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特性与学习方式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特性与学习方式变革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蓬勃发展、更替迅速的新型综合技术。由于信息技术能给人们带来便捷、高效等优势,它的应用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及变革作用。学生群体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自身知识的获取和扩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也能更加全面、便捷地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方式;课程变革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小学教育领域,校园内有关教学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日益完善。相关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就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率得完成课内的学习,且在课外知识的掌握上有更大的进步,教师也能更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小学教育领域也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加快网络教学学习平台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变革,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和质量。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相关进程现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合理融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推广。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如今人们将信息技术看成一种辅助工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更具体来说就是将信息技术合理引入到教师备课阶段、教学阶段和课后的辅导阶段。作为有效便捷的辅助工具,现代信息技术能帮助教员完成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帮助教学的过程也是一种混合式的教学过程。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何教授第一次提倡了混合学习的理念。这种理论起始于网络学习,但不是单一纯粹的网络学习,它强调了利用信息化方式学习和传统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相互替代,是互相之间的补充,这种混合式学习方法能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十一世纪初,教育部推出了智能教育平台课程改革,此后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才有了更多的了解。然而多数人并没有对这种混合式教学引起重视。到了2011年,教育部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对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的价值观和教学的方法有很大的影响,提倡教师在课程设计时有针对性地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并且提示将这种融合有效地渗透到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上”。

二、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更长远的发展。目前小学教学中还是广泛采用的讲授灌输式教学方法,师生之间是灌输和一股脑接受的状态。这类模式的教学,导致课堂中师生互动与学生自主参与度严重不足,“推一步才走一步”,学生非常被动地接受知识,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优秀全面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除去课本内容要使其他的学习素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学习环境与学生的社会文化大环境更加贴合,成为小学学生自发和能动的选择;其次,要在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营造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氛围;最后,应当让学生的学习结果直接快速地实现到学生身上,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恰恰可以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以小学课堂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存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多样的内容,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例如,在教学“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图片让学生对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讲解完了课内的基础知识点和相关练习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试题,并存放到多媒体资源库中,学生可以通过资源库在课后进行练习,同时也提供对应的数学题答案。接着在下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已经下载好的数学游戏客户端,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比如能流利地默写出圆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的可以加十分,能利用圆的相关公式写出相应的数学题目的也累计得分,并且根据题目难度的不同,累计得分也不同,最后根据总分进行排名,得分高的学生可获得小奖品。数学课堂中利用相关信息设备与各种教学材料相结合来呈现课程内容,可以使课堂更加形象、直观,化难为易,激发学生浓烈求知欲和旺盛的好奇心,使其由被动转化成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兴趣学习

如今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微视频在全国各小学的课堂中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和推进。利用PPT课件进行知识的讲解与展示当然也成了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PPT课件的制作方法简单,且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灵活自由地做出各式各样精美又实用的课件。而微视频相对于PPT来说,更具有生动和灵活性,将教学微视频穿插在PPT课件中会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对教学视频资源进行剪辑,大部分教师认为5分钟以内的教学微视频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也能更好地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上自然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光现象的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有关光的相关定理,分别展示光在空气中和真空中的现象,紧接着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光在镜面上反射的效果,以及光先在空气中传播而后经过水面折射到水中的折射现象。这种方式可以让自然课堂更加形象直观,化难为易,激发学生浓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好奇心,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利于提高学生对自然学科的兴趣,也为将来中学时期的物理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由被动转化成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又如,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实验视频来帮助教学,具体通过视频中的人手掌握鸡蛋来体现,当人用掌心握住生鸡蛋时很难比鸡蛋握碎,如果用手指捏生鸡蛋的话,发现很容易捏碎。利用控制变量法,让力的大小保持不变,仅仅改变受力的面积……当学生观看完整个视频后,和教师一起讨论分析可知,用力的方式不同,产生的作用效果也会不同。这种“微课”模式的存在并没有弱化教师的作用,反而更加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性。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去适应时展,在适应的过程中顺便改造我们的课堂、优化我们的课堂,进行多资源融合的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理念与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后,我们能把知识的难点设计成多媒体场景,在直观形象的播放展示中,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解决了“教师难讲清、学生难听懂”的问题。教学内容从抽象转为具象,从高深转化为简单,解决重难点的手段从单一转变为丰富,从平淡转化为生动,学生从寡淡无味到兴趣盎然,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信息技术与合作学习

人在社会中是要生存和发展的,人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也可以等同于一种社会化模式。而社会化的核心部分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人的一生所有的言行举止,都离不开和他人的物质交流、精神交流,原因就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离开他人和其他团体的帮助合作下单独生存并且有效发展。即使在信息化如此迅速发展和经济迅猛上增的今天,成功的个人或集团不仅需要合理利用竞争意识,同时也更需注重整体协作意识。同样,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利用学生自身的学习素养提高,也有利于为今后形成社会化的心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多数人认为传统信息化辅助教学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淡化了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互动,不利于学生社会化情感的发展。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替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化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得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教学有其独到之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文学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任务来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探究真实具体的问题出发,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培养学生对合作互利的多角度思考。例如,在讲解“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野外求生视频。待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模拟鲁滨逊在孤岛上的生活方法,设计自己小组成员在岛上未来一周的生活。要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考虑到饮食、取暖、住宿、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应该如何选择住址、在没有火柴的情况下如何生火、晚上如何预防猛兽的袭击等。学生通过课外时间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自身的想象理解力来完成一周生活的设计。这种方式可以教会学生利用自己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比较实际的问题,也加强了学生对合作意识的深度理解,让学生发现文学的趣味性。

五、结语

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对人的学习方式和基本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教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做好相应的改变。教师应该深刻理解信息化技术的交互仿真性强、海量等特点,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学习和合作学习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陈三林.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习方式转变的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

[2]康晓宇,田振清.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2).

[3]王庆志.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探讨[J].大江周刊(论坛),2011(9).

[4]林斯坦.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性与学习方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3(7).

[5]李晨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J].商情,2010(9).

作者:王燕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丁家沟镇中心小学