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范例

小学德育课程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1

【关键词】小学德育;思考;课程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诚如杜威所说,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品德,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势在必行。随着新课改改革的实施,目前,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提高小学德育的教育质量成为摆在当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难题,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想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就需要抓住任何一个教育契机,进行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战场,众多一线教师通过将德育与本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尝到了融合的甜头,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潜移默化提升,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和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理念,通过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使学科具有德育的新内涵,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增长知识、丰富道德生活和人生体验的新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结合,做到各学科知识、内容形式、理论实践都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使其德育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抓实学科德育,使德育课融入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接受德育的熏陶,这对于培养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其正确的三观,提高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将德育工作落实到社会实践中

社会实践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担当精神,对于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更有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将德育工作落实到社会实践中,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应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具体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点是社会实践应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此才能调动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第二点是在社会实践中,教师只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他们去尝试,鼓励其直接体验、亲身经历,通过“做”、“观察”、“制作”等实践活动去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我努力,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对生活的感悟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目前,可供小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众多如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科技文化活动等,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其中一项或几项进行开展。

三、以校园文化促德育发展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校园文化的优劣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水平,还和学生的学习氛围息息相关。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对其学习成长多有裨益,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应引起德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强校园建设。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资源来进行校园建设,从而使学校的事事物物都能为学生德育水平提高贡献一份力量。如通过在学校走廊、墙、楼梯间张贴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来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或是通过学校的发展历史,组织学生设计校徽、校训等,以提高学校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增强其对学校的认可度和自豪感。抑或是通过学校的宣传资源如校广播站、宣传板报、校园网等,进行好人好事的宣传,使学生感受到品德高尚的人并不遥远,他们就是身边人,身边事,通过宣传典型,弘扬正能量;另一方面是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发展,社会阅历的增多、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得他们在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中的压力和挫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甚至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班主任发挥心理教师的作用,多关注他们的烦恼,倾听其心声,解决其心理困惑,从而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国家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小学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在正确方向的引领下,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开创了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高俊云,侯俊美,王文凤.对小学德育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2

(一)课程内容的差异

英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其一,在整个青少年阶段,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责任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二,使学生掌握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主要是从孩童阶段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例如生理卫生教育等;其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公民意识,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念,具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其四,加强对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与意识的重点培养,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尊重各地域的文化风俗以及他人的价值观,能够与人平等沟通交流、团结合作;其五,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探索能力、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这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及地位,并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中国的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主传统的优良德育传统为主,也是由五项基本内容构成,即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法律意识,宣扬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品质。中英两国的小学德育课程内容都强调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的不同,而设置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内容。但是,英国采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在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上必定会强调资产阶级的统治与服务,重视民主政治教育和人权教育。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相结合,其民族特色鲜明,把集体主义作为核心,突出政治思想教育。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英国的小学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更偏重于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角色扮演中,这样更容让学生更真实的体会到身处他境、身为他人的感受以及应对能力,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懂得德育的重要性,也会在生活中更加重视自己的行为规范。此外,教师还会经常组织课外教学,会开展很多的团队合作活动,教师通过不同的途径,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正确的认识,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中国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主要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其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四种: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实践法以及通过现代教育媒体丰富教学内容等。虽然我国的小学德育教材中都设置了辨析讨论、角色扮演、调查访问、实践活动、主题班会、案例分析等内容,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少有教师会在课堂上将其完全落实。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德育教学观念将会得到大大改善,其教学方法将会是多样化的。由上可知,英国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强调学生亲身参与,重视角色扮演的作用。而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则偏重于以教师为主题的正面灌输方法,以教师的个人见解和知识储备向学生讲解德育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明显。

二、英国小学德育教学对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的启示

(一)在小学德育课程目标方面的启示

虽然我国在德育课程教学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我国的小学德育课程目标仍然过多的停留在维护社会安定和满足政治需要上,而对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和社会能力的重视度比英国远远要小,这就启示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应该同时重视爱国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将二者有机结合。我国教学工作者们应该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跟踪调查的方式,找到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上存在的不现实性,并且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让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让爱国与个人发展齐头并进,让学生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在小学德育课程内容方面的启示

我国德育课程内容一般都与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虽然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在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中的政治思想内容相对中学较少,但就内容和内容编排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略显生涩、乏味。以两国小学德育教材为例,英国的小学德育教材《生命线》主要以各个具体事例为载体,如:如何帮助他人,如何关心他人等。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对实际发生在身边的事进行思考并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对学习产生联想,容易产生共鸣;而我国的教材《品德与生活》在实际内容上实际与《生命线》类似,但在课程设置上对于情景设置和课堂互动相对较少、操作性不强。因此在英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启示下,我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科学地选择课程内容,增强课堂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内容,有目标的进行内容的设置,并且在在政治教育方面,不仅要重视本国的政治教育,还应该涉及到国际政治以及世界上的前沿问题,这就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成长与时俱进,同时,还应该加强民主制度与法制建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让学生有能力参与到社会事物中。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域差异较大,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民族风俗习惯,教材也应该有所不同。

(三)在小学德育教学方法方面的启示

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是长期培养和熏陶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自然的使学生感受到发自内心的道德感。现今我国小学的德育方式还主要是以强行灌输为主,缺乏启发和诱导,对于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在方法上应该注意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也应该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和情境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更容易让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涉及到其它学科的知识,比如艺术、文学、历史、体育、健康教育等,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总结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3

【关键词】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策略

在小学里,开展德育课程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基础的教育课程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德育课程也不例外。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德育课程对于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和道德意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发挥出德育课程的积极作用,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以下是对几种主要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不同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它是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将教学过程变为师生交流信息和情感,实现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教学中,实施该策略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来获得感悟和道德情感,从而完成自我和学习对象之间双向的建构,并获得更好的发展。主体参与的策略主要用于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它需要教师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主动与学生加强交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民主自然的课堂氛围,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大胆提问和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对获得的情感体验进行迁移。所以,在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避免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教学倾向。第二,避免过于放任学生的活动,导致学生出现思想混乱。

二、感悟导行的教学策略

感悟导行的教学策略指的是引导学习主体自主感知具体的事物和情境来获得道德知识并认可道德观念。所以学生需要带着真情实感来参与教学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道理和产生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感悟导行的教学策略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在教学中做到知行统一。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握好感悟和导行之间的度。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小学生在感悟道德情境时,往往难以对某一个道德观念形成统一的认知,此时教师就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来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与小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上的互动,并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道德观念进行归纳与提炼,帮助他们产生正确的认知并做出正确的行为。因此,要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实施感悟导行的策略,首先需要教师为学生设置道德情境,并引导学生在该情境中进行感悟,当学生有所感悟时教师再进行科学的指导。

三、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合作探究是最基本的形式。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与其他同伴相互合作。采取合作探究的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同伴和老师交往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主要是用于处理教学中学生在道德发展方面自主建构的问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所以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运用该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探究,努力发现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大胆尝试和思考,从而获得有一定价值的结论。

四、创新发展的教学策略

创新发展的教学策略指的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以往教学活动中统一化与标准化的局面,将提高学生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展开分析,努力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发展的教学策略主要用于处理教学中学生实现共性和个性共同发展的问题。与素质化教育相同,小学德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目前,我国逐渐进入多元化时代,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往多元化方向发展。所以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应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鼓励学生尝试多样化选择,并学会从多角度来分析事物。另外,小学德育课程还应改变以往以绝对的标准来对人和事物进行评判的想象,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营造出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提升小学德育课程活动的教学实效性,就需要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出德育课程的作用,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清平.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3(03)

[2]陆国雄.争当“文武”双星———南武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J].华夏教师.2015(05)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德育课程;课程实施

小学德育课程是指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德育活动的总和,它应同时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传统的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因此,新课改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对培养学生道德的作用,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品德培养。

一、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

1.方案设计。对石家庄市桥西区C小学的部分教师发出问卷,收入小学德育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方法、评价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困难等维度的实施现状的问题。2.调查结果。3.结果分析。(1)德育目标无位。当问到“您认为小学的德育目标应该是什么?”时,大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就要符合“政治需要”和“社会需要”。虽然选择“重视儿童个体主体性”一项的比例也不少,但远远低于选择传统德育目标的比例。数据分析表明: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分数才是“王道”,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边缘化状态;另一方面,德育课程目标过多服从于政治需要,而对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重视不足,德育活动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德育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当回答“您所在的学校对德育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怎样?”这个问题时,很少数教师认为“本校的德育课程生活化做得很到位,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10%)。这表明,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的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有待加强。究其原因:一方面,德育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距离遥远。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教育环境、教育技术等层面的迅速变化相比,德育课程改革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另一方面,德育课程从属于政治需要,忽视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求,对学生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学习、交友等具体问题关注不够。(3)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当问及“您所在学校较重视哪类课程”时,回答较多的是学科课程和显性课程(54.3%),也有部分选择活动课程(23.5%)、综合课程(12%)。这说明,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仍偏重分科教学和教师讲授。另外,根据上表得出小学教师们习惯采用教师讲授(47.2%)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当然其他方式也很多被采用,方法存在多样化合理化趋势。但就现实中的教学而言,在课堂上灌输较多,缺乏应有的交流。(4)德育的评价方式不够科学。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原来德育课程单一的教师定型评价标准已不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精神。在回答“学校是如何评价学生品德的?”这个问题时,表中数据说明教师都意识到新课改提倡的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性,但实效有待提高。(5)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数据显示,教师普遍认为目前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最大困难在于“其他学科教学任务紧,没有时间开展德育课程”(50.4%)。具体来说:一是缺少专业的德育教师。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小学未配置专业德育教师,一般由班主任兼任,这些教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对德育目标的重视。二是对德育课程的校本资源的开发较少。很多学校和教师虽都致力于校本资源的开发,但随意性强,影响了教学实效性。

二、新课程小学德育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1.目标定位应将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相统一。新课程在德育目标定位上,注重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并相互联系,形成道德教育的统一。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灵魂,德育是核心,心理教育是基础。把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统一起来,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内容选择应重视德育生活课程。从德育课程的内容构成来看,德育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德育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因此,德育课程的内容选择要有新的视野,从到教科书中找内容转为到生活中找内容。教育者一方面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道德体验与道德需要,寻找德育与生活的交汇点,让“教材中的儿童”与“生活中的儿童”对话;另一方面可以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作为鲜活的德育资源,努力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环境。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要将自身的言行作为重要的德育资源,发挥教育者榜样引领作用。3.教学方法应更新育人理念。德育本身具有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在实施德育课程时,必须注意两个功能的互动,并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作用。德育只有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德育教学方式必须实现由“灌输式”向实践式、探究式、养成式模式的转换,让学生在对话、观察、探究、合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知道、懂得、理解”“体会、感受、激发”“辨别、表现、创造”,从而在体验中主动地发现而非被动地接受道德。4.构建多元化和发展性的德育评价体系。新课改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扬弃传统的评价观,寻求更为有效的、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5.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师资专业化建设。德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学校可以组织一部分有相关德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专门从事德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并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成为专业化德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王敬东.小学德育教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5

关键词:全球共同利益;方法论;德育课程改革;文化的民族性

当前,全球化伴随着网络平台的普遍建立,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们期待、观望的愿景而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些联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领域。而且,各方面联系与依赖的程度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今世界的错综复杂和矛盾冲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些变化引发了紧张不安,人们寄希望于教育能够培养个人和社会掌握适应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能力。”[1]这种现状既给世界带来了新的难题,当然,也包括着发展的机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简称富尔报告)与《教育,内在的财富》(简称德洛尔报告)两份报告,近期针对全球化以及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第三份全球性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以下简称《反思教育》),倡导“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元化、国际团结和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1]1。此报告的为我们认识全球化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即将教育与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同时号召在这个理念之下进行全球教育治理,可以预期,这份报告必将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全球共同利益”解读

(一)全球共同利益的内涵

《反思教育》中将“共同利益”定义为“人类在本质上共享并且互相交流的各种善意,例如价值观、公民美德和正义感”,是“人们的紧密联合,而不仅仅是个人美德的简单累计”。[1]69其基本内涵包括“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1]69的确,“除了少数心如铁石的变态者(如果这种人真的存在),每个人都会鲜明地体验到各种道德本能,如良心、自尊、后悔、同情、羞耻和道德义愤。这些本能使文化进化倾向于表现一般道德法则的常规,比如荣耀、爱国心、利他主义、正义、同情心、仁慈和赎罪。”[2]

(二)全球共同利益的主要特点

凭心而论,在当前的世界发展情景之下,要重新思考如何“在尊重共同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关注普遍人性之间寻求平衡”[1]75。笔者不敢肯定是否有一个确定的所谓的全球“共同利益”,就像笔者不确定我们是否有一个所谓的全球性普适伦理价值一样。但是从报告中所体现的上述内容来看,我们看到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对现实中诸种问题的关注而表现出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关切。这些关切体现了全球多数国家对一个和平与和谐社会的期待,要达到这一愿望,教育则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课程改革则是达到此愿望的具体实施路径。全球共同利益具有如下特点。

1.重申人文主义,主张在最新的伦理和道德基础上采用综合教育方法

提倡人文主义思想并非一个新的理念,历史上早已有之。今天再次提出,其背景早已不是当年,现实的状况是,由经济利益所引伸的政治问题,甚至是政治与军事冲突已经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一个危险的前景,在此背景之下的教育竞争也已走向异化,教育自身的伦理与道德基础遭到严重破坏,教育的人性基础也受到极大冲击。可以说,教育不再是培养人的手段,而成为国家政治与经济利益名义下的工具,天真无邪的孩子也就成为这种不良竞争的牺牲品。人的生命意义被消解,人格尊严被践踏。如此,提出人文主义思想,努力建设共同利益,达到普遍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尊重生命,强调个体权利平等与社会和谐,倡导社会公平正义

全球化背景下功利主义与经济主义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代社会财富分割极不平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且差距越来越大,十分悬殊;另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是,人们以及社会集团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而实施的相互伤害。这种伤害是不确定的,一方面是伤害的主体界限模糊,另一方面是,伤害的主体在实施伤害过程中并不知道所伤害的具体对象,因而,这种伤害的产生在实施伤害的主体内心并不伴随恻隐之心的出现。有人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互害型文化”[3]阶段,也就是“只要看不见,害你不商量”。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伤害非但没有、也不会降低反而会更加强化。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大问题:施害者不知道明确的伤害客体;反过来,被伤害者也不知道施害主体。这种伤害背后其实就是对个体生命的不尊重,对社会个体权利的侵犯,这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自然,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3.尊重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以美德建设为最终目标,包容多样性,体现多元化

《反思教育》并没有期望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共同价值观,或者说要构建一个所谓的全球大同社会。而是期望以普适价值观念为基础,以美德建设为目标,建立一个和平与和谐的世界与社会。报告指出所谓的“共同利益”必须根据世界各国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关于幸福和共同生活的多种概念来界定。针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增长的“脆弱性与不平等”[1]14及社会文化交流中“不宽容和暴力”[1]15现象,教育作为共同利益的具体表现则应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要体现多元化特点。报告强调教育是人的权利,“承认教育和知识作为全球共同利益,认为教育是获取知识和培养在相关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的有意识的过程。并强调指出发展和利用知识是教育的终极目的”[1]71。报告中还提出了一些其他思想,本文不再仔细考查,如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充分实现个人潜能;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实现全球均衡发展,并通过全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等。“因为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世界日新月异,对于人权和尊严的渴求正在日益凸显。虽然不同社会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但是偏执和冲突现象依然导出还穷。”[1]1笔者认为此报告的出台意义深远,对各国的教育改革也将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试图从这一报告所提供的基本思想反思我国近些年来的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以期望能够在教育的全球治理与全球共同利益这一背景之下找到一条现实与有效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路径。

二、全球共同利益视域下中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已经经过了几个轮回,从课程标准制定到教材的编制注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专家们从德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德育课程目标、德育课程内容、德育课程方法以及德育课程的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与界定,应该说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尽管这其中也发生了不少的争论,在国内似乎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别,专家们均从自身的研究出发对课程改革的得与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长期以来,笔者一直认为首先需要认真思考的是课程改革的基础理念,这是改革能否持久的理论保障,无论坚持何种价值取向的课程,其前提应该是理论上的支撑,舍此,改革将会无疾而终。例如20世纪开始的新课程改革,我们首先需要对什么是“新”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其次,对于教育领域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口号也需要对“人”的本质与特点进行讨论并严格界定,特别是要深入研究与深刻理解哲学意义层面的“人”与教育实践中“人”的性质与特点相互之间的根本区别与联系,不可简单照搬与套用。做好了这一切,我们才可能开始进行更具体的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工作。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来的学校德育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可也走了不少的弯路。面对着新的基于“全球共同利益”的背景,我们在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问题上至少需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与理性思考。

(一)“全球视野”与“文化之根”:全球共同利益视域下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方法论导向

方法论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科学与人文导向。也关系着我们的改革是否能够坚持中国特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切实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长远事业。中国现代化进程充分反映了其中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面临全球化背景之下人们对全球共同利益的探索与主张,这种方法论选择显得更加重要。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关注课程改革本身,也不能仅仅从技术的层面去理解与设计课程特别是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弄清它们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基础,所有的改革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是方法论的选择并运用此方法论指导具体的改革举措上。离开了此种选择,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必然会出现方向上的迷误甚至是错误。就此,我们首先要清醒头脑,不要被表面的所谓“全球共同利益”所迷惑。作为一项新时期的改革,我们当然要正视面对的现实情境,但应该看得更远、更深,而且这种视野应该是以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为基础的。这个国情不是虚的,它就是我国现实的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发展现状等,当然,也与我们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关于这一点,同志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4]考察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改革,从近代开始的“中体西用”到后来的“全面西化”,我们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似乎并没有从这种曲折道路中醒悟过来,我们依然唯西方是从,以至于面临着断送自身文化历史与前程的危险。我们忘记了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在全球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没有绝对的、终极的真理。我们今天所作的努力便是通达真理的尝试,正所谓“万流归宗”,特色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各具特色的研究与改革才会形成最终全球教育研究与课程改革的丰富。“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4],这种方法论上的迷误,其影响是深远的,其后果也是可怕的。

(二)“文化多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文化多元化与多样性认识尚需要清晰

说到此,我们就得对自身的文化与传统有个清醒的认识。在对待全球化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指导思想。这一点在《反思教育》中也特别强调,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要考虑各国文化之间的特点与差异。报告明确指出要“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拒绝文化沙文主义”,主张“彰显教育中的文化多样性,鼓励包容性决策”。[1]58所谓的“共同利益”只是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视角,但在以经济为基础、政治态度各异,甚至军事冲突普遍存在的今天,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什么真正的全球“共同利益”的,冲突是根本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笔者以为,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学校德育课程尤其重要,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直接关系着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与精神提升,他们的今天就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的课程改革千万别忘记了这一事实。我们要发展教育,要在技术上和世界接轨,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契机,生动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道德精神,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向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文化传统学习。这一过程中,既要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更要注意自身文化的自主与自强。只有自身文化的强大,才会赢得他国的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才能被他国文化所包容、理解和接受,舍此,无他途。因此,我们不可盲目乐观。

(三)个体领悟与内在生命体验:德育课程价值取向、目标、内容与方法反思

与其他各育不同,学校德育关注的是个体的整个生命成长与品德发展,基于生命的本质特征,学校德育既是整体与全方位的,同时又具有延时性与长效性。因而,学校德育课程的改革需要基于个体的品德培育与发展成熟的目标,从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德育课程具体目标、内容、方法与各种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当然,最根本的是课程价值取向的设定,这是关乎人的发展的方向性问题,至关重要。在此意义上,学校德育课程的改革对于引领学校德育的具体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操作性意义。可以说,德育课程改革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如何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长期以来,实践中的德育并没有意识到学校德育既非碎片式的知识灌输,也非单纯的道德行为操练与公益活动的参与,当然,学校德育也无法完全依靠阶段性的效果评价。现实中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是将学校德育视为道德知识的传授,进而以考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水平评价学校德育的成效;还是将学生的道德学习视作学生对道德的动态领悟与内在体验,进而考查学生的道德理智水平与道德情感养成状况为目标。这两者方向各异,效果也差别悬殊。多年来,在理论与实践中,特别是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界定不清楚,有时候我们将道德理解为品德。将学生的道德发展理解为是否掌握并明白一系列道德规范。对于什么是道德这一问题也是需要深入进行研究的。人们普遍将道德理解为各种约束个体行为规范的规则的总和,过去伦理学的教材中对道德基本上就是这样定义的。由于是规范的总和,道德也就被当成了一套关于青少年道德行为的知识系统,从而也就可以以教材的形式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固定下来,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有序的讲解与传授。如此,道德变成了一套知识体系,道德教育也就成了与其他学科一样的知识点教育。不知不觉中,具有丰富内涵与层次、永不停止的、体现生命涌动的“道”与“德”动态变化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悟道而德”的创造性意义就被消解了。实际上,我们要看到,学校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利用德育课程资源在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引领下,指导学生的道德生命完美展现,道德意识不断增强,道德行为逐步稳定的过程。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全球共同利益中尊重生命的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教育思想中就有一定的体现。如《周易》中讲:“天之大德曰生”,《道德经》中老子明确提出了“道生之,德蓄之”“万物尊道而贵德”的道与德动态转化的深刻思想。

三、利益共同体视域下我国德育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世界在变,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呼唤着新的教育形式,培养今日和明日社会、经济所需要的能力。”[1]1如何在全球共同利益的背景之下,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新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新的挑战。可以说,它与我们过去几十年中所进行的课程的根本在于,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视野,以更加“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去面对全球化之下的多元文化与多样性,以及这种背景影响之下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问题。而要做到这一切的基础,当下要做的是要坚持我们的文化自信,从自身的文化传统中挖掘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资源并结合当下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走出有特色的课程建设之路。

(一)深入讨论与理解全球共同利益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不讨论德育的基础性问题,这已经让我们失去了许多东西。事实上,无论从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还是从学校德育实践操作来看,不讨论是不行的。特别是学校德育理论问题研究,因为它是学校德育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工作,具有方向性的导向意义。前面已经就此问题进行了阐述,这里就不再详细述说。总之,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有没有全球共同利益?我们可以将受教育权利看成是全球共同的利益,每个人都需要也有权利接受教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国民应该实施怎样的教育?如何实施教育才是道德的?这个事关民族大计不可不深究,不能简单追随潮流。

(二)中小学德育课程进一步改革的具体思路

第一,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的自觉与自信心树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并没有从所进行的文化与教育改革中找到自身的文化自信,更没有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文化自觉,恰好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在更深的层次上的自我迷失。这种状况不止在中小学日益显现,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表现更甚。受到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推动,我们甚至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悖论与怪圈之中:我们的教育与文化改革试图在思想和文化上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然而我们却在制度和管理上为外来文化的入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综观中国各大学,特别是要建设所谓“双一流”的大学,无不把引进海外人才当作致胜法宝。可是我们可曾想到,不同学科之间具有非常不同的差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些身处海外多年的知识精英和海外学子,如果不具备西方思想的积淀,他们便不能够完美地融入到西方的文化与生活之中,他们也无法成为精英。而他们一旦成为传播西方文化的精英,我们又怎么可能期待在他们的身上不流淌着充满西方文化与精神影响的血液呢?笔者并不反对各大学的治学方略与治校政策,笔者只是想说,我们是否应该有点文化上的自信呢?我们不期望表现出中华民族在传统道德上的优越感,可如果连一点民族道德的自信心都没有了,我们又怎么去建设一流的大学呢?同志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第二,认真研究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意义的论述,实现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现代转化,特别注意研究范式转换,既不要简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不要盲目认同,认为这些思想和精神可以简单照搬。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首的《周易》中关于生命的发展与展开的解释其意义深奥神秘,它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世界的理解,而且,也影响了中国文化数千年,其影响之大与深远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实际就是中国文化之根基,舍此我们无法在今天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也无法建立起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美德,也就谈不上民族的权利与尊严,更无法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确立明确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理念,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以传统文化为主线,融汇我国当代社会道德发展需要,以全球化为视野,吸纳并理解多元化与多样性,序列化,有层次地进行中小学德育教材的设计与编撰工作。第四,明确学校德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学校德育课程的理论基础。这是保障学校德育学科建立的基础,也是前提,离开了对学校德育概念的科学严格的界定,学校德育将失之宽泛而无法进行自身系统科学的建设。德育课程建设也就无从着手。多年来,学校德育不停改革,但是从理论到实践,人们依然不知道德育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就是这个原因。第五,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历史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要考虑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特点,所选案例应该具有生发性,启发性,要适合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能够起到研究性与启发性的作用。第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新的网络技术平台。全方位实现数字化的学习,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要加大力度实现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以此为手段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实时的学习与交互,实现我国青少年学生在道德认知教育上的技术转变。尊重广大落后与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权利,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改变中国社会道德发展水平的目标。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也值得探讨,本文只是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自己的思考,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敬请同行教正。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

[2]爱德华•威尔逊.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M].梁锦?,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55.

[3]张光芒.警惕互害型文化蔓延[J].人民论坛,2012(19):24-25.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6

摘要:

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开展,对我国德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实现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转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以人教版德育课程为例,分析和研究了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问题。

关键词: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推进德育课程国家建设、德育课程地区建设、德育课程校本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小学德育课程教育和教学,注重培养广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通过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广大小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为他们日后为人处世、全面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德育思想理念,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坚持和贯彻德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努力突出小学生特色教育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体育技能、音乐视奏技能和绘画技能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与培养: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关于社会道德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感受由于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等所引起的爱憎的真切情绪体验;学会排除各种内部或外界的干扰,通过自己自觉顽强的努力实现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道德目标;学会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意志和思想品德情感支配下的正确行动。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统一性发展的教育。注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德育课程书本知识和课外行动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奉献精神,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地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和坚持校本课程标准,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标准。各个小学也必须努力加大教学队伍对德育课程教学转化与结合的熟悉程度,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经济状况对小学德育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他们通过培训班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思想品德知识再学习,以更好地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学校也可以通过考试制提高小学德育教师对人教版德育课程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程度,同时加大对他们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以促使小学德育教师道德示范专业和榜样作用。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小学生教育、自我教育和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且对于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传统舆论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同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发现小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规范或舆论相反,要予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指责小学生,这样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适得其反。

三、注重小学德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做到在德育课堂上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做到尊重差异、引导小学生在展示中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道德规范、事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氛围,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以新型的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鼓励小学生努力掌握重点德育理论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优秀的学生带领部分后进同学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小学教育,更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整体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响应我国素质教育策略,提高小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作者:吴东利 单位: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五渠小学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徐春河,葛平兰.浅析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3):106.

[2]曹冬云.关注生活体验重视活动创新:读《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10-12.

第二篇:小学德育工作党组织作用分析

摘要:

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所谓的小学德育教育。它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最基础的作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以及学生平常生活中,它贯穿其中,在智育、劳动教育等方面都有参与。小学德育在整个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小学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因而党组织的政治领导、组织参与等形式,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这对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领导作用;组织参与作用;正确评价作用

加强小学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它对小学生的成长,以及日后的发展,都是密不可分的。学校党组织,作为德育中的核心,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党组织在学校的政治核心地位及作用尤其是在学校的德育方面,更应注重发挥党员干部、教师的作用。当前形势下,学校的政治作用大多流于形式,学校只是喊口号,并没有实际行动。要想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就必须坚持党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领导者地位,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校各项工作能够协调发展。因此,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领导作用

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能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它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等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小学德育工作是党组织工作的组成部分,而小学年龄段正是思想发育、需要矫正的阶段。因此,小学党组织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能力,形成一个以党组织为中心,向全校师生、党员等辐射状的德育教育工作形态,以此来关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一,学校党组织要和行政部门制定一个德育教育的实施意见或者教育规划,不能毫无章法。要让小学生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使他们的思想从小就能步入正轨。党组织要开展各种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的德育教学中,对教师进行培养与鼓励,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积极带头作用。党组织要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难点和热点,在个别案例中进行反思,以提高学生的德育认识。第二,党组织在进行德育教育中,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要让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实践、社会进步等联系在一起。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成长规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小学生,让他们在生活中对良好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感受。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党组织要引导他们知行一致,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要相互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社会、校园活动体验中,激发他们的道德和思想感悟。

二、组织参与作用

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党组织在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德育工作计划后,还要亲自参与,做好榜样,身体力行地为学生做表率。

(一)制定德育方案,发挥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学校在开学前,党组织领导可以召开德育会议,制定一个含有指导意见、工作计划步骤等各方面的一个方案,这种方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可以有计划地进行,以免使工作盲目;科学、合理的方案,能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德育方案的制定者,不仅要严格监督执行,还要自身投入其中,在引导其他党员教师做好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言传身教,发挥自身的先锋领导作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做好理论学习,亲自参与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体现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还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大到大型的主题教育活动,小到对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纠正。教师要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身先士卒,尤其是肩负重要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一定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在把握大局的前提下,从小事上着手,一点一滴,使思想品德教育变成一门小学生喜爱的课程。

三、正确评价作用

校党组织在制定一个德育工作规划或者计划时(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最好还要制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只有使工作考核制度健全,才能使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在培养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者中,对德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大力表彰。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要对所有学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学生既要肯定他们的优点、进步;又要适当地对他们的缺点、不足进行教育。比如,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在生活中却不能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因此,在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也要对他们的不足提出意见,并加以正确引导。绝不要一味地只看成绩而不注重德育。在学年结束时,党总支也要对所有的教职工进行考核,看他们在德育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并作为来年德育工作方面的参考,这样不但能够在德育工作使管理制度化,还能就检查结果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对日后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利。

四、结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德素质,在小学教学中,我们要逐步加强德育工作,并在其中大力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掌握小学年龄段的成长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和娱乐化,使其更易接受。我们要避免党组织的作用流于形式,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使其政治核心地位得以体现。

总之,党组织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领导作用,组织参与作用,正确评价作用上,三者要紧密联系,在实际工作中,要能准确定位。在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党组织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把政治内容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形成一个学生德育工作的完整体系。

作者:李军 单位:甘肃省合作一小

参考文献:

[1]管梅英,赵国章.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1(4).

[2]彭淑清.小学党组织应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2(Z2).

[3]韩东良.谈党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7).

[4]林辉煌,吴洁冰.加强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J].教育导刊,1994(1).

[5]赵国章.学习、参与、凝聚、保证———谈校长负责制与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9(3).

第三篇:小学生德育素养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是个体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的黄金时段。荀子在《儒孝篇》中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段话启示我们:只有让儿童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德育才能达到育人目的。据此我们认为,德育工作者完全可以从现实生活和儿童世界出发,开展一些德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

一、家校抱团打造活动平台

我校携手家长,共同协商、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从实践、社区、安全三个层面,共同为学生打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平台。96班家长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家长和老师共同组织学生外出参与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六一探望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为“东方之星”遇难者祈福活动,东洞庭湖湿地考察活动,节能减排等。活动均由俱乐部的家长自己策划组织,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向社会,丰富了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一方面,孩子的道德素养在各种体验活动中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家长为了做好孩子的榜样,对自己的言行多加规范,既教育了孩子又提升了自身素养。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改善了亲子关系,化解了孩子一些思想上的不良倾向,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发展,老师在活动中则充当了总设计师的角色,让每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升华。

二、活动的开展应注重童趣化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在活动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适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如游戏、表演、采集,以及设计、制作、竞赛、交流等,都是学生欢迎且乐意参与的。这些活动形式,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每年三月我们都带领学生来到我校校外德育基地铁山开展“爱绿护绿行动”,在活动中我们邀请基地发起人朱在保爷爷现场为大家讲解生命之源的来历,以及植树造林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并在基地上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植树活动。将少先队活动课搬到德育基地上开展,让孩子们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亲近自然,他们自然兴趣盎然,有了兴趣,何愁种不下公民道德意识的种子?

三、活动的开展应注重创新化

生活,包含了无数教育契机,不断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如不断变化的生活,让孩子们在惊喜和意外中不断收获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少先队员的自主创造,让队员们从小发现自己、发挥自己、发展自己,锻炼自主能力,养成自主习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如为了培养“公正、平等、诚信”的价值取向,我校开展了“学雷锋、小手公益我能行”“弯弯腰、我是小小护绿队”“志愿者在行动”等活动,创造了“日行一善”的新形式。再如今年的“学雷锋月”中,我们采用少先队员们的建议,在校园内开展了校园义卖活动,义卖商品的内容扩大到学生的手工制作、自己撰写的字画等。活动不仅能让自己的专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同样的活动,因为活动形式发生了变化,效果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四、活动的开展应注重时效性

我们可以结合一些重大的节日和纪念日,设计与之相关的活动方案。2015年是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校特意组织小小志愿者们在纪念日当天去往岳阳楼区光荣院探望那里的老兵,听这些老兵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因为活动的开展时间紧扣纪念日前后,所以每一位参与实践活动的孩子不仅对纪念日本身探究得十分透彻,而且更深地体会到了为人类历史进步作出贡献的人之博大情怀。

作者:李慧 单位: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小学

第四篇:小学德育文化建设弟子规研究

摘要:

《弟子规》作为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启蒙学读物,不仅在儒家思想与待人接物上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且在建构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修养上具有一定的构建作用。作为小学国学课中的一项重要读物,弟子规在语言表叙与字里行间均透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义、孝、悌”的推崇,其中所蕴含的为人处理与个人修养的提升方面均是我国经典国学的典范。让学生充分地接受弟子规教育,有利于学生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与渲染,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以及高雅的情操,使学生在正面、愉悦的环境下真正健康地成长。大力推进弟子规教育也在塑造我国小学德育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构建作用。

关键词:

弟子规;小学教育;德育教育

弟子规是宣传学生为人处事,尊师重教,孝敬父母、规范礼仪的一项优秀读物,不仅在小学课堂上是必读的书目之一,而且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优秀的传统读物中,弟子规仅次于三字经,成为宣扬与倡导优秀礼仪文化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教材。在现代小学生教育中,积极地开展弟子规的课堂实践,可以使学生们懂得更多的礼仪规则,启蒙养正,成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佳指引者。在校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弟子规的引导作用,应时刻地督促学生,以弟子规为导向,将弟子规内向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从内部提升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使学生们成为更具品德,更知礼上进的未来社会接班人而做足准备。弟子规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小学德育文化建设,在构建正常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构建学生良好的礼仪规范

弟子规所倡导的“见师长,把礼行,家来客,莫生冷;进他宅,先敲门;交谈中,注眼神……”等这些的注意事项,是质朴的儒家文化的体现,也是我中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所倡导的礼仪典范。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和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社会风尚以及道德水准的衡量尺。从古代儒家大师孔子的“人无礼,则无立”近代的“国尚礼则国昌”,乃至今日的“讲文明,树新风”,我们国家对于文明礼仪的追求从未止步。礼仪教育贯穿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始终,也是小学课程所必修的项目之一。无论是形象礼仪,社交礼仪,还是教育礼仪,都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具备一定的行为规范与标准。无视这个标准与规范的人将会受到世人的鞭笞,而鼓励与倡导这些礼仪风尚的人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尊敬,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认可,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独立的人格

弟子规为小学的品德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教师可与学生之间根据弟子规所概述的内容进行课堂活动,编排经典故事,进行情景再现,设计与组织一些小游戏来涵盖这些必修的教学内容。实际的操作与情景再现,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弟子规当中对于许多品格的描述仍然深深值得现代学子们颂扬,对于“泛爱众、谨严慎行,信、仁”等的描述无时不刻不在塑造一个品德高尚,人格独立的“君子”形象,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使一个人形成独立、自主、自信、恭谦的人格。

三、使学生浸淫良好的传统文化

有国界的,但传统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其耀眼夺目的精华成为世人所称颂的焦点,也是国人所引以为傲的所在。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弟子规中所宣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下一代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洁净、良好的传统文化场所。良好的文化对一个人的广告举止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因此,弟子规中的许多章节与诗句都值得广大师生们细细揣摩。古典诗词本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诵读古诗词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弟子规类似一把打开的门,将学生带入到我国古典文学的殿堂,其中所蕴含的典故、寓言,以及名言警句,均对个人产生良好的警示与劝慰作用。常读弟子规,可使人激发起对于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整体学生的文化水平。

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

“入则孝,出则弟”,意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则要与人和睦相处,亲如姐弟,待人如兄长般尊敬。这些点滴的教义构成我们出门在外,无处不在的行为准则,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了我们良好的行为品德,也在无形中提升了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对数百十所小学的弟子规教育调查发现,接受弟子规教育的学生在生活与个人习惯上有了明显的改变:家长们普遍反应学生变得更加礼貌了,同辈之间也懂得谦让有礼,互相帮助,吃饭与平时的消费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他们更加节俭有度,珍惜所得。德育教育要从小做起,因此从小学开始实施《弟子规》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良好的道德与品德教育,从而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小学起实施和开展德育教育,弟子规教育教学必不可缺,势在必行。

总结

弟子规是我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品德、为人处事、诚信仁爱等品德的宝气,对个人的修养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弟子规合理地规划到当前教学计划中,充分地认识到弟子规在构建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弟子规里的的珍贵品质放大给当代学子,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与崇高的品德。在这个快速而多变的时代,任何的理论观点与文化观念都在进行着激烈的碰撞,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使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承认与认可俺家文化的精髓,以开放、平和的姿态迎接外来文化,立足自身,融汇交流,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时,也能够保证我国的国民拥有自主的理念、人格的独立,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弟子规教育在小学的实施与开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立与自信,我们必须承认与肯定弟子规在当下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它的正面引导作用,使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与品德得到传承与发扬。

作者:白淑华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文化小学

参考文献:

[1]潘丽萍,让《弟子规》为学生的成长引路导航,2012

[2]李微光,学习视角下的《弟子规》解读及启示,2010

[3]冉晋,《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反思与构建,2013

[4]王汉卫,从《弟子规》的改编看蒙学读物的华文教学价值,2014

第五篇:小学“爱心德育”模式研究

西马路小学是武汉市江汉区一所进城务工子女较多的公立学校,98%的学生来自农村。针对生源实际,多年来,学校一直在尝试有效德育模式研究,经过多年摸索以及认真实践本色德育校本化实施,提出了“爱心德育”模式。爱心德育是在爱心教育理念下,以养成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围绕校园精神“认真做我能行”,多维度培养“阳光自信文明有礼”的西马少年。学校从理念(创新“做本色”系列德育理念,包括德育进课程、由“走近”到“走进”、在活动中培养、发现“精彩瞬间”)、内容(“十个好习惯”养成序列)、路径与方式(德育活动课程化,建立三大德育课程体系)、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开展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评价(“认真做我能行”争章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爱心德育模式,并不断充实、延伸,渗透到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学生的礼仪与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最终达到育人目标。

一、理念先行,提升队伍战斗力

全员育人的本色德育要求打造一支专业化德育工作队伍,提升队伍战斗力。在实践中,西马路小学不断创新,用理论指导行动。

1.德育进课程的理念。

学校自编校本教材《爱伴我成长》,将礼仪教育融入德育课程,努力“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办好有特色的基础学校”,让孩子们“感悟爱心,快乐成长”。编制该校本教材,就是为了培养流动花朵愉快、积极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有爱心、负责任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由“走近”到“走进”的理念。

在通讯途径发达的今天,学校依旧坚持最原始的家校互动方式——家访。因为我们相信,走近孩子的家门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取得信任和有效沟通才能对学生做更多的心理健康调适,从而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肖立伟,因为儿时的一次意外导致学习能力发展缓慢。几年来,老师们用爱心、耐心、细心、真心给小伟鼓励,同时多年坚持家访,给孩子送去温暖与关怀。如今,小伟已经顺利升至六年级,学习成绩也达到合格。小伟的妈妈不止一次地给老师写感谢信,“非常感谢西马路小学的老师,你们是全天下最棒的老师!”

3.在活动中培养的理念。

包括立足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继承;立足集体荣誉感的班级集体竞赛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培养自信少年和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立足常规训导的养成教育活动,在常规训练和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反馈和提醒中纠偏,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4.发现“精彩瞬间”的理念。

学校将经典诵读与学生行为相结合,通过qq群、广播站、展示墙、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反馈学生的一言一行。实践证明,在学生生活礼仪、文明过马路、文明就餐、安全上下楼行进等方面,养成教育的效果显著。同时,学校在工作方式上不断取得新经验,如:日常训导更及时,学生更关注,特别是卫生习惯报道、中餐学生督导员及时报道、文明课间活动午间报道。

二、内容创新,提高工作针对性

为了工作更有针对性,我们聚焦学生需要改进的行为习惯,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学校提出“十个好习惯”养成训练序列,将《本色德育》等经典诵读教材中提炼出与行为习惯养成相关的经典诗文,与学校的“行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出台了“十个好习惯”养成计划。制定“每月一个好习惯”,以22天为一个周期,明确每月训练目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坚持训练,及时反馈,收效明显。例如,我们将养成目标定为《本色德育》里提出的“几案洁,笔砚正”,延伸为“整理自己的课桌和教室”,让学生每天一进入校园就可以通过提示牌明白本月的训练目标,并在集会中,在广播中,在班级中向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好习惯监督员”监督本班学生的习惯培养,每天下午放学后都有当天执勤学生和老师一起检查各班“整理自己的课桌和教室”的情况,并在第二天的集会上进行反馈。如此反复,一个月以后,“整理自己的课桌和教室”的习惯基本养成,效果显著:学生不仅会背诵“几案洁,笔砚正”,更能将经典名句与自己的言行结合起来,培养良好习惯。全校师生坚持落实“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学校至今开展了“遇人大方有礼问好”习惯的培养,“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习惯的培养“,不损坏公共场所设施”习惯的培养,“不购买零食”习惯的培养,等等。每月主题不同,但都呈现出明显效果。

三、课程推进,改革方式注活力

学校明确提出德育活动课程概念,基本思路是用课程理念加强传统德育实践活动的规范性管理,其课程内容和形式表现为以学生品德发展和习惯养成为内容,面向全体学生,集体和个体的形式参与。以实践活动为基本组织方式,从课程的要求和规范上,要求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效能的体现,包括:活动前,有方案,有针对学生的指导,有动员讲话,有评比要求;活动中,用照片及时记录师生的表现;活动后,在全校对师生表现进行评点等,即从课程的目标意识、过程意识、效能意识指导活动的开展。学校重点抓好三类活动的开展。一是立足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德育实践活动。包括学习国学经典,了解传统礼仪,传承传统文化的“诵习练”活动。结合传统的元旦节日,每年的元旦庆祝活动都少不了“包饺子”的环节,学校准备好面皮和肉馅,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学习包饺子。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将饺子包成各种形状,并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连饺子汤都喝了个一干二净。他们还小心翼翼地用饭盒装好自己包的饺子,带回家让爸爸妈妈品尝。如此,立足传统节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继承传统文化。落实“诵习练”活动是学校本色德育校本化实施的重要抓手。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贴近学生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熏陶。例如,将经典诵读与学生养成教育整合起来,通过学生日常表现及良好文明言行的“精彩瞬间”定格,理解经典,运用经典指引行为;又如,自编诵习手册《书香墨韵》,将本色德育、国学经典要完成的诵读内容与学校的礼仪教育要求等整合在一起。学校每月都会安排检查考核以落实活动的开展,在有效的督促下,全校学生行为习惯得到明显提升。二是立足集体荣誉感的班级集体竞赛活动。继续坚持组织每月一次的班级集体竞赛活动,在活动中育人。例如,学校举行校歌手语操的比赛,比赛前夕在全校大会进行动员,使得全体师生充分重视本次活动,每个班级都为了在比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而认真排练。在排练过程中,学生的自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表演能力等都有了提升。通过该活动,不仅使得同学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此外,学校还开展了队列比赛、跳长绳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逐渐变得自信大方。三是立足常规训导的养成教育活动。除了“每月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活动,学校还建立日常训导机制,落实十个好习惯的训练要求,与大队部工作结合在一起,设置校班两级学生自主管理岗位。两级岗位都由学生自主申请,校级岗位主要负责校内行为督导和活动场所管理维护,班级岗位主要负责班级内同学行为督导以及班级环境维护。两级管理的同学都能做到及时训导,让学生在自主管理活动中养成好习惯,形成好素养。李文杰因家庭贫困,学校多次减免其学习费用,为回馈学校,他主动承担了校级图书管理员的岗位,每天利用课间时间,整理教室门口的一个图书角。一年多以来,这个图书角的书籍无一丢失,总是摆放得整齐有序。

四、科研引领,实践研究两相宜

学校将爱心德育纳入十二五科研课题,围绕德育工作,开展科学研究,用科研成果引领实践。根据生源实际,我们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解决学生特有的共性问题,从而促使校本课程《爱伴我成长》的产生,进而确定课题《爱心教育下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与实践研究》。为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材分为低、中、高三册,每册各单元都有鲜明的主题,在内容编排上,按照以儿童为中心,努力实现主题相对独立,要求螺旋上升。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关注的核心是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低年段教材以“我想说”“我会读”“我来听”“我能懂”“我做到”等板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年段的学生,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中年段教材以“你的生活你选择”“小故事大道理”“读一读记一记”“每天进步一点点”等板块,帮助学生收获成长。高年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高年段教材以“我发现”“我探索”“我诵读”“我思考”等板块,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经过两年多的养成教育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有较大的转变。张春红,一个从私立学校转来的小女生,初到学校连大队部的门都不敢进,声音低得几乎自己都听不见。在学校老师的精心帮助和呵护下,她成长为区春蕾“十佳”励志女童。《爱伴我成长》校本课程被武汉市教育学会成功立项为重点课题,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得到市专家高度评价,《湖北卫视》、《都市写真》、《长江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校关爱流动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五、系统评价,彰显育人实效性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7

【关键词】情景式;网络互动;德育;游戏设计

一、引言

目前小学传统的德育教育都是以教师讲授思想品德课程为主,这种德育课堂大多数都是教师给学生灌输德育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实施过程过于理性化、缺乏直观感受,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加上学校的道德知识本身又太过抽象、空洞,学生还不能有效的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所以学校德育教学效果收效甚微[1]。根据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分析,儿童在小学阶段的认知水平逐渐从直觉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道德发展逐渐从他律阶段过渡到自律阶段。符合小学生道德认知规律的德育形式应该要“直观”生动,富有趣味性,而情境式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则是最受学生追捧的。学校立足给学生创设情境式游戏化的德育学习,开发了“立德航海棋”德育校本课程,并且把“立德航海棋”从纸质版升级为互联网环境支持下的数字版。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德育课程是我国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学校的德育教学在操作层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

(一)德育教育资源匮乏。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施基本上是通过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思想品德课,编制学生应该学习的道德目标,依据课本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直接的教学来展开;缺少与之匹配的数字化、虚拟化的资源,导致德育教学操作难度较大。

(二)德育教学形式较单一,成效难以保证。特别是有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过多地偏重于训导式教育,学生缺乏直观感受,学生难以接受甚至在内心深处抵制德育教学的过程。

(三)优秀的德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不少学校由辅导员或学科老师来兼课,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四)教学过程注重个体的感悟,缺少团队协同认知。而在德育教学中,学生相互间的正向影响是非常重要的[2]。针对以上问题的存在,需要基于“互联网+”理念,结合学生特点,寻找一种基于互联网新技术,寓教于乐的德育教学新方法。

三、情境式德育游戏课程的需求分析

为完成该德育游戏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从学生、教师、学校的维度完成了平台的需求分析。

(一)学生需求分析

这款德育教育游戏是面向小学生的,年龄基本分布于7-13岁之间。科尔伯格指出,儿童在这段时期的道德发展是连续发生的,每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的水平不同,道德发展的水平也不同。所以,为了更好的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去了解学生对思品课程的需求,专门设计了学生需求情况调查问卷。随机选择南海小学的五年级两个班,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组织学生集体填写调查问卷,并搜集、整理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次问卷调研共获得132份调查问卷,通过分析这些学生在调查问卷中的反馈情况,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现状

目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停留在最原始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状态。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大多数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在“一般”水平,只有21.97%的学生认为他们班的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气氛是很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很高的。由此可见,目前高年级的小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内容是不太感兴趣的,或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对于德育游戏软件的态度

60.61%的学生非常期待课堂上使用德育教学软件,13.64%的学生表示很期待,18.18%的学生表示有一点期待,仅7.58%的学生表示不期待。另外,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德育游戏教学软件对自己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其中64.39%的学生认为德育游戏教学软件有帮助且帮助很大,只有3.03%的学生认为德育游戏软件对学习是没有帮助的。由此可见,德育游戏在学生中是非常受欢迎的,大部分学生期待使用德育游戏进行学习,并认为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

3.学生对于德育教学软件的需求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于德育教学软件的相关需求,分别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对于游戏本身功能上的需求。根据数据,不论是学习需求还是功能需求,学生最关心的就是这款教学游戏软件是否能吸引自己的兴趣。

(二)教师需求分析

南海小学目前每个单周的周一午读时间采用“立德航海棋”游戏化的形式进行教学,即学生通过小组游戏的形式开展德育知识学习活动。但这种活动化的方式不够系统,有一些缺陷。首先,学生喜欢在思品课堂上以游戏的方式上课,真正学习到相关德育知识,而不是为了下棋课而玩,但如果每一节课都采用德育游戏的方式去教学,德育目标却满足不了思品课程目标的要求;其二,通过课堂游戏的方式,学生对所习得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可量化估计的,评价标准也难以设定,学生到底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很难评判,无法针对不同学习风格或认知水平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品德发展评价。

(三)学校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使《立德航海棋》这款德育教育游戏软件能够有效地用于学校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对学校的校情进行深入分析,南海小学非常重视德育和国学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道德意志的培养,对于这样一种“线下教师课堂教学”和“线上游戏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表示赞同,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为学校思想品德课前、课上和课后的教学服务,从而推进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体系的建设。因此,情境式德育游戏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游戏设计定位

在游戏的设计定位方面,应紧扣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学生的品德发展为目标,围绕德育教学目标的要求,设定可量化的、科学化的品德评价标准。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娱乐游戏活动,一切以学生的品德发展为最终目标,在游戏的功能设计上也必须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对于教师而言,绝大部分老教师都习惯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对于老教师来说需要适应时间,所以游戏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到用户的友好性,便于新手操作,尽量让教学流程简单明了,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其他教学活动。

2.教学模式定位

在教学模式的定位方面,应设计方便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的游戏,以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立足点,不能完全颠覆传统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模式,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去优化、更新和转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不能操之过急的过程,要有序地、扎实地走好每一个环节,不能一蹴而就。

四、情境式德育游戏课程的框架设计

(一)情景式德育游戏的系统框架设计

(二)清境式德育游戏主题设计

德育游戏是围绕德育主题展开设计的,每个要素对主题都起着支撑作用。德育主题是小学德育的八个德育知识群:文明礼仪、交通安全、珍爱生命、绿色生活、学法守法、热爱祖国、责任担当和全球视野。基于对以上八个德育知识群的分析,构建了面向小学德育的知识树。基于小学德育知识树的内容将每一个德育知识群设计成一个体验式主题情境,并在游戏中嵌入这些德育主题。德育游戏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游戏的主题即为德育的目标。通过主题引导、活动教学的方式,让游戏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和主题化,更好地服务于游戏的德育职能。

(三)德育知识题库设计

确定德育主题之后,学校经过多方考量,研究团队纳入三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师来完成德育游戏题库的建构,每位老师负责为一个德育主题建构不少于100道德育知识题,目前德育游戏中有判断题和单选两种题型,超过800道题。

(四)情境设计

1.游戏情境

为了更好地渲染德育主题气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游戏设计了竞争情境、答题情境、协同情境、奖励情境、惩罚情境和互动情境六种游戏情境。竞争情境是以闯关、PK赛、竞技场、TOP榜等激励元素吸引学生的兴趣;答题情境是以选择题、判断题、图景题和视频题等形式再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场景,代替传统课堂说教式教学;协同情境是以多人组队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奖励情境是以金币、积分、数字徽章、玩家等级等形式代替传统的奖励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惩罚情境是以扣分、警告、降级、冻结账户等形式让游戏情境变得惊险、刺激,调动学习气氛,同时教师还可通过给予一定的惩罚来约束学生(如游戏过程中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则教师可冻结该学生的游戏账户,以示惩罚);互动情境是以好友、互相点赞、讨论区、一起航海等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可以自由添加游戏好友,可对好友点赞、送花,也可以在讨论区、聊天室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

2.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主题解锁方式对该堂课的游戏主题进行设置。教师先在课堂上讲某个主题的理论知识,然后再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巩固这个主题的知识,借助游戏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用德育游戏情境来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游戏中创设的道德情境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体的事件,儿童在玩游戏学知识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将游戏情境和现实情境联系起来。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让儿童处于一种感同身受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较为直观、简明。让学生自己进入某种道德情境并主动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比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更加深刻、具体、有影响力。

五、应用与效果分析

此前,南海小学每个单周的周一午读时间采用纸质版“立德航海棋”游戏化的德育课程进行教学,本套课程与教材在教学中已实施近4年,获得了学生的广泛欢迎,成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现在将纸质版“立德航海棋”开发成数字版后,学生在电脑教室就可以用学号登录,进入游戏页面,完成学习任务,在和同学的互动中学习德育知识。这种数字版的情境式德育教育游戏运用于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课堂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深受学生喜欢。为了检验德育游戏“立德航海棋”的实施成效,对其有效性、稳定性进行测试,选择两个五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践采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测试该款德育游戏的使用效果,让学生在电脑上玩“立德航海棋”,完成游戏后认真填写相关问卷(如表1、2)。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发现,大多数学生会主动玩德育游戏,认为游戏能帮助学习,喜欢完成学习任务,游戏情境有一定的沉浸效果;在游戏的协同性方面,大多数学生喜欢跟同学一起完成游戏任务,会帮助队友完成学习任务,游戏互动性程度很强;在游戏的教育性方面,大部分学生觉得通过游戏能够学到知识,并喜欢游戏的教学方式,认为游戏内容跟学习内容之间存在联系;80%以上的学生喜欢在德育课堂中引入此德育游戏课程,超过一半的学生希望在上德育课时能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玩德育游戏这两种形式。

六、结语

南海小学网络版的“立德航海棋”,是“互联网+教育”情境下的一种游戏化的德育教学新形式。学生在单人游戏时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教育,在多人游戏中实现互动和良性竞争,情境式、协同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和内化道德知识。利用德育游戏辅助“思品”课堂教学,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觉得通过游戏能够学到德育知识,并喜欢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接下来,将继续探索网络版“立德航海棋”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找到游戏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最佳方式,逐步将德育课程的内容融入到游戏机制中去,突破德育难评价的难点,进一步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文明.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7,(02):68-69.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8

[关键词]课题研究;课程开发;课程基地;评价方式

我们常说的“灵魂”就是一种离开形体而存在的精神。人有魂,物有魂。小到一草一木,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魂。同理,再抽象一点,一所学校、一项工作都应有其灵魂,都应秉持一种精神。

一、潜心课题研究,提炼德育工作的“魂核”

科研兴校,学校的德育工作自然离不开课题研究。德育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学生立德。德有高下,魂有丑陋和高贵之分。用什么魂来立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研究铸什么魂,立什么德。这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每一所学校都应该通过课题研究,去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的那个“魂核”。因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找到的“魂核”也可能不同。这就需要继续研究,经过实践沉淀后会逐渐清晰,最终提炼出自己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核”。

(一)感恩内涵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感恩有三种理解:其一,感恩是对他人的给予表示感激的生活态度;其二,感恩是一种美好、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三,感恩是一种回馈外界的高尚行为。

(二)感恩品质

感恩品质包括一个人对他人给予自己恩惠的认知,并由此产生积极美好的感恩情感,在这种情感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受此支配产生反哺的感恩意愿以及付诸行动的感恩行为表现,以此循环往复。因此,感恩品质包括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意愿、感恩行为四个基本要素。

(三)感恩教育

以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其目的就是在感恩教育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感恩认知、健康的感恩情感和自觉的感恩行为等。

(四)感恩课程

这里的感恩课程是学校为了实施感恩教育而开发的校本德育课程,是为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而确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包括感恩教学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等。

二、开发校本课程,打造德育工作的“魂骨”

如果说“魂核”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魂骨”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这个载体非课程莫属。国家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纲要》,小学与初中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课,高中开设了思想政治课。国家的德育课程具有普适性,但缺少独特性。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资源和个性化的育人环境。这就要求学校在《中小学德育纲要》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校本德育课程作为国家德育课程的补充,往往更灵活、更全面、更具有个性。学校围绕“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有幸福的未来”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为目标,设计开发了两大感恩教育校本德育课程,有序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构建以国家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感恩教育素材的“感恩教育学科融合课程”。学校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将感恩教育渗透于平时的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在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学科中精心打磨了一节感恩教育学科融合精品课例。该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框架,既增强了教师全员育人的理念,又巧妙地将全科育人理念落地生根。二是构建以节日仪式为阵地,引导学生感恩行为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学校每个学期都充分挖掘各个节日中蕴含的感恩教育资源,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国庆节感恩祖国、教师节感恩老师、植树节感恩自然、儿童节感恩同伴等。这些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展让节日成为德育资源,让德育工作更具有时效性,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生活。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让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支柱,让虚化的德育工作有了抓手,更贴近师生的生活。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校本德育课程这块“魂骨”做支撑,变得更有战斗力。

三、建设课程基地,丰富德育工作的“魂技”

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再上台阶,德育工作的重心应从简单的校本德育课程实施向德育课程基地建设迈进。以德育课程基地建设的视野来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格局,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技”。

(一)基地物态环境育人

建设校内感恩教育基地,对校园物态环境进行改造,努力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感恩”的气息。寓“感恩”于物象,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中达成唤醒学生感恩认知、增强学生感恩体验、内化学生感恩情感、提高学生感恩品质的立德目标。

(二)基地课程体系育人

感恩教育课程基地以“感恩家庭、感恩学校、感恩祖国、感恩自然、感恩自己、感恩社会”为主线,开发了学科融合、绘本故事、基地体验、主题活动等校本德育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开展基地体验学习、网络社区学习、主题活动学习;设计了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学习模型,构建多元的育人体系,从而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

(三)课程基地场域育人

为了拓展育人空间,学校设立了以珍惜石为源头、怀恩廊为核心、感恩墙为代表的“一石二廊三园二墙一厅”九大校内感恩教育课程基地,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地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特定场合中体验感恩、陶冶情操。

(四)基地互动平台育人

建设感恩教育课程基地互动平台,进一步拓展感恩教育渠道,增强感恩教育效果。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家长、教师在基地平台中互动,不断增强感恩认知,让感恩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让感恩与家长同频共振,让感恩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名片。德育课程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育人功能,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育人技能,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具有影响力。

四、创新评价方式,发挥德育工作的“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