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文化自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摘要:培养全民文化自信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学英语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文章探索了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强调了大学英语对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现状,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路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凝结而成的宝贵财富。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有着坚定的信心。党的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总书记针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出多次重要指示,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大学英语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人文基础课,承担着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将为新生力量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2]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自身文化生命力蓬勃发展的充分肯定、赞赏和信仰。在总书记的话语体系中,“文化自信”中的“中国文化”具体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3]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生存、国家立足和发展之本。

2大学英语课程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之余,应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以其所携带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弱化了学生的母语文化能力和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文化遭遇巨大冲击,母语文化的保持与发扬面临极大的挑战。[4]大学生是展现文化自信的主要群体,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延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对于大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培养民族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

3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大学英语课程要主动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要反映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果,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等各方面内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遵照的总依据,也是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最终评定标准。但目前各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并非紧随《指南》。如果各院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未做及时修订,没有根据新的文件提出明确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就会导致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语言教学表现失语。大学英语作为重要的人文公共课,课时量有所缩减。原本开设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已经削减至三个甚至两个学期。教师要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完成词汇、文章阅读、翻译及写作的讲解或练习等教学任务,而课时缩减就难以保障有充足的时间来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未考虑到文化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这会影响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师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较模糊。教师受所学专业及个人爱好限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较少,视野受限。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不能很好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限于单词记忆、文章理解、阅读材料、课后作业等,缺乏对语篇内容的完整理解,这会影响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施,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欠缺。

4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

只有将中国文化知识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如何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必须对整体和局部、多层面和各教学环节做出相应调整。

4.1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促进中国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顺应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是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2)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版)进行的修订。院校在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时,应及时修订并且明确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所应完成文化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4.2调整教材内容,增加中国文化教学模块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严重缺失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强调学生要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与文化。传统教材处处彰显英美文化,所选用文章对于中国文化涉及得很少,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学习路径。大学英语教材应该融入中国文化,要更多地用英语承载中国文化,借助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掌握以标准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技能,更好地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4.3优化教学设计,有效渗透民族优秀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率最高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开发教材中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教师应在课堂导入时引入中国文化,增加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辅助性材料,同时要注意难度适中。可采用教师或学生讲解、集体或分组讨论、视频或音频学习、翻译练习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中国文化的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接受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广泛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第三版)第一课Sym⁃bolsofCulture的导入为例,教师可在文章导入中引导学生学习麦当劳及迪士尼西方文化时引入Sym⁃bolsofChineseCulture。教师可用象征中国文化元素的素材如饺子、茶、京剧、长城、兵马俑等来进行讲解。在讲解文章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单元主题进行中国文化的培养。《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的每个单元选取了单元主题类似的两篇文章,但学习的角度和深度有所区别。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时,可利用当前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如在第一册第五单元ILoveThisGame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运动员精神时,可结合东京奥运会中苏炳添、巩立姣、全红婵等运动员的事迹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测试与评价是正确评估教学过程与效果的重要环节,能给予教学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在处理课后习题时,教师可在翻译、写作等作业中融入中国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如果在期末、A/B级及四六级测试中增加中国文化的考核部分,将能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唤醒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4.4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多元弘扬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有效利用学校的校史馆、图书馆、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讲堂等有序展开中国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教师可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档案馆、爱国教育基地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利用校园网、英语网站(如ChinaDaily)、“学习强国”平台等的文化专栏、文化录播课,向学生手机推送、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阅读材料。教师也可以开设线上或线下选修课,如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的英文翻译作品解析等。

4.5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强化教师的中国文化教学输出能力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5]英语教师是中西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桥梁,他们不仅要负责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传播中国文化。广大英语教师经过多年的专业文化课学习,英语基本功扎实,但是对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关注较少,更不用说系统学习了。因此,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底蕴直接影响到其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增强至关重要。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关注语言教学的同时,更应通过多种手段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提高用英语输出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英语教师必须坚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文化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自信与尊严中走出去。”[6]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效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完成语言教学中文化交际的使命。让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彰显中华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只有唤醒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体现大学英语的教学价值、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作者:麻淑涛 王江曼 田力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