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在民族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英语教育在民族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摘要:新的语言文化环境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英语语系文化的了解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英文在语言的表达符号、语言对译、文学、思想等多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隐含在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比较贯穿英语教育全程,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育;民族自信;文化差异

在高校英语学科教育中,人们习惯性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师生突破原有文化模式去适应英语环境下的文化,却忽略了在语言的学习中,除了语言的实用性,还在进行一种文化比较。这种英语教学中的比较性文化教育,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十分重要。因为在一种文化环境下,人们对于自身文化的认知能力容易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无意识状态,而外来文化的冲击可以促使学生民族文化的意识觉醒,从而起到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作用。

一、新语境对高校英语教育的新要求,实质是对英语文化的认识

(一)英语教育的实质是英语语系的文化教育

人们对英语教育的要求正从外在的语言学教育上的注重语音、语法、语汇和口语表达,向语言所连接的内在文化教育转移。语言内在连接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了解、谙熟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走进其中,才能和交流的对方处在同样的文化心理上,才能尽可能地缩小差距,实现无障碍交流。有一个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关于学习英文的笑话,一个中国人在一艘轮船上遇到一个英国人,当时中国人一手拿着酒瓶、一手拿着酒杯自斟自酌,英国人和他打招呼:“能借个火吗?”他立刻以流利的英文回答:“我很久不吸烟了。”英国人笑着走了。表面看中国人的回答不存在任何问题,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他根本没有理解当时环境下英国人的问话是什么意思,其实英国人并不是真想借火,只是看到他两只手都拿着东西,比较局促,有意和他开个玩笑。两只手都占满了,用什么来拿其他的物件呢?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在于语言表述本身,而在于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存在差异。游离于文化之外的语言教育无法满足现实社会对英语语言的需求。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英语语系文化认识的困难

费尔南•布罗代尔说:“正因为有了文化,人类才真正过上了人的生活。”语言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又是文化的显著代表符号。英语语言专业培养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无论是文字方面的翻译,还是与英语国家的人打交道,最根本的不是有声语言的交流,而是文化的交流。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进入另一个文化体系之中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在对待不同于本土的文化时,我们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眼光和观点去衡量其他民族,不可避免地形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困难,只有一个途径可走:尽可能地融入这种文化。

二、英语教育突破文化困境的方法

(一)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充分认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文化的角度去开展语言教学,才不至于使语言教学只停留在注重语言学教育的层面。语言是一个民族独立存在的最显著的外在符号,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它深入到一个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外在可以观察到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到内在的思维特点。犹如一面光亮可鉴的镜子,映射出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特点。每个民族的语言用以描述其民族知识和经验,就像一个永远都会有效的存储器一样,代代相传,要学习好一种语言必须进入到这个系统编码的内部。因此,要学好英语,与英语语系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就必须了解与这种语言相联系的文化。

(二)了解文学和文化的关系

在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解读上,文学承担了重要角色,它在精神上高度关注人的现状和发展,能洞悉民族精神的变化,走近这个民族的灵魂。因此,文学作品的学习是提高高校英语教育的最好途径。1.文学所反映的生活可以让人跨越时空,了解当时的社会。英语语系的文学和其他民族的文学在创作规律上遵循同样的规则,无论是什么样体裁的文学都是社会发展的投影,所以,阅读作品就是以文学为中介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以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乱世佳人》)为例,其历史背景是1861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小说以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个人成长为线索,体现的是南方农业文明所孕育的农业文化在战争中的坍塌,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南方人不同的反映。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庄园主和黑人奴隶之间互相依存的现实:黑妈妈为艾伦一家三代人服务,既是“奴隶”,又是家庭的一员,以至于斯佳丽一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到陶乐庄园的黑妈妈宽大的怀里去,认为黑妈妈永远会有办法。在这种互相交融的关联中,《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大叔成为了美国文化的构成部分,成为了美国的象征。离开了这些作品,我们便无法了解那时的社会状况,文学作品成了联系现今和历史之间的纽带。2.文学所包含的思想可以让人突破自我的认知方式,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学作品中凝结着可以穿越时空的精神,包含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观念。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很多人分析作品的重点是人应该学会生存,但是透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17世纪英国家庭教育的方式:父亲虽然百般地不愿意出身名门的儿子从事航海事业,但最后还是尊重了鲁滨逊的愿望。而那时,中国的家庭伦理是以孝为先、父母在不远行。不借助文学作品,我们无法感受到两种文化间的差距。

三、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认识对提升民族自信心的作用

语言表述符号的不同所带来的文化自信。与英语的表音文字不同,汉字是世界上少有的表意文字之一,最大的优势在于字形和字义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山、川、日、月,原本取自于自然事物本身的形象,花、鸟、鱼、虫都保留了生物自己的特点,这就使得在汉字学习的时候具有了丰富的联想性,从而使汉字的学习不停留在语言符号的单纯层面上,而是深入到先人的思想和生活智慧中。中国象棋的棋子“炮”,有“炮”和“砲”两种写法,“炮”的偏旁由“石”到“火”有一个变化,展现了事物的发展轨迹:古代大炮的炮弹是“石头”,继而才发展到“火药”。语言表述符号的不同带来文学样式的不同,进而带来文化自信。和表音文字相比,汉字的表意特性使我国的文学样式得到了大大的丰富,最为典型的体现在语言表述的凝练性和丰富性上。以成语为例,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其文化背景存在,使得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远远大于字面意思。以“邯郸学步”为例,从字面上看,是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学习走路的姿势,意在告诫那些别人的东西没学会,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的学习者。而实际上,这个成语所传达出来的文化信息更为丰富。战国时代,赵国富庶强大,所以国民自信,走起路来也气宇轩昂、优雅从容,从而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如果加以详细解释,还会涉及到赵国何以强大等一系列的文化问题。此外,中英文翻译也是很好的例子,《飘》原名为《Gonewiththewind》,如果按英文直译应为“随风消逝”,但是翻译的时候却只用了一个字“飘”,形象地体现出南方文化在工业经济的冲击下消逝的景象。这些英语教育中的细节把文化比较化解在日常的学习行为中,自然地建立起民族文化自信。在文化比较中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从而建立民族自信。文字和文学既是英语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解读英语语系民族精神的密码。以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为例,主人公简•爱自幼在贫苦的环境中长大,但是她却没有因此而失去自尊,那段有名的爱情独白:“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是简爱心底的声音,渴望、尊重和爱。这部1847年出版的文学作品获得了广泛认可。《评论季刊》提到,“乔治•艾略特深深被《简•爱》陶醉了。”简•爱身上所具有的强烈的独立意识折服了乔治•艾略特,也深深吸引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广大女性。这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叙事性诗歌作品《孔雀东南飞》,多才多艺的刘兰芝因为得不到婆婆的认可、丈夫的呵护,主动对焦仲卿说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是何等的尊严。为了追求爱情而“举身赴清池”,丈夫焦仲卿也“自挂东南枝”,这与朱丽叶和罗密欧的爱情何其相似。如果说朱丽叶和罗密欧的自杀殉情还有一丝误会的遗憾,焦仲卿和刘兰芝则是完全清醒的选择。或许对于独立和爱情的追求程度是无法比较高下的,但是在这种不同文化的对比和冲击中,无疑会加深受教育者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树立起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12).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12).

[3]徐飞.口译人员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09(12)

作者:张楠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