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视域下艺术发展对策

文化产业视域下艺术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以宏观的视角阐述了辽剧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色,着重分析了辽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发展辽剧提出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辽剧进校园举措等五方面的对策建议,意将“辽剧”这份宝贵遗产从历史的长河中重新拾起。

【关键词】文化产业;辽剧艺术;发展历程;对策研究

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辽剧以其独特的自身魅力从宫廷到民间,整整活跃了千载有余,辽剧主要源于辽宁省的辽南皮影戏。[1]辽宁省现有瓦房店市辽剧团、盖州辽南戏剧团和庄河辽剧团。2002年1月,作为辽宁省重要的地方剧种,辽南戏正式定名为“辽剧”。近20年来,辽剧在文化传承、人才接续、奖金断档等境遇下呈现出了日渐式微的趋向。2015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振兴辽宁地方戏曲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扶持辽剧(辽南戏),将辽剧逐步打造成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以及“力争尽快将辽剧(辽南戏)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辽剧能否走出困境,繁荣发展,亟需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辽剧的发展历程

(一)扎根平民生活辽剧初步形成

1958年,在东北三省协作会议上总理曾有过批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在这一批示指引下,辽宁省于1961年在沈阳成立了“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从此正式定名为“辽南戏”;2002年1月8日,根据剧种发展需要,辽宁省文化厅将“辽南戏”正式更名为辽剧。辽剧是在辽南地区(包括瓦房店、盖州等地)传统皮影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辽宁省的新型地方戏曲剧种,发展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辽剧作为农村祭祀娱乐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俗内容,扎根于民间、取材于民间,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

(二)政策方针扶植剧目百花齐放

在中共瓦房店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重视下,为了发展辽剧事业,于1997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瓦房店市辽剧团(初期称瓦房店市艺术团;1999年7月,位于瓦房店市的辽宁省文化厅组织并召开了关于主题为“辽南戏发展研讨会”,会议确定瓦房店市艺术团为今后全省发展辽剧的重点剧团),从此,辽剧的发展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文化部门相关领导的大力扶持下,辽剧接受了来自文化馆等地方和领导的关怀和指导,并在此繁荣发展。后期,大连和营口形成了两个演出阵地——瓦房店和盖州辽剧团,自此以后,辽剧无论是在创作演出还是大型影调戏剧目层面上,均达到了新高度,瓦房店市的辽剧艺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繁荣景象,并获得不错的成绩和荣誉,多次全国巡演,这是辽剧最为辉煌的时期。尤其在建团后至2010年,瓦房店市辽剧艺术事业又有一个新的飞跃,先后创作和演出大型辽剧《月在别时圆》《仁义里》《又是樱桃红了》;小辽剧《祖传秘方》《孙成打酒》《乡情》等,分别在大连市、辽宁省和全国演出评比中频频获奖。

(三)辽剧走向低迷境地

辽剧在正式命名之后,虽不断有较好的作品出现,但由于种种原因,颓势日显。关于辽剧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发展规划、必要的资金、人才队伍、发展阵地等都是摆在辽剧艺术面前的困难。2005年至今,由于政策的收紧、创作人员的流失等原因,辽剧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低迷状态。从事辽剧剧本艺术创作的工作者少之又少,辽剧的后备军不足。目前,盖州的辽剧团还具有一支较为完整的队伍,能够坚持日常演出。而瓦房店和庄河的演出队伍已经残缺不全,排练、演出工作基本处于“业余”状态,辽剧处于艰难守护的状况,前景堪忧。

二、辽剧发展遭遇瓶颈的原因

(一)创作、演绎人才的流失

著名辽剧作曲家那涛出生于瓦房店市复州镇,1960年参加复县评剧团,他曾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大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瓦房店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生前他曾创作辽剧、评戏、二人转、拉场戏、东北大鼓等几百余部地方戏曲、曲艺音乐作品。其中辽剧《成长》《少女泪》《姜云胜》《月在别时圆》(与那勇合作);辽剧电视剧例如《山这边、海那边》《为官一任》等三十余部戏曲音乐、曲艺音乐作品在大连、辽宁省全国评比中获金、银奖,同时他先后出版了《辽南影调戏音乐》《东北大鼓音乐》等专著,填补了这方面的出版空白。那涛为我国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尤其辽剧艺术)的继承、发展、创新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那涛、那勇父子的相继离世,导致创作队伍严重断代,辽剧的发展再一次处于发展瓶颈期。辽剧名角大多年事已高,基本已退出行当,而自身经验不足的新生力量无专业人士指导,又无太多合适的演出机会。以上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辽剧创作、演绎人才的流失。

(二)剧目形式单一,偏离大众审美趋向

辽剧在表演上以我国戏曲传统表演程式为主体,同时又吸收辽南汉族的民间艺术,融合了当地的民族文化与民俗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辽剧的舞美、音乐等未能与时俱进,与大众审美同步,反而显现出些许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迹象。辽剧的诞生进一步满足了观众对日常生活的娱乐要求,但创作题材不应总聚集在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之中。辽剧创作剧目形式较为单一,与当下的主流文化形态脱节,造成了近期辽剧少有享誉全国的经典剧目出现。而被广大人民群众广为传唱的剧目对于一个剧种的发展带动意义十分重大,这就要求辽剧相关从业人员不断突破,编排出题材样式新颖丰富的剧目。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大众所认同的辽剧主要观众群体来自乡镇,而这并不符合城市化进程迅速的社会大环境下的中国人内心身份的认同,观赏辽剧也不能满足部分文化消费的人群对风雅颂的附庸与追求。因此,辽剧要在不改变原剧种的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大胆地进行创作和革新,争取与现代主流审美同步。辽剧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随着时代的步伐继续努力,一贯沿用传统的唱腔、音乐等模式,只会使辽剧在时代的推进中被逐渐湮没。目前,辽剧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若创作、演绎人才的流失,伴随而来的将是剧目一成不变,辽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

三、大连地域辽剧发展的应对策略

在针对辽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人才培养和精品剧目创作、主流大众文化融合等重点问题的思考下,深度调研分析后提出以下针对辽剧艺术本体的建设性意见。

(一)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在新时代传统戏曲危机形势下,重视辽剧艺术从业者专业能力的训练,掌握系统的辽剧艺术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选拔培养后备力量,培养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型辽剧表演人才,同时注重代际间传承,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最后还要关注演员的生存状况,若演员无戏可演时,势必打击创作人才的积极性,挤压辽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所以要挖掘辽剧传统经典剧目的现代意义,创造出轰动效应的新创剧目。辽剧剧目的编剧应深入生活,贴近群众,需要编剧对于辽剧的基本腔调和曲牌等谙熟于心,同时具有一定的舞台和生活经验。以现代化视野挖掘创作出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品,不断提高辽剧的艺术质量和水准,同时还应重视处于基础层面的搞音乐创作的人才培养。力图使辽剧剧团配备负责剧目策划、市场推广的专业人员,也有负责演员、乐队、舞美、主创团队的艺术人员等,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既保证辽剧剧目的整体创作,也确保了辽剧在市场和观众之间的紧密性和活跃度。

(二)实施“辽剧”进校园举措

创新辽剧的传承方式是辽剧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举措,而将辽剧引入学校课堂,是辽剧复兴的有效手段,同时有利于在全国形成广泛持久的艺术影响力。[3]首先提高学生对辽剧艺术的认知和了解,是现阶段在演绎人才培养应当做好的基础性工作。推进辽剧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以增强群众对辽剧的认同感与普及率。发展辽剧首先要立足于当地,加大辽宁省内的群众对辽剧的认识与了解,做到“辽人爱辽剧”。况且政府已落实相关政策加强辽剧在校园的传播,“辽剧进校园”应进一步落实到一所能够具备艺术科研能力或曾参与并完成相关艺术文化类调研项目的高校;同时各大学校及相关专业应在符合自身的经济条件、人才条件等相关因素后积极开展戏曲相关类课程的专业讲座和研究,尽可能多地与剧团进行合作与交流,再一次拉近辽剧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从学术的视角对辽剧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研究,进而提升辽剧的文化品位。

(三)举办辽剧“进社区”活动

促使文化惠民展演制度化、常态化,促进辽剧走进社区、街道,丰富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对演艺人员要求要相应提高,从现实的社会环境思考,直接把辽剧艺术推向社会,反而不利于辽剧的良性发展。当前应着重培养辽剧的观众市场,关照辽剧团体和创作人才的生存能力,循序渐进,妥善扶持,逐步将辽剧艺术推向市场,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可通过走进社区或老年大学进行辽剧的普及与推广。老年群体作为接触戏曲剧目最多的群体之一,无论从兴趣爱好、熟悉程度、接受能力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招收具有一定辽剧基础和浓厚辽剧情结的老人进行培养,在使老年人实现学戏、演出的梦想同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一大批辽剧爱好者,并影响带动周围人对辽剧的兴趣,活跃各个社区及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同时提升辽剧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口碑效果。

(四)挖掘“辽剧文化+旅游”潜质

辽剧的前身辽南皮影戏发端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从这方面看远远超出越剧百年,所以辽剧以及我国传统的地域特色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我们挖掘。将艺术与旅游资源作为共同研发的核心。近年来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旅游景点在江南一带屡见不鲜,目前越剧也在建设旅游产业园。而北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庄河特色经济与辽剧艺术相结合的模式。大型辽剧《蓝莓花开》在庄河市文化馆演播厅公演,这场经过精心打磨,集美术、文学、音乐、舞蹈等综合艺术元素为一体的地方戏一开场,即博得满堂喝彩。该剧主要讲述的是蓝莓种植技术员林自盛和俞秀带领村民种植蓝莓、发家致富的一段故事,剧中热情讴歌了庄河人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对生活、家乡的无限追求和热爱,以及人们真诚善良、大爱如歌的感人故事。有学者认为,这个剧目融合了现代京剧、辽南皮影戏中的多种艺术表现元素,其中美术、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更是别具艺术特色。相比之下,目前大连市缺少与本土传统文化相关联的文化旅游景点,如果将辽剧艺术与皮影戏的文化内核进行提炼,并将其与娱乐观赏性较强的活动相融合,打造出兼具传承使命与娱乐功能的戏曲乐园,力图深入挖掘辽宁历史文化积淀,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促进辽剧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努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辽剧剧目。

(五)将“辽剧”推向前沿

在新媒体时代,传媒产业逐渐崭露头角,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不断更新,与此相关的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要想引起关注并得到认可,需要借助媒体的宣传力度来达到目标。形成舆论漩涡获得关注,以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辽剧应试图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参与央视、省市及地方各个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及相关文化节。目前,越剧、昆曲、川剧等都相继在电视节目中登台亮相。反观辽剧基本很少出现在媒体等平台上。在多元文化共生的今天,这对于辽剧的繁荣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不能在观众中形成较好的知名度和声誉度。此外,辽剧应实施“走出去”策略,多参与戏曲文化类交流活动,如参与或承办中国戏曲文化周,举办辽剧大赛等相关活动,来提升辽剧的知名度。在文化强市的建设蓝图中,大连市肩负着繁荣复兴辽剧的重要使命,同时大连市也是辽剧的出生地、成长地和主要阵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积淀,不断打造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富有创新意识并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具有标识意义的地方辽剧艺术品牌。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辽剧艺术不失去本真内涵的同时又赋予一定的辽南地域剧目特色,制作精品剧目将对辽剧未来的发展产生推动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荔.辽剧—从历史走来[J].戏剧文学,2016,(8):176.

[2]萧忠伟.辽宁地方剧种的生存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5,(5)上:34.

[3]杨东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辽剧的实践与构思[J].广西教育,2017,(3):119.

作者:刘佳 刘清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