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范例

小学教育教学

小学教育教学范文1

1.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中,对话教学是其中的必然要求。

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是小学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以前的教学过于在乎教师的教,教师成为了知识的载体,教学内容呈现出定型化和知识化的特征,这样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对对话教学理念进行应用,使学生成为其中的重要参与人,这样的参与并非是旁观和被动的参与,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效的在其中进行互动。在互动当中,将新的共识引导出来,对新的共识和理解萌生的过程正是对思想进行创新的过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上无疑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2.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中,对话教学理念是其中最理想的手段

成绩或者分数不是对话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而是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发展。有“我和你”的关系存在于教学当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但是又不是你同化我,我同化你,而在彰显的过程中,用我以你的形式存在。二者是作为有着完整人格主体和独立个性的主体,向我和你之间共同进入。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存在于其中,人和物的关系也不存在于其中。双方都没有将对象视为对方,而是同对方共同参与、密切合作和相互承认,对沟通、和谐、理解的对话人生去享受。这样的教学将教师的权威性和神话打破了,进而有效的解放了学生们的个性,在提升学生们学习兴趣和信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将对话教学理念应用到小学教育教学中

1.要将信任学生和适度指导向结合作为主要的对话形式。

教师一旦对学生信心不足,对他们不够信任,这样不管是何种教学方法都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信任,是对话教学理念的前提条件,将信任放在首位,学生同教师进行对话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就会以独立人格的身份展现出来,能够做到和教师和谐共处,而不是教师单纯的去控制他们。对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的去监控,并对方向进行掌控。但是,也应该努力让学生们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因为权力的主体是学生的主要特征,对自身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有权力去决定。然而,对学生们教师也不要过度的放任,就如同放风筝,不但要确保风筝可以自由的飞行,也需要对风筝用绳子进行控制,确保它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飞行。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每个学生进行关注,课堂对话教学中存在的死角,要注意去清扫,防止有同学在其中出现游离的情况。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的控制自身的发言,防止对学生们带来不利的影响,要正确的对学生们进行引导,成为学生们对话学习中引导者和合作者,防止以专制者的身份出现在对话教学情境中。并且,对话教学带来的成果不是硬塞给学生们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创造出来。

2.要有想象和创造存在于对话的环境中。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叶澜先生的重要教学观点,在我们国家的教育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课堂为心灵相约、生命相遇的场所,是对问题质疑的场所,是利用对话对真理进行探寻的地方。在人们的观念中,这一重要的课堂概念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提升。这样,对学生们的个性进行舒展,令创造和想象作为课堂的主要旋律,在设计对话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成为其中的核心理念。对这一理念的贯彻和实现应该对这样两个方面进行注意:首先,将学生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激发起来。换句话而言,教师不但要鼓舞学生们对问题自行的去发现、探寻和解决,对学生们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的精神和意识还要进行培养。在教学追求中,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其次,对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要给予鼓励,使学生在对话教学情境中能够大胆的去想象,这样对于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学生将一些奇特的想法发表出来。

3.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对话教学能力。

对话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学者即为教师,对话教学的质量同教师的教学技能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分析教学的具体情况,一些小学中,因为教师条件和教学硬件的制约,教师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于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上很难给予满足。为了将对话教学理念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将自身的教学技能不断的提升上来,将教学研究开展起来。首先,将教师的表达能力提升上来。教师要将自身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上来,做到层次分明、条例清晰,能够简化一些较为困难的内容;其次,将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提升上来,能够有效的鼓舞和引领学生们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结语

小学教育教学范文2

1.1、社会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认可度与支持度的问题

社会无法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认可,那么相应的社会也就难以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持支持态度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很大程度上就阻碍了国家教育部门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很多改革方案也就相对无法实现,因而就变成了纸上谈兵的口头的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1.2、小学教师师资力量是否能促进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

小学师资力量的匮乏一直都是我国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难点。第一,边远地区和贫困农村教学条件较差,教师待遇相对城镇来讲普遍较低,这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教师从教的积极性,能坚守下来继续从教的基本只剩下一些代课老师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教学条件较差的区域,很难吸引和留住有思想有教学激情的年轻教师,故而小学教师资源更加稀薄化,在这种现状下,要想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第二,即便在城镇小学中,也基本实现的是终身合同制,因为工作的稳定和安逸,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们的思想停滞,他们每天只需要按照课程表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对国家所提倡的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也只是顺应性地执行,很少有教师能够挖掘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主动配合国家的教育教学去进行改革教学。

1.3、小学生执行力是否能适应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童年向少年转变的一个过程,在很多时候大人向他们所下达的指令,他们可能理解歪曲或是干脆不予执行,这与他们的年龄是分不开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所通过的都是说服教育和责罚教育相融合对其进行教育。那么在国家提倡的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中,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很难去真正的理解,只是会遵循老师或是家长的意愿去执行,但是这种被动的执行效果也相对缓慢和较难,因为根据他们的理解和接受以及消化新事物和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这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才能让小学生们慢慢去接受和适应这种新型的改革模式。

2、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几个问题思考的解决措施

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思考中,我们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能去解决问题,只有解决了这类问题才能更好地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地落到实处,只有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了才能使我国小学教育事业更上一个台阶,那么相对国家靠新一代兴旺和发展也就更进一步了。所以在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要考虑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提高社会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认可度与支持度

国家教育部及相关宣传部门,首先必须对国家小学教师们讲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和方向,通过小学教师们的教学经验来推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任务,让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者们真正地了解和掌握住所谓教育教学改革路线后,才能真正地去完成这项教育教学改革任务。然后再对社会和家长们大力宣传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作用以及益处等,让社会和家长们了解国家提倡的这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并且让其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接受、响应、支持和配合国家对小学教育教学的这种改革,只有家长们和社会认可了,才能让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地开展下去。

2.2、提高小学教师师资力量教学环境与待遇

解决我国边缘地区和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大量引进新兴的年轻教学力量去完成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任务,知识能改变命运,那么只有让小学生们真正地有吸取知识的源泉,才能谈如何实行这种特殊地区的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另外,对于城镇小学来讲,由于小学教师基本启动的是考试合格通过后采取终身在岗制度,这样容易养成小学教师养尊处优的心理,那么,如果实行小学教师合同制,能者上岗,庸者下岗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就能抵制住小学教师们安逸、不思奋进的教学心态。

2.3、加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加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很大程度上只能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变为小学生能接受和消化的教学范围之内,这样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中,不至于让小学生们过于茫然和不知所措。只要让他们把对小学教育教学当成是自己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来对待,那么很大程度上就能让这种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变得简单而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3、结语

小学教育教学范文3

摘要:

以审美、绘画为主要内容的小学美术课程在丰富课程种类、提高小学教育水准以及丰富学生生活方面逐步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审美意识、审美理念以及审美水平三个方面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1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各学科教育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以审美、绘画为主要内容的小学美术课程在丰富课程种类、提高小学教育水准以及丰富学生生活方面逐步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美术教育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尤其在新课程理念或标准下,如何充分有效发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作用与功能值得我们思考。基于此,文章首先从审美意识、审美理念以及审美水平三个方面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2.1塑造审美意识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塑造学生审美意识方面。进一步的,审美意识是指学生在初次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以美学的思考方式把握其内涵、意义与精髓,而并非运用单一的感性认知或理性思考。因此,加强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也就是加强学生审美意识的塑造与提升,学生只有首先掌握好审美意识,审美理念以及审美水平的培养与提高才能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塑造学生审美意识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重要性的首要体现,是决定其他审美环节与审美过程的决定性因素。

2.2培养审美理念

除了塑造审美意识,培养审美理念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重要性的体现。具体而言,审美理念是指学生在具备审美意识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认知以及审美态度,并且能够将以上两者体系化、思想化与理念化。如果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不以培养学生审美理念作为课程设置与实际教学的目标之一,那么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教育意义以及教育功能都无从谈起。也就是说,培养审美理念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重要性的另一体现,是决定小学美术课程设置与教学意义的关键因素。

2.3提高审美水平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塑造审美意识与培养审美理念方面,提高审美水平的重要作用同样值得我们重视。从根本上来说,塑造审美意识与培养审美理念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然而,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理论,还需要有丰富的审美实践经验。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水平还需要从两个方面下足功夫,即美术作品赏析水平与美术作品实践水平,两者缺一不可。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3.1以塑造审美理念为改革与创新的灵魂

通过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功能为审美意识、理念与水平三个方面,因此相应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以塑造审美理念为改革与创新的灵魂。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将审美理念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体系中,尤其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过程制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取、教学质量控制以及教学成果评估等方面都需要以塑造学生审美理念为核心。尤其注重美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检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有效性,为提高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3.2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改革与创新的手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还需要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改革与创新的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美术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与丰富,包括美术德育教学法、鼓励性评价教学法以及任务教学法等方法的应用与实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种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也不是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思路,并设置配套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以形象思维为引线,在生动有趣的作画中引领小学生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带其进入自由自在的艺术天地和理想彼岸。

3.3以提高审美水平为改革与创新的目标

此外,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还需要以提高审美水平为改革与创新的目标。以提高审美水平为改革与创新的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堂参与率、学习主动性、教学过程性以及美术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努力。并且还需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与理念,即放弃以学生美术成绩作为考核主要依据的做法,坚持以学生审美水平作为美术课程掌握程度的主要标准。因此,以提高审美水平为改革与创新的目标还要求教师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并且因材施教,既要提高学生的美术作品赏析水平又要提高学生的美术作品实践水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具备丰富的绘画经验。同时,教师还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的审美动力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4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学生审美意识、审美理念以及审美水平的培养与提高,充分发挥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教师更加需要把握以上三个方面的关系,既不能孤立、片面地发展某一种小学美术教学功能,也不能追求“大而全”式的小学美术教育体系。最为根本的是,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优的教育发展对策,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双管齐下”,为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国章 单位: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胡剑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09).

[2]徐利芳.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07).

[3]盖笑松,杨兆山.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定位的把握——对30节省级美术公开课的思考和总结[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04).

[4]付容,张丽梅.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优化教学探究——对一节区级语去研究课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09(08)

第二篇:小学实践课程教育教学研究

做好小学生实践课程教育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不仅是确保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持续延续下去的关键,也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快速变革、快速转型的关键期,从孩子抓起,做好实践课程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一、强化小学生实践课程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提高对小学生实践课程教育工作的质量,对推动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会把所有的理论转换为具体的应用与实践。从小学生的动手实践教育开始抓起,以永葆实践精神发展的活力。

(二)是满足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小学生的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适应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方针。随着国家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伴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小学实践课程教育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构建“品行合一、优质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当前困扰小学生实践课程教育工作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合力不够加强小学生实践课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绝对不是单单靠着院校自身力量就可以实现的。就当前而言,针对小学实践课程教育方面的社会分工还不够细化,整体的宣传和传播力度不强,家庭教育配合工作不到位,顶层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果没有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如果脱离了社会合力,我国小学生实践课程教育工作就很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校内动力不足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应切实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应将摆正实践教育的地位,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院校在课堂内实施了更多的针对小学生受众群体的教学改革,但是在改革的深度上还有欠缺,在创新的尝试上还有滞后,此外,师资队伍建设、课外教育教学基地建设、少先队和共青团建设等工作还相对薄弱。因此,如何进一步激发学校自身的内动力,释放教育教学工作的活力,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三)教育教学方式不佳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小学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有效改变了原有的体制僵化、管理方式落后、硬件配备差等现状,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方式上依然存在明显的短板,突出表现在:一是课堂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没有达到丰富化、实用性的效果,二是教育教学的课堂氛围营造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三是师生互动的情景和习惯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关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是不得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新时期我国小学实践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齐心协力,共建外部良好氛围

小学生实践课程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更有效地借助外力,所谓的外力是指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关注,在文化包装、宣传输出、教育培植、资金渠道、信息共享等方方面面加强投入,对相关岗位和人员加大检核考评力度,确保实效性。具体来说包括:第一,借助当地媒体的力量,开发更多的切合实践课程教育主题的节目制作,帮助营造健康、向上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少儿影片;第二,网络监管部门应该强化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控制,帮助小学生绿色、安全、健康地上网学习;第三,文化相关部门应当开发更多少儿作品,推动社区少儿实践课程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

(二)探索提升学校内生动力的优化路径

小学校园在文化营造上、视觉呈现上、听力感觉上等方面强化实践课程教育的全方位营造,同时,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推广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此外,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创新,发挥各类社团组织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突出实践课程教育的内容,营造好内部统一规范的教育氛围;第二,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在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精神的指引下,引导小学生对不良社会现象的自觉抵制,防止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范;第三,在少先队的功能发挥上倾注更多心力,采用以点带面,以面带体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实践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第四,学校要奖励创新,尤其是发挥教师的主力创新力量,内嵌实践课程教育工作,努力实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和理念创新的崭新局面。

(三)提升教育教学方式的实际成效

小学生实践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是以实际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为保障的,随着全社会大力提倡各类创新的历史阶段到来,院校更应该在相关环节加大创新的尝试:一是积极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主体、客体的转换,探索更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的教学方式;二是大胆尝试符合当地小学生特点的教学环境设计,因地制宜,引导学生群体一起参与到教学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来;三是把有限的力量和资源投入到教学实施设备上去,在教学工具、教学辅助设备等方面加大更新力度,确保实现更多元化的教学呈现,如此一来,就可以更好地服务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四是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不同年级段小学生的分类教学体系建设,进一步细分教学指标和教学目标,实现深层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

作者:夏玉梅 单位:柳河县驼腰岭镇学校

第三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意见

摘要:

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作为首要目标。在学校管理全过程中,应该充分将教学质量服务水平理念加以贯彻。要立足于尊重学生主体性现状,按照新课改标准来开展教学工作。本文充分分析了我国小学教学管理中的相关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意见。希望能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意见;对策

现如今,如何在教育教学全部管理中落实小学管理是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教育改革时,一定要保证与时俱进,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管理。我国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标准,并得到了充分实施,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有效的促进小学教育的规范化。现如今,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虽然取了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我国小学教学管理提出几点意见非常具有必要性。

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应试教育广泛存在。因为我国目前还是实行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思想,采用传统的应试教学管理,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学都普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重点,将学生个人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体制充分遏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普遍不足。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的综合能力较低,学生个性千遍一律。因为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初级教育,对人的成长质量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如果长时间实行应试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将会普遍降低。第二,教师队伍素质不足。在学生成才的过程中,教师是学校环境中对培养学生的主要力量。我国目前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师的教学素质以及教学水平要不断进步和提升,无论是教学的专业水平、个人素养,还是教学风格,都要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在信息化时代下,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仅要重视书本和教材,还要能够对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并合理应用,通过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要对重视教学的自我发展,要健全和完善教学培训的长久机制,要持续的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第三,家庭教育作用发挥不够。小学生在六年教学时间内,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家庭环境内。可见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其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中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条件下,家长广泛忙于事业,缺乏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时间,教育孩子的时间更是缺乏。这就造成学生在校外因为管束不严,接受社会不良环境的感染,从而道德败坏,违法犯罪。这就是小学教学中家庭教育不足的表现,从而造成学生家长难以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实际表现。

2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意见

第一,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很多教师没有对教学质量引起重视,他们认为教学质量和自己无关,那是学校校长以及相关领导的事情。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会直接对学生加以管理,不仅如此,教师还会在授课、批改作业以及测验考试等方面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表明教师不仅会传授学生知识,还要管理控制教学过程。一个具有管理意识的教师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让教学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第二,要团结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致力教学管理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得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动员学校全体成员,并团结社会各方面例如家庭、政府乃至社会团队的各方力量,让他们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但是,目前现阶段我国还处于以校长为领导、以教导主任为中坚,以各科科研组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师生和家长难以参与进来加以监督,社会群众对学校教育工作也缺乏关注,从而对有效的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影响。所以,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各级领导要对此充分重视,争取校内力量参与到管理中去,并结合家长与校外力量,共同致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其次,要健全完善教学监督组织,充分监督教学工作,并为教学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第三,要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不是一场考试就能反应的了的。该过程由多个环节组成,任意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容易对整个教学过程带来影响。所以必须要从全过程入手,紧抓教师备课、授课、作业布置、课外活动等多个环节。另外,教师要对学生家庭作业这一重要环节严格控制,对各科作业充分协调,从而保证家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第四,对教师队伍加强管理。教师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做好教师的管理工作,充分落实教师的进修、评价以及培训工作。将校内进修提高以及脱产校外进修充分结合起来。国家要建立多样性的培训进修机构并健全相关制度。我国现如今实行脱产校外进修的确困难重重,这就要求学校将校内进修严加重视,设置专业人员对教师加以培训和进修,要充分应用举办讲座、以老带新、教学研讨会等校内在职进修途径。建立包括校内外的教师评价机构,科学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并加强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让评价能够真实的反应教学问题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第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师工作条件以及班级风貌都是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师环境的优劣又关乎着教学质量。首先,要增加经济投入保证有一个良好舒适的教学环境。其次,要增设教师设施,让其充分发挥家偶尔辅助价值。最后,对课堂纪律、班级班风以及教师布置等要加强管理。

3总结

小学是个人成长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奠基性的作用。教学管理者一定要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重视起来。反思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积极团结教师、政府、家长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潘枫 单位:成都市新津县新津一小

参考文献

[1]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19:145.

[2]田景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才智,2013,16:94.

[3]杨国义.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3:11-12.

小学教育教学范文4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非凡,是孩子们第一次正式的接触数学,因此它还承担着相当重的责任。孩子们面对抽象概念,如何才能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激励策略。本文深刻探讨了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既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又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激励策略

一、前言

人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小孩子也不例外。从出生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学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并不陌生。但是,要想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抽象的概念来总结,然后让小孩子理解也不是件易事。小学数学教育就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把抽象的概念教给小学生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在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如果落后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内心会产生自卑感和紧张感,不利于良好的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激励策略,运用多种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让课堂变得生动又有趣,达到教学目的。

二、激励策略实施中的要领

1.激励的语言要自然、亲切

小学生的心情受外界影响很大,老师的任何一句话都会波动学生的心境。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老师一定要给予鼓励,运用亲切的口语化语言,让学生内心得知得到了肯定。对待学生们要一视同仁,对所有回答正确的学生都要给予鼓励,不能漏掉学生,否则会造成学生心理落差,甚至在心里思考为什么唯独没有鼓励自己,在课堂上来较差,降低了学习效率。老师的语言一定要自然,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语句,比如:“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激励性的语言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展现更多的求知欲望。激励的语言不能太过夸张,让学生感到不真实,比如:“你可真是研究数学的天才”,诸如此类。

2.激励性语言要有差异、体现个性化

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表扬。老师表扬学生的形式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语言激励,还有适当的肢体接触。一个班集体里有男生、女生,性格各异,所以老师表扬同学的语言形式,不能太单一,要形成差异。对待男生可以使用语言与肢体结合的方式,比如,口头表扬时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传达一种再接再厉的情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待女生适合用一些婉转的语言,首先是鼓舞,让学生的回答得到肯定,然后提出疑问,将学生的思路推向发展的方向。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语言,可以结合课堂外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抓住各自的特点,融合课堂上的表扬,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的对自己有了肯定,毕竟与其他同学的表扬不同,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三、激励性语言的使用环境

1.在学生灵光闪现时

李白曾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适用每一个小学生。他们的灵光火花不一定在某一刻突然迸发出来,又与众不同。但是小学生的体会能力又有限,在智慧的火花闪现时,可能大多数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而老师作为课堂的指引者,要善于捕捉学生们智慧的火花,在正恰当的时候给予发现和鼓励。老师作为过来人也可以对学生新出现的思路进行指导,对不成熟的思路做出正确的取舍和进行鞭策,让学生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发扬学生的优点。

2.在学生质疑时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学习数学同样是这样。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在接受的时候总会有不理解的地方,这时候学生就会产生许多疑问。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的鼓励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感,为学生后来不断质疑提供强大动力,不会对自己的想法质疑。这个过程就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3.在学生有困难时

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学习新内容比较吃力,特别是学习数学这样的理科,难度还是十分大的。因为对新内容充满的是陌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紧紧跟随老师的步伐。但小学生的集中力不强,在课堂上很容易开小差。而数学又是逻辑性十分强的学科,一步没跟上就会马上陷入困境。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是就需要老师发挥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包容小学生爱走神,然后给予鼓励和支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如果一位老师能做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出困境,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事。遇到理解力差的学生更要有耐心,正好抓住这个契机,帮助学生度过困难,同时还能培养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优良形象,让学生养成努力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使用激励策略时要注意的问题

老师是校园里与学生相处最多的人,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校园生活中不仅要做好首要的教学任务,还要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呵护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学生学习情况上的差异,要尊重差异,发展共性,不能一刀砍断,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还不具备导学自主的能力,但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讨论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思维也比较活跃,所以课堂气氛也不会沉闷,老师就要保持这种良好的现状,让孩子们喜欢上课,想要上课。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就有利于促进老师的教学任务完成。

五、结语

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还有激励、鼓舞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培养他们强大的自信心和对世界探索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教育中需要老师不断实施激励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刘红云.小学教育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J].现代教育,2015(12).

[2]胡海波.浅谈小学教育中激励法的运用[J].湖南儿童教育出版社,2013(9).

[3]崔夏锋.激励、唤醒和鼓舞策略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报,2014(10).

作者:王绪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石门镇前庄小学

第二篇: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1前言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将其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因循守旧无法满足时展变化的要求,改革成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主题。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开启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逾30年时间里各个地区在各个层面从各个角度推出了各种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就小学教育改革来讲,在课标、课程、教师职称制度、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对于推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今教育改革似乎成了一种潮流,各种教育思想纷繁芜杂、教改言论层出不穷、教改措施眼花缭乱,我们总能从各种渠道看到或者听到关于教育改革的文章或者讲话,笔者认为在探索改革之路的同时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教育改革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改革到底应当怎样进行?

2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句诗:“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教育改革的路走了三十年,我们也应时刻思考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可能存在一味的照搬与跟风,甚至为了改革而改革的问题。改革应当是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更合理完善。不应全盘否定,而是继承原有的优秀部分、借鉴他人的先进理念与做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改革的初衷应是为了更好,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应当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一味的照搬与跟风就会脱离实际、失去个性。

2.1教育理念的思考

小学阶段的知识是整个知识系统的基础,因此做好基础知识的训练无疑非常重要;另外各种能力特长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很多学校比较重视的。而除此之外,价值理念的塑造引导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似乎并没有那么受到重视。小学生虽然可能并不知道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意义,但学校教育对他们内心各种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重视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要忽视价值观念的塑造,要将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形成一种潜意识。学校是个小社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让学生拥有公民意识,懂得真善美。另外,人的影响无法替代,学校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要让老师成为什么样的人。此外,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不能忘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或者教育主管机构可以尝试组织面向家长的专题讲座,向家长介绍教育理念、交流教育方法。

2.2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式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鼓励式教育是一种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以自信、自强、进取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方法。研究认为,多采用鼓励式教育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鼓励式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但鼓励教育也需注意方法,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不能盲目的进行表扬,也不能一味的只要表扬而放弃批评,那样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不起挫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也在课标要求中有所体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小学生天性散漫,如何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度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不应为了完成自主学习而设置自主学习,应结合实际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不能流于表面形式,将自主学习变成实际应付,就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收获。比如教学中常出现的一种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本身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明显,摆正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它同样不能走模式化的道路。第一、班额过大的班级不适合分组学习。当下我们的教育现状是,提倡小班教学但稍微知名一点的学校,班额就在55以上,据笔者了解,在笔者家乡的镇上小学几乎每班都有八九十人,教室里塞得满满的,小组合作怎么分。第二、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很多学生趁小组合作交流之际聊天,脱离课题闲聊,做小动作,尤其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有些学生把小组交流当成简单的对答案,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有些小组就把合作交流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相互不交流。第三、学习的内容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每堂课的内容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内容都不太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过于简单,没有合作的必要,过于复杂合作也没有意义,还是需要老师的精讲。

3结语

总之,改革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过程必然遭遇各种阻碍、面临各种考验。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探索,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教育教学现状,综合考虑各种潜在影响因素,做好顶层设计并将改革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作者:刘欣 单位:长沙市育才二小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摘要: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他们认识世界、感知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成长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怎样构建成长课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学生成长;要求;构建

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内容的学习,更是一种情怀的象征。首先,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语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内容包罗万象,通过语文课堂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的内容,包括一些生物学的现象、地理学的内容、历史学的内容,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语文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很多种不同的情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接触的社会面比较窄,没有什么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语文学习能够随着作者的悲伤而悲伤,随着作者的喜悦而喜悦,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再次,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理念和人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成长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成长”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和追求,让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也是我们小学教师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成长”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所谓的“成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的成长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道德层面的追求,学生成长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追求“学”多于“教”

“教”与“学”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强调教师的“教”要多于学生的“学”,在整节课上都是通过教师的“教”来贯穿和组织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节约课堂时间,课堂开展更为顺利,但是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成长并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实现个人成长,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包括理解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应该采用“学”多于“教”的模式,意思就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去学习,教师“教”的内容减少,尤其是一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知识,在这种“学”多于“教”的方式下,教师的“教”也要更加注重技巧,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知识的灌输,这种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教师的“教”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学”大于“教”这一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成长。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为了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更好地成长我们还应当坚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要求,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得到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受益终身的能力。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性。首先,教师在其中应当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没有自主学习的经验,教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对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在自主学习时应当先从比较简单的知识开始,由浅入深,避免一开始就接触太难的知识把学生吓到。再次,在自主学习时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可能会比较枯燥,利用一些有趣的知识来引起他们的注意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这一课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外面找一找秋天的特点,然后再去学习这一课,既能够让学生有具体生动的体验,又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印象。

(三)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过程”远远比“结果”更重要,学生学习的过程远远比学生最后取得的成绩重要。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思维、学习能力、知识等等多方面的提高,而不仅仅只是知识的灌输,不仅仅只为了学生的成绩。为了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有价值、更能够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展示,例如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后或是通过预习自己搜集到了的相关资料后,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做一个展示,通过课堂展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等等。其次,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这种自我评价和自我展示都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四)致力于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科目,如数学、英语等等,更加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强调学生要融入其中,要理解文章的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这也是学生成长对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要求。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不能单纯的停留在对文章的表面理解,更要有深层次的理解,要产生共鸣。

三、小结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更体现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知识的提高方面,更体现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拥有一颗柔软的心,能够更好地感知世界方面,更体现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对语文课堂进行一定程度地改革,使语文课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向红.为学生成长而教[J].作文成功之路,2016(04).

[2]蔡颜.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8).

作者:薛虹 单位:昆山市张浦中心小学校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进程不断的向前推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推动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新课程标准下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相应的提出改革与创新美术教育的方式,旨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

绘画是为小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美术课更是小学生所热爱的课程,学生用自己的画笔以多种多样的色彩表达出内心的情感。通过开展美术教育,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创新与改革美术教育教育,成为每一个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插上想象力的翅膀,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富有新意的作品。

1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的意义

1.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是美术入门的阶段,属于美术学习的重要阶段,提供学生美术学习的机会与场所。然而,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思想逐步的开发,小学美术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促使自身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1.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现阶段,小学美术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不仅为学生营造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而且在大自然中进行课程内容的教授,引导学生自主的观察、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美,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审美观。更为重要的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的元素,通过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让学生的意志与品德方面都有所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3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的改善人们物质生活,对于精神需求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就现阶段的美术教学来看,应当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的发挥出自身教育功能。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的措施

2.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更多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为美术教育课堂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其中,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游戏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丰富有趣的游戏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比如,教师在教授《遨游太空》内容过程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如“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外星人都是什么样子的”,引发学生思考,在同学们展开想象热烈讨论中,水道渠成的引出课堂教学的主题,而后从班级同学中挑选若干名学生扮演外星人,为学生营造出遨游太空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用缤纷的色彩描述出内心的想象,为美术课堂的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2.2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的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天马行空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表达出内心的感受。虽然各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描绘方式,所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更是多样多样,但是只要作品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符合美学的标准便值得教师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于增强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学生的想象力的提升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只有通过大量的观察与记忆,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因此,美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理解力足够的尊重,除此之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创作,让学生在经过想象与观察之后,发挥出自身的逻辑思维、灵感思维、推理思维以及动作思维等,促使学生产生全新的独特的想法。生活为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细心的观察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目标,为其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使其在奥秘的想象空间敞开心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分的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提供学生更多的创作的机会,推动与促进学生的创作力的发展。2.3融入德育教育:思想品德的塑造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绘画形式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的挖掘出教材中蕴藏的思想教育的因素,引领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的优秀艺术文明,感受古代的创作家遗留下的珍贵的艺术文化遗产。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绘画基础以及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的心灵世界得到陶冶,增强学生对于祖国的自豪感。通过开展美育教育,推动德育质量的提升,让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2.4采取鼓励性的评价:美术课程的评价,既有利于促使教师的教学得到改进,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肯定与鼓励学生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获得艺术创作的成就感,增强学生艺术创作的热情与勇气。针对于学生所创作的现实与不符合作品,教师应当先耐心的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避免使用批评的方式而使得学生的内心受挫,最为关键的认识与了解学生的作品,帮助学生更好的创作。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激发与巩固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成就感,有利于引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说,教师的鼓励与肯定是学生美术学习与创作前进路上的强大动力。

3结语

小学教育教学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对策;作用

新课改需要尊重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强调老师与学生协同发展,教学管理需要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把以学定教当做指导思想及关键内容。下文对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内容展开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一、新课改环境对小学教育教学所产生的作用

为了应对现今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所存在的一系列不足,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需要进行较大的变革。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育核心置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上,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从学生的需求入手,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对老师的管理及其他方面均提出了诸多的需求[1]。由此,一定要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及各种内容,这样方可准确地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新课改的需求及内容是培育满足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建设人员的关键保证与依据。因此,注重教师团队的组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以往的培养理念,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性与针对性,需把教师队伍的管理及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将新课改的内涵进行贯彻实施,充分落实素质教育。

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1.强化教师队伍的组建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便是组建一支具备高尚职业品德、具备过硬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这也是保证小学教育教学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保证[2]。目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是教育的重点内容,所以,对老师的业务素养及人格品质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技术方式以及先进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按照学生的具体状况建立相关的教学计划。老师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注重个人修养。

2.创建融洽的教学氛围

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必要条件,为了使学生身心愉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所有管理者需要为全体师生集中精力创建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另外,教学设施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还需对以往的教学设施进行改进,配置先进的教学设施,全面发挥这类教学设施的辅助功能;还需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一个融洽的班级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进取,反之,若一个班级缺少和谐的环境,则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均会受到影响[3]。所以,无论是教师抑或学校的领导,均需要注重维持教学纪律,提高班级风气等层面的管理,还需强化教学氛围的创建,为老师提供一个和谐的教学条件,给学生带来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气氛。

3.确定管理目标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确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唯有目标确定了方可有进取的方向,针对教育教学需要制定的目标是:老师可以自主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难题,肩负起教学工作的责任。有了责任,老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方可一同朝着目标努力,管理人员方可了解到现实教育教学中隐藏的问题,从而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此外,在管理上需要建立目标:管理人员作出决策应满足规范、民主以及人性化的要求,这样可以让管理者在建立相应制度和计划的过程中,全面地兼顾到实际情况,有助于管理任务的顺利实施。

4.更新培养方式,增强管理水平

在小学新课改背景下,老师才是课改的主导,唯有老师的观念改变了,方可让学生受到新课改的积极影响,因此,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注重老师素质的教育,努力地为老师的教育提供条件,完善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而且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从实际中不断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与理论知识。管理人员应对青年骨干老师给予高度的重视,例如,在学校里实现新老分配,以老带新,达到优势互补,开展多层次的听课交流。针对新的教学环境,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不但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水准,还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和整体素养的提升。目前,小学教育教学在总体良好发展的环境下存在一定的问题,相信通过全面的改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柳文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析[J].才智,2014.

[2]王德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

小学教育教学范文6

关键词: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现状;策略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思路逐渐得到改变。作为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必须坚持素质教育为指导方针,全面优化小校的教学管理机制。

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1)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基础知识储备较少,严重制约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基本都是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当学生遇到一些较为困难的知识点时,几乎全部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对学生的激励,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不高。(2)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教师扮演着较为关键的角色。因此,要想提升教学效率,必须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不断强化教师团队的综合培训,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师。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际教学能力还有待提升。(3)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不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外活动的作用逐渐凸显。要想通过教育手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不断优化课外实践活动的设置。从目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我国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展太多的课外活动,传统的教育模式让这些学校更加注重理论课程的强化。因此,课外活动的匮乏,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局面,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

(1)更新传统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想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的管理模式。其中,教育理念的变革是最基础的内容。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教师的教学行为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较差。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必须结合现实需求建立相应的教育管理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另外,还应该以宏观教育理念为基础,树立完整的教育观,并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多元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最终推动小学教育的稳步发展。(2)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素养。作为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非常重要。小学教育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小学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学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优质的师资队伍。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教师应结合班级内部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具体的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还应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3)加强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时代的快速发展给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需求,要想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节奏,必须采取措施变革教育模式。为了满足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学活动的合理设置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班级内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相同,为了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制定专属的教学方案,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技术的普及增强了小学教育的趣味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优质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推进实际的教学工作。(4)加强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外实践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小学教育的稳定发展。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优质的教学活动,并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休息时间举行英语相关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英语辩论以及英语沙龙等,并通过举办专业比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阶段的教学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加强小学教育管理,逐步优化教学方案,为提升小学教育的效率奠定基础。同时,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必须结合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教育管理的变革,并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莉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2]孙颖.小学一年级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现状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小学教育教学范文7

提供优质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如果我们不能更好地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将难以实现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高瞻远瞩,重视课堂实际的深入调查,全面关注农村教师的成长,努力创建高素质的农村名校。本文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际出发,提出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对策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一直走老路,无法适应教育新环境,为了转变这个现状,本文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际出发,提出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要深入教学实际

1.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走进课堂。

农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深入教学实际,从教学实际之中发现具体的管理工作的问题。具体来讲要做到:第一,从课堂教学之中发现农村小学管理工作存在的制度问题。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走进课堂,能够发现教师是否做好了教学准备,备课效果是否理想,能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出主动性。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领导推门进去听课,发现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小学数学循环小数、无限小数等数学概念关系的讲解”,通过这个内容的发现就能够明白当前学校对于“教案”的检查过于简单,要加强监督。让教师能够合理安排课时,按课时提前两天备课,教案节数达到课标规定,书写规范、详细,既要背出教师活动,也要背出学生活动,还要有设计意图。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学校的特点和学校的方向。学校的特点就是学校的窗口,如果一个学校在外面世界上似乎没有特色和明确的方向,那么学校不是一个成功的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要使自己的特色和办学理念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很难的。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可以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上找到校长问题。

2.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要研究业务。

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教育教学管理要重视对教学业务的研究。首先,农村小学的校长及管理工作人员要做一个教学的行家里手。好校长首先应该是教育家,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要了解教育和教学规律,并了解教学业务,并熟悉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总是把自己当教师,始终保持教师的身份,经常深入教学的一线班,讲座,评估,掌握第一手材料;坚持和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问题,教育,参与教学和研究工作,使教师在实践和竞争中不断增长的人才,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好校长还应该是优秀的管理者,治学治校,既要带好班子,管好教师队伍,还要管理好学生。引导师生确立并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评价观、管理观、质量观的教学质量愿景,进一步发挥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作用,引领和促使广大教师朝着这个被广泛认同的、期望的目标,主动地逐步接近。其次,农村小学的校长及管理工作人员要带头搞教研,以此带动教风。始终坚持走“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路子,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督导,领导要经常亲临课堂听课,及时与老师沟通与探讨课堂教学改革试验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二、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要关注成长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较差,很多教师因此丧失工作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教师积极性的培养更需要进一步的受到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首先,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重视对教师队伍进行整体塑造。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确每个教师工作的“点”,明确责任,准确把握权利,让每个教师都明白“什么时候做,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其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重视对教学活动工作的“线”的发展与塑造,规范加工,科学管理,做好“线”。把岗位分成四个层次的领导、团队成员、部门、重要岗位,按规定,上级和发展岗位、独立风险防范管理流程图、各岗位规范、分层工作流程、职能更加明确、操作风险进一步下降、相互制衡、相互制衡。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教师要将“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业需要,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处,事事是学习之事”的理念。其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走入教师的心灵,体现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重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看到每一名教师的闪光点,然后重点培养教师的个人能力。

三、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敢于创建名校

当前,农村小学面临的问题就是不受重视、家长不认可,更多的家长会将孩子送到城市里去念书。这样的现实问题,要求农村小学能够勇于面对问题,敢于创建名校。农村小学名校不同于城市的明星小学,更多的是要脚踏实地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想家长之所想,想学生的长远发展,让更多的人信任农村学校、感激农村学校。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善于宣传自己的教学优势。其次,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展示,要在农闲时节召开家长,让家长看到我们农村教师进行的教育教学探索,看到自己的孩子多方面展现出来的才华,进而放心地让孩子在农村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供优质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如果我们不能更好地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将难以实现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如果农村学校不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一流的教育,我们将无法履行机会均等的国家承诺。正因为如此,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高瞻远瞩,重视课堂实际的深入调查,全面关注农村教师的成长,努力创建高素质的农村名校。

作者:刘永胜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白山乡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教学范文8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推进教育工作者越发重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传统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理念较为滞后,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因而,为了良好的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水平,帮助学生全面进步发展,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做到位,从而更好的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

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

1.1管理观念滞后

现如今,我国还有不少地方推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更为关注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并未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学生灵活使用知识的能力。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并无法灵活的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学校利用应试教育,展开每一项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可以获得好成绩,教育比较呆板。针对学校管理人员来说,利用不合适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管理,无法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1.2管理体制行政化强

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校还是如同机械的教育行政的传动装置,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惯性。小学校长服从上级领导的指挥,按部就班。这样的管理方法转移到学校内部,校长作为拥有最大决策、指挥、人事以及财政权力。学校教职工要根据校长所传达出来的教学任务来展开工作,这样的情况直接造成学校工作活力不足,缺乏创新,毫无特色。1.3管理缺乏民主小学教育民主管理工作不规范,因为沿用集权式统一管理体制,导致管理缺乏民主化。单纯的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与指挥,不敢有异议。一名教师的好坏的衡量标准并不是教学质量是否良好,而是服从领导安排与指挥的能力高低与学生成绩的高低,教师只能根据管理人员所制定出来的大纲要求展开灌输式的教学就行,不用展开创新。这样的形势下直接忽略了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地位,群体自身的自主性根本无法发挥。

2.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2.1更新思想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教学观

教学管理属于比较大的一个管理工程,教育发展的流程中,逐步把权利下放到学生手中,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提高自我管理与学习的水平。新时期,教育管理人员需要从自身展开反思,更新思想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真正对教学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实现换位思考。比如,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展开不定期的主题活动,为师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入其他学校优秀的管理模式与思想,指导教师展开学习,做到共同进步。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主动积极的听从社会各界提供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对管理当中出现的不足进行改进。此外,需要尊重教师的重要地位。比如,在一些重要的决策当中,决策人员要推行多方参与的制度,决策大会当中还需要有学生的代表以及教师群体,耐心的听取各方的建议,让教师可以更有尊严的展开工作。

2.2改革管理体制,重视校本管理

第一,改革管理体制需要定位到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规范运转的教育秩序,保证不一样的学校可以具有不一样的定位。第二,下方管理权限。允许各个地方可以按照自己的现实情况以及资源情况,自主的决定教育结构与比例、教师的编制、待遇、学校的布局等,允许每一个学校自主决定学校的教育模式以及培养目标等。最终目标就是打造出多样形式、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环境。第三,增强教育行政的宏观指导、监督功能,改革管理体制定位到建设一种服务型教育行政机构上。

2.3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利用多种方法,增强校园文化魅力。第一,学校的整体布局要具备文化气息。学校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班级当中悬挂或者张贴具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寓言故事等,营造出和谐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着文化的感染,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第二,学校要把校园文化融入到学生生活当中。学校举办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开展演唱、舞蹈比赛等,并且学校还可以定期展开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各种书法、诗歌朗诵等比赛,调动起学生良好参与到校园文化中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上,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理念的优势发挥出来,真正推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综上所述,现今素质教育备受重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要真正发挥出以人为本的作用,把这个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来。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教学观念、改革管理体制、营造校园文化和谐的氛围的方法,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芹芹,殷景芹.“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37-38.

[2]吴建瑛.“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