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教育论文范例

业务教育论文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1

职业养成教育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一个人的职业素养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点一滴的养成。因此,职业养成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通过多种途径,经过相对长时间的学习和训导才能逐步形成。

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适应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国务院国发[2014]19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文件还强调我国职业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养成教育模式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标准,既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强调职业精神的培养,强调将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强调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零距离。因此,职业养成教育模式对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符合国际邮轮乘务职业素质的特殊性要求

国际邮轮乘务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主要在国际邮轮上从事各种服务工作。邮轮被誉为漂浮在海上的移动的五星级酒店,邮轮乘务工作从其工作性质来看,它既属于海员的范畴,又具有旅游服务的特征。从其工作环境来看,邮轮穿梭于世界各地,乘客和船员也都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样典型的国际化环境下,要求邮轮乘务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外邮轮长期在海上漂泊,使得邮轮乘务员必须要经受许多与常人不同的复杂因素的影响,例如:海上气候的变化所带来的颠簸,船本身的噪声所带来的困扰,与家庭、社会分离所产生的孤独感,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狭小等,这就要求邮轮乘务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才能适应这么复杂的工作环境。从其工作内容来看,邮轮乘务主要从事各种服务工作,如:餐饮服务、客舱服务、酒吧服务等等,这就要求邮轮乘务必须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较好的服务态度和娴熟的服务技能。因此国际邮轮乘务,无论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必须通过系统的职业养成教育才能将学生打造成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三、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职业养成模式培养内容及实施策略

(一)通过“榜样示范”德育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维护正常的职业活动秩序,可以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邮轮乘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奉献社会等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可以从个人的行为和品德教育开始,运用“榜样示范”德育教育模式,通过老师的思想道德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通过加强职业认同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

由于我国受到上千年的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至今仍有部分人把服务行业当作伺候人的下贱工作,这种对服务的歧视,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们对服务应有的尊重。而在其他国家,例如:美国、日本都将服务当作荣幸甚至荣耀,因此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发达国家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扭转学生的错误观念,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自觉主动的做好服务工作。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使他们有着时时刻刻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欲望,并以为他人服务而感到快乐。

(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层渠道,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人留给我们后辈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苦耐劳精神的认识出现了偏差。80后、90后青年因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普遍存在就业难、频繁跳槽、工作中“眼高手低的”现象。另外,邮轮乘务工作时间较长,有时甚至超过11个小时,工作强度较大,这就更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培养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尤为重要。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层渠道,将学生吃苦耐劳的素质教育从始至终,贯彻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学校要创建有利于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形成的教育文化环境。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学生灌输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并树立典型,通过典型的力量带动身边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第二,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并与家长保持一致,不要出现教育尺度不统一的情况。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可以说个性突出、思想前卫,多为独生子女,作为家长切记不要太过溺爱,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学会独立。第三,学校要为学生搭建更多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在生活实际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通过加强“三课堂”联动结合,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所谓团队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与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而团队协作能力则是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有效地发挥团队组成人员之间互补互助的作用,以获取最大工作效能的能力。它要求团队每位成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合作、团结互助的良好关系。而现阶段,由于学生生活条件的优越、父母的溺爱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较为严重,造成了学生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主动寻求合作的能力,因此提高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其团队协作的能力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客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应加强“三课堂”,即课堂教学、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联动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即通过组织学生形成团队,引导团队按照一定步骤协作完成任务或项目。在学生日常活动中,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有效平台。通过各项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尽量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社会活动。例如: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可以从设计、策划、组织、实施全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通过营造语言环境,强化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邮轮上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因此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才能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这也是国际邮轮乘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英语交流能力较差成为了中国船员的短板。中国英语教学也陷入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困境,亟待解决。面对这样的局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尤为重视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并全方面的进行邮轮英语的教学改革,将学生培养成为较全面了解英语文化、掌握英语应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习语言,必须依赖语言实践,因此需要营造一个仿真的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而是将这个语言环境,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求所有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相互交流必须使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实行全英文教学。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将国际邮轮乘务各种生活片段、工作片段、服务片段,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进行反复的演练。通过这样多渠道的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构建完善的课内课外英语学习系统,增加学生英语交流的机会,才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

(六)运用“渗透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多元文化适应能力

无论是邮轮乘客还是邮轮员工都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邮轮乘务人员除了要求会讲流利的英语,还必须具备多元文化适应能力,懂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知道如何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友好相处,这样才能更好的与身边的同事相处,更好的为乘客服务。笔者认为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应建立上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础之上。赵芳在“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中提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能力、态度、素养四部分所构成。知识与能力包括:各国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基本文化知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态度和素养包括:对他国文化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以友善、诚实的态度与各位船员相处。而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还是态度和素养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的积累和培养。为此,我们需要运用“渗透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多元文化适应能力渗透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他们长期慢慢的观察、多听、多看、多实践才能逐渐形成。例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融入国外文化知识的传授。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多组织学生与国外留学生或其他外籍人员交流,多组织学生到境外学习考察,体验异国生活方式,了解异国风土人情。另外还可以多组织不同国家的文化专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资料收集和模拟国外生活环境等,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体会、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和适应性。

(七)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国际邮轮乘务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工作条件和环境与陆地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别。他们长期处于相对封闭、信息不畅通的工作环境,加上工作强度较大以及与家人长期分离所造成的孤独感,使得国际邮轮乘务将会承受着比其他职业更多的心理压力。为此我们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可以定期的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让学生学会放松、脱敏等技能。通过这样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强化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顺利的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

(八)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职业礼仪素养

国际邮轮乘务是直接面对乘客的窗口,也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为此礼仪素质的养成也是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培养的主要内容。礼仪素质包括仪表形象、言谈举止、服务礼仪等。良好的礼仪素质需要长时间的修炼,需要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开始做起,逐渐转化为职业行为习惯。例如:从上课第一天起,就要求学生统一穿着制服,并时时刻刻要求学生保持优雅的站、坐、行、蹲等仪态。通过专业的化妆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种化妆技巧,并要求学生按照职业规范要求化淡妆上课,从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礼仪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提倡文明礼貌,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讲脏话,从平常小事做起,慢慢克服一切不文明行为,提倡时刻保持微笑,见到老师、同学礼貌的打招呼,提高学生的礼仪素质修养。

四、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职业养成模式实施的具体要求

(一)将职业养成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

职业养成教育绝不是一两门专业课程和几项实践环节就能造就的,它需要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职业文化融入课堂,将职业养成渗透于各项教学实践,形成一套完善的职业养成教育体系。

(二)将职业养成教育融合于课外活动

职业养成教育不仅要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也要融合于学生的各项课外活动,实现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教学,从校内教学到校外实践的融合,将职业氛围融入学生的生活。

(三)将职业养成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职业养成教育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学生进校第一天到离校的最后一天,不断加强其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符合邮轮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

五、结束语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2

1.1第一堂课

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示例来打动学生,有意识地介绍互联网业内的成功企业家如马云、丁磊等人的成功故事,以此激励学生。这些潜移默化的滋养,都是在不经意间影响很多学生。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成瘾者都是从高中开始的。试想一下,在这个阶段,学校要是一开始就把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引导到电子商务学习上来,则可事半功倍。当学生对互联网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后,给学生们看一些精彩的Flash动画、精美的网页设计作品,指导学生在当当网或淘宝网买几样自己想要的东西,让学生熟悉整个流程。收到商品后,我相信所有的学生会非常喜悦的。然后再教他们如何由消费者变成商人,如何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在开个网店,进而可能拿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把个人在网络上做电子商务的感受告诉同学们。通过这些措施,本人觉得比让他们看教科书所获得的认知效果更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应该保持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自身定位,让学生知道自己以后“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了解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1.2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材的基础上,需要准备模拟的电子商务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实际地去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好电子商务的前提是必须熟悉网络

具体包括市场和行业的行情,清楚中国的网络市场和网络特点,以及各个电子商务网站的特点等。其次要定位准确,这些有了解消费者,以及消费者聚集在网络里的什么地方,什么主题消费者的人流量最大,哪种网站是消费者最喜欢去的,什么时间是消费者出现概率最高!所以必须了解产品,以及这个行业在电子商务里的实际情况。要开展好电子商务,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必须先调研市场。调研市场是商务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商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只有调研好了市场,才能了解到市场,最终更好、更快的开展电子商务。试想一下,连自己的市场、自己的产品在网络中的特点,以及连网络里的消费者也不清楚的话,怎么知道如何找到顾客,将产品销售出去!连这些也不知道的话,又如何懂得电子商务的一些细节操作呢!

(2)制定开展电子商务的教学实践计划

首先将学生分组,各个实验有不同的要求。如在B2C实验中,学生3人一组,分别以网上商场的管理员,消费者,物流中心的管理员参加实验。

(3)具体实施

让学生独立、自由地讨论思考如何和宣传电子商务信息,在了解了目标顾客的同时,针对目标顾客的特点,进行操作。如果学生选择的电子商务网站是淘宝的话,那么就要求学生了解淘宝的各种功能和特点。让学生在淘宝大学上去看帖子,对网站的规则要尽量明白清楚。知道什么信息可以发,什么信息不可以发,何时发的信息曝光率最高,如何发信息最容易被淘宝推荐等等。同时在信息之前,必须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一定的组织,这个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信息不好或者没有经过认真组织,顾客看到了也不会感兴趣,这就很难抓住顾客的好奇心。如果信息没有超过竞争对手的话,那竞争优势就不存在了。比如产品介绍做到很有条理,能吸引住很多潜在消费者的眼球,同时不让浏览者反感,使消费者能够轻松愉快的阅读,并且使消费者一下子记住,如果做到这样的程度,信息的就成功了,同时能更容易做到好而多的业务。

2结语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3

信息化和服务型社会的建立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人又时常面对着外界各种形式的压力。为此,很多人都有宅在家里的经验,足不出户享受着各种社会服务或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微生物世界中有没有类似的“宅文化”呢?学生刚接触这个问题时,首先引导他们思考:微生物有家吗?什么是微生物的家?对于像风餐露宿的地衣和随波逐流的水生菌等微生物而言,家也许只是个虚无的概念,但对于寄生菌而言,就具体很多。它们可以寄生在任何生物的体内、组织中,甚至细胞内。这类微生物从寄主中源源不断获取营养,规避着外界不利的环境,最终往往导致寄主的衰亡,从而失去了“家”。事物都有两面性,宅文化也是,微生物里有没有益的宅文化呢?相信此时,很多学生都会有答案。当然,课堂讨论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只有活跃的思维,没有最终的答案,往往会步入到更深的知识领域。就像讨论“宅”的微生物,我们都知道享受宅文化的人也不一定一直宅在家里,微生物是不是也这样呢?答案自然是是,不少兼性营养的微生物就是如此,腐生和寄生状态时而切换,有些寄生真菌还产生了典型的二型现象,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微生物学相关课程如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中才会介绍到的。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宅文化不是自闭的,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与外界社会保持联系,那么,宅在寄主内的微生物与外界环境有联系吗?当然有,一些昆虫病原真菌在杀死寄主的过程中,会根据某些与寄主种群波动有密切联系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来判断是否进入到休眠阶段,以此规避可能来临的寄主匮乏期。但它们又是通过何种手段感知外界的环境呢?这就牵涉到细胞生物学、流行学等相关的课程,而且往往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知识就是这样一环接一环,有些专业的学生有时候就不了解微生物学与自身专业有何关联。通过这些看似无关的课堂讨论,他们至少可以体悟到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二、微生物世界的“机器人文化”

乍一看,是否有些科幻?其实不然,机器人文化早已在我们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生产车间里的各种机械臂、家居中的扫地机、跳舞机器人,再如开发中的陪宇航员聊天的人形机器人等。它们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是改善生活品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助手,另外,还是人们“懒文化”的一种体现。学生可能会问,机器人文化是人类高度文明的智慧结晶,如此微小、如此低等的微生物会有吗?请大家发挥想象力,试问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有何不同?如何进化而来?真核微生物中有各种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这些细胞器对于真核微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提供着通用能源ATP、各种养分和中间代谢产物等。说到这,可能有人不认同,细胞器不像人体里的各种器官吗,怎么会是微生物创造的“机器人”?让我们回想一下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诞生,它们是如何成为微生物结构的一部分的。简单而言,就是在距今二三十亿年前的地球上,某些个体较大的原核生物将具有有氧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的小型微生物细胞吞入体内,通过长期驯化将其功能化为细胞器来提高自身的生存竞争力。这个细胞器的演化发生在遥远的前寒武纪,但至今还可以找到诸多证据,包括细胞器膜结构、核糖体结构和基因等来证明其合理性。说到这,是不是对微生物有了肃然起敬之感,这么简单的生物就懂得将那些关键功能“包工”给“机器人”。如此说来,人类的“懒文化”不是我们独有的,而是来源于“老祖宗”———原始微生物。另外,微生物当中有没有作恶的机器人呢?从某个角度来看,病毒就是如此。病毒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是一种生命形态,有科学家推测病毒的核心就是从原始生命基因组中剥离的一小段基因所构成的,如果把病毒理解为微生物无意间制造的微生物“机器人”,是不是更形象一些。讨论到这里,有没有产生一种想法:原始微生物可以将小型微生物“机器化”,我们人类可不可以这样做?其实,人们早就开始利用各种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产生各种能源物质等,但微生物毕竟是生物,它要生存,就要消耗营养,产生代谢物,扩增种群,这些必要的生命活动都大大降低了人们安排给它干“正事”的工作效率。可不可以构建微生物“机器人”,让它只做人们设计好的工作呢?这一想法在前几年由海洋微生物学家CraigVenter提出,不过他说的不是微生物机器人,而是“合成”新生物。但由于牵涉到伦理学的问题,此想法应该还处于凝聚共识的阶段。不知这位科学家的想法如何形成,不过这一研究设想可行性是存在的。原始微生物早就在几十亿年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且获得了成功,也为之后高等生物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当然,伦理上的研究讨论有其必要性,我们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三、微生物世界的角色分工

人类关系社会化后,角色分工越发明显,每个人在不同时空中都处于特定角色。每个人清楚地认知和执行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角色,对于社会稳定尤为重要。就如学生在大学中做好学习者的角色,在家里为子女的角色,在社团活动中为组织者、参与者等角色。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当然也存在着“角色分工”。通常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学过微生物的学生自然了解微生物中还有扮演生产者的蓝细菌和显微藻类,它们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陆地上的植被。当然,作为消费者的微生物也同样重要,要知道从原始生命诞生之后的20亿年时间里,微生物在地球生命系统中扮演着所有的角色。如今社会职业角色日趋多样化,新型职业不断涌现,每个人都向社会的其他人提供着某种服务,享受着他人提供的服务,这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微生物有没有这般细化的分工呢?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需求,微生物需要什么呢?各种各样的营养物、稳定安全的生存空间等。这些微生物的需求都有相应的微生物类群提供着,如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提供碳源、固氮菌提供着氮源、产酸菌溶解矿物质释放矿质元素等。这些微生物提供的“服务”,也早已被人类加以利用,例子随处可见。角色特征是不是就只有人类独享了,有的稳重、有的急躁、有的投机、有的无私。万千世界充满着各种可能,微生物身上自然有这些特征的影子。例如,土壤中分解腐殖质的土生性微生物常年种群密度稳定,而土壤中的发酵性微生物种群就“急躁”地大起大落;偏利共生关系中总能找到无私的一方,而混居在一起的微生物中不乏机会主义者“抢食”其他分解菌通过胞外酶分解的有机营养物。讲到这,有没有找到跟自己有点像的微生物呢?

四、结语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4

基训是舞蹈的必修课,是学习舞蹈的基础。首先,教材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基础。设计的动作应适合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动作做的好坏程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基本训练内容应把杆和地面训练相结合。地面基本上以开垮、坐压前、旁、后腿,躺身抬(踢)前、侧、后腿,跪下中腰为主。把杆训练学习芭蕾舞手型手位、脚位、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活动起来。在掌握了以上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学习简单的身韵组合,着重进行腰的训练,以上训练方法均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动作选择适合的音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会觉得过于枯燥无味。

2民族民间舞风格的动律的学习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在每教授一个新的民族舞蹈时先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该舞蹈的宗教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在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的基础训练中,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反复训练,掌握分解动作及要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不同民族舞蹈的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基本动作,至少要让学生能通过舞蹈动作分清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例如维吾尔族舞,可以抓住它的切分节奏特点以及移颈舞蹈动作;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展示了女性柔美的身姿;藏族舞蹈的有节奏的屈伸,教师用示范的方法将不同的屈伸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了解腿部屈伸的区别和内在的感觉。屈伸是膝盖一弯一屈的过程,但屈伸又有所区别,如藏族踢踏舞膝盖的感觉是颤动的,弦子舞的屈伸则要求脚有踩在棉花上柔软之感等。这样用形象的说明和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种屈伸动作。

3学习各类幼儿舞蹈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地具备创编能力

多欣赏幼儿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动作,掌握幼儿舞蹈的特点,再逐步培养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激发创造力。学习幼儿舞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幼儿舞步,在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幼儿舞蹈组合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扒带子。先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组不同的一段视频,让学生自己看着视频学习舞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训练之后,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创编,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也是教学能力之一。我会给他们一段音乐,分组创编,最后展示成果。创编成果是学生能力和舞蹈语汇的掌握、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操作过程的最后完成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创造力对职教学生来说,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立足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幼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职教幼师教育必须在一般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重心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适应幼儿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4结语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5

一、兴趣及其培养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这样内在趋势性和内在选择性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是伴随需要而产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觉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教授也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关于兴趣的文章大都认为:学习物理成功的关键在兴趣,要想激发学生把成功归因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一点也不过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在职业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针对中职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加强暗示、分组实验,加强直观性、形象性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针对中职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的课外兴趣活动,进行科普讲座,逐步深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意志及其培养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良好的意志是一个人健康成长乃至成才的根本保证。中职学生的意志尽管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但这种意志还缺乏磨炼,还存在明显的暗示性,自制力还比较薄弱,恒心不足,稳定性、果断性较差。而物理学科的特点又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持之以恒、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良好意志品质。因此,在中职物理教育中,教师要认真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对学生觉醒进行组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集体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和中国科技发展的概括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立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和为科学用语献身的远大理想和志向,而是因为崇高的目标、远大的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力量源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地设置一些“坡度”,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克服困难的过程,使学生既感到有压力,又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断向更高目标攀登的不渝意志。

三、情感及其培养

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所引起的意志的波动性和感染性。它是物理老师、学生和物理教材三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假如学生不喜欢物理这门课,那可想而知他的物理成绩会怎样;假如学生不爱听物理老师的讲课,那他的听课的情绪乃至物理课的成绩都会显而易见。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热爱物理的情感居于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朋友,关心学生,以情育情;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诱发、引导,达到知识和情感交融,以理育情;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适当开展做物理小实验、写物理小论文、搞物理小设计、我解物理之谜等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物理学中的奥妙,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获得解决物理问题后的喜悦,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以行育情;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情感氛围,以境育情;教师运用简练、幽默的语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任务,激发学生积极、自豪、愉快的情感,以教育情。

四、性格及其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有核心的心理特征。性格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能力为基础,同时,能力的发展又受到性格特征的影响,而且坚强的性格能够促使学生智力开发和才能的发展,不良的性格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阻碍作用。学生的性格差异是复杂多样的,当然,性格具有可塑性,是完全可以加以培养的。了解学生的性格,就与可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预见性。培养学生的性格,首先要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这里主要指世界观的科学性、系统性、正确性和坚定性;其次,要通过各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课外活动、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独立自主的精神;再次,要通过心理素质教育、集体教育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等。同时要注意,对爱虚荣、自尊心强的学生,不要过多的苛责,要通过暗示、表扬等办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以增强其信心。

作者:黄亮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

第二篇

1、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做法

1.1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

随着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现行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掌握,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在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教学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教会学生学习。教学要以未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为训练目标,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

1.2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应根据中职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教学大纲,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重新组合和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内容上强调物理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知识结构上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岗位需要的物理知识为核心,使物理知识与岗位技能之间具有相融性。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渗透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要鼓励学生发言,敢于实践。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1.3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应试教育的不适应者,他们文化基础差,学生素质差异很大。物理课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最早学习又比较难的基础课,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要克服这种不利因素,就要实施分层次教学,否则就会导致“吃不了”和“吃不饱”两种局面同时存在。教学中要从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实际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1.4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现在的中职学生个性鲜明,爱好广泛,素质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无论是从职业道德还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都不应该在课堂上讥讽、训斥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尽可能地去表扬学生,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关心和信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亲切、平易近人,才能使学生愿意接受老师,和老师交流。学生在享受“自由、尊重、合作”的氛围里,就会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就会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著名物理学家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介绍成功毕业生的事迹,增强学生学好中职物理的信心,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1.5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训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校园内外实践活动的平台。加强校内实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实训内容,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实验设备,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职业体验和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可以通过与企业、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分批地组织学生下企业参加实习训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园与社会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和应变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及早了解社会,走向社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谋职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知程度,从而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6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的考核与评价

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现行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应灵活地设置考核方式,让考核方式多元化、个性化,让考核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激励作用。因此,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的评价与考核,过程表现不好,过程评价就不及格,那么最终成绩就不及格。这样给学生一些压力,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慢慢地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转变,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学习热情高了,学习风气也有了好转。笔者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分成两部分即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各占50%。课堂表现包括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发表见解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学习成绩包括平时测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2、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养,让物理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需要,使教学更具有目标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作者:宗艳丽 单位: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篇

一、职业中专物理教学对策

1.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验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学习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五大学科,职业中专学生基础差,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的问题时就想退缩,对物理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际的生活中想出物理原型,用实验检验理论问题,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自由落体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导入式教学。老师问学生:“石头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若忽略空气阻力,谁先落地?”大多数同学利用日常生活的经验,认为石头会先落地。这时老师先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用实验来证实他们的对错,继而证明石头和羽毛同时落地,证实了在有空气阻力和无空气阻力时,石头和羽毛的落地情况是不同的,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背景,开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课堂气氛,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适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课堂上适当地将需要用到的图片、动画及视频等资料整理到多媒体的教学课件中讲授,直观地展现出物理现象,把理性的教学变为感性的教学,可以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信息量,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在讲解电场线时,因为电场线抽象不好理解,而利用多媒体的三维动画动态的演示,把电场线画出来,学生就会对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特殊物质掌握并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和形象、直观,降低了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物理资料,比如物理学家的故事与物理发展史,也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增加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不能全部依赖课件,而是要追求“恰到好处”,否则,一节课结束了,学生感觉是看了一场电影,没有扎实的收获。正所谓“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在讲授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重要的问题不能一带而过,要求学生记下来,以备使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作为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敬佩,必须要有好的文化素质,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现在,我们的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知识在更新,这就要求老师也要刻苦学习,主动参加各种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不断地充实自己。在教学中经常开展教研教改,让课堂结构更为优化。因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根本,而现在的教学中,教学质量又离不开科研。因此老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破陈规,提高职业中专物理教学的效率。在业务学习中,老师除了要钻研本专业的物理理论知识外,还应注入开拓性,打破常规旧框思想,比如,收集各种物理信息资料、现代化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动态、以及现代化教学动态等等。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知识,要求老师能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进行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过程。老师除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外,还应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他们交朋友,甚至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真诚地去爱他们,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他们认可和赞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应多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度过难关,这样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教育会是生活中一篇美妙的乐章,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会对他所教课程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愿意主动地去学,学习成绩一定会成高,成绩提高了,学生自然就会热爱物理,热爱学习了。

二、结语

总之,提高职业中专的物理教学质量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要求老师不断去探索、完善,它不但需要老师的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内的因材施教,更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而老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上完物理课后都有所收获,让他们从此爱上物理,想学物理,会学物理。

作者:苏莉君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体育职业中学

第四篇

一、关键是物理课的教学要有吸引力

物理课的教学要有吸引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要使学生对物理课的教学感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学好物理,需要有灵活的头脑、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

1、物理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合学生难易程度适合学生,这是长期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课的内容的难易程度不适合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甚至会放弃这门课。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前,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要做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那么,学生就会跟着你讲课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你的上课将获得较好的效果。对于中专学生要适当地降低学习难度,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着重讲解学生以后在工作中会用到的物理知识。

2、每节物理课的教学内容要适量内容太多,学生难以接受,效果也就不好。但如果教学内容适量,每节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学生都能消化、吸收、理解和掌握,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上这门课。

3、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要尽量让学生觉得有收获感、实用感实际上,由于中专学生所学专业以及将来参加工作的需要,很多中专学生都对那些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或对将来实用的知识都很感兴趣。比如:测量用的游标卡尺,磁化现象应用中的电磁阀、录音磁头等。每当讲到这些具体的具有实用性的例子或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时,他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需要上教师收集丰富的、有实用价值的资料,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还可通过课堂练习、提问对学生获得的新知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自然的吸收营养。使学生不仅没有新知识难以接受的感觉,反而有一种收获感。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中专学生对物理课的教学感兴趣尤其重要。

4、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的发展史、物理学家的传奇经历,以增强物理的魅力这些内容好像讲故事一样介绍给学生,给枯燥的理论教学带来意外的收获。

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它:

1、课要讲得有趣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欢乐的认识活动。精心策划新课的引入、问题的设置,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易懂,课堂练习的安排要精心设计。因为,新课引入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强力的求知欲。巧妙的问题情景设置,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即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积极思考。重点、难点一定要化难为易、讲细讲透,课堂练习要具有竞争性,尽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有趣、要有幽默感

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练好口语,讲话要有条理性,更要有艺术性。让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去获得知识。教师还要有幽默感,因为幽默不仅可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动机,改善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3、在物理课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一些解题技巧和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掌握“速解妙析”的诀窍,教会他们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物理的方法,研究物理的能力。当学生在解题

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看、去理解、去分析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这样,学生对物理课就更有了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去,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

4、实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6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服务语言与礼仪、旅游文化、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而在这些课程之中,《导游业务》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前续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服务语言与礼仪》、《旅游文化》等课程有机结合和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打下基础;同时《导游业务》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该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技能课。而《导游业务实训》课正是《导游业务》课的实践环节,这门课程所要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恰恰是前文提到的一线服务岗位所具有的。其实也就是以四类导游员为核心岗位的职业能力的具备。所以《导游业务实训》课的开设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带团服务、讲解服务、旅行生活服务、出境旅游服务等四类导游人员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导游服务能力、语言讲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为旅游者提供规范化和个性化的导游服务,进而形成一套独特的服务艺术。

实训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定位,《导游业务》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实训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导游业务相关理论知识和导游讲解与带团技能,并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经过实践转变成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基础。围绕这个目标,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对《导游业务》实训课程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体验模块设计,使学生在模拟体验、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尽快完成从学校角色到职场角色的转变。实行项目导向、工学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实际的导游工作流程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载体,使学生能够在仿真与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导游,真正做到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也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以上课程设计思路,围绕就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情境体验式实训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内容设计。按照教学计划的学时安排,本实训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根据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共分5个项目10个模块40个任务,5个项目包括导游服务技能实训(语言运用、讲解技巧)、导游服务规程实训(服务的规范化)、处理突发事件实训(应变能力)、现场综合导游实训(实地讲解能力)和导游资格证应试模拟实训(取得职业资格的能力)等。通过具体的模块以及子任务的设置、训练,切实达到提高学生导游服务能力、语言讲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突出了课程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和技能性。根据授课内容和注重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教研室成员共同编写了适合学生特点的《导游业务实训指导书》自编教材,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导游实训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同时还将任课教师授课几年来积累的案例和习题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分别形成“导游业务习题精选”和“案例解析”;按模块教学模式编写了电子教案,设计了PPT课件,课件中的案例充分,画面清晰,组织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每一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都有相对应的案例分析和思考题,以增强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和实施中,探索出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六环节任务驱动”教学法。即由教师根据实训项目提前布置学习任务,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决策完成任务的形式,确定分工,下一步由学生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进而进行任务实施,展示任务成果,最后由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结,项目完成。可以看一个实际例子。实训任务:美岱召沿途与景点现场导游讲解实训要求:能够按照导游服务的基本规程,运用多种讲解技巧,独立完成导游讲解服务。实训学时:6学时实训材料:其一,导游员所需的物质材料(导游旗、话筒、胸牌、职业装、生活必备品等);其二,景点资料;其三,旅游车。实训内容与步骤:第一,实训准备(教师布置任务、小组分工、制定计划):学生分组,指定一人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其中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为导游人员,其他同学以游客和实习导游的双重身份参与游览。小组之间提前沟通,分配各组讲解任务。小组成员共同搜集实地讲解的景点资料,依据实地讲解评分标准,共同设计讲解方案,拟写讲解部分的导游词。小组选派的导游员提前熟悉导游讲解词,课余时间自行演练。第二,实训开始(任务实施、成果展示)。教师说明注意事项,实训开始。旅游车行进期间地陪进行沿途讲解,到达景点后由景点导游进行讲解,期间全陪和地陪依照导游服务程序、内容提供游览过程中相关服务,遇有突发事件,导游集体应有共同配合解决问题的意识。游客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发现导游讲解中的问题,并比对自身进行总结。第三,实训结束(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随堂总结。布置下次课堂讨论,主要针对本次实地讲解,不同分工的同学课后总结,结合自身感受谈体会。

在教学实施当中,教师运用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锻炼学生自学和收集材料的能力、自主组织和任务实施的能力,同时教师根据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集体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学习过程的引导与监控。而学生则根据不同实训项目的要求,运用讲解演示法、模拟操作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实地讲解法、体验感受法、案例分析法、竞赛问答法等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真正做到寓学于做,寓习于乐,不同的教和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达到了有效互补。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7

在经过两轮毕业设计实施以后,商务英语专业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个过程在2013届毕业生当中展开了调研。调研分成两部分进行:一是对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新实施的毕业设计的看法和体会;另一方面,对少数毕业生和指导老师进行座谈,了解毕业设计实施的总体情况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毕业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12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00份。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针对选题、毕业设计写作过程、毕业设计指导过程等存在问题的反馈信息。针对毕业设计写作前的选题和培训工作,85%的学生认为在毕业设计环节之初,商务英语专业举办的“毕业设计写作指导”对于毕业设计写作的开展是有帮助的。针对毕业设计的选题,33%的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表示满意,6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还有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新实施的毕业设计形式,32%的学生表示满意,62%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仍有6%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指导管理过程,大多数学生表示与指导老师是通过电子邮件和QQ等聊天工具进行沟通的,还借助见面和打电话等方式。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指导老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来,仍存在少数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工作不到位,关心不够。学生认为在撰写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排在前5为的分别是:外文翻译水平不高、理论深度不够、时间投入不够、实践应用性不强、主观重视不够。总体而言,学生对于新实施的毕业设计是肯定的,但是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一些困难。从座谈会交流内容来看,师生普遍反应的一个问题是,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先于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选题内容与真正岗位工作内容不能够挂钩,所以导致毕业设计内容空泛不实际。其次,部分学生反映毕业设计写作是与毕业顶岗实习同时进行的,实习开始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对于毕业设计重视不够,这也是毕业设计质量不能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再次,部分指导老师反映,由于改革后的毕业设计不再局限于考查学生的英文水平,而是更加注重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顶岗工作内容的结合和应用,由于指导老师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指导起来非常吃力,有时候觉得力不从心。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仔细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和座谈资料,我们发现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存在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选题工作不够细致,学生选题存在盲目性。

每届毕业设计的选题都是经过指导老师出题,教研室汇集讨论,然后发放给学生进行选题。选题前由教研室主任召集毕业班班长和学习委员进行讲授选题的注意事项,然后让他们负责本班的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由于个别班级班长或学习委员信息传达不到位,学生对待选题工作不够认真谨慎,从而影响了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以后,在选题的时候,原则上要求学生选取的选题方向与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相挂钩,体现毕业设计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但是,由于选题的时候,许多学生没有确定实习单位,他们大多还不清楚接下来的实习内容,所以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学生往往想当然的选择自己认为简单的选题,等顶岗实习以后才发现与工作内容毫无相关。到了那时,不是要求换选题就是根据自己的假设没有根据地进行毕业设计,导致毕业设计内容流于空泛,质量不高。

2.毕业设计写作整个过程,师生互动不佳。

从学生角度来讲,部分学生顶岗实习以后,认为只要找到工作,就能顺利毕业了,对于毕业设计就不够重视。学生做毕业设计不积极,瞎编乱抄。对于指导老师的建议,采取不理睬态度,敷衍了事,没有认真按照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这就导致了指导老师的工作难以展开。从指导老师角度来讲,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指导老师所带学生数量增加,或者出现所指导学生的选题不属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指导老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同时,也存在少数指导老师不够负责任,在毕业设计工作上存在放羊现象,让学生自己在那里闭门造车,不加以指导,以至出现学生瞎编乱造,甚至是这边抄抄那边抄抄地凑出一篇毕业设计的情况。有些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不够及时,出现学生催促老师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3.毕业设计主要环节的质量关没有把好。

首先,是开题报告环节。开题报告往往由学生指导老师把关。有些指导老师在学生开题报告的时候,没有把学生毕业设计的思路给引导好,导致学生后面的设计难以展开,影响了初稿的质量。其次,是毕业设计定稿环节。一些指导老师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定稿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定稿文本的格式都乱七八糟,更别说内容了。再次,是毕业设计答辩环节。部分指导老师出于仁慈心理,毕业答辩从简并且提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轻轻松松就过关。在思想意识上,给学生留下毕业设计很容易过,不需要认真对待的想法。

4.毕业设计教学没有激励政策,让许多学生觉得毕业设计做好做差无关紧要。

学生大多抱着只要能过就好的心态,不花时间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势必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

三、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1.选题工作细致化。

一方面,让毕业班班主任亲自布置选题任务,仔细向学生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选题。让学生仔细考虑可能去实习的工作岗位,在选题时加以考虑。同时,在选题之前先分配好指导老师,让学生可以与指导老师商量进行选题。这样,可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初次选题以后,在开题报告期间,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选题更改申请。选题更改由学生提出,专业酌情考虑,如果觉得学生提出的理由合理,那么就允许学生更改。这样,可以让部分发现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工作内容完全不相关的学生在选题以后,可以有一个更改选题的机会。而设置选题更改申请,可以防范有些学生随意更换选题,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序展开。

2.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

首先,由于传统的英文毕业论文不能够体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环节工作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所以毕业论文改为与顶岗实习工作内容相结合的毕业设计。但是,目前在校生存在部分学生要考取全日制专升本,将来他们希望进入本科院校进一步深造,允许这些学生仍旧采用英文毕业论文。还有部分学生是在完成高职学业的同时,参加本科课程函授学习的,本科的毕业论文也是要求用英文进行的,那么也允许这些学生自由选择是采用英文毕业论文或者中文毕业设计。其次,中文毕业设计的形式也可以多样,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学生一个选题的情况,允许学生团队式毕业设计形式存在。团队式毕业设计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来完成一个毕业设计。采用团队式毕业设计形式需要进行申请,由专业教研室来决定是否通过学生的申请。团队式毕业设计形式原则上要求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而且毕业设计项目最好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团队式毕业设计每个团队的人数要控制在2~4人。

3.通过在线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

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全程跟踪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要求学生和指导老师通过平台相互联系,完成相应的学习和指导工作。专业可以通过加强对平台的管理,掌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完成的进度。每周都检查一次,了解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在关键时间结点,比如开题报告完成时间或初稿提交时间,检查学生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告知指导老师,要求了解情况,并及时跟进毕业设计工作。

4.采取一些激励办法,来提高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让他们主观上重视毕业设计。

例如,可以举办毕业设计比赛,以赛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毕业设计比赛采用自动参与和指导老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给予获奖学生一定的奖励。同时,参加毕业设计比赛的同学可以以比赛代替最终的毕业答辩。在比赛奖励和以赛代答辩的双重激励下,一些学生会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结语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8

文学思想就是关于文学的观点和看法,是对文学的理性认识,比如对文学本质、功能、起源和创作原则等方面的认识都是文学思想的问题。文学和人物形象设计都是艺术形态或者审美形态,只不过二者借助的媒介不同,文学是通过语言来建构美,而人物形象设计是通过活的人体的装饰(发型装饰、妆型设计和服饰设计)来展现美。从它们所借助的媒介可以看出,文学更抽象一些,人物形象设计更现实具体一些。但无论怎么说,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属于艺术审美形态,它们在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上是可以打通的。人物形象设计既然是审美性的实践,那这个专业就必须树立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美塑造美是它的最终目的。第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必须面对市场实际。这个专业的教育一般是为舞台、影视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设计提供专门性的人才,充分研究当前的市场,考察舞台、影视和现实生活人物形象设计的审美趋势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人物形象设计教育从市场出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保持同步发展的态势,但也要避免被市场这个现实牵着鼻子走;第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必须面对个人的实际。每个人的身体外形特征、身份地位和文化修养是不同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必须教会学生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量体裁衣,要在具体的设计中充分研究个人的这些不同,才能做到从个人的具体实际出发,通过外在形象描绘触及到他的内在精神风貌,因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对人物的内在体验或内部环境的描绘是更具有决定性的手段,而对人物内在生活体验的描绘便是对人物的`智慧风貌’的描绘。”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的品质提高与文学意境

有人在评价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时说:这种过度盲目和自我的失去,最集中地体现在片面强调突出设计的视觉化等形式因素的追求上。,片面追求形式因素的确是现代艺术设计占领市场的一种方法,但这个追求本身是背离艺术设计宗旨的。作为艺术设计的分支学科人物形象设计也存在这种趋势,虽然人物形象设计是为现实的工作和生活服务,但它的内容绝不仅仅包括外在形式,如服饰、化妆、发型等,并且应该也包括内在性格的外在表现,如气质、举止、谈吐、生活习惯等等。从这一高度出发的形象设计,化妆师或服装设计师就要通过对主体原有的不完善形象进行改造或重新构建,来达到有利于主体的目的,传达主体的内在个性心理和精神要求。因而,真正的人物形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用优质的外表展现个人完美内涵,需要深入了解人类群体共性中的个性化元素。作为一种以活的人体为对象的艺术设计,不仅仅是现实性的运用,还有注意通过体型、妆面和服装款式的设计传达这些具象后面所隐藏的具有美学意味的个性心理和文化品位。也就是说人物形象设计要“充分考虑了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包含审美、功能、价值等一切相关因素,我们可称此为艺术设计。”文学意境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审美形态,与西方的文学典型相对应,指“创作主体以内心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为基础,能表征作者对宇宙人生万象的体验,又能唤起读者无限情思和丰富想象的艺术审美世界。”文学意境的实质在于通过营造具体的意象来传达隐藏在意象背后的东西,在文学理论中把它称之为象外之象或者象外之味。

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与文学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