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应用

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应用

摘要:电影艺术中音乐的使用也越发广泛,将中国的民族音乐融入到电影中,可以满足电影观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需求。基于此,本文首先讲述中国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应用的意义,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民族精神;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音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电影中运用中国元素,使世界对中国电影留下了中国印象,吸引国外观众观看中国电影。还可以表达出强烈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思想和情感,在电影中表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就是独特性、多样性以及原生态性,加入到电影中可以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能够提高电影的艺术性,从而推动中国电影艺术产业的发展,传播中国文化艺术,使全世界都可以听到属于中国的“声音”。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融合之后的新民族音乐可以推进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国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应用的意义

我国民族音乐形成的三大因素是四域音乐、中原音乐、外国音乐。四域音乐指的是以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之外的中原民族的音乐文化;中原音乐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的音乐;外国音乐指的是中国音乐与国外音乐交流得到的音乐文化。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文化影响,并且保留了各民族的独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音乐的影响力是非常强的,可以展现各民族文化的整体风貌,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状态,比如喜悦、愤怒、悲伤、愤慨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无法诉说的复杂情感,用音乐加强电影的感情色彩,使影片表达的情感可以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起到连贯镜头的作用,把电影中无法交代清楚的镜头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能渲染背景气氛,如环境氛围、时代气氛以及地方文化氛围,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加强画面的感染力;发挥情节评论作用,采用柔和的方式表达对影片中人物的主观态度,与旁白和画外音的作用相同;还可以深化主题,与影片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环环相扣。民族音乐应用在电影当中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音乐不分国界、不分贵贱,用音乐与电影向世界传达属于中国的声音。中国民族的民间音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别:器乐音乐,比如丝竹乐、吹管乐、鼓吹乐等;戏曲音乐,可分为皮黄腔、梆子腔、昆腔、高腔,京剧属于皮黄腔;民歌音乐,民歌是各类民间音乐的基础,可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歌曲;舞蹈音乐,其中最流行的有:秧歌、腰鼓、花灯等,这四个类别均融入于电影音乐。

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

(一)戏曲音乐元素融入电影音乐的运用

戏曲音乐因素融入电影音乐构成了戏剧电影,戏剧电影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占主导位置,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戏剧电影《定军山》,“这部短片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也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将电影与传统的民族戏剧结合,而且拍摄的主角是当时群众基础非常雄厚的谭鑫培,谭鑫培是京剧名角,拿手好戏便是《定军山》,为这部电影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定军山》虽然在拍摄手法上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但是取材却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戏曲和古典文学相结合,符合当时观众的审美与欣赏习惯。《定军山》这部电影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随之产生了许多的戏剧电影,比如谭鑫培与其他京剧名角合作演出的《长坂坡》、许德义主演的《收关胜》以及俞菊生主演的《艳阳楼》等,随着这些影片的拍摄与播出,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带动了戏曲电影的发展,使戏曲电影迎来了发展繁荣期。戏曲不只于中国电影的诞生有关,中国电影的每次艺术改革也都与戏曲电影有关。比如《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有声电影,使观众在电影中听到戏曲的演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戏曲音乐在电影中的展现再一次为中国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戏曲音乐在中国电影中应用可以表现中华民族独有的音乐风格,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民歌音乐元素融入电影音乐的运用

民歌的创作比较贴近人民的劳动生活,比较多样化、也比较朴素、原始,传唱民歌也是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因此民歌的传唱程度较高,深受大众的喜爱。民歌存在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当中,民歌贯穿于我国许多民族的婚丧嫁娶等,具有人生礼仪的公用;还具有教育与传承能力,有些民歌记述了先祖生活的知识以及对大自然的认知;有些民族的祭祀与驱邪也会吟唱民歌。民歌在电影中应用可以引起中国民族观众的亲切感,我国第一部记录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就是《塞上风云》,在这部影片中出现了由西康民歌改编而成的《思乡曲》,观众通过影片与音乐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以及社会风土人情,观众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达到了感同身受。传统民歌还可以使电影中人物更加鲜活,比如张艺谋导演的作品《红高粱》,这部影片中的插曲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歌词表达直白、不加修饰,使观众感受到电影人物率真、朴素,豪迈、不拘一格的豪爽性格,使演员贴合人物原型、展现了人物心理变化,也把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传统民歌应用到电影音乐中,表现了各民族的生活特色,表达了电影的中心思想,烘托电影中的环境氛围,使剧情更加紧凑。

(三)传统乐器元素融入电影音乐的运用

中国传统器乐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独奏音乐与合奏音乐。独奏音乐可以划分为弓弦、弹拨、吹管、打击等;合奏音乐可以划分为弦索乐、丝竹乐、吹管乐、鼓吹乐和吹打乐。中国的十大传统乐器是鼓、笙、埙、琴、瑟、笛、箫、编钟、二胡、琵琶。中国传统的乐器都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声音大多高昂,极具特色。不同的音乐乐器演奏会造就不同的音乐风格,在电影中应用民族音乐乐器,可以渲染不同的气氛。例如著名电影《十面埋伏》,《十面埋伏》原本是一首用琵琶演奏的经典作品,讲述在三国时期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打败项羽,胜利回归的故事,弹奏手法非常奇特和高超,使听众身临其境,表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与高超。电影《十面埋伏》运用了非常多的传统乐器,比如在影片角色“小妹”跳舞时,使用琵琶与二胡弹奏的《佳人曲》,与人物形象不谋而合,同时也推进了电影情节的发展。《卧虎藏龙》的电影插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无疑是在说明我国传统音乐被世界所认可。电影中的插曲选用了多种民族乐器,比如《穿越竹林》的插曲是用箫演奏的,使古代的江湖气息扑面而来,神秘感也随之到来;《南行》的演奏乐器是竹笛,曲调温婉、悠长,江南美景的画卷缓缓展开;使用琵琶演奏的《交锋》铿锵有力,把紧张刺激的情节表现出来;《夜斗》采用了葫芦丝演奏,将夜中的萧瑟之感表现出来。这些插曲都渲染了环境气氛,使观众身临其境,电影中不止插曲应用了传统乐器,在连接电影镜头时也使用传统乐器,在人物出逃时,使用大鼓进行演奏,创造出紧张的氛围。电影《菊豆》中运用了中国在七千年前就出现的传统乐器埙,埙隐含中国封建社会主义的思想,展现了影片中主角开放的思想与封建主义之间的斗争。

(四)民间舞蹈元素融入电影音乐的运用

中国民间舞蹈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中国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其中最流行的有:秧歌、腰鼓、跑旱船、花灯、采茶等。电影《黄土地》以八路军采集陕北民歌为线索,讲述陕北人民艰苦与落后的生活状况。电影的高潮片段就是“腰鼓舞”,陕北汉子在漫天黄沙中,头戴白色头巾,身穿藏青棉袄,用震天响的锣鼓演奏,跳着腰鼓舞,展现了陕北人民即使在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压抑的环境下不服输的顽强毅力,表现了陕北农民在黄土地的养育下,与生俱来的激情。运用安塞腰鼓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以及震撼的力量,使观众心情激昂。

参考文献

[1]刘灏.影视音乐创作中的中国民族音乐及戏曲元素[J].音乐爱好者,2019,(09).

[2]管思琪.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J].东京文学,2019,(02).

[3]杨海平.浅论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国电影配乐中的运用与发展[J].绥化学院学报,2018,(9).

[4]吴畅.浅析当代影视歌曲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J].东方藏品,2018,(010).

作者:申坤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