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注意正确使用黏粘

科技期刊注意正确使用黏粘

最近在审读医学期刊发表的几篇医学论文时,先后多处惊诧地见到“粘膜”“粘附”“粘蛋白”“粘结”“黏连”等错用词,因此很有必要对“黏”“粘”的正确使用再进行一次辨析。

“粘”“黏”原是同字异形,但“粘”有2音2义,而“黏”只有1音1义。

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粘”读zhān时,是动词,义为“使连接”,即“黏的东西附着在物体上或者互相连接:麦牙糖粘在一块儿了”,或者“用黏的东西使物件连接起来:粘信封”;读nián时,是形容词,同“黏”字。“黏”只有nián一个读音,是形容词,义为“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黏液,黏米,黏稠,胶水很黏”。

为什么实践中会频频出现“粘”“黏”使用混淆的情况呢?原因确实比较复杂。在古汉语中,“粘”“黏”2字是通用的,均读作nián。1955年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而2013年国务院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又确认“黏”为规范汉字。此后“粘”“黏”2字的使用就有了《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指出的分工:“粘”读zhān,只表示“使连接”;“黏”读nián,表示“具有连接的性能”。遗憾的是不少人不了解这一文字变迁历史,至今仍在执行已废除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规范,这是亟须纠正的。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参照《现代汉语词典》,本文开头提及的错用词“粘膜”“粘附”“粘蛋白”“粘结”,均应改为“黏膜”“黏附”“黏蛋白”“黏结”(如黏结力,一种将物体黏合在一起的力);“黏连”,因其是动词,义为身体内的黏膜或浆膜由于炎症病变如腹膜发炎时,腹膜与肠管的浆膜粘在一起,所以应改为“粘连”。

在科技期刊中,与“黏”相关的词常见的有:“黏度”,表示液体或半流体流动难易的程度,作为量名称,GB/T3102―1993《力学的量和单位》中列出的“[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均应改为“[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黏液”,指人和动植物体内分泌的黏稠液体;“黏着力”,一种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的力;“黏合剂”,一种能使2个或多个物体粘在一起的物质;“黏土”,含沙粒很少并具有黏性的土壤;“黏虫”,一种昼伏夜出专门为害稻、麦、玉米等的昆虫,其成虫的前翅中央有2个淡黄色的圆形斑纹,后翅尖与边缘黑灰色;“黏菌”,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形态各异的微生物,是研究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的重要材料;等等。

而与“粘”相关的词不多,常见的有“粘贴”,义为用具有黏性的物质使纸张或其他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如粘贴大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