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探讨

校园网络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网络文化具有全球性、即时性、虚拟性、民主化、大众化等特点。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的形式开展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等活动而产生的,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受到网络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思维、交往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校园网络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主要有促进公正化教学评价过程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机遇、影响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变化等方面。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创新;人才培养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发展的前提是全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其物质基础是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技术,而其突出的特征则是速度、多元和自由。网络文化主要分为外层、中间层和核心层三层。外层主要是物质层面,是网络的构成部分,包括调制解调器、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网络文化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点之上的;中间层是各种处理系统和操作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这些系统也就是日常所说的“软件”,网络构建的思想和科学原理就是通过这些软件得以体现的,也保证了物质层的正常运转;核心层是资源文化和网络信息要关注的重点,是网络运输信息中蕴含的信息,还包括由资源、网络信息等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不同的工作、生活方式。就某一层面而言,可以以“技术”的概念来看外层和中层,而在技术层之内的核心层面则是“文化”的反映。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的形式开展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等活动而产生的,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受到网络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思维、交往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性。交互性、开放性及及时性是网络突出的特点,网络凭借其独特的能力对全世界的计算机进行了联结,整个世界处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之中,地球村也就形成了。互联网为每一个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途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学习。

(二)即时性。这一特点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快捷性的网络信息传递。这一特性主要是由网络本身特点影响而成的,通过电子运行的速度对网络信息进行传递,任何一种网络信息都可以在瞬间传遍网络世界的任意一处。其二,快捷性的交往关系确立和方式的取代更新。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就自己喜欢的任意话题展开活动,既可以加入别人的话题组,又可以就自己喜欢的问题建立讨论组。

(三)虚拟性。网络本是一种虚拟世界,但却是个人都可以主动参与的,并且具有交互式的特点,在网络上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发表言论、展开讨论,也可以释放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才能。在网络世界,通过信息共通的方式人们建立起了网上生活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们有虚拟的生活方式,进而塑造了虚拟的网络身份,这是不受现实生活束缚的,是对人类生活建构性和适应性新的发展。网络中可以进行匿名沟通,这种方式为人们的精神交流提供了平等、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充分表达甚至宣泄自身情绪,能够很好地调节和放松人紧张的情绪。这一点使真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更加模糊,促使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构建了人与人在虚拟空间交往的规则,对大学生的交往观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四)民主化、大众化。网络文化具有商业性质,这也决定了它既要保证网民需求最大程度的满足,又要服务于网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世界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网民的拥有量已直接与财富挂钩了。目前的网络已不再是为少数有钱或有权人服务的工具,其服务的对象是大众。也因此,网络文化的大众化特点逐渐突出,民主色彩凸显。

二、校园网络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促进公正化教学评价过程的发展。校园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评价的转变,尤其是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教学网络评价由此形成。校园网络逐渐发展成为教学活动评价的主要工具和载体,促进了评价方法、评价信息以及评价过程的重大转变。评价过程自主化。教学过程中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界限被突破,这样的网络被看作一个大的环境、单位,知识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通过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不必一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完成,可以依据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时间、地点完成评价活动。评价方法智能化。教师观察、测验是传统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常用的方法。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的网络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凭借多媒体终端智能评价工具对传统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评价信息数字化。伴随着校园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数据的传输、检索教师都可以借助网络来实现,进而得到评价活动需要的各种数据,并将其保存在网页、软盘及光盘等载体中。相对于传统评价方式,数字化评价信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信息传递快捷便利,使教学评价信息的时效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二是信息传播形式多样,网络评价突破了传统的文字形式,集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更加生动丰富;三是信息共享更加便利,评价时教师只需要借助电脑就可以获取评价对象的所有信息。

(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机遇。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合理地利用网络技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与内容,增强其生命力。1.多样化的思想宣传工作。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同步交流、资料检索以及快速传播的功能被大量应用,教学中能够运用的网络媒体逐渐增多,功能也不断齐全,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可以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借助互联网进行广泛的宣传,进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与了解。2.效率化的思想宣传工作。相比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网络的运用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取得了更多的实效。首先,通过互联网,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熟知更多的先进人物事迹,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互联网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参与的机会是平等的,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受教育者的各项权益也得到了保护;借助网络技术,教育者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将同样的教育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学生,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次,网络是一种集文本、声音、图画等于一体的传播工具,具有无可比拟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使学生主动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推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变化。交互性、虚拟性是网络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相适应的,促使高校师生的交往手段得以丰富。目前,网络道德理念尚未构建完成,网络文化对传统道德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宣传工作的开展。网络平台特有的平等、自由有效地促进了人际交往的发展。运用网络技术交往的双方均以符号为代表,不泄露自身的真实情况,并且不存在利害关系,可以自由、平等、大胆地交流,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交流对象,这是一种以精神性为主的交流方式。从这个角度看,虽然是虚拟的环境,却也具有很多真实的因素,能促使双方实现心灵的沟通。互联网利弊共存,具有多样的功能、快捷的速度以及广泛的内容,虽然给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是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校园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挑战学生现有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观是我国大学生自小就接受的教育,大学阶段正是其观念形成并进一步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而网络是十分开放的环境,汇集了各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想。西方价值观念也通过网络不断地传播到我国,大学生时常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都在发生变化,很容易造成其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混乱。很多人受其负面影响,在伦理道德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们身上大多存在伦理认知的冲突与裂变、伦理情感的疏远与隔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网络精神生活的质量。与此同时,考虑到网络行为虚拟性的特点,如果不能很好地约束、规范,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道德和法律观念很容易会弱化。2.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手段及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法治观教育等多项内容,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念文件、读报纸等形式来开展。教师一般会运用面对面的形式,例如座谈会、课堂教学以及谈心等方法将思想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潜移默化产生影响的过程。校园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是自由的,缺少管制,学生能够在任意时间获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这是比高校特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为丰富的;网络环境中,学生可匿名参与,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自由地进行思想探讨与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挑战着我国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的要求。3.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产生极大影响。所谓的网络心理健康指的就是人们在使用网络和离线时均能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对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能够做到很好的把握,要始终坚持以现实性为主,保证在线与离线人格同一的状态。受到网络虚拟性的影响,很多学生沉浸其中,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难以做到良好的把握,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引发人格分裂问题。调查显示,上网的青少年中,出现个性化情绪的占到62.9%,有孤独感的占到20%,与家人、朋友出现疏远的占到12%,出现不良身体状况的占到5.1%。与此同时,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引发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5(8).

[2]李星,周勇,姜润强.探析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良好网络行为的塑造作用[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6(1).

[3]宣王威.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与价值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99).

作者:刘媛媛 李岩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