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论文范例

心理问题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1

1.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隔两地,家庭环境的波动令他们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了强烈的孤独感。他们因为缺乏感情依附,容易变得性格内向,遇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会显得失落和无助,长此以往会渐渐不愿意与人交流。调查显示有26.9%的儿童有寡言少语和焦虑局促的倾向,不加重视将会导致性格孤僻、自卑封闭。

1.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5周岁以下,情绪相对不稳定,意志比较薄弱,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也不容易解除对周围人的警惕和敌对心理。33.6%的儿童总感到自己在被同伴欺负,与人交流时充满戒备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教育和管理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若是不加以管束,长此以往还会有暴力倾向。

1.3认识偏差,内心迷茫

一些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家庭贫寒,父母能力低,才会远走他乡赚钱,从而怨恨父母和家庭并造成情绪的偏激。44.2%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拒绝与他们亲密,加深了情感隔阂。他们不能正确的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对未来感到茫然。大部分儿童缺乏进取和自律意识,而且没有人引导帮助他们,学习成绩和生活状态都落后于他人,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逃学、辍学,最后比同龄人提前进入成人世界。

2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2.1家庭监管缺位

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民工在去务工的同时,对携带孩子一起生活的现实问题却束手无策,出于对生活成本的考虑,他们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根据调查,宿迁市儿童中留守儿童占37.8%,其中57.9%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30.1%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3.8%与外公外婆生活,6.3%与其他亲戚住在一起,还有1.9%寄养在别人家。从这些留守儿童监护方式来看,单亲监护人生活负担重,对孩子的照顾欠佳;隔代监护人与留守儿童隔阂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落后,对留守儿童管束少,儿童难以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导,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2学校安全缺失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影响,教育者研究探索,得出一系列的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和缺失。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上依赖学校教育培养孩子,但学校学生太多,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能分散更多的注意力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教师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不够。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家乡,教师由于与家长沟通难度较大,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是否表现良好和品德学习方面的问题。学校缺乏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有效方法,在学习生活上不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爱护,也没有能够给留守儿童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

2.3社会关注缺乏

近几年,社会上刮起一阵严重的不良之风,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极易在成长中受到社会不良之风的感染,所以在心理、生理上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农村缺乏社会教育基础,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而且教育观念还处于落后状态,不能弥补留守儿童心灵的感情空缺。部分娱乐场所没有禁止未成年人的出入甚至主动拉入未成年人却未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理,在网络、多媒体播放器、报刊书籍这些文化传媒中,充斥着鄙俚、浅陋、暴力、情色之类的具有腐蚀性的内容,诱惑、侵蚀着缺少情感爱护的留守儿童。社会应该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的关爱与关注。

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建议

3.1家庭方面: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要多为孩子考虑,承担父母的教育责任,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儿童最重要的导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教育。如果必须外出务工尽量带上孩子,如果能力无法达到,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也要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和沟通,增加亲情交流,并且及时勉励、督促孩子,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增加与孩子的老师交流沟通,定期了解孩子的生活和精神状况。

3.2学校方面: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学校应该登记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在学生入学时,登记学生父母工作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并整理汇总成册,记录成“留守儿童”档案。从而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信息,在充分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正确指引和教导留守儿童,通过心与心的交流,解决他们的烦恼和困惑。对少数有人格缺陷、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制定个别心理辅导方案,降低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童年和青春期。

3.3社会方面: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2

公正性问题无疑是现代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性问题。随着上世纪中后期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关注的焦点性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公正问题是具有历史性的,代际公正问题是公正性问题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维。然而理论界却一直缺少对这一问题的可靠理论支撑。正义伦理学是在整个伦理学史中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伦理学流派,它的提出恰恰处在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也就不可避免地关注了代际公正问题。

一、代际公正———新视野中的理论难题

不可否认,代际公正问题只是到了现代社会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进入人们探讨的论域。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一者,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维持自己的生计尚且困难,根本无暇顾及后代人的发展问题;再者,像我们中国古代那样的社会由于等级制度森严,代内公平尚无从谈起,更罔论代际公平问题;第三,彼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并非如今天这般强烈,资源短缺的矛盾并未凸显出来,所以人们也不会关注到代际公平问题。因此完全可以说这是一个新时代、新视野中的新理论问题。同时,说这个问题是理论难题也并不为过。代际关系分为“共时性代际关系”和“历时性代际关系”。[1]前者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几代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几代人尚可直接交流和对话,后者指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当代人和前代人以及未来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从现实人类延续的角度讲,我们高声呼吁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是可以得到广泛认同的,但是如果从理论的角度讲,当代人和后代人,尤其在历时性代际关系中是不能平等对话的,从占有资源的时间性角度讲无疑未来人对当代人来说是处于弱势的。那么凭什么我要关照未来人的利益便是一个不得不回答而其实又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关照未来人势必会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罗尔斯这样评价:“不用说,这个问题是困难的。它使各种伦理学理论受到了即使不是不可忍受也是很严厉的考验。”[2]224而这个问题又是不可回避的,不回答它,我们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的人类延续就只能停留在喊口号的层次上。罗尔斯的《正义论》旨在建立一种以“公平的正义”为核心理念的正义伦理学体系,从而批判和超越功利主义伦理学,并使以康德、洛克、卢梭为代表的传统契约论更加普遍化和具有更高的抽象层次。然而要建立一个新的正义伦理学的完整体系,就不得不考虑到代际公正问题。当然,从体系建构的需要考虑,代际公正问题并不是正义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但是他所提出的“正义储存原则”无疑对解决代际公正问题是具有理论启发性和现实可操作性意义的。

二、正义伦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旨趣

如前所述,罗尔斯的正义伦理学是奠基在传统契约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契约论。传统的契约论可以说是自霍布斯而始的,霍布斯是将契约论系统化的第一人,也是“自由主义”这一政治概念的奠基人。在他看来,在自然条件下,人是天然地具有自由和平等权利的,然而这种状态下,由于人性的自私,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一种狼与狼的关系,人们处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为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必须订立契约,将权利交给主权者,这样,所谓的“利维坦”就诞生了,这是具有理性能力的人的合理选择。而在洛克看来,以自由、平等、和谐为特征的自然状态由于缺乏法治而并不完美,人们为了保护生命、自由、财产需要达成契约,放弃部分而非霍布斯所说的全部权利,交给人们指定的专门人员而非利维坦。卢梭则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交往的孤立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人生而平等,然而这种状态并不完美,必须过度到社会状态,而这时社会环境中的不公平现象则使人们感到愤怒,因而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将所有人的全部力量贡献给共同体———国家,从而每个人的力量都得到保护。可以说与霍布斯和洛克相比,卢梭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平等主义色彩。在以上三者的基础上,康德认为,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由是一种野蛮的自由,必须从这种自然状态过度到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公民社会,这种社会契约来自于纯粹理性和绝对命令,国家是一个先验的、理性的、精神的“目的国”,它的作用是使每个人的自由、权利、独立免受侵害。传统的契约论依赖于自然法的观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它主要解决了自由而没有解决平等问题。而罗尔斯的契约论从一开始就是以解决平等问题为目的的,他关注得更多的是现实而不是形而上学问题。当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开始对形而上学失望,罗尔斯的新契约论就因为其务实性而显得格外有魅力。传统的契约论后来受到了休谟、边沁等功利主义思想家的攻击,此后的150年,是功利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功利主义倡导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这种蕴含着整体主义的原则必然导致取大舍小,使整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那么就不可避免地牺牲多数较不利者的权益,导致以社会最大利益来压制或损害个人权益的非普遍性后果,而这种后果显然是不公正的。因此,罗尔斯要建立公正的伦理学就首先要以功利主义为论敌,这构成了他的理论背景和旨趣。

三、从正义伦理学的逻辑前提看代际公正问题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诉求社会公正时有一个很明确的逻辑前提,那就是他所谓的“原初状态”。罗尔斯设立原初状态(originalposition)是为了取代传统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然状态”(thestateofnature)。“这种原初状态当然不可以被看做一种现实的历史状态,更非文明之初的那种真实的原始状况,它应被理解为一种用来表达某种确定的正义观的纯粹假设状态”。[2]10可见这种原初状态是正义伦理学的一个逻辑起点而非现实起点。怎样界定这种原初状态的基本特征呢?罗尔斯又设定了一个“无知之幕”(veilofignorance),“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阶级地位还是社会出身,也没有人知道他在先天的资质、能力、智力、体力等方面的运气。我们甚至假定各方并不知道他们的善的观念或他们的特殊的心理倾向。”[2]10设置这种“无知之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人们在选择时受各种自身的特殊性和环境的偶然性的影响,在这种原初状态下才能保证达成的契约是公平的。在原初状态中,各方被设想为有理性的和相互冷淡(mutuallydisinterested)的,这能保证每个人对他人的利益不感兴趣,在这种条件下,社会规则会被广泛接受。继而罗尔斯阐述了在原初状态下各方都能接受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平等自由原则)。第二原则———社会的经济的不平等应当这样安排,使他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这两个原则正是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的依据。[2]237,同样,关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设定也适用于解决代际公平问题:“他们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一代人,或者不知道属于某个世代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他们的社会处在文明的哪个阶段。他们无法弄清楚自己这一代是贫穷的还是相对富裕的,大体是农业社会还是大体工业化了等等。在这些方面,无知之幕是彻底的。”[2]227在这种状况下,每代人要为后代人储存财富,但又不能因过多地储存而损害当代人的利益。可见,在解决社会制度公正的时候,罗尔斯依托原初状态引申出两个正义原则,在解决代际公正的时候他依然要在原初状态中设计他的“正义储存原则”。原初状态的假设在他的整个理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分页标题#e#

四、从正义伦理学的价值基点看代际公正问题

正当(theright)与善(good)是两个基本的道德价值概念,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一种伦理学的性质。在伦理学史上,目的论(Teleology)或价值论(Axiology)认为善优先于正当,他们以人的行为的价值效果为最终的道德评价标准,功利主义是其典型代表。道义论(Deontology)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道德规范的标准应当是一种合理层次上的行为约束,因此一种正当的规范行为才是有可能普遍化的道德行为,所以正当应优先于善,代表人物是康德。[3]罗尔斯无疑是更倾向于后者,他一直认为善与正当具有一致性,“我一直假定,在一个良序的社会里,公民们关于他们自身善的观念与公认的正当原则是一致的,并且各种善在其中占有恰当的地位。”[2]311然而罗尔斯对这两个道德价值概念的态度是不同的,他认为善是为正当服务的。对此,罗尔斯区分了“善的弱理论”和“善的强理论”。那种为确定各方在原处状态中的动机,以保证论证正义原则的基本善的前提的被称为“善的弱理论”,在这种善的弱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综合性善理论即为“善的强理论”,它指人理性地选择正义的内在道德价值基础。“善概念一直在一种相当弱的意义上被使用的……在公平的正义这里,正当概念优于善的概念。”[2]311应该说,以“善”为核心的目的论或价值论是一种个人主义或相对主义的理论,因为“善”更倾向于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而且是较高的道德要求,当以这种个人主义为依托去诉求一种普遍化的幸福要求———“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必然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空中楼阁。罗尔斯意图建立的以“公平的正义”为核心价值的伦理学应该是一种寻求合理社会制度的社会伦理学,而迥别于以“善”为宗旨的个体伦理学。他选择较“善”而言要求更低,更“合宜”的“正当”作为理论奠基,无疑这个理论基础是更容易为所有人认同接受和执行的。另外,这种“正当”与“善”的争论延伸到今天的经济社会,演变成了关于“效率”与“公平”何者更为优先的现实制度设计方案之争,那么无疑,功利主义者认为应该是效率优先的,也正是由于这种观念长期占统治地位,造成了今天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面具下出现了很多不平等的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裂痕。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才要建立起他的正义伦理学,重置“公平”与“正当”于伦理学的核心地位。在诉求代际公正的时候,罗尔斯仍然是以“正当”为前提的,“在这种情况下,伦理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计时间地同意一种在一个社会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公正地对待所有世代的方式。”[2]329因此,正义的储存原则并不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做出多大的牺牲,而是要求他们在合理享用前代人储存的成果并不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地为后代人储存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3

1.1体育经济学认识分析

体育经济是以发展体育事业为根本目的的,体育经济学是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体育实践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习惯对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影响等等;体育资金的有效利用、体育行业的投资与收益等。提高各种投资在体育实践中的收益,使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绩。第一,随着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体育经济研究者的付出,我国体育经济研究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包括体育经济学相关专著的发表,体育经济学相关学刊的发展等。第二,体育经济学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三,高校对于社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的促进了体育业的发展。当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在发展、体育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的扩展,只有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2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体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育经济现象及实践研究中,人们不断的发现、总结其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体育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首先,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律、特点,联系实践在体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定位。其次,对于体育经济学定位过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领悟,不能盲从他人观点,轻易做出结论。例如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面对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属性”、“经济学属性”、“多学科交叉属性”这三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要联系实际,通过对体育实践中经济现象的发生、体育实践问题的解决等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属性定位,以创新思想求得该学科的最有利发展途径。再次,研究定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现象,深入体育经济发展的核心,找准影响体育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定位。第四,人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培养的定位要联系社会实践,突破学科差异、思想差异,以人力资本论为基层,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业和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4.结语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4

(一)政府公信力伦理构建是责任政府的理性诉求

责任政府就是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对其因职务和职权所引发的行政行为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政府责任体系、政府追责机制以及政府回应机制。在网络问责的背景下,传统的政府责任体系和回应速度已不能满足公众的理性诉求。由于网络的快捷性,在重大舆情事件下,传统的责任追究和回应机制势必会导致政府行动迟缓、效率低下,从而陷入被动的处理局面,而且政府以传统媒体为主流回应方式的形式较为单一,不具有互动性和多元层次性,从而导致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以及公众情绪的不满甚至是失控。因此,重构政府公信力的伦理体系是构建责任政府的理性诉求。

(二)信用政府建设是政府公信力伦理构建的核心环节

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政府公信力伦理构建的核心内容和环节。诚信是我国道德体系的重要理念,是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政府行政职能顺利开展的伦理保障,同时也是政府公信力的集中体现。政府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道德体系的两大主体,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信用体系,尤其是政府公信力的伦理体系,政府所承担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职能决定了政府在信用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如果政府公信力缺失或者弱化,必然引起社会诚信体系和政府信用体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社会信任危机,造成社会动荡甚至是变革。因此,必须将信用政府建设放在政府公信力伦理构建的核心环节。

网络问责时代政府公信力面临的伦理困境

(一)政府行政伦理意识缺失

1.政府行政诚信意识的淡化。诚信自古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政府公信力的灵魂。目前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诚信意识的淡化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行政理念和行为的矛盾性。政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由于受政府官员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导致政府决策的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决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指向则是官员的政绩和升迁的资本,许多惠民工程和诚信工程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失真和超载也导致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流失。政府信息的失真主要包括对上瞒报、谎报等上行维度的失真以及隐瞒、强制执行等下行维度的信息失真。2.政府行政责任意识的弱化。权力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公共权力部门责任意识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行政权力的异化。行政权力的异化包括追逐权力和权力寻租,权力不再被视为是一种社会责任,而被视为追逐名利的工具,获取利益的手段,追逐权力的目的是为权力寻租提供生存的空间和土壤,从而导致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贪污腐败等问题产生。其次,行政执行的自由裁量,政府部门在行政决策尤其是在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领域,随意性和主观性决策的不断增多,必然引起公众的不满,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最后,行政监督的失位。行政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的失位以及外部监督的乏力,致使行政人员行为缺少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导致政府整体责任意识的弱化,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3.政府行政法治理念的滞后。我国的行政理念已经从“人治”向“法治”开始转变,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作为现代社会的行为准绳是国家权威的直接体现。然而,我国政府部门及其行政人员的法治理念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还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法治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受到了严重的侵蚀。此外,我国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具有约束性和规范性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对于混合交叉领域和自由裁量领域的权责归属还不明确,因此削弱了政府公信力。

(二)政府行政生态系统失衡

1.角色嬗变。行政人员的角色嬗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由角色冲突引发的利益冲突。行政人员拥有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和社会福利的享有者两个角色,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行政人员同样是社会人,受“人情”和“关系”的影响,夹在公共角色和个人角色之间,在两种利益之间徘徊,因此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冲突。当公共利益的达成会损害或影响个人利益的实现时,由于个人理性主义的影响,行政人员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会自觉维护个人利益不受损害,从而导致个人角色和公共角色的冲突。另一方面指的是由角色冲突引发的伦理冲突。行政行为需要遵从社会伦理规则,但是由于行政人员拥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所以当行政人员以管理者的角色面对以社会人角色所遵从社会伦理规则时,两者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和矛盾,从而影响行政人员的价值判断,最终影响行政执行结果公正性。2.伦理悖论。在实际行政活动和过程中,行政人员面临着多样化的冲突,如何从中进行选择和取舍是行政人员面临的伦理悖论。伦理悖论指的是在双方都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前提下,行政人员处理公共事务或公共冲突面临的两难情景。一般而言,伦理悖论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行政人员面临着多重正确的价值选择;各种价值选择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行政人员必须在两者或多者之间进行取舍。在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伦理悖论包括权力冲突、决策冲突以及利益冲突等等。例如:行政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法律承认与公民的认可两个方面,但是行政权力的行使又受到包括上级、公民、网络舆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权力和行为或者行为和自身伦理价值准则相冲突的时候,行政人员往往会陷入伦理悖论之中,导致行政效率下降、行政执行扭曲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严重下降。

(三)社会伦理秩序失范

1.公众期望偏差。由于政府利益的内在膨胀性以及政府理性的存在,当政府过分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或者损害公共利益时,其行政行为的自利性必然与公众期望的行政行为公正性之间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不仅仅是公众主观上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是基于行政行为公共利益的理性诉求。尤其是网络问责背景下,由于我国当前政府体制改革还处于转型期,政府职能和理念还未完全转变,这种偏差便会愈发明显,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政府信用度的降低,甚至引起公众的质疑。2.媒体导向失控。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终端、新兴媒介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公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方式和范围不断增多和扩大。但是,新兴媒体的作用是双向的,在增强公民话语权以及参政议政积极性的同时,也给政府行政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随意性,网络传播的便捷性,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虚假信息很容易误导公众,从而加剧和扩大政府与公众的紧张关系。例如:网络舆情引发的网络问责既能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形成监督,同时也可能成为某些人实现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手段和平台,因此规范媒体导向,建立网络伦理秩序已经成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主要议题之一。

网络问责背景下政府公信力伦理体系构建

网络舆情引发的网络问责大背景下,政府公信力价值理念的重构以及政府公信力伦理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主要可以从传统维度、新兴维度以及创新维度三个角度展开。

(一)传统维度:政府内在重构

1.政府行政理念的重构。政府行政理念的重构主要包括诚信、责任以及法治理念三个方面。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念必然导致错误的行为,因此行政理念的重构是政府公信力体系的思想基础。首先,增强行政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文化价值观的产物,要增强行政人员的诚信意识就需要对其进行传统道德以及文化的培训,将诚信意识内化于自身价值理念之中。其次,提高行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是制度伦理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行政责任意识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行政权力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化为个人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是指在政府整体行政意识的约束和限制下,作为政府内部一员所承担的那部分行政责任转化为行政意识。最后,增强依法行政理念。要将法律作为行使行政权力的最高标准和原则,当行政命令与法律相悖或冲突的时候要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此外,对于法律真空地带的行政权力行使要遵循社会伦理秩序的规则。2.政府行政模式重组。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众,政府是为公众服务的,正如西方学者所阐述的那样:政府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政府应致力于满足公众的需求,而不是为政治家服务。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建立服务政府,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执行的强制性以及“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我国服务政府的理念未被彻底地贯彻和实施。在新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公众对于传统的行政模式的滞后性十分诟病,公众强烈呼吁行政模式向民主化、公开化转变,因此,我国要重塑政府公信力就必须加强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设,以动态的服务和责任理念替代传统的强制管理理念,加快行政模式的重组与改革,在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行政理念。3.完善政府行政制度。行政制度需要从法律制度、监督制度以及问责制度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各项行政行为和决策都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对法律未涉及领域和多部法律交叉领域的排查和分类,明确法律权责归属,同时进一步消除法律盲点的存在。其次,构建多元主体的行政监督机制。所谓多元主体主要包括传统公民和网络公民、传统和新兴媒体以及政府内部监督。其中政府内部监督包括纵向的垂直监督以及横向的同级监督两个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不断压缩权力寻租和腐败的可能性。最后,问责制度的创新。传统的行政问责制度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网络问责的出现有效地补充了传统行政问责片面和偏差的可能性,有效地缓解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紧张的关系,同时对于重塑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新兴维度:规范网络伦理秩序

网络伦理秩序的形成是网络道德不断重组和整合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道德是网络伦理体系的基础环节。网络伦理是社会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伦理体系主要是为了规范网民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为网络言行提供一套标准和尺度。网络伦理体系的规范和构建需要提高公民的网络素养和网络道德。需要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共同参与,一方面,政府应加大网络公共教育和普及的投入,鼓励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开展网络培训,不断增强我国网民主体的多元化,平衡网民结构。同时政府应注重对公民规范使用网络的教育,引导网民文明上网,理性诉求。另一方面,公民应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网络素养。网民可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遵守网络道德,提高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做到不激进、不盲从,客观公正地发表个人言论,表达个人诉求,通过网络问责的形式监督政府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

此外,还应该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加快网络规范立法,加强对网络产业的监督和管理,积极推行网络实名制以及网络责任追究管理制度是推进网络伦理秩序建立的重要力量。网络安全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公民四方的共同努力,在不断研发新的安全技术的同时,网民应不断规范和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推动网络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维度:传统和新兴的融合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5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应用;创新

管理会计理论来自于成本会计,其发端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其同时也被叫作“内部报告会计”和“经营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一个组织现在和以后的资金运动,通过对数学模型、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进行合理、科学、灵活地运用来达到控制、预测、规划、决策企业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并且,在预测性方面管理会计也能做得很好,可以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做出参考。对于管理会计的分类,可以细分为以下三项:其一是责任会计,其二是规划控制会计,其三是预测决策会计。责任会计是通过讲管理层的考核成绩与其业绩相联系,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整体积极性。责任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责任预算的落实、责任中心的确定、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业绩报告的编制、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以及实际效果的记录。而对于规划控制会计则是对于企业的成本和预算进行控制管理,进而帮助企业完成其自身的预定目标。另外一个预测决策会计,其是为了企业的长短期决策做出一定的合理预测,所以预测管理会计是当今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现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的管理技术也要融入一定的先进信息技术,进行一定的创新。所以对于当前这种局面,国家财务针对于此出台了众多的相关规定,譬如《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就是针对该类问题而提出的规范。并且在学术方面,财务部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召集了众多拥有尖端领域知识的专家学者对现代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在政策上,国家财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局联合发文,针对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性进行明确,同时对于未来会计服务做出展望,认为其接下来的趋势就是管理会计因此要对管理会计进行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应用和创新方面。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不同之处

(一)会计主体不同

在财务会计当中,在该种会计对于财务会计理论当中会计主体是整个的企业。而在管理会计理论当中,其主要的工作主体则是整个企业各个阶层,上至领导层下至各个基层单位以,都是其主体。因此可以说管理会计的主体更为广泛,但也正是如此,在当今企业发展更为多样和复杂的经济环境内,使得管理会计的主体范围很难被界定。譬如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内上市的公司,这些上市公司会有其自身的子公司,而子公司会有其自身的下属公司,所以主体较为广泛。并且在互联网时代当中,无实体企业通过网络将各个个体连接在一起,一旦工作结束,其个体也会随之解散。所以可以见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主体更难确定,其会随着企业形态的变化而改变其管理会计主体。

(二)目标不同

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帮助企业健康发展,为增强企业的可持续能力而服务。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时,企业应当对于相关信息及时收集。而管理会计却可以达成这一点,其持有全局观念为企业提供各种有效信息,譬如:企业能否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企业资产能否安全、企业在未来1年内的市场占有率及市场销售情况预测等。并且在预测之后还会对生产经营结果进行分析,做到全过程管理。反观财务会计,该类会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帮助企业减少认知误区。这些信息诸如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等,从而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披露,以便外部人更易获得相关信息。在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的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首先为政府机关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在一个就是为公众与投资者提供信息增强他们对本企业的了解;最后是为管理层的工作进行服务。

(三)工作职能不同

管理会计属于经营性会计,其主要运用的职能就是经营类的职能,譬如考核、预测和决策等等。在一般情况下,管理会计最常使用的职能为责任会计、规划控制会计与预测决策会计。以上三方面相辅相成,自成体系。而对于财务会计来说,其主要为报账型会计,该种类型的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将企业现在或未来的财务情况或是经营成果进行汇报。

二、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的创新措施

(一)在会计管理中充分融入国情

因为只有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够对于相关策略进行准确的安排,所以本文认为应当将管理会计与我国特殊的国情相结合,才责任会计能帮助管理会计产生更为充分的效能。所以对于管理会计工作应当在较强学习,对于中国当今社会的各种案例进行深刻研究,进行动态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同时也要对国外先进案例进行研究和学习,让管理会计工作更加具有实用性。

(二)把管理会计理论付诸实践

对于一个原理是否可称为真理,只有将其放到实践当中才能检验其真实与否。所以在管理会计的理论应用当中也不应当有例外,管理会计工作者应当为企业的经营工作提供相应的配套信息,以便管理层做出更为合理决策。在这个结果的基础之上就是对于管理会计理论进行充分完备,并且在建立好良好的理论基础上与现实中的市场环境动态与经济发展趋势。另外一方面,不仅要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合理运用,还要对管理科会计工具依据其特性进行详细归类,进而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胡玉明.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基本构想与预期突破[J].财会通讯,2011(10).

[2]陈国庆.战略管理会计创新的问题导向分析及应用推广[J].中国市场,2016(44).

[3]刘楠.论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版),2013(3).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6

1.概念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为其成员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和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和一系列的心理互动,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问题或共有的心理障碍。团体心理咨询这种操作形式,突破了个体心理咨询的一些束缚,使它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

2.特点

与个体辅导相比,团体辅导有如下优点:首先,团体辅导是一种多向性的交流,当事人看到其他人有着与自己类似的问题或痛苦,可以提高自我认识,安定情绪,进而互相支持、互相影响;其次,团体辅导效率高,能够集中解决一些共同的问题;再次,团体辅导对于帮助那些具有害羞、孤独的人际交往障碍者,有特殊的功效。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人际交往、入学适应、自信心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识等,都可以通过团体辅导来解决。与个别辅导相比,团体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与归属感,从而在放松、安全的环境氛围中面对自己的问题。鉴于是由一些具有相同问题的人群组成,经过辅导可以达到涉及范围广的效果。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层面

由于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效率高、涉及范围广等优点,应用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缓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不足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如果仅仅依靠班主任(或辅导员)或者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室)来解决高校学生的共性问题,则对这些部门的工作者是非常有压力的。因此,从各个层面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

1.宿舍层面

宿舍是大学生们生活的小社会,很多问题的出现与发现都是在宿舍。因此,如果能从宿舍抓起,一方面可以解决很多管理和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团体动力的影响,团体会逐渐具有预防的功能,能够及时发现隐藏于大学生内部的心理问题,可以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这就要求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走进宿舍,需要学校的心理咨询部门、公寓管理部门、朋辈互助团体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维护宿舍健康的成长环境。

2.班级层面

目前,在部分院校团体心理辅导已经走进了班集体,但是,由于各种限制条件,还不能覆盖到所有的班集体。一个班集体往往会具有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如果能营造很好的团体氛围,则会具有很好的咨询效果。班集体可以利用团日活动时间、班会时间或者特定的心理辅导时间开展关于班级凝聚力、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技巧的团体辅导;也可以利用某一危机事件进行相关主题的辅导,如网络成瘾、拒绝、珍惜生命、借钱不还等心理辅导。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在团体中共同获得成长,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3.学校层面

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室)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心理问题开展,根据针对性强、需求性迫切的相关主题的心理辅导。如在新生刚入学时可以开展新生适应心理辅导;在新生心理普查结束后,根据筛查结果,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针对毕业生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心理辅导等。学校也可以从培训方面开展团体辅导。培训的对象为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以及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及心理部(协会)成员等。通过对心理工作者的培训,使心理工作者们更具有专业精神与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整体心理工作者的素养,壮大心理工作者的队伍,充实心理工作的力量。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内容

把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具体化,我们会发现有以下一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管理时间;应对压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批判思维;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提高情绪控制的能力;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掌握求职技巧……而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可以借鉴团体辅导的诸多理念和做法。

1.自我认识,准确定位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大学生可以通过认识生理我、心理我以及社会我来完成自我认识,并进行准确定位。良好的自我认识可以形成良好的自我统一性,对于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水平是有重要意义的。比如,可以运用“小小动物园”、“化茧成蝶”、“优点轰炸”等小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善对自我的认识。

2.能力培养的技巧

概括来说,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而这些能力是大学生们都需要具备与提高的,因此,应该有针对性、有主题、有目标地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创设日常情景进行心理剧表演、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心理游戏等。通过团体这样一个轻松、无压力的社会小环境,参与者在不断地互动过程中掌握与别人相处的方式。通过团体这个微型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参与者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讨论彼此的心得体会,并不断审视、改进自己;同时,培养学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具有教育、发展、预防和治疗的功能。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教会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技巧的掌握与练习,达到学生能“自助”的目的。如,在我校的日常工作中已经开展了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团体辅导、情绪控制能力提高的团体辅导等。运用的心理小游戏包括“我说你做”、“解开千千结”、“情绪万花筒”等。

3.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

目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讲授、专家讲座等。学生在听完授课及讲座后,只能被动地、从理性层面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很少能实际地、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创设的模拟情景中变被动为主动,从团体的每位成员身上借鉴不同的价值观与观点,从而对自己的各方面进行衡量,在真正意义上帮助自己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设计方案中可以舒伯(D.E.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人匹配理论、克朗伯兹生涯决定社会学习论及帕森斯和威廉姆逊的特质因素论为依据进行设计。运用“生涯十字路口”、“价值观大拍卖”、“条件大扫描”等心理游戏进行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通过感受分享、价值观表述等,让参与者进行深入思考。

4.其他

如进行关于自信心培养、压力管理、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人际关系技巧及恋爱技巧的团体心理辅导。

四、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团体辅导的困难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7

一方面,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方面的灌输,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理论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等消极学习的现象经常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引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理实一体化”是一种体现职业教育实践性强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从学生认知规律的技能开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同步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是高职院校认可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最佳模式。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做到“做什么工作,课程就教什么”。通过调查,物流管理专业和连锁企业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如果从事配送中心管理相关工作,一般是做仓库管理、分拣、复核、信息处理、客户服务,未来几年后可能会做到仓库主管。根据这种职业规划,《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改革思路是:结合高职学生在配送中心的工作岗位,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根据各项工作流程的顺序设计课程学习情境;以企业实际、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每个工作任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细化;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将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任务;对每个工作任务设计配套的工作页;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一)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

根据配送中心从事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如下:(1)信息员。会操作相关的物流软件,能填写和实时传递仓单和订单;(2)仓库保管员。能对货物进行验收、入库、填写入库单据、货物保管和养护、堆码、盘点、出库;(3)分拣。能按客户订单要求填写出库单、配货单、送货单,能配货,能正确操作相关的设备;(4)复核。根据客户订单要求整理货物,核对配送货物和单据,能正确使用打包捆包设备。

(二)提取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配送中心主要涉及十个服务项目:(1)商品结构与库存管理;(2)配送过程中如何确保商品品质;(3)客户紧急追加、减货的弹性;(4)根据需要确定配送时间安排;(5)缺货率控制;(6)退货处理;(7)流通中的拆零工作;(8)配送中心服务半径及门店编号管理;(9)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10)建立客户服务窗口。根据以上十个服务项目,配送中心从业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就有以下一些:(1)商品检验和仓储业务。主要任务是检查并接受货物的数量,质量验收货物,办理入库手续;(2)商品的保管和维护、堆码、库存和出库工作。主要任务是保管和维护,根据库存商品的要求,合理堆放货物,办理货物的出库手续;(3)客户订单的处理业务。主要任务是收集客户订单,了解各种货物数量的总需求,将订单任务分发到各个职能部门;(4)分拣业务。主要任务是根据订单要求对货物进行分拣;(5)流通加工作业。主要任务按客户订单要求对某些货物进行简单的加工;(6)装车配载与车辆调度作业。主要任务是送货车辆的合理配载和车辆的合理调度;(7)配送路线的规划作业。主要是配送路线的优化;(8)退货处理。主要是为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妥善处理客户退货;(9)仓储配送中心的补货作业。主要任务是对拣选区或分拣区的货架,自动分拣机补货。

四、主要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学院先后与沃尔玛武汉光谷店、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大道物流等相关企业建立了学生定期进行仓储配送业务实训的校外实训基地,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了学生从“企业认知实践”到“企业课程实践”,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一系列学生企业实践的保障体系。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企业行”活动,每年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一个月。在此期间,专业教师收集了企业相关素材与案例,向企业专家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企业实际案例,针对特定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讲授中将案例教学贯穿始终,一方面加深学生对配送中心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到相应企业去实习提供了岗前培训,提前了解企业。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

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建立学习小组,教师设置情境,根据完整的工作过程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获取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完成工作、评估工作过程”,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从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体系。以《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课程中的库存管理模块中的订货子模块为例,介绍如何在教学实施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情境设置:月末,沃尔玛武汉光谷店食品类的方便食品进行盘点,经过盘点,发现如下情况:有6个小类商品短缺,1种休闲 食品快过期,6件商品塑料包装发生破裂有变质现象。思考题:盘点的流程和内容是什么?盘点发现:商品短缺如何订货?商品变质后怎么办?工作任务:对仓库中指定区域的货物数量进行盘点,并检查货物质量情况,检查保管条件、库存状况,审核仓库账物吻合情况,结合上期盘点记录,分析3种主要货物的流量情况,给出订货的合理性建议,最后形成库存分析报告。

(三)课程实践

让学生深入企业中进行课程实践,组织学生分小组到企业的仓储配送部门进行实践,使学生体会到:“我听过,我会忘记;我学过,我会知道;如果我做过,我会记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熟悉相关物流企业配送管理的实际工作流程。

五、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8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布朗芬布朗纳提出了人与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生态系统理论模型。该模型将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称为行为系统。该系统分为四个层次,由小到大分别是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这四个层次是从微观到宏观,对个体的影响是从直接到间接。生态系统理论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为探索影响贫困生心理问题因素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方向。

1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自尊水平较低。自尊水平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自尊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幸福感,能够更加积极地看待事物,不会过分烦恼压力和挫折。我国学者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特别是在自我接纳水平上。贫困生常有自卑、自尊心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接纳自我,会更加自我怀疑和排斥,否定自身价值。

1.2情绪困扰更多。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大学生。文献研究表明,贫困会导致人产生紧张、消极的情感状态。张建卫在研究中发现,家庭贫困往往会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问卷调查的63种应激事件中,贫困生在17种应激事件上的压力值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张兰君等人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得出了贫困大学生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要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的结论,但在特质焦虑水平上则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贫困生物质条件基础较差,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内心的自卑心理,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1.3人际交往困难艾利克森认为大学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友谊,从而避免孤独感,贫困生也不例外。成琪等人的研究表明,贫困生有着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但又困于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基于自己是贫困生这一特殊且较为弱势的群体,贫困生会因为自己的身份特殊而觉得与其他学生有隔阂,在很多方面都聊不来,也有很多贫困生趋于内向、不善言谈。谢其利等人的研究发现,贫困生自己会感知到来自他人的偏见和歧视,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贫困生的歧视直觉越强,孤独感越强。

2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2.1微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同时,布朗芬布朗纳还强调,必须看到所有关系是双向的,即环境影响着个体的反应,个体也能塑造环境。对大多数贫困生来说,能够直接影响其心理发展的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养育和学校环境。从家庭养育环境来看,家庭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个人发展。贫困生的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父母可能无法提供优良的养育环境。从学校环境来看,支持性的校园关系、学校认可及公平的学习机会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张旭等人发现,加强师生间的和睦相处、积极开设学生团体活动、规律作息是学校首选的心理健康促进项目。贫困生进入学校后,会面对不同成长背景的同学。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校消费对比显示,家庭经济原因导致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生活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面对比较,有部分非贫困生感到优越,而非贫困生面对这样的生活落差会有低人一等的感受,感觉到自己被排斥。

2.2中观系统。中观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布朗芬布朗纳认为,如果微观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观系统间的非积极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如果贫困生在家庭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敏感、多疑、自我否定的个性特征,在学校环境下,贫困生更倾向通过学习成绩、社团活动等来获得学校认可,找到自信。由此可见,子系统可以形成互补作用。如果教师和其他同学能了解贫困生的成长背景,营造包容、接纳、互帮互助的氛围,那么贫困生就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因此,在帮助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逐个击破,还要注意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

2.3外观系统。外观系统是指那些贫困生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贫困生较为典型的外观系统是父母的工作状态。研究表明,贫困生父母的工作状况会影响贫困生心理发展。贫困生父母通常为城市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将孩子留在家乡。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为抑郁水平和孤独感较高。此外,学校的制度、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会影响贫困生发展,比如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社会实践机会有限,获得这样的资源常需要竞争。有些贫困生由于性格内向,羞于与其他同学竞争或争取自己想要的机会,不愿参与其中,这往往就导致了马太效应,恶性循环。

2.4宏观系统。宏观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贫困生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都必然会受到这类问题的影响。贫困生身处这种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内心虽有想要改变和成功的渴望,但必然也有更多的焦虑和担忧。

3贫困生心理帮扶的建议与思考

3.1增强自身主动性,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在面对生活上的经济压力和负性事件时,贫困生往往会更容易怀疑自我。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一样,都有人际交往的渴望,甚至更为强烈。因此,对贫困生的帮扶不能只关注经济物质,还要从正确的自我认知着手,引导贫困生把关注点放在自身优势上,让贫困生认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调动自身内部的积极性,学会悦纳自己。应增加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利用班级、社团等团体让贫困生感受到开放、接纳和包容等正向情绪。学校可以根据贫困生需求来开展人际交往技巧辅导和心理辅导等课程,以帮助贫困生树立人际关系上的自尊和自信。

3.2增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在中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能够影响个体发展。佘春梅通过问卷法进行研究,发现弹性特质、教养方式、学校体验、同伴关系均会对心理弹性产生显著影响。在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各个子系统间的相关和互动应该被高度重视。对于贫困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两大重要影响因素,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都会平移和再现到两个情境中。因此,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家庭和学校要形成合力。学校可以利用专业和教育资源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家庭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及时反馈学生在家的情况。

3.3拓宽贫困生帮扶途径,健全帮扶体系。贫困生心理问题不是个案,而是一类社会问题。除了个体自身特质外,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极为显著。这里的环境不仅指贫困生直接参与的环境,还包括所有能对贫困生产生影响的间接环境。这就要求在帮扶贫困生时,应拓宽思路,注重细节,整合各方资源。学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应注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让贫困生公平享受教育机会,丰富贫困生帮扶平台,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获助渠道。家长应关注家庭关系的维护,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陪伴孩子。社区及其他社会团体应完善贫困帮扶机制,为贫困生做好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