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建设探讨

网络文化建设探讨

一、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文化的发展表现在多方面,网络信息资源更加丰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并且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网络新闻事业、教育事业繁荣,网络文化影响力增强,可以引导社会主流方向和揭露社会现实;与此同时,相对应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也在不断加强。然而,在取得成绩的背后,我们更不能忽视目前我国网络文化建设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黄色信息泛滥,各种网站充斥着色情、暴力、拜金等消极因素,严重影响网民的思想意识。二是网络诈骗事件屡见不鲜,通过网络来骗取金钱、满足欲望,虚拟的网络世界却有着真实的谎言。三是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网络的复制粘贴,各种信息免费浏览和下载,使得产权保护成为一大问题。四是网络技术与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大部分电脑用户都是采用国外软件,一些芯片也是国外生产,这制约着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总之,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存在诸多严峻问题。

二、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多样性,使得网络必然存在两面性。我们正面临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管理之间矛盾的问题,和如何杜绝网络垃圾并引导网络文化以一种正能量的作用影响大众。由此笔者将从网络文化的特点入手,分析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共享性特点所致

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以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视角将中国的文化展示给公众。其中有积极的爱国主义文化、奉献文化、创新文化等,同时也存在着色情、暴力、拜金、邪教等消极的方面。当公众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时,他们在接收到积极的文化引领时伴随着消极的信息一并接收,尤其对青少年的社会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整个网络文化中的信息泛滥,成为网络文化建设在繁杂的信息中如何做好屏蔽和发扬工作的重要障碍。怎样将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单纯的先进文化来引领大众是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重视网络的功能性,忽视网络的文化传播性

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从电子商务的交易到平民百姓的网购的过程,都是抛开人和物的虚拟的数字化形式。网络的虚拟性特点一方面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解除了人们内心的距离感,在促进经济交易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网络人际交往。网络的功能强大,公众更关注网络使用的功能性,把网络当作为一种工具,人们忽视对于网络能够作为一种文化的关注和解读,没有认识到网络的文化传播性。因此,由于对网络文化的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网络文化法律法规不健全

网络文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整体的法律效力偏低,有些法规不明确,严重制约了网络文化建设的步伐,使得建设工作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在没有形成优秀的网络文化格局时,法律的缺乏是影响其发展进步的重要方面。加上网络文化监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网络监管只是对政府言论的过多重视,而忽视网络文化真正的引领作用。

(四)网络文化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我国的网络文化监督和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漏洞,有待改善。管理方式传统、管理主体不集中、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普遍存在,网络没有完全的成为一种文化载体。我国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表现出过多的行政色彩,而缺乏公众自身的参与和自律。因为由政府在参与管理的网络文化建设,这种看似有效的管理方式只是将公众的网络形式和内容进行限制,而缺乏公众在网络文化发展中的参与,更忽视了公众的自律、他律和网络道德水平。这样只是将公众管理于其中,不能体现出网络作为一种文化的大众性的特点,也不利于网络文化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就网络本身来讲,它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平等性、多样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在公众自律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法律法规的制约力,将具有消极影响力的网络信息遏制,才能达到最好的网络文化建设状态。就网络文化的监管机制来说,政府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并成立专门的网络文化监管部门,从网络源头严格把关,杜绝黄色、暴力、血腥等信息的流传。众所周知,法律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特征是整个社会敬畏的。因此,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提高公众的网络道德水平

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维护的,在这个虚拟的网络文化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元素,个人网络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于网络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公众网络道德的宣传和培养,让公众自身形成网络道德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个人对于道德的形成有更为关键的作用,每个人养成足够的自律能力。同时,公众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通过网络学习,自我规范,还要参与其中监督他人。政府和公民共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发展环境而努力,这是一项长期并艰巨的任务。

(三)网络文化与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的文化产业。在网络文化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文化产业需结合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壮大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下还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信息网络的影响力,以网络为媒介,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于网络文化中,进一步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网络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防止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体系。

(四)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化管理体制

就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化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现状,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规范网络文化。总体上看,我们可以在国家宏观把握网络文化管理的基础上,分别赋予行政部门、企业、学校、媒体四大领域相应的责任。首先,就国家方面,应明确管理方式和管理部门,加强社会中的每一个网络领域的管理。例如,网吧,这是社会中经常出问题的场所,加强对网吧的现代化管理,严格把守网吧的成立和经营监管。其次,作为企业,网络文化也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派给企业一定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将会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再次,学校是我国教育的大平台,这是文化学习、交流和传承的重要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网络生活的管理也应属于学校工作的一部分,杜绝网络垃圾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交往,并逐步成为一个适应当代网络信息时代的新青年。最后,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有过滤网络信息、把关网络传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责任。

作者:赵凤华 路昙昙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