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PCI围术期中应用

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PCI围术期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就诊并行急诊PCI的病人186例,将2020年1月―3月的93例病人设为对照组,2020年4月―6月的93例病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长、病人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前准备时间(16.88±3.20)min、手术时长(1.35±0.45)h均短于对照组[(28.45±5.46)min,(1.66±0.39)h],病人满意度(97.85%)高于对照组(79.57%),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5.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中应用护理流程进行管理,可缩短病人手术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PCI术;围术期;流程管理;并发症;满意度;护理管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提高AMI病人的救治水平刻不容缓。早发现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抢救AMI病人的关键步骤,其中在导管室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最有效的再灌注方法[2‑3]。临床研究表明,出现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多因不稳定斑块破裂使得梗死相关血管血液供应完全闭塞[4‑5],PCI对AMI病人预后改善有重要作用〔6〕。Deluca等[7]研究表明,PCI术每延迟30min,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人病死率增加7.5%。早期行介入治疗成功恢复血流灌注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及有效改善病人临床预后的有效治疗策略,但该技术风险高,需要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护理流程管理是以流程为导向制定病房各项护理工作流程,按照流程实施护理操作的一种护理措施。李剑等[8‑9]研究发现,护理流程管理在改善病人预后、促进护患关系、缩短介入手术时长方面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以186例行急诊PCI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探究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我院就诊并行急诊PCI术的病人186例。纳入标准:符合AMI诊断标准,STIMI的诊断依据为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0];无急诊PCI术禁忌证;发病时间<12h;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基本语言交流及沟通障碍者;正在参与其他研究者;不能保证完成研究,可能中途退出者。将2020年1月―3月就诊的93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其中男48例,女45例;年龄41~61(49.56±5.46)岁。将2020年4月―6月就诊的93例病人设为试验组,其中男43例,女50例;年龄43~68(49.20±3.69)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梗死相关动脉(IRA)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干预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管理。病人确诊需要行急诊介入治疗时,立即通知所有参与手术人员,尽快准备手术,将抢救药品、物品准备齐全同时检查急救设备是否完好。在手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心率、心律等相关体征及症状,若发现异常现象立即通知手术医生,以便及时处理。1.2.2试验组1.2.2.1成立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管理小组组织成立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管理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士长、5名护士。小组成员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工作流程,并采用专题讲座、交流会等形式不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开展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工作流程管理。将制定的工作流程图打印分发给全体护士,要求所有护士熟练掌握,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如导管室辅班护士应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和仪器设备,配合主班护士做好手术准备工作;监护室护士实施术后生命体征评估、并发症应急等流程管理。1.2.2.2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工作流程包括入院接诊护理流程、术前准备流程、术中配合流程、监护室观察流程、后期康复流程等。①入院接诊护理流程:病人就诊于急诊科确诊后立即开启院内绿色通道,安置于胸痛诊室,胸痛专职护士进行护理,包括填写胸痛时间管理表、遵医嘱术前化验、用药及心理护理。②术前准备流程:病人签署手术同意书后,导管室护士、技师迅速到位并完成术前准备,包括急救仪器、设备及药品、介入耗材的配备。③术中配合流程:包括手术过程中护士配合术者传递介入耗材,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及心电示波变化,配合用药及对症处理。④监护室观察流程:介入治疗术毕转运至监护室后由专科护士进行介入术后护理。⑤后期康复流程:康复专科医师及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并实施。以上各流程衔接紧密,用于指导护士工作。1.2.2.3质量控制流程管理小组不定期考核护士急诊PCI围术期护理流程操作情况,具体考核指标包括术前急救物品、药品准备情况、术中配合情况、术后病情观察、康复指导。同时,每月定期召开流程会,根据在干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修订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工作流程。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护士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长、术中病人满意度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术后不良事件包括心包填塞、出血或伤口感染、穿刺部位皮下血肿、血管迷走反射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见表2)

2.2两组病人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见表3)

3讨论

心脏介入围术期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1]。冠心病病人护理不到位是围术期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12‑13]。护理流程管理是以病人需求为基础的护理质量控制手段[14]。有研究显示,护理流程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控制,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对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有一定的意义[15]。STEMI临床救治应体现“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基本原则[16‑17],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STEMI病人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18]。急诊PCI风险较高,对护理质量要求高,唯有规范化、流程化、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才能够促进急诊PCI病人顺利手术并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试验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长均低于对照组,术中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19‑22]一致,表明护理流程管理有利于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长,还能够提升病人满意度。分析原因:急诊PCI术前准备烦琐,时间紧迫,多名护士同时操作容易造成部分项目重复处置及部分项目未处置的情况,从而导致时间浪费。而流程管理小组制定了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工作流程,列出了执行框架及操作指导,避免了多名护士相互操作干扰、重复操作等混乱情形,工作效率极大提高,术前准备时间缩短,增强了护士间的配合度[23‑26],从而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提升了病人满意度。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流程管理有助于降低急诊PCI病人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按流程管理要求,小组成员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督导,并不断收集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工作流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27]。

4小结

急诊PCI围术期护理配合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有良好效果,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长,提升病人术中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郝爱萍 李慧波 张东艳 单位:山西省汾阳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