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疗卫生范例

乡村医疗卫生

乡村医疗卫生范文1

一、组织起来:农村医疗卫生制度

从营利到福利的曲折发展解放前,广大民众处于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的困境,而农民尤甚。据1947年统计,全国只有县医院1437所,且条件非常简陋。县以下除一些私人开业医生外,没有任何医疗机构[1](p.2)。地处冀中平原的深泽县,至1948年底全县171个村只有药铺56个,医生62人,平均3个村才有一家药铺,万名群众占有医生数仅为6人[2](p.501),农民看病非常困难,因找不到医生或买不起药而延误病情的事例时有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8月,在《对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卫生工作是一件关系着全国人民生、老、病、死的大事,是一个大的政治问题,党必须把它管好。”此次会议还制定了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此后,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和建立城乡、工矿的基层卫生组织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建立是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和基础的。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制定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决议》指出:要按照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发挥农民互助合作的积极性,提倡“组织起来”,逐步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农村掀起农民集资办医热潮,出现联合诊所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保健站两种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前者由个体开业医生联合组成,人数不等,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后者由农业合作社出资建立,经济基础较雄厚,医务人员也是农业合作社成员,由农业社支付报酬,改变了医生靠赚病人钱维持生活的局面,把医疗卫生事业变成了农业合作社的福利事业[1](p.8)。在当时看来,保健站比联合诊所更具生命力,更符合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和期望。

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六中全会,贯彻“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再次掀起办社高潮。相对于农业合作高级化和农业生产高产化运动而言,卫生工作远远落后于形势的需要。12月27日,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中写道:“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3]此时,深泽县入社农户已达83.7%,基本实现了全县农业合作化,但医疗卫生行业的“合作化”却毫无进展,民间医生除在卫生工作者协会领导下参与本地防疫活动外,仍和解放前一样个体行医。1956年2月2日,石家庄专署下发《关于发展农村医疗机构的意见》,批评部分地区卫生干部存有右倾保守思想,严重影响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在春耕前把可能组织起来的医生完全组织起来,对当时没有条件者也应积极培养和创造条件,在1956年内全部组织起来[4]。在专署《意见》的严厉批评和具体指导下,深泽县人民委员会不敢再怠慢,马上召开了“发展医疗机构全体卫生人员大会”,动员农村医生自愿组成联合诊所或农业社保健站。会后全县先后“建立了8个乡的农业社办保健站,9个联合诊所,参加联诊所和社保健站的医生83名,另有个体开业者56名,半农半医176名”[5]。在卫生部门统一领导下,卫生工作密切结合生产,受到广大社员欢迎,有社员反映:“社里有了自己的医生,多方便哪!早请早到,晚请晚到,不请也到(指医生巡回和复诊),开个药铺总比开个茶铺强!”[6]然而,由于联诊所和社保健站建立过快,热情高、经验少,因此存在着成员之间不团结、入不敷出、制度不健全、赊欠严重等诸多问题[7]。不久深泽县社保健站只剩1个,其他均转为联合诊所。

1958年8月运动兴起,开始乡社合并,深泽县9个乡改建为3个大公社。医疗机构也随之进行大规模调整:以取消私人单干和自营自收为目标,号召以原有区卫生所、联合诊所、保健站为基础改建医院(附设产院),负责全社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和疾病治疗工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转入公社后,所有药物资金全部作为社内投资,不得私自撤出,医务人员待遇采取吃饭社里管、酌情给予部分工资的半工资制。11月深泽县和晋县一起并入束鹿县,三县合并后共建立17个公社医院,37个分院,117个门诊部,186个附属产院。“历史遗留下来的个体开业组织,转成了的福利事业———医院。”[8]公社医院成立后,医疗力量得到统一安排使用,对集中防治主要疾病、改造医务人员思想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原有医疗机构一律集中到公社,管理一度出现混乱,加上公社化后“平调”现象严重,新医疗机构仍有不少问题。其中县、社两级医院人员拥挤与基层卫生工作薄弱的矛盾尤其突出。同时,因为仍实行单独核算、各计盈亏,开大方、要大价、生产队要求保健站必须上交利润的现象依然存在,不仅加重了病人负担、浪费了药品,而且影响卫生防疫工作开展。有鉴于此,根据省委指示,1959年下半年束鹿县对农村医疗机构连续进行四次整顿,将全县医疗资源调整为17处公社卫生院、70个管理区卫生所、90个保健站、316个生产队保健室。全县有288名医务人员安排到公社卫生院工作,386名到管理区卫生所,275名在生产大队保健站,632名在生产小队保健室。在经济上,公社卫生院、管理区卫生所、保健站实行统一核算,保健室由生产队统一核算。医务人员的工作待遇,卫生院、所、保健站采取固定工资加奖励,保健室则采取固定工分加技术津贴[9]。#p#分页标题#e#

统一核算和固定收入解除了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滥用贵重药品、多用药品的浪费现象随之减少,减轻了患者负担。至此,“几千年来医生收入建立在病人痛苦基础上的生活方式一去不复返了,从而使医生生活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逐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大大发挥出来”[10]。1960年,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已是有目共睹。7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会议重申农村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从10月开始,在农村部署。伴随着,农村医疗机构也开始了以下放公社医务人员为中心的整顿工作。为适应“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整顿原则为“精简上层,充实下层,便利生产,便利群众”。为做到生产队①、医生、社员三满意,让医生走得愉快、留得安心,束鹿县卫生科采取“先外后内”、“两抓”、“多方面征求意见”的方法,总体遵循医生尽量回本村的原则,不能回村即照顾其地区威望进行妥善安排,实在做不通工作者进行说服教育由公社决定。

“先外后内”即整顿时先放卫生所和保健站医务人员,在“外面”的医生基本安排好后,再着手安排卫生院内的人员,防止“一齐端”造成顾此失彼,影响卫生工作的开展。“两抓”即抓经济、抓思想。为防止因人员下放造成药品、家具、器械丢失现象,各院、所、站在下放前首先盘点药品、器械,为下放打好基础。就医生个人而言,多数医生愿回生产队,尤其是年岁大和家里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的更是积极响应,因为回队后不仅可以照顾家人,而且比在公社卫生院自由。但是有些技术不高的医生和实习生、护士、司药因回村后不能学习技术、不能挣工资而不愿回去。针对这种情况,公社书记向全体医务人员做了动员报告,同时也对生产队的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批判了把保健站当成副业经营和挑拣医生的做法,减少了下放工作的阻力。在下放过程中,还注意征求生产队、医生、社员等多方面的意见,尽量做到三满意。

总体而言,这次整顿下放工作比较符合医生、生产队和社员要求,因此受到普遍欢迎。下放医生大多回到本村,与干部、社员关系融洽,工作比以前积极主动。如总十庄公社赵兰庄生产队医生回生产队后,每天自制豆汤、糠枣丸到食堂给社员分发,全村24名浮肿病人已有17名治愈,其余7人也已好转;和睦井朱家庄医生与生产队干部分包食堂,在他包的食堂内,不仅食具干净卫生,而且饭熟菜热,做得细、软,受到社员好评。他还主动到外地找来牛骨头给病人熬汤喝,全村6名浮肿病人已有5名治愈。还有的医生归队后,主动整顿粪便管理专业队。社员反映“看病方便了,再也不担心有病请不到医生”;医生说“工作有了死地方(指固定地点),不来回跑腾,工作好做了”;公社卫生所觉得“卸下了个大经济包袱,就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如何加强对医务人员政治思想领导,做好督促检查工作”[11]。这个阶段的调整主要是为了纠正公社医疗机构人员过于集中的问题,目的是“便民”,而不是“减压”。下放工作也比较细致、稳妥,更重要的是,公社卫生院和部分保健站保留了原来的核算方式及人员的收入方式,既调动了农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医疗制度的福利性,对于困难时期正在遭受疾病折磨的农民来说恰如雪中送炭。

二、精简机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由福利转为营利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此后,我国国民经济正式进入调整阶段。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被确定为减轻困难时期城镇粮食压力和国家财政压力的重要措施。中央要求从1961年初到1963年6月全国共精简职工约2000万人,减少城镇人口2600万人。1962年1月深泽县恢复县制后,县以下保留地段医院1处,其余3处转为公社卫生院,并新增两处,再加上原有的4处公社卫生院,共计9处。1962年6月,根据中央提出的“精简机构,减少经费开支,减少商品粮,加强农业战线”精神,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首先,加强地段医院,将原工委卫生所中条件较好(技术条件、设备能力)者设为地段医院,其标准为:面积较大的山区县可设3~5个,平原县2~3个,小县可以不设,全区共设57个。深泽县因面积较小仍保留1个。地段医院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国家不再给予补助。其次,公社卫生院全部撤销,下放到生产大队。如生产大队无力举办而当地又需要者,允许医生成立联合诊所或个人开业。

这样,吃商品粮的医务人员数量急剧减少,大大减轻了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负担和粮食负担。1962年8月1日,卫生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农村基层卫生组织问题的意见(草案)》,明确提出:“为了减轻国家和公社(大队)的负担,更好地适应当前农村经济情况,就必须依靠群众自办卫生事业,坚决改变由国家和公社(大队)包得过多的做法。根据上述原则和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应该以医生集体举办为主要形式,少数确有条件的公社、生产大队也可以举办;还要允许医生个人开业;县以下国家办的区卫生所、地区医院等,可以转为集体办(少数情况特殊的地区可保留一部分,作为县医院的派出机构)。”[12]至此,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主体形式基本退回到1957年。

1963年,卫生系统仍面临着更加艰巨的精简任务,前两年一直保留的少数国办地段医院,这一次也未能幸免。石家庄专区原有地段医院57个,在编592人,1963年除保留平山等五县的89个编制外,其他一律转为公社集体经营,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但人员按原来指标继续吃商品粮。深泽县唯一的地段医院转制后,原14名医务人员退职4人,回农村6人,另有2人去向不明,仅有2人转为集体所有制。全区地段医院医务人员中,转集体制246人,外调23人,其余323人均退职或回村务农[13]。这次调整对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无疑是一次重创,机构减少,人力、物力的散失使初具雏形的医疗保健网濒临瘫痪境地。“屋漏偏逢连夜雨”,1963年8月河北省中南部遭受洪涝灾害,深泽等5县受灾严重。刚刚被精简得七零八落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显然难以应对灾区和灾民对防疫及医疗救治的需求。

首先,县级医疗机构不堪重负。深泽县医院编制35张病床,按规定门诊量是每日70人次,实际该院水灾前每天应付300多人次,灾后每天高达480人次,住院患者经常在90人以上,医务人员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尽管加强县医院一直是调整工作重点,其诊疗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有了提高,诊疗病种范围有所扩大。但是由于编制名额限制,难以消解患者数量过多的巨大压力,对医疗质量和职工健康均有一定影响。防疫、妇幼保健人员编制偏低,深泽、栾城、高邑等县防疫站编制4人,妇幼站2人,担负全县的防疫、妇幼保健任务,实在力所不及[14]。#p#分页标题#e#

其次,公社一级医疗机构名存实亡。精简后,全区81.9%的原工委区片无医疗机构。地段医院原来一般15~30人,医疗器械比较完备,能做一般腹部手术。精简下放后人员大幅减少,只能应付一般门诊,原有的一些大型医疗设备分散或闲置,失去了技术中心,使原本就比较贫瘠的医疗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影响群众看病,还导致县医院压力过大。从管理角度而言,公社卫生院的缺位,使农村医疗网络失去了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形成上边任务落实不下去,下边情况反映不上来的尴尬局面。县卫生科指挥不灵,大队保健站各自为政,医务人员的自身利益和群众健康又出现无组织无保障状态。

最后,大队保健站问题丛生。1961年以来,虽然卫生部明确提出基层医疗机构最好是医生集体经营,但实际上最后大都是落实到大队。然而,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机构与人员下放,生产大队的接纳与承受能力如何呢?一方面,农村的确急需大批医疗资源。后的“低指标、瓜菜代”难以满足人们维持健康所需要的营养,农民早已饱受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折磨,而身体虚弱又使其他疾病有机可乘;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下放到生产大队,加大了农村粮食供应的窘况。下放人员的社员待遇难以实现,造成医务人员大批流失。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陷入两难境地。

一是群众性防治工作无法开展。由于医务人员的口粮、工分等都由大队负担,保健站拒绝接受群众性防病灭病任务,理由是:“你们不供应粮食,也不管开支,今后防病灭病工作不要再找我们了,找公社吧!”生产大队往往也会从中阻拦,不让医生出村,否则不供应口粮,不记工分。大队干部甚至批评参加防疫工作的医生:“挣着大队的,做全公社的工作,保健站是队办还是社办?”结果负责疫情报告的保健站只能估计推算,数字与实情出入甚大。受灾后有的县计划抽调灾病情较轻地区的保健站医务人员支援重灾区,因生产队不同意也未调成。

二是医生待遇难以保障。有的大队因不愿供应医生粮食,不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即私自缩减人员。被减人员一时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生活无法维持。与公社联系,公社书记的答复竟然是:吃人家的粮食,别人不好说话。特别是受灾以后,不少医务人员家中房屋倒塌,东西损失,但灾后灭病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影响其工作情绪。西固罗公社王家庄大队医生赵根水收入形式为记工分,灾后房屋倒塌,土地全部淹没,收成无望,工分落空,生活无着落,无心工作;铁杆公社何家庄大队保健站医生实行工资制,灾后欠帐多,工资无法开支。有的基层医务人员反映:社员重建家园,拾柴割草,我们医务人员防病灭病昼夜奔忙,队上不给粮,工资无法支,家中不能管,这种日子真是无法过,甚至已有医生准备外出逃荒。

三是生产大队干部对保健站的性质认识存在误区,将福利事业视为副业。下放机构的资金绝大部分为原来医生集体所有的公共积累和部分国家投资(原公社医生医疗机构),无偿平调给生产大队,医务人员本来就有意见;而生产大队却让医生交款记工,与医生按比例分红,分配交队利润指标,甚至任意从保健站抽款,用作购买牲畜、农具和分配给社员,有的大队甚至要求保健站上交全部利润。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公社和县委领导认为从保健站抽款支援农业是应当的:“不让社、队从基层医疗单位抽款,如何能体现出是福利事业呢?”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促使医疗机构抬高药价,非法经营,加重患者负担。再者,医疗机构下放后,社员认为保健站是生产大队的,赊欠药费现象十分严重。多数县外欠资金占资金总额的半数以上,有的高达76.1%。除去固定资金、药品和受灾损失后,平均每站仅有流动资金22元,最少的仅有10元。保健站有医无药,外欠过多无法经营,严重影响疾病治疗。除上述问题外,由于1961~1963年基层医疗机构不断精简下放,放松了行政管理,卫协会组织涣散,会务活动不经常,对医务人员社会主义教育不普遍、不深入,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不能解决,使医生感到前途暗淡,滋长了走回头路、回家单干的情绪,个体自行开业者显著增多。据1963年年底统计,全区个体开业机构332个,336人,较1961年底增加了4.5倍。基层卫生组织的频繁变动,不但影响到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使基层领导苦不堪言,以至于在正式文件中说出如此“犯上”的话来:“上级应及早确定方案,很(应为尽———笔者注)快将基层卫生组织安排下来,以后无特殊情况短期内最好不再变动。”[14]

三、“六•二六指示”出台: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回归福利性

1964年四清工作队进入农村时,看到的就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千疮百孔、混乱不堪的局面。四清工作队及时将这一问题反映到党中央,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65年1月,、对卫生部做出了“组织城市高级医务人员下农村和为农村培养医生”的指示,指出“这是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必须走的道路”,“是当前卫生工作适应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促进卫生队伍革命化的一条有效途径”[15]。针对城乡医疗资源分配极度不均的状况,6月26日,又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这些指示犹如雪中送炭,大大加快了医疗资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以及农村医疗制度恢复重建的步伐。1965年7月15~26日,河北省卫生厅召开农村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城市卫生医疗机构要派出30~50%的人员支援农村,其中心任务是培训半农半医和卫生员、接生员;防病治病;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整顿基层卫生组织,建立以生产大队半农半医为主体的卫生网。

从1965年9月到1966年5月“”爆发,农村卫生工作队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办农半医。其中,深泽县共培训半农半医213名,卫生员1555名,节育技术人员10名,基本上达到每个大队有一至二名半农半医,每个生产队有一两名卫生员,每个村有两三名接生员,每个公社有一名节育技术人员。石家庄专区共培训农村医生5930人,占全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总数的83.1%。平均每个生产大队有半农半医1.3名。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接生员27700多人,平均每个生产队有一名不脱产的卫生人员[16]。1966年3月,半农半医第一期学习结束后回到大队,一面防病治病,一面劳动和学习。为使他们学得的知识及时服务于群众,深泽县委决定组织全县各生产大队出资建立卫生室,并对旧保健站加以整顿,改造为新型卫生室,使其真正成为社员的卫生福利事业。在专区卫生工作队的协助下,深泽县委在总结过去办保健站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建室六原则:第一,卫生室必须有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二,面向生产,面向贫下中农,送医送药上门;第三,坚持预防为主,实行防治结合;第四,坚持实行亦农亦医,一面防病治病,一面参加劳动;第五,自力更生,勤俭办室;第六,建立一套科学的经济管理和工作制度。在以上原则指导下,县委先组织工作组搞样板,积累经验,然后稳扎稳打,建一个,巩固一个,使建室工作逐步铺开。#p#分页标题#e#

1966年4月底,全县已经村村有医生,队队有卫生室。卫生工作面向农民、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成为现实。贫下中农对新建的卫生室倍加赞扬:“建立卫生室可真方便极了,过去孩子种牛痘,耽误了就种不上,今年是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现成。”还称赞它是“咱贫下中农自己的事业,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今天在共产党和的领导下办成了”[17]。由于公社级医疗机构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其恢复与重建势在必行。为使该项工作切实抓紧,各县成立卫生所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县的卫生院、所和保健站。1964年,深泽县恢复了部分公社卫生院。次年,深泽县公社卫生院由医生集体经营转变为公社办,重新建立了公社卫生技术指导中心和管理中心。1966年,集体所有制的大队卫生室、公社卫生院与全民所有制的县医院一起,构成了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期间,由于“六•二六”指示的保驾护航,以及1968年12月至1976年8月《人民日报》连续刊登的107期“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讨论”,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不但没有受到破坏,反而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普遍实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公社医疗机构承上启下,功不可没,因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当时,公社医疗机构有国办和集体办两种。国办卫生院因为医务人员的收入有保障,对国家政策执行较好,不但支持和帮助合作医疗,还经常派人到大队蹲点,以加强大队卫生室的工作力度。而集体办的卫生院多为自负盈亏,实行合作医疗后,到卫生院看病的人少了,医务人员收入受到影响,出现卫生院与合作医疗对着干的现象。为此,1971年初,卫生部提出公社卫生院实行社办国助的计划[18]。社办国助计划是指农村地段卫生院和公社卫生所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贯彻“六•二六”指示以来从县以上医疗机构下放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分配的毕业学生,一律由国家包工资,吃商品粮。农村卫生院(所)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国家给予补助50~60%,其余由业务收入补足,吃公社集体粮[19]。

人员报酬问题解决后,当年县分院(即原地段医院)和公社卫生院装备问题即正式纳入建设轨道,为体现“社办国助”原则,国家支持部分主要用于增添设备。“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卫生部为农村公社卫生院装备一批主要的医疗器材。其中,包括化验室、手术室和放射科所需要的生物显微镜、离心机、保温箱、手术器械刀包、手术床、无影灯、吸引器、麻醉机、X光机及防护用品等。”[20](p.410)再通过公社努力,做到房屋、人员配套,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至1974年,河北省已装备1800个县分院和公社卫生院,占全省总数的48%[21]。1975年为纪念“六•二六”指示发出十周年,省财政局、卫生局提出“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农村卫生工作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重点装备公社卫生院和县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卫生机构”的要求。

1976年全省公社卫生院装备数已达总数的81%强[22]。在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下,1966~1976年十年间,石家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增加60%,全区共有4000多张病床,农村占80%。国家用于卫生事业的经费逐年增加,1976年比1965年增长近两倍,其中70%以上用在农村[23]。1977年深泽县被列入全省重点装备的34个县之一。根据羊村公社卫生院库存材料明细账的确切记载,1973年3月至1977年底,该院共获得石家庄地区8个批次分配医疗器械16种,总价值7628.51元。耿庄公社卫生院账目记载,自1975年底至1978年8月,该公社共4次获得地区分配医疗器械,总价值6692.9元①。小到时价二三十元的出诊包、血压计,大到价值5520元的X光机,一般手术器械基本装备齐全。社办国助计划的实施,一方面使公社医疗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担负起当地卫生行政工作、爱国卫生运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传染病以及一般外伤和农药中毒急救、培训赤脚医生和卫生员等重任,成为支撑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强有力骨架。另一方面,国家投资保证了医务人员收入和医院设备更新,使医疗机构没有了营利的动机。国家财政和集体经济犹如车之两轮,支撑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历经波折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真正完成了由营利到福利的嬗变。受益于此的农民朴素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过去是请医如拜相,买药贵如金,穷人有了病,小病抗,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现在是,人民的医生为人民,送医送药走上门,社会主义就是好,全靠来领导。”[24]

四、结语

乡村医疗卫生范文2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由于贫富差距水平拉大、药品价格上涨、医疗服务价格上升、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农村交通措施不完善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于2002年提出了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8年,参合农民超过8亿,已基本实现农村居民全面覆盖,成为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项基本医疗的保障制度。2011年,全国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8.32亿人,参合率超过97%。在新农合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制度不完善、农村医疗水平有限、资金管理困难、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督力度弱等。因此探讨有效的发展途径,建立和完善发展机制,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要任务。

1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于2002年10月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1]。2003年新农合医疗试点开始启动,到2005年6月为止,新农合医疗试点在全国共有641个县(市、区),覆盖范围达2.25亿农民,参合率为72.6%(1.63亿/2.25亿),同时全国补偿人次达1.19亿,补偿率为73.01%,共支出补偿金50.38亿元。2006年8月,卫生部等部委又制定了《农村卫生建设与发展规划》并正式实施,这项投资216.8亿元的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覆盖范围最广、投资力度最大的一项农村卫生建设规划,有力支持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008年全国普遍试行,至2009年底,全国2003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县级医院9238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87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43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821所。全国3.42万个乡镇共设3.8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93.3万张。全国59.9万个行政村共设63.3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0.4%。总的看来,实现了一村一卫生所、一乡镇一个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的情况[2]。截至2011年,全国参合人数为8.32亿人,参合率超过97%,全年受益13.15亿人次。2012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升到每人每年240元。自新农合制度推行以来,确实为大部分农民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减轻其经济负担。在农村很多地区进行医疗卫生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健康质量,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地改变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小病不治、大病硬抗”的状况,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但受经济基础差、筹资机制不健全、管理经办机构建设滞后、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匮乏,特别是业务经费偏少等因素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投入不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尽管我国的卫生总经费在逐年增加,但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按照IMF的统计,2007年人均GDP为3000~6000美元的国家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卫生和住房)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41.4%,而2007年我国此比重只有25.1%,我国在医疗卫生上的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低了55%。另外,卫生部统计年鉴显示,农村卫生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一直是呈下降趋势的,1997年农村卫生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44.59%,到2000年降为42.79%,到2004年占34.93%,2008年仅占22.57%[3]。政府卫生投入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用于农村卫生费用的比例却在下降,加上县乡财政相对比较困难,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极其有限。这就导致了农村医疗卫生缺乏发展的支持动力。没有资金就很难建设基础医疗设施,没场地、没设备就无法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很难留住技术人才,这样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农民“看病贵”的问题不得解决。

2.2制度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随着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的全国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但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尚有待形成。目前仍存在对重大疾病的应急和保障机制不完善,防保机构面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薄弱,基本药物制度不健全,监管体制不顺,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均等化严重,以及医院乱收费、收小费、吃回扣、私自接诊等管理混乱的现象。就基本医疗的不均等化现象来说,不同人群的制度安排差别较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采取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模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实行的是家庭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模式,而农民工大病保险只建统筹基金不设个人账户,严重影响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

2.3乡村医生技术水平低下从农村医生的来源看,有的是原来的赤脚医生,后来通过培训进修取得了乡村行医资格,有的是卫生学校或者医学院毕业后在农村行医。从村医培训的渠道看,比例最大的是乡镇和县级部门的培训。乡村医生的文化素质偏低,医疗技术也比较差,他们大多没有职称,只能治疗一些小病和常见病,并且还经常出现医种混用,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更为广泛的医疗需求,成为制约农村医卫工作发展的瓶颈。加上乡村医生收入过低,生活待遇差,工作量大,条件又艰苦,导致原本就少有的技术较好并有职称的乡村医生也大都去了大城市的私立医院。近年来,专业医学院毕业生也不愿留在农村开诊所,最终导致了乡村医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群众对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不满意,不利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2.4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基础医疗设施薄弱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80%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也就是说只有20%的医疗卫生资源用来服务于占我国人口65%的广大农民。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政府投入有限,加之乡村医院收入微薄,这就很难更新农村医疗基础设施。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每1000人口卫生技术人数城市为7.62人,农村只有3.0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医院为3387437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有1192242张。由此可见,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农民患病在农村难以得到有效治疗,要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不仅看病困难,也增加了农民的就医成本[4],拉大了贫富差距。另外乡镇卫生救护车的配备,重大疾病的应急、转诊能力等都有待加强。#p#分页标题#e#

3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现状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政策运行过程的透明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力宣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关爱患者的风气,营造改革的良好氛围[5]。让农民清楚“新农合”现阶段主要是防止因病返贫,而不是全面实行免费医疗。加强农民的风险共担意识,做到风险共担,利己利人。使农民彻底放弃“小病拖,大病扛,羞于看病”的错误观念。在此基础上要充分考察民情、体察民意,实现信息与农民之间的双向流动[6]。

3.2强化人才管理全科的医疗人才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加强人才战略,引进技术人才,对原有乡村医生分批组织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委托专业医学院校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充实到农村基层,全面实行凭证上岗、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淘汰体制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现阶段还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在政府主导下,充分运用经济激励政策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除提高基层医卫人员的福利待遇外,其核心在于建立长期的城市支援农村、专家支援村医机制,用经济和职称等激励手段促使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农村形成医疗共同体。采取专家轮流下乡,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和帮扶乡村医生,最终形成不断提高医卫人员技术服务水平的良性循环。

3.3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是发展农村医卫事业的强劲动力。一方面,应在原有的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拨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和补贴的力度,提高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的财政倾斜;确保购置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卫生医疗仪器和农村医务人员工资的支付资金落实到位[7]。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作为一种纯粹的补贴性消费资金投入,这样能够增加农民的个人收益率,改善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使农民获得质量可靠的医疗服务的有效需求得到保障,从而减少农民的负担,使社会总福利增加。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各种筹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慈善基金、团体组织、爱心人士等对农村医疗事业无偿投入和技术帮扶,发展各种医疗社会保险基金项目,从而实现资金的多渠道持续投入。

3.4完善基本制度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发展医卫事业的基本保障。可以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制度和经验,活学活用,借人之长补己之短。具体途径如下:一是明确社会保障的法律关系,建立完善的、系统化的医保法律体系。将医保内容全部纳入法制管理范畴,在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的同时,惩罚违规行为,树立医保法律的权威性[8]。二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通过降低药品价格,合理确定补偿(报销)比例,保证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平衡。三是强化管理,规范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监督。一方面,要杜绝基金被挪用;另一方面,要维护基金使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避免出现干部与群众之间在交纳费用、享受待遇等方面的不平等[9],推进医卫工作的均等化进程。

乡村医疗卫生范文3

【关键词】乡村医生;继续教学;知识结构;医疗水平

乡村医疗院是我国三级诊疗制度的基础环节,要提高乡村医疗院的救治水平就必须提高乡村医生的诊治能力,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管理。优化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培养对进一步推进新农合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求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模式,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现如今我国乡村医生的培养模式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通过医学院的教学模式来对医生进行培养,但是从医生本身和外部条件来看,其培养模式都不适用于乡村医生。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考虑到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难以弥补乡村医生的缺陷。本文就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乡村医生教育体系进行研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完善、健全的培养模式来有针对、有目的的提高乡村医生的实际能力,从而提高农民人民的就业体验。能够进入医学院进行继续培养的乡村医生必须要有中专学历,这类医生有基础的医学常识,在系统的学习后能够在乡村卫生院从事卫生保健工作,对常见病进行有效的抑制,从而提高乡村的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农村人民的健康水平。

一、乡村医疗队伍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乡村地区的医疗卫生院进行走访调查,总结出我国的乡村医疗卫生队伍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1.1学历层次低、平均年龄大

我国乡村医疗卫生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低,并且这样的现象在我国乡村卫生院是普遍现象。农村的从业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相比都有很大的脱节,并且相对来说待遇较差,没有明确的发展前景,这样就导致高校毕业的医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不考虑乡村医院。尽管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有上级医院低帮扶,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乡村医生是由赤脚医生经培训转变而来,有一些地区的乡村卫生院的医生是卫校毕业,这样就导致了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低,并且年轻人不愿来,平均年龄大。

1.2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体系更新慢

由于大部分的乡村医生是由赤脚医生经培训转化而来,因此他们所接受的上个世纪的医学知识,并且缺少后续进修的机会。现代医学在近20年快速进步,因此这些乡村医生的医疗知识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而且大部分的乡村医生在当医生的同时还进行农活劳作,这就导致其不能一心进行医学的专研,更不要说乡村医学院配有检验、影像等医学工作者。

1.3乡村医生角色不清

根据上文所说,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乡村医生还是半医半农的身份,因此其没有完整的时间在医学方面提高自己。这一身份现实导致了乡村医生在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时出现角色不清的西安站,其工作性质和农民有着明显区别,但是又不能和城市工作者一样享受相同的待遇,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这就导致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水平难以提高,农村地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难以实现。

二、优化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等意义

对乡村医生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确保我国农村医生卫生事业长效发展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上来,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培养和农村医疗卫生院的建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乡村医生作为农村三级医疗网点最基本的环节,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建立终身教育制度,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广大农村人民提供最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体系得以有效构建。(2)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做好对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优化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器,乡村医生业务能力的提高对广大农村群众对医疗保障、健康教育的宣传、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推动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3)最后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人员中缺乏高精尖人才,高端的医疗人才都集聚在城市地区,并且就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东中西部的乡村医生的资源分布不平衡,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严重缺乏。因此构建健全的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模式是基于我国国情所做出的正确决定,只有大力推动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才能够有效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就诊服务,缓解我国医疗资源紧张的境况。

三、优化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模式的主要措施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繁重的为农民提高医疗服务的任务,因此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其医疗水平广受社会关注。对乡村医生的进行教育提高其医疗卫生水平与欧现实意义,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重要一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笔者通过实地的调研,为完善我国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模式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3.1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培养

对乡村医生进行继续教育要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经济水平、农村医疗能力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成人脱产教育、业余培训等方式结合进行。由于我国大部分的乡村医生是半医半农的身份,其收入以医疗为主、务农为辅,因此对这类医生的培训时间不能多长,不能耽误家中农活,培训时间应该避免农忙和疾病高发期。对在职的农村医生进行继续培训要帮助他们顺利取得行业资格认定和职业认定,有效提高其医疗水平。为了给乡村卫生院注入新鲜血液,可以进行定向招生等方式,要求医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到农村医疗院工作一定的年数。其次,在对农村医生的培训课程设计时,要以全科医学为主,教学内容重视预防性医疗工作,将治疗性工作作为辅助,转变原有模式,转向以保障人群健康为重心。乡村医生虽然不是专业意义上的全科医生,但是其为群众提供的是全科医疗服务,所以培训内容应设设计多学科,加强乡村医生在心理学、社区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以及专能力,从而提高农村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提高救治能力。

3.2加强网络培训模式

对乡村医生进行继续教育要求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学习,但是由于我国乡村医生地理分布广、学习时间难以统一,传统的培训模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开发远程教育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政府出资来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全国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让乡村医生进行注册,并且在网上完成继续教育,线上还应城市医生和乡村医生的沟通平台,城市医生应对乡村医生进行帮扶。为了检验学习成果,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并且颁发学分。

3.3同医学院进行合作、构建继续教育平台

医学院具有高端的医学人才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因此对乡村医生的培养应该以医学院为一定,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医学院通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医生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完善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医学方面的经典教材、先进的医疗设备、较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因此相关部门应进行协调,使医学院成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平台,将医学院的优质资源有效地应用到乡村医生继续教育中。

3.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网络意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乡村教师中希望进行线上继续教育的人数较少,仅有15%左右。这样的数据和如今这一信息社会背道而驰,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发现,主要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大部分的乡村医生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在信息网络上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部分偏远农村地区信号差、信息设备少;其次,大部分的乡村医生的年龄段高,对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缺乏热情。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为乡村教师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工作环境,在硬件方面,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网络信号好,并且配备能够正常办公的电脑;在软件方面,城乡医院需要做好信息共享,互帮互助,打造友好合作平台,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软件,并且在乡村医疗院的电脑进行安装,确保乡村医生能够自主学习。构建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乡村医生的网络意识,从而有效保障对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成果。如何对乡村医生进行有效的继续培养是推动乡村医疗水平进行的重要课题,采用有效、科学的措施能够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为农村群众提高更好的诊疗服务,缓解农村就医难的问题。

四、总结语

确保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有效提供,就必须要对乡村医生的医疗能力进行提高,让乡村医生进行医学生进行定期的学习,能够培养其基本医疗技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生平,因此优化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模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胡嘉晋,李鸿鹤,王子薇,等.辽宁省乡村医生队伍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48-50.

[2]王宇,梅继文,王宏伟,等.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4):381-383.

[3]张琼,张凌琳,郑巧,等.儿童口腔科继续教育医生临床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9-12.

[4]曾学清.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应用型人才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76-179.

[5]赵慧.三位一体乡村医生“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3):252-255.

[6]丁建生.乡村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

乡村医疗卫生范文4

目前,医药院校应届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工作的为数甚少,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仍然十分缺乏。建立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机制,是在短期内解决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激励医药院校学生走向农村,使之更好地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影响医药院校毕业生择业的诸多因素分析,探讨相应的激励措施。

1医药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倾向

1.1近年来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概况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优质资源和高等医疗人才仍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大型医疗机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队伍相对薄弱。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村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由1980年的2.10人下降到1.52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由1980年的1.79人下降到1.06人。2007年底统计全国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2.22人,农村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0.93人,呈下降趋势。同时,我国乡村卫生院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从1995年的51797家下降到39876家,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2医药院校应届毕业生的择业倾向调查分析

问卷资料包括两部分,一是来自吉林省34个市、县的吉林医药学院“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半脱产专科乡医班乡医共285名;二是吉林医药学院即将毕业的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班、2010级临床医学专升本科班、2009级护理学专升本科班共358名学生。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实地考察等方法。结果显示,在所调查乡医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共59人,所占比例为20.70%;中专学历人员217人,所占比例为76.14%;中专以下学历者共9人,所占比例为3.16%。说明吉林省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与专业素质仍然偏低,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调查还表明,86.15%的乡村医生曾经参加过相关的医学培训,但只有40.88%的乡医认为培训效果很好;大多数乡医不能参加培训的原因是工作忙不能离开(45.25%),其次为培训费用太高(37.51%);70.54%的乡医参加的培训费用都由个人承担,且自参加工作以来,个人培训费用累计不超过五千元。以上结果说明,目前吉林省乡医培训的热情较高,但培训未达到良好的效果。建立完整的依托医药院校农村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势在必行。另外,培训费用直接影响乡医参加培训的热情,政府应予以相应的支持。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58.30%的学生决定在毕业后马上就业,其就业意向为:80.75%选择市级医疗机构就业;11.21%选择县级医疗机构;5.01%选择乡镇医疗机构;3.03%选择农村医疗机构。数据显示,医药院校学生普遍不愿去农村医疗机构就业,高校应制定相应鼓励政策使学生乐于服务农村,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招生计划予以支持,保证农村生源并使其回到农村服务。

2医药院校毕业生服务农村卫生事业的激励策略

2.1定向招生定向培养

所谓定向招生,即生源应以农村为主体,实行招生签约,毕业后定向回农村工作。培养费用由国家、基层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实行签约就学,培养出来的学员,一定要为基层的卫生单位工作满一定的期限。实行签约就学,如不回农村所在地工作视为违约,可追回培养补贴费用。考虑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现实情况,招生可适当放低门槛,降低分数线。其优点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更了解农村的工作环境和风俗人情,更容易适应农村的工作环境,也乐于服务广大农民群众,因此有利于减少农村卫生人才的过度流动,更好地服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在培养定向生时,应着重对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保健服务,应加大对其预防医学、营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和心理咨询等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培养目标为“乡村家庭全科医生”,以更加适应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2.2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条件并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待遇,这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中城市知识失业产生“推力”,农村不断改善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拉力”,那么大学毕业生就会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2.3就业激励

国家和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医药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欲在县级及以上卫生单位工作,必须先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满一定期限。除此之外,对毕业生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本科毕业生自愿下基层工作满5年以上者可享受回城医疗单位优先录用的权力,考取研究生享受适当降分的权力以及工作中优先提拔的权力等。

乡村医疗卫生范文5

2009年3月份,我国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按照卫生体制改革的步骤,2009—2011年,国家将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等五项改革。五项改革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一个完整的链条,其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又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状况是医疗资源(比如医疗人才、技术、设备等)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在广大基层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却极为缺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设备陈旧、设施简陋,而且更重要的是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奇缺。人才缺乏的问题是需要通过医疗卫生政策的引导和长期的医学教育才能逐步改善的,因此,医学高等教育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的人才队伍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设施不足、基本诊疗设备匮乏的硬件问题;另一个是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属于软件问题。就第一个问题,按照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国家将拿出大批资金投入到硬件设施建设中,到2010年,全国将有约2000所县医院、5000所中心卫生院、25000所村卫生室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改变房屋不足、破旧和基本诊疗设备短缺等不适应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状况。加上地方政府按要求自行建设的项目和已达到条件要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届时,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并将实现机构网络化、功能标准化、服务规范化[1]。对于第二个问题,就相对复杂一些。据了解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城市80%的医疗资源在大医院,而全国有55.1%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还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农村的医务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较差及年龄老化等问题。

1.1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总量严重不足

按照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状况,承担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主要有3类:一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乡镇卫生院;三是村卫生室。根据《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的数据,2008年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2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技术人员185080人;乡镇卫生院39080个,医疗技术人员903725人。行政村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居住单位,目前全国共有行政村604285个,村卫生室613143个,设有村卫生室的行政村数占行政村总数的只有89.4%,还有近11%的行政村里没有乡村医生。目前全国有乡村医生893535人,平均每个行政村有乡村医生1.48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仅1.06人。此外,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1.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仅1.03人。这种情况在偏远的农村可能更为严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是影响改革顺利进行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1.2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主要承担着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诊治等工作。按照卫生部卫教科[2001]364号文件《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30%以上的乡村医生要接受专科以上的高等教育,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看来,离原来的要求还是相差甚远。据统计,200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2.1%,专科学历的占30.6%,副高级以上职称的4%,中级职称26.2%;全国的乡镇卫生院的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2.5%,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0.8%,中级职称占13%;而在乡村医生中,截至2008年大专以上学历的仅有35661人,占乡村医生总数的4%,这和《规划》要求的30%还有很大的差距,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或相当于中专水平(616084人),占68.9%。相比而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情况要稍好一些,见表1。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的村卫生室都只有1~2个乡村医生,要在保证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不变的情况下,让这些医生脱离现职接受系统的专科医学教育,以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这是医学教育界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难点。表12008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技术人员统计机构数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学历结构本科以上专科职称结构副高级以上中级职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26018508012.1%30.6%4%26.2%乡镇卫生院390809037252.2%20.3%0.8%13%村卫生室613143893535—4%——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缺乏的可能原因

2.1长期以来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学毕业生人数占到全部高等教育毕业生数的23.19%,此后,比例逐年降低,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大扩招的数年间,医学毕业生数量反而更少,只占毕业生总数的6.7%;以后的近20年,医学毕业生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一直徘徊在7%左右,医学毕业生人数增长缓慢。这可能是因为:医学生培养成本高、占用资源较多,在扩招过程中,为了降低教学成本,大多数扩招的都是文科类的学生,而且民办高校也多是招收文科和理科的学生,长期的积累造成了医学毕业生的增量越来越少,医学高等教育发展严重滞后2.2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医学人才的单向流动由于近些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的生活条件、社会服务水平、文化发展程度相比城市差距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城市接受医学高等教育的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乡镇和农村去,滞留在城市的多,到乡镇卫生院等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较少。这是造成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奇缺(仅有2.2%)的主要原因。

2.3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不住人才

近年来,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采取差供补贴的方式投入,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化性质淡化,政府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单位的正常运转,医务人员的正常工资收入得不到保证,要靠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不少基层医疗机构房屋破旧、设施简陋、诊疗设备破损情况严重,不能够提供必要的卫生服务,造成一些基层医疗技术人员“无用武之地”的困境,使一些医学人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不去、更留不住”。对于很多乡村医生来说情况更差,不仅没有政府投入,而且还要向上级有关部门交纳费用,如物价部门的年检费,药监、卫生等部门以及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各种规费,还有不定期培训费等,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堪重负。#p#分页标题#e#

3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健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直在探索进行的。这次医改方案提出最近3年要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四个基本、一个试点”)。其难点还是在医学教育方面,高等医学教育是影响这次医改顺利进行的瓶颈。必须要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健全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

3.1完善医学教育体系

首先是扩大医学高等教育规模。针对我国目前医疗卫生体系中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大力发展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学教育,主要是医学普通本科教育和专科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扩大现有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改善现有医学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培养能力,用3~4年时间使医学高等教育招生的规模从7%左右逐步提高到11%,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这样有望在5年之后全国医学毕业生的增量达到70万人左右,而且以后每年净增20万医学毕业生,逐步填补长期以来造成的卫生技术人员不足。第二,国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比如提高收费标准等),鼓励现有医学院校挖掘潜力,利用现有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开办独立医学教育学院,举办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或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第三,鼓励引导民办高校开办医学教育专业。民办高校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是在投入较少的文科和部分理科专业招生,开办医学教育的较少,国家可以从宏观政策方面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开办医学相关类专业,培训医学相关技术人才。

其次,改善医学教育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学专业,如全科医学、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广大基层群众需要的是对一般疾病的诊治、基本的健康教育和基本的疾病预防知识,少得病和避免小病拖成大病。这次医改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3]。第三,完善医学生评价体系。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以下简称IIME)于2002年公布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MinimumEssentialRequirementsinmedicaleducation,GMER),提出了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培养的医生都要达到的在医学知识、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IIME将“最基本要求”归纳为7个领域和具体的60条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4]。这也得到了国内医学教育界和临床医生的认同。应该按照“最基本要求”,围绕不同的培养目标,逐步制定不同的人才评价标准,引导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分别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特别是针对服务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的需求,通过课程改革、社会实践、环境熏陶、待遇先行等方法,逐步培养一大批熟悉基层状况,对基层充满感情,具备与基层工作相适应的知识结构的医学人才充实基层。

3.2健全卫生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严格的终身教育制度。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卫生技术人员必须不断接受教育才能满足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美国医学教育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教育,医学生经过长期学习获得执业证开始正式执业以后,每年必须积累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并且每10年进行一次专科再认证考试,直到退休为止。如此严格的再教育,就是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强制性地使临床医生对日新月异的诊疗知识不断更新,对病人负责。我国对执业医生医学继续教育虽然也有明确的要求,但有些地方流于形式,一些医疗机构不愿意让医生长期脱产去学习,有些医生也对继续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针对这些情况,要严格执行医学终身教育制度,使所有卫生技术人员有机会、有动力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我国卫生部目前已组织制订了34个普通专科和亚专科的专科医师培训标准

、培训基地标准,卫生部也批准了北京市等地区和单位开展专科医师培养工作的试点,就培养模式、管理体制、相关配套政策等进行了全面试点。这是医学终身教育的一个良好开端。二是不断更新继续教育内容。既要把医学发展对临床诊疗方式方法的影响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又要高度重视基层医护人员公共卫生意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临床医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不强,人文素质较低。有调查显示,医疗缺陷中非技术性因素如职业道德、医患沟通等是主要原因(占65.5%),且临床医师对继续教育中人文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度在医院所有人员中是最低的(仅占57%)[5]。这与“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把“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SARS流行期间,出现大量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得不到系统的收集和及时的分析处理,医院早期对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反映出临床医生的公共卫生和群体健康意识较差。所以医学继续教育要针对这些问题,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内容,增加临床医生医学人文、公共卫生的知识。

三是明确继续教育的主体。承担医学教育的机构有高等医学院校、成人教育高校、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机构等,要搞好各类教育机构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定位,明确各自承担的教育内容,分工负责。

3.3政府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

医学事业和教育事业都是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公益性质,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医学院校办学成本相对较高,学生占用资源较多,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政府部门要正视这些问题,加大对医学院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医学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医学院校的培养能力,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为基本满足社会医疗卫生服务奠定人才基础。

乡村医疗卫生范文6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之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的状况将不复存在,“造血”功能也将大为弱化,历史债务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高额的负债和卫生投入总量不足,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影响较大,各类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削弱,在开展医改各项工作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性受到冲击,全面推进困难重重。

机构设置、人员构成不合理

近几年来,农村医疗卫生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办、私办诊所遍布乡村,导致盲目发展、假医假药等现象愈演愈烈。在广大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网底不牢,功能弱化,医疗秩序混乱。村级卫生室名义上属于集体,实际上属于个人,它们既不承担三级预防保健网的网底任务,以盈利为目的,与乡镇卫生院争地盘、争病源、抢业务,导致三级卫生网原有的层次转诊、业务指导关系基本丧失。相应的医疗卫生人员存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的现象,为了开展工作,一些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乡镇卫生院,占据部分技术岗位。由于人员编制等限制,很少有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或招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人才断层现象十分严重,原有的一些技术骨干因待遇偏低等多种原因流失,一些日常性医疗工作、公共卫生工作都难于开展。

基础条件差、工资待遇低

村卫生室硬件条件差,房屋陈旧,还存在着许多的危房,医疗设备和健康体检设备不能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只给一定的生活补助,社保基金无保障,根据近几年来乡村一体化管理数据统计,乡村医师收入平均略高于村民,“吃饭”成了基层卫生人员首先考虑的核心问题,无精力去考虑公共卫生工作。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由于待遇低、条件差、好多专业技术人员不愿去等原因造成准入门槛低,甚至存在一些无医学专业知识人员的进入。因此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少了,服务质量差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乡村医疗卫生范文7

2012年是“十二五”医改启动之年,农村卫生工作应在3年医改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巩固成果。现就在“十二五”医改中,如何做好农村卫生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水平提出有关建议。

13年医改常州市农村卫生取得成绩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新发展2011年新农合参保187.02万人,参保率100%,人均筹资达305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73.48%,基金结余率1.56%,最高支付限额8万元以上。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取得新提高项目经费从人均10元提高到25元标,健康档案建档率75%,一类疫苗接种率98%,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均达95%,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9.72%、98.87%,老年人保健管理率96.72%,参与卫生监督协管1.86万人次。

1.3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跨越建有乡镇卫生院62家、村卫生室472家,其中省示范乡镇卫生院8家,市示范乡镇卫生院41家,一体化管理率100%。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学员187名,502名乡村医生通过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城市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业务160项。

1.4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取得新成效2011年,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销售基本药物4.64亿元,让利幅度35%左右,门急诊均次费用89元,同比下降14.57%。

1.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共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948名编制,在岗人员100%签订聘用合同。建立效绩工资制度,实行双考核、双挂钩。

2当前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农村卫生工作受重视程度有新变化。市委市政府将提升卫生惠民服务水平,减轻看病就医负担列入2012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2011年度全市卫生投入增幅达到33.48%,财政预算安排医改资金98583万元,较2010年增长24.68%。到2015年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到360元以上[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将提高到60元以上。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有新变化。初步建立了多渠道补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2],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的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来源由药品收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方面转变为医疗卫生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两个方面,原来占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70%左右的药品收入来源完全被切断。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机制有新变化。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负责其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对补偿后出现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后给予补助。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历史负债,由政府进行化解。对村卫生室的建设发展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持。

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配机制有新变化。正式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总量是结合单位公益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等因素进行核定。对公益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绩效考核优的单位,可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反之则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制定本单位的内部考核制度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五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有新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乡镇卫生院要根据防治任务的变化,切实转变“重医轻防、以医养防”的观念,坚持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并重,防治结合,分工合作的原则,合理配置和使用医务人员,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紧密结合。要转变原来坐堂行医的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一对一的单一服务为多对一的综合服务。

32012年应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几个重点

3.1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是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建立筹资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3%的比例确定筹资标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34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240元。

二是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乡镇卫生院设定的住院报销比例争取提高到85%,县级医院力争达到70%,适当提高最高支付限额。要加强转诊管理,严格转诊条件,县外住院比例控制在15%以内,对正常转诊人员要实施保底补偿。

三是开展支付方式改革。在乡村卫生机构全面推进门诊总额预付制改革。开展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与按床日付费等相结合的混合支付方式,做到机构和病种全覆盖。

四是做好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规范实施提高农村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医疗保障;全面实施终末期肾病等7种疾病医疗保障;新增肺癌等12类疾病,确保符合救治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五是开展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报。认真执行《常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即时结报补偿办法》,全面推进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报工作。确保参保人员异地即时结报率不低于90%。

六是加强基金规范化管理。新农合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公共卫生、医疗救助等参保人员医药费用补偿以外的任何支出。严格执行基金年度审计制度和公示制度。

七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开展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对规范新农合管理的支撑作用。加强村卫生室的信息化建设,年内争取所有村卫生室实现即时结报。

3.2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

一是按计划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定的年度采购计划,确保在本采购周期内如期完成,逾期没有完成的,顺延至下一个采购周期,直至全部完成,并不得影响下一个采购周期采购计划的申报。采购周期内采购计划如不能满足需求,可申请追加采购计划。

二是按程序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本单位申报的年度采购计划和个性化的采购目录,按月编报采购申请,递交辖市区采购服务监管机构,汇总审核后形成网上采购订单,发送给供货企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督促供货企业按照采购申请和配送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药品及时配送到位,同时做好药品审核验收,办理入库手续。#p#分页标题#e#

三是做好特殊用药和短缺药品的保障。对部分规模较大、功能较强、专科特色明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科特殊用药,可通过基本药物采购窗口按规定流程采购[4]。对其它专科特殊用药未在此次特殊用药增补中的,各地可按原采购渠道规范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要建立紧缺药品的供应保障体系,同时建立县级常态化的紧缺药品供应内部协调制度。

四是促进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完成181名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加强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培训工作,指导基层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药。加强用药行为的监督评价,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强化监督评价,规范医师处方和药师行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公众合理用药常识,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用药习惯。

五是建立监管和考核评价机制。各地要加强基本药物采购情况监测,通过网上监管系统对采购供应双方的购销行为实时监控。定期不定期将实际采购与网上采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要建立基本药物供货企业诚信记录公示制度和积分考核管理制度,做好量化考核,定期公示。

3.3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

一是完善编制管理。按照“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的思路,科学使用编制数。对现有在编在岗人员数尚未达到核定编制数的地区,要逐步优先引进全科医师。根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工作任务变化情况,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适时进行人员结构动态调整。各地选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逐步纳入编制管理。

二是规范人事制度。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行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对新进人员要严格准入资格,全面实行公开择优聘用。

三是细化绩效考核。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和标准,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明确基本服务范围和标准的工作数量。乡镇卫生院重点从卫生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三方面来考核医务人员。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经济杠杆,做好绩效考核工作。要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与资金下拨和个人绩效工资相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是健全补偿机制。按规定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制定新农合支付一般诊疗费具体办法;落实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全科医师人员培训等经费;及时落实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资金;按计划做好乡镇卫生院债务化解工作。

3.4强化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是落实经费保障。按照常住人口人均45元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确保项目资金到账率100%。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按时间进度和服务量下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是明确服务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版》2011年在2009年版基础上新增了许多服务项目。儿童保健年龄段扩大到0~6岁,增加听力筛查检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健康、糖尿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许多辅助检查项目。新增加卫生监督协管一大类新工作。

三是提升服务质量。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统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合理确定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其中,村卫生室要承担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承担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要加强日常工作中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作用。各地卫生部门要加强基层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四是加强目标管理。按照标准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公室的作用,加强目标管理。辖市区卫生局要每个季度对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督导检查;乡镇卫生院要每月对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要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督监。

3.5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服务网络。要合理配置资源,每个建制镇至少有1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可按照20~30万人设置1所中心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或3000~5000人设置1所村卫生室,确保网络健全率100%。

二是明确定位功能。乡镇卫生院以维护当地居民健康为中心,综合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市区卫生局委托的卫生管理职能[5]。在重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不能放松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要确保现有基本医疗服务和专科特色服务功能不萎缩,并进一步拓展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切实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和住院治疗等服务任务。

三是规范一体化管理。要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机构标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服务模式、统一药械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绩效考核的“十统一”要求,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管理内涵和质量。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发展规划,用好本科生招募、定向免费培养等政策。完善人才配备使用政策,完善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晋升职称优惠政策,做好全科医生岗位设置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力争到年底每家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做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务实进修”项目。开展新农合管理等人员岗位培训。在基层推广100项适宜卫生技术。

乡村医疗卫生范文8

农村卫生是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农民身体健康、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对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高度重视,2007年将农村卫生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村卫生事业取得新的发展。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农村卫生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为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带来新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

1农村卫生事业新进展

1.1农村卫生新体系正在形成为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省卫生厅制定与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2003-2006年,利用国债项目、国外援助和世行贷款等项目,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其中:投入2.8亿元改扩建777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投入2亿元为1108所乡镇卫生院添置医疗设备。从2007年开始实施省政府民生工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12亿元,在全省建设1230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100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到目前为止,630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355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在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与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加大医疗市场和医疗服务监管力度,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探索建立农村卫生逐级指导与转诊体系。一个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完善、运行比较高效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正在形成。

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按照国家部署,2003年下半年我省在肥西等10个县(市)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5年试点县(市)增加到16个,2006年试点县(市、区)增加到30个。2007年加快发展,81个县(市、区)建立新农合制度,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省覆盖”的目标。随着覆盖面的扩大,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也从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06年的45元,2007年上升到50元,2008年达到100元,新农合保障水平得到提高,抗风险能力逐年增强,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从2003年的23%上升到2008年的44%,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新农合制度运行平稳,参合率逐年上升,2003年全省平均参合率为75.66%,2005年上升到81.34%,2006年上升到83.85%,2007年达到了85.72%,2008年达到90.12%。2008年我省逐步取消家庭账户,稳妥推进门诊统筹,新农合受益面逐步扩大。新农合制度的建立确实让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卫生事业得发展。

1.3农村卫生服务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我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计划免疫成果,加强农村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三大疾病”防治,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全面推行住院分娩,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灭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农村医疗服务方面,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条件,采取招募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农村居民初步实现了小病与常见病在乡村,大病重病在县城,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农村三级卫生网的医疗服务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

2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新情况

2.1乡村撤并与推进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新变化5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2007年底,我省原有1574个建制乡镇撤并为1272个建制乡镇,原有23750个行政村撤并为15911个行政村,乡村行政区划变化以及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带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农民参合的变化,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规划、建设以及卫生服务必须进一步调整完善,并且与之相适应。

2.2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带来医疗需求新变化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得到迅速释放,一些农村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院开始超负荷运转,出现“加床”现象,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2.3农村卫生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农民健康需求农村卫生人员中,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不到30%,大多数是执业助理医师,农村卫生人才缺乏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培养与稳定农村卫生人才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约有30%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弱,信任度低,农民患病仍须往返县城医院或城市医院就诊,既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又增加了城市医院的诊疗压力,出现新的看病难。

2.4新农合制度完善与发展的任务很艰巨在筹资方面,目前新农合年人均筹资标准仅为100元,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比较,筹资标准明显偏低,保障能力十分有限。由于缺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规,稳定增长的筹资机制未建立,不能保证新农合保障能力逐年提高。在运行方面,新农合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经办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少数医疗机构存在不规范服务行为,监管难度大,新农合健康、持续运行存在潜在风险,新农合制度完善与发展的任务很艰巨。

3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新机遇

3.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来的新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各级政府将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契机。

3.2进一步扩大内需带来的新机遇国务院近期作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后2年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拉动内需,带动4万亿元的经济增长,其中包括增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卫生三级网络建设是投入的重点。按照国务院部署,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卫生民生工程建设力度,扩大标准化乡镇卫生院与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范围,实现全面覆盖,加强县级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提前完成卫生建设规划,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p#分页标题#e#

3.3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即将进行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的基本点是要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医改方案将会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和职能,强调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这次医改方案中,对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的支持力度将是空前的,必将推动我省农村卫生事业新一轮大发展。

4加快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对策

面对农村卫生事业出现的新情况、新机遇,我省今后一段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安徽实际出发,紧密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工作新目标,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新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与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着力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与质优价廉的农村卫生服务。

4.1加快建立农村卫生服务新体系未来几年,根据乡村撤并与推进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新变化,合理调整与规划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发挥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整体功能,坚持政府举办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中心任务与业务指导任务。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为主,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村卫生室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重点加强县医院及中心卫生院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与完善三级医疗卫生网间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逐级指导与转诊制度。按照县乡医疗服务集团化、乡村卫生组织建设标准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化的总体构想,建立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4.2逐步健全农村卫生管理新体制在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等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基础上,将乡镇卫生院纳入事业单位管理,按照服务人口与服务范围,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建设规模和编制标准。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招聘制、院长负责制、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职工聘用制。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府投资新建的标准化村卫生室所有权归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从有资质的乡村医生中招聘从业人员进入村卫生室工作,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在财务管理上实行收支两条线,在机构设置、房屋建设、人员准入、药品购销、制度规范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

4.3培养与稳定农村卫生服务新队伍进一步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卫生队伍建设。一是在已经招募1890名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基础上,继续为乡镇卫生院招募农村卫生人才,未来2年计划为乡镇卫生院招募不少于1000名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及执业医师。二是继续鼓励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对取得大专、本科学历的人员给予适当补助。三是继续组织实施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双千工程”,每年从乡镇卫生院选派1000名中青年业务骨干人员到省、市级医院进修提高,每年从城市医院下派1000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技术帮扶。四是建立农村卫生队伍经费保障机制与稳定机制,保障乡镇卫生院职工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改善农村卫生机构工作条件,采取地方政府支持、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逐步为农村卫生人员建立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

4.4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新机制积极争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立法,建立稳定增长的筹资机制,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得到稳步、持续提高。强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责任,对辖区内县(市、区)开展新农合检查与指导。继续完善全省新农合实施方案,稳妥推进门诊统筹,方便农民补偿,提高受益水平,兼顾受益面,各县(市、区)调整方案实行审批制。加强新农合管理经办能力建设,规范管理经办机构名称、编制标准和工作经费标准,加快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业务培训,改善经办条件和管理手段,提高新农合管理经办能力。完善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开展法制教育,组织监督检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违规行为。探索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药费用控制新机制,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