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编辑的有效沟通方式

科技期刊编辑的有效沟通方式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在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良好的沟通可以事半功倍、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工作中也存在各种沟通,编辑与期刊作者、审稿专家、读者之间、编辑与编辑之间、编辑与主编之间等。本文从编辑日常工作出发,讨论了编辑和期刊作者、审稿专家在不同沟通环境使用不同沟通方式采取不同措施以达到和期刊作者、审稿专家的有效沟通。科技期刊编辑日常工作有处理稿件、编辑稿件、组稿约稿等,因此编辑的沟通环境包括处理稿件阶段、编辑稿件阶段和组稿约稿阶段。

1处理稿件阶段采用的沟通措施

在处理稿件阶段,编辑需要面临与作者和审稿专家的沟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作者看来这是他的稿件是否能成功修改好达到专家要求以发表的重要阶段,在专家看来这是他众多工作的一部分,对于编辑来说这个阶段是科技期刊寻找优秀稿源的阶段。很明显,这个阶段对期刊质量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所以在作者和审稿专家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的编辑如果能够发挥作用,使专家能及时有效地完成审稿工作,使作者能够顺利完成稿件的修改,达到期刊质量的要求,这就是有效沟通,否则为无效沟通。这个阶段期刊编辑要达到有效沟通,首先要搞清楚作者和专家需要的是什么。本人在十几年的编辑工作中,发现作者通常是有两个需求,一是作者撰写完一篇文章,投给期刊,最终结果是希望文章能够录用,而如何使一篇文章更容易录用?这就需要编辑与作者、审稿专家进行沟通,使作者的文章达到审稿专家的要求。首先对作者文章进行初审时,编辑应该和作者沟通他文章的规范、版面格式、语言等方面的不足,在送外审之前能够把文章改得更通顺、更规范,这样,专家不会因为一些非技术问题而对文章不满,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就比较好,这样就成功了一半。二是作者希望外审专家能够及时给出审稿意见。但是站在专家的角度,审稿工作是他众多工作的一部分,大部分时间审稿专家非常地繁忙,审稿经常是抽出时间来完成的。编辑就面临着作者需要外审专家更快审稿、审稿专家又很忙碌的局面。那么编辑怎么处理更合适呢?经过十几年与作者、外审专家沟通发现,编辑如果仅仅起到传递信息作用效果不是很明显,还应该做到安抚作者和理解专家的作用。通常当作者来咨询稿件意见时,编辑首先应该给出明确的答复,比如会提醒专家审稿或再增加一位外审专家加快审稿时间,同时请作者站在外审专家的角度理解一下,也许是这段时间忙于基金撰写、科研项目结题和学生论文答辩等。因为很多作者同时也是审稿专家,通常编辑这样说的时候,他们也能够表示理解。在审稿专家这边,通过邮件、短信或微信、电话的方式联系,提醒专家审稿时间快到了,麻烦专家抽出时间审稿,若是实在没时间请提前告知或推荐一名专家审稿,措辞一定要礼貌并明确审稿时间。在作者对于审稿专家审稿意见产生疑问时,要及时和审稿专家沟通,解除作者的疑惑。若作者不同意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时,往往作者的情绪比较激动,这时候编辑不要产生情绪,要尽力站在作者的角度安抚他。因为每个投稿作者撰写一篇文章都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对自己的论点很信服,有时候被外审专家的意见反驳了,一时激动是难免的。编辑在安抚作者时,要首先肯定他的文章,等他情绪稳定时再请他理解一下外审专家,看看专家意见中哪些是可以修改的,告诉他稿件的审稿过程也是他的文章逐渐完善的过程,等作者完成他的稿件的修改,鼓励他重新再投稿。通常这样处理下来,作者就意见不大了。而专家这边,主要还是忙碌的原因,所以编辑主要和外审专家的沟通就是提醒专家审稿,采用邮件、短信或微信、电话的方式,发现最好的结合方式是发邮件+短信或微信,少数短信或微信不回复时再采用发邮件+电话方式,非常有效果。总的来说,在处理稿件阶段,编辑在与作者沟通时,沟通技巧和内容非常重要,要让作者放心审稿时间的同时能理解审稿专家的忙碌,沟通方式主要是电话联系。编辑在与专家沟通时,沟通方式很重要,要既让专家知道催稿事宜,又不太引起专家的反感,采取“发邮件+短信或微信”和“发邮件+电话”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比较好。

2编辑稿件阶段采用的沟通措施

在编辑稿件阶段,期刊编辑主要是和作者联系,这个阶段就本人十几年的编辑经验,首先要和作者明确审稿专家意见已经完成,现在进行的是编辑规范的修改。很多作者这个时候搞不太清楚修改什么,觉得审稿意见修改完成了,怎么又要我修改,很不情愿,所以编辑需要和他们解释编辑出版的规定和要求,希望作者能配合时间修改。这个阶段如果希望期刊编辑和作者的沟通有效果,在和作者联系之前,期刊编辑最好是把作者文章全文仔细编辑一遍,把不合乎标准规范的地方标出,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作者修改,同时提供本期刊的一份模板,让作者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参照模板。通过邮件的方式,大部分作者都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如有的标准和该专业约定俗成的说法不同,图、表的问题,有些文章还有些前后符号逻辑不一致的问题等,这个时候需要通过电话联系作者,礼貌又明确地告知出版标准的相关规定,表示理解他们专业约定俗成的说法,但是不合乎标准,最好是查一下资料尽量说服作者理解出版标准的规定。这部分和作者的沟通非常强调作者文章的细节,所以有时候编辑也有可能搞错,这时候一定要和作者进行讨论,让作者和编辑一起检查完成他的文章,这样作者也不太会反感。对于并不太愿意配合的作者,编辑要礼貌和明确地表明文章只有按照出版标准修改好后才能出刊,为了他的文章尽快刊出,希望作者和编辑一起努力完成他的文章,通常把作者和编辑放到一起来说,作者更容易接受修改。其实编辑用不用心,在和作者讨论他文章内容的时候,他也能够感觉出来。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有好多次,刚开始作者和编辑讨论的时候还漫不经心,通过几次讨论之后,明显感觉到作者的态度越来越认真、诚恳,有时候还表示对编辑的感激和信服,这个时候编辑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编辑出版也顺利完成了。所以说,沟通工作不仅仅要注意沟通方式、沟通技巧,还要看编辑用不用心,是不是从心里站在作者的角度,用心对待他的文章,希望他的文章更好,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编辑自己的工作。

3组稿约稿阶段采用的沟通措施

在组稿约稿阶段,编辑主要是和各专家学者联系,根据组稿约稿的方式不同,编辑与各专家学者沟通交流的方式也不同。编辑组稿约稿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各专家学者邮件联系,确定组稿约稿方向和规模、完成时间等;另外一种是在学术会议上和各专家学者交流,面对面进行沟通组稿约稿事宜。在通过邮件与专家学者联系时,要首先确定你所需要组稿约稿的文章方向是否符合该专家的专业,如果是约一篇综述,邮件首次表述时最好简单介绍一下本期刊及本期刊报道重点,指出该专家在约稿方向取得的成绩,并给出希望专家撰写综述的大致题名和大致时间,等专家有了进一步回复之后,再和专家确定所约综述的详细内容和最终完成时间。如果是组织一期专题,邮件首次表述时要说明本刊报道该专题名称及该方向的重要性,若以前组织过类似的专题,也要在邮件中提出,指出本期刊该专题方向报道的连续性。同时指出专家在该专题方向所处行业的地位,希望该专家能帮助本期刊组织这一期的专题。等专家回复同意后,再和专家讨论专题的规模、本期刊对专题的要求、综述撰写人和最终截稿日期等一系列详细的问题。为了表述清楚,这个阶段主要是与专家进行邮件联系,若专家没有反应,可以短信或微信或电话提醒。对于面对面沟通组稿约稿事宜,则需要在会议之前做好一定的准备,了解参会专家,准备好邀请信,对于已经确定的专题项目,邀请信可以写得更具体,包括专家名称、专题名称、综述撰写等内容。对于不太确定的专题项目,到了会议现场再和专家讨论。和专家面对面沟通,最好的方式是和专家一对一沟通,这样组稿约稿的效率更高。对于已经确定的专题,在会场上,编辑可以直接在会间休息时间和专家交流讨论,或者提前短信和专家约好讨论时间。讨论的时候首先要简单自我介绍,并把准备的邀请信给专家阅览,征得他的同意后,会后再和专家邮件联系组稿约稿具体事宜。如果是不确定的专题方向,在会场上,对专家的ppt讲座感兴趣,也可以在会间休息时直接和专家联系约稿事宜,首先也是要简单自我介绍,表明专家ppt方向是本刊报道热点,邀请专家撰写稿件,若专家同意,会后再和专家联系约稿具体事宜。这个阶段,主要是和专家面对面语言表述,为表述清楚,编辑最好先想好怎么和专家说,一般来说,首先都是自我简单介绍和对本期刊的简单介绍,然后提出组稿约稿邀请,若专家不能当时答复,也要请专家考虑后再答复。因此虽然面对面交流沟通很重要,但是会后邮件跟踪联系专家也很重要,很多组稿约稿没有落实好,都是会后联系沟通不紧密造成的。所以此阶段的工作不仅仅要考虑沟通方式、沟通技巧,还要与专家学者保持长久的联系。也许编辑与专家讨论专题具体事宜不超过半小时,但只有通过各种沟通方式持续和专家保持长久的联系,让专家看到该期刊编辑对于组织该专题方向的决心和诚心,这个阶段的工作才有可能成功。

4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在日常工作中,与期刊作者、审稿专家交流最多,这种沟通交流对期刊影响最大,影响了科技期刊收录稿件的质量、期刊各项指标的好坏,从而影响了科技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编辑在与期刊作者、审稿专家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沟通技巧、沟通内容,尤其是编辑的态度和编辑持续沟通的能力。这样,科技出版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期刊也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