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案例范例

小学数学案例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1

一、学籍学历学位档案的重要意义

首先,便利的学籍学历学位档案信息查询是方便群众、落实好2018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响应“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假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情况,方便获得的权威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材料是铲除学籍学历学位虚假档案材料生存土壤的最有效方法,是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构建诚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完整严格的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材料是防止一些特殊学生,通过利益交换或输送等方式随意转学、更改成绩等搅乱高校学籍管理秩序行为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教育公平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学籍学历学位档案信息存在的问题

1.数字档案分散

根据2014年实行的《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要求,所有国家承认的境内高校学生必须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管理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电子注册。学信网中保存着2001年起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档案(后来又向前推进10年到1991年)、2007年起的学生学籍电子注册档案和2008年起的在校生学年电子注册档案。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电子注册的信息缺失等问题还比较常见,很多学生的学籍学历学位档案仍然需要通过各高校进行认证,特别是2001年以前的档案。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高校扩招快速发展的几年时间里,部分院校出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违规擅自招收了一些学生(包括第二学位),这些学生的学籍和学历在部分省份得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但不属于国家计划招生,这些学籍学历学位的档案也分散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中。此外,2017年,我国出国(境)留学人数突破60万(60.84万),人数达到境内高校学生的十分之一,而近年留学人员回来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多,留学人员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这些档案材料都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留学网)进行收集和开展认证。

2.学籍学历学位档案类型繁杂

境内高校存在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形式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开放教育等多种形式。成人继续教育学历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成人高考(学习形式有脱产,业余,函授)、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等四种形式。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升本科(简称高起本)、高中起点升高职(高专)(简称高职、高专)三种。在校学习形式分脱产、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学)、寒暑假集中授课、函授等。在学位方面有第一学位和第二学位之分,在修读方式上又有主修和辅修的分别。研究生层次有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工程硕士等;在证书方面又有通俗的双证和单证的区别等等。境外高校的学习形式也很多,如研究生有授课式和研究式等的区别;另外,目前还有各类的中外联合办学,这些都增大了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查询认证的难度。此外,建国以来,高校内学科专业的合并、撤销、新增和复办等调整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认证更加繁杂。

3.学籍学历学位查询认证过程仍不便利

对于境内高校的学籍学历学位查询,从今年7月1日起,公众原则上通过学信网免费在线申请《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实行网上查询以及电子认证,申请者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获得申请的材料:在线打印申请验证报告,下载PDF格式的验证报告,从申请者提供的邮箱中得到html格式的验证报告(同时邮箱附件中有PDF格式的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的查档。但仍然存在学籍学历学位档案信息不全(特别是2002年前)、学位档案信息缺失(特别是只有学位证无学历证的单证研究生学历查询)、部分学籍学历学位档案中身份证号或学生改名造成信息出入等不足,需要通过传统方式向各高校和公安户籍部门核实,这又造成时间和空间等诸多不便。此外,高校学生的在校成绩单、毕业去向等未电子备案的档案信息查询还是需要通过各高校进行查询。各高校学籍学历学位查询的情况根据各高校实际,存在非常大的差别,部分极少数高校可以实行通过互联网预约、提交查档申请,在线回复查档结果;但绝大部分高校需要查档者到高校学籍学历学位档案管理部门现场查询,跑两次(或多次)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于境外学籍学历,今年1月22起,留学归国人员可以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互联网+认证服务”平台,实行全流程在线办理,认证周期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15个工作日,极大便利了查档。但查询周期还较长,且需要查询者一定的费用。

三、加大学籍学历学位数字档案共享对策

1.做好数据共享的顶层设计

前瞻性地做好学籍学历学位数字档案共享工作的顶层设计。探讨确定学籍学历学位数字档案在共享平台电子标识法律地位的实现途径。探索制定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数据共享实施管理细则,建立起高校与公安户籍、教育学籍等管理部门数据共享。理清《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等各级各类学籍学历学位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及其之间的关系,理清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档案共享平台和学信网、留学网、各高校学籍学历学位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现有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等条件,规范学生学籍学历元数据等标准,研究制定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并通过有效的技术支撑,确保数据共享交换全流程的可监可控可追溯,解决数据资源拥有者不愿共享、不敢共享的问题。

2.分类推进

针对目前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的进度,分类推进,规划好路线图,科学有序做好数字档案共享工作。针对现有数据的基础,首先搭建好学籍学历学位数字档案共享平台与学信网、留学网之间的数据接口。推进高校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校内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数字化,特别是历史的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数字化,再建立高校学籍学历学位数字信息与共享平台的数据共享。

3.采用新技术

深入探讨手机终端APP、人脸识别技术、注册信息验证、云计算、智慧计算、线上与线下通道结合、专业网站资源共享等技术要件在学籍学历学位数字档案共享方案筹划和工作推动中的应用,以及加强基于凭证中心、数字签名和区块链技术的学籍电子文件可信管理研究和版式文件的电子成绩单和电子学业证书安全使用的实践。不断提升数字档案共享的服务技术支撑水平和学籍学历学位查档利用者的查档体验。

四、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数字共享路径

学籍学历学位档案数字共享路径可分为三层,即数字档案资源层、数字档案知识产生层和用户获取数字档案层,如图所示。

1.数字档案资源层

数字档案资源层由目前拥有学籍学历学位档案相关信息的数据库或部门组成,包括境内学籍学历学位电子注册信息的学信网和中国学位认证学位网、境外学籍学历信息的留学网、学生学籍学历学位档案形成最主要部门的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和户籍管理部门。这些数据库和部门的档案资源库构成了学籍学历学位档案信息的基础,数字化后的数字档案可以通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途径实现学籍学历学位数字档案的各类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交换,为构建学籍学历学位共享数据库提供数据基础保障。

2.数字档案知识产生层

该层采用知识管理理论的共享原则,对从数字档案资源层采集到的数据按照统一学籍学历学位数字档案共享平台要求的元数据格式进行统一描述,进而进行数据挖掘、整合和加工,再通过专家库系统进行数据审核,形成学籍学历学位数字档案共享平台基础数据库,以作为查档者数据利用的基础。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等智慧系统,利用采集到的元数据解决数据中因改名、出生年月出入(如阴历、阳历差别)和个别信息录入错误等原因造成的信息缺失和数据冲突等问题,得到学籍学历学位数字档案查询者最需要解决的可靠数据。

3.用户应用层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综合实例;学科融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的初步认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信息技术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操作知识,但不论教材怎样设计,所学软件怎样丰富,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好计算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基于操作练习为主的综合学习实例,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学习,让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一、基于Word文档编辑软件的应用实例

实例1:制作课程表。课程表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程表,让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可有效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实例的操作涵盖了Word文档编辑软件在小学阶段涉及的主要内容。在制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分享,评选出最美课程表,打印出来送给学生,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赠送,让信息技术课堂更有意义。实例2:制作电子小报。制作电子小报是一种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手抄报结合的很好方式,而且一张电子小报的设计几乎用到了小学阶段Word文档编辑软件的全部操作,还有利用浏览器搜索引擎查找小报素材,同时还能提高学生键盘打字速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主办以学科学习为主的电子小报,比如英语小报、数学小报等来复习巩固旧知或预习新知,也可以主办以个人喜好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电子小报,比如科普小报、读书小报、百科知识小报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设计报头,为自己的小报起一个响亮的报名,利用文本框或图形合理布局小报页面。通过制作电子小报,既能学习知识,又能提高文档编辑排版技能,还可以亲自体验报刊设计的方法步骤,可谓一举多得。办好的小报可以在同学间分享,这不但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收获。

二、基于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应用实例

实例1:制作课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作课件,不但对他们是一个促进和提高的过程,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在制作完成后分享作品,让同伴和教师提出不足和优点,修改好的课件还可以推荐给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信息技术课程不单单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的课程,而是为了学习而技术的课程,真正达到了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实例2:制作电子小报。与Word电子小报不同的是,PowerPoint电子小报的动态效果和互动效果更佳,多媒体技术应用更丰富,所呈现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这项任务不可能一两节课完成,需要给足学生时间,从最初的各类文字、图片、声音等素材的收集准备,到小报封面、封底、具体栏目的构思设计,再到最后的成型,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边进行操作讲解一边指导学生完成作品。最终,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应用在了具体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还有了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把零散的操作技能系统化、综合化、实践化是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途径。利用PowerPoint还可以设计制作电子相册等。

三、基于Excel电子表格设计的应用实例

实例1:成绩统计表。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处理工具,尤其在公式编辑、统计图表应用、排序筛选等方面功能强大。利用Excel制作成绩统计表,能让学生在对Excel功能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对于使用类似的电子表格工具来完成数据的统计、计算、管理有所帮助。制作成绩统计表,既方便其他任课教师使用,又能使学生从中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实例2:班级成员信息统计表。班级成员信息统计表不但需要学生进行调查、统计、设计,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快乐,也体验了小小统计员的辛苦,更能体验到为完成这项任务而付出努力的收获。在制作信息统计表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技术,又在沟通、交流中增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

四、基于音视频、动画制作软件的应用实例

实例1:配乐朗诵。指导学生使用GoldWave等声音处理软件来设计配乐诗文朗诵作品,不但使学生学会了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诗文的意境语境,加深了印象,对诗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对诗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感知到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帮助作用。通过师生互评推荐,选出优秀作品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播放,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例2:校园节日海报。利用Photoshop设计校园节日海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构图能力。学生通过设计海报,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宣传,发挥主人翁意识,为活动顺利举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也可以集中展示学生的海报作品,一经录用的海报作品,在校园宣传栏或电子屏中展出,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海报宣传语的设计,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实例3:数学图形动画。在教学数学中有关图形知识时,可指导学生用Flash等软件制作图形动画,于直观形象中加深对图形知识的理解。同学间可以分享自己的动画,或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动画设计和制作。实例4:微课视频。指导学生制作微课视频,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选择相应软件给学生讲解,也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仿照或参考,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会操作视频编辑软件的同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学科知识中的问题。笔者推荐使用CamtasiaStudio8软件来录制微课视频,这款软件使用起来较方便,操作难度也不是很大。实例5:毕业纪念短片。可指导学生利用会声会影等视频编辑软件来制作。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件作品并进行展播。这件作品对于学生的创作、编辑、拍摄等方面能力要求较高,前期还需要花费时间拍摄和收集视频、照片等素材。

五、基于编程软件的应用实例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美术教学;心理暗示;教学质量

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生心理需求以及个体发展需求。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具体学习需要,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对美术学科形成正确思想认知,全面提高学生美术学习效率。

一、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暗示教学法具体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通过思想启发与学习引导,让学生正确认知并理解学科内涵。以往,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时,通常以直接灌输为主,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比较被动,美术思维也受到明显局限。而暗示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所发挥的教学作用更加显著。教师通过暗示教学,能够对学生美术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启迪,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学科,深入理解美术内涵,并形成良好的美术鉴赏思维,提高美术修养。因此,美术教师应重视暗示法在美术课堂上的合理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强化学生美术鉴赏思维。

二、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其一,构建美术情境,激发美术兴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渗透,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时,需要重视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交流,提高美术教师对学生美术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春天的色彩”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营造美术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就春天的色彩进行想象和联想,如春天的草是绿色的,春天的花是色彩鲜艳的。之后,教师与学生就“春天的色彩”进行交流和讨论,慢慢引导学生明确“春天的色彩”这个美术主题,并合理进行美术创作。其二,加强美术鉴赏,启发美术思维。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在鉴赏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培养学生美术鉴赏意识,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通过鉴赏深入领会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加深对美术课程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水墨画花”的教学时,可以搜集我国在水墨画方面的经典作品,并在美术课堂上将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鉴赏水墨画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术魅力以及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根据鉴赏心得与体会,自主进行水墨画创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美术鉴赏与创作能力。其三,加强心理引导,端正学习认知。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进行心理引导,从而端正学生美术学习思想,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自信,从而自主参与到美术课堂探究活动中。例如,有些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比较自卑,甚至存在一定厌学情绪。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当学生在美术创作方面具有一定思路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建立起美术学习自信,学习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其四,组织合作教学,培养自主意识。美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组织合作教学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美术课堂学习中,将美术学习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发挥,从而实现学生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解“你会设计邮票吗”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邮票的构成要素以及设计思路进行探究与总结。小组合作能够实现优生带动弱生,在互助的学习环境下,实现班级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从各个小组设计的邮票作品中挑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级进行点评和表扬。也可以将学生的邮票作品张贴到主题墙上,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激励,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自信。其五,丰富文化内涵,加深情感体验。美术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将相关的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美术绘画技巧的同时,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加深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民间玩具”时,可以将民间玩具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民间玩具中蕴含的文化特色以及美学特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结语

总之,美术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学科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功能,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创新,根据学生的主体需求实施暗示教学法,通过心理暗示和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正淋.探讨高中美术教学中暗示教学法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教学档案;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学校教学管理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无纸化办公、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管理效能提升的方式被普遍使用。然而,相当一部分教育管理者在推进教学管理改革过程中,忽视了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升级,对于教学档案的整理收集,还停留在“文件袋+文件柜”的传统管理模式,档案资源占用空间大,人力资源占用多,维护成本高,管理效能低下的弊端日益突出,改革学校教学档案管理迫在眉睫。事实上,对学校教学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升级,是信息时代下学校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这对改进档案管理方式,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效率,发挥档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档案的分类和特点

1.教学档案的分类

学校教学档案指学校在实施教育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广义上的学校教学档案包括:规章制度类的教学档案,如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各种教学文件、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教学组织与管理类的教学档案,如年级教学安排、科组教研工作安排、科组教研活动记录、科组工作总结、教学人员档案(技术档案、职务晋升档案、考勤奖惩纪录)等;教学实践类的教学档案,如教师教学计划、课表、教学任务书以及课程标准、教材、教案、课件、讲义、微课、录课、题库、试卷等;教学研究类的教学档案,如科研规划、课题任务、科研纪录、科研成果(历年、参编专著及教材、参加学术会议的统计)等;学生学业记录类的教学档案,如学生学籍记录、学习经历记录、学业水平、奖惩记录等;教学保障类教学档案,如教学经费的使用及管理情况、教学科研仪器档案(仪器分类统计表、名称、数量、用途、性能、保管使用、维修登记表等)以及其他教学教具、标本、模型等的情况记录等。狭义的教学档案主要指教学实践类档案,是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材、教案、学案、课件、微课、试题等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活动记录、教学评价、分析报告、考核记录等。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将教学实践类的材料进行统一收档管理。这些材料散落在众多教职工中,有些是纸质文档、有些是电子文档,随着人员变动、教学场所、办公场所、教研活动场所搬迁以及设备更新等,这些材料不断失落,既让教学档案缺乏完整性,也阻碍了教学档案资源的再利用,实在可惜。

2.教学档案的特点

一是教学档案来源广泛。教学档案的提供者包括教学活动组织者和教学活动参与者。以普通高级中学为例,参与教学活动的教职工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每位教职工几乎每天都在从事教学活动,不断产生教学档案。二是教学档案形式多样。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档案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根据其载体形式区分,就有文字性的材料、有音频、视频、图片,还有实物等。三是教学档案专业性强。教学档案的产生主体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职工,劳动设计、劳动过程、劳动结果都具有创造性,更何况教学档案来自于不同学科,各学科也有较强的专业型。档案管理人员对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档案进行整理、分类、保存,需要专业知识背景,否则很可能出现整理混乱、分类不清、取用困难的局面。四是教学档案运用率高。学校教学活动具有周期性、相似性强的特点,每届教职工的工作开展情况对后届教职工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研成果等这些教学档案重复利用率高,保存价值大。

二、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及其重要性

1.教学档案数字化的定义

教学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把各种载体的教学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存储及管理。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信息技术时代学校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的一部分。数字化的教学档案存储方便,节约空间。

2.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教学档案的存储量。一方面原件存储(纸质存储)对存储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如适宜的温湿度以及微生物环境等等,这就意味着原件存储需要额外的空间建设,存储量受到空间的严重限制。电子档案存储形式则不需要受到太多的温湿度的限制,将储存工具密封保存,即可保存较长时间。不仅如此,一个8G中等容量的存储器可以存储4000张左右照片,占空间面积极小,容量是纸质存储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下的教学档案来源广、形式多样,多以纸质存储为主的存档形式,已经不能全面的反映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其他方面的情况,无法满足现代学校教育管理发展的需求。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存储教学档案,存储的方式更加方便,安全性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教学档案的存储量也会大大提升,存储的内容丰富多彩。笔者调查了解到,因原件档案耗材多,分类整理难,学校在整理归档时往往只将制度性、计划性和总结性的教学材料进行收录,而作为教学档案重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实践类资料则无法归档整理,常常由教师自行零散保存,容易丢失。二是有利于教学档案共享再利用。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者、参与者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总结性、真实性记录,它是管理者制定下一步教学工作决策、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开展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传统的档案存储方式相比,电子档案可以将教学过程以图像、影音或文档的形式记录下来,使档案的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也更容易按学科按时间按门类归档。教学管理者和参与者在查阅电子教学档案时只需要检索关键字就能找到相关档案资料,大大提高检索时间和档案利用率,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再利用作用,教学管理者和参与者在自己的工作台就可以找到需要的档案。三是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借助于互联网,教学档案的电子化可以实现网络端存储、管理和使用,实现教职工随时随地无人化调用,大大减少了传统意义下档案管理的人力资源配备。通过局域网,参与教学实践的所有人既是档案来源者,也是档案传输者,负责教学档案管理的专职人员通过网络完成档案的收集、传输、整理、归档工作,大大节省了收集归档时间,也节省了投入到档案管理的专职力量。四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大量教学档案的存储管理如果采用传统纸质档案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纸张、木材、钢材等自然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一般情况下,档案室的最小面积要能容纳单位各种资料的存放,还必须考虑未来20—30年的发展空间。笔者所提到的教学档案因内容丰富,如全部采用纸质载体进行记录,将耗用大量的纸张,还需要超大的存储室用于存放。学校电子化档案管理可以大大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三、当前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档案数字化进程缓慢

在当前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的形势下,学校均比较注重教学实践工具的方便快捷以及促进教学效能提升方面,因而数字化建设的进程相对较快,尤其是课室教学工具和教师办公工具的使用更新方面。但在教学档案的管理方面,因对教学档案作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教学档案数字化被忽视或者进展非常缓慢,其发展的水平普遍较低。笔者调查本地四所大型普通中学,有三所学校目前没有将教师教学资源、教研资料等列入教学档案管理。只有一所学校将部分公开课分享到内部网站,却没有专人负责收集、存档。

2.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

要实现教学档案数字化,必须有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技术层面,有专门的渠道或专门的网络,并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维护,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渠道进行调整;制度层面,应该有完备的教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收集存档流程,由专人为教学管理者和参与者做数字化流程和方式方面的培训,并最终实现教学档案数字化。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教学档案的管理归口在教务部门,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仅限于教学常规,如课堂教学要求、课程安排、学科组工作计划、教学总结等。对教学档案种类缺乏系统的梳理、对教学档案管理责任缺乏明确的规范,造成了教学档案收集不全,资料存储混乱。

3.配套技术和平台较为滞后

教学档案来自于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一线,教学档案的收集、存储必须在存储库与档案提供者(教学一线人员)之间建立联系或平台,然后通过该平台实现数字化。笔者调查发现,学校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基础配套技术整体上比较落后。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教学一线人员对教学档案的认识不到位,他们将本应归类到教学档案范畴的课件、教学数据分析材料等,放置在电脑存储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电脑更新换代,教学档案丢失;另一方面,因为技术平台缺失,教学一线人员无法及时整理、上传教学材料到档案存储库,只能将教学档案记录在自己的电脑和笔记本里,无法实现共享,再利用率非常低。

四、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改进举措

1.规范教学档案的收集范围

一般来讲,教学档案的收集应该全面、准确,既要反映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又要注意把握归档文件的准确、价值。其收集范围一般包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和学校制定的有关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的文件、教师个人形成的教学文件材料以及学生个人形成的学习材料,还有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研究性、分析性总结或其他材料。通常情况下,规章制度类的教学档案、教学组织与管理类的教学档案、学生学业记录类的教学档案由教学管理部门分门别类进行收集;教学实践类的教学档案,如课程标准、教材、教案、课件、讲义、微课、录课、题库、试卷等由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分学科收集整理;教学研究类的教学档案由教师个人在相应的平台上传,由教研管理部门进行汇总。

2.更新教学档案的收集平台

教学档案种类多、数量大,学校应研发专门的技术平台加强对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由教学一线人员在电子信息平台上传,教学管理部门、学科教研组和档案专业人员审核。收集平台可考虑划分年度、类别和保管期限。内容上可根据学校教学任务进行区分,如教学常规、教学实践、教研分享、课程资源中心等等。还可适当增加专题类:如体艺教育专题、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高考研究专题等,在子栏目中又可根据学科进行分类。平台设计上要尽量考虑包容多种形式,如文档、音频、影像等。内容全面、版式清晰、上传方便应是教学档案收集平台制作的重要原则。考虑到部分档案涉密,不可以对外公布,因此学校在更新收集平台时,应针对档案管理的网络安全系统进行完善,避免由网络不安全所引起的档案丢失现象出现,将校内网与校外网进行区分,构建安全、有效的网络系统,确保教学档案管理的系统性以及规范性。

3.提高对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认识

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建设进展与学校重视程度相关。一般情况下,学校越重视教学档案及数字化工作,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就越高,教学管理及教学实践一线人员对教学档案的认识也会较高,反之亦然。做好教学档案数字化工作,学校在加强制度和平台建设的同时,必须不断加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宣传工作,比如在校园网站中设置宣传栏,或者是定期召开与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相关的会议,让管理层和一线人员充分意识到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对于自身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需要按照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让学校教职工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教学档案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到相关工作中来。

4.加强对档案管理团队的培训

档案管理专业性强,除充分培训一线教学管理者和实践者作为“兼职管理员”外,学校还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团队的培训,不断提高团队人员的档案管理能力,从而加快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和一般性档案相比,教学档案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学科专业知识等各个方面,因此专门的教学档案管理团队还要摸清教学档案的载体形式和相应的规律、要求。此外,学校还要对教学管理部门人员和学科教研组进行档案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促进其及时审核确认档案内容,并针对档案存储需要,提出平台改进方案或要求。综上,传统的纸质教学档案已经无法满足教师发展以及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信息时代对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发展的新形式也需要学校及时变革观念,改进档案管理方式方法,及时推动教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档案利用效率,发挥教学档案对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作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事实上,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各学校均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方式上做了诸多探索和突破,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行程的丰富的电子教学档案,短期内是教学管理者和实践者制定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参考,而在未来的某一个阶段,这些电子教学档案将成为学校新课改实践的生动阐述。

参考文献:

[1]陈艳萍.论信息化时代中学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之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

[2]康妮.实现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刻不容缓[J].陕西档案,2018

[3]刘思宇.教学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必要性研究[J].才智,2018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双创人才;学生档案管理;改革

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在党的会议中,明确提出“创新引领发展,创业成就梦想”,各高校要在教育中要继续推动课堂教学、学生自学、社会实践、精准帮扶和思想引领的进一步融合。[1]职业技术学院以此为契机,开创建立“四位一体”“工匠学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注重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术能力,而且注重创新、创业思想的引领和塑造,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双创”人才。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档案管理也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完善。

一、职业技术学院“工匠学堂”育人模式概述

在当代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以“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为基本目标,不断与时俱进。新时期,开创“工匠学堂”,不仅是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一次系统实践,而且是高职院校当前发展的方向和路线,更是当代大学生走入社会、发挥价值的需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建校伊始,就以打造重点高职院校为目标;在育人体系方面,重点构筑“工匠学堂”,打破社会、企业和院校之间的壁垒,建立互联互通互融的培养方式,积极融入各方资源;在日常教学中,建立学徒制的授课模式,结合教师的言传身教,重点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并打造“名片工程”权威讲,以这四大板块作为学校教学的“第二课堂”。该校以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升教育的开放水平和质量,不断塑造青年学子的思想和精神,努力锤炼,加强学生对于精湛技艺的学习,并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展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学生档案是学生个人信息和综合素质的反映,对于用人单位和相关组织部门了解学生信息的需求十分重要。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传统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一)传统的学生档案管理效率低下且不规范,

不适应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现代化需求随着高校的日益发展,以及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落后的手工操作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学生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由于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常常将档案工作放到最后,直到学生临近毕业需要档案时才突击整理,这种做法导致档案质量低下,工作人员工作量短期倍增,档案的实际功能和价值难以得到发挥,给学生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造成困扰。[2]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流动性较之前有了大幅变化,学生的创业人数也有了成倍增长,就业方式日渐多元化,档案的价值也越来越高。同时,高校对档案进行投递的程序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缺乏专业学生档案管理数据库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档案的高效查询和转递,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在部分高职院校中,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聘用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较为混乱,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有的高职院校将学生档案存放于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还有的院校直接将学生档案放置在学校的就业部门或者招生办,这类做法不利于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学生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档案的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档案能够动态地反映出学生素质的起伏变化,要求建立一套更加详细、可量化的档案内容体系,以满足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规范程度和效率水平依然较低,极大地阻碍了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档案工作标准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二)传统的学生档案无法反映双创人才培养后学生创新素质的变化

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新形势下,就业制度进一步朝“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向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聘用人才过程中,就业单位会首先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3]因此,档案也就是用人单位考察学生最为重要的凭据。可以说,档案也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记录和反馈,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印象和评价。学生档案也是单位决定是否聘用的一个主要依据,此后的任用、升职等环节,依然离不开档案资料。但是,当前档案的重要性尚未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学生档案构成材料依然由简单的录取材料、入学登记表、学籍成绩表、体检表以及各项奖惩材料等组成。可以说,这些材料除了成绩表和奖惩材料还能发挥一定的价值作用外,很多材料的应用价值并不大,且入档材料也难以完全的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工匠学堂”的模式培养下,难以反映出学生在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生的进步和变化。

三、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档案管理配套改革的措施

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档案管理能否高效且切实反映学生创新素质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双创人才培育的成效。

(一)建立适应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提高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建立适应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4]例如,为了配合“工匠学堂”育人模式的顺利实施,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委托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开发了一套学生档案管理软件。这套软件可以动态地记录学生在接受“工匠学堂”培育过程中素质、能力的变化。“工匠学堂”学员所接受的所有模块课程的考勤状况、成绩、任课教师评价等都会实时地记录进入这套软件数据库中,并相应地生成学生档案,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通过这套系统的运用,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专业技能等都可以录入数据库,从而提高了学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现代化。此外,电子化管理也加强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学生在“工匠学堂”培育过程中发生的学籍异动以及档案转递等情况都可以快速地进行查询,学生档案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根据双创人才培养要求,重新界定学生档案归档的内容

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塑造既有专业技能知识又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重新界定学生档案归档的内容,在关注档案全面性的同时兼顾特殊性。在选择归档材料时,必要的常规材料如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必须归档,也要对学生接受双创人才培育后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变化方面材料进行收集并归档。在此过程中,相关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尽职尽责,尽可能地将涉及学生的材料纳入档案,以进一步充实档案内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归档过程中,不仅注意收集学生的常规材料,而且注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材料,例如,在学校开创的第二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及作品都会写成材料,归入档案。同时,学校也将学生日常在校表现、社会表现以及生活表现等写成材料,组成社会评价材料纳入档案,以此更加全面、客观和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校表现,给用人单位提供更加立体、真实的学生素质评价,从而摒弃以往档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情况,以此更好地为社会用人、企业选人和学生就业做好服务。

(三)更新档案管理人员的理念,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培训

档案管理工作者是双创人才培育中学生档案的直接接触者与管理者。更新档案管理者的工作理念,加强他们的培训,对于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档案管理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为了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领导高度重视,鼓励档案管理人员更新工作理念。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深感担子重,要真心实意为学生发展谋划,要注重档案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和完善服务水平,努力使档案工作更加接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使学生档案真正地满足“工匠学堂”育人模式的要求和需要。如何更好地激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做好学生的档案工作,需要高职院校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做好相关人员的工作激励。[5]

(四)加强学生档案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行为

除了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外,职业技术学校还要注意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建设工作和规范管理行为。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工匠学堂”育人战略的实施需要,立足实际,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制定、出台了一套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学生档案制度,包括学生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评价体系。此外,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还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下足功夫,制定和细化了多项学生档案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工作要求,从而努力保障学生档案的连续性、全面性和安全性,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科学、高效的理念引领和发展指引。

参考文献:

[1]谢建平,蒋雍君.“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2):43-45.

[2]张旭刚.高职“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3):28-33.

[3]谢秋丽,程勇.产学研融合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2):196-199.

[4]穆姝婕.加强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32.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校管理;档案管理

0前言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素质高、技能强的人才成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类型,学校面对这一问题不得不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加强校园管理建设。学校档案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来说影响重大,这其中包括很多的学校资料。能否将这些资料进行实时更新、整合与准确保存已经成为判断学校管理水平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管理学校档案能够让学校管理变得更加智能,能够为师生提供大量正确有用的资料。智能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管理难度与管理成本,这对保障档案管理效率来说意义重大。

1校园档案管理问题

1.1效率低阅读率低

学校档案部门负责的工作与内容很多,档案部门需要记录好学校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中包括师生资料、日常活动资料。也就是说学校档案部门有着非常多的管理工作量[1]。采用人力处理的方式显然并不能满足全部的管理任务要求,有限的人力在复杂、繁重的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的失误,导致管理效率低问题的发生。如果在档案记录、更新与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出现了失误,不仅会影响到档案真实性与有效性,同时也会影响档案查阅率。

1.2维护困难

在学校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档案维护、档案更新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些工作影响着档案本身的价值,影响着学校决策能力与学校管理有效性。传统档案管理中,人力模式并不能满足档案管理要求。人力管理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会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档案出现腐蚀、折旧、破损的问题。以上种种问题都会导致材料维护、材料更新出现不好的影响,这会增加不必要的档案管理成本、维护成本,浪费学校有限的资源。

1.3不保密、不安全

学校档案涉及很多内容,比较熟悉的包括学校师生身份信息,这些信息需要严格的保密处理。不过人力管理档案总是会遇到问题,比如忘记锁档案柜、档案室,导致档案资料的泄露。或是管理者在搬运档案的过程中,将资料遗漏在外面,都会导致档案资料泄露。人力管理档案的方式很难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除非有非常专业的管理者管理档案保密性才能够得到控制。但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时常会有一些档案泄露出去[2]。这些档案的泄漏对于师生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对于学校档案部门的名声也是非常不利的。

2信息技术管理学校档案可行性分析

在提高学校档案管理质量以后,学校的管理效率、管理水平、服务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加强。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恰好能够满足档案管理效率提升的全部要求。

2.1储量大

传统档案大多以纸质模式为主,这种档案存储模式不仅会占用大量空间,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用于保护档案。纸质档案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出现如发霉、破损的问题[3]。甚至许多档案在长时间的翻阅与使用后会出现字迹模糊的情况。信息技术档案和纸质档案区别很大。数字档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档案资源存放在电脑磁盘,当然网络云盘也是可以存放的地点,存放量得到了大大提高,解决了很多学校档案部门空间有限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论学校需要管理多少档案,档案部门都能够有效处理[4]。

2.2查阅方便人力成本低

传统档案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查询难度较高,很多档案使用者要想获得资料需要一个柜子、一个柜子翻,然后再翻找一个又一个档案袋。这么做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档案应用效率。信息技术的出现大幅提高了档案管理查询效率。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档案查询者只需要直接检索关键词、编号就能在几秒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便捷的查询条件极大地改善了档案资料使用水平和效果。

2.3更新快

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档案资料补充模式。过去为补全档案资料往往需要由管理者先行找到学校资料,之后通过对比找到资料的补充点。档案更新效率极度低下,尤其是面对海量资料的时候还会遇到操作难度大的问题。信息技术出现以后这种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档案使用者在查询资料的时候可以直接搜索资料的关键词或者编码,档案管理者同样如此。更新材料信息的时候,档案管理者只需要直接搜索关键词或是材料编码就能够找到对应资料,之后仍旧是搜索关键词就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需要补充材料的位置,将新材料复制或是敲入进去。便捷的数据材料更新不仅效率高,同时任务量也变得非常少,大大提高了更新效率与更新能力。

2.4共享效果好

信息技术本身有着开放的特性,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打破档案使用者对档案查询时候的空间、时间限制。也就是说使用档案者此时不用再亲自来到档案库查询所需资料,档案使用者可以直接在家、学校、宿舍用网络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应用信息技术前很多实用档案再被借走以后就会陷入后续成员只能排队等待借阅的问题,浪费人们的宝贵时间。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问题。信息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多人一同共享同一个资源,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学习效率,体现了现代技术的优势与价值,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材料的管理效果。

3校园档案管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3.1提高重视度

如果缺少了领导层面的支持、认可与理解,那么档案管理的价值将得不到体现。为了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价值充分发挥就需要得到全学校的支持。意识决定工作形态。意识的方向影响着政策、措施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学校领导班子应当予以足够的关注,确保档案管理的价值能够体现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营造新时期学校良好风貌。领导班子需要意识到档案管理价值,这样才能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档案管理,将档案管理看作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

3.2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与学校档案管理的联合不是学校档案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这是由档案管理部门在学校管理中的定位、价值所决定的。有关部门必须主动与档案管理部门合作,予以足够支持与帮助。在共同合作、协作互通的过程中完成对应目标。信息技术单位就是需要主动配合档案部门的单位之一。技术部门与档案部门在合作中需要建立统一战线、管理中心与数据库。之后将所有的档案馆材料录入其中,用统一管理的方式处理这些材料。管理者需要认真甄别档案访问者的IP,所有进入馆藏者都要有证明自己身份的方式。档案管理者必须保护好数据库与管理中心,确保需要资源的人能够得到相应的资源。管理者需要用信息技术完成文件传递与录入,这么做可以有效减少非必要档案占用数据库空间,提高网络的使用率,是提高档案检索效率的必要工作。

3.3科学合理分类

学校档案需要科学分类、科学管理,保障档案的作用与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具体操作中可以将档案以内容类别以下述两个类别划分。首先将材料目录看作是最基本的编制前提。管理者需要将特殊档案用计算机做信息记录,这么做能够迅速帮助档案管理者取得材料分类序号,保障了档案录入速度。在使用这类材料的时候,使用者只需要搜索相应序号或是分类编码就能够快速找到材料。此外还要做好材料归档工作。工作人员需要秉承认真的态度,在遇到材料丢失、材料损坏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处理,保障档案完整性,避免其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行。

3.4分级管理档案内容

因学校档案涉及大量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很多方面中都有体现,涉及学校管理内容的方方面面。如果材料过于复杂、管理过于烦琐,那么档案使用者将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为了使档案使用者能够顺利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就需要分门别类,保障档案与档案有着足够关联性。这样档案使用者在应用资料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查询相关资料就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类似的内容与相关的内容,掌握一手有用信息。档案归档前需要由管理者先行审核与归类。归类应体现出档案的分类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有序性。将档案以能利用的程度、级别等标准进行分级划分。此外还要将档案以保密性、可利用性进行分级管理,管理中需要以等级要求予以相应资金、人力支持,确保档案管理的规划可行性与系统性。对于重要的档案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金,对于不是非常重要的档案则要有所倾斜减少投入资源,保障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减少不必要开支。

4结语

当前社会背景下,学校的扩招使得学校的规模不断壮大,传统管理维护档案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传统管理模式中学校档案管理存在效率低下、维护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校园档案管理来说影响非常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材料查询效率,能够很好地降低错误率。学校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与效率,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最大化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楠.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策略[J].度假旅游,2019(1):134,138.

[2]张晶.学校档案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8(22):66-68.

[3]杜玲.电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10):132.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7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对策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使得整个教育行业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其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内容,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的工作问题,院校在对自身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够在竞争加剧的社会环境中立足。

一、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较为混乱。高效率的档案管理制度,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甚至一部分院校尚未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之中,政府的档案管理机构,除了对院校中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工作之外,并未对其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切实的问询。与此同时,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内部,档案管理体制存在着较多的纰漏,如未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由其它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兼职。

(二)管理队伍能力不足。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管理状况来看,针对档案管理内容,还并未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档案管理队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情况和职称问题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负责档案兼职的工作人员,几乎未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培训,对于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缺乏基础性的理论,且专业知识比较薄弱,这也对其基本技能水平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限制。

(三)数字化的程度较低。没有进行计算机建设的档案室,其数字化管理想必也是空白,而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尽管在档案室中引入了计算机,但是其数字化管理水平也较为底下。在进一步的调查了解中发现,当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尽管在内部实现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和外界信息缺乏联网沟通,其所进行的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局限化,并未突破传统档案管理的桎梏,所以也很难被称作是数字化管理。

(四)基础设施比较简陋。要想提升中职院校档案管理水平,那么势必需要对其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这也就需要在档案管理室中,引入一套现代化的软件、硬件设备,并配备大功率的计算机和高容量的服务器,开发一些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软件,向院校申请购买刻录机、扫描仪等基础设备。但是一些中职院校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且办学资金也存在着捉襟见肘的问题,仅有的资金大都集中在那些与教学息息相关的科研项目,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本身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未进行充足的投入。

二、改善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增强资金的投入力度。要想切实提升中职院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那么首先需要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对前期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资金短缺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对资金的投入力度进行增强,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硬件、软件建设,并且利用自身建立的档案数据库,中等职业学校也可以为社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进而获取一定的收益,对建设完善工作进行反哺。

(二)完善信息化安保体系。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档案信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的作用也突显了出来。由于档案内容具有一定的保密需求,且涉及到使用权限的问题,所以在建设工作上,要对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逐步的完善。在实际的安保体系建设中,首先,可以按照国家颁布的信息安全管理法律进行严格执行。其次,在对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增强安全意识,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最后,要应用已有的防护措施,像防火墙、杀毒软件、网络安全监测和数据加密技术,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化的应用,确保网络系统具备一个正常的运营环境。

(三)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要想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那么还需要对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在管理人员的选拔上,应该让那些具备档案管理经验,且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担当管理要职,档案部门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利用社会选拔、内部晋升等制度,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不断充实。还有,院校的相关领导,也应该对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给予重视,引入相应的培训教育机构,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知识进行充实,并对一些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清退,确保负责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青年骨干。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就传统管理方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通过引入一些相应的完善措施,尽可能提升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为我国教学体系的完善,作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国艳.中等职业学校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5(21):78.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8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各方面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面临很大的挑战。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学籍档案数量也大幅增加,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加强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显得比较重要。本文主要就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及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就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

高校学籍档案是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及生活状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升学都是比较重要的证明,所以加强对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就很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其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比较关键,从而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效率。

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及主要特征

1.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劳动的投入。由于高校学生学籍档案中存有学生比较丰富化的信息,加上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自然在学籍档案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而数字化管理下能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不仅如此,在数字化管理方式下对学生学籍档案在信息的完善性层面得到增强,数字化管理将不同学习信息内容进行集中呈现,让学生的档案信息更完整。另外,学生的学籍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让学生的学籍档案为学生和学校及社会服务。

1.2高校学籍档案主要特征分析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体现,首先是在学生学籍档案形成过程中较分散化,是从各项活动及教务处和学生处等层面进行收集的,材料的分散性在具体搜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人工劳动上的付出相对较多。再者就是学籍档案内容较广泛,从学生学籍档案的内容层面看,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奖惩情况等[2],而电子学籍信息则包含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所有基本信息内容。基于学籍档案的内容广泛性及材料搜集的困难性,使得档案形成在周期性问题上比较突出。

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分析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国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及通信网络的传输数据在速度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存在安全性问题,数字化程度还不是很充足,当前高校使用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紧密结合。学校对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存在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这些方面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再者,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在对学生的学籍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不积极,在信息上没有完善化,尤其在时间编排和材料分类层面较混乱,以及在组卷装订方面没有得到规范化。另外,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系统层面没有得到完善,以及在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化,工作内容不容易量化,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管理队伍不稳定等[3]。除此之外,高校学籍档案的信息保密性及安全性需得到加强。

2.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针对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要从多方面考虑,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就是将协调统一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学籍和成绩管理是重点管理内容,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建立独立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学籍档案的科学收集及管理和共享[4]。另外,还要遵循学籍档案数字化的标准规范管理原则,确保数据格式及数据库建立的规范统一,在兼容扩展的原则层面得到显著体现。第二,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加强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着手,从具体措施实施来看要配置高容量及高服务器和刻录机、扫描仪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并要对学籍档案的资源网站等服务系统的建设进行完善化。还要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及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在相关制度建立上进行加强和完善,使电子文件的归档安全性得到保障。第三,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要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人员及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软件,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效果良好呈现[5]。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高水平的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层面要加强,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在专业化培训及考核层面严格按照要求,培养适合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目标实现。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策略实施,要和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在这一领域的管理能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发展趋势,所以要充分重视。

作者:戴雷雷 单位: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秦芳远,刘环琼.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法研究[J].兰台世界,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