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短视频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摘要:在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潮流下,各种移动社交平台开始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主流话语表达的重要阵地。而短视频作为新闻生产、内容传播的主要形式,开始参与到政治、财经、科技与生活等资讯的对外传播中。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都需要多种短视频媒体的参与,其不仅能够对受众的观看习惯、思想观念产生作用,还会对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造成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社交媒体时代下,运用短视频进行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策略,并提出新闻传播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文化传播;国家形象

前言:

短视频属于社会化的即时社交媒体,其凭借着内容短小精炼、传播方便快捷、实时互动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新闻或资讯传播的重要方式。抖音、快手、美拍、秒拍、梨视频等移动视频平台,主要以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来增强视频的信息传播广度与影响力。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在对外宣传过程中,会通过以上短视频网站宣传片,向国外网友介绍中国发展,促进主流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构建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形象。

1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的主要特征及其内容传播流程

1.1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的特征分析

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短视频在新闻资讯获取、信息制作、内容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即时新闻、热点资讯的传播中,短视频主要存在较短时长、海量信息、实时传播、双向互动等特征。首先短视频的拍摄、制作时长,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也就是说信息传播主体要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新闻资讯的制作、整理,向受众传播自身想要表达的重要信息,并引起网络受众的广泛反响与回应。其次,短视频平台中存储有海量的视频信息,受众可以通过网站的搜索栏,检索自身感兴趣的新闻资讯进行观看,并发表评论或见解。最后,短视频传播具有实时性、双向互动的特征,主流媒体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政治、经济或时事类的视频信息,对某一事件、某一观点作出舆论解释与引导;受众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不同社交平台的短视频信息,对视频内容进行评论、转发或收藏。当前新华社、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新京报等传统媒体,已经在多个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开设账号,权威的新闻资讯、时事视频,以塑造中国政治清明、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社会文明的大国形象。

1.2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流程

当下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主流意识形态考量、素材选择、内容制作、新闻资讯传播。第一,在短视频的拍摄与制作之前,新闻媒体应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清醒的认知与思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普通人民群众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些意识形态作为真实的“中国声音”,应该在短视频中得到体现与反映。在多种场合的讲话中,提到“真抓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深化改革”、“找对路子、加快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治理生态环境”等治国理政观念。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以上政治、经济与文化理念的指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符合人民期望的内容进行制作。例如:对于脱贫攻坚、扶贫这一社会现实,新闻媒体可以选取脱贫代表、扶贫代表作为采访对象,向国内外受众介绍中国脱贫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媒体人只有对普通群众思想价值观、时展趋势进行把握,才能做出既贴近受众、又满足国际传播需要的内容,才能赢得国内外网民的欢迎与认可。第二,短视频制作要谨慎拍摄、选择素材。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人民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于现代中国经济、中国文化的介绍与传播,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彰显民族凝聚力的新闻事件、社会话题,来强化主流的政治观念与文化立场。主流新闻媒体在短视频的制作中,可以使用专业生产的内容,也可以使用受众生产内容。对于专业生产内容的制作,其可以通过人物采访、实地拍摄,来向国内外观众讲解中国的发展状况;也可以通过动画短视频、故事片、纪录片的制作,运用抽象、象征或夸张的手法,呈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但若要使用受众生产的视频内容,则应选取视频质量高、视觉冲击力强的内容,并对特写镜头、重要人物、重要事件进行编辑处理, 以契合普通群众的视角与价值观念。例如:对时事新闻的采访报道,可以采用领导人、项目负责人的原画原声,或者在其中适当添加相应旁白,以拉近政治观点、社会事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凸显短视频传播的平民化、国际化。第三,新闻资讯的内容制作与传播,应满足现代受众的心理建设与审美需求。社交媒体存在着多元传播的特性,符合群众审美需求、心理预期的内容,自然会获得大量的观看量与评论。一方面,主流媒体人要摒弃那些低质、低劣的短视频新闻内容,选择优质的新闻资讯进行包装,添加时尚的现代元素或特效,来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与观看;另一方面,短视频新闻制作与传播要认清国内、国外的社会环境,巧妙避开政治、文化等方面禁忌,弘扬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实现中国文化、中国声音在更广范围的传播。

2短视频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及互动形式

2.1运用短视频的视觉符号强化国家外在形象建设

短视频在话语建构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媒介,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并作出人物、事件形象的呈现。当前移动社交平台中传播的短视频,主要包括动画、人物采访、故事片、纪录片等表现形式,内容方面也包含自然风景、风土人情、人物、建筑、工业或农业等。这些视觉符号通常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理性、感性、幽默性。首先从短视频视觉符号传播的理性来看,大量有关经济建设、社会保障、国家发展的镜头,都通过一幕幕人物活动、农业丰收、科技突破的场景,带给受众视觉感官的理性体验。国内外受众在看到这些原画、听到这些原音时,能够真正体会到中国近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但这种体会并不是夸大或变形,而是切切实实感受到物质生活的丰富,具有强大的说服效果、感染力,能够引起观看者内心的共鸣与回应。其次,短视频在执政理念、脱贫攻坚等内容的传播中,也存在着一系列感性的镜头或对白。美丽与富强的中国并不是一天建设完成的,而是在全体中国人不断辛勤、努力的奋斗中实现的,短视频的平滑镜头、近景与人物特写,最能够体现出情绪的仪式感、共鸣效果。以的微视频《初心》为例,《初心》包括《梁家河篇》、《正定篇》、《宁德篇》,以细腻入微的镜头、平和亲切的场景,展现出领导人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中的业绩,虽然从整体观感来看政治意味弱化,但短视频所具有的情感力量,能够引发广大群体的深刻共鸣。最后,部分对外宣传的短视频内容,存在着幽默性的特征,这些短视频大多为动画类视频。动画短视频在视频制作、配音方面较为扁平化,缺乏信息传达的立体性、直观性,但其在色彩呈现方面更加艳丽,能够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眼球,带给观看者一种幽默、风趣或欢快的观看体验。

2.2短视频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双向互动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向目标受众的传输,不是单向的新闻采集、编辑、策划与传输,而是主流媒体、信息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在中国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和心理预期等,对采集到的新闻进行策划、编辑、。因此运用短视频进行各类资讯的生产,主要存在新闻主体一受众、受众一新闻主体、新闻主体一受众的互动流程,且这一信息传播、反馈的生产流程具有实时性特征,主流对外宣传媒体可以在任何时间调整新闻内容、新闻发送方式等。对于新闻主体一受众的生产环节,传播媒体并不清楚目标受众对中国新闻、中国故事的接受习惯,所以其会按照自身对国家形象塑造的理解,把握各类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的传播内容、叙述方式,来作出符合主流认知的意识形态塑造。这种短视频内容生产是简单的大概率生产,不会对社交媒介的受众、新闻内容进行细化的选择。因此这一生产环节类似于传统资讯内容的生产,短视频内容的策划、编辑与发表存在一定风险,中国文化、国家形象的传播具有静态与刻板的特征。而在受众一新闻主体、新闻主体再次一受众的反馈与互动中,主流媒体、受众间视频内容的传播障碍逐渐消除,双方存在的心理、情感认同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国家外在形象的正向作用得到加强。一方面,短视频传播媒体针对受众的评论、转发与互动,能够了解到受众的接受习惯、文化思维,也能够外界对新闻视频内容的态度或观点;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会根据受众正面、负面反馈,对其中存在误解或误读的内容、观念进行解答,对短视频新闻传播中的文化隔阂、阅读习惯进行调整,以满足大多数认知需要、心理预期,消除短视频传播中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误解,构建正向、积极的文化表达及对外国家形象。

3社交媒体时代下运用短视频开展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策略

3.1运用平民的视角解构与透视中国文化、国家形象

短视频新闻内容的选定、编辑与传播,首先要从平民视角进行思考,符合受众群体的文化取向、思想价值观念,才能有效传达出一个国家的政治方针、社会氛围。所以在社交媒体短视频的生产、制作中,要进行主流媒体的“去中心化”操作,将新闻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受众放在同等位置,以消除信息“自上而下”传播的认知误差。例如:对于生态环境、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话题的传播,短视频制作主体可以设定“美丽中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加减法”等议题,选择平民化切入点、平实的语言进行新闻内容叙述。以小见大的将某一大方向、大话题,用微观的具体事件进行中国文化、社会面貌、国家形象的阐释,不仅能够消除主流媒体的话语霸权,而且能够引导普通受众的信息接收、文化思维的倾向,来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文化立场、思想价值观念。以央视财经的短视频《厉害了,我的国》为例,《厉害了,我的国》通过平民的视角,向世界解构中国在互联网、社会经济、贪腐整治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建构起国内外受众对中国的广泛认同。

3.2通过多元化传播内容设定、双向互动以消除误解

从新闻内容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主流媒体需要通过多元化传播内容设定,以及即时化、碎片化的短视频传播内容,来赢得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用户的肯定。首先在短视频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方面,传播主体可以选取时事政治、社会经济、金融财经、传统文化、科技生活等多方面,展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新闻内容的组织,将其凝聚为3-5分钟的短视频,到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中。而从短视频信息传播的素材来看,主流新闻主体可以将实地拍摄、人物采访、影视内容或网络素材进行整理,加入领导人、采访人物的原声或者配音声,以形成极具有亲切感又真实的心理感受。此外,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公开性特征,为主流新闻媒介、受众搭建起双向互动的桥梁,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不仅有自己的客户端,而且在微博、微信、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中开设有公众账号,不定时一系列短视频、微视频。如央视新闻针对“治国理政”这一话题,《窑洞里的读书人》、《公仆之路》、《推动的美丽中国实践》、《共同命运》等微视频,从环境保护、深化改革、脱贫攻坚、外交等多个层面,阐述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并赢得广大网友的热烈回应。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中的视频播放量上千万次、用户评论数万条,形成主流媒介、用户之间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解除内容传播与国内外网友存在的认知隔阂、心理隔阂,以塑造出开放、包容、文明、富强的国家文明形象。

3.3借助生动语言或视觉符号强化内容传播的感染力

社交媒体时代运用短视频进行信息传播,更强调与受众的沟通交流,无论是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还是具有冲击力视觉符号,都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产生强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首先从短视频制作的语言叙述方面来看,具有说理性质的、感性的陈情语言,能够带给受众平民化、平等化的观看感受,引导受众深入到中国人物、中国故事的阅读中,优美风景、标志性的表情、代表性人物,都可以在观众心中形成视觉的形式感。例如:对于有关《中国崛起》短视频的制作,可以选择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国旗作为重要意象,通过大篇幅红色内容、革命事迹的介绍,激发受众内心热血沸腾的革命基因,从而增强视频信息传达的感染力。另外,从短视频制作的形式方面,可以通过动画、特效、视听语言等的包装,搭建起故事理念、视频内容、讲述方式之间的连通桥梁,运用新奇、有趣、轻松的传播形式吸引受众,使主流意识形态、民间观点进行有效融合,以实现对外形象传播的具象化、立体化。

3.4实施立体化的人物形象、事迹推广以凸显大国魅力

正面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并非一日之功,特别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简洁的内容、直观立体的人物形象,更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取得现象级的内容传播效果。通过将可感知的人物形象、先进事迹,制作为生动的、通俗易懂的视频,可以有效帮助海内外受众理解中国文化的思维与表达方式,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傅园慧一组表情包的短视频,通过各网络平台得到广泛传播,引起海内外网友热烈讨论与转发。这一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彻底改变国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的刻板印象,传递出开放、自信、积极向上的中国精神,凸显出五千年文明大国的别样魅力。因此对传统文化、时事政治、科技生活等新闻的传播,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心理状态、审美需求,运用多种形式传达人物形象、推广先进事迹,以完成文化传播与国家外在形象的建设。

4结语

我国短视频社交媒介,主要仿照国外Facebook、YouTube、推特等短视频网站发展而来。微博、微信、秒拍、梨视频、今日头条等即时通讯平台,是主流媒体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些短视频媒介,可以完成视频拍摄、编辑、传播等活动。在视频社交媒体的新闻传播中,新闻制作主体、受众之间地位平等。主流新闻媒体、自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制作,需要考虑到受众观看需求,以及网络社交的传播需要。因此新闻制作与传播的流程,也就是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过程,主流媒体要准确把握受众心理、社会舆论导向等,进行短视频的拍摄、制作与传播,从而建构起正面的文化内容传播与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新闻界.2012(16).

[2]史安斌,张卓.德国社交媒体管理法的挑战与探索[J].青年记者.2018(13).

[3]薛向君.国外应急管理中社交媒体的功用[J].人民论坛.2018(21).

[4]栾轶玫.视觉说服与国家形象建构——对外传播中的视听新话语[J].新闻与写作.2017(08).

[5]胡正荣.共享共责的网络传播:新时代、新格局、新责任[J].新闻与写作.2018(01).

[6]魏少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与大众体育的多元化传播——以马拉松微信公众号传播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作者:方珠伴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