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俗中傩文化时代价值研究

乡村民俗中傩文化时代价值研究

内容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是农村经济、生态、文化等全方位的振兴。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傩文化作为乡村民俗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地区村民的经济收入,还能普及乡民的历史知识,改善乡村社区的自然生态,拉近村民的心理距离,促进村民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乡风乡貌。傩文化所倡导的与人为善、与邻和睦等理念,与今日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相似之处。

关键词:新时代;傩文化;乡村;振兴

傩原是一种极古老的迎神驱鬼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傩的性质从单一的驱鬼祈福逐渐向娱乐性转化,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和传说故事的内容,在民间尤其是农村地区广泛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事象,傩蕴涵了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傩的产业价值开发潜力愈发巨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要求农村在经济、生态、文化、村容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尤其在傩文化底蕴浓厚地区,傩俗活动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由于傩文化对传统价值的重塑,也有力地带动了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乡风乡貌的改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获得很好的践行。

一.傩面具造型丰富独特,是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元素

旅游产业是一个文化性和经济性很强的产业。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促进,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催生了旅游文化产业的产生。[1]傩俗多在风景秀丽的民族地区流行,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傩文化的旅游经济价值愈发凸显。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山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屯堡傩雕更是安顺的一张绚丽文化名片,成为安顺屯堡对外展示的重要标志符号。广大屯堡乡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全区有地戏队伍一百多堂,金戈铁马的地戏文化是傩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傩雕艺术作为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游客回归到自然乡土文化的氛围之中。如今,傩雕已成为民族乡村旅游的一道主要的文化风景线,吸引了海内外嘉朋的纷然踏至。旅游产业的兴盛在有效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傩雕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广阔空间,为傩雕艺人架构彰显才华平台的同时也为他们找到了吃饭的牢靠饭碗。[2]安顺傩雕面具人物角色类型多样化,有正神、凶神、世俗人物之分。正神是正义的化身,是为人们解决生活中苦难的神明,如三界公爷、万岁母等。正神面带笑容,有端正大方的五官,眉弯眼大,冠上刻有神兽,线条柔和,色彩常以单色平涂,比较柔和协调,其形象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凶神,都是凶悍勇猛、威武的神?,多为武将,在傩戏仪式中,其职责是镇妖逐鬼、驱瘟祛邪。面具的形象刻画与汉代雕刻玉石的汉八刀手法相似,线条粗犷有力,轮廓鲜明奔放,形象浪漫诡奇,气势咄咄逼人。有的凶神头上长角,口吐长牙,眼部突出,更有立体感。色彩上多为单色,也有多色平涂的,对比强烈,如凶神莫一、徐差等。世俗人物,分正面和丑角两类。正面人物具有淳朴、忠厚的性格,所以面具的刻画一般采用写实手法,不加任何夸张和变形,五官端庄、眉目清秀,色彩也与真人相似。而丑角面具就比较夸张,不符合正常比例,造型千奇百怪,有的细眉小眼,有的歪角皱鼻,有的龇牙咧嘴,有的甚至没有下巴,有的涂上红脸蛋,有的点上红印。虽然看上去很荒诞,但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也表现出布依族民间艺人的丰富想象力。此外,在贵州安顺,很多动物也能成为地戏中的角色,如老虎、猴子、马、金龙、青龙、独角龙、青狮、黄牛、黑牛、猪、松鼠等,这些动物以得道成精的灵物形象出现。艺人们在制作面具时本着自己对这些动物的认识与感受,注入自己的情感,所以动物的面具一般不会阴森怪异,而是比较贴近实际。如老虎面具眼珠凸鼓,巨口张开,额头上绘一“王”字,可爱而不失威猛;还有憨厚的黑牛,神气活现的马,懒散不经的老猪,等等,这些动物经过拟人化后更加具有灵性了。屯堡傩雕独具特色,不仅是傩雕艺人增收的重要路径,也是农村乡民认知和了解历史文化的窗口。傩雕作品不只是一个旅游商品,更是西秀区的文化代言,游客不仅能买到自己喜欢的傩雕造型艺术品,还能饱享一次又一次傩文化视觉盛宴,带走的不仅是一件木雕艺术品,还有屯堡人的热情和悠久的屯堡文化。当然,如果感兴趣还能坐下来舞弄一番,体验一下傩雕的制作。[3]

二.普及乡民的历史知识,提升社区民众凝聚力

国不可无史,历史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大部分乡村民众无法接受正规教育,也就无法学习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但在历史上,中国平民大众始终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意识的产生与保持与民间信仰中蕴含的丰富历史典故是分不开的。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思想艺术感召力,自古迄今在中国民间广泛盛行。民间信仰将历史典故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比正规的历史教育能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傩俗以其博大的包容性,蕴涵了历代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历史典故,在乡民形式多样的表演中,将中华民族的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规范灌输到广大基层民众的思想意识中,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地方社区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稳定的秩序。傩俗将村民们的国家情节和乡土情怀在艺术表演中完美融合一起。傩俗中的历史人物与典故都被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以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武婆就是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她在桂林民间被称为“唐朝国母帝娘”,供奉她塑像的建筑被称为“武婆庙”。因她当政时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政通人和,作为统治者施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乡民感念于她的恩德,因此便在中秋节举行祭祀她的仪式。选择中秋节作为祭祀时间明显表现出桂林百姓对丰收的期盼与对风调雨顺的向往。李王庙中所供奉的是李王塑像,李王是宋徽宗大观元年的武状元李珙,祖籍桂林永福县堡里乡,他在抗金勤王途中因势单力薄,孤立无援,与七万金兵血战数日后壮烈牺牲。后人感念他千里勤王英勇殉国的壮举,将他尊为抗金英雄,并在他的故乡堡里乡修建了李王庙,同时还定期举行“李王巡游”的傩祭仪式。武则天、李珙都是人而非神,作为统治者、地方官员和抗金英雄,他们分别为人民、为地方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管是武则天的施政有方还是李珙的忠君爱国,都是值得桂林人民感怀并纪念的,因此他们将这些人物典型化,将其变成了傩祭仪式的主神,以相应的仪式来纪念他们,表现了百姓朴素的因果观念———希望英雄人物在去世后能变为神灵来继续护佑一方。同时,将他们作为傩祭仪式的主神,也是对他们伟大事迹的不断传扬与歌颂,让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在祭祀活动中将这种美好品德不断传递下去,帮助所有参与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精神世界的生态和谐。[4]

三.傩文化注重生态保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傩祭仪式以服装、道具、乐器和动作等因素为外在表现形式,其内涵是十分深刻的,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在桂林,傩祭仪式通过令公祠、武婆庙、愿厅、调堂等傩祭专用建筑,纷繁复杂的傩祭流程,色彩斑斓的傩祭服装,各具特色的手工面具,悠扬清脆的傩笛与傩鼓,传神生动的“调神”舞蹈以及别具一格的傩祭剧本,模拟各类神灵降临凡间与民同乐的场景来体现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神灵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通过傩堂师穿戴特定服饰,佩戴相应面具,表演对应的舞蹈动作来表现神灵与民同乐,共同劳作,接受百姓对他们的感谢并护佑一方的场面。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曾经提出了很有影响的“互渗论”,指的是一切事物互相作用和影响。在互渗理论中,神、自然、人都交织一起,难以区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现今桂林傩祭仪式的存在不是偶然的,远古时期,当地民众就通过傩祭仪式来表达对过去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感恩之情,感谢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同时也期盼着好运的顺延,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傩祭仪式中使用的面具,形象多变,数量繁多,有的平和敦厚,有的面目狰狞,体现出神灵的法相庄严与神秘狞厉,这样的面具形象尽管看起来是在有意识地极力夸张,但是透过其外在,却又可感受到某种真实的稚气,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企及的人类童年气息,有着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当代,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民众还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原素与傩祭仪式中的傩舞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傩舞的表演形式与内容。如安顺屯堡张家村的村民就吸收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元素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人与自然辩证和谐的思想,将阴阳鱼的图案以及五行元素的色彩运用在傩舞服饰中,以五行相生、万物和谐的思想创编了祈福傩舞,为观赏者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感受。傩祭仪式将传统文化思想与元素引入其中,也正体现了其对自然生态境界的不断追求,表现了傩祭仪式中思与境和、人与道谐、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之美。傩祭仪式的不断发展创新、兼收并蓄深刻地体现了其所蕴含的包容兼蓄性自然生态文化指向。

四.傩祭仪式的乡村社区生态文化功能

傩祭仪式具有本村化、本土化、全民化的特点。傩祭仪式中最核心的内涵是对神灵、祖先以及百姓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信仰与崇敬,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则是还愿。傩祭仪式中的歌舞,其艺术创作与审美指向并不是观照或静观,而是一种狂烈的活动过程。傩祭仪式也被称为“调神”,即与神灵嬉戏玩耍的意思。傩祭仪式中有相关记载佐证的神灵就有开山神、先锋神、孟光文神、文门官使者、引关使者、功曹使者、土地神等上百个,这些神灵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特殊的日子里,百姓会以傩祭仪式的方式来“还愿”,由傩堂师戴上象征神灵的面具,通过各种复杂的祭祀手段、特殊的舞蹈动作,如火如荼、如痴如狂、虔诚热烈而严谨地表达对帮助过自己的神灵的感恩之情,浓缩和积淀着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在傩祭仪式的大型活动中,通常全村百姓一齐参与,为大家带来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村中处处充满了狂欢式的嬉戏、打闹、游艺、表演等,具有全民性、参与性、节庆性,此时的仪式既是一种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全民性的狂欢。平日里的循规蹈矩在这里可以完全抛开。活动中,村民们没有富贵贫穷之分,就连神灵也在傩堂师的亦歌亦舞、亦戏亦仪中来到百姓间与民共庆,整个仪式充满着平等自由的人性之光。载歌载舞、巡游查访、沿街摆供等活动拉近了村民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平日忙于生产生活而积攒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自由的天性得以解放。同时仪式能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下一轮的生产发展中去,为追求美好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傩祭仪式中各族文化融合一起如同一条文化纽带,促进了当地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对促进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和谐相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体现出文化多元互补的社会生态文化指向。

五.傩祭仪式在村民中的精神生态文化功能

傩祭仪式的举行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改善,也是对人自身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古时的乡村生活是十分繁忙的,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而傩祭仪式就是一个将所有村民都聚集一起的契机。正是在傩祭仪式上,全村甚至是附近村庄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促进了邻里、乡民、附近村庄之间的和谐与融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但不管乡村还是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日益淡漠。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许多农村自发组织了“邻里节”来促进村民邻居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达到改善村民之间精神生态的目的。这种具有群体性、参与性、狂欢性的“邻里节”与傩祭仪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具有精神生态指向性。傩祭仪式的举办同时也是村民潜移默化的一次精神美育,其如期举行表现了村民们坚守诚信,怀有感恩之心,珍惜自然给予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精神操守。整个村庄的人都因此而活动起来,参与到傩祭仪式的各个环节中去,在仪式中表达对神灵和先祖的感谢之情,同时也将这种知恩图报的心态不断传承下去。傩祭的定期举行是村民自我实现需求得以满足而获得归属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仪式中,全村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举行集体的祭祀活动,人人都全力参与其中,成为整个仪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场景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集体的象征,村民参与其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身处集体之中的归属感,增强了整个村庄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善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使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除了爱与归属感的需求之外,审美需要也是人的高级需求,“追求和满足高级需要代表一种普遍的健康趋势。”[5]傩祭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主要功能逐渐由“娱神”转向“娱人”。以其丰富多彩的面具,独具特色的服饰,蕴涵丰富的傩戏在不同时代都能适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吸收传统文化经典并加以改造而成的傩戏,如《孟姜女》《鲁班架桥》等,饱含着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这些傩戏的演出不仅满足了村民的审美需求,也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了道德品质修养,改善了精神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整个参与族群的精神世界和谐共生。

六.结语

傩文化是地方民俗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社区文化等指向对今天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区的构建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门古老的民俗活动,在傩文化底蕴丰厚的农村地区,宜加大宣传与发展力度,采用综合创新的方式,将古老的傩祭仪式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社会现实相结合,以新形式、新技术、新模式帮助这门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由此一来,傩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振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在新时期的建设大潮中,共同展示出独特的时代魅力。

作者:李寿旭 单位: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