启动后,教师定期10-20分钟教学视频,配以制作精良的多媒体幻灯,再布置一些扩展阅读和课后作业,有些教师还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辅导学生学习;教学结束时,MOOC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安排测试,评价学习效果。无论是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还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都有力推动了高教教育的普及、优质资源的共享,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促进了教与学角色的融合和转换。在医学教学方面,MOOC扩展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时空场景,延伸了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同时借助互联网海量存储、便捷交互、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使医学教学完成标准化任务后,也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需求。

2.1延伸教育功能

在教育的社会功能方面,MOOC放大了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功效,降低了医务人员乃至大众接受医学知识的门槛和成本,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对医学新理论的认同度,对医疗新技术的掌握度,从而助推整个社会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同时,在纷繁的社会思潮中,维护崇尚知识、法制、生态的现代文明体系,传递、保存、创新已有的医学文化和人文关怀,甚至助推人类社会文明化的进程。在个体发展功能方面,MOOC为促进医务人员适应医学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便捷的途径。

2.2拓展教育资源

MOOC诞生短短几年,已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几何式增长。在医学教育中,顶级大师授课、稀缺标本展示、高难度手术演示变成了可无限复制的资源。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点对面传播知识,MOOC中则变成了面对面传授技能,拥有更大决定权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安排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达到理想的目标。

2.3丰富教学手段

MOOC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更多采取贯通式编排。设计者在确定每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后,围绕知识点优化学习路径,以问题导入为牵引,通过设置特定场景,展开话题,引导教学。游戏式、互动式、对话式的MOOC平台可以进一步延伸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ing,PBL),通过设置特殊诊疗场景、引入典型病案、实施同步会诊等方式展示知识点,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作为教学媒体的优势。

2.4实现教学评估与认证

传统医学教育偏重于由表及里的讲授、由师到徒的传承,MOOC与传统教学、网络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延伸了教与学的反馈链条,评估和认证使教学富有更完整的意义。一部分MOOC平台的检测方式结合了机器评价和学生互评,对学员的作业和结业测试打分;一部分MOOC平台借助哈佛、斯坦福等国际顶尖高校的优质资源,MOOC可以在检测后向完成学习的学员授予经过官方认可的学分。

3通过MOOC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设想

医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人文性,医学的终极价值是医学人文价值。目前,人类追逐越来越进步的医疗技术,现代医学试图以技术去消解医学的非技术维度,这其实越来越背离医学的本质。技术再强大也仅是工具,关键看为谁所用、怎样使用。对于医学教育者来说,可以借助MOOC等技术进步的成果,缩小医学人文价值与医疗技术发展的背离。

3.1规范整合资源,拓展共享内容

目前国内的MOOC平台主要有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MOOC中国(www.mooc.cn)、网易公开课(open.163.com)等。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MOOC中国和网易公开课为商业网站推出的非营利性教育项目。检索国外MOOC平台,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占医学、生命科学类课程比例都很低。Udacity未搜索到相关课程,Coursera中有“生命起源”、“基因和精密医学的社会和伦理调整”、“志愿者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和学习计划”、“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等课程,Edx中有“美国卫生政策”、“健康与社会”等课程。在爱课程、MOOC中国、网易公开课中,与医学人文相关的的公开课分别为6、1、2门,占医学类课程的5.3%、11.1%和50%。纵观国内外的这些课程,真正意义上的MOOC比例不高,尤其是国内课程大部分仅为网络教学,创新内容不多,教学方法有待完善。目前的MOOC课程是各高校自发推荐开设的,建议主管部门动员国内的医学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MOOC平台建设,并挑选国内医学人文领域的优秀专家,讲授科学发展观、哲学与批判性思维、伦理道德与职业精神、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培养、医学人文实践等课程,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爱课程网等主流平台构建起完整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这既可以缓解医学生人文教育需求和部分院校相关资源不足的矛盾,也可以使优质的人文教育师资发挥出最大化效能。

3.2优化反馈通道,实施个性教导

Coursera等较成熟的MOOC平台要求学生学习前填写学历、兴趣等信息,学习中参与和课程相关的学习社区、讨论论坛,可以借助数据采集,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推荐学习资源;Udacity甚至希望将学习信息提供给雇主,以便多方携手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和环节设计,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建议国内的MOOC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交互优势,注重在课程交流区、论坛中即时搜集和整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课堂反馈,分析汇总出学习规律;医学人文课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通过平台提供的分析报告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想法和效果,进而及时修订课程架构、调整教学安排、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以医学伦理学教学为例,授课教师应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对于医患矛盾的个体情绪和集体认知,帮助学生缓解执业压力、增强执业应对能力。

3.3延长学习时限,强化行为养成

目前,各类型医学人才培养大纲在人文教育方面,仅针对学历教育作了指导性规定,医务人员工作后接受此类培训的机会不多。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几十年执业中的人文素养大部分来自学校2-5年的人文教育。这一现状距离培养医德高尚医务人员的目标相差太远。所以,翻越高校“围墙”、降低学习门槛的MOOC平台,可能成为对医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执业操守、从业信念等终身教育的理想平台。主管部门应针对医学生、住院医师、中青年骨干医师、高年资医师等各层次医务人员的需求,在MOOC平台开展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人文教育,包括从医患沟通技巧到价值观培育、医学美学、人类学等内容;强制性要求将MOOC纳入继续教育规划,医护人员每年必须修够一定的人文教育学分,完成一定的MOOC人文教育课程才能晋升职称;促使完善学校阶段性成绩和职业生涯全程评价相结合的人文教育模式,通过终身化的人文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执业操守、规范执业行为。

3.4增加情景教学,强化实践运用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其中的人文关怀需要学生们在情景教学、诊疗实践中仔细揣摩,互联网教学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但MOOC平台可以将诊疗室、手术室在课堂上真实还原,大大增强教学的现场感和针对性,弥补了书本学习较为抽象的劣势。MOOC平台应在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卫生法学等人文课程中,展示不同科室诊疗场景及可能发生的人文关怀疏失,邀请医学人文专家逐一介绍避免医患纠纷的方法,邀请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讲授开展临终关怀、绝症安慰的实践经验,邀请癌症康复者、器官移植患者介绍患病的真实感受;在考核阶段,结合标准化机考作答和情景化面试,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医患交往技能予以评估,尽力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比如,在分娩场景教学中,教师不停地给模拟产妇鼓劲、加油,帮忙擦汗、喂水,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真切感受医者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3.5认证学习效果,促进接受认同

医学人文课程范文2

[关键词]叙事医学;课程思政;人文教育

后疫情时代下,维护全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关键在于高素质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而全科医学人才作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肩负着基层全民医疗保障的重任,其培养模式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强化中国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重塑和谐的医患关系,全力推进健康中国的战略[1]。这就要求在全科医学生的医学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其精湛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临床技能,还要注重对医学人文胜任力和医患沟通力的培育,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强调医学职业的利他性和奉献精神,培养其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然而我国医科院校普遍“重医学专业知识、轻医学人文素养”,大部分医学院校尚未开设医患沟通教育系列课程,医学人文类课程开设比例更是偏低,从而造成了医学与人文的疏离、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弱化和医患沟通教育缺位的现状,这些对于全科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建设以及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塑都是不利因素。近年来,在国内外新兴起的一种医学教育理念———叙事医学,它不仅是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医科生医患沟通力的提升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本文借鉴国外叙事医学教育的发展,并与我国新时代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相耦合,实施协同联动,全面提升全科医学生的人文胜任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旨在为健全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一、叙事医学的内涵与价值

(一)叙事医学的内涵

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人文学博士丽塔•卡伦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上首次提出“叙事医学”这一教育理念,将医学叙事能力的培养放在医学教育的显著位置,意在将文学叙事与医学相结合,探索文学叙事在医学中的价值。卡伦认为“叙事医学是在医学实践中运用叙事能力来践行医学,对疾病的故事和困境进行认知、吸收、解释感动并回应,这样能够弥合医生和患者的距离,创造出和谐的医患关系”。当下,叙事医学已成为文学与医学领域研究的新范式,叙事医学教育在国外医学院校蓬勃发展。据美国医学协会在2009年的统计,被调查的125所美国医学院校中,有106所开设了叙事医学的相关医学人文课程,并且至少有59所将叙事医学相关课程列为必修课程[3]。

(二)叙事医学的价值

叙事医学将文学与医学、人文与技术、患者与疾病、身体与心理、治疗与慰藉等巧妙地结合起来,重新彰显了医学的价值和张力。第一,叙事医学延展并深化了医学人文研究。叙事医学是跨学科研究,它在医学的基础上融合文学、美学、法学、沟通学、心理学等多门人文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因此叙事医学为医学人文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叙事医学通过叙事将文学和医学整合在一起,在医学中加注人文关怀,使人文精神重新落地医学领域。叙事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也将医学人文研究推向全新的高度。第二,叙事医学将现代医学思维从生命建构转向社会建构和文化建构。叙事医学在肯定生物因素影响疾病的同时,更在开阔的文化境地中解析患者与疾病,全面考虑患者的生活境地、心理感受、情感体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伦理道德等[4],全面解构社会、文化、个人等因素对于疾病产生和发展的作用,以社会建构和文化建构的视域全面考量患者和疾病[5]。第三,叙事医学有助于医患共同体的形成,为重塑和谐的医患关系开辟了新路径。首先,叙事医学为医务人员进行科学严密的诊断提供更丰富详尽的信息。医务人员在倾听和书写患者疾病故事时,能够挖掘利于诊断病情的隐匿线索,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5]。其次,叙事医学通过平行病例、叙事写作等方式培养医务人员的理解、解释及反馈的叙事能力,提升对患者的理解力、共情力及对自我医疗行为的反思力,实现医患间的信任、配合和包容。最后,叙事医学在医务人员完成医学叙事时,有助于医务人员宣泄自身的消极情绪并保持积极心态;而患者在叙事疾病的同时,能够疏导心理、缓解病痛和对疾病的恐惧,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5]。

二、在全科医学教育中践行叙事医学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

(一)在全科医学教育中践行叙事医学的必要性

1.促进全科医学“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相比于专科医学,全科医学所强调“以人为本”的特定理念,以及全科医学所服务的对象、内容、模式、目的和医患关系的特点,都决定了全科医学教育更应强化医患沟通力和人文胜任力的培育。全科医生的职责不只是治疗疾病,更应从“全人”的视角去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2];全科医生不仅要熟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更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及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和困境。唯有如此,全科医生才能真正走近患者,全方位了解其健康问题,并为其制定适宜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方案。而将叙事医学的教育理念融入全科医学教育中,恰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在全科医学教育阶段习得叙事医学能力的全科医学生,在将来社区医疗服务阶段的诊疗过程中会更加关注病患的身心需求和主观感受,并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2.有助于构建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

全科医学倡导全科医生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有效、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维护,因此应构建一种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全科医生走进社区和家庭,通过健康管理、门诊治疗、信息推送、慢病随访等方式为社区家庭提供精准的健康服务。具备叙事医学能力的全科医生在服务过程中,能够认真倾听并吸取病患话语中利于诊断疾病的隐匿内容从而进行科学严密的诊断;在与病患沟通交流过程中会使用通俗易懂的日常叙事语言,尽量避免艰涩难懂的医学专业术语;利用医学叙事技巧与病患产生共情,走进患者的内心,切实感知患者的痛苦和挣扎并做出相应的反馈,这无疑会弥合医患间的距离,赢得患者的信任,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最终构建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

3.减轻未来职业的倦怠感

全科医学生迈进工作岗位之后,将长期在社区和基层服务,相比在大医院工作所带来的挑战,全科医生的工作繁复而平淡,久而久之,不免会产生职业的倦怠感。而将叙事医学融入全科医学中,医生倾听各种患者的疾病故事,反思疾痛给患者带来的苦难,并和不同的患者产生共情,毫无疑问会给全科医生平淡无奇的工作增添一定的新鲜感,能够减轻职业的倦怠感。

(二)在全科医学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

全科医学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这也是课程思政的立足点,两者共同的价值导向为其相互融合贯通提供了可能性。课程思政融入全科医学教育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课程思政强调全课程参与,整合了各门课程丰富的教育资源,且与全科医学人文教育存在很多的交叉点,可共享丰富的资源库,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第二,课程思政强调全员参与,集中各方力量,参与的教育主体广泛多元,相互协作,形成合力;第三,课程思政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其教育场域更具有空间延展性,可利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等各种教育场域[6],教育的过程更具有持续性和动态性;第四,课程思政不再局限于政治理论课,所有医学课程都应渗透医德医风、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医患沟通等医学人文元素,网络媒体使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第五,课程思政能够挖掘隐形的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可利用语言课和医学实践活动,隐潜地培育全科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思政素养。

三、叙事医学与课程思政视域耦合下全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力与人文胜任力的赋能路径研究

全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力与人文胜任力培育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创新思路,优化路径,本文基于叙事医学与课程思政视域的耦合,探寻出一条切实有效的赋能路径。具体的路径实施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

首先,医学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小组要切实发挥咨询、研究和指导作用,加强宏观指导和微观把控,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从全局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7]。其次,成立本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逐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确定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7],突破障碍,助力医学生医患沟通力和人文胜任力的培育。再次,借鉴国外开展叙事医学教育的相关经验,将叙事医学教育、思政德育、医患沟通教育融入到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教学、管理、服务、科研、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协调好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7],统筹安排,使各个环节、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促进,全面贯彻落实全科医学生医患沟通力和人文胜任力的培育。

(二)打通学科壁垒,优化医学人文教学师资团队

目前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师资配备不足,个体差异较大,且不同的医学人文课程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因此,要打通学科壁垒,优化医学人文教学师资团队,切实发挥好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作用,建设一支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第一,不仅要提高教师专业教学的能力,更要切实提高教师实施医学叙事和课程思政的能力,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医学人文素养;第二,各学院的教师应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全方位长效合作,发挥思政课的理论优势,推动师资联动与课程融合;第三,打造课程思政的示范样板,选拔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师,推选课程思政的优秀教材和作品,组织课程思政公开课,全方位调动医学专业教师践行课程思政的积极性[8],将课程思政化为教书育人的自觉行为,终身培养自身的人文和思政素质。

(三)转变教育理念,整合课程资源

首先,医学院校应该转变“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医患沟通力和人文胜任力是全科医学生的核心能力,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去培育。其次,将全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力和人文胜任力培育贯穿于叙事医学教育、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协同联动,形成教育合力。挖掘每门课程的隐性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将人文胜任力和医患沟通力的培育渗透进全科医学所有的医学专业和人文课程之中,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见习实习等环节着手,相互协作,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参与,逐步完善全科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四)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载体

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全科医学生课业负担繁重,人文课程教学时数有限,且多以选修课形式为主,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并且传统的人文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也无法很好地考察学生的人文胜任力和医患沟通力。因此,从教材、课程、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创新教育手段。第一,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首先,在不增加学生专业课的基础上,在中低年级全科医学生必修的思政和人文类课程中搭载叙事医学模块,增设医患沟通访谈教学实践,从叙事医学的理论学习、叙事文本的解读教学,到叙事能力与医患沟通力的训练和培养,逐步完善人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临床实习阶段进行叙事医学和医患沟通两大核心技能的培训。其次,丰富医学伦理学、医学文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管理学、医患沟通学等课程内容,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和课程的特点,实行进阶式教育,将人文胜任力和医患沟通力的培育贯穿全科医学教育的始末。第二,创新思政和人文教育手段,丰富教育载体。将全科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医德医风的培育、职业理想的树立与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相结合,以学生为本,创新教育手段,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育体系,多管齐下,提升思政和人文教育效果。丰富课堂、课下、网络、社团等教育载体,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平台,实施“课堂—实践—网络—教材”四位一体的课程建设模式,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监督机制。

(五)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纳入学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第一,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全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力和人文胜任力的培育与全科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各类志愿服务等实践环节相结合,避免纯理论的生硬灌输,综合制定全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力和人文胜任力的训练和培育方案,增强该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操性。第二,将各类实践纳入课程的学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督促和引导全科医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实践活动,并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和医患沟通教育的力度,使学生能够将医学人文和医患沟通的理论知识切实转化为医患沟通力和人文胜任力,为以后走上职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加快新媒体智慧教育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已成为当下医学生的潮流;并且网络媒体上充斥着有关医疗行业的各种碎片化信息,对全科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职业认同和思想观念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应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发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QQ、飞信等新媒体工具的作用,搭建有关医患沟通和医学人文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及网站,推送丰富的医学人文资源,展现医学人文活动的成果[6],强化网络交流互动,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实时了解医学生的思想状况,普适无缝地将医患沟通教育和思政人文教育贯穿于全科医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实现对医学生知识传授和德育引领的统一,有效提升全科医学生的医学人文和思政素养。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环境

医学人文课程范文3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德的缺失使得医学从业者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医学教育更加注重人文情怀。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倍显艰巨,在校医学生既要掌握专业技术与知识,也应具备更高层次的医学人文素养,注重医学生职业道德、医学伦理、人文情怀的培养。目前,医学生人文课程可分为两大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包括文学、历史与哲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交叉课程主要包括:医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综合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也体现在基础课教学、医学专业课教学、实习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之中。大学语文课程是母语高等教育的必修课,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强化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1],大学语文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强调文学知识、语文素养、美感品质的提升,又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对医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育产生重要影响,是医学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既有公共基础课的一般特点,又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根据医学专业特点,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把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要求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方向具体结合,在课程的目标定位、师资培养、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和改革。

一、明确医学生人文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定位

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2],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大学语文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以及课程目标应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医学人文精神强调对生命的关爱及对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关注,在课程教学中片面地突显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或人文性,或是把大学语文课程当作纯粹的文学专业课,都是不恰当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互补渗透,应既注重“语”的感染,又注重“情”的熏陶。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育、阅读能力的提升、写作水平的进步和欣赏能力的提高,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要求的体现。针对医学职业素养,医学院校要求医学生能够完成严格的病案书写,要求医学生能够解决复杂的医患沟通问题,这都需要基本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但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为了要适应这些要求而仅仅止步于对医学生进行工具性训练。语文教学在体现工具性、表现审美的同时,还表现着道德、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历史等诸多内容[3]。大学语文课程精选古今中外典范文章为载体,体现各体文章的表现方法和写作风格,同时也体现高尚的理想情操、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对学生产生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通过文学文本、文化文本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内容,提升文学知识素养、提升母语驾驭的水平,同时通过人文的濡染,使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获得内心的升华。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应“适应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发展日益渗透的趋势,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4]医学院校开设大学语文不能仅仅停留于实施素质与能力教育,针对审美艺术教育的现实需求,医学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既要包含系统化的知识阐述,树立古今中外优秀作家作品,了解其基本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又要掌握基本语法规范,提高基本书面和口头表达的水平,满足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同时,大学语文课程还承担着培养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的责任,在课程学习中要尽可能地形成对诊疗过程中生命、伦理、道德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的意识。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更加需要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情感教育、生命伦理教育相结合,这是由医学院校的专业特征限定的,只有在真正把握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特色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建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特色课堂。

二、建设人文素养和医学伦理精神融合的师资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5]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承担了更加复杂的教育功能,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应在更宽泛的领域内有所提升。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多元化的,既应涵盖语言文学知识方面的要求,也应体现出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伦理精神的融合。语文课程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学科理论,对文字、文学、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是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基本需求,也是实现人文与医学学科融合的需要;医学伦理精神是医学人文素养的魅力,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活动,以上知识模块的结合开阔了医学人文教育的视野,只有教师具有宽广的视野,才能有效开展课程教学,使医学人文素养转化成为可能。大学语文在很多医学院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以蚌埠医学院为例,大学语文选修课为24学时,1.5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资队伍的边缘化和资源的匮乏,尤其是科研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蚌埠医学院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好的探索和改革,学校重视教师学科融合的培养,要求所有新进教师必须完成岗前培训课程,同时要求非医学专业新进教师在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期间必须完成两门医学通识类课程学习,建立并完善学术骨干制度,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进修,提高人才层次,在科研申报、继续教育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等,加强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的相互沟通和学习,通过交流形成有效的师资融合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又具备深厚广博的学识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学达成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

三、建设特色鲜明的教材

我国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较多,在形式上各有特色,却又大都缺乏针对性,总体而言大都偏重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知识体系的传授与学习,忽视语文对专业后继教学的工具性质,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兼顾专业特点,有些职业院校通用类教材顾及职业人群所共同需要的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却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7],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注重学生的就业需求,却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大学语文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介质,借助教材的典型选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在完成知识的认知的同时,在情操的陶冶中塑造真善美的价值标准。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有自身特色,医学关注个体生命对人的生命健康的权利以及个体尊严的需求,这一需求纳入教材内容选取的考量范畴,表现为倡导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注重医学生人文情怀的扩展与培育,扩充知识容量的同时提高文本阅读的关联性,保证教材的题材丰富、体式合理,信息量充足、涵盖面广博。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可以考虑选取内容与医学相关的篇目,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从经典作品中学习先哲,提升审美品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医学伦理质教育。蚌埠医学院从2011年编写出版了《医用大学语文》教材,作品选择在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统筹兼顾,教材的编排以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专业特色,扩大视野,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及教学情境确定具体选文篇目,除了经典文学文本之外,在兼顾文学史和文体的基础上,选入中外医学典章及医古文,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医学发展史上的名医名家及有代表性的中外医学典章,贴近医学院校实际需要,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提升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实现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升,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医用大学语文》(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出版后,受到省内医学院校的一致好评。

四、建构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教学模式

当下医学人文课程存在一些通病,往往对医学的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与医学专业教育内容联系不够紧密,不能突出医学专业特色,教学模式改革应充分考虑学科的定位因素。生命伦理教育是医学人文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医学生不但要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能力,还需进一步拓展,体现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自然课程和社会课程相互之间的衔接关联和渗透,彼此融合,避免孤立讲解,能有效推动医学教育中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赋予人文精神更丰富的内涵,构建更加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适合知识层面的传授,哪些内容适合文化层面的开拓,哪些内容利于思想层面的探究,哪些内容该做怎样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等,都是课程建设中需要探讨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获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与突破,丰富和完善认知结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还原为学习的主体,体现参与原则,给学生提供医学与人文结合的论题和宽松的对话环境,通过小组式研讨开展合作学习、PBL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针对语文与医学相关联的论题因势利导,创设更多自由思考与表达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医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和情感,加深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以蚌埠医学院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课程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文体分类模式,文学史主线模式、经典文本细读模式,专题讨论模式等。以专题讨论模式为例,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选定课堂教学篇章的侧重点,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加入病案书写及医患沟通、热点医疗案例讨论等内容,一部分课程内容是以人文精神为主线,选讲优秀文学作品,梳理和激活基本文学知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表达、书写能力,经典文学作品之外,通过和学生的讨论交流甄选医学人文论题,例如关于生与死的感受,关于病房与病人的书写,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学习任务,由学生课后完成选读篇目的梳理和文献资料汇总,课堂时间用于开展小组间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在医学人文精神的主题范围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探究,教师听取学生讨论,并进行总结点评。课程教学既展现文学的魅力,又给学生广阔的生发空间,阅读、思考、讨论、辨析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的过程。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将学生还原为教学的主体,自发探究文本,感知人文精神的熏陶。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应结合教学目标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开展书法鉴赏、辩论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医德实践及研讨、人文素质讲座等,联合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开展“我是医学生”系列朗诵、演讲、征文比赛等语文类竞赛活动,浓郁的人文氛围有利于将医学人文的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中成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一步彰显生命教育、伦理教育的教学目标,把抽象的概念通过情感教育落实处,使学生可知可感,有效吸收。

五、革新协调发展的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改革与创新是客观评价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考试的目的不仅是对固有知识的检测,更影响到学习主体对学习方式和内容的选择。以蚌埠医学院为例,大学语文原有考试模式较为单一,根据期末终结性考试评定学生的成绩,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无形中助长了应试学习的风气,影响学生的发展,限制了人才的成长。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立足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可以把课程的考核目标分解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别,要求学生系统把握课程的内在体系,即知识层面的掌握;第二级别,要求能够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能力层面的标准;第三级别,体现为提升理论素养,培育实践品质,实现全面发展,这是素质层面的体现。通过三个级别的目标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转变。与此相应,考试模式改革可分为考试内容改革和考试形式改革两方面进行。考试内容方面,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基本要求,考试内容不局限于课堂课本,也不仅仅通过期末一张试卷的书面考试评定分数,可尝试拓宽考试范围,把考核内容细化分解为综合水平测试、优秀作品鉴赏、名篇名句背诵、考勤提问、课堂笔记、发表文学作品等几个方面,在水平测试中加大阐述、分析、论述等主观题的比例,分别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解读、鉴赏具体文学篇章的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并重,从考核知识储备到突出学习能力的考核,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索创新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甚至是标新立异,给学生创造和表达的自由空间,把考试作为能力培养的手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实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形式方面,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理论知识水平测试30分,主要考核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时间安排在期末,方式为闭卷;优秀作品鉴赏30分,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对作家作品的审美内涵、文化意蕴的理解,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圈定选题,以课程论文的形式完成,成绩计入平时分;名篇名句背诵30分,考察文学知识储备及人文素养,随堂开展,考核方式为小组比赛;考勤提问、课堂笔记10分,考察学生上课发言、作业完成情况及读书会、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的参加情况,安排在平时日常教学当中;发表文学作品在总分的基础上奖励3分,激励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总之,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8]。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医学本身就是“活人”的医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9]。就医学专科教育而言,兼有高等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的特征[10],在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中突显医学人文精神,落实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保证医学人文课程实施的稳定性,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的同时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姚黎英,赵玮,梁惠敏.以大学语文为切入点,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2):106-107.

[2]白燕.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三个维度[J].现代教育科学,2012,(5):132-133.

[3]郑飞中.医学生人文教育中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270-271.

[4]张富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8-51.

[5]谢铁华.提高教师素质,自觉自信建设文化强国[J].中国校外教育,2013,(6):30-31.

[6]王文霞,李常应.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3):114-115.

[7]舒立辉.试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J].社科纵横,2010,(10):114-115.

[8]王英姿.谈医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8,(10):73-74.

[9]刘东梅,雷红艳,范菲菲.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795-796.

医学人文课程范文4

关键词:卓越医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和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新时代医学院校要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富有特色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1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客观依据

1.1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同和重视

从本质来看,教育就是一种人文活动,医学生肩负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其教育更加强调人文精神。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发展面临各种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同和重视,也是医学院校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所在。

1.2人文素质教育是卓越医生培养的应有之义

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着重培养基层需要的具有优秀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拥有终身学习、科学思维、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具备创新意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基本技能,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能适应新医学标准要求的临床医生[1]。这决定了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医学生教育区别于普通医学院校教育,更加强调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2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导向性原则。新时期国家在人才培养类型、规格、方式等方面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探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首先要分析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确立导向性原则,开设符合医学生实际的课程。(2)系统性、融合性原则。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身是一个多维系统,应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选择和设置课程,使各门课程在功能上互补、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形成整体效应;另一方面,要分析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坚持融合性原则,实现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理想,能够以哲学、伦理、道德、法律等理论为指导开展医疗服务和社会实践,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人际关系,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3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3.1基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块设置

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观念,是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基于广义的人文素质教育概念,《标准》提到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可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范围[2]。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标准》未做出直接解释,可以理解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必修课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职业道德等选修课[2]。对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标准》解释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内容[2]。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解释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内容。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标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解较狭义,即将某一门特定学科或某一种特定文化看作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知识基础[2]。

3.2我国医学人文课程开设情况

我国医学人文课程开设情况(开设院校数,开设率)如下: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19,90.48%),医学史(12,57.14%),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9,42.86%),卫生经济学(8,38.10%),医学美学、医学与哲学、医院公共关系学、医学法学、医学导论(7,33.33%),生命伦理学(5,23.81%),社会医学、医学人类学、医患沟通、心理咨询、护理心理学(4,19.05%)[3]。

3.3构建全程化、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基于《标准》及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应达到以下5方面要求:(1)重视医德和公德修养,医学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承担各种社会责任。(2)具备哲学和逻辑思辨能力,把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3)具有医疗法律知识,能用法律约束自身行为、维护个人和患者合法权益。(4)具有心理和身体调适能力,要有健全的认知、适度的情感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5)具有医学文化基本知识,对医学文化有理解、欣赏、感悟能力,有医学文化理想和文化信仰。针对这5个具体要求,医学院校可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人文基础课程、医学与人文交叉课程、医学操作技能“四模块”课程体系(见表1)。在开发课程模块过程中,学校可以编写具有地域医药文化特色的阅读手册,增强学生对地域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坚定医药文化信仰。同时,将医学领域存在的社会问题、伦理问题进行整理汇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这些问题的调查方法,还让学生在获取信息、了解事实、提出假设、做出判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医德修养。

3.4合理安排课程顺序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以按照“五年不断线、段段有侧重”思路进行安排,即在5年医学教育过程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并依照“从人文知识到人文素养再到人文形态”的逻辑顺序展开。前5学期以人文知识传授为主;见习阶段安排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感悟和体验人文素养提供条件;实习阶段可安排与医疗实践联系紧密的实训课程,通过校内实训深化对医学人文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感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用性。

3.5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人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了解道德关系,学习道德知识,完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境界。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增加其对医学人文素质的理解,提升文化自信。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杏林使者”青年志愿者义诊工程、医学生暑期卫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学生学习使命感和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考核与评价,重点对其基层服务意识、临床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核,引导医学生提升人文素质。除此之外,可建立医学人文教育网站,构建以医学生基层就业、发展问题为中心的网络拓展式教学模式,了解医学生的想法,提升其职业认知、职业兴趣,强化“以人为本、德术并重”教育理念和服务基层的动力。

4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团队

教师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医学院校应培养一支“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为核心的,以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以人文素质教育实践项目为载体”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又有具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及丰富临床经验的兼职教师,通过专兼职教师的合力教育,培养出具有正确医学价值观和高尚职业精神的卓越医学人才。

5学校与社会共同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方面,学校可建造一些古今中外医学名家的雕像,在教学楼、实验楼楼道内张贴医学名言、标语、警句,利用展板宣传国内外名医的光辉事迹等,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陶冶道德情操,塑造自我。在社会氛围营造方面,政府要对服务基层的医生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并设立基层医疗服务奖,奖励那些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的医生,传播正能量,为人文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成玉,王元松,马桂馨.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4(4):350.

[2]张新华,张天成.基于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81.

医学人文课程范文5

宁夏医科大学立足于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大背景,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丰富了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为宁夏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人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人文教育

作为宁夏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医科大学,学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宁夏回族区域特色,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培养适应区域医药卫生事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近年来,学校形成了以医学为主、中西医并存,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样的培养目标和专业体系的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体系,是适应这些要求的当务之急。

一、未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医学生素质体系指标

未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医学生素质体系指标,是一所医学院校多方面特点的综合反映。第一,在办学类型方面,学校致力于建设综合实力突出、学科特色显著、服务社会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第二,在办学层次方面,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加强留学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优化专科教育,稳定继续教育。第三,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以医学专业为主体,强化传统优势和地方特色专业,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第四,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科研能力,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第五,在服务面向方面,学校立足宁夏,服务西部,面向行业发展。以上各个方面,支撑起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个目标可表述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医疗的基本技能,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医疗人才。具体到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可以表述为:①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②重视医疗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和伦理问题,能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充分考虑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③尊重患者的隐私、人格及个人信仰;④尊重同事和同行,具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⑤谦虚好学,具有科学态度、创新精神;⑥爱岗敬业,不断进取和学习,努力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将“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作为自己的终身职责。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通过学校对用人单位电话及纸质回访的反馈信息表明,学校毕业生综合评价良好。普遍的用人单位认为宁夏医科大学毕业生思想素质水平较高,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好,动手能力强;在人际交往、职业能力、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及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在科研能力和发展潜能方面能力较强,有继续深造培养的可能性。

二、新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在于要回答一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能否适应新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和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课。此外,增开学校特色医学人文课程,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卫生教育,立足于对医学双重性质的认识,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医学的社会人文内涵,认识医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提高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心理素质、医学行为选择决策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又满足了医学生成长的特殊需求。将普遍的思想道德要求与专业的特殊道德要求结合起来,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形成了医学生培养的特有课程体系。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能否适应新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方式的变化?近年来,学校根据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实施了以机体的系统性和从健康到疾病的“整体性”为主线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双螺旋”见习、实习的临床教学实验模式改革,启动了“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人文医学与职业素养培养工程”,开展了PBL、翻转课堂、“三明治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病例引导式临床理论课程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沉浸在丰富多彩的专业课教学方法中的学生,同样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课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有很多因素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方法方式革新,一类问题是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时代在变,学习要求在变,学习内容在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变,在此复杂情形下,不创新就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达到好的教学目的。二类问题是这一创新的可操作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是各位教师应该做并且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可以操作、能够出成果的行为,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应当得到积极的推动。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如何适应新一代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从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态度来看,学生上课的心理同上专业课是不同的,学生学习专业课是“我要学”,学生学习政治课是“要我学”,两种心理,两种态度,事实上把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置于不平等的地位。新一代的大学生,眼界宽阔、知识面宽、自我意识强、动手能力强,学习生活中好恶感鲜明,表达直率。这些都预示着那些糊糊涂涂、平平淡淡的教师将在教学中被淘汰。只有能深入学生心灵、与学生共情的教师,才能保留在讲台上。宁夏医科大学的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强化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并注重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实践教学,探索多种形式。比如,每门课程至少安排6~8学时的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知识通关、现场教学、视频制作、作业展示、家乡深情等教学活动,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这些改革,对各专业课程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反映在课程中,在于如何选择课程课目、在于课时的变化、在于授课方式的变化、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于考核评价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新临床医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教学与改革,要紧密结合宁夏区域特点和回族民族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素质教育”全过程,把“医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文医学素质水平。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校党委研究通过了“人文医学素质模块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人文医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医学人才为目标,将人文医学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党、团、学生会活动为辐射,形成整体教育教学体系,动员全校力量,实现全面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教学水平和实效性。通过“模块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使具有人文医学素质的合格医学生,具备五种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伦理道德素质、人文知识素质、身体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这五大素质即五大模块。要培养具有上述五大素质的合格医学生,是一项需要集全校之力的教育教学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专业课教师、党组织、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五大模块队伍的力量来完成。

(二)开展卓越医师班教学

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每年从300名以内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学生(2012—2014级各36名,2015级72名)单独设置班级并组织开课,改革班级模式采取课程组负责制,通过教师、学生座谈会,听取任课教师、学生对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保障该项改革顺利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的改革也在这个试点班中开展。教学模式和效果都有很大变化。

(三)开展医师执业技能培训

为了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体系,宁夏医科大学向中国医师协会申请建立“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宁夏)基地”获得成功。通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医学生在了解医师职业精神的普遍原则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学医患沟通技能,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提高职业素养,增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提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体系,使得我们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了新的平台和抓手。

(四)强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

医学学生培养是素质教育和职业教学相结合的工程。培养卓越医生这一目标,具有相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宁夏医科大学根据国家的指导原则,明确卓越医生培养目标,依据“深化教改、适应医改、胜任岗位、注重能力”的原则,以夯实医学生人文底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强人文,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卓越医生培养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类课程教学的改革的研究,对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开展综合改革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以上是针对宁夏医科大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开展的。研究立足于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大背景,前期已经有两年以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现需要在此基础上,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四、结语

学校“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确定了“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指导思想,继续围绕“打造‘两个一流’(西部一流、有一流学科),建设西部地区有特色、现代化、高水平的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创新、内涵、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快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续写宁夏医科大学办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汤波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涛,田淑卿,汤波.宁夏医科大学强化人文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2,33(5):63-65.

医学人文课程范文6

从年龄上他们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发音辨音都不如少儿灵敏,成人英语学习也不具备良好的语言环境,另外他们工作繁忙、上课学习、回家复习的时间很有限、英语基础薄弱、方法不得当等等都阻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进程。成人英语教学面对的一个问题,学生们的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的学习目标也不一样,其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希望通过学习仅仅获得毕业文凭即可;第二类学生希望努力学习,通过英语三级考试,获得本科学位证书;第三类学生希望在得到本科学位证书后,在医学专业上继续深造提升水平。为了更好地满足成人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需求,更好的提升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首都医科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对所承担的医学成人本科英语课程在原有教学大纲、教学性质与任务、学时数目、考核性质等均不改变的前提下,对英语课程进行分层次性的教学,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考核过程及考核结果、教材及材料等进行改革,把现代技术的高科技充分运用到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我校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英语课程教学层次的划分

我系按照学生的不同专业设置(包括临床、药学、护理等专业),以及学生不同需求为目标,推行英语课程教学分层次进行:基准课程教学层次、学位英语教学层次、专业英语教学层次。学生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自主选择任一层次的课程学习。

2.1基准课程教学层次

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成人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达到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其课程属于基本阶段英语课程。

2.2学位英语教学层次

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在完成医学成人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在达到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及应试能力,顺利通过成人学位英语三级考试,并尽可能取得良好成绩。其课程属于提高阶段英语课程。

2.3专业英语教学层次

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今后从事医学领域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将有利于其实际工作,也为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或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下基础。该课程属于拓展阶段英语课程。

3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医学成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汉互译能力和初步的听力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为此,成人学位英语三级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重点是考核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熟练程度。这里重点讨论学位英语教学层次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实行传统的面授教学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即在校的面授课程和计算机上的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面授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学时,面授课程应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内容,综合语言功能,把讲解词句、结构难点以及英语三级学位辅导内容等语言形式放在面授课程的重要位置上,并把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渗透在每次在学校里面授课的内容当中,以便让学生能够抓住并掌握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动因素,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分析,从他们的思想及语言表达中抓住信息反馈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的薄弱点并做进一步的加强。在课堂上无论从课文的朗读到词语的讲解,尽量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锻炼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尽快提升他们的英语能力和水平。网络学习内容主要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操练,也是面授课堂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每学期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网络课程训练,其英语学习任务占英语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学时。网络学习内容对应教学大纲中的单元内容和三级水平考试内容,学生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并认真完成网上布置的单元作业,并且在网络上完成每一单元的测试题目,最终完成规定的网络学习任务。

4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4.1医学成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课件

根据教学内容整理并制作出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的大学英语完整课件,包括大学英语1~4册每课授课要点、语法结构、词汇用法、难句分析及精彩、优美、实用的句式等。以确保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即使授课教师发生改变,但授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及学生的运用仍能得到不间断的贯彻落实和执行。针对推行的医学成人专升本英语课程分层次教学,对所选用的教学材料进行调整。保留已选定的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以及郭杰克主编的《大学英语快速阅读》。

4.2扩充学生学习资料

为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资源进行网络学习,对教材及学位考试中所涉及到的全部语法要点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并配合以相关支撑的大量配套练习题目,如:词汇(介、副词,词组的固定搭配,三级必备词汇)选择、完形填空、挑错、阅读理解、翻译(中、英互译)。收集汇总了近十年的英语三级学位考试真题,并配有相关分析讲解及参考答案,自行组卷整套三级题目或模拟试卷供学生学习练习使用。

4.3配套的三级考试辅导教材

为了满足我校医学专业学生参加英语三级学位考试的需求,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三级英语学位考试,应用语言学系增加了校内教材,即《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位英语统一考试辅导用书》,作为配套的英语三级考试辅导教材。书中涵盖了三级考试中所要求掌握的全部语法点并配有大量的对应练习题目,供学生复习时参考使用。其中包括名词与主谓一致;常用时态;被动语态;动词的非谓语形式;虚拟语气;强调句;倒装句;附加疑问句;情态动词;各种从句(主、宾、表、定、状、同位语从句);介词搭配等。此教材先在学校课堂面授教学中进行使用,待使用成熟后再正式出版发行。

5结束语

医学人文课程范文7

关键词:情境教学;人文艺术;高等教育;应用研究

中国的情境教育研究起源于1978年李吉林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性的指导作用。教学实践中除了注重课本内容、知识讲解,更应该利用情境教学进行教学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情境教学以形式为手段、以情境为细节,以维持和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计教学内容。人文艺术类课程经常面临学校所学与市场所需存在巨大落差的问题现象。因而,本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情境教学法模拟市场工作状态,降低所学与所需的差距性,并探讨情境教学法在人文艺术类课程的应用效果。

一、情境教学定义

情境教学源自于1968年Hart等人所提出的“随机教学策略”。之后,Kaiser(1991)等人加入示范、提问/示范、时间延宕3个教学技巧,延伸成为目前的情境教学法。Kaiser(1993)等又提出“加强式情境教学法”,除“情境教学法”之策略外,应再加入环境安排及回应互动策略。传统由老师单向授予知识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难在实际情境中活用所学知识,情境教学则主张通过与学习者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务中,强调学习是处于被建构的情境中,重视真实情境并模拟身历其境之学习,从中促使学习者能主动学习,且在学习历程中建构自己问题解决的能力,不仅能实用所学的知识識,亦能转换及应用到相关的实际情境,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并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McLellan(1996)认为,情境式教学应包括故事、反省、学徒制、合作学习、指导、多重练习、阐明学习技能及科技等8种因素。本研究选取其中合作学习、指导、多重练习、阐明学习技能等4个因素作为实验控制元素,探讨情境教学实验成果。

二、研究梳理

本文以“情境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显示,期刊6268篇、学位论文1724篇、会议论文680篇、辑刊15篇,成果丰硕,证明此领域的研究备受重视。经文献梳理发现,最常使用情境教学的学科为语言学习类,最常使用的学习阶段为大学前的教育阶段,最常见的研究范畴为高中与幼儿语言学习。然而,研究成果缺乏将情境教学应用于高等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的人文艺术类课程。人文艺术专业课程相比其他科目而言,其大学教育的专业学习技能与就业市场现实状况及需求落差较大,更需通过情境教育缩小与市场现实需求的差距。因而,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高等教育中人文艺术类课程的情境教学应用研究与落实成效。

三、情境式教学在艺术类专业课程研究设计、局限与效应

1.情境教学设计方法。本研究以某高校广告课的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分别针对2017、2018、2019学年广告课的同学生(约90余多人)采取情境式教学实验。采六顶思考帽理论(“创新思维学之父”爱德华·德·博诺(Edwardde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6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6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将选择不同颜色的同学进行随机分组,告知同学不同颜色帽子代表不同思维模式,说明同学通过不同的组合模式激发更多创意。学期初或末则向同学阐明情境式教学的目的,即以模拟就业市场的分工与现实执行情形进行广告策划作业的分组安排,进行维持一学期的广告策划合作情境模拟。

2.研究限制。本研究以广告课的同学为实验研究对象,但每届学生的性别比例、学生性格、学习需求、选课观念与修课人数皆不同,这些因素间接影响实验结果,本研究通过跨3个年度的实验流程尽力排除研究限制。

3.研究结果与分析。本研究采取McLellan提出的合作学习、指导、多重练习、阐明学习技能4种元素,结合学生教学评估系统中的反馈梳理,来分析本课程的情境化教学实验效应。(1)合作学习:本研究以6顶思考帽的理论为分组原则,将选择不同颜色的同学进行随机分组,让修课学生以情境式模拟职场无法选择合作伙伴的工作状况,如何与非自我选择组员完成广告策划,从中体会职场的执行流程。关于此分组安排,学生提出以下反馈:2017级同学A:分组模式是很大的创新,但是也可能懒人都在一组,压力就在少数努力者上。2018级同学C:分组我必须吐槽一下,虽然这么分组比较有科学依据,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我想说,合不来的人就是合不来,这完全影响我的发挥和分数。2018级同学D:即便是随机分组,但我们小组各司其职,合作愉快。根据上述反馈体现,即便在分组前或学期课堂结束前告知随机分组是模拟职场中无法选择合作伙伴的团队能力模拟锻炼,但学生对于同组同学分工不均、合作过程性格不契合、拖累成绩等因素仍有负面意见,但大多数同学对于相关的安排可以接受,尤其在说明随机分组用意后,多数同学是愿意锻炼。(2)指导:每周共四节课,前两节课作为学习引导,以PPT配合影片讲解,每周引导一种广告媒介,并留两节课给同学进行小组完成相对应的媒体广告策划,让随机分组的团体完成作业的形式能更真实地模拟办公情境,即在办公当下完成共同项目,而非事后回家完成。关于此指导安排,同学的反馈如下:2017级同学U:相当认同分组作业在课堂后半部完成,一来可以更有效率地的完成分组作业,二来大家都是随机分组,也不需要事后为了作业而去联系彼此。2018级同学X:我们组都是女生,只有我一个男生,分组的主题与合作的形式都使我的处境感到尴尬。2019级同学A:在课堂上做作业其实没有分组回去做效率高,希望老师减少在课堂上做作业的时间。从上述同学们对于固定时间完成作业的相关反馈可得知有正反两面的想法。性别差异会因合作主题的喜好与专长不同,而成为随机分组的运作障碍。另外,少数同学还是习惯回家完成作业的方式,仍无法适应当下完成交办任务的模式。(3)多重练习:本课程采取多重练习,在基础能力培养中安排了创意与策划训练、广告心理策略、广告设计艺术、广告调查报告、广告文案策划书5门从基础课程到进阶的文案撰写等多层次广告基础能力的训练。此外,以各个媒介为课堂单元分类,共分实体商场、平面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指导学生各渠道的运作特征及广告策划方式,并要求学生当场策划,、在最后一堂课进行整体广告企划的成果验收。关于多重练习的课堂安排,学生的教学评价反馈如下:2018级同学F:老师上课很有激情,课件一看就是非常认真做的,备课也很认真,课堂内容丰富,还有设置许多教学活动小游戏调动学生兴趣,是非常用心、非常称职的老师。2018级同学G、J、K、L::课堂生动有趣,老师讲解用心认真。2018级同学E、F、H:上课认真,准备充分,老师讲解用心认真。(4)阐明学习技能:本研究主要探讨学生的职场模拟情境教学应用。本研究向同学阐明随机分组是一种职场工作状况模拟的学习技能培训,2017级为在最终课堂阐明随机分组的学习用意,2018级和2019级则是在第一堂课说明随机分组的职场技能锻炼。本研究发现:阐明学习技能的先后顺序安排会影响学生在分组工作上的表现及投入程度。最后一堂课阐明学习技能的年度班级,其随机分组工作的投入与适应程度低于第一堂课即阐明学习技能的班级同学。由此证明到:,事先将学习技能阐明会比最后才阐明的效果更好。

四、结语

医学人文课程范文8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困境;体系探索;实施途径

医学是将“自然-人文-社会”集于一身的学科。医生这一职业承担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当他们面对受疾病困扰具有复杂心理情感的各类患者时,仅具备医学知识和诊治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崇高的职业观、良好的医德,以及伦理、心理、沟通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因此,医学人文素养是决定能否成为良医的基础,也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些需具备的人文素质是需要通过后天医学人文教育来培育,但在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教育仍存在诸多的困境,仍然滞后于实际的需要,如何提高和培养具备人文情怀、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新时代合格医学生,是值得商榷探究的时代课题。

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进行补充,对医学生开展关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在未来的医疗卫生领域行业中能够对患者实现人文关怀[1]。无论古今中外,自医学诞生之日起,就介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包含了双方诸多特性,既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更是最科学的人文。由于受到商业化、技术化、专科化等特点鲜明的医学范式的影响,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我国现阶段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而如何塑造医生的人文素养是破解问题的关键所在[2]。医学是精英教育,医学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医学生的培养,大学期间是医学生养成教育中的重要阶段,是构建医德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如果无法将“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有机结合,无法让学生认识到“医学人文素养”的地位不亚于“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会对未来医疗行业领域的医学人才价值观理念的塑造、医德医风的养成存在一定偏颇。因此,迫切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探索医学人文教育的多种形式,以培养良医为导向,构建医学人文教育的立交桥,探索新型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对于塑造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医德与医术相统一理念,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前,在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后,在全国一次次医教协同改革意见,呼吁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的浪潮和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得到了很多医学院校的重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面临诸多困境。

2.1缺乏系统化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计

医学本科专业大多开始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主要集中在《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与技巧》《卫生法学》等4门医学人文必修课程。而有些医学院校已设立专门的医学人文研究所,主要承担医学人文课程的理论教学及研究,为医学本科生进行了系统授课,医学人文学课堂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整体起步较晚,不够完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上来看,较之医学专业课程,医学人文课程较缺乏吸引力。教学内容偏重于概念、理论体系的讲授,而教学方式以往常的“灌输式”为主,考试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答卷考试,不能将医学人文课程内容贴近医学职业素养,与社会实际有一定的脱节,导致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医学人文课程学与不学都一个样,对自己将来从医没有任何影响。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医学人文知识在实际中应用远远不够,从而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

2.2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存在错位

医学人文教育感知体验互动较少,往往因缺乏实践和体验,特别是缺乏除主课堂以外的其他途径传播医学人文教育的体验,以至于大多数医学生无法感知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通常医学院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上,而在强大的专业课程压力、考试压力下,很多医学生存在只求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忽略医学人文素质的修炼,对于其他课程或课堂以外的医学人文讲座甚至无法提及兴趣,他们将关注点放到了如何破解病理,如何尽可能的维持生命,却忽略了医学内涵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守护,更不能很好地重视自身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由于认知的错位,导致医学人文教育长期以来收效甚微。

2.3医学人文校内外实践活动力度不足

当前校内外有一定的结合医学人文方面开展的活动,但开展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一是,医学人文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缺乏系统的全盘考虑,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文化氛围未能形成[3]。特别是在医学人文活动的设计上,缺乏顶层设计,缺乏品牌活动的树立和系列活动的贯穿,零星化碎片化的医学人文教育校园活动开展的影响力不够深远,并没有深入人心。二是,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虽然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依托,但往往由团委教师、辅导员教师(非医学专业)带队较多,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带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仅停留在较为表层的感性认知上,缺乏进一步的深入理解。三是,缺乏与政府、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单方面的从校方力量做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受到重重阻碍,社会宣传和关注度不高,也会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3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搭建设计

与知识和技能教育不同,医学人文教育是触发内心、净化灵魂的教育,既需要显性的主渠道灌输,也需要隐性的渗透式教育,更需要在实践参与中得到自我升华。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难的是需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环境,构建重视医学人文教育的良好氛围。经过多年实践,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为例,他们在医学人文教育方面主动适应、大胆创新、整合力量、协同推进,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如图1):

3.1形成完善的课内人文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人际沟通与技巧》《卫生法学》4门医学人文核心课程,精心组织人文课堂教学和课内实践,确保将医疗环境中常用的法律、伦理、心理、沟通、政策法规等教育完整地贯穿于临床医学教育中,形成医学人文核心课为主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

3.2注重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医学人文精神和价

值观的渗透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于基础及临床课的日常教学中。在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解剖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感恩教育;在第一门机能课程生理学的动物实验课中进行动物伦理教育和文明实验教育;在临床类课程中介入职业精神、政策法规、医患沟通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将医学人文教育蕴含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

3.3校内外名家开设“医学人文大讲堂”等系列讲座

邀请大学主要领导对新生进行“破冰式”医学人文教育第一讲;邀请著名医学人文专家对新生进行系列人文讲座和人文互动;组织附属医院“大牌专家”对一年级学生开设系列人文讲座,如“医学人文大讲堂”等;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反映医疗生活和医学文化的“佳片有约”赏析及专家点评。通过高水平人文讲座,加之讲者“良医”“名家”的示范效应,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仁爱情怀。

3.4搭建校内外医学人文教育的学生实践平台

通过开展“致敬无语良师”“医之美”摄影展、征集“医学人文故事”等系列校园人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动、共情与升华,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和人文情怀。医学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所长,走向社会,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参与到临床和健康促进的工作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关切,尤其是对病患的情感和悲悯之心,培育医者仁心仁爱仁术的价值观。

4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构建的实施途径

4.1课堂主渠道教育

课堂仍然是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对于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学人文教育理念、医学人文课程设立、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医学人文教育的观念意识层面和主体实践层面,合力打造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医德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医学生“入学-课堂-实践-毕业”为一体的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式全过程阶梯化教育体系。

(1)医学人文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构建以“培养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优质课程体系”为目标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在依托综合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程的同时,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本性、人文性和专业性,重点打造培养医学生高尚情操的基础性和导向性课程。以《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为例,它们是医学人文课程的核心课程,辅助于《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等课程,其中,《医学伦理学》发挥主导作用,是培养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核心课程。为此,每学期可举办1~2次专题教学研讨会,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不同阶段,制定具体教学计划、进程、结合医学实际的教学内容及全新的考核评价方式。集大学人文社科优质师资搭建医学人文精品通识平台课,充分发挥综合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交叉辐射作用。医学人文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围绕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开展,教学内容实现“三贴近”———贴近临床情境、贴近医学专业课程、贴近社会热点事件,根据学科和课程的不同,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梳理,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医患沟通理论与实践、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医学人文理论与临床实训、卫生法学法规理论与实践。对医学人文核心课程的考核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的方式,更加体现人文教育的价值引导的特点。在命题内容上,对医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方式转向对医学人文知识的理解、认知和应用能力的理解,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以问题式导向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在考察方式上,注重过程式评价,推行书面与口头相结合,发挥课堂发言、演讲比赛、情景模拟、沙龙交流等作用,同时注重医学人文的行为考察。

(2)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中的人文渗透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PBL、Sandwich和翻转课堂等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实践性强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他们沟通、反思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价值观。在基础医学课程方面:《医学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向“零号”标本致敬默哀活动,以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尊敬,对医学教育无私奉献的敬仰之情;《机能实验》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讲解实验动物小白鼠、实验兔等在医学发展中的贡献,倡导医学生珍爱生命,从爱护实验动物开始,妥善处理实验动物尸体等细节中得以渗透,正是这些“无语良师”才有今天的实验教学和医学基本技能的操作培训。在临床医学课程方面:聘请临床医师担任教学任务,通过课堂中的临床案例分析,加强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政策法规等问题的融入,不断加深学生对医疗实践中的医学人文的理解和认识。另外,在专业课和见习课程方面,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融入医患沟通技巧的训练,向学生示范如何对病人进行敏感性、涉及隐私话题的询问,做到既不伤及患者自尊,又能得到有价值的病史信息,避免由于沟通、交流方式不当致使患者隐瞒病史,进而误导医生的诊断治疗。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学生明白如果责任心不强或病史采集不全,就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让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成为一名医生,其责任心和沟通技巧非常重要,是每一个医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此外,见习、实习是医学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学生在看病之外需要更多地关注病患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更加注重对他们的深层次关怀。通过与患者交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需求,从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到鼓励患者、引导患者,充分得到患者的信任,以配合药物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切实做到“见病也见人”,体谅患者疾苦,尊重患者隐私,不断提高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逐渐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拥有较强的责任心、增强法律意识等,并努力将医学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情怀紧密结合,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成为未来良医奠定基础[4]。

4.2校内外专家医学人文讲座和引导示范

医学人文是触及灵魂、激发感动、建立认同的教育,专家讲座和引导示范是对课堂主渠道的重要补充。通过对学生从一入校开始贯穿不同阶段的多种形式的医学人文讲座,专家名家的讲授和以身示范,增进对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感知教育,让医学人文精神同医学知识和技能一起走进并植根学生内心。

(1)新生“破冰式”医学人文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从高中生到医学生的源头教育和转型教育。积极探索在新生中进行“破冰式”医学人文教育,即医学生宣誓、医学生素质第一讲、名校名师医学人文新生讲座与互动等。首先,新生开学典礼宣誓医学生誓词。针对刚入校的医学本科生,要求学生全部着正装,通过仪式化教育进行医学生宣誓,由学长或邀请德高望重的专家教师带领所有入学新生,做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承诺,以这种庄严宣誓的形式让学生产生对医学职业的敬畏和神圣感,形成初步的职业感受,种下医学生责任的种子,同时也播下成为未来良医的理想。其次,新生入学教育融入医学生人文素质第一讲。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邀请大学领导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委员会成员为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第一讲,主要介绍大学生素质与医学生的特殊职业素质,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更要有良好的人文情怀和全面素质。另外,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办学理念,可以将从学校毕业的优秀校友请回来,以身示范为新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再次,开展名校名师医学人文新生讲座与互动。如借高校交流的机会,邀请国内知名医学人文专家进行讲座、座谈,通过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引领广大医学生一同进行医学的哲学思考,审视和定位,一起解读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

(2)医学专家开设“医学人文大讲堂”

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是医学人文教育培养的有力资源,附属的医学知名专家是医学专业学生身边的良医榜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更加有效地规划和实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道德高尚、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良好的未来医生,积极开设“医学人文大讲堂”,定期邀请德技双馨的附院专家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用个人经历和身边案例,告诉医学生什么是良医、怎样成为良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继开展“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医学生和医生是怎样炼成的”“医学生心理健康维护”“面对生与死,浅谈医学伦理问题”等一系列多主题的医学人文讲座。讲座结束后的讨论阶段,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医学人文的真实临床情景,让学生在相应情景中进行角色体验,并通过这种亲身经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和感悟。

(3)医学人文电影“佳片有约”

通过医学人文课程和多方面的学习,高年级学生对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修养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也接触了大量实践课程,根据这个情况,定期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佳片有约”观影活动,如“医学教育不能缺了人文的钙”“我们是魔鬼?”“仁术VS仁爱”等多部影片、视频短片。通过组织播放关于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典型案例影片,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引导性教育。观影结束后,由专门指定的临床医生就影片中所涉及的有关医学人文方面情境进行讲解和剖析,即学生反思体验。通过这种反思引导学生对影片中人物的心理感受、情感历程、行为变化等进行深层思考,促进其自我认识与评价。并且在反思的基础上,临床医生通过借助真实临床案例的讲述,进一步深化学生内心的体验。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校内外医学人文社会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滋养医学生心灵、激励医学生奋进的重要精神磁场;社会实践是促进医学生对医学人文价值体系“知”“行”有机转化、最终达到高度统一的重要途径。着力打造以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为统领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为重点的社会实践,着力提升校园医学人文软文化实力,拓展医学人文教育向社会延伸,构建医学与人文和社会结合的立交桥,促使医学生在树立崇高理想、高尚品德和仁爱之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1)树立医学人文品牌,开展系列校园医学人文活动

首先,注重人文教育渗透,利用多平台力促医学人文氛围养成。探索医学生仪式化教育活动,通过新生入学进行医学生誓词宣誓,增强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职业崇高感;着重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设立医学人文论坛,开展热点医学事件专题讨论,畅言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看法,提高医学生职业责任感;通过撰写博文、论坛跟帖、原创评论、微博等形式,传播宣传医学人文教育特色亮点,展示学院医学人文教育成果及先进典型事迹,传播医学人文思想,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其次,深入开展医学人文特色品牌活动,加强行为文化的价值导向。组织开展医学人文月系列活动,如“画布上的医学”油画展、“医之美”摄影展、“最美医学人文故事”征文大赛、“涵养医者情怀”医学人文经典诵读、“梦起杏林•剧在医旅”话剧大赛、“无悔为医•震撼发声”最美医学声、“医者仁心”读书报告会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培养医学生完善的人格,良好的职业素养;围绕专业特点,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技能操作大赛,将医学与艺术结合,培养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情怀,倡导以仁心助仁术价值理念,通过开展向“无语良师”致敬仪式化活动,表达对遗体捐赠者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塑造医学生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2)开展医疗咨询和社会实践服务

以医学科专业优势为依托,深入开展以医疗咨询和服务为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活动,邀请附属医院相关专家,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为当广大职工和农牧民提供健康检查和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普及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急救宣讲知识及新医改方案,宣传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政策及具体内容。形成“团委牵头-专业老师指导-医院专家随诊”的协同社会实践模式。通过走访农牧团场居民家庭,开展卫生服务活动,为当地群众免费发放治疗药物,及时加强医疗救助与医学常识主题宣传教育。通过面向社会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将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道德价值融入,使学生的人文知识得到加强,人文精神得到深化[5]。此外,每年可协助当地卫生局、疾控中心完成校园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邀请当地电视台对活动情况进行相关报道,以增强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在国际爱牙日、国际爱眼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12•5”国际志愿者等重大纪念日开展校园医学人文宣讲活动。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于心,通过课堂主渠道学习、实践锻炼、活动参与、内心感悟与体验等环节,在春风化雨般地悉心培养和熏陶下,不断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将外在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从而培养医德与医术相统一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德明.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58-60.

[2]苏强,吕帆,林征.医学人文教育的危机与重塑[J].高等教育研究,2016(4):66-70.

[3]张俊.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医学人文教育,2011(8):64-66.

[4]卢书明,李春艳,李艳霞,等.临床教学中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4):44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