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设计中留白艺术浅析

电影音乐设计中留白艺术浅析

“留白”这一概念,源自中国古代的绘画术语,也等同于通常所说的“计白当黑”。画面中的空白,也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空白部分处理得当,黑白疏密相映成趣,从而产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这便是“留白”。这实质与道家所倡导的本性本色的理念不谋而合,《道德经》中提到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器晚成”,便道出了这种留白的妙处,老子认为留白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人生哲理。纵观古今,艺术瑰宝从不吝啬于留白的使用,在各类艺术门类中的运用也比比皆是。不论是文学的言外有意,书法的计白当黑,还是绘画的虚实相连,都展现着其独有的美学价值。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影这门现代艺术开始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留白手法的运用也是随处可见。

一、电影音乐设计中留白的运用

放眼本文所探讨的电影音乐的范畴,留白作为一种电影音乐设计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在影片中运用广泛,以不动声色的方式带给受众极佳的审美体验。留白艺术在电影音乐上的运用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完全留白和相对留白。完全的留白直接体现于音乐在流动过程中突然的静默,以休止的方式产生节奏上的停顿,给予观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感受。而相对的留白则不仅仅限于音乐绝对的沉默,它也可以表现在许多去繁从简的音乐设计中,通过将音乐做减法的方式制造出优于使用复杂性音乐的艺术效果,使得音乐在影片中的生命力更为突出。

(一)完全留白:音乐的静默

完全的留白指的是音乐在行进过程中的静默,用戛然而止或适当的停留,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停顿感。节奏作为电影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对于整个影片的表述以及与观众的联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体现在场面的调度、画面的组接上,音乐作为一种运动的艺术在电影中的出现更加增强了这种节奏性。因此我们会发现,有时缺乏音乐,观众在观影的强度和集中度上也会下降很多,这正是因为音乐有调节和控制影片节奏的作用。苏联的电影艺术家杜甫仁科也曾指出:“如果影片在需要的地方没有足够程度的静默,那么我们的对话在这样的影片中会失去多么丰富的色彩啊。”影片中音乐的停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带给电影奇特的戏剧效果。譬如在电影《罗拉快跑》中,抢劫后的罗拉被警察追踪,罗拉奔跑的过程的背景音乐响起的是DinahWashington所演唱的《WhataDifferenceaDayMade》,而整首歌也伴随着罗拉的中枪瞬间戛然而止,画面运用降格的处理方式营造出罗拉倒地的仪式感,此时音乐的静默不仅起到节奏缓冲的作用,同时也用无声的方式带给观众一种令人屏息的冲击感。

(二)相对留白:音乐的静默

这里所说的“留白”是相对而言的。留白也具有相对性,可以留多亦可以少。“简”作为艺术中的一大审美追求,起初来源于中国绘画领域。对于电影音乐来讲,留白不一定全然是声音的静止,它同时也可以表现在音乐的减法思路中,在看似错综复杂的声音元素中,提取出最为重要的主干声音,抛开枝叶,集中力量去放大这种元素,来凸显影片主题,展现剧情或人物所产生的矛盾。在电影音乐的设计环节中,很多作曲家在配乐过程中往往有删繁从简的做法,以此配合剧情,使音乐本身呈现出更为震撼的情感力量。在电影中给音乐做减法并不是一种盲目的简化与压缩,而是更为深层次的丰富,让音乐在简约中“不简单”。其中运用较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该电影作为一部富有艺术特色和历史内涵的作品,也充分体现了导演在影片中“做减法”的勇气和智慧。由于《归来》所讲述的是大时代环境下人物的悲情故事,笔者发现,在整体的音乐配器上,多选用单一的钢琴和小提琴独奏,一方面用简单的配器作为衬托凸显优美婉转的主旋律,烘托悲情的主题;另一方面,意在通过乐器的简洁更多地让观众把目光关注在故事中重要的细节上,从而给观众以更多的引导和期盼。“删繁从简”,这些不仅是艺术处理的手法,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二、电影音乐设计中留白的艺术作用

在电影音乐设计中,留白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手法,并非是强行杂糅、可有可无的,留白的使用往往渗透着来自导演和音乐家们的深思,对于整个电影内容的叙述,人物情绪的表达,以及与观众情感的联结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凸显影片人物的主观情感

音乐是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时音乐的留白往往也不失为一种特殊的情感表现方式,它可以表现出深沉的思念,可以表现极度的紧张,也可以表现浓郁的焦虑。电影作为一种以视觉元素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形式,仅仅通过画面能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是有限的,而这时音乐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载体,将剧中人物微妙复杂或难以言喻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一些电影也会直接运用音乐留白的方式将这种艺术效果进一步放大。这里要提到的便是多次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红高粱》,在电影开头迎亲的颠轿戏中,轿子外的轿夫喜庆地高唱着,轿内是主人公九儿令人心酸的抽泣声,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而伴随着迎亲队的载歌载舞,此时的迎亲曲戛然而止,我们能够听到的只有九儿在轿中的啜泣声。在这里音乐的留白一方面不仅放大了九儿在轿中的哭声,更加突出了九儿无奈、悲凉的心境,另一方面也塑造出了轿外轿夫们情绪的落差,透露着轿夫们对于九儿的怜悯。音乐的留白一定程度上达到突出主体的需要,使主体更加具有戏剧化的冲击力。

(二)给予观众发挥想象的空间

美学家伊瑟尔在《本文的召唤结构》当中,曾提出“召唤结构”的概念,他认为作品当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来进行进一步的想象和填充。音乐艺术与文本艺术不尽相同,在音乐“空白”的时间中,可以尽可能调动起受众的感官思维,加强观众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期待、预测、想象等审美再创造活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影片的结尾处杀手为救女孩而牺牲的片段,负伤的杀手莱恩跌跌撞撞地朝出口走去,我们看到伴随着镜头的天旋地转,莱恩倒下。在这里,没有特写,没有台词,音乐也随之慢慢淡出逐渐消失,镜头直接切换到下一个场景,整体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留白效果。镜头的摇晃与音乐的淡出共同作用,留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音乐的“空白”给观众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依靠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能动的想象,去填补头脑中所产生的意象,从而产生属于自己的理解方式。

(三)成为影片的叙事元素

电影音乐中的留白有时候还会直接参与到影片的叙事中来,用音乐的骤起骤落架构起影片内容的叙述,伴随影片的起伏去塑造内容动态的变化,以此来填补情节的空白。电影《空难乘客》讲述了一次空难中不愿意面对死亡的几位幸存者,在死者的指引下,找到灵魂归宿的故事。在该影片中,音乐便多次采用了留白的手法,除了结尾之外音乐几乎没有一处是完整地进行,音乐在影片中伴随情景发展,突然开始,又突然结束,随着影片的行进画面的需求而设计,每一个开始的音符都揪着观众的内心,每一个戛然而止的空白又带给观众无限想象的空间,使音乐与电影中各元素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真实而丰富。譬如在飞机失事的场景中,克莱尔在与航空公司人员交谈场面里,看到对方的文件包,一种不祥的疑惑感油然而生,音乐在此刻突然响起,又突然停止,从而营造出一种紧张、神秘的气氛。在这里,音乐的留白是直接参与影片叙事过程,共同与影片的其他元素合力塑造出不安与焦虑的情绪,提高影片整体的气氛的渲染。

(四)调节并控制观众的心理节奏

有悬念的故事,能足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神经。有谜团的剧情,观众才有继续探寻的冲动,跟着影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音乐的“留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观众对于时间的感觉。这涉及心理学的层面,实质上很多时候,恐惧并不来源于恐惧本身,而是存在于不确定与未知中。突然的静止往往会带给观众“莫名其妙”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因此有时在高度紧张的剧情中,几秒钟的寂静反而比起惊心动魄的音乐更让人屏住呼吸,心惊胆战。在电影《雨果》中也出现过,在巡查员和雨果追逐这场戏中,背景高亢的音乐在接住机器人的瞬间骤然停止,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紧张也因此瞬间被带动起来。音乐的留白起到了调节观众心理节奏的作用,在声音运用密度较大的过程中,突然使用“寂静”的方式使观众产生不适应感,察觉到声音的不平衡感,从而产生惊恐的心理效应。片刻的留白能够在有限的内容中形成动静的反差,用松弛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剧情内容的张力。

(五)强调和深化影片的主题

音乐留白的运用通常可以为影片的叙述赋予更多的内涵,音乐的非语义性以及留白所具有的意象性,实质上可以传递用语言所描绘不了的深意,往往可以为影片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由意大利导演赛尔乔·来翁内执导的著名影片《西部往事》,影片里的每个人物都拥有其相对应的主题音乐,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创作者将莫顿的主题音乐进行了一系列留白的设计,配合着莫顿最后断气倒下的瞬间,他的主题音乐也中道而止,音乐与人物合一,以留白的方式展现出了人物命运的终结。影片中另外两位主要人物麦克贝恩和弗兰克,两人也皆有代表各自的主题音乐,在最终的决斗中,两人的主题音乐交织在一起。在这里音乐创作者同样使用了留白的技法,当双方的主题音乐以汹涌澎湃式不断把影片推向高潮,这时弗兰克倒地而死,音乐也随即静止了,留下的是万籁俱寂的声音的空白,象征着两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也由之告一段落。可以说,音乐的留白既是一种手法,又是一种语言。巧妙地将留白运用至音乐的设计中,可以用最为简单的实体元素表述更深刻的内涵,大胆干脆地使主题更加突出,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珏:《电影声音设计的减法思路》,《当代电影》2013年第12期。

[2]刘江静:《从国画“留白”中感受电影“寂静”之美》,《艺术教育》2014年第3期。

[3]刘方:《〈红高粱〉电影音乐对片中人物的情绪营造与美学表达》,《电影评介》2015年,第23期。

[4]彭吉象:《艺术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钟奎:《电影声音后期制作工艺流程》,《数码影像时代》2014年第8期。

作者:王梦菲 佟雪娜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