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系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体系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化体系

文化体系范文1

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为确保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到位,企业要制定行之有效地保障措施。要将企业文化体系纳入企业全面建设的六大体系之一,并将企业文化工作纳入党委全年工作重点,明确“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两个至上’,创建和谐企业,提升企业文化”的工作主线;在组织保障上,成立“创建和谐企业,提升企业文化”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管理网络,党政领导亲自参加,以加强企业文化工作的领导和决策;在人员保障上,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项目组;在工作安排上,积极协调、统筹安排,确保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在物质保障上,将文化建设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列入专项建设资金。一系列保障措施的实施,确保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有效,稳步推进。

二、作好企业文化的调研诊断工作

企业文化实施前,要认真调查研究并诊断企业的现状。在调研过程中,要赢得企业上下的大力支持,让广大员工都积极地参与和配合。要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会、调查问卷和资料分析等方式,收集和分析企业的真实情况,内容要涉及国内外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国家结煤炭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企业组织结构和员工队伍状况、基础管理制度等相关资料以及年度工作报告、主要领导人讲话、企业报等。通过调研,从多层面、多渠道了解掌握企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掌握企业中高层领导和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期望和建议,对企业沉淀积累的历史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要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煤炭企业的历史、现状、优势、不足等进行诊断,形成企业文化调研诊断报告。

三、做好企业文化的体系设计工作

设计初期,要在员工中广泛开展文化理念、行为规范的征集活动。动员广大员工积极响应,以个人、班组或部门为单位应征。应征材料要根据企业现状,结合个人认识,阐述对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的理解,为体系设计提供良好的借鉴。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前期企业文化调研诊断情况,进行企业文化理念的提炼与整合。然后,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和反复的修改和完善,提炼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行为文化体系。在企业文化体系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体现三个结合。一是体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共性是指行业及省煤炭工业公司所倡导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个性是指在企业发展历程中逐渐培养凝炼出来的文化特性。在文化体系设计过程中,将个性融入共性,在发展共性文化的同时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到既符合上级要求,又能够根据实际,有所创新,体现出企业特色。二是体现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员工共同努力,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体系设计过程中,要总结提炼这些优秀的文化品质,汲取优秀文化精髓,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现状,做到有所创新和发展。三是体现厚重地域文化积淀与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机结合。新矿集团地处齐鲁大地,受儒家文化、泰山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博大、仁爱、厚重、踏实、泰而不骄、坚忍不拔等泰山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正是新矿人一直遵循并积极倡导和实践的优秀品质。同时,泰山文化的形成也体现了对“泰山”品牌文化的丰富和延伸,与企业的品牌建设紧密结合。提炼符合泰山文化正是为丰富“泰山”品牌文化、增强企业上下为“泰山”品牌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四、做好企业文化的推广实施工作

企业文化体系只有有效推广实施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煤炭企业要创造性地提出满视野攻略,围绕企业精神和员工行为规范等企业文化体系重点内容,不断创新丰富推广实施载体,全面展开企业文化推广实施工作。

1.企业文化宣贯

(1)《企业文化手册》及释义版,作为全员学习的普及性教材,发至每一名员工,方便员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2)召开企业文化宣传推广动员大会,并邀请企业文化研究专家到会培训。通过领导宣讲和专家培训,一方面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企业文化理论知识水平。(3)利用企业报、宣传栏、网络媒体等载体对企业文化进行大力宣传,要在《大众日报》和《中国煤炭报》报道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况及企业文化体系重点内容,并及时更新宣传栏的内容,同时利用网络平台上开设了“企业文化”专栏,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窗口,及时报道企业文化相关信息。

2.企业文化培训

(1)通过聘请外部专家或播放光盘等形式进行企业文化专题培训;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骨干到行业内外相关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学习、交流活动;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骨干参加企业文化师认证培训。(2)建立企业文化辅导员队伍,组织企业文化辅导员进行企业文化知识、宣贯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制定企业文化辅导员管理办法,规范辅导员选拔、管理、考核等事项;安排各辅导员根据部门实际,制定本部门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丰富内涵;深入挖掘发生在广大员工身边的能够体现文化理念的素材,形成典型案例,并编辑出版优秀案例集,帮助全体员工更深入地理解企业核心理念。

3.企业文化活动

(1)开展企业文化征文、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员工情操,促进员工融合,提升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将企业文化理念贯穿于职工艺术节、职工运动会、技术比武等活动中,赋予活动文化内涵,集中宣传展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3)学习研讨。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畅所欲言,讨论企业文化对企业和自己带来的影响。(4)树立标杆,典型引路。选树企业文化建设典型,挖掘先进个人的优秀品质,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企业文化建设。

4.硬件建设

(1)建设企业展厅,以企业展厅作为企业文化推广实施的平台,展示企业各阶段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文献,典型事例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2)制作企业文化宣传画册,以图文形式直观展示企业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提升企业形象。(3)制作企业文化宣传片,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形象展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4)通过在企业内建造或摆设体现企业文化的建筑物或文化标识等形式,进行企业外在形象展示。设计制作企业文化桌牌,摆放在各级管理人员办公桌上,直观展示企业文化核心内容。

5.企业文化考核评价

文化体系范文2

(一)利用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在受到群体压力或情景压力的影响下做出了符合公众舆论或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方式,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可动用一切舆论的力量,利用员工的从众心理,促使员工做出如何组织要求的行为,从而实现舆论与行动的良性循环,对于不正之风,则应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制止,防止消极从众心理。

(二)激发模仿心理。

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行为习得有两种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也就是观察学习或者模仿学习。模仿对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机制,模仿现象发生的前提和依据是榜样,榜样的形式具体而生动,员工易于接受和仿效。在建构新的企业文化体系过程中,如果领导者能做出好的表率,同时大力树立和表彰模范人物,将会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大力增强企业新文化对员工的感召力,这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健康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二、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

企业文化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企业所处行业文化的共性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基本性质,而个体企业文化则应体现并丰富行业文化的共性。因而企业文化体系在构建时应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体现行业特质和经营特点,融入和延伸行业文化,规范共性,又要结合地域特点、发展轨迹、人文环境、员工个性等设计和塑造企业文化,抓住企业文化精髓,彰显企业的文化个性。此外企业的各个基层单位对于公司的战略使命、经营方式、价值取向、企业精神、管理理念都应该有统一的认识,规范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要点,并在具体的环境和情景中充分发挥自身部门优势,增强文化建设措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时,在信息经济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保持多样化带来的优势,我们还应在统一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目标,促使员工达成价值观共识,并鼓励员工努力实现公司的共同目标和愿景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让员工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发展性原则

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了长时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因而对于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必须兼顾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性原则,立足于过去的基础,着眼于现状,并放眼于未来发展需求。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现状,放眼于未来企业发展战略需求和新形势下的内外部环境的挑战,有计划的规划、提炼、组织、建设、监控并持续改进。此外,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由于员工的价值观念、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会一代代的传下去并愈加固化,便可能会出现与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相比而相对保守和落后的状况,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这也是受企业文化的惯性影响所致。因而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一定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更新、发展企业文化,不断丰富文化体系,创造新文化。

四、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倡尊重人、培养人、相信人、激励人、发展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求,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遵循“南风效应”的原则,将企业文化深层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伦理道德内化为员工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从而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这便要求我们主动关心和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励政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争做企业主人翁,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献智献策,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五、结语

文化体系范文3

关键词:文化治理;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能力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站在新起点,治国理政的任务之重和任务之艰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及职能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少的统治、更多的治理,既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需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四中全会把治理理论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是适应时代之变的必然选择。其中,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的有效途径。文化治理从治理角度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则促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1文化治理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系

1.1文化治理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公民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但是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下的政府一方承受“管理全能”之重,公共文化服务脱胎于这种体制下的文化事业,受到管理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手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遗传基因”的影响,“供给效率”和“需求速度”不相适应,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公共文化满意度不高。“治理”视角下的多元主体是对传统“管理”背景下政府单一主体的突破。多元主体的介入必然会带来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和设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文化治理理念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目标、治理结构等方面与过去的文化管理存在差异。比如,文化治理强调参与式和互动式管理,有利于激发社会文化创造的活力;文化治理需要搭建包容性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文化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它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逐步摆脱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行政”和“文化管理”的思维,更突出“治理的柔性”以及公民和社会的自主性。

1.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文化治理是国家在文化生活领域进行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其目的是厘清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力量特别是政府以外的其他力量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发挥公民参与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文化治理何以实现?依赖于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一方面立足于“需求”,切实保障公民公共文化权利,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立足于“供给”,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位,为公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治理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文化治理的必然选择。

2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

文化治理走过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的历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承继于文化事业,但不等同于文化事业,“是一种基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公共文化发展模式的重构”。

2.1改革开放前“办文化”阶段的文化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一方面,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巩固国家政权、加强社会整合的工具,在计划经济思维惯性下文化领域呈现出“去产业化”的特点。政府把文化作为一种“事业”,实行“统包统管式”的文化政策和体制;纳入计划体制进行管理的文化领域都被称之为“文化事业”;所有的文化活动由政府负责、经费由国家财政支付,国家文化部门集文化服务生产者、管理者和供给者于一身,文化生产、分配、消费等依附于政府或文化单位来操办和决定;文化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属于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的职员。当时,文化唯一的作用就是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文化政策直接体现国家意志,文化被当作传导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的宣传教化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化”色彩。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落后、物资匮乏,政府只能基于计划经济体制构建简单而平均、极其有限的集体福利制度。当时,政府借助高度组织化的“事业单位”整合社会资源,成为“办文化”的唯一机构,垄断性的资源配置结构导致了对民间力量的排斥,自上而下的配送方式具有单一性、计划性,无法兼顾社会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广泛需求,其结果就是文化生活贫瘠、文化事业发展迟缓、民间文化力量成长不足。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国家文化事业体系为后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了框架、奠定了基础。

2.2过渡时期“管文化”阶段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大包大揽的社会管理方式显然已不适应。1980年开始,文化领域借鉴农村经济改革中的“承包制”做法。同时,各地文化事业单位尝试开展“以文补文”活动,改革开放前政府全权统揽的文化事业逐步面向市场。但是因为文化自身特性决定不是所有的形式都能被市场化,文化领域的改革道路走得并不顺利。1988年9月,《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提出的“双轨制”标志着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分途发展的思路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事业体制下的管理方式和市场经济下需求导向之间的割裂使得“双轨制”改革步履维艰。直到14年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文化发展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市场机制的介入进一步优化配置文化资源,公民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产品选择权、消费权。但与此同时,尽管市场机制进入文化领域,政府和市场协同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但政府和市场的地位不完全平等。政府占据了主导和主体地位,遵循着“行政的逻辑”而非“服务的逻辑”的方式,政府仍然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对文化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协调等。

2.3新时期“治文化”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

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和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种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延展在2005年后的中央文件中被正式提出。2013年是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主张,我国正式进入“管理治理并举时代”。随着治理理念的出现,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中获得的国家认同感。这是一种把文化领导寓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治理方式。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是把触角延伸到了市场和社会,寻求更大范围上的公益性、共享性,这既是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向的体现,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原因分析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文化建设底子薄、基础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并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3.1强弱不均衡

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一性———公共性决定了其实现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在各级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搭建。在治理背景下,鼓励市场、社会、公民的参与并不是彻底要把政府力量排除在外,而是作为开放式的服务体系,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深度介入、公民积极参与才能够更好地激发供给活力。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出“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然而实践过程中政府以外的各种力量在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仍然只是配角。在实践中,依然是按照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骨干的发展路径惯性前行。与政府力量相比,市场力量相对弱,社会更弱。政府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路不宽、方法不多、渠道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广度与深度有限,主体多元、依法办文的治理意识、治理氛围、治理格局并未真正形成。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管理理念有待转变。受制于计划经济和传统行政管理思维,政府文化管理思路仍然是“管理”而非“服务”。国家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依然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目前大多数文化主管部门引入社会力量的方式都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成果来实现的,但受制于人员编制、利益纠葛、观念保守等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未充分发挥,缺少相应制度和政策来激活和保障市场参与的方式多样性和灵活性。二是公民主体意识有待觉醒。绝大多数公民对自身的定位仍习惯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受惠者”角色而非“创造者”,因此其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均较薄弱,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不足。三是社会组织发展有待完善。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中是“配角”而非“主角”。我国社会组织自身发展还不成熟,还存在着承接主体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流动性过大等问题,其自治和法治观念、契约和公益精神尚不成熟,尚难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重要参与者的社会责任。

3.2供需不匹配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着力要解决两个问题:公平与效率。公平是前提,效率是关键。公共文化服务如果只是在数量、种类上“做加法”,而未在质量、效率上形成与之匹配的供给,是难以真正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在有一种误区,认为“当前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就会增加公共文化供给”。公共文化的投入在财政投入的比例中历来处于弱势,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想法很难实现。况且,即使一味增加投入,而没有提高投入的产出率,其结果也是无益的。具体表现在几点:一是重设施轻内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显著改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文化活动场次、接受或参与人数等具有显性,而价值建设、内容建设和服务方式建设等具有隐性,在行政主导下公共文化供给更倾向于设施建设而非内容建设,从而造成了设施空置、项目遇冷、服务空转的情况。二是重供给轻需求。从政府供给角度生产、输送文化产品和服务导致供需脱节是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供给过程中的一个“痼疾”。如“朝九晚五式文化供给服务”与“群众长天候文化消费需求”的不匹配、“政府端菜式的文化产品服务招标购买”与“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不对口、“大水漫灌式的基层送文化”与“群众实际文化需求”的不适应。三是重方式轻功能。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还是定位在读书、看报、看电视、看电影等基本文化需求方面,而对于文化价值导向的传递、维持秩序、文明传承上的功能发挥还不足,比如对于迷信、非法教会等现象缺乏应有的介入和回应,对民间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缺乏应有的延伸和发展,对群众自发性精神消费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

3.3布局不科学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局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实践中,由于缺乏应有的公共服务和文化的视野,文化设施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对城市公共文化形成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实体设施布局与人口需求匹配度不高。设施建设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满足人的需要。由于文化建设底子薄,在有限资金投入下,我国强调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按行政层级“全设置”。其益处是从总体上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其弊端是在行政主导下过于僵化了“标准”“均等”的要求,过于强调“设施标准化”下,而对“需求均等化”重视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总量偏低,对于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流动人口需求等因素考量不充分。二是大型设施建设与小型设施协调度不高。有些地方热衷于建设标志性的文化场馆,建设资金投入很大,但有效利用率却不尽如人意。另外,一说到“公共文化设施”,联想到的就是类似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这样宏大的建筑,而政府有些闲置的、零散的文化资产或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3.4技术不先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共文化需求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步伐总是滞后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几点:一是“线上+线下”有待加强。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大部分人民群众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已经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公共文化服务如果仍然停留在物理空间而不向数字空间延伸,那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将处于“技术边缘化”的位置。二是“文化+科技”有待融合。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移动设配的普及,科技能为文化提供更好地支撑,但是现在文化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电子化使用的程度还很低,立体、便捷的技术手段在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内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转换和应用。三是“圈内+圈外”有待调整。受财力、人力、管理思维的限制,公共文化服务常常被局限在听广播、读书、看报、看电影和使用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等范围内,而事实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该因时而变、因人而异。

4文化治理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现路径

4.1各展所长:从“独角戏”变“大合唱”

(1)政府角色:从事必躬亲到掌握全局。文化治理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政府角色的全面式微或最终退场,而是政府角色将会有所转变。一是方向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管理理念下,政府事无巨细地直接承办公共文化事务、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政府;治理理念下,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仍然要承担起做好规划、引导方向、政策保障、财政保障、规范市场、创设环境的责任。二是职能从办文化为主向治文化为主转变。管理思维下,政府是旧体制下的“全能主义”政府,其传统的职能是办文化,如办图书馆、办博物馆、办艺术院团、办文艺演出等;文化治理下,政府要建成所谓的“有限政府”,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要更好的地发挥兜底线、保基本、管覆盖的作用;对于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的职能是划定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开放目录,清理和规范涉及文化部门的审批事项,变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推行政务公开。三是方式从直接参与到间接参与。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要托底,但是可以运用市场化手段,如政府购买服务、定向补助、委托经营、服务外包等方式实现生产和供给;对于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要大力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引导和鼓励市场进入公共文化服务各领域。(2)社会组织角色: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社会组织应是政府以社会化机制和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但是我国社会组织发育不全、力量不大,其始终徘徊在文化治理的边缘。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有政府“在场”,更要依赖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的成长、壮大。一是从依靠政府资源生存转向依靠自身能力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在我国,政府在政社关系中始终处于政治力量和权力资源配置的绝对优势地位,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与政府文化部门存在父子或依附关系。文化治理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首先要切实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削弱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度,培养其独立承接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二是从发展缓慢向大力培育转变。发育成型的社会组织才有能力提供持续健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法规规定,对符合登记条件的文化类社会组织,依法予以登记,简化登记手续。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优惠,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三是从松散管理向规范运作转变。文化治理向社会组织敞开大门的同时,文化类社会组织自身要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完善财务、资产、人员、绩效等制度,建设形式多样、结构合理、能力专业、治理规范的承接主体组织,依法依规承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推动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明确社会组织准入和退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建立征信体系,提高其文化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3)公民角色:从共享者向共建者转变。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公民是多元治理主体的一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民不应被视为文化权益的被动接受者而忽略其自主性价值。一是鼓励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这依赖于公民意识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并伴随公民参与和共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此之上,充分重视公民自办文化的潜力、调动公民自办文化的热情,特别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和深厚底蕴。二是保障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一步完善公民文化需求利益表达机制和政府反馈机制。三是积极培育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各方面人才成为文化义工,建立并规范文化志愿者管理运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文化义工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

4.2事半功倍:从“一厢情愿”到“精准供给”

提高文化生产和供给效率,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的关键。过去,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往往以“国家视角”或“行政视角”出发,“一厢情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导致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无法无缝接轨。(1)重视内容建设,全面提高内容适应性。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具有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其生命力和持久力所在。因此,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需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不否定差别、不排除个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开发富有本地特色或民俗特色的文化内容;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包括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经营活动、乡村广场群众文化活动、非政府投资的民俗文化馆、农家文化大院、农村群众文化演艺重点户、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展览馆等,让公共文化服务通文脉、接地气。(2)改变供给视角,全方位对接百姓文化需求。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以百姓文化需求为向导,是开展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价值皈依。傅才武和李延婷在《公共文化建设为什么不能强化供给侧财政投入方式:一个解释框架》提到文化行业供给侧投入模式推动文化存量供给会存在一些阻碍,而“以文化消费侧政策创新引导文化供给侧的模式”从总体上更符合市场经济下公众消费自主权不断成长的大趋势。因此,要着眼于“需求(消费)”,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的基础上,找准文化供给与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文化需求的适应点,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按照群众需求推出定制性配送菜单,推动文化供需有效对接。(3)发挥文化功能,发挥引领时代风尚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传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蕴含着政治和社会功能。只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让具备正确价值导向的文化有效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使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这就需要挖掘和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方文化资源的存在有其历史渊源,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民相亲最好的桥梁。应遵从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方式,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当地文化生态相契合。比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利用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挥“新乡贤”带动作用,充分呼应群众所需,从根本上实现文化的经济资源价值、回归文化治理功能。

4.3优化布局: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

公共文化的布局直接影响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因此,要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的距离、场所、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人民群众便捷地、有效地享受服务。(1)优化规划布局,增强文化获得的可及性。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公共政策,其政策属性主要表现为对空间利益的权威分配。因而,城市空间规划在推动城市社会治理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是把公共文化的布局嵌套在公共政策中。即是要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选址是否便利城乡群众、服务设施是否能满足城乡群众需要、服务程序是否符合城乡群众文化习惯、服务内容是否贴近城乡群众生活等。二是规划布局中把可及性具化。依据城市规划和公共文化政策体系要求,按照服务人口半径和服务内容范围,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消费终端延伸拓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及性。(2)统筹整合资源,提高各类设施的利用率。一是统筹利用部门、行业内的分散资源。推进诸如体育部门管理的体育场馆、文化部门管理的图书馆、科技部门管理的科技馆、教育部门管理的青少年宫、工会部门管理的工人文化宫、博览部门管理的会展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统筹利用、协同发展。二是整合闲散资源。充分利用比如中小学节假和学生放学以后的场地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提高利用率。

4.4技术融合,从“实体供给”到“虚实相接”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后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手段的变革,势必能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半径。(1)线上与线下互相支撑。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广泛运用,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及其设施也在通过智能科技的驱动下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新型发展空间形态,走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移动电子商务渠道协同发展之路,才能形成线上线下互相支撑的文化体系。(2)科技与文化互相融合。科技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舒适的体验、更高效的服务。要加快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分析文化消费方式、需求内容、获取渠道等,调整供给内容和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3)圈内与圈外融会贯通。基于管理的视角,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定位在“5+1”,内容过于单一和机械,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公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在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可以更多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依据优惠有偿服务的原则生产和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许多百度、搜狐、爱奇艺、优酷、腾讯、虾米、酷狗、喜马拉雅、当当、卓越等网络媒体以及一些民营实体店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有差别的、个性化的阅读、音频、视频及信息服务等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不必完全局限于传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傅才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范式与政策逻辑[J].人民论坛,2019,(32):130-135.

[2]祁述裕.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J].江汉论坛,2012,(01):134-140.

[4]高迎刚.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艺术百家,2013,(06):19-30.

[5]傅才武,李延婷.公共文化建设为什么不能强化供给侧财政投入方式:一个解释框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2):50-64.

文化体系范文4

(一)以文化规划为引领,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立十大惠民体系持续推进社会和谐的决定》等文件,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作高效的市、县(区)、乡镇(社区)、村户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满足群众就近便捷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二)以设施建设为突破,搭建群众文化活动良好载体

建设丰富多样、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新余市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里的项目资金的同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维修、改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形成了以市直城区为龙头,以县(市、区)为示范,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中心户)为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新余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个,30个社区都设立了文化活动室。一系列大手笔、大投入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好的条件。

(三)以精神创作为龙头,带动全市群众艺术的健康发展

立足新余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打造有新余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创作了一系列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少儿艺术文化精品。在江西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节中,新余市夺得了全省总成绩第一,获得了五个一等奖。《快乐奶仔》《小胖胖》《俏皮奶奶》等五个少儿舞蹈荣获中国舞蹈协会“小荷风采”金奖。分宜中心幼儿园幼儿舞蹈《快乐奶仔》荣获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快乐奶仔》也是江西省唯一入围群星奖的舞蹈节目。此外,新余市少儿小品《神奇的小夹袄》荣获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比赛一等奖。少儿舞蹈《我最棒》获得第十六届群星奖。目前新余少儿艺术已成为宣传新余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唢呐声声》经过多轮筛选评审,被文化部选调参加北京“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暨第十五届“群星奖”展演。这是新余市复市以来,小戏小品第一次被文化部选调进京演出。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假审》荣获第十一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银奖。新余市摄影作品《技术能手》《望新年》分别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影展金奖、影像亚洲第七届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胡知敏老师在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开展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创作奖”

(四)以大型文化活动为重头戏,推动全市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

一是大力组织举办群众性歌咏比赛。组织工厂、学校、部队、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这种共讴歌、齐欢唱的方式,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二是精心组织全市社区健身舞大赛。各社区以秧歌、太极、健身舞等不同形式展现了新余市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全市30多个社区都建立了腰鼓队或文艺表演团队,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重点、年年有高潮”的大好格局。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各样的广场群众活动。新余市每年举行30多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晚会节目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乐,品味高雅,迎合了不同阶层不同市民的口味,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民间文化、企业文化及各节假日的文化内涵,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市民整体素质,为新余市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保障。

二、新余市群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新余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级部门逐年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与市、县文化事业经费相对投入不足日益明显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逐年加大文化项目建设扶持力度,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但市、县两级财政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一是项目匹配资金难以到位。二是已建的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活动中心及文化中心户等无运行经费保障,开展文化活动必需的水、电设施运行,书籍、报刊购置等费用开支无途解决。三是群众文化活动经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文艺创作经费等专项经费也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事业发展需求。

(二)群众自发开展的一些文化活动和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满足不了群众的文化需要

目前,县、区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在不断丰富,有舞狮、吹打、腰鼓等,并且日趋活跃。市文化系统组织的送文艺下乡虽然搞得很有特色,深受农民喜爱,但毕竟次数有限;乡镇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也非常有限,有教育意义的娱乐性活动很少,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与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不相适应

市、县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的现有专业人员年龄大都学历偏低且都在40岁以上,不少人员已经超过50岁,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乡镇文化站文化专干是“一个人,一块牌子,一枚章子”的“三合一站”,而且大多是兼职。农村现有的文化骨干年龄普遍偏大,一些民间文化艺人已是风烛残年,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人才捉襟见肘。

三、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推动新余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群众文化阵地,是新时期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消除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

随着我国阔步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什么样的精神产品来满足这一需求,是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要关注和研究好的首要问题。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一是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领导,把开展文化活动作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改进和创新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作为基层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二是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与主旋律。开放的新余,给人们带来的是不断变化的世界,同时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我们应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通过举办群众艺术节、群众书画联展、革命歌曲大家唱等促人奋进、激人向上的文化活动,达到教育人、鼓舞人的效果。三是要对打着开展文化活动的幌子却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或非法邪教活动的组织,给予坚决的打击,摒弃低级庸俗的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使农村群众文化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

(二)大力继承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着力培育本土艺术文化

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传说故事、伦理道德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文化,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起着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关系和谐融洽。要以全新的视角,着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艺术,提高群众文化的质量与品位,使更多的书香之家、民间绘画之家、音乐之家、舞蹈之家以及戏剧、曲艺之家有如万紫千红的春花遍地开放,使传统的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光大。

(三)不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智力支撑

我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主要由各级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业余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组成。文化工作者要大力转变职业理念,充分认识到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加强文化队伍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免费开放这一契机,加大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大力发挥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认识到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有计划地吸纳、引导和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艺术院校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充实和更新基层文化队伍,改善现有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农村文化骨干、业余文化队伍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和传承民间文化中的作用。要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文艺创作积极性,激发创作活力,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审美层次较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精品,为繁荣群众文化作贡献。

(四)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财政资金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全市财政支出中文化事业经费支出要逐年提高,确保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文化人才培养、文化精品奖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建设、以及面向公众的文化服务采购。

四、结语

文化体系范文5

 

0引言   21世纪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关注网络高新技术、互联网与数字化为生产理念基础的产业[1]。它涉及游戏、动漫、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数字出版等多个领域,以其产品的逐渐升级刺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2-3],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引导市场消费。随着web2.0甚至web3.0风潮的来临,一个全新的生态规则[4-5]正冲击着现有的互联网组织模式。互联网正从一个个独立的封闭系统走向协同的创新体系,走向面向多用户提供服务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益竞争不再是个体与个体间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因此,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基于用户需求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提高互联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在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广泛存在着许多结构性和技术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传统的出版发行渠道无法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一些优秀的作品和文章,由于发行渠道的限制,不能传播给广大的读者;或者由于发行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削弱了出版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为盗版出版物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条件。由于出版物在发行和受众两个层面上的限制,版权贸易产业步履蹒跚,一方面出版物的作者无法将自己的作品送达广泛的受众,即使想出售版权,也找不到买家;另一方面,希望购买符合自己需求的版权的买家,在传统的出版发行渠道中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合适的版权并进行交易。   (2)影视制作和交易。与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业类似,普遍存在着音像制品的制作生产能力远大于推广销售能力的现象。我国每年产生的上千部电视剧和电影还延续着传统的发行和传播渠道,一方面制作商以人工的方式携带影视作品的录像到电影院、电视台进行上门推销,费时费力,效果还不明显;另一方面,影视分销渠道商也非常辛苦,往往要一部片子、一部片子地过目和筛选,生怕遗漏了能够带来较高收视率的作品,这样的操作模式效率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3)动漫和网游。竞争日趋激烈,动漫或网游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靠运营一款大型动漫或网游获取高额利润和维持企业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各个游戏开发商推出新款产品的频率在加快,网游免费、道具等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逐渐兴起,这在给玩家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在层出不穷、不停翻新的游戏面前,玩家无所适从,不知道哪款游戏、动漫最讨自己喜欢。   (4)广告会展。现有的网络广告分为两种:品牌广告和搜索广告,前者以广告在网站上的位置和空间为估价和交易基础,后者以点击率和竞价排名为商务运作前提。目前困扰这两类广告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将广告精准地投放给需求清晰明确的受众,并对广告投放的效果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估。此外,现代社会中,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会展越来越多,这是经济发展和交往方式演进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这些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会展,如何提高会展效果和评估会展的经济效益,成为了组展商、参展商都头痛的问题。   2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   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是在基础网络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将网络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特性、构成及运作方式应用到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中,形成具有文化创意产业属性的生态商业模式、系统构成和运作模式。   2.1基础网络生态系统   基础网络生态系统是在多种网络上营造一个新兴生态系统,其组成按照各自的角色可分为生态基础、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见图1),这样的角色划分与现实生态系统非常相似。   (1)生态基础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环境基础,它为不同领域的角色和元素提供服务支持,支撑着生态系统中其它服务及角色的活动。   (2)生产者及消费者:基础网络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使用者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服务、信息的交互相当于现实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使用者在使用系统或者享受服务的同时,也为其它使用者提供服务,这就形成了网络生态系统中使用者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共生共栖关系。可以将基础网络生态系统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出版发行领域,生产者是出版商,而消费者则是发行商或销售商。同样,对于影视制作和流通领域,生产者是一些影视拍摄和制作公司,而消费者则可能是影视传播和放映公司,以及观众。   (3)管理者。作为网络生态环境中初级物种的所有者和控制者,管理者负责整个网络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营并对网络生态系统中的行为进行监管及保护。例如,对于影视制作和流通领域来说,通常由文化部等政府机构或者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担任管理者。除了维护平台的正常运行外,它往往还要进行内容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流通公共安全、信息技术方面的监管和控制,并完善交易诚信机制等。通过制度和标准的设立进行相应的监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是管理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2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环境   在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境中,产业体内的各个商家,如出版商、发行商、影视制作商、影视渠道商、影视零售商和播放商、动漫制作商、动漫分销商、网吧、广告创意商、广告销售商、招展商、组展商等,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传统文化创意商业模式中,各商家之间虽然有生意上的往来或者间接的商务关系,但是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或者交互的方式比较原始,效率低、成本高,这些客观条件限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境中,通过信息化、网络化的支撑和服务手段,以及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共享、信息交互、产业链业务流程管理、生态单元体验和行为分析等生态基础功能,使得原先彼此缺乏沟通的“信息孤岛”形成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生态环境(见图2),随着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净化,优化生态系统中的资源配置,各个单元得以共同发展和进步。举例来说,随着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在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出版行业可以将海量的作品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在网络生态系统中和展示,发行商和版权贸易商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搜索和交互引擎,方便快捷地找到目标作品,缩短了商务周期,提高了商业运作效率。发行商和零售商可以将符合自己需求的出版作品送达消费者,使消费者从生态系统中获得实惠。而传统出版行业使用的现场专卖会,一方面可以放到网络上进行,与广告商合作,以在线的方式将数字出版物快速送达目标读者,同时可以精准地投放广告;另一方面,借助动漫和虚拟现实创意手段,通过与组展商的合作为消费者(读者)提供更加新颖、人性化的现场体验,拉动销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原先与出版商、发行商等出版行业互不相关的广告商、组展商、动漫制作商,在文化创意生态环境中,成为了有商务联系和往来的贸易伙伴,在无形之中延展了产业链,汇聚更多的商业资源,带动各个商家共同发展。在商家之间互利互惠的过程中,消费者得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商务体验,增强了消费者的交易欲望,从价值链的源头促进了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快速发展。#p#分页标题#e#   3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运营功能架构   文化创意立体生态系统运营是整个生态系统完成商务运作流程,并最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步骤。运营工作在整个项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的运营以品牌为统领,分为内部运营和外部运营两个关键功能域。内部运营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自身的质量和价值,具体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各个商家、消费者的运营,以及文化创意产品及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外部运营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得到客户,更好地走向市场。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运营体系架构自下而上分为3个功能域:支撑域、营销域和管理域。支撑域的核心是生态环境支撑,业务支撑和网络支撑是支撑域的基础。生态环境支撑包括文化创意产品运营支撑、文化创意广告运营支撑和文化创意消费者营销支撑;业务支撑管理有帐务管理和计费管理等功能模块;网络支撑管理涵盖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模块。营销域包括创意产品商营销、创意广告商营销和消费者营销。管理域包括运营分析和管理考核两个功能域,其细化的功能如图3所示。   4基于SOA的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   4.1基于SOA的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逻辑架构   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采用SOA(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作为基本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概要设计时以服务作为划分模块的指导思想[6]。服务之间松散的耦合度提供了系统的高度可配置性与可扩充性,帮助系统摆脱面向垂直技术解决方案的束缚,轻松应对服务环境变化发展的需要。其应用架构如图4所示,主要分为3个部分:底层平台、业务构件库和工具集。   (1)底层平台:底层基础支撑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基石,以元数据为基础,将所有信息元素进行统一定义和管理,方便信息的整合和传输。平台中的服务总线为本地和第三方的服务提供注册和查找,通过自定义的格式转化,可以调用遗留系统的功能。平台还内置了调整、诊断和监控功能,当系统网络出现意外或者高负载的情况时,能够自动调整达到最优利用资源的目的。平台对各类模块提供一系列基础框架,如异常管理、配置管理、事务管理、日志管理、会话管理和信息加密保护功能。   (2)业务构件库:丰富多样的构件库为最终用户的文化创意业务生产、流通提供了极大便利。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用户可以定制自己的网站,各类新闻信息和进行市场调查。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供需信息,促成交易,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支付平台能够避免财务欺诈的发生。采购管理模块定义了标准的采购流程,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在电子商务平台搜索适合的供应商并进行评级。销售分销管理让企业掌控整个销售流程,对抽象的销售进行量化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强新客户成交的成功率。网络协同使企业内部的文档流转无纸化,工作流程规范化,实现方便、可靠、安全的协作办公。   (3)工具集:系统提供一系列常用的工具集,同时预留接口,供第三方开发插入自定义的工具集,为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扩展性。系统内建的工具集包括搜索引擎、政策法规和个人空间。搜索引擎支持对word、pdf文档、企业内部Email等的全文搜索,同时对企业数据如合同、人员和供应商等进行查询,通过调用第三方接口查询汇率等各类外部金融信息。   4.2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软件构成   从软件技术架构上说,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分为3个域:商务支撑域、管理支撑域和基础支撑域。   (1)商务支撑域:作为文化创意生态系统的核心,商务支撑层聚集了运营支撑与业务支撑两大模块群。其中,运营支撑模块群将直接面对最终用户,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垂直应用,为企业提供最直接的价值。其中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协同办公等。业务支撑为整个系统提供了所有通用服务,包括用户管理、认证授权、广告引擎、工作流引擎等。这些通用的服务将贯穿整个平台,在不同的具体应用中为用户提供服务。   (2)管理支撑域:管理支撑模块群位于业务支撑与管理支撑之上,利用业务支撑与运营支撑所积累的丰富数据,为生态系统提供商务智能和数据分析报表、决策支持、业务考核等多方位的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服务。从而为用户收集、管理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商务数据和信息,创造、累计商务知识和见解,改善商务决策水平,采取有效的商务行动,完善商务流程,提升各方面商务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   (3)基础支撑域:基础支撑模块群位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最低层,是整个系统架构的基石。其中,服务总线能够将不同的软件与系统串联起来,充分扩展利用各种服务,延长这些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日志管理、系统监控、自我诊断等系统管理模块,为生态系统提供自我检测、自我诊断、自我恢复的强大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同时,数据管理的相关模块规范了平台中元数据的定义,提高了服务的可重用性与可整合性;加强了数据的监管,对整个系统中的危害数据、敏感数据进行集中管理。   5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条件下,以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是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本文给出的基于SOA的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正是顺应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潮流,反映文化创意产业的鲜明特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互动性、娱乐性、商业性等优势,适应创意产业跨行业、跨区域等特征,实现创意产业体中品牌、研发、营销、服务、消费等环节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的整体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它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p#分页标题#e#

文化体系范文6

[关键词]现代文化产业;产业体系;政策效应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推动新时代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如何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激发其活力,消除文化产业梗阻,促进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日益成熟完善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效应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他们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1]资产阶级不仅在经济掌握着绝对的主导权,而且在文化领域也掌握着绝对话语权,资产阶级通过将文化工业化,实现了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这在给大众带来文化娱乐和文化享受的同时,也解构了阶级文化,使无产阶级无法摆脱资产阶级设置的“牢笼”。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之后,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而且本身也具有经济属性,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中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分开,国家先后出台了数十个与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政策效应”非常明显。所谓“政策效应”,就是指产业与政策之间的“共振”关系,即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性、推动性和支撑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了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从2003年起步,用了8年时间,到2010年,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大关,占GDP的2.75%;2013年,产业增加值达到2万亿元,占GDP的3.67%;2017年,产业增加值接近4万亿元大关,占GDP的4.2%,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①15年来,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一步一个台阶,连续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与国家的现代文化产业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是分不开的。二是优化了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15年来,国家出台了现代文化产业系列引导、大力扶持和强有力支撑的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文化产业综合政策、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文化产业资金扶持政策、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认定关系相关政策、动漫企业认定管理相关政策等,形成了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三是推动了文化新业态强劲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高科技是主要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尤其需要和互联网有机结合,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国家根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台了鼓励“互联网+文化”的政策,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生产、传播、消费上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态迅猛成长,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互联网+文化”的优势逐渐显现。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得达到7990亿元,比2016年增长34.6%,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体现出勃勃生机。四是提升了文化骨干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骨干企业作为支撑。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于骨干企业的培育作用明显,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到2017年,我国文化骨干企业5.5万家,2013年以来年均增长8.6%,有从业人员854万人,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0.3%,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五是扩大了现代文化产业的投资规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国家通过文化产业政策引导,使社会资本持续进入现代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文化产业的持续壮大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38280亿元,国家预算资金约5%,而企业自筹资金高达83%,社会资金进入现代文化产业有加速迹象,投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六是加快了现代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017年,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产品进出口总额971亿美元,文化产品贸易连续实现顺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我国的国际版权输出也有较大提升,图书版权贸易逆差逐渐下降,标志着我国现代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

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其培育困境

现代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现代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5万亿、GDP占比突破4.2%,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非常明显。但是,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培育还存在较大差距,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还面临不少问题。 

(一)现代文化产业本身问题

一是现代文化产业距离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还有一定差距。《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要求,一个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生产总值至少要占GDP的5%。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要在“十三五”末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不断努力。二是文化企业的创新创意能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创新创意是文化企业的生命,没有创新创意,文化产品就没有吸引力,文化企业就没有竞争力。新时代文化企业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在创新创意上下功夫。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企业的创意能力和竞争力还比较弱,存在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外来文化吸收不够、科学技术运用不够、“产品类型大同小异,科技与文化含量低,原创性不足等问题”,“难以在国际市场上产生巨大影响力”。[2]三是整个现代文化产业结构及布局还需优化。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中低层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传统手段生产能力富余,现代高科技生产能力不足;文化产品及服务向内(国内)向后(历史)的多,向外(国际)向前(未来)的少。从产业布局上看,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布局较为薄弱,难以满足新时代中西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四是培育文化产业体系的高端人才相对短缺。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急需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尤其需要相当数量的文化产业发展高端领军人才。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低层次人才相对过剩与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的矛盾并存,直接影响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与此同时,文化从业人员结构不平衡。以动漫产业为例,无论是创意人才、动漫系统人才和运营策划人才都相对缺乏,但是中期生产人员、软件运用人员、模仿制作人员则相对过程。[3]五是文化企业投融资力度不够,社会投资活力不足。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除了国家资金支持外,还需大量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投资回报的周期相对较长,资本回报率缺乏优势。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长期投入文化产业发展有限,需要更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二)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困境

一是文化企业过分依赖产业政策。国家政策扶持有力推进了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却导致了部分文化企业对国家政策的过分依赖。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而是放在获得更多更优惠的政策上。一旦优惠政策削减或取消,这部分企业的经营就会出现问题。二是产业政策目标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失衡。目前,现代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多体现为实现经济效益。比如,对文化产业的评估指标大多在经济指标。在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出台相应政策,积极引导文化企业更加重视社会效益,使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对平衡。三是支持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与扶持中小微企业之间的平衡困境。骨干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大量中小微文化企业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所在。培育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需要大力支持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也需要同时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充分释放中小微企业的活力,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现实中如何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与中小微企业扶持中寻找平衡点,是个极具挑战的现实课题。四是央地产业政策配合度不高。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是国家战略,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有全国性统一考虑和规划。但对地方而言,不同地区有不同实际,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实际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引导辖区内的文化产业发展。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出于各种因素考虑,在出台配套政策过程中过于“任性”,以至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权威性得不到保证,对整个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培育带来不利。五是产业政策的系统性与长效性协调不足。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需要国家整体规划、系统实施。但是,现行的相关政策,局部出现了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国家层面各部委之间,缺乏统筹考虑,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有的政策长效性不足,甚至见子打子、朝令夕改,对现代文化产业造成干扰和破坏。 

三、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基本对策

基于上述问题分析,解决之道在于补齐现代文化产业“短板”,激发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自身活力;消除现代文化产业“梗阻”,促进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养形成。

(一)补齐现代文化产业“短板”,夯实现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一是补齐“结构短板”。本着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坚定现代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不断优化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计划,使目标的推进有序进行;面向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着力现代高科技生产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优质产品和服务;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努力形成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内部结构优化、产品层次有序、区域布局合理的新常态,使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自身活力不断彰显。二是补齐“创新短板”。促进思维创新,从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和习惯规则,努力培养敢为人先的突破精神和冒险意识。促进价值创新,将现代文化产业置于历史价值、中国价值和世界价值的范畴,不断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特别是要根植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挖掘其新的价值和意义,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度予以科学审视。促进科技创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不断赋予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保存竞争优势。促进制度创新,继续加大对旧有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包括转制改制、投融资、进出口、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三是补齐“人才短板”。结合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和建设目标定位,完善人才流动制度,激发主体创新活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实现人才多渠道供给,提升人才竞争力。如大力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安排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促进人才、技术、成果良性互动,让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二)消除现代文化产业“梗阻”,完善现代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一是消除观念“梗阻”。切实消除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等”“靠”“要”思维观念,树立竞争力就是产业发展生命的理念。从国家政策扶持的角度,应积极构建“倒立项”式的成果导向性的激励机制,加大产业发展的成果科学考核。从文化产业发展主体自身的角度要将产品意识、精品意识深植企业灵魂。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创新,使企业活力迸发,通过科技引入和创意推动,使企业竞争力凸显,从而从根本上消除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依赖。二是消除政策“梗阻”。加大政策规划设计的系统性考量,避免政策的“碎片化”,将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通盘考虑,系统设计好相关政策和制度,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情况。加大政策出台的广泛性审视,避免政策的“随意性”,重点是要完善依法决策,防止政策在地方绝对“灵活运用”,加大政策执行的督查力度。特别是国家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中央的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地方的配套政策科学合理。加大政策实践落实的严肃性管理,避免政策的“形式化”,建立政策制定者和文化企业一线的直通机制,并实施差别化监督检查。三是消除路径“梗阻”。破除“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二元格局,让更多体制内的文化工作者投身于文化产业,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让体制外文化产业工作者参与文化研究。加大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帮助与扶持,让传统文化工作者有良好的生活基础和工作条件。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合理分配,既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又要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确保文化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三)激发现代文化产业的“活力”,增强现代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一是激发资源活力。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时总结和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要让更多文化作品反映时展新貌,回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要。兼顾文化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筹国内文化源与国际文化资源,让创造出世界市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二是激发竞争活力。不同所有制文化产业之间能够公平竞争,做到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文化产业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在做大做强文化企业的同时,保护好中小文化企业的积极性,为中小文化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开放,让更多优秀的国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也要鼓励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三是激发消费活力。培育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观,营造好文化消费氛围,让文化消费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不断优化文化消费结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不断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卫志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制约与突破[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2期.

文化体系范文7

企业文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持久性。企业文化并不是在短时间内所形成的的,而是需要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沉淀形成的,而且这种积累需要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企业要不断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得以发展与延续;二是非强制性。企业文化并不是依靠强制人们遵守或者执行才能发展,而是同过其内在的熏陶影响受意识层面手段激发员工自觉遵循,让员工在内心深处认可企业文化,从而自觉的执行企业的文化;三是相对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它是依靠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所逐渐发展的,因此企业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也不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企业文化一定形成,那就会在意识层面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等,并且其不会因为某个员工的行为、产品、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改变而改变;四是实践性。企业文化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有在经营活动中才能形成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只有在经营活动中才能产生效益,因此企业文化必须要靠实践活动证明才能彰显它的价值,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企业在经营实践中才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

2企业培训体系的现状分析

2.1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目前企业所开展的培训活动主要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决定,因此企业培训所选择的的课程也主要是根据人力资源培训总体要求而制定的,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员工的个人能力要求。综合分析企业培训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开展培训时重视对员工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但是却忽视了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培训;同时开展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企业主要是采取集中教育培训的模式,即企业聘请专业的人力资源培训教师到企业进行集中讲课,企业员工集中学生的方式,这种单一的培训形式所取得效果并不理想,忽视了教育培训形式的多样性。

2.2培训体系与企业战略发展相脱节

企业在制定培训战略时没有与企业战略相融合,导致企业的培训计划脱离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结果导致企业开展的培训活动不能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另外企业的培训活动也没有与企业的文化相融合,导致培训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性不高。

2.3培训计划缺乏系统性

当前企业为了强调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它们不愿意开展人力资源培训活动,即使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的企业,其培训计划也忽视对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的考虑,没有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培训相结合,结果导致员工参加企业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取得的效果也就不明显。

3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关系

3.1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力资源培训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本质就是围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所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其目的就是提高全体职工的劳动技能和专业素质,以此促进员工对企业的满意感、归属感和忠诚度,而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因此企业培训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企业文化有效推动企业培训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因为企业文化通过内在的价值理念引导功能企业员工朝着企业发展战略努力,因此企业文化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企业培训的目的就是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制度化的氛围。而且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其会把职工培训活动作为一种“福利”,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有效推动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

4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培训体系构建路径

4.1制定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培训规划

企业培训活动要想实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企业培训规划,企业在制定培训发展规划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双赢”目标,尤其是根据企业文化对培训规划进行合理的配置,首先,企业培训规划一定要符合企业文化发展的要求。企业培训就是对企业员工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为企业的经济创收提供坚强的后盾,而实现员工价值充分发挥的前提,就是要保证员工的价值观符合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只有这样员工在工作中才会对企业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其次企业培训规划要重视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因此企业培训规划一定要结合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才会对企业投入自己毕生的精力。

4.2完善基于企业文化的培训体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人才必须要经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培训体系,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提升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一是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视程度,为企业的培训工作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比如企业管理者要为企业培训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或者鼓励企业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等;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企业要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取消单一的以集中培训的模式,积极探索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对流与挂职锻炼的呢过多种模式的培训方式;三是拓展培训群体。企业培训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因此企业培训的对象也要拓展,并且更加不同岗位职工的工作性质,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比如属于技术型的员工,要加强技术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注重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实现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趋同。

4.3实施以人为本的培训评价体系

文化体系范文8

关键词: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国内手机游戏产品;品牌评价

0引言

文化产业日益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打造文化产品品牌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文化企业的品牌建设逐渐起步,众多知名的文化产品品牌逐步涌现。但整体上看,中国文化产品品牌建设相对落后,文化产品品牌附加值不高,缺乏具有世界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构建科学的文化产品品牌评价体系,有利于准确评价我国文化产品品牌,推动文化产品品牌升级。国内外品牌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Interbrand评价法、金融世界评价法、大卫•艾克品牌资产五星模型法、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评价方法、忠诚因子法等,这些方法主要从企业财务角度、品牌市场力角度和消费者角度等对品牌进行评价。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主要从社会效益、产品质量、市场水平、消费者评价等角度进行测评,且注重根据细分行业特点设置特色指标。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文化产品品牌评价体系,助力中国文化产品品牌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文化产品品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同时考虑到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性、象征性、娱乐性、价值延伸性等特有属性构建文化产品品牌评价体系:一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国内外相关领域评价均涉及经济效益指标,且文化产业领域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指标。因此,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二是综合指标(共性)和特色指标(个性)相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评价分为综合类和细分行业类。文化产业各个门类差别很大,难以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因此,部分具有典型行业特点的细分行业设置特色指标,综合指标(共性)和特色指标(个性)兼顾。

1.1综合(共性)指标构建

一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文化产品品牌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市场表现,因此综合考虑市场表现和社会效益指标。二是消费者互动和企业实力兼顾。由国内外相关领域评价理论和实践可知,消费者互动和企业财务表现是品牌评价的重要因素。文化产品前端连接消费者,后端连接文化企业,这两端对于文化产品品牌皆有重要影响,因此综合考虑消费者互动和企业实力评价指标。在进行大量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并结合文化产品自身属性,构建文化产品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X(特色指标)个二级指标。

1.2特色(个性)指标构建

文化产业重点行业中,电影业、电视业、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游戏业、网络文化业、文化会展业8个细分行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因此根据具体行业特征在共性指标(指上述的文化产品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共性指标)的基础上考虑特色指标的构建,特色指标如表2所示。由于文化旅游业难以剥离产品,而出版业、创意设计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文化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市场表现主要参照产品销售额指标,因此这6个行业不再设置细分行业特色指标,参考上文文化产品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共性指标开展产品品牌评价。

2文化产品品牌评价模型构建

为适应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本文选择层次分析法进行模型构建。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各层次中因素按照相互关联影响及隶属关系聚类组合,构建一个多级递进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确定各层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最后综合计算得到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或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综合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最终得出结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德尔菲法向文化品牌相关领域的8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对各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权重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打分结果得到每个专家对各指标的判断矩阵。从准则层开始,针对该层相对于上一层的指标,进行两两对比,按其重要程度评定等级。在建立评价体系和构造判断矩阵的时候,由于在权重关系评价时受到人为主观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建立合理的多级指标权重模型,需要系统性地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的结果会反馈到上一步的矩阵体系从而不断的优化权重分配过程。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在MCE软件上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8组判断矩阵通过了检验,在MCE软件上将这8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5至表9。

3文化产品品牌评价实证

为了验证文化产品品牌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同时也为了能够应用文化产品品牌评价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充分考虑实际数据收集的可行性以及所选对象在同行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选取59款国内手机游戏产品(截至2017年6月底上线的手机游戏产品)为研究对象。定量指标数据来源于上市企业财务年报、《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国移动游戏行业研究报告》以及网络公开发表的数据。定性指标数据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调研结果,对选取的59款国内手机游戏产品委托专业的调查机构进行数据调查,每款游戏各选取100位消费者进行调研,共收到了5900位手机游戏用户的有效信息反馈。本文采用无量纲化数据处理方法,即根据指标本身的特点,采用极差标准化法来进行计算和测算。并根据上文确定的权重,通过加权平均法来计算指标值。从手机游戏产品类型看,角色扮演类手机游戏产品成为国内手机游戏产品品牌的主要类型,占比达55%,其他手机游戏品牌如战术竞技类、动作类、棋牌类、休闲益智类等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从发展趋势看,IP游戏是国内手机游戏品牌的主流,端游改手游成为国内手机游戏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内手机游戏产品品牌20强榜单中的王者荣耀、穿越火线—枪战王者、梦幻西游、大话西游、诛仙手游等游戏皆由端游IP改编而成,端游改手游占比高达70%。从游戏发行商来看,排名前10的国内手机游戏产品品牌大部分出自腾讯和网易。经实证分析发现,产品市场表现是影响手机游戏产品品牌价值最重要的因素,其中产品销售额因素影响最大,APP下载量、月活跃用户数量也对品牌价值形成重要的影响,王者荣耀产品市场表现数据远高于其他国内手机游戏品牌,这是它遥遥领先的重要原因。其次是消费者互动,消费者是产品的直接体验者,消费者的对于品牌的认知、品牌满意度和品牌忠诚等都会对品牌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排名靠前的国内手机游戏产品品牌大多具有良好的消费者互动。再次是社会效益,游戏产品属于争议性比较大的文化产品,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效益指标对其影响比较大,数据显示当前游戏产品的社会效益整体较差,需要进一步改善。最后是企业实力,具有雄厚资金、创意理念、先进技术、渠道优势的互联网公司往往更能研发出游戏精品,由上文可知排名前二十的手机游戏产品品牌大多出自腾讯和网易两家。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