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科学技术范例

刑事科学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范文1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课程属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有效实施

小学科学课的课程属性究竟是什么?如何通过对课程属性的本质认识而有效实施小学科学课程?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小学科学课,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其中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是重点内容。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目前教育界对小学科学课程属性的专门研究很少,普遍认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对小学科学课程属性的理解和表述尚不深刻,不能据此将小学科学与其他课程区分开来,没有体现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在本质特征,无法有效指导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以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囿于书本、教学方法流于形式等问题。

一、小学科学课的课程属性

1.课程属性的方法论探析

课程属性是指能体现课程内在本质的性质,认识课程的内在本质不能通过课程外部或局部所呈现的表象来观察研究。结构主义教育研究者认识到:人类的教育现象具有表象上的多样性和结构上的共通性[1]。单从课程所呈现出的多种表象来认识课程属性,得到的仅仅是课程的普遍属性,是许多课程所共有的属性,无法深刻把握一门课程所独有的内在本质。例如,小学科学课程被公认为综合性课程,然而体育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皆具备同样的性质。综合只是课程所呈现的外部表象,真正造成小学科学课程体现出综合性的深层原因并没有被揭示出来。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致力于探寻教育的深层结构,达到对教育的深层理解[1]。因此,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对深刻研究小学科学课程的本质属性具有重要意义。结构主义方法论强调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反对单纯地研究外部现象;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的局部性研究;强调从系统、功能、关系中把握事物,反对单纯性的经验描述[2]。将此方法论运用在课程属性的研究中,需要对课程的内部结构具有清晰的认识,从课程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和关系中系统地把握课程所具备的本质属性。课程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三大基础组合而构成,这三大基础是构成课程最核心的部分[3]。有鉴于此,本文在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视域下,从小学科学课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出发,深入系统地研究小学科学课的课程属性,力图深刻而精准地把握小学科学课的课程属性。

2.结构主义方法论视域下小学科学课课程属性

(1)课程目标:科学启蒙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科学教育的目标,也是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的课程总目标。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4]。而这种科学素养目标的达成需要经历长期的科学教育,并不能仅靠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一蹴而就。小学科学课程处于科学教育的基础与起步阶段,也是学生未来形成良好科学素养的关键阶段,从课程目标的角度来讲,小学科学课程具有科学启蒙性。

(2)课程内容:情境性

小学科学的课程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学习科学家们探索发现的科学与自然的规律等知识。而科学知识与小学阶段其他并行开设课程的学科知识不同,具有其独特的情境性,是科学家们在自然、生活与社会情境下,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论证这些情境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而来。情境性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表现为综合性的内在原因。由于小学科学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复杂的真实情境,其涉及的领域与学科知识自然体现出综合的倾向。此外,鉴于小学生以形象直观性思维为主的年龄认知发展特点,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抽象知识较少,教师在呈现这部分课程内容时,更宜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教师应该努力营造科学发现的课堂情境或带领学生进入真实情境中,比如实验室、植物园、科技馆等地,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兴趣与好奇心,将课本上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可以感知到的直接经验,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和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并且会在相似的情境中迁移、运用科学知识。小学科学课的课程内容包含了书本与生活、自然与社会,情境作为展示与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显性特性。

(3)学习活动方式:探究性

小学科学的学习活动方式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它既是一种学习观念,又是一种具体学习模式[5]。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皆源自前人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与发现,科学离不开探究。小学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模拟科学家探究发现的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自己动手动脑,真正地去体验去思考,感受科学探索的奥妙和乐趣,更加有利于掌握科学知识与方法,有助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探究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方式,也是学习科学知识所必需的一种科学精神与思维类型。利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对自然现象和未知事物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对学生以后的科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科学的学习活动方式还有很多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不能脱离科学活动所必需的探究思维与探究精神。教师在应用其他方式教学时,依旧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形成对科学问题的探究意识。因此,探究性是小学科学课程学习活动方式的根本特性。通过对小学科学课程属性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情境性为特征,以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要手段的科学启蒙课程。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针对目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小学科学课程属性的认识,笔者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以下建议。

1.明晰科学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导向。小学科学的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以此为导向,对科学素养形成清晰的认识,再根据学生及课堂的实际情况,细化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定位精准,变得具体、可操作。目前得到国际普遍认可的科学素养测评标准由PISA(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所做,将科学素养目标测评标准划分为四个维度: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情境[6]。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需要从以上四个维度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每个维度下的分目标。在设置不同维度下目标的要求程度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所具备的是科学启蒙性,为了激发和维护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知识、科学能力方面的要求不宜过高过难,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与能力发展水平。此外,小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教师更要重视科学态度教学目标,让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科学充满兴趣和热情。科学情境的目标是当下教师非常容易忽视的,这也是科学课程的情境性对教学目标所提出的要求,要求学生会在特定的情境下应用科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设置科学情境目标时,应具体可实施且可检验,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的确定并不只是教案上的文字表达,而要真正内化于教师心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着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这样才能让小学科学课程得以有效实施。

2.贴近自然与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科学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具有显著的情境性。科学的课程内容本身来源于对自然与生活的探索,教学内容仅采用书本知识是无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科学的丰富内涵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科学课本上文字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小学生更易理解的内容。比如举例子要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用生活情境去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这里的丰富并不是指一味增多教学内容,而是通过不同方法去营造教学情境,呈现相同内容但不同角度的事物,增加小学生感知的事物表象,帮助小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除了在课堂上生动地呈现课本知识,还可以带学生走入自然与社会的真实情境中去体验学习,比如植物园、博物馆、科技馆、工厂等地,或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相关视频、音频、动画等,营造教学情境,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用手、用眼、用耳、用鼻、用脑,多种感官共同作用,在情境中亲自体验和探索科学的奥妙,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和接受科学课程的内容。

3.探究性教学为主,优化教学方式

刑事科学技术范文2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多是采用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等,向学生讲授“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我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教学资源包,先展示一个月按中国农历对应不同的月相图,由现象去弓}导学生查找形成原因,再用3D模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从而形成月相。为了让学生学习感知更具的挑战性,教学资源包中预设了3项小试验游戏,一是假设月亮发光;二是假设太阳不发光;三是月球围线地球公转的方向为反向,得出的结论与“真实月相”大相径庭,寓教于乐,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

对学生学习理解科学知识,通过敢于质疑、敢于实验、敢于探究,让学生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多种教学媒体,有效体现小学《科学》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和展现学生不易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等单元中的课,均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形象地将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一方面感知大自然与人体的神奇魅力,一方面感受科学技术对改造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教师从情感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乐学好学。

二、汇聚学生知情感观,优化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来体现出其强大的功能和先进性,就所操作的教学媒体而言,启发了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如视、听、触觉等;就形成的教学信息而言,可以针对文字、声音、图表、图像、动画、视频流等多种内容的组合;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交互性,更是双向和多点的,可以是师生间、生际间、组际间、生网间、人机间等形式,为学生以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探索和获取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中自身的成就感和价值。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一课,CAI课件中带来的光线使教室里突然暗了下来,只听见嚼劈啪啦!叮叮当当!铜钱大的雨点饶有节奏地打在玻璃窗和屋顶瓦片上。“喀嚓!”一个大炸雷!好象炸裂了天河,瓢泼大雨哗哗地下了起来,一道强烈的电光划过,树枝在风雨中发狂的摇摆,不一会儿,院子里、街道上汇聚成一条条小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出“雷雨”!此时,我们好像不在上课而在观雨。不多时,慢慢的、慢慢的雨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彩虹,同学们松松气,好像闻到了被雨水清洗过的空气迎面扑来,真舒服!这一课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模拟了不同季节、特殊天气,用虚拟现实承载知识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感官认识,发展学生对“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感知力,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清怀。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伴随着深迥的音乐,画面上一片漆黑,星星点点的亮光,象进人了神秘的宇宙,刹时间闪出一道亮光,火红火红的太阳出现在东方,带着自转、蓝色球体进人屏幕,同学们齐声喊出“地球伙紧接着展示出太阳与地球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得居住在地球不同位置的人们感受着太阳不同的赏赐,而带来季节的变化。在课件的演示下,老师随后讲授到我们国家处于亚热带和温带,所以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同学们茅塞顿开、如坐春风,我却感受着信息技术给教学伟侧轰的洗礼。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空间

信息时代互联网络已是四通八达,In-ertne站点遍布全球,基于多媒体的局域网、校园网的教学模式,正带着时代的朝气迎接教育的革命。它把类似幻灯片的静态图像、类似录音带的音频信息、类似录像带的动态视频流等多媒体信息都搬到了网络上,而且不受使用时空和人数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例如中国基础教育网、各省市地区的教育信息网、大众科普、科普在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网、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课标教材网等,是对小学《科学》教学有力的网络支撑。利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你所需要的网站、图片和相关的文本、视频信息,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和教学一线的专家交流,足不出户便可以得到教学业务的提升。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我让同学们收集家乡自然水域的图片、视频、变革、档案等电子资料,分考察计划撰写、考察报告提交、考察在线交流、参考学习资料等模块,建立学习型网站,形成专题的学习资源包。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学生对考察报告的基本撰写,有了清晰的认识;同学间的在线交流,加深了对科学实验考察步骤的印象;参考学习资料,提升了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增强了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拓展了教学的空间。

四、总结

刑事科学技术范文3

学校在1999年将“大学化学”课程列为校级教改项目,并随着2002年院校合并、专业调整,在2004年又将“大学化学”课程列入省级教改项目进行研究.通过几年的教改实践,在广泛调研和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基础上,对“大学化学”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多方位改革尝试,以期探索新形势下“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新模式.1课程名称的历史沿革大学化学,曾又名普通化学,与“GeneralChemistry”中文译法有关[2].1997年以前,与国内多数院校一样,河南科技大学将非化学化工专业化学课程称为“普通化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普遍认为“普通化学”译名掩盖了课程的真实教学目的、教育任务和教学内容.1997年,全国开展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河南科技大学借此对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大调整,把“普通化学”更名为“工程化学”,并把“工程化学”列为各工科专业的必修课.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发现“工程化学”的含义太窄,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等各方面与化学的联系.表现在化学已经渗透到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农业科学、地质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并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化学社会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21世纪的高等化学教育势必面向全体大学生,化学课程应与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同等重要,属于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课.为此,1999年将“工程化学”更名为“大学化学”.

课程教学目标

21世纪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未来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居于重要地位.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日益微观化和交叉化,化学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日益广泛、深入和复杂,化学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的关系日益密切.非化工类专业学生学习化学,不仅是学习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化学思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3].据调查,大部分报考工科院校的中学生实际在高中二年级后就不再学化学.而这些虽选考化学的中学生,大都考取的是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在大学里大都只有一门化学课.因此,大一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要求就决定了非化学化工类学生今后所具备的化学素养,学生通过大一化学课程的学习在化学素质方面应比中学生有质的提高[4].考虑到目前中学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中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大学中其他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诸因素,将“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实验技能,能以化学观点分析、解决专业和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和问题,具备基本的化学素养.

课程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重组

依据“大学化学”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化学知识的科普性和应用性.简述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的结构基础等基本理论知识,体现化学与多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及相互作用,反映化学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新成就.为此,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优化,重组了课程体系.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重要媒介,是提升教学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教材建设是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一环.1998年以前,河南科技大学非化学化工类专业一直沿用浙江大学化学教研组编写的《普通化学》,1998-1999年,曾试用浙大陈林根教授编的《工程化学基础》,两种教材在内容编排方面虽各具特色,但随着高校的扩招、专业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有待优化组合.为此,针对非化学化工专业特点,汇集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该课程教学学时少,涉及专业面广的具体情况,吸取兄弟院校的经验,借鉴同类教材的成功之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自编了《大学化学》教材,在教学内容及组织编排上均作了较大调整.

1精简理论,强化实用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化学理论知识也在丰富和加深,需要向学生传授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因此,针对非化工类专业学生多数仅需熟悉和了解化学知识的角度出发,大幅度精减了原《普通化学》中化学原理、物质结构、化学品制备、计算和检测等方面的内容,适当保留了必要的化学基本理论,充实了应用型实例和科普性化学知识,尤其是精选了常见的和具前沿性的应用实例,补充了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材料、环境、能源和生命等学科的内容.

2突出化学对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学科交叉渗透是当代学科发展的突出特点,化学学科尤为突出,需要在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讲授化学方面的知识.“大学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突破了原《普通化学》和《工程化学基础》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模式,将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命、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与工业用油等设专章讲授,并特别体现了化学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新成就.因此,自编《大学化学》教材内容共设八章,其中1、3、5章属化学基础理论,2、4、6、7、8章为交叉学科.

3合理编排章节内容对《大学化学》教材内容采取优化整合和科学编排,化学基础理论集中在1、3、5三章中讲述,交叉学科专章紧跟其后,形成化学理论和专业实际的有机结合,但又保持了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例如,第1章中讲述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第2章则介绍化学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第3章讲述化学中溶液的特性,第4章讲述环境的化学污染与保护,第5章讲述物质的结构,第6、7、8三章分别讲述化学与材料、工业用油及化学改性、化学与生命[5].

4拓展教材适用面根据授课专业的具体情况,主讲教师可依据内容与专业的相关性,有选择的讲授.例如:对环境设计、土木工程等专业,系统讲授第1、3、4、5章全部内容,重点讲解第6、8章部分内容,简单介绍第2、7章内容;对交通、车辆专业,系统讲授第1、2、3、5章全部内容,重点讲解第4、6、7章部分内容;对机电系的机电、液压、机制、轴承、测仪等专业,系统讲授第1、3、4、5章,重点讲授第2、6、7章部分内容,第8章只作简单介绍.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可在相关章节中穿插播放一些音像材料,如第4章穿插环境问题、第6章穿插高分子材料.#p#分页标题#e#

5完善教材内容与出版使用自编《大学化学》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每章后编有适量习题和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和练习.教材初稿于1999年完成,先自行印刷在原洛阳工学院五个系18个专业试用,稍加修改后于2002年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第一版.2005年,融合本校和其他院校教师在授课中对本教材的使用体会,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完善,再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第二版.目前,河南科技大学工科院系中几乎所有非化学化工专业均使用本教材,洛阳理工学院部分工科专业也选用本教材.

探讨高质量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将不断涌现,使得教学内容的增加与教学学时的减少成为制约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突出矛盾.因此,在探索教学内容创新的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还应研究和改革“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为配合自编《大学化学》教材的使用,目前已将授课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2003年秋季投入使用.课件中,化学原理、物质结构中多数抽象内容采用动画、图景、模型来表述,化学在工程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利用录像来演示,形象逼真,学生如同置身于社会生活、生产情景中,既克服了口头表述的抽象性,又拓宽了教学内容.

2精选授课内容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学生已具有的化学、物理、数学基础,找准衔接点,避免重复,使授课的重点集中对新概念的理解和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对学生通过自学可掌握的内容,教师只作引导性或归纳性讲解.比如,中学化学中有关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的热效应、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等定性知识已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但缺乏定量的概念,因此平衡常数、速率常数、热效应、电极电势等的计算,在“大学化学”授课中应作为难点和重点予以详细讲解.

3改善实验教学内容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又是工科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戴安邦先生曾提倡:“只重视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因此,在“大学化学”课程40学时的教学中安排了8学时的实验课,占总学时的20%.精选了4个实验,包括验证性、应用性、仪器操作和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和充实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5课程教改成效自编《大学化学》教材及配套《大学化学实验》指导书已在多届学生中延续使用.目前,每年共有5个院系、19个专业、56个班、4200余名学生、12余位授课教师使用本教材.结合各专业特点,授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有所侧重,并通过实验,巩固对课程的理论学习,培养基本的化学技能.为及时了解“大学化学”课程教改效果,近三年来,多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及其他形式,征询各方面对“大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意见.

刑事科学技术范文4

【关键词】经济数学;实验课;应用型;建设方法

一大学经济数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方向

以经济数学为例,实验课程的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教学目标要紧跟学科教学需要和市场人才需求,从理论型教学向应用型教学转变,为其他专业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提高学生对现代化数学软件的应用和操作能力,为今后的毕业求职加分。作为经济数学教师,日常教学中不仅要结合书本教材内容,更要关注学生对相关数学软件的操作,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验动手和操作能力。二是教学内容要进行合理设置,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数学软件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数学运算被弱化,一些基本的计算问题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快速完成,还能保持精确度和正确率。而对于学生来说,更应当具备数学思维,掌握解题方法,能够充分借助于数学软件和实验操作,增加经济数学的研究深度。

二应用型大学经济数学实验课程的建设

第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便利学习条件。进入大学后,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加上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设备的普及,为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于初学经济数学的学生来说,可能对一些数学实验软件的操作或是实验步骤不够了解。为了尽快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实验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教师一方面需要在课上讲解数学实验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又要教给学生如何自己搜集学习资源,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自学,通过网络教程学习经济数学中各类软件的运用技巧,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要树立理论与实验兼顾的教学思维。结合以往的经济数学教学经验可知,只重视理论教学,而不开展实验课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较差。既不符合当代教学要求,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如果一味追求实验教学,而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则会因为根基不牢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在帮助学生打好扎实数学基础的前提下,尝试开展数学实验课程,帮助学生主动了解、接触和应用计算机软件,提高运用数学软件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需要优化教材内容。教材建设要善于围绕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优化经济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在保证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注重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的科学成果。我们计划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把数学知识与解决经济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例如在微积分的函数部分专门介绍常用经济函数及各类成本和利润的计算,在导数的应用部分专门介绍导数在经济上的应用。此外,书中概念的引入、定理的证明等都尽可能地从实际背景入手,使学生从中领会到数学概念及理论的发现与发展过程,力求使教材建设的最新成果,适合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实践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尤其是对于经济数学这类理论和实践要求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客观要求与时俱进地开展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对各类常用数学软件的操作能力,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显丽,王瑞星,陈红红.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展望,2016(9)

刑事科学技术范文5

1中文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必要性

有人认为:当今世界上科技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通用语种就是英语,中文期刊不符合国际化期刊的基本特征,论文语言的障碍和平台的限制是中文学术期刊的天生缺陷,无法改变。那么,中文学术期刊是否就理所应当仅仅只局限于国内,固步自封,完全不考虑国际战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先,从论文作者的角度出发,我国的学术研究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最新学术成果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希望自己的论文能显示在世界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并得以全球范围的传播,这样才能为中国的学术发展营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促进我国科技文化创新事业更快地进步和发展。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中文就要在各个领域拥有相应的国际地位。虽然我们必须承认当今世界上科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首选语种是英语这个现实,但同时也需提醒自己保持民族文化自信心,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失去自我,英语霸权的现实不可能是永远合理的、长久不可改变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把国内优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或者只是考虑用英文来推介中国的学术成果,中文学术期刊只会越来越被边缘化[9]。作为中国学者和期刊人,有责任更多地参与到国际交流之中,努力让国际学术界和期刊界更了解中国[10]。中国的学术论文有国际推广的必要,同时,坚持中文传播也是发扬中华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使命所在。若能在遵循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文学术期刊特点,把优秀的中文学术期刊推向世界,则可提升中文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进而使中国学术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掌控力[11]。这是昂首挺胸走出去的姿态,更是一种主张自我的自信表现,这才是在推动中国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所应该推崇的。因此,中文学术期刊应在立足本土的同时,有必要努力走向世界,打通国际传播途径。

2中文学术期刊实现“国际传播”的办刊策略

中文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真正实践起来面临的状况较复杂。例如:国际传播,显然不是单纯的在互联网上全文上载和开放阅读,因为期刊单独上网在网络上的显示度非常低,容易成为信息海洋中被淹没的一粒尘埃;另外中文语言的不通用、中华文化的差异性宛如一座座高墙,使得中文学术期刊在国际传播过程受到重重阻碍,即使非常优秀的学术成果也很可能被忽略……由此可见,中文期刊的国际传播不能仅停留在口号式的倡导,空泛的坐而论道。于是,笔者通过办刊实践以及调研了一系列“中国优秀国际影响力”(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遴选)中文期刊的办刊策略,针对提高中文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总结出以下几点在办刊实践应用中的可操作性措施:

2.1出版内容国际化

中文学术期刊“国际传播”,首先最为关键和本质的一点就是要在出版内容上面向世界:虽然出版语言是中文,但刊登内容和学术质量应紧跟国际前沿并具备国际学术水准。意思就是说,虽然期刊语种是中文,但刊登的研究成果更多地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视野下研究本国实际的问题,或者从本国实际出发研究全球性的问题。例如《资源科学》在办刊宗旨上就明确提出了上述要求,建议作者以国际视野研究我国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所提出的资源科学方法理论紧跟世界前沿热点,因此该刊逐步发展成为一本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文优秀科技期刊。另一方面,在当前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发出“联手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通知的大背景下,这对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发展是个较好的契机,中文期刊的编辑们可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邀稿、组稿,努力争取好稿源,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使得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能代表该领域的国际前沿进展。事实上,在各种翻译工具如此强大的今天,语言障碍不是大问题,中文学术期刊只要拥有的国际一流水准的出版内容,即使是非中文为母语的读者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到他们需要的论文内容和数据。对于中文期刊的传播内容,全球的读者一旦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获取,那么中文期刊的国际传播能力显然会大幅提升。

2.2充分利用国际数据库平台

中文学术期刊上刊载的论文被国际文献数据库出版平台收录,实现国际传播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作者的迫切需求。建议尽可能地实现开放获取(OA)出版,同时对期刊每篇论文进行数字唯一标识符(DOI)注册,这样一来,使得无中文输入法的国际读者更容易搜索和定位到期刊论文。另外,努力申请加入可收录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数据库,如国际著名的OA期刊文献检索系统(DOAJ)、Elsevier旗下的Scopus索引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等,通过各种手段,扩大传播广度范围,使得刊载的论文被更多国际学者检索到,这样中文学术期刊才能逐步站稳国际学术传播平台。笔者所在的期刊《波谱学杂志》采用绿色OA出版,并对每篇刊登论文进行规范的DOI注册,期刊被DOAJ国际数据库收录后,通过分析期刊网站访问数据以及论文DOI解析数据可知,来自国际IP的访问量明显增加,期刊论文的国际被引率也有所提高。

2.3必备项目的英文对照

中文学术期刊实现国际传播,应充分完善论文中一些必备内容项目的英文对照,其中英文文题、关键词、以及英文表注、图注等这些基本项目应注重符合学术论文国际规范并与中文内容严格对应。而英文摘要则建议采用长摘要“onepage”规则。因为,中文摘要版幅上一般有所限制,若英文摘要与之严格对应,则国外读者(母语为非中文的读者)从中获取的关键信息有限,这不利于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因此建议每篇文章附英文长摘要,详细介绍成果的创新性和亮点,甚至可附上关键研究方法说明和结果数据,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外读者了解论文学术成果相关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期刊被国外检索机构收录,扩大国际学术界的可见度和关注度。事实上,国内已经有较多的优秀中文期刊就非常重视英文摘要的写作,例如已经连续6年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的《中国农业科学》、《旅游学刊》等等,在期刊投稿指南中明确规定:“提供长英文摘要,要求比中文摘要更详细具体,其内容需提供比中文摘要更丰富的信息来展示成果的主要内容”,这些期刊的英文摘要平均篇幅达500字以上。

2.4优于国际期刊的出版服务

中文学术期刊应提高出版和传播效率:尽可能地通过在线发表、网络首发、绿色通道等手段使得中文期刊的出版及传播效率优于国际期刊,以优质的出版服务吸引更多优质稿源,这样才更有竞争力。例如:《物理学报》特别对下述两类稿件进行约稿———(1)希望抢先快速发表的优秀科研工作;(2)被PRL、Nature、Science等拒收或者拖延审稿的优秀科研工作。另外明确说明:最新前沿研究工作可在期刊“研究快讯”栏目快速发表,不影响作者将更详细的研究成果投往国外刊物。同时期刊还建立快速发表绿色通道,针对知名专家或期刊编委推荐的优秀文章和作者自荐经专家评审优秀的文章进行快审快发,最快2周内网上发表。中文学术期刊上优质学术内容的传播效率有了显著提升,必然会促进中文期刊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

2.5中文参考文献的英译准确性

中文学术期刊还应充分重视参考文献的英文对照。目前较多中文期刊对稿件文后中文文献的英文对照比较忽略,遗漏错误较多,其实这一条也十分重要。中文参考文献也只有英译后,才能被海外读者快速地追踪信息并准确定位至所关注到的中文文献,从而便于他们更进一步地解读和引用相关研究,继而关注到该研究论文相关的中文期刊。因此,中文期刊的被引信息(期刊名缩写、年卷期等)的英译内容必须准确规范,同一篇被引文章的英译应尽可能统一(唯一性),便于精确查询。这需要整个中国学术期刊共同遵循,每本刊都做到规范互引,并正确提供中文参考文献的唯一英译,这样才能达到共赢。

2.6期刊英文网站建设有侧重点

中文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建设英文门户网站,打开这一重要对外窗口,并将其作为主要展示平台吸引国际读者和作者的关注。中文期刊英文网站上的学术内容可通过深度开发中文论文中的核心内容来实现,传播内容上可内外有别,有侧重点。例如提供部分中文论文的英文网络出版,即把经过遴选的优秀论文成果的核心内容,结合国际读者的思维习惯,翻译为英文再次发表,以开放获取的形式刊载在中文期刊的英文网站。这种用英文详细介绍部分中文论文学术成果的创新性和亮点的做法,不仅让国外非中文母语的读者了解优秀中文论文的学术价值,也有利于被国外检索机构收录,更好地拓展中文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例如《经济研究》的英文网站上的学术内容就非常丰富、完备,它将每篇稿件提炼并翻译为约4500英文字符的英文梗概(Summa-ry),以方便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较完整、准确地了解论文的精华与贡献,提高论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英文梗概内容包括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主题与思路、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经验数据及来源、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重要创新与贡献(包括与以往文献的区别,对未来研究扩展的意义)”。其英文网站上的内容更多地考虑到国外读者的阅读及语言习惯以及知识背景等,特别针对有关中国特殊国情的概念及背景信息,进行了恰当介绍。

2.7媒体融合、增强出版

中文学术期刊应充分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媒体、平台和内容的互融互通来提高中文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力。可以利用增强出版来打破语言障碍,利用全媒体来丰富出版形式和传播手段:比如通过视频演示、动画等形式,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网络在线出版展示出来,这样更加简洁明了,更有展示度,让国际读者完全不用受语言不通的限制,显著提升读者对于论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能够快速而清晰地获知中文学术论文中的创新研究成果。笔者所在的《波谱学杂志》正在逐步推行增强出版,将部分论文的重要内容和创新结果的相关资料以数据附件或视频动画的方式进行随文在线网络,例如:利用flash动画演示神经元精细结构标记,利用作者语音讲解和操作视频来辅助进一步介绍论文中所开发的新软件的使用,等等,受到了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2.8通过集群网站或学会支持实现精准传播

中文学术期刊针对相关学术领域分类读者群的精准传播是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加强传播深度的有利手段。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推进传播方式创新;再利用集群网站或所在学科领域学会的支持为实施精准传播提供有利条件。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期刊集群网站的英文页面或所在学会的各种学术活动来建立对口专业的国际受众网络。例如:中国化学会期刊集群、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的英文网站,就包含了较为完备的各隶属期刊英文介绍、以及投稿、浏览等周全的服务功能,建立期刊刊群的英文网站这样的形式,可以避免单刊小、散、弱的劣势,而通过集群优势,创建一个精准、高效的国际传播平台。还可以通过所在学会的各种学术活动,特别是相关领域的国际会议中进行期刊宣传,并充分利用学会专家智库资源组稿、约稿,优化出版内容,加强期刊对于国际读者受众的针对性,从而来提升期刊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关注度。

刑事科学技术范文6

1改变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

学校领导和老师首先应从主观态度上改变对信息技术课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还是一门学科,更不能把它当作副科、可有可无,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存在往往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知,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信息技术课当成所谓的副科,没有语、数、英那么重要,自然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改变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前提条件。

2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整合

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节课,而且一节课的知识容量是很大的,从三年级开课到六年级毕业知识都是相对独立的,没有连续性和关联性,这就造成每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老师如果精讲,学生理解的可能有困难;老师如果要全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学,就完不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老师如果采取折中的办法,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合作学习或老师详细讲解,加以个别辅导,这样虽然发挥了学生自主性,又能给学生相对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但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不会,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或无效。为了解决这一困惑,可以对教材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合理删减,一学期一个主题或两个主题进行设计驱动性任务,并分解于每节课当中去,学生每节课学习和实践练习都使在完成本主题的一部分,使学习保持连性性,在完成主题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1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有的学生上课有不明白和重要的内容能及时标注和记录,有不会的能教材中通过自主学习寻找答案;有的学生遇到不会的内容,既不看教材,又不问老师或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差,或不会学习,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益终生。3.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遗忘,主要是由于没有及时的复习与运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要为学生多创造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的机会,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WORD知识时,我让学生去为班级设计教师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国庆节等主题班报,把自己摘录的好词好段,写的日记、作文等文字材料记录成WORD文档形式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阅方便;利用ACDSEE8知识制作家庭电子相册,播放给爸爸妈妈看;用PPT知识制作旅游城市风光图片宣传片,分享给其他同学;用网络知识搜寻未知世界及感兴趣的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更激发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并且巩固了所学知识。

4关注“学困生”

由于小学生的受年龄的影响,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完善、不成熟,所以会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一学就会,而且记忆力好,回答问题又快又准确,老师要鼓励他们更好地学习、进步。但是也有那些接受能力慢一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要尊重他们自尊心,并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善于分析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反之如果老师以超出他们能力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或是为了赶时间完成任务,一急就指责喝斥,不但学不会、学不好,反而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消失殆尽。允许有差异性,就不能责备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他们一些时间,看到他们的长处和进步,多鼓励,多帮助,让他们健康成长。

5注重过程性评价

刑事科学技术范文7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行业也在随之不断地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分析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相应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实验以及各种实践活动的方式,来不断的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事实上,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采用多种实践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更加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能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进一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为了配合我国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教育行业的需求,因此,很多的高等院校都在教学工作方面上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而在这些学校的改革措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很多高等院校都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其中,不仅仅包括实验教学的内容,还包括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的形式,通过这样的一些措施,必定会促进教学工作的成效越来越好。但是,如果对我国整体高等教育院校来进行分析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很多院校在教学工作方面都已经开始加大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院校对实践活动在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的重视度不够,这也是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我国的很多院校在教学工作上存在一些问题而导致的,简单的来分析,很多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还有教师们的教学要求上,都会加大对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这样就会导致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忽视到实践对于教学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还有一些院校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虽然也意识到了实践活动对于教学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院校在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置上并没有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因此,学生们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不多。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老师们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又能将所学内容融入其中的实践内容,加大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在保证电子技术理论知识不被忽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添加一些实践内容,通过实践的训练最终达到教学要求的标准。除此之外,老师们还要及时的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从而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加先进的知识。在进行教学考核的工作中,也可以在考核过程中增加实践部分的考核,这样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学生们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形式的创新

我国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也越来也快,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高等院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会利用到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特别是对于电子技术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来说,很多的线路图或者是零件如果单纯的用语言的形式来表述,可能并不利于学生们进行理解,但是如果采用多媒体来进行展示,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所讲解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三、拓展实践教学内涵

现代社会,时展的速度越来也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需要教师们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时刻的关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教学工程中结合新的技术新的方向,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拉近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距离,让学生不再有“纸上谈兵”的感觉,体会到书本知识的价值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刑事科学技术范文8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期刊出版中,期刊编辑部认为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一稿多投(85.3%)、同一学术成果重复发表(58.7%)、抄袭剽窃(49.7%)、署名不当(33.1%)[2-3]。抄袭剽窃、署名不当、故意隐匿重要参考文献这三项也是编辑部和学科专家公认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一些学科专家对“隐匿重要参考文献”和“引文标注或注释不合理”这两种不端行为比较重视[4]。任何科研活动都是基于前人的基础,对他人成果不加以标注而直接引用,实际上是有意或无意地将他人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原创性成果,这种行为对于原作者来说是极大的伤害,也给整个学术交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通常与人性、各国具体的学术环境和整个社会大环境存在密切相关性。有研究表明,科研人员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现实的利益诱惑、绩效至上主义和社会期望值过高[5]。学科专家认为期刊出版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指导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缺乏学术道德教育,作者意识欠缺”和“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制不完善”,其中尤以“指导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最为突出,近80%的学科专家认同这一点[6]。设想科研评价体系导向一旦功利化,无疑将形成浓烈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在无形中共同构筑一个利益怪圈并且使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扭曲一些科研人员的心灵和行为。这一点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缺失,作者意识薄弱”也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协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6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科学界的科研道德素质有所下降,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不端是一种常见现象,相当比例科技工作者持宽容态度。显然科研群体对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点与学术道德教育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监督机制和惩戒制度不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这其中不可免除学术期刊自身的责任。

三、防范对策与建议

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是复杂的,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关键在于整个科学道德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仅仅依赖于科学界的自律、学术期刊加强审稿力度和惩戒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着手,全面防范抵制学术不端之风。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频繁在社会上曝光,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应对措施和处理办法。与此同时,成立了一些专门从事科研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建设的组织机构。在政府层面,有科技部的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等;在科技机构和大学层面,有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这些相关组织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研道德制度。比如,科技部于2006年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凋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科学院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7年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5年通过的《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为防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科技期刊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亟须建立更加具体可操作的防范措施,建议从四个层面予以关注:(1)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法律法规比道德规约更具威慑力和约束力,因此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针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立法工作。(2)加强科学道德诚信教育,培养自律诚信的科学道德素质。比如,针对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开设科研道德课程,针对科研机构强化科研人员的岗前培训等。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认识学术不端的危害,明确科学研究的道德底线,自觉抵制学术不端之风。(3)制定学术期刊(或学科领域内期刊)通行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处理措施,并在同行期刊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这一点对学术期刊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有统计表明,高达97.4%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呼吁制定领域期刊通行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制度。(4)编辑部完善制度建设,在加强防范的同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例如,编辑部应根据审稿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补充修正期刊的审稿制度。《科学》在“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之后,特别添加三项措施补充其审稿制度,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要求论文所有作者指明自己在科研中的具体贡献;所有作者签署同意论文观点的声明;改进图像识别技术,利用科学招待会鉴定图片真伪。其实,从细节入手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是编辑部层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最为切实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