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总结范例

活动方案总结

活动方案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围绕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日系列活动,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推动各方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汇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浓厚氛围。

二、活动主题

消费助脱贫,人人皆可为

三、活动内容

1.开展健康义诊活动。结合“三派三服务”活动,在活动期间,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组织巡回医疗队到辖区贫困村和定点扶贫村开展巡回义诊活动。巡回医疗队应结合所到的义诊村或乡镇疾病谱情况,派出相应的医务人员,带足药品和器械,捐赠有关医疗设备和药品,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做好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2.开展宣传活动。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巡回义诊和定点扶贫情况,集中发放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扶政策等宣传手册和资料,广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提高群众健康扶贫政策知晓度。要加强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扶贫日的认识,切实使扶贫日系列活动深入人心,营造脱贫攻坚氛围。

四、工作要求

活动方案总结范文2

新课革的教学理念有四点:学生主体、体验过程、生活经验和合作探究。PBL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以来渐渐受到教师青睐的学习方式,基于问题的学习,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思路,课堂围绕学生为中心展开,把问题融入生活中,创设情境,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法才顺应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潮流,得到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认可。

二、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下面以苏教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一课为例,阐述PBL展开的具体步骤及内容。

(一)提出问题,组建小组。

目的:学生能根据策划的活动主题设计相关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直至2008年三鹿奶粉引发的三聚氰胺事件,把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一个顶峰,可喜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那么今天我们也以食品安全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实践活动”。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因此,这样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形成活动主题。

学生可以围绕活动主题从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领域入手,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策划,设计相关子课题。如:食品与健康、假冒食品的危害、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绿色食品等。

3、组成活动小组。

将学生分成六个大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每个组要有一个记录员、一个发言者,记录员记录组内的活动流程,发言者上课时代表本组向教师和同学汇报本组成果。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要先认真做好本组的作业题。

4、制定活动方案。

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撰写活动方案的具体要求:(1)内容要清楚、详实:在活动计划中要写清楚活动的具体内容有那些,也可以分步骤把活动的各个环节写出来。(2)分工要细致、具体。(3)目标要明确、全面:学生在确定活动目标时考虑的不一定全面,教师在巡视时应及时点拨指导。各小组活动方案形成后在班内交流,其余小组给予补充。在各小组交流过程中针对方案的制定及学生在小组内的表现及时评价,给予肯定或指出不足。各小组重新完善活动方案。

(二)形成共识,展示成果。

在实践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各小组成员再次集中,讨论交流学习活动的认识和体会,在小组内达成问题解决的共识,制定一份集体的成果结晶。目的:通过这个阶段的成果展示,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评价总结,拓展创新。

根据各小组的展示情况及时评价,评价包括学生的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多个维度。评价不仅注重对学习成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性、主动性等方面的考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收集和分析利用信息能力;(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3)合作与交往能力;(4)创新能力等。使评价更趋于科学、合理、立体。在展示过程中,教师不应打断学生的发言,如过分拖沓,则提示一下时间,尽量不要拖堂。对于错误结论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点拨。

三、PBL教学模式有效应用的注意事项

活动方案总结范文3

本文就高校二级工作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现实意义、主要思路展开论述,并以“身边的小幸福———做幸福的使者”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为例,进行实践分析。

关键词:

高校;二级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一、高校二级工作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高校对此项工作越来越重视,不少高校成立了院系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二级工作站成员一般由学院的学工干部、辅导员老师组成,主要功能是及时掌握所在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并对多数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发展性辅导,帮助他们面对大学期间可能遭遇的各种困扰。结合大部分高校二级工作站目前建设的实际状况,本着提升工作实效性的考虑,由二级工作站发起、指导各班级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非常好的一个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班级学生某一阶段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科学地设计方案、有序地开展活动,真正达到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提升其心理品质。

二、高校二级工作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主要思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主要实施过程

1.完善组织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开展需要完善的组织机制,各二级工作站应结合所在院系的学生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要求组织开展此项活动,并将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落实下去。二级工作站的辅导老师要提供具体指导,并调动各班心理委员及其他班干部具体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学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

2.主题选定。

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首先就要确定主题。班会主题的选择不是盲目的,主题选定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甄选出针对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共性和个性心理问题。应该具体视各班级的实际情况而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诉求和需要,可以结合调查问卷、座谈会、平时观察到的具体问题等方面确定主题,主题既要结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以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度,也要有助于班级团队的管理。

3.活动方案策划。

活动方案策划是以所选定的主题为核心,对班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一份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策划应包括班会的目标、具体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流程、活动分工及注意事项等。二级工作站的辅导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在活动方案策划中运用并融入相关的心理教育的理论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必要的引导。以使班会目标集中、明确;使内容的选择切合主题;使形式活泼、独特,利于表现主题;使班会流程设计流畅、科学、合理。

4.活动开展。

活动开展主要就是在班级实现活动方案策划的过程。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各环节的活动进行到位,比如一些心理游戏活动开展后一定要进一步挖掘、分享,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活动流程,要调动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共同领会主题的意义,实现真正的感悟和成长。

5.活动总结、评价。

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总结、评价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后的感受、点评;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活动的评价。教师的点评应该给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要客观,具体、个性,同时也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学生的评价更多应体现在学生的参与度、投入度、对班会主题的认识是否有所深化等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在分享、探索等环节是否积极表达,也可以通过设置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活动满意度等措施来得到比较客观的反馈。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项目实施要求

各二级工作站要使所组织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明确,针对性强。

每一次班会的主题应当集中、具体。班会的主题一定要来自各班同学学习、情感、人际、生活等方面,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要能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促进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使大家体验到班级的友爱和温暖,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

2.内容丰富,受益面广。

主题班会要通过设计丰富的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以提高班级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对主题的相关认识到实践体验,各种内容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学生参与度不断提升,互动发酵,影响如涟漪发散。

3.形式多样,操作性强。

在主题班会中可以适当地穿插心理小游戏、心理情景剧表演、空椅子技术、头脑风暴及一些简单的心理小测验等。心理研究表明:自身参与体验的活动,印象最深刻,相互影响最大。所以在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验,鼓励他们通过活动探索自我。

4.准备充分,提升效果。

“凡事预则立”,要想成功地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前期充分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从班会前期二级工作站辅导老师关于主题及方案策划的具体指导,到具体各环节班级心理委员和各班级干部的任务分解、精心准备,都将为班会的成功召开做好铺垫。

三、高校二级工作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实践应用举例

针对目前很多学生沉迷手机,在很多场合都只顾着低头玩手机,对很多生活中的美好却视而不见的现象,某学院二级工作站组织2013级某专业开展了以“身边的小幸福———做幸福的使者”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整个班会用时约1个小时,由七个环节组成,紧紧围绕主题,环环相扣。通过这次精选主题、科学设计、准备充分、高度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对幸福有了更实际更深刻的认识,很多同学表示愿意收起手机,多抬头看看世界,愿意用心去体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会感受幸福。本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达到了既定的目标。

四、结语

二级工作站结合所在院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并将它作为各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常规化形式和平台,既能缓解二级工作站成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尴尬,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及连续性,是符合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理想选择。当然,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效果评价的量化、活动的连续性、推广性等方面仍需继续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汪依桃 谢春艳 王金兰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学工处

参考文献:

活动方案总结范文4

(一)理论传授方式单一许多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着眼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以“教”为中心,多限于照本宣科讲解理论,讲活动设计的格式和注意事项,提供案例,而不是以“学”、“做”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因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得没劲,练习时也就依照案例依葫芦画瓢,应付了事,所以设计出的教育活动方案实用性、可操作性都不强。

(二)缺乏实习实践课程理论的学习只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实践则是知识的吸收、应用过程。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没有固定的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学生不能充分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其编制的教育活动方案不能在课堂上得到体现,不能学以致用,没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理论知识,那么,所学的理论知识就没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三)学科教学时间短幼儿语言教学法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仅为一年,学生虽然学习了有关活动设计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指导课程,但事实上学生投入钻研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的时间很少,训练的时间和机会往往得不到保证。例如,缺乏集体讨论分析的时间,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时间,学生的精力不够,这方面的教育没有受到重视。

(四)生源质量不佳自中职学校入学政策放宽以来,由于入学门槛降低,学生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目前,大部分家长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首先选择普高,甚至花钱也要想方设法让子女上普高。总认为上普高才是“正途”,才能有前途。只有成绩不好的,自认为“考大学”无望的,才无可奈何地选择了中职学校。更有个别中职学校为了招到充足的生源,不惜降低门槛,甚至不要求分数。这样导致中职学校生源整体来说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甚至有厌学情绪,教学难度较大。通过对幼教专业学生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能力方面的现状及成因进行整理和分析,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能力有如下探索与体会。

二、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能力策略

(一)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设多彩的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些生动、直观的问题情境,启发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要让学生通过充分参与一些有趣的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能力。

(二)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分组集体备课学生最初学习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时,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如何引入、如何设计游戏,都比较困难。这时可以将学生按照能力差异分组,共同备课,发扬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可以促进学生合作,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这样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分享与积累课程资源,可以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同时,为避免个别学生逃避讲课,可要求学生轮流进行试讲。讲完后互相点评,这样既可以发现备课中的漏洞,也可以发现在活动组织环节的问题。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学生们的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均会有所提高。

(三)模拟课堂教学活动幼教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完全在幼儿园里进行活动方案的实施。但是,活动计划是否合理、周密,方法是否可行,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课堂教学活动。每组集体备完课后,选出一位当“幼儿教师”进行试讲,其他学生扮作“幼儿”,配合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先由本组学生点评,再由其他学生点评,最后,教师综合点评。通过彼此评课,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总结经验,查找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取长补短,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由教师先给定具体目标,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认真观察录像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表现及神态表情,看完后小组评议,指出案例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这些措施,均能很好地缩短专业学生与实际岗位的距离。

(四)定期定量进行见实习,充分体验现实课堂幼教专业,每学期均有一次见习、实习,但通常没把教育见实习提高到课程考核的层次。笔者认为,在每个学期之中,教育见实习必须定期定量进行,强调教育见实习的目的性、计划性,并形成评价和反馈机制,使这一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化。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实践平台,能够在切实体验自己的教育活动设计效果的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融会理论知识。同时,适当的对实习学生作出点评,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还需在哪些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在实习中,可邀请一线幼儿教师现场对幼儿进行教学示范,为学生展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生动场景,并进行精要的解析点评。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不断体验、不断反思,使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达到学以致用。

(五)整合各学科力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不是短时期就能形成的,必须凝聚多学科力量,共同合作,定期交流,共同关注和指导学生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与执行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能力、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的能力、采取适当教学方法的能力、把握活动原则的能力、编排活动过程的能力、确定组织形式的能力、照顾活动连续性的能力、执行教育活动的能力,并能通过个人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等。

(六)结合幼师特点,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应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活动方案总结范文5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设计

一堂实效性很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学生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里困惑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话题,而学生的这些困惑在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中的表现往往是不一的”[1]。因此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一定要充分研究本校学生,挖掘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心理需求的共性,设计具有校本性和地域性特征的活动方案。

1活动方案充分考虑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情况

1.1克服“留守”给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的困难

目前,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占有很大的比例。据调查发现,乡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达30%以上,稍微偏远一些的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高达90%以上。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不容乐观。家庭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温暖,隔代教育问题表现明显。在这些学生中,其中学习好的表现为听话、懂事,但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冷淡;学习不好的则表现为孤僻、厌学甚至破罐子破摔。针对这一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首先要定位自己的角色:是老师也是家长,还是朋友。其次,活动目标要紧密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在所有的活动中始终把营造充满关爱的班级文化定为活动的目标之一,让学生把家里失去的温暖在学校弥补回来。

1.2弥补家长因文化程度不能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缺憾

据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味地向孩子索要考试成绩。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是枯燥的说教,要么是粗暴的斥责和体罚。美国精神病专家鲍尔比指出:“儿童的心理健康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2]。”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给每个级每学期都应设计一到两节有家长参与的活动课,让家长和学生亲密互动,倾心交流。既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也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让家长深入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交流是教育的最好方法。

2活动方案要充分考虑寄宿生的心理需求

目前,乡镇中心小学的寄宿生人数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离城市较近的乡镇中心小学,寄宿生人数远远超过了当地学生人数。据调查结果来看,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他们的生活现状及其居住的周边环境。

2.1校外寄宿生的生活现状及居住的环境

2.1.1生活状况

校外寄宿生有的由母亲照顾,有的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或其中的一个)照顾,有的由中学的哥哥或姐姐照顾,还有少部分高年级学生独自居住生活自理。有母亲照顾的学生,相对是幸福的,不仅生活有人照顾还有人督促、辅导学习;由爷爷奶奶照顾的学生比在家的“留守儿童”情况还要差一些,隔代教育问题凸显;中学的哥哥或姐姐照顾小学的弟弟或妹妹更靠不住,由于当地中学生要上晚自习,下自习回去基本在10点左右,所以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生活自理的学生让人不敢想象:生活起居无人照顾,活动无人管理,学习无人督促。

2.1.2社会环境

近年来,乡镇社会治安情况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是比起相对偏远的农村,社会情况还是要复杂一些。因种种原因没有上学或辍学在家的青少年成了社会闲散人员,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这些人与原本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成年人结伙成群,沾上了各种不良习惯,他们的所作所为散发着不良“气味”。而这种“气味”对内心孤独又疏于管理的寄宿生诱惑性极强。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遍化(家长为了和孩子保持联系,校外寄宿生配备智能手机较普遍),调查发现,五、六年级学生有手机的不在少数,小学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运用网络绝对是弊大于利,不分甄别地浏览网页及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品质的发展。

2.2校内寄宿生的生活现状及心理状况

校内寄宿生课余生活有学校的统一管理,所以他们的作息有规律、吃饭有保障、活动有场所。但是校内寄宿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校外寄宿生还要大。据访谈得知,存在孤独、焦虑、厌学等不良情绪的人较多。大多数学生厌倦了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他们经常思念农村和家人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的生活。针对学生的生活现状和居住环境情况,教师设计活动方案要向“自主自助自我教育”[3]和“学会与人相处”方面倾斜,教育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主意识、提升自助能力和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找到填补内心的空虚,排解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读书、写日记、写信等;其次引导学生正确交友,远“墨”近“朱”;再次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慎玩网络游戏,让他们明白沉迷网络游戏贻害无穷。另外还要引导校内寄宿生与舍友和谐相处,愉快交流,创建温馨的宿舍文化氛围。

3活动方案要到关注残疾、单亲等少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凡是以活动为主的课,学生的表现都比较活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不例外。但是,细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都会发现活动中总有少数学生表现消极,而这些学生往往就是身体残疾或者家庭单亲的。越是热闹的场合,他们越自卑,甚至会产生嫉妒、抱怨、失望等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在设计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不触碰这些学生内心的“伤疤”

考虑到这些学生的敏感性,面向全体的活动课内容尽量避开他们避讳的话题。教师的课堂反应要表现机敏,当学生发言出现一些残疾或单亲学生避讳的语言时,教师要及时做出艺术化的处理。

3.2活动内容保证残疾或单亲学生能够参与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4]”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之一。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活动内容既要适合单亲学生也要保证残疾学生能够参与。否则就是辅导了大多数,伤害了少部分。

3.3鼓励残疾和单亲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缺陷往往都有自卑情绪,非常怕人嘲笑,一般不会主动参与活动,尤其是肢体活动。单亲学生由于家庭损伤,其情感受到严重打击。这些学生往往情感封闭,不愿与人交流,心存自卑情绪。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残疾学生和单亲学生参与活动。

3.4设计针对残疾学生和单亲学生的主题活动

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是排除自卑情绪的根本。要让残疾学生和单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难度较大,通过多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才可以实现这个目的。教师要按照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课堂上,教师按照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团体动力的优势对残疾学生或单亲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首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不仅没有歧视而且充满关爱的团队中。其次引导残疾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现并发扬自己的优点;再次引导单亲学生,接纳自己的过去,放下心中的怨恨,放眼以后的生活。

4活动方案要克服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学校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才刚刚起步,学校自身还存在着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诸多不利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4.1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引起重视

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小学没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些学校虽然有档案,但档案的数据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编造出来的。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研组,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很少有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

4.2“应试”仍然处在不可撼动的重心地位

所谓的“应试教育”依然是农村小学的重心所在。绝大多数学校对教师工作的量化考核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学期末按照所谓的“主课”(语、数、外)考试成绩给学生颁发奖状。

4.3“主课”(语、数、外)学科教师对学生普遍采用高强高压的手段

在农村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三门学科占据着绝对地位,教师为了获得优异的绩效,超负荷布置作业增加训练强度。尤其对“学习困难生”,不分析其“困难”的原因,而是一味地采取严厉的手段。

4.4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片面

农村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多数持不屑一顾的态度。绝大多数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治疗”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对象、目标及内容。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几乎是空白。基于以上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苦衷就不言而喻了。一堂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果往往就被学科教师一顿严厉的训斥扼杀了。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能灰心丧气,应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心理健康教育课要经常邀请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参加,活动方案中要有他们的活动内容。这样可以拉近学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而且可以改变学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5结语

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活动方案一定要从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围绕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惑设置主题和目标,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挖掘提炼活动内容。这样,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较高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维良,齐建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活动方案总结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一、合理运用社会资源

幼儿园实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应该合理运用所在地社会资源,有针对性的选择周边地区或者单位机构,与其签订关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实际进行活动内容与地点选择过程中可以按照当地区或时段热点新闻与重大事件,确保整体活动能够充分贴近实际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此外,相关幼教人员必须最大程度上开发周边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搭建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与活动空间,从而为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二、挖掘幼儿兴趣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兴趣,设计更加有趣新颖且合理地活动情境,使得幼儿切身感受到活动的内在含义,进而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针对活动正式进行阶段,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实时观察幼儿动向,全面了解幼儿的关注事物,精准掌握幼儿兴趣点。例如:带领幼儿参观当地区植物园,孩子在进入植物园后比较兴奋,这要求幼儿教师向幼儿逐一介绍玫瑰、兰花以及郁金香等植物特征。幼儿通过活动亲自触摸植物,幼儿教师可以对幼儿说“不能够随意摘花,花朵会枯萎的”然后询问幼儿“我们能够摘花吗?”幼儿们回答“不可以的”,幼儿教师可以延伸问题“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呢?”幼儿们回答“要”,有意识的培养了幼儿爱护花草保护自然的意识。整个活动应该以幼儿主动探索为主,引导幼儿朝向其兴趣点或关注点深入探索和发展,实现幼儿和同伴、教师以及环境产生有效互动。概况来讲,只有抓住幼儿兴趣点,才可以高效吸引幼儿全身心的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使时间活动更加富有活力,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合理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因此,只有制定出周密详实的方案才能够保障整个活动顺利进行。幼儿教师应该在方案制定环节充分调动起各方面资源,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形成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最佳活动方案。具体要求包括:第一,明确活动的目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目标是借助于活动锻炼幼儿反应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使得幼儿得到多方面发展;第二,选择活动地点、活动时间以及参与对象;第三,推敲活动实施的具体步骤;第四,详细划分任务;第五,计算准确的活动费用;第六,制定活动的安全应急措施。

四、活动方案准备内容

有效合理的活动准备是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的重要保障与基础条件,主要包括物资准备与活动方案培训两方面内容。活动开展之前,应该召集全体参与活动的家长与幼儿教师,详细讲解整个活动的具体流程、强调活动各环节注意事项,确保全部执行者都能够清晰掌握活动步骤。例如:红绿灯游戏,幼儿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游戏的相关道具(红色、黄色、绿色等纸板)。对幼儿讲解游戏流程:幼儿开车行驶,如果看到绿灯则表示继续行驶、而看到红灯则应该立即停止,如果出现错误应该返回远点重新开始。此外,提高对幼儿教师、家长以及幼儿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自我保护以及防溺水等意识,要求幼儿必须听从教师的指挥、遵守纪律,增强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保障自身与他人的安全。此外,物资准备主要包括食物、道具服装以及劳动工具等内容。

五、有序推进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将计划方案转变为现实行动地过程,所以活动内容中涉及到的总指挥、各个班组以及各个幼儿教师的管理行为必须节奏抑制,不可以发生任何班组或幼儿脱节的现象。例如:搭三角形游戏,幼儿教师应该全面了解活动的主要内容,将幼儿事先分成小组形式。对幼儿讲解游戏规则,帮助幼儿组成三角形的形状,听从幼儿教师的口令移动。幼儿教师说“三角形”一起向右(向前、向左、向后)走三步,“三角形”一起向右(向前、向左、向后)走三步。同时,幼儿园园长应该主动承担起活动总导演、总指挥的责任;幼儿教师发挥出导师导游、活动合作者以及参与者的作用,确保两者均具备优质的协调能力、师德修养、组织能力以及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等工作精神。

六、活动完成全面总结

幼儿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有着较强地指向性与针对性,各个活动步骤均围绕着给定的目标而展开。实践活动是否符合预期效果、能否有效促进幼儿们健康且全面的发展的判定,应该在活动结束之后展开全面分析和总结评价。其中,活动总结应该深入分析活动中不足之处与优势内容,对比理论依据来查找原因。活动总结重点内容是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社会等主题参与活动的质量与程度,以及实践活动对幼儿综合组织发展所起到的效果与作用。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幼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各种不足,进一步挖掘幼儿的天赋、开拓幼儿视野,确保其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社会生活的乐趣。通过获取情感体验,增加幼儿对学习与生活的美好向往。

参考文献:

[1]沈小利.浅谈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3):00065-00065.

活动方案总结范文7

(一)教育活动设计意识淡薄

“教育活动设计意识”是对教育活动设计的一种看法和态度。调查主要从“毕业后是否从事幼教职业、活动设计必要性、活动设计对儿童及教师发展、活动组织意义;活动设计的动机”几方面着手。调查显示,40%的学生选择毕业后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理由是“既然学了这个专业,当然要从事跟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比较喜欢和孩子在一起。”20%学生不会从事此职业,理由是“工资太低,工作太辛苦,压力太大。”40%学生选择“不一定从事”,“如果毕业后能找到比幼师工资更高的工作,我就不做幼师。”15%的学生认为学习活动设计非常有必要,访谈得知,这些学生大多毕业后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在实习的时候带过班并且有受挫的经历,她们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备课之后,强多了。”58%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学习活动设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此职业的认同度不高,学非所愿,只图个文凭而已,毕业后根本就不会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另一方面是在实习的过程中受到指导老师的负面影响,认为不设计教育活动方案也能组织活动。“我看到教师根本就不拿教案上课,检查的时候她们直接拿教师指导用书抄教案或者直接百度一下。”55%的学生认识到活动设计对活动组织的意义,但只有15%、17%的学生认识到活动设计对儿童发展、教师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尽管教师在《活动设计与指导》绪论部分就对活动设计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学习经历并没有帮助学生内化这种重要性。出于“自己需要”设计活动方案的人仅占37%。63%的人是“在教师要求”之下为了期末加分才设计活动方案的。抽取的样本作品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业几乎完全应付老师:寥寥几个字,根本无内容可言,问其原因,“不会写”。为了不扣分,直接“百度一下”的学生占了36%。模仿别人方案稍作修改的学生占49%。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知识匮乏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知识”包括活动设计学科知识如幼儿园教育活动特点、环境创设的知识、活动设计的原则,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活动方法知识以及跟活动设计相关的五领域的知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知识、幼儿学习发展知识、艺体技能知识、《纲要》和《指南》等知识。调查显示学生“不熟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知识的人数比例非常高,依次为60%、58%、48%、65%、6%、48%、55%、61%、77%、70%、62%、12%“非常熟悉”的人数总体比例较低。而访谈的结果更加不如人意,“环境创设就是布置教室和幼儿园的环境,需要手工好,绘画好。”“教育活动评价就是批评和表扬孩子。”学生只知道教育活动内容相对划分为五领域,但并不能详细地说出五领域的具体知识。学生熟悉度度比较高的知识如幼儿园教育活动特点、活动设计原则、活动目标等知识都是当下正在学习的内容,在活动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两个纲领性文件的相关知识,学生知之甚少。这一方面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有关;另一方面跟教师的教学不无关系,教师都知道纲领性文件的重要性,在《活动设计》课程教学中也会经常提到里面的关键词,也有要求学生去学习相关内容,但总体来说,教师对文件的精神领悟不透彻,不能用来指导学生的活动设计,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让学生系统掌握这些知识,领悟其精髓。

(三)教育活动方案质量不高

活动方案质量是学生教育活动设计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撰写的活动方案,要求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正确,要素齐全,活动方案整体一致,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调查显示会撰写完整活动方案的学生百分比为40%,但作品分析的结果表明情况更糟。在随机抽取的100份作业当中,只有20份作业的基本要素齐全;对40份考试试卷的活动方案设计题分析发现,要素齐全的学生人数更少。活动目标三个维度齐全的仅20%。活动目标不仅要素不齐,还不具备可操作性,不能达到评价尺度的作用,难以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活动名称的表述上,50%的学生只写了主题如“认识西瓜”,既没有写活动类型,也没有写年龄班级。访谈时学生说根本不知道自己设计的活动到底适合什么年龄班级。学生最容易忽略幼儿经验准备,在收集的样本活动方案中,只有5%的活动方案有经验准备,学生对于儿童发展的知识掌握既不多也不善于运用。学生撰写的活动过程总体存在“结构不清晰;与活动目标脱节;说教意味浓;小学化倾向严重;设计的游戏与活动内容脱节,为游戏而游戏”等现象。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学生教育活动设计素养现状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上,专科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致使活动设计意识薄弱,活动设计知识匮乏。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欠缺也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不喜欢重复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学视频,不愿意反复观摩,不能从优秀教学行为中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不善于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后很少有学生会主动练习活动设计。过多强调教师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影响,把不爱上课,不会设计活动方案完全归结于教师上课说得太多,理论性太强,没意思等。学习功利性太强,以在职业活动中是否有用来衡量知识价值,决定是否接受它们。在活动设计中,学生大多处于经验层面,缺乏主动运用教育理论的意识和能力。客观上,优秀实习实训基地的缺乏,也是导致学生教育活动设计素养整体缺乏的一个关键因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幼儿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学生综合教育素养的体现,是依托理论和运用理论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的发生和完善必须依托真实的场景———幼儿园。活动设计的起点是儿童的发展,终点也是儿童的发展。只有在正确的、真实的场景中,才能检验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才能促使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换。在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第一次获得了对专业的真实体验和认识,奠定了对职业认同的基础。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的学生活动设计意识淡薄,对职业的认同度不高,都源于她们的第一次教育实习,由于第一次教育实习接触了错误的教育理念和行为,颠覆了她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美好憧憬,对后段的教学和学习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建议

1.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活动设计素养,单纯依赖专业教师课堂上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重视隐性课程对人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影响。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而最能影响她们的隐性课程应是每天生活其中的教室、走廊、楼梯。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建筑的教育功能,创设专业主题墙。纲领性文件墙创设在她们的必经之地,让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扶持政策,让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能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增强她们的专业认同度。名人名家主题墙,让幼师生找到前行的动力,使她们时时刻刻沐浴在伟大教育家的思想光辉中。幼师生通过专业反省墙时时刻刻检视自己的行为,以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幼儿教师来要求自己,在不自觉中提升对活动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2.构建优秀的实习实训基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理论之于实践的一种尝试,其核心目的是服务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经验应成为活动设计的起点。要了解儿童的经验,就不能脱离儿童生活的场所,这就使教育活动设计与幼儿园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必须采取双赢的手段吸引优秀的幼教机构加盟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优秀的教学实践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形成正面的影响。教学实践团队可以由高校任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教师、幼儿园优秀的指导教师组成,共同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的指导。

三、总结

活动方案总结范文8

一、总体要求

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核心,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以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坚持“三贴近”(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三面向”(面向基层、面向校园、面向师生),创新形式,注重实效,促进学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素质,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主题

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三、活动时间

2013年6月1日至30日。

四、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综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组织领导。

五、主要活动内容

(一)营造宣传氛围

从6月1日起,各校在校门口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横幅,校内有电子屏幕的学校,要滚动播放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在宣传栏张贴安全知识挂图,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月氛围。

(二)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1、开展学校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各县(区)、各学校要结合本单位安全特点,突出交通、溺水、消防、食堂食品卫生、接送学生车辆、学校门卫管理等重点,加强师生安全教育。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事故反思会、主题班队会、安全宣誓、签名和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深入剖析各类事故案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举一反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溺水、防踩踏、防雷电、防火、防震、防食物中毒、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常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各校(园)要加大防溺水宣传教育力度,学校电子屏要滚动播出预防溺水宣传教育的标语,校园内要有防溺水固定宣传牌、固定宣传栏,各班至少举办一期防溺水黑板报,坚持每天放学开展“课后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制度。建立提醒家长履行监管责任制度,通过家长会、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家访、家校联系卡、短信、电话联系、签定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在节假日前落实对学生家长监护责任进行一次再告知,反复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各学校在放假期要制定“学生暑期安全大家访”活动方案,并落实到位。做到有家访宣传、联系记录,有家长反馈承诺;做到全覆盖,切实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参与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以“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的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次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普及和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精心组织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6月17日至6月23日为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周。各学校在扎实抓好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针对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雷击等气象与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结合本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安全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不断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各学校要在活动期间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和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及薄弱环节,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彻底整改和消除,切不可侥幸,确保学校安全万无一失。

(六)开展责任落实专项督查活动

在活动期间教育局“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学校(幼儿园)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促各校(园)进一步落实责任,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的安全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各校要结合实际,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订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