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教育范例

医学科普教育

医学科普教育范文1

关键词:普通高中;医学健康;教育课程

如今我国社会发展全面,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家长也不再担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可是青少年健康却成了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政府对我国青少年的健康问题非常关心,但是很多时候也只是停留在体育锻炼这个片面的层次上,忽略了类似于“心理健康”“内外保养”等医学上所定义的健康培养,长此以往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健康都形成了错误的认知,这些错误的认知也影响了我国开设医学健康教育课程的进程,极大程度的耽误了青少年的健康教育。

1影响健康的因素

1.1个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健康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病而已,大多数人认为身体健康就是健康,而对保持健康的观念存在误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首先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对于健康的思想重视程度,心理是影响健康的一大因素,当一个人无法调节自己的心理健康,那么一些特定的器官也会随之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引起一些身体上的疾病。

1.2生活方式不健康

有句话说“生活越好,诱惑越大”,在如今饮食、娱乐、放松等生活形式多种多样的情况下,人们的健康也存在越来越多的隐患,有研究表明,很多影响健康的因素都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方式密切相关,比如长期吸烟的人的肺、肝脏等器官机能更容易下降,得癌症的几率也更高,同时吸烟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是“名列前茅”;喜欢喝酒或是酗酒的人,一般情况下,这些人群的人体健康状况都远远不及生活方式规律的人群;再比如说暴饮暴食的人,他们的胃的承受能力也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达到降低,这些不良行为无时无刻不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2高中开设医学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2.1文理科无法接受同等层次的医学健康教育

现阶段我国高中的教学情况是分文科和理科来分别教学的,在没有医学健康教育课程的情况下,理科类学生还可以通过生物课程来了解到少量的医学健康知识,但是作为每天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课程打交道的文科类同学,他们是很难在课堂以内接触到医学健康的东西的,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文科类学生对于医学健康的了解。

2.2忽视健康学习,系统知识缺失

对于学生来说,有系统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如今在高中时期开设医学健康课程缺乏专业的团队以及缺乏规范教学内容的教材。因为医学健康需要了解的内容是非常零碎的,如果没有专业性的总结,很难使重点互相结合,不利于后期的应用。现在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时期对于医学健康教学课程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体育锻炼这方面。即使学校有开设具备多种活动的体育课,可是老师往往也忽略了对于各种运动损伤如何应对急救等知识的传授,只是一味的教学生如何去运动去锻炼,造成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缺失。

2.3缺乏紧迫感,搁置医学实践学习

首先,如今科技发展速度惊人,医疗医学条件也不短上升,减少了一些病的发病率,很少有像“非典”那样的病,从而降低了人们对发病而产生的紧迫感,学校也不在意,而造成相关类型教育知识科普的缺失。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时期对于当代高中生来说又是一个面临高考的决定性时期,我们被学校灌输的思想是学习成绩比身心健康更为重要,所以同学们更在意考试内容的学习而将医学健康学习放在一边,因为思想教育层面的理解匮乏,导致医学实践学习搁置。

3普通高中开设医学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是最基础的,而医学健康教育是生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培养高中生掌握一定的健康护理知识与技能,是当前高中生医学健康学习的主要工作。

3.1医学健康常识是学生必备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是指人们对社会适应的能力,是有效的处理生活中日常问题的能力,是对周边环境相互联系的一个积极行为能力。在2006年起北京大学就对学生开设《生活技能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为切入点,主要是以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医学健康技能,以生活技能为基础,改变学生医学健康意识。同时,预防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的心理伤害。于现行社会,很多事物都追求多样化、复合型。高中生也不例外,医学健康常识的有效普及,有助于学生生活、学习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未来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所以,医学健康常识是学生必备的技能。

3.2传统教学对医学健康常识普及不重视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工作。但是传统的教学,还是只是循规蹈矩的教授学生日常科目知识。同时,在公众急救普及率上看,医疗健康教育是急救知识普及的基础工作,因此高中有效的切入医学健康常识是很重要的。据调查,2008年,红十字会总工会在中国奥运会召开之前为北京市民进行急救的培训率只是达到六十分之一。正因为医疗健康常识的缺失,很多人都无法完成急救培训。所以,医学健康常识在高中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急救知识的普及工作的实施。

3.3科学的医学健康常识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

中国人口开始逐渐增长,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家庭未必能对学生的身心照顾到位,很多高中生因为家庭的疏忽教育,导致轻重不等的心理疾病,而这种疾病可能会伴随少年成长,甚至会步入社会,更严重的结果就是影响到高中生的正常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为社会带来威胁。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有效、科学的医学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身心的发展。

4高中开设医学健康课程的工作建议

如今,高中生了解医学健康常识的途径有媒体、讲座、医务人员、课外活动、同伴影响、报刊杂志等等,其中家庭影响与生物课程学习影响因素最为常见,而通过高中生物课程学习去实现“医学健康常识”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医学健康常识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心理健康,就不能在生物课程中体现。因此,高中医学健康常识普及工作应该多方面结合。

4.1紧扣高中教材,适当切入

高中教材中很多事关于医学健康常识的切入点,比如高中人教版生物教科书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增加人体构造图,普及因为某些外在原因引起的健康疾病。这样在高中生物课程的铺助下可以做到“与实际结合”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以课外拓展的形式展开高中医学健康教学。

4.2依托社会为基础,实践活动

校方应该强化高中生的“医学健康常识教育”,建设第二课堂,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教育方式。有效构建各种主题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既可以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与实际结合,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医学常识。

4.3创设医学课程情景,拓展活动

在课堂创设中,老师应该适当的创设医学课程情景,学生在一个模拟又真实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融入生活,凸出教学创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到日常的医学健康知识。老师再适当的加以引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环境影响下有效的利用学科知识认识“医学健康常识”。

5结语

影响健康的因素除了身体状况等外部因素,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高中开设医学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主要有文理科无法接受同等层次的医学健康教育、忽视健康学习,系统知识缺失、缺乏紧迫感,搁置医学实践学习等,要改变这些现状,就要了解高中开设医学健康课程有助于促使高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心发展与身体的健康状况,激励学生的自我调节。

参考文献:

[1]张向荣.高中生在生物课学习医学健康知识探析[J].学周刊,2017(31):98~99.

[2]刘开湘.普通高中开设医学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J].中学生物学,2016,32(08):74~75.

[3]刘开湘,张松.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医学健康常识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07):156.

医学科普教育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MG动画;视听语言

1MG动画的定义

MG动画,英文全称为MotionGraphics,直接翻译为“动态图形”或者“图形动画”。贯穿全片的主要元素是由简单的线条与图形组合而成,是会动的平面设计,而又比三维动画简洁、易操作。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使用动画技术来制作的一种视觉表现艺术。它以平面元素为形式,以动画制作为手段来表现故事情节。MG动画设计把原本处于静态的平面图像和形状转变为动态的视觉效果,并且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文字动画[1]。MotionGraphics最根本的就是“Motion”,在临床医学视觉表现中通过强化医学静态元素或者图片传达信息,其赋有“趣味性”的视觉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视觉信息更易被人接受、理解,使观看者获得参与感。

2MG动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媒体特征

新媒体是以数字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无线通信网络等多种途径,借助不同形式传播设备,为广大公众提供信息咨询的一种媒体形态[2](图1)。传统的动画艺术设计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断更新和发展。通过新媒体MG动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吸引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及实实在在的受益。MG动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三种新媒体特征:交互性、开放性、自传播性。

2.1交互性

交互性是新媒体时代MG动画与传统动画的重要区别。在临床医学中MG动画设计制作的文案策划、配音、原画制作、后期合成等动画具有节奏感强、风趣、易懂的特点,加之扁平化的风格,有别于传统动画的设计技术,让视觉信息更加饱满,深深地吸引受众,MG动画多样的风格、新颖的形式,成为新媒体时代一种时尚、流行的动画类型。在临床医学应用中MG动画将医学动画的被动观赏变为主动的活动交流,受众者也可以对医学作品进行反馈,超强的互动感,既满足表现不同医学主题需求,又极大地增加信息的转化率,实现超强的交互性。

2.2开放性

新媒体可以说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但它的信息传播方式却又非常强大。新媒体传统的传播方式为报纸杂志、电视传播。传播途径封闭单一,受众面窄。不能提高大众在医学科普教育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MG动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开放性传播,使之更加适合在互联网传播。这是新媒体短视频疯狂的年代,MG动画在新媒体时代迅速蹿红。其中《飞碟说》创造亿级流量神话,成为公认的网络视频百科精品。原创的医学MG动画制作的片子以迅雷之势铺展开来。在临床医学中MG动画以新媒体为信息载体,技术新、传播方式广、成本低,传播的内容多样化,时效性强。在医学科普中信息传递的时间长,传递范围广,传递受众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方面比较宽,形成新媒体时代医学传播的基本价值。

2.3自传播性

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改变公众以往点对面的大众传媒时代,进入以个人为中心的全民传播时代,个性化、创意化、草根化成为主流,传者即受者[3]。其中抖音短视频“DOU知计划”为科普知识传播提供新的介质和路径,让更有用知识及有内涵的形式成为大众医学科普知识的扩充器。让每个大众都有医学科普的精神,既是科普知识的受惠者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短视频平台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人,通过平台所传播的科普医学知识正以百万的传播量转发、点赞与评论。随着临床医学科普知识短视频入驻抖音,有关儿童健康、医疗保健、营养保健、心理健康等涵盖医学知识方方面面的,受益者超万人。

3MG动画在临床应用的创新突破与价值实现

3.1突破传统临床医学教学的呈现方式

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中主要采用挂图、课件结合的方式,既枯燥又呆板,教学的输入与产出不成比例,MG动画运用简洁、抽象风格等手法及扁平化的造型设计。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使难懂的医学词汇和冷冰的医学语言赋予一种情感的补充,丰富教学模式。MG动画是运用动画的技术手法,重新赋予新的生命力与表现力[4]。在临床医学教学中MG动画人物采用卡通形式,塑造一个符号来展现医学专业信息,增加医学动画视频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清晰地表达一个病例特征。教学形式新颖多样,风格诙谐,使医学动画视频妙趣横生。

3.2促进临床医学教育质量指数级增长

进入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临床医学教学中MG动画以新媒体为信息载体,MG动画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在移动端传播和易于碎片化信息汇总,符合现在传播环境的转变[5]。MG动画夸张活泼的形式,教学内容呈现出严谨而不失有趣,使学员持续与主动地观看。教学内容更符合当代医学生的接受习惯。随着临床医学中视听教材的传播环境改变,有趣、新奇的内容才能达到吸睛引流的效果,使受众便于接受表达的信息。3.3提高临床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效率借助新媒体的发展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医学科普知识,提升大众的自救互救素养[6]。MG动画在临床医学中的发展,目的是将看似高深莫测的知识以一种大众都能接受的方式转化,所表达的医学知识信息,完全颠覆人们传统的接收信息的方式,医学MG动画给予人们清晰性、条理性、观赏性的视觉传播感受,提高医学教学视觉传播的效率。

4MG动画在临床应用推进的实践中应把握的重点

在临床医学中MG动画设计制作流程包括文案策划、配音、原画制作、动画制作以及后期编辑,其中设计制作的医学科普《腰酸背痛那些事》《PSA升高究竟可不可怕》等MG动画通过上海移动媒体的播放,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均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MG动画阐述临床医学中一个医学知识点,对于零基础救治基础的普通市民更为有效,达到传播医学科普知识价值导向的目的。全国首例医师媒体使用习惯调研报告,新媒体正在改变医疗服务的沟通方式。新媒体的平台、医师自媒体的发展正在改写着患者获取信息的途径,由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联合赛诺菲和丁香园共同发起的“医师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显示,新媒体正成为医师传播和获取各类医疗信息的主要途径,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为医师做科普赋权,再造权威,促进医患沟通。

【参考文献】

[1]宋慧敏.MG动画市场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市场,2017(24):74-75.

[2]孙丁贺.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特点与运作模式[J].新媒体研究,2016,2(17):193-195.

[3]李晓菲.从微信人际传播的异变看品牌营销[J].新闻前哨,2015(4):94-95.

[4]席智慧,陈出云.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意运用[J].中国市场,2011(19):45-46.

[5]宋慧敏.MG动画市场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市场,2017(24):74-75.

医学科普教育范文3

一、动漫与科学传播的概念及模型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因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一般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称为动漫,但是两者之间同时又存在着很多差别。动画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时的过程,其静止画面可以由电脑制作,也可以通过手绘,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轻微的改变,然后再拍摄,当所拍摄的单帧画面串连在一起,并且以每秒16帧或以上去播放,使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误以为看到了活动的画面。通常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就算在电脑动画科技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的现在也是如此。动画可以分为三种:传统动画、定格动画与数字动画。

漫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镜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但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为了区分起见,把前者称为传统漫画,把后者称为现代漫画。[1]科学传播是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它与传统科普和传播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们这个科学时代,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一般看来,科学传播的意义也是不言自明的。首先科学应该得到传播,得到效率更高、范围更广的传播。然后,再讨论谁来传播,通过什么传播,传播什么,以及向谁传播。[2]科学传播典型模型的划分根据科学传播本身的分类可以分为4个,其中一个是针对科学共同体的,称为“同行评议”模型,跟传播学中所讲的“把门人”理论很相近。“同行评议”制度指的主要是关于某一领域的科学问题,只有相关的同行专家说了算,研究论文是否应当发表,要同行评议后才能决定。[3]这样虽然在某些层面上可以保证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但是因为主观性和局限性较强,因此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就目前而言,尚且没有更好的方法进行替代。这个模型只直接设计科学家及相关科研管理部门,更广大公众则联系不大。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上,存在着“三段学说”,即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有反思的科学传播。[4]伴随着这一学说,就出现了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的3个模型,分别是中心广播模型、缺失模型和对话模型。这3种模型分别基于国家立场、科学共同体立场和公民立场。

二、动漫与科学传播结合的必然性

上文所提到的“三段学说”,在我国只能在逻辑上成立,从历史角度讲,我国并没有经历这样的进程。我国的科普教育机构大多是被纳入政府序列的专业科普机构,所以中国的科学共同体只需要面对政府,而并不需要面对群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从公众理解科学这一方面就开始有很大的缺失,我们的科普推广仅仅还是停留在教育阶段,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公益活动或者教育课程,远远不能达到科学的广泛和有效传播。在很多时候,中国科普已经不是政府立场,而是蜕变为科普机构立场了。科普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势在必行。[5]科普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结合需要一个有力的支撑点,大众传播在科学传播中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将成为科学传播的中坚力量。首先,大众传媒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舆论的引导者,是言论自由的推广者和实行者,是舆论监督的倡导者,这些理念符合科学传播的要求。其次,大众传媒拥有丰富的媒介资源,是大众传播的既有渠道,如果科学传播于大众媒介相结合,就能保障科学传播渠道的畅通。另外,科学的发现是具有前瞻性和偶然性的,这就使得一般大众很难即时接受最新的科学发现,同时,科学事业具有其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很多专业术语会让受众感觉晦涩难懂,这样一来,就不能达到有效的传播,所以需要传播从业者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打造桥梁,运用专业素养将科学语言化繁为简,传播给受众。动漫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它具有轻松幽默、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等特点,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无论是从传统漫画到现代漫画,还是从传统动画到数字动画,动漫产业一直处在不断地发展中。这种发展反映出了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为科学传播提供了途径。动漫可以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对人们产生影响,影像与声像的结合带来的震撼会使得语言和文字都变的苍白。另外,一想更利于人们去理解,去体会,可以将原本复杂的科学现象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增加传播的有效性。基于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倾向,科学传播需要找到一种或几种有效的传播方式,它的这种需求可以为动漫在新的领域———科学传播领域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使动漫不再以娱乐为主。

三、动漫在科学传播中的表现形式

动漫在科技传播中有很多表现形式,虽然科技传播与科学传播略有不同,但是动漫在两者之中的表现形式却是共同的。用来展示技术成果的动漫,同样可以解释科学知识,两者并不矛盾。

(一)符号表现法

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如箭头、虚线、实线、点、圈等)来代替一些抽象的或特意简化的东西。这种表现方式在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基本的方式,尤其在学术论文交流、科技教育中最为常见。它可以是静态的插图,也可以做成动态的动画效果以电子媒介显示,用于表现事物间的抽象关系、某个部分的突出强调、事物的动态演进过程等。如应用于科技教学、科技产品推介等活动的Powerpoint幻灯片中的各种符号表现。

(二)示意表现法

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原理、人眼见不到的物质及其动态,通过示意性的图形和模拟化的动态表现出来,使之变得简单化、形象化。示意表现法所表现的内容必须以科学为依据,不可毫无根据地随意发挥创造。[6]最典型的示意表现方式为模式图或模型图式。几乎每个科技领域都要有其必然的发展过程、学科体系与框架、错综复杂的要素结构,这就需要用图式或模式图表达。

(三)形象表现法

形象表现法指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的漫画、插图、动画表现各种具体的科技知识、科技新闻或宣传科学精神、科技理念等观念上的内容,在科技普及与科技教育中最为常见。形象表现法以其独有的亲和力、表现力以及审美趣味性赢得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接受与喜爱。《2006中国科普报告》中指出,中小学生希望科普网站“内容更多、更有意思”、“最新的内容再多一些、丰富一些”、“游戏多一些、益智类多一些、试验多一些、与科学家对话多一些、科学图片多一些”等。有关科普网站介绍科学知识的方式,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形式是:故事34%,动画29%,游戏17%。[7]这也体现了公众对寓教于乐形式的渴求。教科书中的插图、科普漫画、动画科教片等都属于典型的形象表现形式,下文将要提到的神舟七号科技新闻中便运用了形象表现形式。#p#分页标题#e#

(四)动画与实景结合表现法

这种表现形式是将动画与实景合成于同一影视画面之中,使图像更加生动,科学内容阐明得更加清楚。许多电影特技、影视科教片都会使用这种表现方式表现宏大场面、难以拍摄的场景、细节,或塑造虚构的三维动画人物形象,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与实景结合的表现方式将会应用于更加广泛的科技传播领域。

(五)写实表现法

写实表现法是数字动画的专利,数字动画能将物体的形态、色彩、动作等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来,甚至能够表现出超越现实的视觉效果,在科技传播领域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而虚拟现实(VR)技术又融合了现代数学、控制论、图形图像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与艺术等多领域知识技术,能够模拟各种环境,并使人在这些环境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具有感知多样性、沉浸感、交互性、构思性等特征,为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增添了重要砝码,同时也应用于教育、航天航空、生物分子、军事、地质学、考古、建筑业等各领域建设中。

四、动漫在科学传播中功能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舌、鼻、身等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心理学家特瑞拉认为:我们的学习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听觉和视觉是非常重要的。[8]通过这项研究可以看出,听觉与视觉在学习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在科学传播中,受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众所周知,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学习科学知识难免会觉得枯燥、灰色,这就要求传播者利用合理的传播方式,“抓住’受众的眼球和耳朵,已达到有效传播。在这方面,动漫是当仁不让的。

(一)更新科学传播方式

传统的科普教育是一种单向性传播,因为只片面强调传授的过程,不考虑受众的接收情况,更谈不上什么反馈,所以只是单纯地对科学信息加以组合罗列,再以授课或者展览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受众的兴趣,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着限制,极为不便。但使用动漫来进行科学传播就能够克服这些不足。比如1999年我国推出的第一步科普动画片《淘气蓝猫三千问》,虽然也是采用了说教形式,但是片中塑造了蓝猫、淘气、肥仔、菲菲等一系列可爱生动的动物角色,通过一个个悬念与谜团的解决,向受众传授天体运动、星际碰撞、龙卷风、泥石流等科学现象,把科普变得轻松、幽默、引人入胜。另外,现今动漫的传播渠道也正在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传统的动漫报纸、动漫图书、动漫影视作品意外,网络动漫、手机动漫也在持续的发展和壮大中。如果将这些动漫传播渠道都采用到科学传播中,那么人们无论是工作、休闲、上网,甚至吃饭和步行的同时都可以接收到科学信息,这就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既节省了受众的时间,又提高了传播的有效性,同时也省去了寻找场馆的麻烦和财政上的支出,可谓一举多得。

(二)吸引受众

目前,我国科技普及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受众对于科学信息不感兴趣,这就大大降低了科学传播的有效性。根据最近一次的2005年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我国公众对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和医学新进展等科技发展信息的感兴趣比例分别达到54.5%、50.9%和45.9%。[9]此次数据较往年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而言,基本呈现持平状态,这就说明我国科学传播的发展出现了停滞。随着动漫的发展,它已经不再只适合于儿童或者青少年观看,而是得到了广泛的受众认可。在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成人动漫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在动漫产业中占有很大比例。2007年1月,《光明日报》指出,据《漫友》杂志近8年来对读者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动漫作品的阅读人群中,年龄在13岁及以下的约占11%,14至17岁约占59%,而18岁以上的成人已经占到近30%。动漫,已经成为读图时代的宠儿。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据估计,我国动漫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已经有5亿人之多。[10]动漫的形象化可以讲内容枯燥、语言晦涩的科学信息转化为生动的卡通动画,利用虚拟卡通人物的表演或者讲解来吸引受众的关注。动漫广泛的受众基础为吸引科学传播受众提供了条件,可以拓宽科学传播的受众层次,使普及率大大提高。将专业性与娱乐性紧密结合,做到快乐科普,寓教于乐。

医学科普教育范文4

1老年人群肺炎感染特点

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各个器官的功能储备下降,且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脏病等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本次出现的病毒对整个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感染后发病隐匿,病情较重,病情变化快、容易导致呼吸衰竭和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衰竭,因此病死率高[12-13]。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显示,60岁以上患病人群在武汉市占总体患病人群的44.1%,在全国平均占31.2%。从肺炎的病死率来看,国内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68岁,80岁的病死率可达14.8%,意大利80岁以上死亡患者占全部患者的58%,远高于其他年龄层[9,14]。因此,必须提高对老年人病毒感染肺炎的认识与防范。

2肺炎防控经验

病毒疫情出现后,本中心高度重视,结合2003年抗击SARS、2009年防治H1N1全球大流行以及2013年管控H7N9禽流感经验,针对医疗服务对象实际情况,注重管控当先、防治并举,迅速制定一系列冠状病毒防控策略、方案和预案,构建并完善了疾病监测网络体系,严管严控,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治工作要求,实现了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零感染目标。

2.1筛查前置,下好防控“先手棋”

本医学中心承担的医疗服务对象大多居住在北京市各干休所,疫情发生后,为加强感染监测,做好早期预警预报,避免医院交叉感染,中心快速响应、迅速动员,第一时间设置前置筛查,把预检分诊、发热监测、隔离观察等工作前伸到驻京基层门诊部及干休所。迅速建立起分层分级的预防体系和有效的监测、预警和报告系统,严格周报告、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同时,加强干休所一线医护人员培训,开展健康科普教育,实时了解全部医疗服务对象情况。发热患者就诊出发前,预约通知发热门诊,提前做好各项准备,提供更安全的医疗保障。

2.2完善预案,规范疾病诊疗流程

根据病毒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诊疗条件等,本中心因地制宜,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先后撰写印发了《病毒防治手册》《老年人群病毒肺炎防治问答》等科普书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由领导组、专家组、督导组3方面组成,呼吸科专家牵头,抽调各科室骨干精英组成发热门诊医疗团队,培训专科护士,制定完善缜密的诊疗流程,从预检分诊、流行病学采集、体温测试、血液检验、胸部CT评估到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等,严格把关、规范操作。同时开通专门绿色通道,配置专用救护车,设立隔离检查室及隔离病房,对来诊医疗服务对象的陪诊家属、司机等随行人员,一并进行充分的流行病学调查,最大程度降低疾病暴露风险,切断传播扩散途径。

2.3全员培训,提升保障打赢能力

病毒暴发疫情下,对疫情流行病学规范要求,若掌握不准确,易造成决策错误和公众误解,此举不仅限于医务人员,院内相关人员均应涉及,还要充分了解疫情最新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15-16]。中心依据岗位职责层层开展全员培训,除对高风险科室如发热门诊、急诊、ICU和呼吸病房的医务人员重点培训外,还实行以科室主任为督导的全体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确保全体医务人员熟练掌握肺炎的个人防护、诊疗标准和处置流程,并通过《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与诊疗流程测试题》检验学习效果,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处置预案,开展针对性实战实训模拟演练,检验优化流程、完善细节末端,切实有效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此外,还加强住院患者、家属、陪护人员的教育,使其了解病毒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等。

2.4压实责任,织密防控责任

网络建立机关与科室“一对一”联络对接督导检查机制,设立督导员,负责每日对督导科室进行巡查,重点检查科室疫情防控制度、防护要求落实情况,科室人员对疫情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和人员管控情况,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消除隐患。通过“一对一”督导检查机制,分片包干、压实责任,分层次建设起疫情防控责任网络,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全体系的疫情防控态势,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无遗漏”。

2.5创新理念,防疫医疗“两促进”

树立“两手抓”辩证思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确保医疗工作不延误,梳理疫情期间门急诊、住院诊治流程,对住院患者应收尽收。对在院老同志,全面开展病情梳理和评估,提前做好医疗预案;对居家老同志,实时沟通联络,指导慢病管理,制定个性化复查和诊疗计划。还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学科优势,研制出“预防中药汤剂”及艾辛防疫香囊,免费配发给所负责服务对象及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为一线医护人员筑起、筑牢健康防护墙,切实保护好易感人群,预防病毒侵袭,减轻疫情压力。

2.6多措并举,强化服务细节管控

疫情发生后,后勤保障部门立即启动物资储备与分发预案,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如消毒用品和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眼罩等防护用品。及时调整员工食堂就餐环境,实行“分时段、分科室、分区域、分餐”就诊,制定工作人员错峰就餐时间安排,更改座椅布局,确保单人单桌,避免人员聚集,防止交叉传播。针对就诊人员,合理安排分诊;针对服务人员,采取“定人、定岗、定时”,即人员固定、岗位固定、时间固定。对重点区域每日多次消毒,对后勤班组、保洁外送、陪护人员登记造册,加强管控。

3总结

医学科普教育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健康教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理健康;妊娠结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全世界孕妇和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HDCP患病人群占全球女性总人口的5%~10%,同时HDCP的发病率在过去的20年中增加了近25%。HDCP患者面临着宫内生长受限、胎盘早剥、早产及剖宫产的风险[2],其中每1000例妊娠中就有3.6例胎儿死亡的风险[3-4]。HDCP作为威胁女性和新生儿健康的高危因素之一,其发病率的不断增长主要归结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肥胖、高龄产妇及相关女性疾病等。因此,在药物临床治疗方案外,还需要借助高效的健康和疾病教育方式干预HDCP患者,进而不断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积极性,改善生活和饮食习惯。新媒体凭借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电视、电脑及手机等面向用户的终端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服务[5]。同时,新媒体具有传播度高、号召力强及趣味性强等特点,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流行,吸引了一大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用户。尤其是以抖音短视频、微信视频号及微信公众号文章为代表的依托手机端的新媒体形式,不仅用户的接受度普遍很高,而且能够让用户通过手机轻松获取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权威医学科普文章、疾病管理经验分享及健康生活教程[6]。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新媒体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心理健康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龙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HDCP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第8版《妇产科学》中HDCP的诊断标准[7];②单胎妊娠。排除标准:①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8];②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脏结构性疾病;③有妊娠期糖尿病;④有子宫肌瘤;⑤有心、肝、肾等功能损伤;⑥有心理疾病;⑦无能力使用手机;⑧有其他严重疾病。将120例HDCP患者依次编号并按照奇数和偶数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和教育方案,以日常指标(常规产检、血压、血糖、尿常规等)监测、纸质健康档案、疾病教育手册及常规宣教指导为主。干预组除采用常规干预和教育方案外,结合新媒体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包括:①推荐每例HDCP患者关注5个经过严格筛选和权威认证的关于孕妇健康的微信公众号,患者根据实际情况每周阅读3~5篇疾病和健康教育相关的科普文章;②推荐每例HDCP患者关注10个经过严格筛选和权威认证的关于孕妇健康的微信视频号,患者根据实际情况每周观看5~10个疾病和健康教育相关的科普教育视频;③推荐每例HDCP患者关注若干经过严格筛选和权威认证的关于孕妇健康的抖音视频号,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观看内容和次数;④定期组织针对HDCP患者的讲座,播放相关科普动画和宣讲视频,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答疑。1.2.2观察指标。①心理健康状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HDCP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9],量表包含90个症状清单,采用10个因子分别评估10个不同角度的心理健康状态,评估条目包括9个分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能够很好地评估HDCP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②分娩情况: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早产、胎盘早剥、剖宫产及产后出血[10]。③不良妊娠结局: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11]。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3.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健康状态比较

见表2。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评分分别为(229.81±30.26)分和(226.26±33.1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3,P>0.05)。两组干预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总评分,总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两组分娩情况比较

干预组早产、胎盘早剥、剖宫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2.3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干预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0.00%(0/60)、1.67%(1/60),对照组分别为8.33%(5/60),11.67%(7/60),干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217,P=0.022;χ2=4.821,P=0.028)。

3讨论

医学科普教育范文6

关键词:增强现实;医学教育;仿真

临床医学是一类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能力提升依赖于大量系统化、标准化的训练和实践。但与之相对,传统训练会增加医源性损伤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医学教育与患者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成为热点。仿真学习借助于多媒体、仿真、传感、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多种技术,允许学生在可控的环境下培养临床思维、训练复杂临床技巧,允许犯错而避免对真实患者造成损伤。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仿真学习中重要手段及临床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1]。AR技术的核心是将计算机虚拟、生成的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对现实信息进行增强,提高用户对现实场景的感知以及和虚拟场景的交互。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AR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优势与局限性。

1增强现实系统的概念

AR系统强调虚拟-现实连续体。与虚拟现实相比,AR利用虚拟信息对真实场景进行增强,用户能够保有身处真实场景的客观感受,更加适合解决实际问题。AR系统具有3个特点:虚实结合;三维匹配:通过实时跟踪及计算影像获得位置与虚拟影像叠加于真实场景的注册位置,实现虚拟影像与真实场景的融合;实时交互:真实场景信息可以实时反馈给AR系统[2]。

2增强现实系统的关键技术

基于上文所述AR系统的3个特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可分为跟踪注册技术、显示技术和智能交互技术。这些技术决定一个AR系统的精确度。

2.1跟踪注册技术

跟踪注册技术是实现三维匹配的基础。首先需检测客体的特征点及轮廓,并转化为二维或三维的坐标,最终在正确位置实时显示,完成三维注册、匹配。跟踪注册技术依据跟踪对象可分为两类[2]:跟踪对象为摄像设备:又可进一步分为基于硬件传感器、基于计算机视觉。后者的精确度相对较高,也应用于临床医学中。例如通过体层扫描相机对牙列外形视觉捕捉,并对此信息进行跟踪、注册[3]。跟踪对象为人:把用户及用户周边信息作为跟踪对象。而实际上,为保证系统的精确度和更广泛的使用范围,避免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干扰,一个AR系统中往往会用到多种跟踪注册技术。

2.2显示技术

AR系统所采用的显示技术,根据成像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视频式、光学透视式和投影仪式。视频式的优点为叠加场景的图像质量高,但缺点为复杂的处理过程可导致最终呈现的叠加场景较真实场景延迟。光学透视式真实和虚拟场景在镜片上进行融合。投影式技术成本较低,但易受环境干扰[4]。显示设备则可分成:头戴式显示器,有文章报道AR眼镜在中心静脉穿刺的仿真教学中的应用[1]。投影显示器可将虚拟场景投射到大范围环境中,且投射焦点与用户视角无关。其他还包括手持式移动显示器、计算机屏幕显示器。

2.3智能交互技术

常见的人机交互方式包括:基于传统硬件设备的交互方式,鼠标、手柄等硬件,对应虚拟场景中某一坐标,真实场景中的硬件操作反映于虚拟场景中该点的行为,手势交互系统以及投影互动技术。

3增强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AR技术能够将影像结果、器官3D模型等虚拟场景注册到真实环境中,提供更加可视化、三维、可互动的效果。因此在实践类、场景识别类的医学教学内容中应用更广泛。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文字讲授、模型展示、现场观摩、动物实验甚至是直接操作于患者。

3.1解剖

研究发现,应用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Virtuali-TeeT恤衫的学生在学习心脏解剖后测试的结果中优秀率更高[5]。另有研究提示MagicBook可显著提升学生的解剖知识掌握水平[6]。

3.2有创操作、外科手术

AR技术在有创操作、外科手术的教学中已有较多探索。由于AR的核心技术为虚拟、真实场景的精准叠加,因此在不易移动、变形的器官操作中应用效果较好。目前AR技术的临床及教学应用多集中于神经外科、颌面外科和普外科等[4,13]。比如通过虚拟腹腔镜技术培训医学生阑尾切除术,可显著减少医学生不必要的腔内器械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7];LungPoint系统是一种虚拟导航支气管镜,根据患者胸部CT予以三维重建仿真支气管,并智能规划操作路径,该系统可缩短呼吸内镜医师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成效[8];中心静脉穿刺术培训中引用AR眼镜,教学结果提示该方式灵活、有效[1]。

3.3超声影像学

有文章报道,心内科、超声科学生通过超声仿真仪器学习经胸廓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大部分被试者认为该系统仿真性较好。EchoCom是一个三维跟踪注册系统,通过超声信息,帮助医学生训练及早识别先天性心脏疾病。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医学生的诊断率[9]。

4增强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AR技术在医学教育方面拥有以下优势。

4.1安全性

基于仿真技术的医学教学方式目标是在避免患者医源性损伤的同时仍达到对医学生的培训要求。AR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系统,代替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训练和实践。医学生减少对患者直接实行有创操作,可明确减少患者出现操作并发症,也避免医学生职业暴露。AR技术能够保证医患双方的安全性。

4.2自主性、趣味性

AR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虚拟图像、模型资源,将知识呈现变得更加真实、形象和有趣。它的应用让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有研究对比基于AR技术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课本的效果,发现使用移动AR技术的学生知识获取程度远高于传统对照组,其益处主要在于激发了学习的参与度[10]。

4.3可重复性

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临床医师需要多次重复的训练。但现实环境中难以保证同一临床场景反复出现。AR技术通过提取大量临床资料,并进行模拟、叠加,允许相同场景不断重复,供学生反复训练,至强化记忆、熟练掌握该场景。

4.4规划与反馈

AR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模图像与真实场景之间的直接叠加,可以减少学生主观想象,与操作视野之间建立直接、连续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的建立是智能操作路径规划的基础。例如正颌外科的数字手术规划将虚拟的截骨线和真实的颌骨叠加融合[11]。以及在血管外科手术中,定位血管和规划手术入路[12]。除了操作前的规划,AR系统还能够对学生的操作过程通过人机交互系统进行评价,甚至于操作过程中实时反馈,并模拟操作导致的相应后果,便于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4.5多人协作

多人协作、配合的训练在医学教育中也极为关键。AR系统可通过多个计算机硬件设备相互关联,分享同一虚拟-现实叠加模型,允许多人在同一系统中学习、协作。且学习及演练过程中可随时暂停、重复,为师生提供讨论时间。

5增强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局限性

5.1场景相对单一

AR系统所提供的临床场景需要前期人为虚拟场景设计,因此,场景较临床现实相对单一、固定。单独使用无法取代真正的临床实践,学习如何应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因社会心理问题导致的临床变异。

5.2技术缺陷

临床教学中对跟踪、注册精准程度、对场景模拟的真实性要求较高,目前我国的AR技术处于发展初期,尚不能完全达到临床要求。更加先进、全面的技术需要引入AR临床医学教育系统。

5.3硬件与经济成本

AR系统对硬件要求较高、价格昂贵,因此无法在所有医学教学机构普及。虽然不断有低成本AR系统问世,但这些系统存在自身局限性:比如为降低成本,显示方式多选择投影式,导致场景叠加位置相对固定等;以及不包含实时反馈及校正系统等。目前,AR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仍为小范围、试验性。未来,性能与成本之间平衡的系统设计将成为研发重点。

6总结与展望

医学科普教育范文7

关键词:急救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共建共享

急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急救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不仅是改善学校的急救实训条件、提高急救护理实训教学质量的重点所在,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还是按“集约建设、开放共享”的理念,以职业教育需求为导向,实现急救实训资源优势互补,开启校、院、企互利共赢的新局面的必然举措。

1我国急救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我国现如今研究的热点问题[1-4],关于急救的相关实训资源建设还有待探讨和研究。目前,我国急救实训基地尚未建立良好的共享机制,无法充分共享共用,或缺少多样化资源共享模式等[5],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实训资源。主要问题如下。

(1)实训基地自建自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要建立—个功能完善的急救实训基地,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设计建设方案,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基础建设、设施设备购买以及专业和实训教师的培养上[6],基地建设周期一般也较为漫长。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院校的实训基地多为自建自用,都为了大致相同的教学任务建设类似的实训基地,因此难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的甚至为满足较少学时的教学任务花大力气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但最终长期空置,利用率不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软、硬件建设内容不足以跟上临床发展脚步。急救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满足临床急救对人才的需求[7-8],这就意味着无论教学内容、教学软件和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等都必须与临床保持一致。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的知识、技能以及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而学校受场地、经费、资源、师资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实时跟随临床变革步调而去完善学校的急救实训教学条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临床资源,如借用医院的场地完成实习、见习,借用医院的先进设备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或借用医院的专业人才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能促进实训教学的发展,从而实现“1+1>2”。

(3)实训基地建设以学校自建或者校际合作居多,院校融合较少[9-11]。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很容易忽略临床的需求,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临床要求。因此,应邀请医院相关负责人参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使实训基地符合临床实际,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也可为医院开展行业培训、实施技能鉴定、举办临床技能比武等,切实提升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水平,实现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

(4)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待提升。虽然多数院校实训基地的科普资源已应用于日常的科普工作,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教学任务较多、科普人员有限、宣传力度不大等,对公众急救能力的培训力度、深度、广度仍然不够[12-13],有待实现区域共享、面向区域社会开放,向社会人员科普更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提供更多急救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作用,从而提升社会公众的急救知识和急救能力。

(5)虽然急救实训基地数量和规模在逐渐扩大,但是从实训基地的现实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整体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学校与学校之间未开展深度合作,学校与行业之间未充分融合优势资源,学校与社会之间未形成紧密的联系。总体来看,资源共享的局面还未真正形成。因此,有必要建立急救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机制,以有效促进实训基地资源整合和合理利用。

2我校急救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成效

2.1构建“政府主导、医院扶持、学院主体”三方互动的实训基地共建模式

2.1.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我校急救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中,既包含校内建设,也包含校外建设,其软件及硬件资源尽量采取以学校为主导,医院来做相应补充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急救实训基地,建立了集院前急救通道、院内急救(急诊科)以及重症监护室为一体,且具备多站式结构化考试(OSCE)的综合急救实训基地。同时,为满足教学的需求,购置了大量先进的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微量注射泵、急救包、救护车、多功能担架、脊柱板、心肺复苏高仿真模拟人、成人气管切开护理模型、成人气管插管护理模型、气道异物梗阻模型、创伤模型等。此外,实训室安装直播、录播系统,紧跟“互联网+教学”的发展,可满足日常信息化资源录制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与59所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友好合作,签订实习协议,确保学生在跟岗实习过程中,能够有12周的时间在ICU或急诊科进行学习,确保学生能按照我校急救护理课程的三大模块: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重症监护,让急救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让急救技能更加娴熟,也让职业素养得以提升。重庆市急救中心作为全市120急救调度中心,更是为学生院前急救的学习提供了优良的平台,让他们更加了解重庆市急救网络的构建、覆盖范围,以及一些“微急救”“云急救”服务平台及城市急救服务业务。另外,该院提供的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服务,也让学生了解到空中救援的特点与意义。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作为我校的定点见习单位,其急诊科能够保证学生日常的见习,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急诊科的整体布局、工作流程和内容、专科技术以及急救意识、急救理念和急救情怀,帮助他们建立对急诊科的整体印象。疫情期间,为弥补学生到医院见习机会的缺失,学院多次邀请临床副高以上的专家进课堂,为学生引入最新的临床理念,以及与临床急救相关的新技术、新业务。此外,通过视频连线,让学生在线学习和参观急诊科的大环境和相关技术。

2.1.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及产、学、研相结合

根据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将学生的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三方面。急救能力作为护理人员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开发急救实训项目过程中,学院以以上三方面能力为导向,对急救实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最终分为三大模块:(1)院前急救:包括心肺复苏、除颤仪、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海姆立克法8项实训;(2)院内急救:包括分诊及急诊科见习2项实训;(3)重症监护:包含气管插管的配合、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的使用4项实训。同时,以基地为依托,注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急救护理技术中的心肺复苏、包扎、气管切开的护理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护理赛项中的必考项目,通过注重对学生技能、理论、人文、沟通、礼仪、思维等的全方位培训,我们在竞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4项,市级优秀指导教师7项;部级一等奖4项,市级一等奖3项,市级二等奖7项,市级三等奖2项。相关指导教师也向部分高职类学校以及中职学校分享学生技能训练经验,并对口接收一些参赛学生到校训练。此外,注重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基地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作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利用来自医院以及社会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空间,增强了学校与医院、社会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不仅接受了来自学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也接受了来自医院、企业以及社会的文化熏陶,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为学生主动成为更好的职业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3培训、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相结合

培训是实训基地辐射周边院校,服务社会最直接的途径。急救实训基地经过场地及资源建设,拥有了一批较先进的设备和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可为高校、社会、医院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近两年,我校借助实训基地资源,先后承接部级和省级技能比赛各2次,护理技能鉴定4次,护士和医师考试4次,同行培训12次,公益专项活动16次,累计服务了4000余人次。依托实训基地而建的科普基地持续提供科普教育资源和场所,成为公众获取紧急救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此外,我院已成功申请建立AHA(美国心脏协会)培训基地,建立导师团队6人,为本校师生、部分医疗系统工作人员以及一些社会人员开展成人BLS(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后期将联合重庆市急救中心,利用基地资源对专业医护人员及公众普及和推广心肺复苏技术,以期让更多的人能够迅速识别心脏停搏,并给予高质量的胸外按压,进行适当的通气以及早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从而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生存率。

2.2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2.2.1“集中管理,制度约束”的管理模式

成立独立的护理实训分中心,负责对急救实训基地的管理,设置2~3名实训教师。这种模式优于资源的统一调配,能够保证实训基地资源的有效共享以及基地的管理规范,并能较好地保证实训效果,加强专任教师与实训教师的协调性,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教、研、做结合,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为:(1)优化制度环境。为确保实训基地建设顺利实施,学院优化制度环境,制定《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设备采购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实训基地建设经费审计、绩效考核及监控制度,为规范有效地做好基地建设提供制度保障。(2)成立急救实训基地管理组,建立“急救实训基地负责人—急救实训基地实训教师组”的基地管理结构,保障基地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作。同时,制定《急救实训基地管理守则》,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以及各实训资源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并针对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2.2.2“资源共享、成本分摊”的共建共享运行模式

急救实训资源的共享,即相关协作方对自身现有的急救资源,包括场地、设施设备、师资、技术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可提高实训资源的利用率,互补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具体运行模式为:(1)与已签订合作协议的单位开展实训资源共享。我校在资源共享中占主导地位,主要为外校提供场地、设施设备及师资,部分协作单位为我校提供实训师资和课程资源。(2)收取适当费用:为确保我校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对到我校共享实训资源的协作单位收取适当的费用,费用主要用于设备维护成本、耗材消耗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成本等。所有收费均由财务处统一核算收取,确保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2.3共享型实训基地的评价模式

在实训基地正式运行后,按制订的任务书,定期进行调研和考核评价,以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实训项目定期考核等形式对实训基地课程资源、实训资源、实训项目、教学体验、平台管理及运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改进和完善,确保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

2.2.4“协同推进,强化组织领导”的保障模式

(1)加强学院对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学院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院领导任副组长,各教研室及实训中心负责人任主要成员的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确定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与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方案;拟定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政策和办法;审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资助、考核、验收;组织召开研讨会,协调相关工作,推进任务落实。(2)成立由行业和企业专家或带头人组成的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相关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和相关指导性意见与建议,研究推进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3)建立内部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学院将进一步明确实施责任,将任务分工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推进日常工作。合理制订阶段性任务目标,并根据各任务目标拟定清晰、明确的实施路径,确保建设任务落实到位。所有职能部门相互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建设过程中注重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4)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确保资金保障到位。学院采取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资金支持。同时,严格按照总预算和年度建设基地经费预算方案执行,加大对经费使用的监督。(5)师资保障。建立有效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引进优秀专业师资的力度,聘用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兼课,优先安排基地专业教师参加进修与培训,提高基地“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3我校急救实训基地建设的展望

3.1打造护理技能大师工作室

急救护理实训基地与基础护理实训中心联合打造护理技能大师工作室。我院院长为行业引进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护理专业负责人。通过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引领作用,培养一批“双师型”技能型护理专业群教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提高团队社会服务能力。同时,提升学生急救技能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怀,将其培养为有温度、有速度、有高度的急救护理专业人才,为深化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3.2进一步打造急救实训基地产教融合特色

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依托实训基地,主动与具备条件的医院、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医院提供所需的场地、课程、师资等资源,医院利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的场地、相关设施设备和医护人员等参与校企合作,建成共享急救资源,将急救实践教学、急救常规项目培训和技术支持、急救创新创业比赛融为一体,打造成高水平产教融合急救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14-15]。院校联合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着力深化“对接一线”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此外,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开放共享,辐射区域内学校、医院和企业发展,让急救实训基地的建设更科学,管理理念更先进,让我校学生在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老年照护职业资格证书时更有优势,也让毕业生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

3.3依托互联网技术,创建急救实训资源开放、共享的生态

医学科普教育范文8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博物馆概况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博物馆成立于2010年,面积539m2,馆内共有13个展区,动物牙颌系统展区陈列着龙旦巨颌虎、犀牛、河南斑鬣狗、三指马等食肉、草食、啮齿、灵长动物及人类的牙颌系统头骨化石,记录了动物从鱼纲、两栖纲、爬行纲至哺乳纲过程中牙齿的进化过程;人类牙齿颌骨进化展区陈列着大猩猩、蓝田人、北京人、现代人的颌骨模型,以及人类颅、面、颌骨、牙齿的演变过程;中国口腔医学大事记展区陈列了从旧石器、新石器、殷商、周秦、西汉、两晋南北朝等12个时代以来有关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记载;牙科器材区陈列着脚踏机、压缩机、皮老虎、手动离心铸造机等不同年代的口腔医疗设备;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史区陈列着早期各类木制牙体、修复学科模型,牙体、修复学制作工艺流程模具、颌面部病种石膏蜡像等教具、教材实物展品。此外,馆内军事口腔医学、口腔卫生保健、牙种植等展区还陈列了中国口腔医学名人、18世纪欧洲牙医工作场景、国内唯一的世界牙科学之父皮埃尔福查德等的雕塑及上世纪30年代国内最早用骨柄生产的牙刷等珍贵物品。现代牙科技术展区集中展现了现代牙科诊所的情况,有完备的功能齐全的牙科治疗台、椅旁X射线机,全自动修复体制作系统,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声控式牙科治疗椅,直接通过口令实现牙椅的升降、变动。展现了口腔医疗技术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改善。口腔医学博物馆展品的时间跨度从2000万年前的动物头骨化石到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时间跨度之大、展品数量之多是世界口腔医学博物馆中罕见的,馆内系统的展现了口腔医学发展的历程,是国内首个完整、系统展现口腔医学发展的博物馆。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博物馆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博物馆不仅仅只是文物陈列馆,更是知识聚集和传播的中心。它可以反映出一所大学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科特色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在西方,高校博物馆更是一个科研基地,许多学者的成果就是通过在博物馆里交流、开发、研究而作出的。口腔医学博物馆的建立就先后吸引了美国马里兰大学牙科学院、华盛顿大学、荷兰内梅亨大学、日本大阪大学、香港大学的学者参观和交流。特别是瑞典著名学者、被誉为“种植牙之父”的Branemark教授更是关注博物馆的建设,先后将自己保存的200余件文物捐赠给博物馆。口腔医学博物馆大量标本和实物的展示使得口腔医学教学更加生动和具有趣味性。通过远古动物及人类的牙颌系统头骨化石的演变过程,使学员了解到动物进化过程中牙颌系统的变迁以及不同动物的牙颌系统的区别,从而在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时对口颌系统的发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口腔医疗器械展区所展示的19世纪的拔牙钳、牙挫、牙挺,使学员能切身感受到原始颌面外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铁毡、无缝冠、三瓣圈、皮老虎等20世纪30年代的器械让学员领悟口腔修复学的演变与发展;三弯臂电马达低速运转给医生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时带来的艰辛;先进的种植设备、全自动修复体制作系统、感应式牙科综合治疗椅位使学员可以看到口腔医学发展的未来。作为学院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博物馆除了收藏展品、举办展览,也通过各式各样的讲授活动协助学院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加技能的教育,要求既要注重知识学习更要加强技能的培养[3]。口腔医学博物馆向学生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的历史,从口腔医学的起源、医学知识的积累到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生动的展现了口腔医学发展的艰难历程。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标本,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精神的展示。中国口腔医学大事记展区陈列了从旧石器、新石器、殷商、周秦、西汉、两晋南北朝等12个时代以来有关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记载;特别是收集了世界上最早的口腔疾病专著明代期间用宣纸制作的《口齿类要》,书中详细记载了古人用中药治疗口腔疾病的历史。陈列的古书《素问》,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记载了关于口腔疾病与全身关系的论述。收集的人颅骨展示了人用核桃木雕制假牙,然后在缺牙部位用金属丝固定牙齿的最早镶牙方法。博物馆以泥塑的方式,趣味性的展示了18世纪欧洲牙医工作场景,以及世界牙科学之父皮埃尔福查德雕塑和上世纪30年代国内最早用骨柄生产的牙刷等珍贵资料。博物馆蕴涵着深刻的博物馆文化,这种文化凝聚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涵义[4]。教师在介绍口腔医学的发展历史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医德是在我国诸子百家共同形成的古代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先形成医学人道主义的萌芽,再经过各个时期医家的总结、逐渐完善而形成的医疗道德体系。通过介绍各个时期医生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实践,把他们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崇尚医道、不分贵贱、纠偏正误、求实创新的良好医德医风介绍给学生们。通过参观和学习,陶冶了学员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古代医家优良的医疗作风。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博物馆是一所具有鲜明军事特色的口腔医学博物馆,展区收集了国内战争、朝鲜战争等大量图片、实物藏品以及战创伤档案材料,鉴证了中国军事口腔医学的发展历程。口腔医学博物馆以具体的实例讲解了战争形式的演变对颌面部战创伤造成的影响。从冷兵器时代主要对战士肢体造成的损伤到现代战争的高爆弹药、光辐射、冲击震动、核辐射对士兵颌面部造成的严重损伤[5]。充分展示了口腔医学在治疗战争创伤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所口腔医学院校,馆藏的大量战争中颌面部战创伤档案在对军校学员进行军事医学战场防护、紧急救护、口腔颌面战创伤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口腔医学专业与文化建设促进了各国军事口腔医学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先后2次承办了世界军事齿科大会,赵铱民院长还被推举成为世界军事齿科大会主席。由于有着深厚的军事医学文化积淀,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始终以战争颌面救治为己任,历代专家在颌面部缺损与畸形方面数十年来坚持不懈的研究,最终在口腔战创伤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并由此获得中国口腔医学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